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8 查到相关青海的内容。
带有青海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中英烟台条约 [相关解释]
又称《芝罘条约》。英国借口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76年9月在烟台签订。主要内容为英国可派员入云南通商与调查;英人可经甘肃、青海、四川进入西藏,也可由印度进入西藏;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品在租界免征厘金,在内地只收子口税,免其他内地税。这个条约扩大了英国在华特权,并使英国得以侵入中国云南、西藏地区。
云豹 [相关解释]
1.哺乳动物。四肢较短﹐尾较长。毛淡黄色﹐略带灰色。有云块状斑纹﹐因而得名。中国南方各省及四川﹑西藏﹑青海﹑台湾均产﹐东南亚亦有分布。毛皮柔软﹐花纹美观﹐可制衣物。也叫猫豹。
伏俟城 [相关解释]
1.古城名。故址在今青海省青湖西岸布哈河河口附近。隋大业五年于此置西海郡。
元麦 [相关解释]
1.即青稞。大麦的一种。主要产在西藏﹑青海等地,可做糌粑,又可酿酒。亦指这种植物的子实。
先零 [相关解释]
1.早凋。 2.汉代羌族的一支。最初居于今甘肃﹑青海的湟水流域,后渐与西北各族融合。
兰青铁路 [相关解释]
从甘肃兰州到青海西宁。长205千米。1959年筑成。是中国内地和西北地区通往青藏高原的铁路干线。
内陆河 [相关解释]
1.不流入海洋而注入内陆湖或消失在沙漠里的河流。如我国新疆的塔里木河﹑青海的柴达木河等。
办事大臣 [相关解释]
官名。清代在西藏、青海、新疆等地设有办事大臣,掌理当地军政及宗教事务。
南凉 [相关解释]
1.东晋时列国之一。鲜卑族秃发乌孤起西平,公元397年称西平王,据广武。其弟傉檀,又称凉王,史称南凉。其地有今甘肃﹑青海各一部分。公元414年为西秦所灭。参阅《晋书.安帝纪》﹑《晋书.地理志上》。
吐谷浑 [相关解释]
1.古鲜卑族的一支。本居辽东,西晋时在首领吐谷浑的率领下西徙至甘肃﹑青海间,至其孙叶延时,始号其国曰吐谷浑。隋初,夸吕称可汗,建都伏俟城。唐时,诺曷钵可汗曾来朝,受封号◇为吐蕃所并。 2.唐时泛指侵扰边境的敌军酋领。 3.复姓。本鲜卑族首领名,后遂为姓氏。见《魏书.官氏志》﹑《周书.异域传下.吐谷浑》。 4.乐府名。本北朝马上乐,周隋时与西凉乐杂奏,成为宫廷音乐,唐时犹存。
唃厮啰 [相关解释]
1.亦作"唃厮罗"。 2.藏语译音,意为"佛子"。原名斯南陵温。北宋青海东部藏族首领。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后,据有湟水流域及今甘肃﹑青海接邻地区,属民数十万。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加封保顺军节度使。
四望 [相关解释]
1.古祭名。指古代天子向四方遥祭山川。 2.指所祭之四方山川及其神灵。 3.眺望四方。 4.山名。在今青海乐都县。 5.山名。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东晋苏峻据石头,温峤筑垒四望矶以逼峻,即此。见《晋书.温峤传》。 6.山名。在今湖北随县。
土族 [相关解释]
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93万人(1990年)。用土语,有文字,通用汉文、藏文。信藏传佛教∪酥油奶茶。精养良马,骑术高超。传统节日有擂台会、丹麻戏会、纳顿”(庆丰收会)。主要从事农业。
塔尔寺 [相关解释]
在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东北。塔尔藏语意为十万佛像”。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著名寺院之一。1560年于宗喀巴诞生地兴建。清康熙、嘉庆时扩建成现在规模。包括大小金瓦寺、小花寺、大经堂等建筑。主殿大金瓦寺,三檐宫殿式,鎏金铜瓦顶,金碧辉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渡河 [相关解释]
岷江支流。源于青海、四川两省边境果洛山,纵贯四川西部。在乐山市纳青衣江后和岷江汇合。长1155千米。绝大部分河段为峡谷。落差大,富水能。已建成龚嘴水电站。
大西北 [相关解释]
1.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以及内蒙古的一部分。总面积约为全国的三分之一;总人口约为全国的十四分之一。战略地位重要﹐自然资源丰富﹐目前尚未充分开发。
张掖市 [相关解释]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兰新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58年始设市。人口4492万(1995年)。为河西走廊粮、棉和青海省部分畜产品集散中心,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称。有大佛寺、木塔、钟鼓楼、黑水国汉墓群等名胜古迹。
撒拉族 [相关解释]
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的少数民族。约88万人(1990年)。用撒拉语。无文字,通用汉语文。信伊斯兰教。喜唱撒拉曲、花儿”,流行四人骆驼舞”。主要从事农业,园艺业较发达。
