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首的内容。
带有首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相关解释]
1.古谚语。比喻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 2.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1.古谚语。比喻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 2.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一掷乾坤
[相关解释]
1.谓以天下为孤注之一掷。乾坤,天下。语本唐韩愈《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1.谓以天下为孤注之一掷。乾坤,天下。语本唐韩愈《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一气呵成
[相关解释]
①形容文章气势流畅,首尾贯通即抹去宾白而止阅填词,亦皆一气呵成,无有断续。②比喻不间断地把事情迅速做好这项工作很重要,应当抓紧时间,一气呵成。
①形容文章气势流畅,首尾贯通即抹去宾白而止阅填词,亦皆一气呵成,无有断续。②比喻不间断地把事情迅速做好这项工作很重要,应当抓紧时间,一气呵成。
一气浑成
[相关解释]
1.形容诗文首尾贯通,完满自然,不见雕凿。
1.形容诗文首尾贯通,完满自然,不见雕凿。
一行
[相关解释]
①指同行的一群人代表团一行共十二人。②一行(683或673-727)。唐代高僧,天文学家。俗姓张,名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精通历法和天文。与梁令瓒一起制造黄道仪,用以重新测定一百五十多颗恒星位置;与南宫说等首次测量子午线1°的长度。著有《大日经疏》,并制订《大衍历》等。
①指同行的一群人代表团一行共十二人。②一行(683或673-727)。唐代高僧,天文学家。俗姓张,名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精通历法和天文。与梁令瓒一起制造黄道仪,用以重新测定一百五十多颗恒星位置;与南宫说等首次测量子午线1°的长度。著有《大日经疏》,并制订《大衍历》等。
一锅面
[相关解释]
1.谓办事糊涂。南宋理宗时民生艰苦,真德秀负一时重望,当时有谚曰"若欲百物贱,直待真直院。"及真任参知政事﹐首先提出以尊崇道学﹑正心诚意为第一义﹐接着又进献《大学衍义》,皆不急之务。人们大失所望,即续上两句云"吃了西湖水,打成一锅面。"按南宋以杭州为京都,故讽刺他既进朝廷,吃的是西湖水,办的是糊涂事。见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真西山入朝诗》。
1.谓办事糊涂。南宋理宗时民生艰苦,真德秀负一时重望,当时有谚曰"若欲百物贱,直待真直院。"及真任参知政事﹐首先提出以尊崇道学﹑正心诚意为第一义﹐接着又进献《大学衍义》,皆不急之务。人们大失所望,即续上两句云"吃了西湖水,打成一锅面。"按南宋以杭州为京都,故讽刺他既进朝廷,吃的是西湖水,办的是糊涂事。见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真西山入朝诗》。
一鳞半甲
[相关解释]
1.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上.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陈子昂)一鳞半甲"此系以龙为意谓略有相似之处◇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亦作"一鳞片甲"。
1.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上.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陈子昂)一鳞半甲"此系以龙为意谓略有相似之处◇用以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段。亦作"一鳞片甲"。
丁娘十索
[相关解释]
1.原指隋代乐妓丁六娘所作的乐府诗。每首末句有"从郎索衣带"﹑"从郎索花烛"等语,本十首,故称"十索"。今存四首。清孙枝蔚《无题次彭骏孙王贻上韵》"七香遥望阡连陌﹐十索愁看粉共脂。"后用以指妓女的需索。
1.原指隋代乐妓丁六娘所作的乐府诗。每首末句有"从郎索衣带"﹑"从郎索花烛"等语,本十首,故称"十索"。今存四首。清孙枝蔚《无题次彭骏孙王贻上韵》"七香遥望阡连陌﹐十索愁看粉共脂。"后用以指妓女的需索。
丁敬(1695-1765)
[相关解释]
清代篆刻家。字敬身,号钝丁、砚林、龙泓山人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篆刻以汉印为基础,参以隶意,擅用切刀,方中有圆,朴拙苍古,为浙派西泠八家”之首。著有《武林金石录》、《砚林诗集》等。
清代篆刻家。字敬身,号钝丁、砚林、龙泓山人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篆刻以汉印为基础,参以隶意,擅用切刀,方中有圆,朴拙苍古,为浙派西泠八家”之首。著有《武林金石录》、《砚林诗集》等。
七擒孟获
[相关解释]
公元225年,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孟获起兵反叛,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兵征抚,采取攻心策略,七次生擒孟获,七次放还,使之心悦诚服,归顺蜀汉。
公元225年,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孟获起兵反叛,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兵征抚,采取攻心策略,七次生擒孟获,七次放还,使之心悦诚服,归顺蜀汉。
七老会
[相关解释]
1.唐白居易晩年家居洛阳,招请好友九人宴饮,其中胡杲﹑吉皎﹑郑据﹑刘真(一作刘贞)﹑卢真﹑张浑与白居易均年在七十以上,称七老会。宴罢,各赋《七老会诗》一首。
1.唐白居易晩年家居洛阳,招请好友九人宴饮,其中胡杲﹑吉皎﹑郑据﹑刘真(一作刘贞)﹑卢真﹑张浑与白居易均年在七十以上,称七老会。宴罢,各赋《七老会诗》一首。
七节鞭
[相关解释]
1.武器名。以软钢制,连柄八节,鞭端以铁环圈之,不用时可首尾扣合,缠于腰际或肩上,故亦称软鞭。
1.武器名。以软钢制,连柄八节,鞭端以铁环圈之,不用时可首尾扣合,缠于腰际或肩上,故亦称软鞭。
