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9 查到相关逃亡的内容。
带有逃亡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不兰奚
[相关解释]
1.蒙语音译词。亦译作"孛兰奚"﹑"阑遗"﹑"拦遗"。元代规定奴隶背主逃亡,由官府拘收,称"不兰奚"。如主人认领,仍交归原主。
1.蒙语音译词。亦译作"孛兰奚"﹑"阑遗"﹑"拦遗"。元代规定奴隶背主逃亡,由官府拘收,称"不兰奚"。如主人认领,仍交归原主。
东逃西窜
[相关解释]
1.四处逃亡;四处逃避。
1.四处逃亡;四处逃避。
乞活
[相关解释]
1.到有粮之地就食求生。 2.逃亡求食的饥民。 3.传说中的巨人。
1.到有粮之地就食求生。 2.逃亡求食的饥民。 3.传说中的巨人。
云亡
[相关解释]
1.逃亡。 2.死亡。
1.逃亡。 2.死亡。
亡人
[相关解释]
1.逃亡者;流亡者。 2.死者。 3.用为詈词。 4.迷妄之人。亡,通"妄"。
1.逃亡者;流亡者。 2.死者。 3.用为詈词。 4.迷妄之人。亡,通"妄"。
亡命之徒
[相关解释]
1.本指脱离户籍的逃亡者◇泛指不顾性命,犯法作恶的人。
1.本指脱离户籍的逃亡者◇泛指不顾性命,犯法作恶的人。
亡国虏
[相关解释]
1.因国破而逃亡的人。
1.因国破而逃亡的人。
亡子
[相关解释]
1.逃亡的人。
1.逃亡的人。
亡将
[相关解释]
1.逃亡的将领。
1.逃亡的将领。
亡徒
[相关解释]
1.脱离户籍而逃亡在外的人。
1.脱离户籍而逃亡在外的人。
亡户
[相关解释]
1.逃亡的人家。
1.逃亡的人家。
亡臣
[相关解释]
1.逃亡之臣。 2.向战胜国称臣的亡国之君。
1.逃亡之臣。 2.向战胜国称臣的亡国之君。
亡虏
[相关解释]
1.逃亡的罪人。
1.逃亡的罪人。
亡衅
[相关解释]
1.逃亡的征兆。
1.逃亡的征兆。
亡逃
[相关解释]
1.逃亡。
1.逃亡。
亡逋
[相关解释]
1.逃遁,逃亡。 2.逃亡的人。
1.逃遁,逃亡。 2.逃亡的人。
亡逸
[相关解释]
1.逃亡。 2.指逃亡的人。 3.散失。 4.指散失的文字﹑书籍。
1.逃亡。 2.指逃亡的人。 3.散失。 4.指散失的文字﹑书籍。
佚志
[相关解释]
1.逃亡的意向。 2.安逸图乐的心志。
1.逃亡的意向。 2.安逸图乐的心志。
作法自毙
[相关解释]
语出《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受诬逃亡,欲住客舍,店主说,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叹道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后以作法自毙”称自己出的主意反而使自己受害。
语出《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受诬逃亡,欲住客舍,店主说,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叹道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后以作法自毙”称自己出的主意反而使自己受害。
减灶
[相关解释]
1.战国时,魏将庞涓攻韩,齐将田忌孙膑率师救韩。孙膑故意逐日减少军队的灶数,造成士卒日渐逃亡的假象,以迷惑魏军。魏军果中其计,追至马陵道遭伏击,大败,涓自杀。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遂用为典实。
1.战国时,魏将庞涓攻韩,齐将田忌孙膑率师救韩。孙膑故意逐日减少军队的灶数,造成士卒日渐逃亡的假象,以迷惑魏军。魏军果中其计,追至马陵道遭伏击,大败,涓自杀。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遂用为典实。
出亡
[相关解释]
1.出逃;逃亡。
1.出逃;逃亡。
出往
[相关解释]
1.出亡;逃亡。
1.出亡;逃亡。
分鞋破镜
[相关解释]
1.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徐德言娶陈后主妹乐昌公主为妻,公主有才貌。陈亡之际,德言料不能夫妻相守,于是破一镜,夫妻各执一半,相约日后合镜相会,又明陶宗仪《辍耕录.贤妻致贵》载,宋程鹏举被虏于张万户家为奴,娶张所虏宦家女某氏为妻。妻见程才貌不凡,非久居人后者,屡劝程逃亡。程疑妻受张所使试探自己,即以告张,妻因此被张赶出。妻临行,脱绣鞋一只换程鞋一只,期望日后执此相见◇因以"分鞋破镜"喻夫妻分离。
1.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徐德言娶陈后主妹乐昌公主为妻,公主有才貌。陈亡之际,德言料不能夫妻相守,于是破一镜,夫妻各执一半,相约日后合镜相会,又明陶宗仪《辍耕录.贤妻致贵》载,宋程鹏举被虏于张万户家为奴,娶张所虏宦家女某氏为妻。妻见程才貌不凡,非久居人后者,屡劝程逃亡。程疑妻受张所使试探自己,即以告张,妻因此被张赶出。妻临行,脱绣鞋一只换程鞋一只,期望日后执此相见◇因以"分鞋破镜"喻夫妻分离。