昆仑 [相关解释]
1.亦作"昆侖"。 2.古代亦写作"昆仑"。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上有瑶池﹑阆苑﹑增城﹑县圃等仙境。 3.古代西方国名。《书.禹贡》"织皮,昆侖﹑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孔传"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一说此指昆仑山。孔颖达疏引郑玄曰"衣皮之民,居此昆仑﹑析支﹑渠搜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 4.古代泛指中与岛南部及南洋诸岛各国或其国人。 5."昆仑奴"的省称。 6.泛指奴仆。 7
昆仑山脉 [相关解释]
亚洲著名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横贯西藏和新疆间,向东延入青海境内。主要支脉有阿尼玛卿山、可可西西山、巴颜喀拉山等。拔5000~7000米,主峰木孜塔格山(7723米),在新藏边境。其他高峰有公格尔山(7719米)、慕士塔格山(7546米)等。雪峰连绵。西段为中国最大的冰川区。
昌都县 [相关解释]
在西藏自治区东部,邻接青海省,澜沧江上游扎曲与昂曲在境内汇合,川藏公路经过境内。旧名察木多”,为西藏东部地区的重要城镇。人口75万(1993年)。古迹有绛巴林(昌都寺)、卡若遗址。
星宿海 [相关解释]
1.地名。在青海省。古人以之为黄河的发源地。
李家峡水电站 [相关解释]
黄河上游梯级电站之一。在青海省东部。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年发电量59亿千瓦小时。
析支 [相关解释]
1.亦作"析枝"。 2.古代西戎族名之一。又称鲜支﹑赐支﹑河曲羌。分布在今青海积石山至贵德县河曲一带。
柴达木盆地 [相关解释]
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在青海省西北部。介于昆仑山和祁连山之间,为青藏高原内部的陷落盆地。拔2600~3000米。气候干旱,属内流区。多盐湖,柴达木”即蒙古语盐泽”之意。中国最大盐湖察尔汗盐湖即位于盆地中部。盐(池盐、钾盐)、石油和铅锌矿等资源丰富。
树惇 [相关解释]
1.亦作"树敦"。 2.谓立性敦厚。 3.地名。吐谷浑旧都。在今青海共和县境。
浩亹 [相关解释]
1.水名。亦名阁门河,今名大通河。源出祁连山脉东段托来南山和大通山之间,东南流经甘肃﹑青海边境,在民和县享堂入湟水。
澜沧江 [相关解释]
中国西南地区大河。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北麓,从北向南经西藏、云南,出国境后称湄公河。注入南海。全长4688千米(中国境内段长2354千米)。中游处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下游两岸山势渐低,峡谷和平坝相间。流量丰,落差大,富水能资源。
牛皮船 [相关解释]
汉、回、保安、东乡、撒拉、土等族的民间渡河、运载工具。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黄河沿岸,兰州一带最多。编圆木为排,下拴数十个牛皮袋即成。载重可达数十吨,用以货运。至目的地,货物、圆木被出售,牛皮袋则雇驼队运回,下次再用。
牧区 [相关解释]
利用广大天然草原并主要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畜牧业的地区。以饲养草食性牲畜为主,是商品牲畜、役畜和种畜的生产基地。中国牧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宁夏,以及甘肃和四川西部地区。
盐湖 [相关解释]
指湖水中含盐度很高的咸水湖。分布在干旱地区。如中国青海的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等。当湖中盐分达到饱和状态后,即沉淀为岩盐。
祁连山 [相关解释]
1.匈奴语意为"天山"。广义的祁连山是甘肃省西部和青海省东北部边境山地的总称。绵延一千公里。狭义的祁连山系指最北的一支。
祁连山脉 [相关解释]
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山脉之一。在甘肃、青海两省间。因在河西走廊南,又名南山。平均海拔4000米,同名主峰高5547米。广义的祁连山包括青海省东北部一系列平行山脉,山脉间有宽谷和盆地。多雪峰、冰川,高山冰雪融水为河西走廊灌溉水源。
秦岭 [相关解释]
中国东西向重要山脉,南北地理分界线♂贯陕西省中部,海拔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高达3767米。北坡陡,为断崖;南坡缓。长江水系汉江和黄河水系渭河的分水岭。为亚热带湿润区和暖温带半湿润区的分界。广义的秦岭指西起甘肃,青海边境,东到河南省中部一系列山脉的总称。
稞麦 [相关解释]
1.即青稞。麦的一种。我国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北部及青海﹑西藏等地栽培。
羊皮筏子 [相关解释]
