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7 查到相关邯郸的内容。
带有邯郸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枕黄粱 [相关解释]
据唐代沈既济《枕中记》记载少年卢生在邯郸旅舍遇道士吕翁授与青瓷枕,卢就枕入梦,历尽人间荣华富贵,寿过八十,位极人臣。一觉醒来,见旅舍主人蒸黍尚未熟。黍,一种黏性小米,其色黄,也称黄黍。古代北方人常常把黄粱和黍混为一物。明代汤显祖根据《枕中记》本事写成的戏曲《邯郸记》,即将蒸黍”改为炊黄粱”◇因以一枕黄粱”比喻虚幻的梦,表示世事无常,转眼成空。
三人成虎 [相关解释]
1.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战国策.魏策二》"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又《秦策三》"闻'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亦作"三人成市虎"。《淮南子.说山训》"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
三十六郡 [相关解释]
1.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六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裴髎集解"三十六郡者,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清姚鼐《复谈孝廉书》"按《秦始皇纪》,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在其二十六年,迄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是已为三十九郡。至秦亡时,或
丛台 [相关解释]
1.台名。战国赵筑,在河北邯郸城内,数台相连,故名。 2.台名。战国楚筑,在今河南商水县。
东阳 [相关解释]
1.古邑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县境。 2.古邑名。春秋齐地。在今山东省临胊县境。 3.古邑名。战国楚地。在今江苏省盱眙县境。 4.古地区名。春秋晋地。相当今河北省太行山以东邢台﹑邯郸@带。 5.古地区名。战国赵地。 6.指汉东阳侯张相如。 7.指南朝梁沈约。因其曾为东阳守,故称。 8.复姓。南朝宋有东阳无疑。
五都 [相关解释]
1.战国齐所设的五个行政区划。约当于其他各国的郡。 2.古代的五大城市。所指不一。(1)汉以洛阳﹑邯郸﹑临菑﹑宛﹑成都为五都。《汉书.食货志下》"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更名长安东西市令及洛阳﹑邯郸﹑临甾﹑宛﹑成都市长皆为五均司市师。"(2)三国魏以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许县为许昌县"裴松之注引《魏略》"改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 3.五方都会。泛指繁盛的都市。
五鹿 [相关解释]
1.春秋时地名。(1)卫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杜预注"五鹿,卫地。"(2)晋地。即五鹿墟,又名沙鹿。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相传穆天子东征曾舍于此。《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杜预注"五鹿,晋邑。" 2.指西汉五鹿充宗。(1)《汉书.朱云传》载,充宗通晓梁立《易》。尝凭借权势与诸儒辩《易》,诸儒不敢与争,惟朱云多次将他驳倒。故时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后借指能言善辩的人。清王涛《赠唐魏公》诗
吕公枕 [相关解释]
1.据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于邯郸旅店中遇道士吕翁。生自叹穷困,翁乃以枕授卢生,且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意。"卢生梦中享尽荣华富贵。及醒,旅店主人蒸黄粱尚未熟。生怪曰"岂其梦寐也?"翁笑曰"人生之适,亦如是矣。"后遂以"吕公枕"喻人生如在梦中,万事终归虚幻。
失步 [相关解释]
1.谓该去而没有去成。 2.乱了步伐。 3.畏避不前。 4.失其故步。比喻摹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固有的技能。语本《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学步 [相关解释]
1.见"学步邯郸"。 2.(小孩)学习走步。亦比喻学习做,学习从事。
学步邯郸 [相关解释]
即邯郸学步”(988页)。
寿陵失步 [相关解释]
1.《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后以"寿陵失步"比喻仿效不成,反而丧失了固有技能。
少年行 [相关解释]
1.乐府杂曲歌辞名。本为《结客少年场行》﹐南朝宋鲍照﹑北周庾信皆有作﹐多咏少年轻生重义﹑任侠游乐之事◇多作《少年行》﹐或冠以地名﹐如《长安少年行》﹑《邯郸少年行》等。
市虎 [相关解释]
1.市中的老虎。市本无虎,因以比喻流言蜚语。语本《韩非子.内储说上》"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2.比喻横行市井的恶霸。 3.旧时称行于市区的汽车。以其易伤人,故称。
帝秦 [相关解释]
1.尊奉秦王为帝。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说赵奉秦王为帝,以解邯郸之围。齐鲁仲连晓以利害,终使赵魏同息此议。事见《战国策.赵策三》◇以屈奉暴君或异族统治者为"帝秦"。
