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这的内容。
带有这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相关解释]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987年中共十三大作出这一概括。参见党的基本路线”(1011页)。
一千八百担 [相关解释]
短篇小说。吴组缃作。1939年发表。宋氏义庄的管事宋柏堂在颗粒无收的荒年,榨取了佃户一千八百担稻谷。宋氏族人为分掉这些谷子争得不可开交。这时一群衣衫褴褛的农民前来抢粮,宋氏族人乱作一团。作品通过活泼流畅的对话,刻画了地主豪绅的丑态。
一发 [相关解释]
①发射一次一发中的。②更加;越发她两眼水灵灵的,一发长得好看了。③一同这钱就记在我账上,以后一发结算。④索性反正去不了北京,你就一发搬来咨。⑤(-fà)比喻极微小的东西牵一发而动全身。⑥(-fà)一线青山一发是中原。
一叶 [相关解释]
①一片树叶。形容船小,也指小船万里风波一叶舟|扁舟一叶。②长篇小说。王统照作。1923年发表。李天根的父亲因封建家族的继嗣之争而忧愤早逝,与李天根有着朦胧爱情的慧姐被封建婚姻制度夺去了生命,护士芸涵一家遭受不虞之灾而家破人亡,正直的知识分子柏如被人暗算而无辜坐牢。这一切使李天根认定人生只有痛苦,而无美与爱。
一味 [相关解释]
①一种食物;一种滋味有一味之甘,割而分之|嘉膳之和,非取乎一味。②中药的一种这药里还差一味黄连。③副词。一向一味凄凉君勿叹,平生初不愿春知。④副词。单纯地;一意地一味迁就|他谁的话都不听,一味胡闹。
一地里 [相关解释]
①到处我喉急了,要寻孤老,一地里投奔人不着|这早晚也未曾去睡,一地里亲自点看。②一味;一向一地里受煎熬。
一头儿沉 [相关解释]
1.方言。书桌或办公桌的一种构造形式,一头有柜子或抽屉而另一头没有。亦指这种形式的桌子。 2.比喻进行调解时偏袒一方。
一字师 [相关解释]
①纠正一个字错误的老师。据《唐摭言·切磋》记载,李相读《春秋》,误将音敕略切”的。妫洌幔豹!弊帜畛闪穗逢星小薄J毯蛟谂员叩男±敉褡地指出他的错误,李相非常惭愧,让这位小吏受北面之礼”,并称他为一字师”。②帮助修改诗文中一个字的老师。据《诗人玉屑·一字师》记载,诗僧齐己带着自己的《早梅》诗去谒见郑谷,郑谷读罢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两句后说梅开数枝”,说明这已经不是早梅”了,不如改成一枝”为好。齐己立即下拜致谢。以后,郑谷被人称为一字师”。
一尔 [相关解释]
1.顷刻之间。 2.一经这样。
一干 [相关解释]
有相互关系的一群人一干人犯|一干高邻在这里|如今被太师府钧帖,立等要这一干人。
一手 [相关解释]
①一个人;一人之力一手包办|一手拟扶倾|持飘者非止百人,摇树者不唯一手。②一个人的手笔一手所成|其文与《家语》如一手|这幅画好像不是一手所作。③一种手艺、技能学得一手好书法|你什么时候学会这一手的?④一臂之力帮他一手|一手提拔。⑤耍弄的手段别来这一手|一手遮天。⑥连用以表示同时做两件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概 [相关解释]
①一种标准。概,古代量米时刮平斗斛用的木板,引申指标准一概而论|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②相同;一样万方声一概。③一头;一端病诸儒执一概,是非纷然。④副词。统统;全部生客一概不见|除了这尊玉佛,其他一概不要。
一气呵成 [相关解释]
①形容文章气势流畅,首尾贯通即抹去宾白而止阅填词,亦皆一气呵成,无有断续。②比喻不间断地把事情迅速做好这项工作很重要,应当抓紧时间,一气呵成。
一瓣香 [相关解释]
1.犹一炷香。佛教禅宗长老开堂讲道,烧至第三炷香时,长老即云这一瓣香敬献传授道法的某某法师◇以"一瓣香"指师承或仰慕某人。
一窝蜂 [相关解释]
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说话、做事这帮人一窝蜂地争论着|球迷们一窝蜂涌进球场。
一般 [相关解释]
①一样;同样别和他一般见识。②一种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③通常;在正常情况下一般说来,不会出什么事。④普通;没有特色这篇文章写得很一般。⑤见一般与个别”。
一蹴而就 [相关解释]
跨一步就能达到。形容事情非常容易,一下子就能办成这项工程投资多,规模大,牵涉到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怎么可能一蹴而就呢!
