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4 查到相关郡国的内容。
带有郡国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下官 [相关解释]
1.小官。 2.下属官吏。 3.汉代郡国自辟属吏,属吏于长官及国主自称臣,至南朝宋孝建中,始禁属官自称臣,改称下官。 4.官吏自称的谦词。 5.泛用于自称。
书带草 [相关解释]
1.草名。叶长而极其坚韧,相传汉郑玄门下取以束书,故名。《后汉书.郡国志四》"东莱郡"刘昭注引晋伏琛《三齐记》"郑玄教授不其山﹐山下生草大如?﹐叶长一尺余﹐坚剈异常﹐土人名曰康成书带。"
仰取俯拾 [相关解释]
1.随时随地拾取。多形容人善于积聚资财。语本《史记.货殖列传》"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徧郡国。"俛,同"俯"。
俛拾仰取 [相关解释]
1.谓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形容极其勤劳节俭。语出《史记.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徧郡国。"
公使钱 [相关解释]
1.宋代官府用于宴请和馈送过往官员的费用。宋范仲淹《奏乞将先减省诸州公用钱却令依旧》"切以国家逐处置公使钱者,盖为士大夫出入,及使命往还,有行役之劳,故令郡国馈以酒食,或加宴劳,盖养贤之礼,不可废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佑八年》"光(司马光)乃以所得珠为谏院公使钱,以金遗其舅氏焉。"亦作为犒赏官军的费用。
六条 [相关解释]
1.汉制﹐刺史班行六条诏书﹐以考察官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颜师古注引《汉官典职仪》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祅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
内郡国 [相关解释]
1.指内地的郡及诸侯国。
受厘 [相关解释]
1.汉制祭天地五畤,皇帝派人祭祀或郡国祭祀后,皆以祭馀之肉归致皇帝,以雰剈叫受厘。"厘"即"胙",祭馀之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裴髎集解引如淳曰"汉唯祭天地五畤,皇帝不自行,祠还致福。"司马贞索隐引应劭云"厘,祭余肉也。"《汉书.贾谊传》颜师古注则以"厘"为"禧"之借字,言受神之福,与此说异。
受计 [相关解释]
1.谓汉代皇帝接受郡国所上的计簿。
启邑 [相关解释]
1.指郡国封号。
察廉 [相关解释]
1.犹举廉『朝选用官吏的一种方法,由郡国荐举廉洁之士,经过考察,任以官职。
射室 [相关解释]
1.汉代郡国岁试骑士之所。
小计 [相关解释]
1.小统计。 2.小计谋。 3.指小计划。 4.指郡国的上计吏。 5.从低估算。
岁贡 [相关解释]
1.古代诸侯或属国每年向朝廷进献礼品。 2.古代诸侯郡国定期向朝廷推荐人才的制度。 3.科举时代贡入国子监的生员的一种。明清两代,每年或两三年从府﹑州﹑县学中选送廪生升入国子监肄业,故称。
廉孝 [相关解释]
1.即孝廉『时由郡国荐举孝廉,贡送朝廷。
建节 [相关解释]
1.执持符节。古代使臣受命,必建节以为凭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子﹞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后汉书.寇恂传》"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郡国莫不延颈倾耳,望风归命。"唐时,节度使或经略使受任,皆赐旌节◇亦以指大将出镇。 2.树立节操。
暴斧 [相关解释]
1.《汉书.隽不疑传》"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后以"暴斧"指执法大权。
枝郡 [相关解释]
1.指汉代郡国的属郡。
株林 [相关解释]
1.古地名。春秋陈国夏氏封邑,在今河南西华西南。《诗·陈风·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朱熹集传"株林,夏氏邑也。"一说为株邑之野。马瑞辰通释"株为邑名,林则野之别称。昭《续郡国志》曰'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 2.犹树林,林木。
狎雉驯童 [相关解释]