七言律诗
[相关解释]
1.诗体名。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平仄﹑对仗及用韵,都有一定格律。
1.诗体名。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平仄﹑对仗及用韵,都有一定格律。
七首八脚
[相关解释]
1.形容慌张乱闯。
1.形容慌张乱闯。
万叶集
[相关解释]
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几经增编,至奈良末期成书。共二十卷,收和歌四千五百余首。据传大伴家持为主要编撰人,其后又有数人加工补充。作者有天皇、贵族、官吏、僧人、农民、士兵、妓女等。诗歌体裁分为长歌、短歌、旋头歌、佛足石歌和片歌。内容分为杂歌、相闻、挽歌三大类。主要表现崇神尊君,热爱乡土,男女相爱,民间疾苦等。是日本古典诗歌中最杰出的典范。
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几经增编,至奈良末期成书。共二十卷,收和歌四千五百余首。据传大伴家持为主要编撰人,其后又有数人加工补充。作者有天皇、贵族、官吏、僧人、农民、士兵、妓女等。诗歌体裁分为长歌、短歌、旋头歌、佛足石歌和片歌。内容分为杂歌、相闻、挽歌三大类。主要表现崇神尊君,热爱乡土,男女相爱,民间疾苦等。是日本古典诗歌中最杰出的典范。
万寿山
[相关解释]
1.在北京市西郊颐和园内。原名瓮山,清乾隆时改今名。高约百米。南临昆明湖,山上建有佛香阁及排云殿等,风景秀丽,为首都著名游览胜地。
1.在北京市西郊颐和园内。原名瓮山,清乾隆时改今名。高约百米。南临昆明湖,山上建有佛香阁及排云殿等,风景秀丽,为首都著名游览胜地。
万象
[相关解释]
①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现象万象更新|包罗万象。②老挝首都。人口532万(1995年)。建于13世纪。为公路枢纽、商业中心。工业有锯木、纺织等部门。编织、金银首饰等工艺品著名。多寺庙及古塔。著名的塔銮寺每年都举行塔銮盛会。
①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现象万象更新|包罗万象。②老挝首都。人口532万(1995年)。建于13世纪。为公路枢纽、商业中心。工业有锯木、纺织等部门。编织、金银首饰等工艺品著名。多寺庙及古塔。著名的塔銮寺每年都举行塔銮盛会。
三五七言诗
[相关解释]
1.诗体的一种。一首中杂用三﹑五﹑七言为句。始创于唐李白《三五七言》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杨齐贤题解"古无此体,自太白始。"
1.诗体的一种。一首中杂用三﹑五﹑七言为句。始创于唐李白《三五七言》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杨齐贤题解"古无此体,自太白始。"
三娘子
[相关解释]
1.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俺答汗之妻。俺答汗死后,主持政务三十年,加强了与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促进了蒙汉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1.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俺答汗之妻。俺答汗死后,主持政务三十年,加强了与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促进了蒙汉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三张
[相关解释]
1.指汉末五斗米道的三个首领张陵﹑张衡﹑张鲁。三人之名见《三国志.魏志.张鲁传》。或谓指张陵﹑张鲁﹑张角。 2.西晋文学家张载与弟张协﹑张亢的合称。 3.唐之张穉珪﹑张九龄﹑张休先后出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太守,有德政,州人称为三张。
1.指汉末五斗米道的三个首领张陵﹑张衡﹑张鲁。三人之名见《三国志.魏志.张鲁传》。或谓指张陵﹑张鲁﹑张角。 2.西晋文学家张载与弟张协﹑张亢的合称。 3.唐之张穉珪﹑张九龄﹑张休先后出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太守,有德政,州人称为三张。
三把刀
[相关解释]
1.旧时南方妇女簪发的首饰。其状似刀,故名。
1.旧时南方妇女簪发的首饰。其状似刀,故名。
三拜
[相关解释]
1.长跪后两手相拱至地,俯首至手为拜。重复三次,谓之三拜。(1)古人相见以再拜为常礼,唯遇特殊情况乃三拜,以示情切。《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三拜稽首。"北周宣帝时﹐始改三拜为常礼。《周书.宣帝纪》"﹝宣政元年九月﹞诏诸应拜者﹐皆以三拜成礼。"参阅赵翼《陔馀丛考.再拜三拜四拜五拜》。(2)主人对众宾行礼,不及一一相拜,仅以三拜表示。《仪礼.乡射礼》"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宾皆答一拜。"郑玄注"三拜,示徧也。"贾公彦疏"三拜示徧也者,众宾无问多少,止为三拜而已,是示徧也。"(3)佛教以三拜
1.长跪后两手相拱至地,俯首至手为拜。重复三次,谓之三拜。(1)古人相见以再拜为常礼,唯遇特殊情况乃三拜,以示情切。《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三拜稽首。"北周宣帝时﹐始改三拜为常礼。《周书.宣帝纪》"﹝宣政元年九月﹞诏诸应拜者﹐皆以三拜成礼。"参阅赵翼《陔馀丛考.再拜三拜四拜五拜》。(2)主人对众宾行礼,不及一一相拜,仅以三拜表示。《仪礼.乡射礼》"主人西南面三拜众宾,众宾皆答一拜。"郑玄注"三拜,示徧也。"贾公彦疏"三拜示徧也者,众宾无问多少,止为三拜而已,是示徧也。"(3)佛教以三拜
三斩
[相关解释]
1.古代的酷刑。先斩足,次斩腰,后斩首,谓之"三斩"。
1.古代的酷刑。先斩足,次斩腰,后斩首,谓之"三斩"。
三星
[相关解释]
1.《诗.唐风.绸缪》"三星在天。"毛传"三星,参也。"郑玄笺"三星,谓心星也。"均专指一宿而言。天空中明亮而接近的三星,有参宿三星,心宿三星,河鼓三星。据近人研究,《绸缪》首章"绸缪束薪,三星在天",指参宿三星;二章"绸缪束刍,三星在隅",指心宿三星;末章"绸缪束楚﹐三星在户",指河鼓三星。 2.古人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三星,谓岁星行经三个星次,犹言三年。 3.指福﹑禄﹑寿三福神。
