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49 查到相关通考的内容。
带有通考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大户 [相关解释]
1.后周显德五年,令乡村中以百户为一团,每团选三大户为耆长,察民家之奸盗,均民田之耗登。见《文献通考.职役一》◇因称耆长为三大户。
三通 [相关解释]
1.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的合称。
上下忙 [相关解释]
1.清雍正十三年规定征收田赋,分上下二期。上期从农历二月开征,五月截止,叫"上忙"。下期从八月接征,十一月截止,叫"下忙"∠称"上下忙"。参阅《清文献通考.田赋考三》。
乙科 [相关解释]
1.古代考试科目的名称『时博士弟子射策甲科,补郎中,乙科补太子舍人。《汉书.儒林传序》"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唐宋后进士皆有甲乙科。《新唐书.韩休传》"休工文辞,举贤良……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文献通考.选举@》"自武德以来,明经唯丁第,进士唯有乙科而已。"清周春《辽诗话.杨晳》"﹝杨晰﹞擢进士乙科,仕至宰相枢密使。"明清称举人为乙科,进士为甲科。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七四"登乙科则亡姓氏,官七品则亡姓氏。"
九白之贡 [相关解释]
1.清代外蒙古每年例贡朝廷白色驼﹑马共九匹,称为"九白之贡"。《清文献通考.舆地二四》"﹝喀尔喀﹞为西北强国,共为七部,有三汗中曰土谢图汗,东曰车臣汗,西曰扎萨克图汗……崇德三年,三汗并遣使入朝,定各贡白马八,白驼一,谓之九白之贡,岁以为常。"
二十四旗 [相关解释]
1.清代军队编制,将统辖的蒙族和汉族军队,分别编为蒙古军八旗和汉军八旗,与原有满族八旗,共为"二十四旗"。清昭槤《啸亭杂录.八旗之制》"其后归附日众,乃析为八。以本部所属者为满洲,蒙古部落而迁入者为蒙古,明人为汉军,合为二十四旗,制度备焉。"参阅《清文献通考.兵一》。
仰屋 [相关解释]
1.卧而仰望屋梁。(1)形容无计可施。《后汉书.寒朗传》"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宋王安石《思王逢原》诗"仰屋卧太息﹐起行涕淋漓。"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苏仙》"偶缺晨炊﹐仰屋无计。"谭嗣同《仁学》二二"杼轴繁而悬鹑之衣絶﹐工作盛而仰屋之叹消。"(2)卧而仰望屋梁。《梁书.南平王伟传》"恭每从容谓人曰'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后因以"仰屋"形容苦思冥想的样子。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序》"矜其仰屋之勤﹐而俾免于覆车之愧。"
修撰 [相关解释]
1.撰写;编纂。 2.官名。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至元时,翰林院始设修撰。明清因袭之,一般于殿试揭晓后,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清文献通考.职官七》。
克敌弩 [相关解释]
1.良弓名。明嘉靖二十七年,锦衣卫军匠冯经所献,一次可发两三枝箭。见《续文献通考.兵十四》。
八旗 [相关解释]
1.清代满族户口以军籍编制,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正白﹑正黄﹑镶黄为上三旗(亦称内府三旗)﹐隶属亲军﹐其余五旗为下五旗。清初将归附之蒙古﹑汉人﹐又编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官员平时管民政﹐战时任将领。旗民军籍为世袭。参阅《清文献通考.兵一》﹑清昭槤《啸亭杂录.八旗之制》。 2.对清军和满族的称呼。
公古哩 [相关解释]
1.清代廓尔喀舞者所用的一种乐器名。以铜铃五十枚为一串﹐每人两串﹐各系于股﹐舞时腾踔出声。乾隆时获之于廓尔喀﹐列为燕乐之末﹐谓之廓尔喀乐舞。奏时﹐以二人司舞﹐五人司歌﹐歌舞并起。参阅《清会典.图乐器.公古哩》﹑《清续文献通考.乐八》。
勋官 [相关解释]
1.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没有实职。北周时本以奖励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隋置上柱国至都督,凡十一等。初名散官,至唐始别称为勋官。定用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从七品。明又分为文勋十一阶﹑武勋十二阶,至清而废。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一》﹑《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十八路 [相关解释]