丁点儿 [相关解释]
〈方〉量词,表示极少或极小(程度比‘点儿’深)一~毛病也没有ㄧ这~事何必放在心上。
丁香 [相关解释]
丁香1①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卵圆形或肾脏形,花紫色或白色,有香味,花冠长筒状。供观赏。②这种植物的花。‖也叫丁香花或紫丁香。 丁香2[dīngxiāng]常绿 乔木,叶子长椭圆形,花淡红色,果实长球形。生在热带地方。花可入药,种子可以榨丁香油,用做芳香剂。
七十七国集团 [相关解释]
发展中国家为摆脱发达国家的经济控制和剥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组成的国际性组织。因1963年形成初期有七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故名。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这些国家联合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虽然后来成员扩大到一百多个国家,但仍用现名。其宗旨是,在参加全球性国际经济会议前,成员国协调立场,共商对策,表达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
七桥问题 [相关解释]
著名古典数学问题之一。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里,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中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连接起来(如图)。问是否可能从这四块陆地中任一块出发,恰好通过每座桥一次,再回到起点?欧勒于1736年研究并解决了此问题,他把问题归结为如下右图的一笔画”问题,证明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
万不得已 [相关解释]
1.无可奈何;不得不这样。
万世一时 [相关解释]
1.万世才有这么一个时机。形容机会难得。
三不孝 [相关解释]
1.旧谓三种不孝顺父母的行为。(1)指陷亲不义,不求仕宦,无子绝祀。《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汉赵岐注"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絶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2)指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元本高明《琵琶记.张大公扫墓遇使》"他生不能事,死不能葬,葬不能祭,这三不孝逆天大罪,空打醮枉修斋。"
三凈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语本《十诵律》卷三七"痴人,我听啖三种凈肉∥等为三?不见,不闻,不疑。"此谓一般佛教信徒难以立即断除肉食,故小乘戒中设变通之法,允许食用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我杀三种肉食◇因称这三种肉为"三凈"。 2.佛教语。指色界第三禅的少净天﹑无量净天和遍净天。
三年早知道 [相关解释]
1.旧时卖给农家的春牛图,附带印上三年农历,俗称"三年早知道"◇亦以称预见性强的人。现代作家马烽的小说《三年早知道》中的主要人物赵满囤就有这个绰号。
三损 [相关解释]
1.指具有便辟﹑善柔﹑便佞三种习性的人。与这三种人交友,有损无益,故称三损。语本《论语.季氏》"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邢昺疏"便辟,巧辟人之所忌以求容媚者也。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便,辨也,谓佞而复辨。以此三种之人为友则有损于己也。"
三有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三界之生死。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三﹑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佛教认为三界之生死境界有因有果,故谓之有。 2.指仁慈﹑节俭﹑不为天下先这三种美德。
三百篇 [相关解释]
指《诗经》的篇数,也用作《诗经》的代称。《诗经》原目三百十一篇,实存三百零五篇,这里举其成数而言。
上巳 [相关解释]
古代节日名『以前以阴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以后多改为三月三日。这一天人们都到水边洁身或嬉游,以去除不祥。
上焦 [相关解释]
1.中医谓六腑中的三焦之一。一般指胃的上口到舌下这一部位,包括心肺。主要功能是呼吸和血液循环等。
下不为例 [相关解释]
1.以后不能以此为例。表示只能通融这一次。
下半夜 [相关解释]
1.指夜间十二时至天亮这段时间。
下同 [相关解释]
1.底下所说的跟这里所说的相同。多用于附注。
下弦 [相关解释]
1.农历每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太阳跟地球的联线和地球跟月亮的联线成直角时,在地球上看到月亮呈"d"字形,这种月相称下弦。
不争 [相关解释]
①不争夺不争名利|其民不争。②没有争议不争的事实。③不计较也不争那几个银钱。④不在乎;没关系我死不争,可怜这一双儿女。⑤连词。如果不争折损了,深为可惜。
不伦不类 [相关解释]
既不像这类,又不像那类。指不像样、不正规这一身打扮不伦不类的,像什么样子。
不兴 [相关解释]
①不能;不可不兴这样说人家。②不流行;不时新早就不兴这一套了。
不周延 [相关解释]
1.一个判断的主词或宾词所包括的不是其全部外延。如"有些飞机有喷气式推进机"这个判断中,主词(飞机)是不周延的,因为它说的不是所有的飞机。
不完全归纳推理 [相关解释]
完全归纳推理”的对称。以关于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的判断为前提,推出关于某类事物全体对象的判断做结论的推理。在归纳推理中,完全归纳推理是不多的,不完全归纳推理则是大量的。有两种(1)简单枚举归纳推理,这是或然性推理;(2)科学归纳推理,这是必然性推理。