1.《诗.唐风.绸缪》"三星在天。"毛传"三星,参也。"郑玄笺"三星,谓心星也。"均专指一宿而言。天空中明亮而接近的三星,有参宿三星,心宿三星,河鼓三星。据近人研究,《绸缪》首章"绸缪束薪,三星在天",指参宿三星;二章"绸缪束刍,三星在隅",指心宿三星;末章"绸缪束楚﹐三星在户",指河鼓三星。 2.古人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三星,谓岁星行经三个星次,犹言三年。 3.指福﹑禄﹑寿三福神。
三案
[相关解释]
1.指明宫庭中发生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的梃击案﹑光宗泰昌元年的红丸案和熹宗天启初的移宫案。当时奸党首领魏忠贤借此为名,编《三朝要典》一书,以诬陷东林党人,成为明代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案。
1.指明宫庭中发生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的梃击案﹑光宗泰昌元年的红丸案和熹宗天启初的移宫案。当时奸党首领魏忠贤借此为名,编《三朝要典》一书,以诬陷东林党人,成为明代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案。
三犯
[相关解释]
1.三度触犯。 2.三度犯法。 3.词曲中犯调的一种。一首词曲中宫调或句法犯三调者谓之三犯,如《三犯渡江云》。
1.三度触犯。 2.三度犯法。 3.词曲中犯调的一种。一首词曲中宫调或句法犯三调者谓之三犯,如《三犯渡江云》。
三番子
[相关解释]
1.指在帮会中的人。传说首立帮会者姓潘,"潘"字拆开是"三番"二字,故有此称。
1.指在帮会中的人。传说首立帮会者姓潘,"潘"字拆开是"三番"二字,故有此称。
三败之辱
[相关解释]
1.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战三败。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将盟,曹沫执匕首劫桓公于坛上,桓公乃许尽还所侵之地。见《战国策.齐策六》﹑《史记.齐太公世家》◇因以此事为始败而终雪前耻之典。
1.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战三败。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将盟,曹沫执匕首劫桓公于坛上,桓公乃许尽还所侵之地。见《战国策.齐策六》﹑《史记.齐太公世家》◇因以此事为始败而终雪前耻之典。
三跪九叩
[相关解释]
1.下跪三次,每次三叩首,旧为最重礼仪。
1.下跪三次,每次三叩首,旧为最重礼仪。
三身
[相关解释]
1.传说海外有国,国人一首三身。 2.佛教语。说法不一。通常指法身﹑报身和化身(或应身)。乃成佛所证之果。
1.传说海外有国,国人一首三身。 2.佛教语。说法不一。通常指法身﹑报身和化身(或应身)。乃成佛所证之果。
三迭
[相关解释]
1.古奏曲之法,至某句乃反复再三,称三叠。 2.三首。 3.犹三通,三遍。 4.犹三折。指庐山三叠泉。
1.古奏曲之法,至某句乃反复再三,称三叠。 2.三首。 3.犹三通,三遍。 4.犹三折。指庐山三叠泉。
三长
[相关解释]
1.北魏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 2.阴阳家指年月日之首。
1.北魏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党长﹑里长﹑邻长的合称。 2.阴阳家指年月日之首。
三韵
[相关解释]
1.诗之一体。每首六句,隔句用韵。 2.指曲一句六字三用韵。
1.诗之一体。每首六句,隔句用韵。 2.指曲一句六字三用韵。
三首六臂
[相关解释]
1.同"三头六臂"。
1.同"三头六臂"。
三首国
[相关解释]
1.古代传说中的国名。
1.古代传说中的国名。
上下
[相关解释]
①职位、辈分较高的人和较低的人君臣上下|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和上下尊卑等列。②高处与低处;上面与下面。有时具体指天、地,山、泽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③犹言增减从其爵而上下之。④表示程度的高低,事物的优劣不相上下。⑤犹言古今篇章博举,通于上下。⑥犹言前后上下文|上下要相联,首尾要相应。⑦犹言左右,表示约数一斤上下|五十岁上下。
①职位、辈分较高的人和较低的人君臣上下|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和上下尊卑等列。②高处与低处;上面与下面。有时具体指天、地,山、泽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③犹言增减从其爵而上下之。④表示程度的高低,事物的优劣不相上下。⑤犹言古今篇章博举,通于上下。⑥犹言前后上下文|上下要相联,首尾要相应。⑦犹言左右,表示约数一斤上下|五十岁上下。
上之回
[相关解释]
1.乐府汉《铙歌》歌曲名。因首句'上之回'三字而得名。回,指回中宫,曾被匈奴烧毁,武帝元封四年,复通回中道,并数出游幸。歌辞当为赞美此事而作。参阅《乐府诗集》卷十六及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
1.乐府汉《铙歌》歌曲名。因首句'上之回'三字而得名。回,指回中宫,曾被匈奴烧毁,武帝元封四年,复通回中道,并数出游幸。歌辞当为赞美此事而作。参阅《乐府诗集》卷十六及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
上停行首
[相关解释]
1.上厅行首。
1.上厅行首。
上冢
[相关解释]
1.亦作"上冢"。 2.指首辅,朝廷大臣。
1.亦作"上冢"。 2.指首辅,朝廷大臣。
上务
[相关解释]
1.首要任务;头等大事。
1.首要任务;头等大事。
上厅行首
[相关解释]
1.官妓中班行之首,管门户中其他妓女。亦泛指名妓。
1.官妓中班行之首,管门户中其他妓女。亦泛指名妓。
上坐
[相关解释]
1.亦作"上座"。亦作"上座"。 2.受尊敬的席位。 3.佛教语。一寺之长,"三纲"之首。多由朝廷任命年高德劭者担任。
1.亦作"上座"。亦作"上座"。 2.受尊敬的席位。 3.佛教语。一寺之长,"三纲"之首。多由朝廷任命年高德劭者担任。
上引首
[相关解释]
1.装裱的卷轴字画,画面以外的上下部分统称"引首",其在上部者称为"上引首"。
1.装裱的卷轴字画,画面以外的上下部分统称"引首",其在上部者称为"上引首"。
上手
[相关解释]