平原君 [相关解释]
1.战国赵武灵王子,惠文王弟,名胜,封于平原,故号平原君。相惠文王及孝成王。秦围邯郸,危急,用毛遂计,与楚定纵约,又求救于魏信陵君,使赵转危为安。喜宾客,食客多至数千人,太史公称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泛指尚义重士的在位者。
平原君(?-前251) [相关解释]
即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赵惠文王之弟。门下有食客数千人。任赵相多年。公元前259年,秦军围困赵都邯郸(今属河北),他组织力量坚守三年,后得魏、楚的救援,击败秦军。
排难解纷 [相关解释]
1.战国时,秦围赵邯郸急,魏使辛垣衍劝赵尊秦为帝。鲁仲连以大义责衍。秦将闻之,为之退兵五十里。适魏兵救赵,邯郸围解。赵欲封仲连,仲连辞曰"所贵于天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见《战国策.赵策三》﹑《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因以"排难解纷"指为人排除危难或调解纠纷。
故行 [相关解释]
1.亦作"故步"。 2.原来的步法。《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汉书.叙传上》作"又复失其故步"◇多比喻固有的技能。
束缊请火 [相关解释]
1.用乱麻搓成引火物,持之向邻家讨火点燃。《汉书.蒯通传》"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里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缊请火于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争斗相杀,请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妇。"《韩诗外传》卷七亦有此说,"缊"作"藴"◇用为求助于人之典。唐李德裕《积薪赋》"时束缊以请火,访蓬茨于善邻。"缊,一本作"藴"。亦省作"束缊"﹑"束藴"。唐骆宾王《上瑕丘韦明府君启》"是以临邛遣妇,寄束缊于齐邻;邯郸下客,效处囊于赵相。"
枕中梦 [相关解释]
1.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宿邯郸旅舍,遇道人授以枕,入梦,历数十年富贵荣华,子孙满堂。及醒,依旧孑然一身◇因以"枕中梦"比喻富贵荣华皆虚幻之事,转眼成空。
枕中记 [相关解释]
传奇小说。唐代沈既济作。写卢生在邯郸旅店中遇道士吕翁,自叹怀才不遇。吕翁授枕令其入梦,卢生于梦中享尽荣华富贵,醒后发现店主炉上黄粱尚未蒸熟。因悟人生得失荣辱皆为黄粱一梦◇世黄粱梦”或邯郸梦”一词,皆从此出。亦为后代诗文小说戏曲所取材。
燕邯 [相关解释]
1.犹燕赵—,邯郸,赵国都城。旧时其地多出豪侠之士。
磁枕 [相关解释]
1.据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开元间,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怨叹自己穷困。时旅店主人正蒸黄粱做饭。同店吕翁以青色磁枕授卢生,生就枕入梦,一生登第拜相,极尽荣华富贵。一觉醒来,主人的黄粱饭犹未熟◇因以"磁枕"指代梦幻。
笑话 [相关解释]
①引人发笑的话或事情他很会说笑话|第一次到上海,闹出不少笑话。②讽笑;嘲笑不要笑话人家。③文体名。篇幅短小,故事情节简单而巧妙,往往出人意料,取得笑的艺术效果。大多揭示生活中乖谬的现象,具有讽刺性和娱乐性。其趣味有高下之分。三国魏邯郸淳的《笑林》是今见最早的笑话著作。今人所辑《历代笑话集》收集历代笑话较为详备。
红芍药 [相关解释]
1.词牌名。双调八十九字,仄韵。宋王观有此词。 2.曲牌名。属南吕调。明汤显祖《邯郸记》﹑清李渔《笠翁十种曲》﹑清洪升《长生殿》等均有此曲。
羊踏菜园 [相关解释]
1.三国魏邯郸淳《笑林》"有人常食蔬茹,忽食羊肉,梦五藏神曰'羊踏破菜园!'"后以喻惯吃蔬菜的人偶食荤腥美食。
芜蒌亭 [相关解释]
1.古迹名。东汉刘秀在蓟,闻王郎等入邯郸称帝,与邓禹﹑冯异等昼夜急驰南下,至饶阳芜蒌亭,天寒饥疲,仅得以豆粥为食。故址在今河北省饶阳县滹沱河滨。事见《后汉书.冯异传》。
袖椎 [相关解释]
1.亦作"袖锤"。 2.袖中暗藏铁椎。魏安禧王二十年,秦围赵,魏使晋鄙领兵救赵,鄙按兵不动。魏公子信陵君以计盗兵符,用夷门隐士侯生策,使"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夺其军,进击秦兵,解邯郸之围。事见《史记.魏公子列传》◇遂用为典故。
西樵山 [相关解释]
在广东省南海市官山圩附近。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二十八瀑布和二百零七泉之胜,尤以白云洞最著名,有甲胜西樵”之称,其中云泉仙馆、邯郸别邸、飞流千尺”瀑布引人入胜。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赠枕 [相关解释]
1.唐人小说载,有卢生在邯郸旅店中,遇道士吕翁,翁赠之以枕,生睡入梦,历数十年荣华富贵。及醒,主人炊黄粱尚未熟。见唐沈既济《枕中记》◇用为富贵如幻梦之典。
踏菜园 [相关解释]
1.《绀珠集》卷十三引三国魏邯郸淳《笑林》"有人常食蔬茹,忽食羊肉,梦五藏神曰'羊踏破菜园。'"后因以"踏菜园"形容长期素食,生活清苦。
辞金蹈海 [相关解释]
1.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齐人鲁仲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昭王为帝﹐并表示若秦王为帝﹐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秦军退后﹐赵平原君以千金谢之﹐鲁仲连却不受﹐以为为人排难解纷而取酬﹐是商贾之事。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以"辞金蹈海"比喻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