不定方程 [相关解释]
指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的个数的方程或方程组。一般有无限多组解,而研究时往往对其加以某种限制,如要求方程的解必须是整数或有理数等。对于整系数的不定方程,如要求其解是整数时,称这类方程为刁番都方程”。不定方程是数论中最早研究的课题之一。
不恁的 [相关解释]
1.亦作"不恁地"。 2.不这样。
不然 [相关解释]
1.不合理;不对。 2.不如此,不是这样。 3.不虞;意外。 4.不许可。 5.不以为是。 6.不敬,不从命。然,通"戁"。 7.难道;不成。 8.连词。相当于"否则"。
不稂不莠 [相关解释]
本指田中没有各种杂草,后比喻不成器,没出息一身无家无室,半世不稂不莠|像这等不稂不莠之人,要他何用。
不过如此 [相关解释]
1.只是这样,谓并不怎么特出。
[相关解释]
1.犹这么﹐如此。
丑角 [相关解释]
①戏曲脚色之一。见丑”丑角扮渔翁摇船上。②比喻某事件中表现恶劣的人物这人是个上窜下跳的丑角。
专家系统 [相关解释]
模拟专家处理问题的方法进行工作的计算机系统。通常需将专家的知识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方法编成程序,并预先送入计算机,然后由计算机根据需要处理的问题,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最后得出结论。所得结论类似于专家处理该问题时得出的结论。
专属渔区 [相关解释]
1.沿海国在其邻接领海外划定一定水域范围(三海里至二百海里不等)行使渔业管辖权﹐这种水域称为专属渔区﹐或称渔业专属水域﹐沿海国对进入其专属渔区的外国渔船﹐要求遵守其所制定的法规和管理措施。
专才 [相关解释]
即专门人才”。指仅仅精通一、二门专业的人才。其特点是,致力于某一方面或学科的研究,在这学科中,有较深的造诣与功力,但知识面一般比较狭窄。
专政 [相关解释]
①即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中的专政”,都是这个意思。②国家政权对敌人采取的镇压的手段、强迫的方法。
专横(-hèng) [相关解释]
专断强横;任意妄为专横跋扈|他这个人专横得很,听不得不同的意见。
专美 [相关解释]
独自享有美名这次任务该让给我们了,不能让他们专美。
世界货币 [相关解释]
货币的职能之一。指货币在国际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的作用。如用以清偿国际债务,结算贸易差额,直接购买商品以及贷款、赔款等。货币在执行这一职能时,最终要用黄金或白银。
业师 [相关解释]
授业的老师这位是小儿的业师。
业障 [相关解释]
佛教指妨碍修行的罪业。也用作骂人的话业障未除,难成正果|丢下这两个业障在这里,谁来管他们。
东…西… [相关解释]
表示‘这里…那里…’的意思~奔~跑ㄧ~张~望ㄧ~拼~凑ㄧ~倒~歪ㄧ~涂~抹ㄧ~一句,~一句。
东三西四 [相关解释]
1.谓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没有定准。
东差西误 [相关解释]
1.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东摸西抹 [相关解释]
1.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形容事务琐碎。
东方不亮西方亮 [相关解释]
1.比喻这里行不通,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
东施效颦 [相关解释]
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丑女人看见了,觉得姿态很美,也学她的样子,却丑得可怕(见于《庄子 天运》)◇人把这个丑女人称做东施。‘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
东西 [相关解释]
①东边和西边。②从东到西(距离)这座城~三里,南北五里。
丝绸之路 [相关解释]
1.指古代由中国通向欧洲的道路。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养蚕﹑缫丝﹑织绸。到了汉代,制造丝绸的技术又有了提高。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我国制造的丝绸运输到中亚﹑波斯(今伊朗)﹑地中海沿岸罗马等地,引起西方人民的惊奇和喜爱,人们便把我国称为"丝国",把这条商路称为"丝绸之路",或简称"丝路"。其主要路线东起汉都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到达敦煌,从敦煌向西分南北两道。南道沿昆仑山北麓经和田至疏勒(今新疆喀什);北道经罗布泊沿天山南麓经库车﹑阿克苏至疏勒。由疏勒越葱岭或南往印度,或西经波斯往地中海诸国。在整个古代
丢下钯儿弄扫帚 [相关解释]
1.俗谚。搁下这样,又弄那样,意为忙不过来或应付不及。
丢手 [相关解释]
放开不管~不干ㄧ这种事趁早丢开手。
两下子 [相关解释]
①(动作)几次轻轻搔了~。②指本领或技能别看他眼睛不好,干活儿可真有~ㄧ他就会这~,别的本事没有。
两亩地 [相关解释]
印度故事片。印度电影制片厂1953年摄制。穆凯尔吉编剧,洛埃导演,萨赫尼、洛埃主演。农民向波无钱偿还地主的高利贷,又不愿将两亩地卖给地主抵债,被迫流浪到大城市拉黄包车谋生。不久,他的妻儿也到城里,一家人历尽艰辛,仍一贫如洗,不得已他又携妻儿回乡,这时,两亩地已被地主霸占,一家人再次流浪他乡。
两可 [相关解释]
①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两者都可以模棱~ㄧ这种会议参加不参加~。②可能这样,也可能那样;两者都可能行不行还在~哪!
两头 [相关解释]
(~儿)①这一头和那一头;事物相对的两端梭的形状是中间粗,~儿尖ㄧ抓~儿,带中间。②双方;两方面这件事~都满意。③两个地方家里地里~儿照顾不过来。
两审终审制 [相关解释]
诉讼案件最多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中国从1954年起实行这个制度。对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当事人如果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人民检察院如认为有错误,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抗诉。上一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二审判决或裁定,就是终审的判决或裁定。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也是终审的判决或裁定。