1.宋代行政区划。宋太宗至道三年分境内为十五路,到仁宗时,又增三路,共为十八路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东﹑江南西﹑峻南﹑峻北﹑两浙﹑福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广南东﹑广南西。到神宗元丰末,又分为二十三路。参阅《文献通考.舆地》﹑《宋史.艺文志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
十通 [相关解释]
1.《通典》等十部书的总称。其中《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称"三通";清乾隆时加入官修的《续通典》﹑《清通典》﹑《续通志》﹑《清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文献通考》六部书,合称"九通";1935年,商务印书馆再加入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总称"十通"。
南五祖 [相关解释]
1.指道教全真道所尊的南方五位祖师,即北宋张用成(号紫阳)﹑石泰(号杏林)﹑南宋薛道光(号紫贤)﹑陈楠(号翠虚)和白玉蟾(号海琼子),与道教全真道的创立者北五祖相对而称。参阅明王圻《续文献通考》。
司谏 [相关解释]
1.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主管督察吏民过失,盐人才。唐门下省的谏官,有补阙﹑拾遗。宋太宗端拱初改补阙为左右司谏,掌讽谕规谏。元以后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四》。
合门使 [相关解释]
1.官名。唐末﹑五代有合门使,掌供奉乘舆,朝会游幸,大宴引赞,引接亲王宰相百僚藩国朝见,纠弹失仪。五代以来,多以处武臣。宋置东﹑西上合门使各三人,副使各二人,多以处外戚勋贵。绍兴五年,诏右武大夫以上并称知合门事,官未至者称同知合门事,在知合门之下。参阅《宋史.职官志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四书院 [相关解释]
1.宋初各地所设书院甚多,其中以江西星子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又称睢阳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最著名,合称四书院。宋王应麟《玉海.宫室.宋朝四书院》"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老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睢阳及白鹿洞为尤着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一说指白鹿洞﹑石鼓(在湖南衡阳)﹑应天﹑岳麓四书院。参阅《文献通考.学校七》。
四方馆 [相关解释]
1.官署名。隋炀帝时置,对东西南北四方少数民族,各设使者一人,掌管往来及互相贸易等事,隶属鸿胪寺。唐以通事舍人主管,隶属中书省。宋置四方馆使,掌管文武官朝见辞谢,国忌赐香及诸道元日﹑冬至﹑朔旦﹑庆贺章表﹑郊祀﹑朝蕃官﹑贡举人﹑进奉使﹑京官﹑致仕官﹑道释﹑父老陪位等事。其职务与隋唐不同。明有四夷馆清有会同四译馆,职务同隋唐四方馆。参阅《文献通考.职官五》。
四镇 [相关解释]
1.四座大山。镇,一方的主要山岳。 2.镇守四方的四将军『晋之世,有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各一人,称为四镇。见《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3.北魏以碻磝﹑滑台﹑洛阳﹑虎牢为河南四镇。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地理.河南四镇》。 4.唐代称朔方﹑泾原﹑陇右﹑河东四节度为四镇。见《新唐书.陆贽传》。又以龟兹﹑于阗﹑疏勒﹑碎叶为西境四镇。见《新唐书.王孝杰传》。
均籴 [相关解释]
1.宋代按照人户家产﹑土地多少,分等摊派征购粮食的制度。购价往往低于市价。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始行于陕西,后推广至诸路。参阅《文献通考.市籴二》。
塔布囊 [相关解释]
1.源于蒙语tabunang。明代蒙古人对同成吉思汗后裔结婚者的称号。分为四等,自布囊至四等塔布囊,秩同一品到四品。 2.源于蒙语tabunang。清代蒙古贵族封爵名。位次辅国公,与台吉同。除土默特左翼旗与喀喇沁三旗王公,因其祖先曾娶清公主,故有此封号外,其余各部王公均称台吉。见《清续文献通考·封建七》。
士籍 [相关解释]
1.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士族的名籍谱系。参阅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 2.各地科考应试士人的名籍簿。参阅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置士籍》﹑《续文献通考.选举一》。 3.明洪武二十一年命进士立石题名于太学,以记载进士名籍,称士籍。唐代称进士登科记,宋代称进士小录。参阅《续文献通考.选举二》。