迎仙客 [相关解释]
1.唐大曲名。 2.词牌名。调见宋史浩词。 3.曲牌名。属中吕宫。见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明汤显祖《邯郸记.度世》。
透颖锥 [相关解释]
1.《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处胜之门下几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以"
邯郸 [相关解释]
1.古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春秋时,卫地,后属晋。公元前386年赵敬侯自晋阳徙都邯郸。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置邯郸郡。三国﹑魏﹑晋为广平郡,隋开皇中改置县,唐﹑宋﹑金﹑元因之。 2.战国赵都邯郸,因以为赵的代称。 3.指《邯郸曲》。 4.稻粱的一种。 5.复姓『有邯郸义。见《通志.氏族三》。
邯郸伎 [相关解释]
1.邯郸郭公(北齐后主高纬)的伎俩。
邯郸匍匐 [相关解释]
1.《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后因以"邯郸匍匐"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来的长处。
邯郸市 [相关解释]
在河北省南部,京广、邯长两铁路相交于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战国时为赵国都。1952年设市。人口1214万(1995年)。境内煤炭资源丰富,为中国主要炼焦基地和河北省重要工业城市。名胜古迹有赵武灵王丛台、赵邯郸故城、响堂山石窟等。
邯郸曲 [相关解释]
1.古代赵国都城邯郸流行的舞曲。
邯郸枕 [相关解释]
1.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于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翁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其枕青瓷,而窍其两端。生就枕入梦,历尽人间富贵荣华。梦醒,店主蒸黄粱未熟◇因以"邯郸枕"喻虚幻之事。
邯郸梦 [相关解释]
1.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用其所授瓷枕,睡梦中历数十年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因以"邯郸梦"喻虚幻之事。
邯郸步 [相关解释]
1.犹言邯郸学步。
邯郸虱 [相关解释]
1.《韩非子.内储说上》"应侯谓秦王曰'王得宛叶﹑蓝田﹑阳夏,断河内,困梁郑,所以未王者,赵未服也。?上党在一而已,以临东阳,则邯郸口中虱也。'"旧注"以守上党之兵临东阳,则邯郸危如口中虱也。"后因以"邯郸虱"比喻形势危急。
邯郸行 [相关解释]
1.乐府杂曲篇名。
邯郸记 [相关解释]
传奇剧本。明代汤显祖作。取材于唐代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卢生梦中行贿中式,出将入相,一门荣华,在官场倾轧中遭贬,后复官。醒来却身在邯郸旅店中,终于大悟,出家学道。
邯郸路 [相关解释]
1.犹言邯郸道。
邯郸躧步 [相关解释]
1.谓赵地美女的优美舞蹈。
邯郸道 [相关解释]
1.比喻虚幻之路。
邯郸郭公 [相关解释]
1.北齐后主高纬,雅好傀儡,时谓之郭公。隆化二年(公元577年)十二月辛酉,大败,为北周所虏。及将败,营邯郸。故称"邯郸郭公"。
邯郸重步 [相关解释]
1.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目昏思睡,吕翁授以青瓷枕,卢生进入梦乡,历尽富贵荣华。及醒,店主炊黄粱未熟◇因以"邯郸重步"喻进入梦乡。
邯郸鸠 [相关解释]
1.战国时,邯郸之民于正旦献鸠于赵简子,赵简子为表示他对万物"有恩",即将所献之鸠放之。见《列子.说符》◇遂以"邯郸鸠"为放生的典故。
酒评鲁赵 [相关解释]
1.《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唐陆德明释文"许慎注《淮南》云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也。"后以"酒评鲁赵"谓品评酒的厚薄优劣。
马服 [相关解释]
1.战国赵地,在今河北省邯郸市西北。赵封其名将赵奢于此,赐号为马服君◇以"马服"指赵奢。 2.指其子赵括。
鲁连 [相关解释]
1.指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有计谋,但不肯做官。常周游各国,排难解纷。秦军围赵都邯郸,鲁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为帝,曾说"彼(秦昭王)即肆然称帝,连有蹈东海而死耳!"齐国要收复被燕国占据的聊城时,又写信劝说燕将撤守。齐王打算给予官位,他便逃到海上。是一个兼有隐士﹑侠客和政治家特点的人。事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因被视为奇伟高蹈﹑不慕荣利的代表人物。
鲁酒薄而邯郸围 [相关解释]
1.语出《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陆德明释文"许慎注《淮南》云'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也。'"后因以喻事情的展转相因﹐互相牵连。
黍炊 [相关解释]
1.传说卢生在邯郸旅店中,昼寝入梦,历尽富贵荣华。及醒,主人炊黄粱未熟。事见唐沈既济《枕中记》◇遂用作典故,以"黍炊"比喻虚幻的梦境。黍,此处指黄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