两面 [相关解释]
①正面和反面这张纸~都写满了字。②两边②~夹攻ㄧ左右~都是高山。③事物相对的两方面~性ㄧ~讨好ㄧ问题的~我们都要看到。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相关解释]
在北京市丰台区宛平城城内街101号。1987年7月6日七七事变”爆发50周年前夕落成。占地26万平方米。由邓小平题写馆名。由序厅、展厅、半景画馆三部分组成。陈列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这一历史时期的抗战文物及图片资料。以声光结合立体画面再现了日军在卢沟桥的侵华罪行和中国军民奋起抗战的壮烈情景。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相关解释]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平山西柏坡举行。会议讨论了夺取全国胜利,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到城市,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的问题,研究和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这次会议为保证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作了充分准备。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相关解释]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为国共合作抗日发表的宣言。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三项基本要求,重申中共为实现国共合作的四项保证。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这个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关解释]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通过的新党章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关解释]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即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任务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即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次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关解释]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新党章。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关解释]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瞿秋白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出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并指出党在当时的总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这次大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关解释]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和新党章。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次大会是党的七大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一次会议,它所制订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为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胜利奠定基础。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相关解释]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和修正后的《党章》。指出,为了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
中堂 [相关解释]
①正中的厅堂;厅堂的中央把客人请到中堂就坐。②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幅字画他买了一幅中堂。③宰相。明、清时亦指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一类的官这是送李中堂的寿礼。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 [相关解释]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约五十万人的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这时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的错误战略已在红军中取得统治地位,他们否定毛泽东正确的战略战术,在反围剿”开始时实行军事冒险主义,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集中主力进攻敌军坚固阵地,使红军遭受重大伤亡。随后又实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六路分兵,全线防御,进行短促突击”,与敌拼消耗,完全陷于被动地位◇又实行逃跑主义,于1934年10月仓卒命令中共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八万多人撤离根据地,进行长征。