太宰 [相关解释]
1.相传殷置太宰。周称冢宰﹐为天官之长﹐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春秋列国亦多置太宰之官﹐职权不尽相同。秦﹑汉﹑魏皆不置。晋以避司马师讳﹐置太宰以代太师。北周文帝依《周礼》建六官﹐置天官大冢宰卿一人。隋唐均无此官。宋崇宁间﹐改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靖康末复故。参阅《周礼·天官·大宰》﹑《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二》﹑《文献通考·职官二》。 2.三代掌馔之官。 3.明清时一般称吏部尚书为太宰。
宝源局 [相关解释]
1.明清时管理铸造钱币的官署。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于应天府设宝源局,掌管铸钱之事。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同铸"洪武通宝"钱,并禁止私人铸钱。清承其制,以宝泉局属户部,宝源局属工部。参阅《续文献通考.钱币五》。
宣徽院 [相关解释]
1.官署名。唐肃宗以后设宣徽南北院使,以宦官担任,总领宫中诸司及三班内侍的名籍和郊祀朝会宴飨供帐等事宜◇宦官势力渐大,位职亦尊。五代和宋以大臣充当,常以枢密院官兼任。宋南渡后废。辽﹑金﹑元亦置。明初改并其职掌于光禄寺。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续文献通考.职官六》。
宣慰司 [相关解释]
1.元置宣慰使司,管理军民事务,分道掌管郡县,为行省和郡县间的承转机关。明清时不设于内地,而独存于土司。参阅《文献通考》卷六十﹑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
宣抚使 [相关解释]
1.官名。唐德宗后,派朝官巡视经过战乱及受灾的地区,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宋代宣抚使为镇抚一方之军政长官,职位高于安抚使。元于西南地区设宣抚司,参用土官,处理地方军政大事。明清宣抚使皆土官世袭之职。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续文献通考.职官十》。
室韦 [相关解释]
1.古族名。一译"失韦"。北魏时始见于史书记载,有五部,分布于嫩江及黑龙江南北岸地区。唐代包括二十部,其中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的蒙兀室韦是蒙古部的祖先。各部发展不平衡。部落由千户或几千户组成,首领号"莫贺咄"。自北朝以来,与中原地区关系密切,后曾服属突厥。契丹在建立辽国的过程中,室韦的一部分被合并入辽。参阅《北史.室韦传》﹑《旧唐书.室韦传》及《文献通考》卷三四七。
少卿 [相关解释]
1.官名。大卿的副职。 2.官名。北魏太和时所设官名﹐北齐时为正卿的副职﹑隋唐至清亦沿置。参阅《文献通考.职官》九﹑十。 3.凫的别名。见《嫏嬛记》卷上引宋无名氏《采兰杂志》。
屯卫 [相关解释]
1.驻兵守卫。 2.指兵卫之所。 3.隋唐时禁卫军的一种。隋开皇中置十二府,统禁卫兵,后改置扩充为十六卫,左右屯卫即为其中二卫,唐龙朔改称左右威卫,五代周避郭威讳,复称屯卫。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文献通考.职官考十二.左右威卫》。
左右翼 [相关解释]
1.作战时在正面部队左﹑右两侧的部队。因其如鸟之两翼,故称。 2.清代分八旗兵为左右翼,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为左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为右翼。详《清文献通考.兵一》。 3.政党﹑社会力量中的左﹑右派。 4.指足球竞赛中前锋线上的左﹑右边锋。
应天书院 [相关解释]
1.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曹诚建造学舍一百五十间,广招生徒,讲习甚盛。范仲淹曾讲学于此。商丘旧名睢阳,故也称睢阳书院。参阅《文献通考.学校七》。
承旨 [相关解释]
1.亦作"承指"。逢迎意旨。 2.接受圣旨。 3.官名。唐代翰林院有翰林学士承旨,位在诸学士上。凡大诰令﹑大废置﹑重要政事,皆得专对。宋元仍其制。元赵孟俯曾为此官,世称赵承旨。明废。参阅唐元稹《翰林承旨学士记》。又五代枢密院有枢密院承旨﹑副承旨;宋代枢密院有都承旨﹑副承旨。初用武臣,后参用文臣。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折枝 [相关解释]
1.折取草茎树枝。喻轻而易举。《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朱熹集注"为长者折枝,以长者之命,折草木之枝,言不难也。"一说为按摩。赵岐注"折枝,案摩。"一说为折腰。支,通"肢"。见《文献通考.经籍考》引宋陆筠《翼孟音解》◇亦用为为长者效劳之典。 2.花卉画法之一。不画全株﹑只画连枝折下来的部分,故名。