刺手
[相关解释]
1.犹探手。 2.宋代军制,在征召入伍者手上刺字,以作标记,防止逃亡。 3.旧时的一种肉刑。在犯人手上刺字以作标记。 4.犹言棘手。
1.犹探手。 2.宋代军制,在征召入伍者手上刺字,以作标记,防止逃亡。 3.旧时的一种肉刑。在犯人手上刺字以作标记。 4.犹言棘手。
十室九空
[相关解释]
十间房子有九间空荒无人。形容因灾祸等不幸使百姓流离逃亡连年战乱,十室九空。
十间房子有九间空荒无人。形容因灾祸等不幸使百姓流离逃亡连年战乱,十室九空。
叛亡
[相关解释]
1.背叛逃亡。
1.背叛逃亡。
奔亡
[相关解释]
1.逃亡。
1.逃亡。
子房
[相关解释]
1.西汉开国大臣张良的字。曾行刺秦始皇未遂,逃亡下邳。秦末农民战争中为刘邦重要谋士;汉朝建立,封留侯。 2.被子植物雌蕊下面膨大的部分,里面有胚珠。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1.西汉开国大臣张良的字。曾行刺秦始皇未遂,逃亡下邳。秦末农民战争中为刘邦重要谋士;汉朝建立,封留侯。 2.被子植物雌蕊下面膨大的部分,里面有胚珠。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座右铭
[相关解释]
铭的一种。铭是古代一种兼用于规戒、褒赞的韵文,常刻于器物或碑石上。座右铭则是书写后置于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的铭文。相传东汉崔瑗因兄为人所杀,便杀死仇人逃亡,遇赦后作铭警戒自己。他曾把铭放在座位右边,故称座右铭”。
铭的一种。铭是古代一种兼用于规戒、褒赞的韵文,常刻于器物或碑石上。座右铭则是书写后置于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的铭文。相传东汉崔瑗因兄为人所杀,便杀死仇人逃亡,遇赦后作铭警戒自己。他曾把铭放在座位右边,故称座右铭”。
引渡
[相关解释]
①指一国将逃亡在其境内的外国罪犯转交给要求审判该罪犯的另一国的行为。国与国之间除非签订有相互引渡罪犯的协议,否则不承担引渡的义务。国际协定通常规定下列国家有权提出引渡要求罪犯国籍所属国、罪行发生地国家、罪行受害国。②引导并渡过用渡槽将对面的山泉引渡过来|造浮桥引渡兵马。
①指一国将逃亡在其境内的外国罪犯转交给要求审判该罪犯的另一国的行为。国与国之间除非签订有相互引渡罪犯的协议,否则不承担引渡的义务。国际协定通常规定下列国家有权提出引渡要求罪犯国籍所属国、罪行发生地国家、罪行受害国。②引导并渡过用渡槽将对面的山泉引渡过来|造浮桥引渡兵马。
张良(?-前186)
[相关解释]
汉初大臣。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河南郏县东)人。祖与父都是韩国大臣。秦灭韩后,他图谋复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并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都被刘邦采纳『朝建立后封留侯。
汉初大臣。字子房,相传为城父(今河南郏县东)人。祖与父都是韩国大臣。秦灭韩后,他图谋复国,结交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并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都被刘邦采纳『朝建立后封留侯。
德国十一月革命
[相关解释]
1918-1919年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8年11月3日,基尔港水兵拒绝执行反动当局的命令,举行起义,革命爆发。11月9日,柏林起义,德皇威廉二世逃亡,德意志帝国被推翻。社会民主党右派首领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国”,在资产阶级支持下,建立临时政府。次年1月,临时政府镇压柏林工人运动,杀害德国共产党领导人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2月成立魏玛共和国政府。5月,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被政府军镇压,革命失败。
1918-1919年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8年11月3日,基尔港水兵拒绝执行反动当局的命令,举行起义,革命爆发。11月9日,柏林起义,德皇威廉二世逃亡,德意志帝国被推翻。社会民主党右派首领宣布成立民主共和国”,在资产阶级支持下,建立临时政府。次年1月,临时政府镇压柏林工人运动,杀害德国共产党领导人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2月成立魏玛共和国政府。5月,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被政府军镇压,革命失败。
