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邑的内容。
带有邑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万户侯 [相关解释]
汉代侯爵的最高一级,享有食邑万户◇来泛指高官贵爵粪土当年万户侯。
三归 [相关解释]
1.娶三姓女子。《论语.八佾》"管氏有三归。"何晏集解引包咸曰"三归,娶三姓女也。妇人谓嫁曰归。"《汉书.地理志下》"﹝管仲﹞身在陪臣而取三归。"颜师古注"三归,三姓之女。"宋苏轼《东坡志林.七德八戒》"管仲之相桓公也……使家有三归之病,而国有六嬖之祸,故桓公不王,而孔子小之。"按,关于"三归"的解释尚有数说(1)三处家庭。俞樾《群经平议.论语一》"所谓三归者,即从管仲言,谓管仲自朝而归,其家有三处也。"(2)地名。指管仲之采邑。《晏子春秋.内杂下二八》"昔先君桓公,有管仲恤劳齐国,身老,赏之以三归,泽及
三徙成都 [相关解释]
1.相传舜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至处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
三败之辱 [相关解释]
1.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战三败。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将盟,曹沫执匕首劫桓公于坛上,桓公乃许尽还所侵之地。见《战国策.齐策六》﹑《史记.齐太公世家》◇因以此事为始败而终雪前耻之典。
上禄 [相关解释]
1.上卿的采邑。 2.优厚的爵禄。 3.指宗庙。
下蔡 [相关解释]
1.古邑名。故城在今安徽凤台县。《文选.宋玉》"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李善注"阳城﹑下蔡二县名﹐盖楚之贵介公子所封﹐故取以喻焉。"吕延济注"阳城﹑下蔡楚之二郡名﹐盖贵人所居﹐中多美人。"后因以"下蔡"指贵族萃集之地或美人众多之所。
下邑 [相关解释]
1.国都以外的城邑。 2.小地方;小县。
下都 [相关解释]
1.即陪都。于京都之外,择地别建的另一都城。列朝所指不一。(1)西周都镐京,以雒邑(今河南洛阳故城)为下都。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五"《洛诰》序云'周公往营成周',则成周乃东都总名∮南,成周之王城也;洛阳,成周之下都也。王城非天子时会诸侯则虚之,下都则保厘大臣所居治事之地。"(2)西晋都洛阳,东晋称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为下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3)北齐都邺,以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为下都。见《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4)北宋都开封,以洛阳
专诸 [相关解释]
1.春秋时刺客。吴国堂邑(今江苏省六合县)人。伍子胥知吴公子光欲杀吴王僚以自立﹐乃荐专诸于光。吴王僚十二年﹐光伏甲士而具酒请王僚﹐使专诸置匕首鱼腹中﹐乘进献时刺僚。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公子光出其伏甲尽灭王僚之徒﹐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事见《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史记.吴太伯世家》及《刺客列传》。专诸﹐《左传》作"鱤设诸"﹐或作"剸诸"﹑"鱤诸"。
丘井 [相关解释]
1.古代田制单位。丘,十六井;井,九百亩。 2.乡村;乡邑。 3.空井;枯井。佛家常以喻老而不堪复用之身。
丘甲 [相关解释]
1.古代军赋制度四丘为甸,每甸出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鲁成公因齐难,临时增征甲士,改为每丘出一人,称为丘甲。《春秋·成公元年》"三月作丘甲。"杜预注"《周礼》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十六井﹐出戎马一匹﹐牛三头。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甸所赋﹐今鲁使丘出之﹐讥重敛。"顾炎武补正"要之﹐其实为益兵﹐向之四丘共出三甲者﹐今使每丘出一甲尔。"一说﹐古代农工分职﹐制甲为"工民"之事﹐鲁违常制﹐使"丘民"作甲﹐称丘甲。见《谷梁传·成公元年》。按﹐"丘甲
东偏 [相关解释]
1.指东部边境小邑。 2.东边。