①也作上首”。位置较尊的一侧。多指左手一侧你是客人,理应坐在上手。②犹好手;高手(卜筮)十中六七,以为上手。③开始了不起,修臭沟,上手儿先给咱穷人修。④曲艺名词。由两个演员合作表演时,其面向观众坐(站)在右方的演员称为上手”,坐(站)在左方的演员称为下手”。一般以上手为主,下手为辅。有些曲种,如相声称上手为逗哏”,下手为捧哏”;二人转”称上手为上口”、逗口”,下手为下口”、捧口”。
①也作上首”。位置较尊的一侧。多指左手一侧你是客人,理应坐在上手。②犹好手;高手(卜筮)十中六七,以为上手。③开始了不起,修臭沟,上手儿先给咱穷人修。④曲艺名词。由两个演员合作表演时,其面向观众坐(站)在右方的演员称为上手”,坐(站)在左方的演员称为下手”。一般以上手为主,下手为辅。有些曲种,如相声称上手为逗哏”,下手为捧哏”;二人转”称上手为上口”、逗口”,下手为下口”、捧口”。
上海市
[相关解释]
别称沪”、申”。中央直辖市。在中国东部、长江口南岸,濒东海。面积6341平方千米。人口1301万(1995年)。城市人口居全国首位。1927年设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稠密,黄浦江流贯市区。亚热带湿润区,四季分明。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也是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浦东新区为开发区。文教科技基础雄厚。有豫园、龙华寺、中共一大会址等名胜古迹。
别称沪”、申”。中央直辖市。在中国东部、长江口南岸,濒东海。面积6341平方千米。人口1301万(1995年)。城市人口居全国首位。1927年设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稠密,黄浦江流贯市区。亚热带湿润区,四季分明。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也是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浦东新区为开发区。文教科技基础雄厚。有豫园、龙华寺、中共一大会址等名胜古迹。
上相
[相关解释]
1.天子举行大典时,主持礼仪的官员。 2.对宰相的尊称。 3.泛称大臣。 4.宋代称居首位的宰相。 5.星名。
1.天子举行大典时,主持礼仪的官员。 2.对宰相的尊称。 3.泛称大臣。 4.宋代称居首位的宰相。 5.星名。
上联
[相关解释]
1.指楹联的前半联。 2.指旧体诗中相对地居先的一联。如首联为颌联的上联,而颌联又为颈联的上联。
1.指楹联的前半联。 2.指旧体诗中相对地居先的一联。如首联为颌联的上联,而颌联又为颈联的上联。
上行
[相关解释]
1.上升。 2.谓君上的行事。 3.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4.官府文书由下级致上级称上行。 5.从下游向上游行驶。 6.我国铁路部门规定,列车在干线上朝着首都方向行驶,在支线上朝着连接干线的车站行驶,皆谓之"上行"。上行列车编号用偶数,如14次,82次,104次等。
1.上升。 2.谓君上的行事。 3.指上级的指示或命令。 4.官府文书由下级致上级称上行。 5.从下游向上游行驶。 6.我国铁路部门规定,列车在干线上朝着首都方向行驶,在支线上朝着连接干线的车站行驶,皆谓之"上行"。上行列车编号用偶数,如14次,82次,104次等。
上行首
[相关解释]
1.即上厅行首。官妓班首的称谓。亦泛指名妓。
1.即上厅行首。官妓班首的称谓。亦泛指名妓。
上都
[相关解释]
1.古代对京都的通称。 2.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北齐以晋阳为下都,故称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为上都。《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北齐高洋以邺为上都,晋阳为下都。"(2)唐肃宗宝应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长安为上都。《新唐书.地理志一》"上都,初曰京城,天宝元年曰西京……肃宗元年曰上都。" 3.元初于滦河北岸建开平府,世祖中统五年(1264)加号上都,岁常巡幸,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故址在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都河北岸。 4.指天宫。
1.古代对京都的通称。 2.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北齐以晋阳为下都,故称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为上都。《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北齐高洋以邺为上都,晋阳为下都。"(2)唐肃宗宝应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长安为上都。《新唐书.地理志一》"上都,初曰京城,天宝元年曰西京……肃宗元年曰上都。" 3.元初于滦河北岸建开平府,世祖中统五年(1264)加号上都,岁常巡幸,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故址在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都河北岸。 4.指天宫。
上阳白发人
[相关解释]
1.唐新乐府曲名。此题系李绅首创,原诗久佚。白居易曾作《上阳白发人》,序云"天宝五载已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其一也。贞元中尚存焉。"按,诗题一本作"上阳人"。又元稹亦有《上阳白发人》诗。皆伤宫女之苦。
1.唐新乐府曲名。此题系李绅首创,原诗久佚。白居易曾作《上阳白发人》,序云"天宝五载已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其一也。贞元中尚存焉。"按,诗题一本作"上阳人"。又元稹亦有《上阳白发人》诗。皆伤宫女之苦。
上陵
[相关解释]
1.汉乐府《铙歌》十八曲之一,属《鼓吹曲辞》。以其首句"上陵何美美"得名。
1.汉乐府《铙歌》十八曲之一,属《鼓吹曲辞》。以其首句"上陵何美美"得名。
上面
[相关解释]
1.物体的表面。 2.位置较高的地方。 3.指次序在前的。 4.上首。 5.方面;里面。 6.指京师。 7.指官府,上级。 8.指家族辈分较高﹑年龄较大者。
1.物体的表面。 2.位置较高的地方。 3.指次序在前的。 4.上首。 5.方面;里面。 6.指京师。 7.指官府,上级。 8.指家族辈分较高﹑年龄较大者。
上首
[相关解释]