护军 [相关解释]
1.秦汉时临时设置护军都尉或中尉﹐以调节各将领间的关系。魏晋以后﹐设护军将军或中护军﹐掌军职的选用﹐亦与领军将军或中领军同掌中央军队。 2.唐中叶后﹐在神策军设护军中尉及中护军﹐为禁军统帅﹐以宦官充任。宋不设。清制﹐京旗有护军营﹐置护军统领以管理之。参阅《通典.职官十六》﹑《清文献通考.兵二》。 3.唐以后历朝置上护军及护军﹐为仅有名号而无职事的勋官。清废。参阅《续通典.职官十六》。 4.清代以守卫宫城的八旗兵为护军﹐设护军统领以下各职。
插汉 [相关解释]
1.插入河汉。极言其高。 2.明代蒙古族部落名。亦称插汉儿﹑察罕﹑察哈尔,本元裔小王子之后。明嘉靖间卜赤(一作布希)驻牧插汉之地,因以为名。参阅《清文献通考.舆地二三》。
文献通考 [相关解释]
书名。宋元之际马端临著。三百四十八卷。记载上古到南宋宁宗时历代典章制度沿革。体例仿杜佑《通典》,但分类更细,计有田赋、钱币、户口等二十四门。
月桩钱 [相关解释]
1.南宋为支应军饷而加征的税款名目﹐因系计月桩办钱物﹐故称。绍兴二年(1132年)﹐韩世忠驻军建康﹐由江东漕司每月拨饷十万缗以供军需。规定动用经制钱﹐上供钱及移用其他税钱﹐漕司不肯动拨本身税款﹐指定科目又不够支应﹐就向地方摊派。州县巧立名目﹐横征于民。其名目有曲引钱﹑纳醋钱﹑卖纸钱﹑户长甲帖钱﹑保正牌限钱﹑折纳牛皮筋角钱﹐两讼不胜则有罚钱﹑既胜则令纳欢喜钱等。其后又推行于江浙及湖南﹐以江南东﹑西路受害最重。参阅《文献通考.征榷六》﹑《宋史.食货志下一》。
武科 [相关解释]
1.科举时代专为考试盐武官而设的科目。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设武举,为武科之始。以后历朝皆因之,但不定期举行,至明代中期始定武乡试﹑武会试之制。清代沿袭,考试科目为马箭﹑步箭﹑弓﹑刀﹑石,均名外场,又以默写武经为内场。其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及童生﹑生员﹑举人﹑进士﹑状元等名目均与文科同,但加武字以别之。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废止。参阅《文献通考.选举七》﹑《明史.选举志二》。
率更令 [相关解释]
1.古官名。秦置,汉因之。为太子属官,掌漏刻。晋主宫殿门户及赏罚之事,职如光禄勋﹑卫尉。隋掌伎乐漏刻。唐称率更寺令,加掌皇族次序及刑法事。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四》。
璧翣 [相关解释]
1.古代树在钟鼓横架两角的扇状装饰物。《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之龙簨虡,殷之崇牙,周之璧翣。"郑玄注"周又画缯为翣,戴以璧,垂五采羽于其下,树于簨之角上。"孔颖达疏"翣,扇也。言周画缯为扇,戴小璧于扇之上。"《续文献通考.乐》"元制,建鞞应同一座,通谓之树鼓……又为重斗方盖,并缭以彩缯,四角有竿,各垂璧翣流苏。"亦用为丧葬之饰。即遮护棺柩的掌扇。《礼记.明堂位》"有虞氏之绥,夏后氏之绸练,殷之崇牙,周之璧翣。"郑玄注"此旌旗及翣者,皆丧葬之饰。"孔颖达疏"周之璧翣者,谓周代以物为翣,翣上戴之以璧,陈之而鄣
盐军 [相关解释]
1.巡逻稽查私盐的军队。宋时以无室家壮丁充盐军。元初,江浙等省又募盐徒为盐军。参阅《续文献通考.兵一》。
石鼓书院 [相关解释]
原址在湖南衡阳县北石鼓山。唐元和年间李宽在山顶建屋读书。宋至道年间李士真在此创建书院,景棠昙淙首诖兔石鼓书院。《文献通考·学校》列为宋初四大书院之一。南宋末书院毁于战火,元明时兴时废。清代重建。抗日战争中被毁,现已辟为公园。
神策军 [相关解释]
1.亦称"神策"。 2.唐禁军名之一。天宝中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破吐蕃时令军史成如璯建神策军于临洮西。安禄山乱起,临洮陷,如璯令其将卫伯玉领兵屯陕州,复号神策军。代宗﹑德宗时继由宦官统领,并归禁中定制,分左右厢,衣粮优厚,势居诸禁军上。唐亡始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3.用以美称官兵。
细腰鼓 [相关解释]
1.打击乐器名。亦名腰鼓『魏时用之,大者用瓦制,小者用木制。鼓首大而腰细,故名。见《文献通考.乐考.魏鼓》。
辉特 [相关解释]
1.古部族名。原为杜尔伯特的属部。游牧于科布多北境。土尔扈特西迁后,代替土尔扈特成为四卫拉特之一,移牧塔尔巴哈台附近的雅尔地方。参阅《清续文献通考.舆地二四》。
通考 [相关解释]
1.典志体史书的一种。以记载古今典章制度源流为主。如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清徐干学《读礼通考》﹑清秦蕙田《五礼通考》之类。唯《文献通考》常简称《通考》。 2.谓全面考证。
郡兵 [相关解释]
1.地方武装力量『沿秦制置材官于郡国,郡有都尉,佐太守典武职甲卒。中央有南﹑北军『武帝时更置八校,隶属于北军。国家有事,则调发郡国之兵。唐代府兵,基本上沿袭秦汉郡兵旧制。参阅《文献通考.兵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