东周 [相关解释]
朝代,公元前770-公元前256,自周平王(姬宜臼)迁都洛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起,到被秦灭亡止。
东迁 [相关解释]
1.向东迁移。特指周平王将京都由镐京东迁到洛邑。
东都 [相关解释]
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略……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搜。"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
东阳 [相关解释]
1.古邑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县境。 2.古邑名。春秋齐地。在今山东省临胊县境。 3.古邑名。战国楚地。在今江苏省盱眙县境。 4.古地区名。春秋晋地。相当今河北省太行山以东邢台﹑邯郸@带。 5.古地区名。战国赵地。 6.指汉东阳侯张相如。 7.指南朝梁沈约。因其曾为东阳守,故称。 8.复姓。南朝宋有东阳无疑。
两京 [相关解释]
1.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周代的镐京和雒邑。 2.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汉﹑唐的长安和洛阳。 3.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宋代的开卦府和河南府。 4.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元代的大都和上都开平。 5.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北京和南京。 6.借指两汉。
两周 [相关解释]
1.战国时由周王室分裂而成的西周﹑东周两个小国的合称。 2.指周代。周在犬戎攻杀幽王后,平王即位,东迁洛邑,迁都前史称西周,迁都后称东周,合称"两周"。
中野 [相关解释]
1.原野之中。 2.古邑名。
主王 [相关解释]
1.古代臣下对国君宗室封邑之王的称呼。
乡邑 [相关解释]
1.上古指乡遂的城邑。犹乡里。 2.秦汉以后多指县以下的小镇。 3.家乡,故里。 4.同乡。
买猪肝 [相关解释]
1.典出《后汉书.周燮黄宪等传序》"﹝闵仲叔﹞客居安邑,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屠者或不肯与。"后因以"买猪肝"为生活贫困窘迫之典。
乱家 [相关解释]
1.扰乱家邑;败坏家族。 2.指儒家之外的各学派。 3.伦常败坏的家庭。
争桑 [相关解释]
1.争夺桑树。《史记.吴太伯世家》"初﹐楚边邑卑梁氏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二女家怒相灭﹐两国边邑长闻之﹐怒而相攻﹐灭吴之边邑。吴王怒﹐故遂伐楚﹐取两都而去。"后用为边境不宁的典实。 2.泛指相争,不礼让。
二都 [相关解释]
1.西周都城镐京与东周都城洛邑的合称。《诗.王风.王城谱》孔颖达疏"《车攻序》云'复会诸侯于东都',谓王城也。周以镐京为西都,故谓王城为东都。王城即洛邑。"后因沿以称长安和洛阳。长安为西汉都城,镐京在其西南;洛阳为东汉都城,即东周的洛邑。 2.两个都邑。
于悒 [相关解释]
1.见"于邑"。
于邑 [相关解释]
1.亦作"于悒"。 2.忧郁烦闷。 3.犹呜咽。
云阳 [相关解释]
1.《史记.秦始皇本纪》﹕"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云阳城在雍州云阳县西八十里秦始皇甘泉宫在焉。"汉桓宽《盐铁论.毁学》﹕"李斯相秦﹐席天下之势﹐志小万乘﹐及其囚于囹圄﹐车制于云阳之市。"后世诗词戏曲小说中常用以指行刑之地。 2.指云梦泽中高唐之台。一说为"阳云"之误。 3.古县名。指今江苏省丹阳市。 4.古县名。故地即秦云阳邑『时改县﹐属左冯翊。 5.树精。 6.秦程邈因罪而囚云阳狱。在狱中﹐增减大篆书笔画﹐创为隶书﹐始皇善之﹐名其书曰隶书﹐定为八体之一
五大夫 [相关解释]
1.周代下大夫小宰﹑小司徒﹑小司空﹑小司寇﹑小司马的合称。 2.爵位名。战国时楚魏始设,秦汉因之,为二十等爵的第九级『初以第七级公大夫以上为高爵,均有食邑『文帝以后,改以五大夫以上为高爵,仅得免役。 3.秦始皇二十八年封禅泰山,风雨暴至,避于树下,因此树护驾有功,按秦官爵封为五大夫。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世有人不明"五大夫"为秦官﹐而附会为五株松。参阅宋袁文《瓮牖闲评》卷五『应劭《汉官仪》谓始皇所封的是松树◇因以为松的别名。
五属 [相关解释]
1.五服内的亲属。 2.春秋齐国管仲制定的边邑行政组织。五属为四万五千家,置大夫一人。