戾太子
[相关解释]
1.汉武帝太子刘据的谥号。武帝末年,江充擅权,太子与充有隙◇巫蛊之祸起,太子遭诬,因举兵诛江充,与丞相刘屈牦战于长安城内,兵败逃亡。不久为吏追捕,自杀◇其孙询立为宣帝,追谥太子为"戾",史称戾太子。见《汉书.戾太子刘据传》。
1.汉武帝太子刘据的谥号。武帝末年,江充擅权,太子与充有隙◇巫蛊之祸起,太子遭诬,因举兵诛江充,与丞相刘屈牦战于长安城内,兵败逃亡。不久为吏追捕,自杀◇其孙询立为宣帝,追谥太子为"戾",史称戾太子。见《汉书.戾太子刘据传》。
放亡
[相关解释]
1.被驱逐而逃亡。
1.被驱逐而逃亡。
政治避难
[相关解释]
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为避免遭受迫害而逃亡他国,并要求他国准予居留的行为。准予逃亡者居留、不把他引渡回国,就称为庇护”,即同意政治避难。我国宪法规定,对于因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
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为避免遭受迫害而逃亡他国,并要求他国准予居留的行为。准予逃亡者居留、不把他引渡回国,就称为庇护”,即同意政治避难。我国宪法规定,对于因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
散亡
[相关解释]
1.离散逃亡。 2.指散亡之众。 3.散失。
1.离散逃亡。 2.指散亡之众。 3.散失。
散地
[相关解释]
1.兵家谓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作战,其士卒在危急时容易逃亡离散,故名。《孙子.九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李筌注"卒恃土﹐怀妻子﹐急则散﹐是为散地也。"一说无险可守﹐士卒意志不坚﹐易于离散之地∥延锡注"地远四平﹐更无要害﹐志意不坚而易离﹐故曰散地。"
1.兵家谓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作战,其士卒在危急时容易逃亡离散,故名。《孙子.九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李筌注"卒恃土﹐怀妻子﹐急则散﹐是为散地也。"一说无险可守﹐士卒意志不坚﹐易于离散之地∥延锡注"地远四平﹐更无要害﹐志意不坚而易离﹐故曰散地。"
柔逋
[相关解释]
1.安抚逃亡的人。
1.安抚逃亡的人。
柳亚子(1886-1958)
[相关解释]
近代诗人。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早年从事民主革命运动,加入同盟会,1909年创立南社。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逃亡日本,次年回国◇从事抗日民主活动,被国民党开除党籍。1948年在香港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9年后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著有《磨剑室诗词集》、《磨剑室文集》,又有《柳亚子诗词选》行世。
近代诗人。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改名弃疾,字亚子,江苏吴江人。早年从事民主革命运动,加入同盟会,1909年创立南社。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逃亡日本,次年回国◇从事抗日民主活动,被国民党开除党籍。1948年在香港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9年后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著有《磨剑室诗词集》、《磨剑室文集》,又有《柳亚子诗词选》行世。
椒举班荆
[相关解释]
1.春秋时,楚国椒举与声子友善。椒举逃亡到郑国,打算去晋国,在郑郊遇到也打算去晋国的声子,便"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班荆,布荆草于地;复故,谓返回故国楚。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遂以"椒举班荆"为思念故国友人之典。
1.春秋时,楚国椒举与声子友善。椒举逃亡到郑国,打算去晋国,在郑郊遇到也打算去晋国的声子,便"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班荆,布荆草于地;复故,谓返回故国楚。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遂以"椒举班荆"为思念故国友人之典。
流奔
[相关解释]