①佛教用语。本指一座大众中的主位◇指寺院中的首座出家为上首,入寺作梁栋|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②上手,位次较尊的一边。通常指左手一边有功者上首而坐,簪花饮酒。
①佛教用语。本指一座大众中的主位◇指寺院中的首座出家为上首,入寺作梁栋|三万二千菩萨众中,举文殊师利一人为上首。②上手,位次较尊的一边。通常指左手一边有功者上首而坐,簪花饮酒。
上首功
[相关解释]
1.谓崇尚战功。上,通"尚"。
1.谓崇尚战功。上,通"尚"。
下场门
[相关解释]
1.指舞台左首(对观众来说是右首)的出入口,因角色多由此下场,故称。
1.指舞台左首(对观众来说是右首)的出入口,因角色多由此下场,故称。
下手
[相关解释]
1.亦作"下首"。习惯上称右边的位置为下手。 2.知识﹑技能低下的人。 3.指拙劣的技艺。 4.助手。
1.亦作"下首"。习惯上称右边的位置为下手。 2.知识﹑技能低下的人。 3.指拙劣的技艺。 4.助手。
下拜
[相关解释]
1.《左传.僖公九年》"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杨伯峻注"下拜者,降于两阶之间,北面再拜稽首……此为当时臣对君之礼。"后指跪下而拜。
1.《左传.僖公九年》"王使宰孔赐齐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下拜。"杨伯峻注"下拜者,降于两阶之间,北面再拜稽首……此为当时臣对君之礼。"后指跪下而拜。
下插定
[相关解释]
1.订婚时将插戴的首饰送到女家作为婚约的信物。
1.订婚时将插戴的首饰送到女家作为婚约的信物。
下横
[相关解释]
1.下首的一边。
1.下首的一边。
下江兵
[相关解释]
1.新莽末年以王常﹑成丹等为首的绿林农民起义军的一支。 2.泛指反抗朝廷的军队。
1.新莽末年以王常﹑成丹等为首的绿林农民起义军的一支。 2.泛指反抗朝廷的军队。
下衡
[相关解释]
1.即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仪式,以手至地而头加手上。
1.即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仪式,以手至地而头加手上。
下面
[相关解释]
1.次序靠后的或部位低的部分。 2.犹下首。指位次较低卑的一边。 3.指下级;基层。
1.次序靠后的或部位低的部分。 2.犹下首。指位次较低卑的一边。 3.指下级;基层。
下首
[相关解释]
1.谓位次较低的一边。 2.指植物。 3.犹倒悬,比喻困苦。
1.谓位次较低的一边。 2.指植物。 3.犹倒悬,比喻困苦。
不堪
[相关解释]
①经受不起不堪虐待|往事不堪回首。②不能;不可不堪入┒|不堪容忍。③在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性懦不堪|狼狈不堪|忙碌不堪。
①经受不起不堪虐待|往事不堪回首。②不能;不可不堪入┒|不堪容忍。③在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深性懦不堪|狼狈不堪|忙碌不堪。
不堪回首
[相关解释]
1.谓不忍心回忆过去。
1.谓不忍心回忆过去。
不官
[相关解释]
1.不担任官职。 2.不任以官职。 3.非官方的。指通过不正当的途径。 4.不到官府,犹言不自首。
1.不担任官职。 2.不任以官职。 3.非官方的。指通过不正当的途径。 4.不到官府,犹言不自首。
不来
[相关解释]
1.不归。 2.逸诗《狸首》的别称。因狸一名不来,故称。
1.不归。 2.逸诗《狸首》的别称。因狸一名不来,故称。
不殊
[相关解释]
1.没有区别;一样。 2.谓身首尚未分离。指自杀未死。 3.未绝。
1.没有区别;一样。 2.谓身首尚未分离。指自杀未死。 3.未绝。
不贤都头
[相关解释]
1.不贤人的首领。指极不贤慧的人。
1.不贤人的首领。指极不贤慧的人。
丐首
[相关解释]
1.丐头。
1.丐头。
专利
[相关解释]
1.专谋私利。 2.垄断某种生产或流通以掠取厚利。 3.专注敏锐。 4.一项发明创造的首创者所拥有的受保护的独享权益。在实行专利保护制度的国家﹐一般订有专利法。
1.专谋私利。 2.垄断某种生产或流通以掠取厚利。 3.专注敏锐。 4.一项发明创造的首创者所拥有的受保护的独享权益。在实行专利保护制度的国家﹐一般订有专利法。
专诸
[相关解释]
1.春秋时刺客。吴国堂邑(今江苏省六合县)人。伍子胥知吴公子光欲杀吴王僚以自立﹐乃荐专诸于光。吴王僚十二年﹐光伏甲士而具酒请王僚﹐使专诸置匕首鱼腹中﹐乘进献时刺僚。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公子光出其伏甲尽灭王僚之徒﹐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事见《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史记.吴太伯世家》及《刺客列传》。专诸﹐《左传》作"鱤设诸"﹐或作"剸诸"﹑"鱤诸"。
1.春秋时刺客。吴国堂邑(今江苏省六合县)人。伍子胥知吴公子光欲杀吴王僚以自立﹐乃荐专诸于光。吴王僚十二年﹐光伏甲士而具酒请王僚﹐使专诸置匕首鱼腹中﹐乘进献时刺僚。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公子光出其伏甲尽灭王僚之徒﹐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事见《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史记.吴太伯世家》及《刺客列传》。专诸﹐《左传》作"鱤设诸"﹐或作"剸诸"﹑"鱤诸"。
世界羽毛球锦标赛
[相关解释]
由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举办。首届于1977年在瑞典马尔默举行,以后每三年举办一次,第三届后改为每两年(奇数年)举行一次。1978年一些国家和地区另组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当年亦举办同名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1981年,国际羽联与世界羽联合并成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世界锦标赛亦合一举办,首届于1983年举行。原有男、女单打,男、女双打,混合双打五项,1989年起增设苏迪曼杯”混合团体赛。