五谏 [相关解释]
1.五种进谏方式。名目略有不同。(1)汉刘向《说苑·正谏》"谏有五一曰正谏,二曰降谏,三曰忠谏,四曰戆谏,五曰讽谏。"(2)汉班固《白虎通·谏诤》"人怀五常,故有五谏。谓讽谏﹑顺谏﹑窥谏﹑指谏﹑陷谏。"《后汉书·李云传论》"礼有五谏,讽为上。"李贤注"讽?知患祸之萌而讽告也。顺谏者,出辞逊顺,不逆君心也。窥谏者,视君颜色而谏也。指谏者,质指其事而谏也。陷谏者,言国之害,忘生为君也。"(3)《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三谏不从"汉何休注"谏有五,一曰讽谏,孔子曰'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季氏自堕之'是也;二曰
五鹿 [相关解释]
1.春秋时地名。(1)卫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杜预注"五鹿,卫地。"(2)晋地。即五鹿墟,又名沙鹿。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相传穆天子东征曾舍于此。《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杜预注"五鹿,晋邑。" 2.指西汉五鹿充宗。(1)《汉书.朱云传》载,充宗通晓梁立《易》。尝凭借权势与诸儒辩《易》,诸儒不敢与争,惟朱云多次将他驳倒。故时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后借指能言善辩的人。清王涛《赠唐魏公》诗
井甸 [相关解释]
1.古代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因用以泛指村落。
井疆 [相关解释]
1.井邑的疆界。
井邑 [相关解释]
1.城镇;乡村。语本《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2.市井。 3.故里。
井邑田 [相关解释]
1.即井田。
京邑 [相关解释]
1.京都。
伊邑 [相关解释]
1.郁悒,忧闷。
伊霍 [相关解释]
1.商伊尹和汉霍光。伊尹放太甲于桐,霍光废昌邑王,立宣帝◇常并称,泛指能左右朝政的重臣。
伤锦 [相关解释]
1.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后因以"伤锦"谓不熟习政事而出任职官必将贻误公务。
伦侯 [相关解释]
1.秦爵名。与列侯相类而无封邑。
体国经野 [相关解释]
1.分划国都,丈量田野。《周礼.天官.序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郑玄注﹕"体犹分也﹐经谓为之里数。郑司农云﹕'营国方九里﹐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野则九夫为井﹐四井为邑之属是也。'"后亦用以泛指创建国家﹑治理国家。
余邑 [相关解释]
1.指足供祭祀以外的其馀的封邑。
作洛 [相关解释]
1.语出《书.多士》"今朕作大邑于兹洛。"周都于镐京,周成王时,周公又建洛邑为东都◇世因以"作洛"指另建新都。
作邑 [相关解释]
1.谓建筑都城。 2.做县令。
侨县 [相关解释]
1.侨置的县邑。
侨郡 [相关解释]
1.侨置的郡邑。
倀州 [相关解释]
1.春秋时邑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周时为薛国。
假五百 [相关解释]
1.古代对边县人民实行军事编制,设伍﹑里﹑连﹑邑四级,连之长称假五百。一称假率。
假候 [相关解释]
1.古代对边境县人民实行军事编制,设伍﹑里﹑连﹑邑四级,一邑之长称假候。
假器 [相关解释]
1.借与器物。《左传.昭公七年》"晋人来治杞田﹐季孙将以成与之。谢息为孟孙守﹐不可﹐曰'人有言曰"虽有挈瓶之知﹐守不假器﹐礼也。"夫子从君﹐而守臣丧邑﹐虽吾子亦有猜焉。'"因引申指委以地方官职。 2.借助于器物。
假士 [相关解释]
1.古代对边县人民实行军事编制,设伍﹑里﹑连﹑邑四级,里之长称假士。
儿童竹马 [相关解释]
1.《后汉书.郭伋传》载郭伋任并州牧,问民疾苦,推举贤良,所过县邑,老幼相携迎送。"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后以"儿童竹马"为称颂太守之词。
公邑 [相关解释]
1.国君的直辖地。指釆邑之外的土地。
六计 [相关解释]
1.古代考察官吏的六项内容。 2.指六出奇计。语本《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
共禀 [相关解释]
1.谓同受节度。《汉书.西域传上.大月氏国》"大夏本无大君长﹐城邑往往置小长﹐民弱畏战﹐故月氏徙来﹐皆臣畜之﹐共禀汉使者。"颜师古注"同受节度也。"一说﹐共﹐同"供";禀为廪给之义﹐故"共禀"谓供给粮食。参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汉书二一.共禀》。