汉、回、保安、东乡、撒拉、土等族的民间渡河、运载工具。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黄河沿岸。用数十根圆木棍扎成约2米宽、3米多长的长方形框架,下拴十数个充气羊皮袋即成。以客运为主,兼营短途货运。
花儿 [相关解释]
甘肃、青海、宁夏一带流行的一种民间歌曲。
蒙古族 [相关解释]
1.我国少数民族之一。480万馀人。分布在内蒙古和辽宁﹑吉林﹑新疆﹑黑龙江﹑青海﹑河北﹑河南﹑甘肃等省区。正史始见于《旧唐书.北狄传》,称"蒙兀室韦"。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其后,忽必烈建立元朝(公元1271-1368年)。1947年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建国后,又相继建立了自治州﹑联合自治州﹑自治县。
藩部 [相关解释]
1.清代指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西北 [相关解释]
一般指陕西、甘肃、青海三省和宁夏、新疆两自治区。
西宁市 [相关解释]
青海省省会。在省境东北部,兰青铁路终点,西格铁路和青藏公路起点。1945年设市。人口683万(1995年)。为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和毛纺织工业基地。名胜古迹有东关清真大寺、北山寺。市郊湟中县有著名的塔尔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海 [相关解释]
1.传说中西方之神海。 2.指西方。对中原而言。 3.西方日落处。 4.郡名。西汉末于今青海附近置西海郡◇因以为青海的别名。 5.新疆博斯腾湖的别称。 6.指西洋。
赤岭 [相关解释]
1.山名。在今青海西宁西。
金沙江 [相关解释]
长江上游自青海玉树县巴塘河口至四川宜宾市区东侧岷江口的河段。流经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长2308千米。绝大部分河段为峡谷,云南西北部的虎跳峡世界著名。落差大,水能充沛。
锡铁山铅锌矿 [相关解释]
中国目前储量最大的铅锌矿。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1986年建成。为多金属矿床。铅、锌矿品位高,并伴生金、银、铜、锡等。建有选矿厂,并有专线连接青藏铁路。
雪莲花 [相关解释]
1.草本植物﹐叶子长椭圆形﹐花深红色﹐花瓣薄而狭长。生长在新疆﹑青海﹑西藏﹑云南等地高山中。花可以入药﹐有滋补﹑调经等作用。文学上作为英勇顽强的象征。
青唐 [相关解释]
1.即青堂羌。 2.古地名。即今青海省西宁市。参阅《宋史.地理志三》。
青堂城 [相关解释]
1.即青唐城。古城名。故址在今青海省西宁市。原名鄯州。地处青海东部﹐北宋时﹐吐蕃支系唃厮啰部强盛﹐首领唃厮啰于景佑元年在此称主建都﹐更名青唐城。
青海 [相关解释]
1.湖名。为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古名鲜水﹑西海﹐又名卑禾羌海。北魏时始名青海。 2.喻边远荒漠之地。 3.东方之海。也借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4.碧绿的海洋。
青海省 [相关解释]
简称青”。在中国西北部。面积7212万平方千米。人口约4562万(1995年)。少数民族占总人数40%,以藏族居多,次为回、土、撒拉、蒙古等族。1928年置省。省会西宁。大部分属青藏高原,西北为柴达木盆地。气候高寒干燥。境内有中国第一大湖青湖。长江和黄河源地。中国重要牧区,盛产羊毛。盐类、铅锌和水能资源丰富。
青海马 [相关解释]
1.即青海骢。 2.泛指骏马。
青海骢 [相关解释]
1.《北史.吐谷浑传》载﹕"青海周回千余里﹐海内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牝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也。"后因以泛指骏马。
青湖 [相关解释]
中国第一大湖。在青海省东北部。面积4200平方千米。断层陷落而成〓水原通黄河,为淡水湖;后东侧山地隆起堵塞湖水外泄通道,遂演变为内陆咸水湖。特产青湖裸鲤〓中小岛以海心山、鸟岛为最著名〓滨为良好天然牧场。
青稞酒 [相关解释]
也称藏酒”。藏族的民间传统饮料。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及云南等地。将青稞煮熟后加酒曲,放进陶罐等容器内密封发酵而成。呈淡黄色,近似黄酒,味酸甜,酒精含量约15~20度。
青稞麦 [相关解释]
1.亦作"青?麦"﹑"青?麦"。大麦的一种。子实粒大﹐皮薄﹐麦麸少。主要产于西藏﹑青海等地﹐为当地居民主要食粮﹐可做糌粑﹐又可酿酒。 2.指此种植物的子实。
青藏铁路 [相关解释]
从青海西宁到西藏拉萨。第一期工程从西宁到格尔木,长814千米(实际上已铺轨到格尔木前方31千米处的南山口),1979年筑成,1984年正式通车。大部分路段海拔3000米以上,为中国目前海拔最高的铁路。对开发西北地区起重要作用。第二期工程通往拉萨,尚未兴建。
鲜水 [相关解释]
1.青海的古名。 2.传说中的水名。
龙羊峡 [相关解释]
黄河上游第一个峡谷。在青海东部。长40千米,两岸峭壁高150米,宽30米。水能丰富。峡口已建成大型水电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