由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举办。首届于1977年在瑞典马尔默举行,以后每三年举办一次,第三届后改为每两年(奇数年)举行一次。1978年一些国家和地区另组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当年亦举办同名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1981年,国际羽联与世界羽联合并成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世界锦标赛亦合一举办,首届于1983年举行。原有男、女单打,男、女双打,混合双打五项,1989年起增设苏迪曼杯”混合团体赛。
丘窟
[相关解释]
1.传说狐死必正首向故丘,后因以"丘窟"指家乡。窟,指狐穴。
1.传说狐死必正首向故丘,后因以"丘窟"指家乡。窟,指狐穴。
丘首
[相关解释]
1.犹首丘。相传狐死时必正首向故丘,后因以喻怀恋故乡。
1.犹首丘。相传狐死时必正首向故丘,后因以喻怀恋故乡。
东京
[相关解释]
日本首都。包括周围二十六个市,二十三个特别区等,全称东京都,面积2155万平方千米,人口2680万(1995年)。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全国最大工商业城市、陆运枢纽和航空中心。拥有东京大学等百余所高型众多科研机构。市内有高架电车、地铁和地下商业城,交通呈立体化。有明治神宫、东京塔等名胜。
日本首都。包括周围二十六个市,二十三个特别区等,全称东京都,面积2155万平方千米,人口2680万(1995年)。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全国最大工商业城市、陆运枢纽和航空中心。拥有东京大学等百余所高型众多科研机构。市内有高架电车、地铁和地下商业城,交通呈立体化。有明治神宫、东京塔等名胜。
东合
[相关解释]
1.东向的小门。《汉书.公孙弘传》"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合以延贤人。"王先谦补注引姚鼐曰"此合是小门,不以贤者为吏属,别开门延之。"《后汉书.周黄徐等传序》"东平王苍为骠骑将军,开东合延贤俊。"后因以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之所。
1.东向的小门。《汉书.公孙弘传》"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合以延贤人。"王先谦补注引姚鼐曰"此合是小门,不以贤者为吏属,别开门延之。"《后汉书.周黄徐等传序》"东平王苍为骠骑将军,开东合延贤俊。"后因以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之所。
东庑
[相关解释]
1.正房东边的廊屋。古代以东为上首,位尊。
1.正房东边的廊屋。古代以东为上首,位尊。
东条英机(1884-1948)
[相关解释]
日本首相。出身于军阀家庭。曾任关东军参谋长。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率日军侵占华北地区。1941年出任首相,兼陆相、内相,独揽军政大权。同年升为陆军大将,12月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投降后,自杀未遂◇被定为甲级战犯,处以绞刑。
日本首相。出身于军阀家庭。曾任关东军参谋长。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率日军侵占华北地区。1941年出任首相,兼陆相、内相,独揽军政大权。同年升为陆军大将,12月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投降后,自杀未遂◇被定为甲级战犯,处以绞刑。
东洋车
[相关解释]
1.即人力车。也称黄包车。因日本首先使用而得名。
1.即人力车。也称黄包车。因日本首先使用而得名。
东瓯
[相关解释]
1.古族名。越族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分布在今浙江省南部瓯江﹑灵江流域。其首领摇助汉灭项羽,受封为东海王,因都东瓯(今浙江省温州市),俗称东瓯王。参阅《史记·东越列传》。 2.温州及浙江省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东晋时于此置永嘉郡,隋废,唐时曾复置。 3.古星座名。
1.古族名。越族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的后裔。分布在今浙江省南部瓯江﹑灵江流域。其首领摇助汉灭项羽,受封为东海王,因都东瓯(今浙江省温州市),俗称东瓯王。参阅《史记·东越列传》。 2.温州及浙江省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东晋时于此置永嘉郡,隋废,唐时曾复置。 3.古星座名。
东皋(1639-1695)
[相关解释]
明末僧人。初名兆隐。俗姓蒋,字心越。浙江浦阳(今浦江)人。幼时剃度于苏州报恩寺。明亡后隐居杭州永福寺。1677年应邀赴日本。说法之余,讲授琴艺和书画篆刻。死后,日人铃木龙集其琴歌传谱十五首,辑成《东皋琴谱》。
明末僧人。初名兆隐。俗姓蒋,字心越。浙江浦阳(今浦江)人。幼时剃度于苏州报恩寺。明亡后隐居杭州永福寺。1677年应邀赴日本。说法之余,讲授琴艺和书画篆刻。死后,日人铃木龙集其琴歌传谱十五首,辑成《东皋琴谱》。
东篱乐府
[相关解释]
散曲集。元代马致远(号东篱)作。一卷。收录小令一百零四首,套数十七套,附录残缺的套数五篇。
散曲集。元代马致远(号东篱)作。一卷。收录小令一百零四首,套数十七套,附录残缺的套数五篇。
东萨摩亚
[相关解释]
美国在大洋洲的属地。位于南太平洋中部。面积197平方千米。人口47万(1990年)。首府帕果帕果。渔业较重要。产椰子、香蕉等。
美国在大洋洲的属地。位于南太平洋中部。面积197平方千米。人口47万(1990年)。首府帕果帕果。渔业较重要。产椰子、香蕉等。
东谢蛮
[相关解释]
1.古族名。唐代分布在今贵州省东北境。因其首领姓谢而得名。
1.古族名。唐代分布在今贵州省东北境。因其首领姓谢而得名。
东轩伫
[相关解释]
1.晋陶潜《停云》诗"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后因以"东轩伫"谓良友远隔两地。
1.晋陶潜《停云》诗"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后因以"东轩伫"谓良友远隔两地。
东陵
[相关解释]
1.《庄子.骈拇》"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后因以"东陵"代称跖。 2.汉邵平的别称。 3.指东陵瓜。 4.复姓。相传为秦东陵侯邵平之后。一说,春秋齐景公时有人隐居东陵,后以之为氏。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二引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