养地 [相关解释]
1.供给生活资料的封地。指汤沐邑。
兼域 [相关解释]
1.谓联并许多邑域。
内朝 [相关解释]
1.古代天子﹑诸侯处理政事和休息的场所。对外朝而言。"内朝"有二一在路门外,为天子﹑诸侯处理政事之处,亦谓之"治朝";一在路门内之路寝,为天子﹑诸侯处理政事后休息之所,亦谓之"燕朝"。卿﹑大夫治其邑事之处也称"内朝"。 2.指中宫。皇后住处。 3.指中原朝廷。
内邑 [相关解释]
1.诸侯国境内的城邑。
凈练 [相关解释]
1.洁净的白绢。常用以形容清澈的江水。语出南朝齐谢杋《晩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凭陵 [相关解释]
①侵犯凭陵我邑。②欺压王族多无赖,共凭陵其孤寡。③凭借凭陵杀气,以相剪屠。
列城 [相关解释]
1.城邑;边塞城堡。 2.指城邑长官。
列都 [相关解释]
1.各城邑。
制锦 [相关解释]
1.《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皮欲使尹向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后因以"制锦"为贤者出任县令之典。
削小 [相关解释]
1.谓将封邑分小。 2.犹瘦小。
剧邑 [相关解释]
1.政务繁剧的郡县。
十乱 [相关解释]
1.《书.泰誓》"予(周武王)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孔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孔颖达疏"《释诂》云乱,治也。"十人,指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文母(一说指文王之后大姒,一说指武王之妻邑姜)◇因以"十乱"指上述十个辅佐周武王治国平乱的大臣。 2.泛指辅佐皇帝的十个有才能的人。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相关解释]
1.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地方,也一定有忠诚信实的人。谓处处都有贤人。语出《论语.公冶长》"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相关解释]
1.见"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十赉 [相关解释]
1.道教指便于修炼的十种赏赐。见南朝梁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其名目为一﹑邑于长阿北坂积金山连石之乡;二﹑号为栖静处士;三﹑四溜飞轩,厢廊侧屋;四﹑苍头一人;五﹑钢铁如意;六﹑筯竹锡仗;七﹑香炉一枚,熏陆副之;八﹑杯盘一具;九﹑大砚一面,笔纸副之;十﹑鎎石澡罐,手巾为副。
千户侯 [相关解释]
1.食邑千户的侯爵。
升陑 [相关解释]
1.《书.汤誓序》﹕"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孔传﹕"桀都安邑﹐汤升道从陑﹐出其不意。"陑﹐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境◇因以"升陑"为创业之始的典故。
单父 [相关解释]
1.春秋鲁国邑名。故址在今山东省单县南。孔子弟子宓子贱为单父宰,甚得民心,孔子美之。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因以喻有治绩的郡县或官员。 2.复姓。《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有单父圣。
南郊 [相关解释]
1.都邑南面的地区。 2.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圜丘以祭天的地方。 3.特指帝王祭天的大礼。
南郑 [相关解释]
1.周畿内邑。周穆王都此。因在镐京南,故称。又因在新郑西,也叫西郑。
占城 [相关解释]
1.古国名。故地在今越南中南部。古称林邑,唐元和后称环王,后又称占城。
卧海 [相关解释]
1.《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天下大乱﹐﹝管宁﹞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裴松之注引晋傅玄《傅子》"宁往见度﹐语惟经典﹐不及世事。还乃因山为庐﹐凿坏为室。越海避难者﹐皆来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后用以为典﹐有隐处之意。