1.流亡,逃亡。 2.谓变迁。
1.流亡,逃亡。 2.谓变迁。
漏脱
[相关解释]
1.遗漏;脱落。 2.脱逃;逃亡。
1.遗漏;脱落。 2.脱逃;逃亡。
燔妻子
[相关解释]
1.春秋末年,吴国人要离为吴王阖闾行刺卫国公子庆忌,事先请吴王断其右手﹑杀其妻和子并焚尸于市,假装有罪而逃亡,以此取信庆忌,终于行刺成功。事见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因以"燔妻子"为毁家纾难之典。
1.春秋末年,吴国人要离为吴王阖闾行刺卫国公子庆忌,事先请吴王断其右手﹑杀其妻和子并焚尸于市,假装有罪而逃亡,以此取信庆忌,终于行刺成功。事见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因以"燔妻子"为毁家纾难之典。
犇亡
[相关解释]
1.逃亡,奔走。
1.逃亡,奔走。
田横岛
[相关解释]
1.秦末,原齐贵族田横起事,自立为齐王『朝建立,横率部属五百人逃亡海岛。高祖召之,横不欲臣服,于途中自杀。其部属闻之,悉于岛上自杀。事见《史记.田儋列传》◇以"田横岛"指忠烈之士亡命之处。
1.秦末,原齐贵族田横起事,自立为齐王『朝建立,横率部属五百人逃亡海岛。高祖召之,横不欲臣服,于途中自杀。其部属闻之,悉于岛上自杀。事见《史记.田儋列传》◇以"田横岛"指忠烈之士亡命之处。
窜亡
[相关解释]
1.逃亡;逃跑。
1.逃亡;逃跑。
窜絶
[相关解释]
1.逃亡。
1.逃亡。
窜越
[相关解释]
1.逃窜;逃亡。
1.逃窜;逃亡。
窜避
[相关解释]
1.逃亡;逃匿。
1.逃亡;逃匿。
脱亡
[相关解释]
1.犹逃亡。
1.犹逃亡。
荆轲刺秦王
[相关解释]
①荆轲,卫国人,被燕太子丹尊为上卿。于公元前227年奉燕太子丹命,携秦逃亡将军樊於期的首级和夹有匕首的地图见秦王。献图时,图穷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杀。②散文篇名。载《战国策·燕策》,篇题后人所加。文章情节曲折,叙事生动,是《战国策》中的传记名篇,其重要情节后被采入《史记·刺客列传》中。
①荆轲,卫国人,被燕太子丹尊为上卿。于公元前227年奉燕太子丹命,携秦逃亡将军樊於期的首级和夹有匕首的地图见秦王。献图时,图穷匕首见,刺秦王不中,被杀。②散文篇名。载《战国策·燕策》,篇题后人所加。文章情节曲折,叙事生动,是《战国策》中的传记名篇,其重要情节后被采入《史记·刺客列传》中。
蒙尘
[相关解释]
蒙受风尘,古代称指王公大臣逃亡在外蒙尘离京。
蒙受风尘,古代称指王公大臣逃亡在外蒙尘离京。
走死
[相关解释]
1.谓逃亡他乡而死。
1.谓逃亡他乡而死。
走胡走越
[相关解释]
1.汉高祖欲拿项羽旧将季布,朱家因汝阴侯滕公劝高祖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因以"走胡走越"谓智能之士被迫逃亡,而为敌国所用。
1.汉高祖欲拿项羽旧将季布,朱家因汝阴侯滕公劝高祖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因以"走胡走越"谓智能之士被迫逃亡,而为敌国所用。
走逸
[相关解释]
1.逃亡;逃走。
1.逃亡;逃走。
赵阎王
[相关解释]
话剧剧本¢深作于1922年。营长扣发兵饷,士兵老李鼓动马弁赵阎王偷饷逃亡。赵不从,与李争执,遭营长打骂,他愤而开枪打死营长,偷钱逃走。赵在山林中想起种种罪孽,神志恍惚,被追兵乱枪打死。
话剧剧本¢深作于1922年。营长扣发兵饷,士兵老李鼓动马弁赵阎王偷饷逃亡。赵不从,与李争执,遭营长打骂,他愤而开枪打死营长,偷钱逃走。赵在山林中想起种种罪孽,神志恍惚,被追兵乱枪打死。
路易十六
[相关解释]
(louis ⅹⅵ,1754-1793)法国国王。在位时,为挽救财政危机,试图改革,但遭贵族反对而失败。1789年5月被迫召开三级会议,因压制第三等级,引起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91年企图逃亡国外未果。次年阴谋勾结外国君主镇压革命,被废黜◇被处死。
(louis ⅹⅵ,1754-1793)法国国王。在位时,为挽救财政危机,试图改革,但遭贵族反对而失败。1789年5月被迫召开三级会议,因压制第三等级,引起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91年企图逃亡国外未果。次年阴谋勾结外国君主镇压革命,被废黜◇被处死。
还乡团
[相关解释]
解放战争时期随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的地方反动武装。由从解放区逃亡到国民党统治区的地主、恶霸等组成。在国民党军队的支持下,对解放区的政权和人民实施反攻倒算◇相继被歼。
解放战争时期随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的地方反动武装。由从解放区逃亡到国民党统治区的地主、恶霸等组成。在国民党军队的支持下,对解放区的政权和人民实施反攻倒算◇相继被歼。
还乡队
[相关解释]