1.《庄子.骈拇》"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于残生伤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后因以"东陵"代称跖。 2.汉邵平的别称。 3.指东陵瓜。 4.复姓。相传为秦东陵侯邵平之后。一说,春秋齐景公时有人隐居东陵,后以之为氏。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二引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
东首
[相关解释]
1.头朝东。 2.东侧,东边。
1.头朝东。 2.东侧,东边。
两京
[相关解释]
1.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周代的镐京和雒邑。 2.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汉﹑唐的长安和洛阳。 3.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宋代的开卦府和河南府。 4.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元代的大都和上都开平。 5.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北京和南京。 6.借指两汉。
1.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周代的镐京和雒邑。 2.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汉﹑唐的长安和洛阳。 3.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宋代的开卦府和河南府。 4.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元代的大都和上都开平。 5.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指北京和南京。 6.借指两汉。
两街
[相关解释]
1.唐代首都长安的横街和朱雀大街的合称♂街北侧是宫城,为皇室所居﹑宫廷所在,南侧是皇城,为百官署衙所在。朱雀大街纵贯全城,在皇城的一段称承天门街(又称"天街")。(1)指朝廷和官署所在。《新唐书.李德裕传》"又罢京兆筑沙堤﹑两街上朝卫兵。"(2)泛指权贵和士大夫所居之繁华处所。唐李洞《赠三惠大师》诗"诏落五天开夏讲,两街人竞礼长眉。"唐孙棨《序》"然率多膏粱子弟,平进岁不及三数人,由是仆马豪华,宴游崇侈,以同年俊少者为两街探花使,鼓扇轻浮,仍岁滋甚。"宋杨万里《迓使客夜归》诗"水与天争一轮月,市声人语两街
1.唐代首都长安的横街和朱雀大街的合称♂街北侧是宫城,为皇室所居﹑宫廷所在,南侧是皇城,为百官署衙所在。朱雀大街纵贯全城,在皇城的一段称承天门街(又称"天街")。(1)指朝廷和官署所在。《新唐书.李德裕传》"又罢京兆筑沙堤﹑两街上朝卫兵。"(2)泛指权贵和士大夫所居之繁华处所。唐李洞《赠三惠大师》诗"诏落五天开夏讲,两街人竞礼长眉。"唐孙棨《序》"然率多膏粱子弟,平进岁不及三数人,由是仆马豪华,宴游崇侈,以同年俊少者为两街探花使,鼓扇轻浮,仍岁滋甚。"宋杨万里《迓使客夜归》诗"水与天争一轮月,市声人语两街
两都
[相关解释]
1.两个京城;两个首都。周汉唐指长安和洛阳『班固有《两都赋》。 2.两个京城;两个首都。五代梁以开封府与河南府为东﹑西两都。 3.两个京城;两个首都。金代指上京会宁府城和中都大兴府城。 4.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明代指北京和南京。 5.指汉班固所作《两都赋》。 6.借指汉代。
1.两个京城;两个首都。周汉唐指长安和洛阳『班固有《两都赋》。 2.两个京城;两个首都。五代梁以开封府与河南府为东﹑西两都。 3.两个京城;两个首都。金代指上京会宁府城和中都大兴府城。 4.两个京城;两个首都。明代指北京和南京。 5.指汉班固所作《两都赋》。 6.借指汉代。
两韵诗
[相关解释]
1.诗体之一种。一首诗中押平仄两韵。如唐章碣《变体诗》"东南路尽吴江畔﹐正是穷愁暮雨天。鸥鹭不嫌斜两岸﹐波涛欺得逆风船。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渔翁下钓眠。今古若论英达算﹐鸱夷高兴固无边"﹐就是一首两韵诗。
1.诗体之一种。一首诗中押平仄两韵。如唐章碣《变体诗》"东南路尽吴江畔﹐正是穷愁暮雨天。鸥鹭不嫌斜两岸﹐波涛欺得逆风船。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渔翁下钓眠。今古若论英达算﹐鸱夷高兴固无边"﹐就是一首两韵诗。
严复(1854-1921)
[相关解释]
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福建侯官(今闽侯)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留学英国。曾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甲午战争后,发表《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等文,主张学习西方,维新变法。又译《天演论》,以进化论观点,号召国人救亡图存。翻译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和逻辑学著作,首创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辛亥革命后,思想趋于保守。著译编为《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
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福建侯官(今闽侯)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留学英国。曾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甲午战争后,发表《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等文,主张学习西方,维新变法。又译《天演论》,以进化论观点,号召国人救亡图存。翻译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和逻辑学著作,首创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辛亥革命后,思想趋于保守。著译编为《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