卫幕 [相关解释]
1.汉卫青的军幕。 2.比喻非常危险的处境。典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札﹞自卫如晋,将宿于戚(卫邑),闻钟声焉,曰'异哉!吾闻之也,辩而不德,必加于戮。'夫子(孙文子)获罪于君以在此,惧犹不足,而又何乐?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杜预注"言至危。"
即墨 [相关解释]
1.复姓『有即墨成。见《汉书.儒林传》。 2.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战国时为齐邑,秦置县,北齐废。
却金暮夜 [相关解释]
1.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至晩,以十金奉杨曰"暮夜无知者。"杨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谓无知者?"遂拒而不受。见《后汉书.杨震传》◇因以"却金暮夜"言为官清廉。
县王 [相关解释]
1.三国魏以县封诸王,其郡为国。见《三国志.魏志.彭城王据传》。晋始定为爵名,后改正县王,增邑三千户,制度如郡侯。见《晋书.职官志》。南北朝间或置之。
县道 [相关解释]
1.县和道『制,邑有少数民族杂居者称道,无者称县。 2.通行全县或县与县之间的道路。
县邑 [相关解释]
1.县城。
叹悒 [相关解释]
1.亦作"叹邑"。 2.感叹悲伤。
叹邑 [相关解释]
1.见"叹悒"。
合食 [相关解释]
1.犹合祭。 2.同炊。谓不分家。 3.同时受享几处食邑。
同乡会 [相关解释]
1.中国近代,在通都大邑,同籍贯的人为互相联络而成立的一种组织。
同国 [相关解释]
1.同一国家。 2.犹同乡邑。
同邑 [相关解释]
1.同县。
名号侯 [相关解释]
1.指有封号而无食邑的侯。
君陈 [相关解释]
1.人名。周公旦之子。《书.君陈序》"周公既没,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孔颖达疏"周公迁殷顽民于成周。顽民既迁,周公亲自监之。周公既没,成王命其臣名君陈代周公监之,分别居处,正此东郊成周之邑。"《礼记.坊记》"君陈曰"汉郑玄注"君陈,盖周公之子,伯禽弟也。"后因以喻皇家之重臣。
启邑 [相关解释]
1.指郡国封号。
呜唈 [相关解释]
1.亦作"呜邑"。亦作"呜悒"。 2.因悲哀﹑愤懑而抑郁气塞。 3.形容声音低沉凄切。
呜邑 [相关解释]
1.见"呜唈"。
周公 [相关解释]
1.西周初期政治家。姓姬名旦,也称叔旦。文王子,武王弟,成王叔。辅武王灭商。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东平武庚﹑管叔﹑蔡叔之叛。继而厘定典章﹑制度,复营洛邑为东都,作为统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于大治◇多作圣贤的典范。参阅《史记.鲁周公世家》。 2.春秋时天子之宰﹑卿士的通称。 3.《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后因以"梦见周公"喻夜梦。或省作"周公"。
周南 [相关解释]
1.《诗.国风》之一◇人认为《周南》所收大抵为今陕西﹑河南﹑湖北之交的民歌,颂扬周德化及南方『以后被作为诗教的典范。 2.代称周公。因成周以南之地为周公旦的采邑,故称。 3.地名。指成周(今河南洛阳)以南。《韩非子.说林下》"周南之战,公孙喜死焉。"一说即洛阳。参阅《史记.太史公自序》裴髎集解引徐广注。 4.《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后因以"周南"为滞留某地而毫无建树之典。
嘉禾 [相关解释]
1.生长奇异的禾,古人以之为吉祥的征兆。亦泛指生长茁壮的禾稻。典出《书.微子之命》"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孔传"唐叔,成王母弟,食邑内得异禾也……禾各生一垄而合为一穗。异亩同颖,天下和同之象,周公之德所致。"孔颖达疏"此以善禾为书之篇名,后世同颖之禾遂名为'嘉禾',由此也。" 2.勋章的一种。民国初所定,中镂嘉禾,分九等,后废止。
四殆 [相关解释]
1.指四件危险的事。齐无盐邑女子锺离春对宣王说齐国有四殆,西有衡秦,南有强楚,为一殆;渐台五重,万人疲极,为二殆;贤者伏匿,谄谀立朝,为三殆;饮酒沈湎,以夜继昼,为四殆。见汉刘向《列女传.齐锺离春》。
四知 [相关解释]
1.《后汉书.杨震传》"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谓无知!'密愧而出。"又《传赞》"震畏四知。"后多用为廉洁自持﹑不受非义馈赠的典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