1.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逃亡地主﹑恶霸所组织的反动武装。
1.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逃亡地主﹑恶霸所组织的反动武装。
追亡
[相关解释]
1.追赶逃亡者。 2.秦末,楚汉相争,韩信弃楚归汉,未被重用而逃,汉相萧何赏识韩才,亲自把韩追回来,并劝说刘邦重用韩信,拜为大将。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因以"追亡"为典。 3.追念死者。
1.追赶逃亡者。 2.秦末,楚汉相争,韩信弃楚归汉,未被重用而逃,汉相萧何赏识韩才,亲自把韩追回来,并劝说刘邦重用韩信,拜为大将。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因以"追亡"为典。 3.追念死者。
逃丁
[相关解释]
1.逃亡的丁壮。 2.指躲避抽壮丁。
1.逃亡的丁壮。 2.指躲避抽壮丁。
逃亡
[相关解释]
1.逃走流亡。 2.指逃亡的人。
1.逃走流亡。 2.指逃亡的人。
逃伏
[相关解释]
1.逃亡隐匿。
1.逃亡隐匿。
逃奔
[相关解释]
1.逃亡到别的地方。
1.逃亡到别的地方。
逃屋
[相关解释]
1.指逃亡者原住的房屋。语本唐聂夷中《咏田家》"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1.指逃亡者原住的房屋。语本唐聂夷中《咏田家》"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逃散
[相关解释]
1.逃跑离散。 2.指逃亡离散之人。
1.逃跑离散。 2.指逃亡离散之人。
逃犯
[相关解释]
1.逃亡的罪犯。 2.谓罪犯逃亡。
1.逃亡的罪犯。 2.谓罪犯逃亡。
逃移
[相关解释]
1.逃亡迁移。 2.指逃亡的人。
1.逃亡迁移。 2.指逃亡的人。
逃絶
[相关解释]
1.旧指全家人逃亡出走,满一定年限不归,视其户绝。 2.指逃跑绝迹。
1.旧指全家人逃亡出走,满一定年限不归,视其户绝。 2.指逃跑绝迹。
逃臣
[相关解释]
1.逃亡之臣。
1.逃亡之臣。
逃薮
[相关解释]
1.逃亡者集聚的偏僻地方。
1.逃亡者集聚的偏僻地方。
逃逝
[相关解释]
1.逃亡,逃跑。
1.逃亡,逃跑。
逸亡
[相关解释]
1.逃亡。 2.散失。
1.逃亡。 2.散失。
逸贼
[相关解释]
1.逃亡的盗贼。
1.逃亡的盗贼。
逸逃
[相关解释]
1.犹逃亡。
1.犹逃亡。
遗散
[相关解释]
1.亦作"遗■"。 2.犹散失。 3.逃亡散失之众。
1.亦作"遗■"。 2.犹散失。 3.逃亡散失之众。
靖难之役(难nàn)
[相关解释]
明初燕王朱棣夺取皇位的战争。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太祖死,皇太孙建文帝即位,用大臣齐泰、黄子澄建议,采取削弱诸王势力的措施。1399年,太祖第四子朱棣以诛齐、黄为名,起兵北平(今北京),号称靖难”。1402年,燕王兵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建文帝死于宫中(一说逃亡),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明初燕王朱棣夺取皇位的战争。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太祖死,皇太孙建文帝即位,用大臣齐泰、黄子澄建议,采取削弱诸王势力的措施。1399年,太祖第四子朱棣以诛齐、黄为名,起兵北平(今北京),号称靖难”。1402年,燕王兵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建文帝死于宫中(一说逃亡),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
静静的顿河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苏联肖洛霍夫作于1926-1940年。顿河地区哥萨克格里高利与阿克西妮亚相爱,但父亲为他娶了娜塔莉亚。他出走外村做雇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入伍。苏联国内战争时,他先参加红军,继而卷入哥萨克叛军◇又任红军连长,不久又脱离红军,落入匪帮。最后随他逃亡的阿克西妮亚中弹死去,他便回到了家乡。
长篇小说。苏联肖洛霍夫作于1926-1940年。顿河地区哥萨克格里高利与阿克西妮亚相爱,但父亲为他娶了娜塔莉亚。他出走外村做雇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入伍。苏联国内战争时,他先参加红军,继而卷入哥萨克叛军◇又任红军连长,不久又脱离红军,落入匪帮。最后随他逃亡的阿克西妮亚中弹死去,他便回到了家乡。
首窜
[相关解释]
1.犹逃亡。
1.犹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