严嵩(1480-1567)
[相关解释]
明代权臣。字惟中,江西分宜人。嘉靖时,因善迎合皇帝的意旨,排挤首辅夏言。1542年入阁,两年后任首辅。前后专国政二十余年,以子世蕃和赵文华为爪牙。先后杀害夏言、曾铣、杨继盛等文武官员。晚年因其子世蕃被处死,他也被革职,家产抄没。
明代权臣。字惟中,江西分宜人。嘉靖时,因善迎合皇帝的意旨,排挤首辅夏言。1542年入阁,两年后任首辅。前后专国政二十余年,以子世蕃和赵文华为爪牙。先后杀害夏言、曾铣、杨继盛等文武官员。晚年因其子世蕃被处死,他也被革职,家产抄没。
中会
[相关解释]
1.语出《庄子.养生主》"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会,指节奏◇以"中会"谓措置得当。
1.语出《庄子.养生主》"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会,指节奏◇以"中会"谓措置得当。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关解释]
简称中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人口113亿(1990年)。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族约占总人口93%。通行汉语。全国划分为四个直辖市、二十三个省、五个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在我国恢复行使主权后设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个阶梯。山地占三分之二,平原占三分之一。地跨热、亚热、温三带。煤、石油等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简称中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人口113亿(1990年)。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族约占总人口93%。通行汉语。全国划分为四个直辖市、二十三个省、五个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在我国恢复行使主权后设特别行政区。首都北京。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三个阶梯。山地占三分之二,平原占三分之一。地跨热、亚热、温三带。煤、石油等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华民国
[相关解释]
简称民国”。1912-1949年中国国家的名称。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称中华民国。此后,政权先后落入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手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于1949年推翻了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简称民国”。1912-1949年中国国家的名称。1911年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称中华民国。此后,政权先后落入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手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于1949年推翻了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
[相关解释]
中国人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成的志愿部队。1950年10月组建,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19日开赴朝鲜前线。经中朝联合作战,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由鸭绿江边赶回三八线”,并迫使其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1958年10月26日,全部撤离朝鲜回国。
中国人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成的志愿部队。1950年10月组建,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19日开赴朝鲜前线。经中朝联合作战,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由鸭绿江边赶回三八线”,并迫使其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1958年10月26日,全部撤离朝鲜回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相关解释]
公木词,郑律成曲,创作于1939年,是《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原名《八路军进行曲》。解放战争时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51年总政治部对歌词进行修改,并于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正式定为现名。
公木词,郑律成曲,创作于1939年,是《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原名《八路军进行曲》。解放战争时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51年总政治部对歌词进行修改,并于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正式定为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