中州韵 [相关解释]
1.我国许多戏曲剧种在唱曲和念白时使用的一种字音标准。根据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卓从之《中州乐府音韵类编》等书所载,中州韵有阴平﹑阳平﹑上﹑去四声而无入声,字音归为十九韵类。最早使用中州韵的是元代的北曲。元明以来许多剧种都继承了这个字音传统,但又都参酌本地语音加以变化发展。目前表现在舞台上的共同特征已不甚明显,大致还共同遵守着某些读音咬字的方法,在念白中还保留着一种抑扬顿挫﹑节奏感特别鲜明的声调。一般称这种用中州韵的念白为"韵白"或"上韵",以区别于用本地方言的念白,如"京白"﹑"苏白"等。
中心对称 [相关解释]
也称点对称”。如果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180°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成中心对称。这个点称为对称中心。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中日联合声明 [相关解释]
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在北京签订。两国政府声明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实现邦交正常化;日本政府对过去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表示深刻反省;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表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双方都宣布,不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其他国家或集团建立这种霸权。声明签订之日起,中日两国即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中春 [相关解释]
1.指农历二月十五日。这天是春季的正中,故称。
中用 [相关解释]
顶用;合用;宜于使用你这个人真不中用|这等文书,如何中用?
中秋节 [相关解释]
中国汉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有合家团圆、吃月饼、赏月的习俗。
中立 [相关解释]
①指不去帮助或反对处在战争状态中任何一方的立场。其中包括不允许任何一方利用其领土作为战场和建立军事基地;不参加任何军事联盟等。②使中立我们要争取和中立这些人。
中缝 [相关解释]
1.上衣背后中间的竖缝或裤管前面的折痕。 2.木版书每页中间的狭长部分,多标有书名和页码,折叠起来为书口。 3.报纸左右两版之间的狭长部分,有的报纸在这里刊登广告﹑启事或某些资料。
中美上海公报 [相关解释]
简称《上海公报》。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访华结束前在上海与中方共同签署发表。主要内容是中美两国虽然社会制度和外交政策有着本质区别,但双方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际关系。双方声明不应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中方声明决不做超级大国,并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美国方面声明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
中英烟台条约 [相关解释]
又称《芝罘条约》。英国借口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76年9月在烟台签订。主要内容为英国可派员入云南通商与调查;英人可经甘肃、青海、四川进入西藏,也可由印度进入西藏;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品在租界免征厘金,在内地只收子口税,免其他内地税。这个条约扩大了英国在华特权,并使英国得以侵入中国云南、西藏地区。
中途岛 [相关解释]
太平洋北部的珊瑚小岛。由环礁围成湖,是天然良港。因地处太平洋东、西两岸的中途,故名。战略地位重要。美国海军在此建有航空和潜艇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日本曾在这里激战。
临界点 [相关解释]
1.物理学名词。物体由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的条件。如气体在某一温度时﹐加上一定的压力就能转化为液体﹐这种温度和压力即该气体的临界点。亦借指事情性质发生变化的关节。
临界状态 [相关解释]
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强条件下出现的物质的气液两态能平衡共存的一个边界状态。在这状态下,液体和其饱和蒸气有相同的密度,液、气分界面消失。
丹麦战争 [相关解释]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发动的战争。结果丹麦战败,被迫放弃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等地。这是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的第一步。
为此 [相关解释]
1.因此;因为这个。
为然 [相关解释]
1.是这样。
主位 [相关解释]
1.君主的权位。 2.主人的席位。 3.谓谨于职守,安于本位。 4.语法名词。主语所在的位置。凡实词和名词性的语﹑句作句子成分时,在句中都有一定的位置。这些位置可分为主位﹑宾位﹑补(表)位﹑领位﹑副位﹑同位和呼位。在主位的,为陈述的对象,即主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