1.汉鲁恭宰中牟,以德化民。时郡国螟蝗伤稼,独不入其境;有母雉将雏过童子旁,童子仁而不捕。事见《后汉书.鲁恭传》◇因以"狎雉驯童"誉人政绩。
竹使符 [相关解释]
1.汉时竹制的信符。右留京师﹐左与郡国。凡发兵用铜虎符﹐其馀征调用竹使符。 2.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 3.借指州郡长官。
计偕 [相关解释]
1.《史记.儒林列传序》﹕"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司马贞索隐﹕"计﹐计吏也。偕﹐俱也。谓令与计吏俱诣太常也。"后遂用"计偕"称举人赴京会试。
计相 [相关解释]
1.汉张苍善算﹐以列侯居相府﹐领郡国上计﹐谓之计相。唐代称拜相的计臣为计相。宋代以称三司使。
贼曹 [相关解释]
1.官署名。西汉成帝于尚书初置二千石主郡国事。东汉光武帝改以二千石曹掌中都官水火﹑盗贼﹑词讼﹑罪法,亦称贼曹。 2.官名。东汉太尉属官以及各郡县置贼曹,主盗贼事。 3.特指兵部。 4.贼众;匪类。
郑草 [相关解释]
1.《后汉书.郡国志四》"﹝东莱郡﹞不其侯国,故属琅邪"刘昭注引晋伏琛《三齐记》"郑玄教授不其山,山下生草大如?,叶长一尺余,坚刃异常,土人名曰康成书带。"后以"郑草"为书带草的别称。
郡兵 [相关解释]
1.地方武装力量『沿秦制置材官于郡国,郡有都尉,佐太守典武职甲卒。中央有南﹑北军『武帝时更置八校,隶属于北军。国家有事,则调发郡国之兵。唐代府兵,基本上沿袭秦汉郡兵旧制。参阅《文献通考.兵考》。
郡国 [相关解释]
1.郡和国的并称『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郡直属中央,国分封诸王﹑侯,封王之国称王国,封侯之国称侯国。南北朝仍沿郡﹑国并置之制,至隋始废国存郡◇亦以"郡国"泛指地方行政区划。
郡课 [相关解释]
1.《后汉书.百官志五》"﹝令﹑长﹑侯国之相﹞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刘昭注引胡广曰"秋冬岁尽……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汉代指郡对属县官吏的年终考绩◇因以"郡课"借指基层地方官的治绩。
金马碧鸡 [相关解释]
1.形状像马的金﹐形状像鸡的碧。皆为宝物。亦指神名。《汉书.王褒传》﹕"后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寶﹐可祭祀致也。宣帝使襧往祀焉。"《汉书.郊祀志下》﹕"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金形似马﹐碧形似鸡。"《后汉书.郡国志五》﹕"越巂郡十四城﹕青蛉有禺同山﹐俗谓有金马碧鸡。"后以"金马碧鸡"作为祥瑞之物。 2.山名。在今云南昆明附近。两山上分别有金马碧鸡神祠。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南二.云南府》﹕"金马山﹐府东二十五里﹐西对碧鸡山﹐相距五十余里﹐其中即滇池也『宣帝神爵元年
録符 [相关解释]
1.即竹使符。为汉代分与郡国守相的符信。
随计 [相关解释]
1.语本《史记.儒林列传》﹕"公孙弘为学官﹐悼道之郁滞﹑乃请曰﹕'丞相御史言……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二千石谨察可者﹐当与计偕﹐诣太常﹐得受业如弟子。'"本谓应征召之人偕计吏同行﹐后遂以"随计"指举子赴试。
雉乳 [相关解释]
1.谓地方官施行仁政﹐德及禽鸟。乳﹐繁殖。典出《后汉书.鲁恭传》﹕"建初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瞿然而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安。"
青陵台 [相关解释]
1.亦作"青凌台"。 2.李冗《独异志》卷中引晋干宝《搜神记》﹕"宋康王以韩朋妻美而夺之﹐使朋筑青凌台﹐然后杀之。其妻请临丧﹐遂投身而死。王令分埋台左右。"《太平御览》卷一七八引《郡国志》﹕"郓州须昌县有犀丘城青陵台﹐宋王令韩凭筑者。"后因以"青陵台"为咏爱情坚贞的典故。
鲁雉 [相关解释]
1.典出《后汉书.鲁恭传》"﹝鲁恭﹞拜中牟令。恭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建初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瞿然而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安。"后以"鲁雉"谓地方官吏施行仁政,犹如鲁恭化及田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