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4 查到相关鲁语的内容。
带有鲁语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五祀
[相关解释]
1.谓秂﹑郊﹑宗﹑祖﹑报五种祭礼。见《国语.鲁语上》。 2.古代祭祀的五种神祗。(1)祭祀五行之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郑玄注"此五祀者,五官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汉书议》"祠五祀,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皆古贤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主其神祀之。" 3.(2)祭祀住宅内外的五种神。《礼记.月令》"﹝孟冬之月﹞
1.谓秂﹑郊﹑宗﹑祖﹑报五种祭礼。见《国语.鲁语上》。 2.古代祭祀的五种神祗。(1)祭祀五行之神。《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郑玄注"此五祀者,五官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汉书议》"祠五祀,谓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皆古贤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主其神祀之。" 3.(2)祭祀住宅内外的五种神。《礼记.月令》"﹝孟冬之月﹞
叔仲
[相关解释]
1.复姓。春秋时有叔仲惠伯。见《国语.鲁语下》。
1.复姓。春秋时有叔仲惠伯。见《国语.鲁语下》。
子叔
[相关解释]
1.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子叔声伯。见《国语.鲁语上》。
1.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子叔声伯。见《国语.鲁语上》。
子服
[相关解释]
1.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子服景伯。见《国语.鲁语下》。
1.复姓。春秋时鲁国有子服景伯。见《国语.鲁语下》。
尝秂
[相关解释]
1.《国语.鲁语上》"先臣惠伯以命于司里,尝﹑秂﹑蒸﹑享之所致君胙者有数矣"。韦昭注"秋祭曰尝,夏祭曰秂,冬祭曰蒸,春祭曰享"◇因以"尝秂"泛指祭祀。
1.《国语.鲁语上》"先臣惠伯以命于司里,尝﹑秂﹑蒸﹑享之所致君胙者有数矣"。韦昭注"秋祭曰尝,夏祭曰秂,冬祭曰蒸,春祭曰享"◇因以"尝秂"泛指祭祀。
敬姜犹绩
[相关解释]
1.《国语.鲁语下》载,春秋时文伯歜已为鲁相,其母敬姜犹纺绩不辍,歜问之,敬姜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后遂以"敬姜犹绩"为富贵而不忘根本的典实。
1.《国语.鲁语下》载,春秋时文伯歜已为鲁相,其母敬姜犹纺绩不辍,歜问之,敬姜曰"今我,寡也,尔又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惰,其何以避辟!"后遂以"敬姜犹绩"为富贵而不忘根本的典实。
楛矢之贡
[相关解释]
1.《国语·鲁语下》"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栝曰'肃慎氏之贡矢'。"后因以"楛矢之贡"泛指东北藩属的贡物。
1.《国语·鲁语下》"肃慎氏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栝曰'肃慎氏之贡矢'。"后因以"楛矢之贡"泛指东北藩属的贡物。
祖鲁人
[相关解释]
也称阿马祖鲁人”。南部非洲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南非,少数分布在莱索托、斯威士兰等国。约675万人(1985年)。讲祖鲁语。部分信基督教新教,有的信仰万物有灵。从事农牧经济,不少人在种植园和厂矿做工。
也称阿马祖鲁人”。南部非洲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南非,少数分布在莱索托、斯威士兰等国。约675万人(1985年)。讲祖鲁语。部分信基督教新教,有的信仰万物有灵。从事农牧经济,不少人在种植园和厂矿做工。
纠虔
[相关解释]
1.《国语.鲁语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韦昭注"纠,恭也;虔,敬也;刑,法也……因夕月而恭敬观天法﹑考行度以知妖祥也。"后谓察举其罪而慎行天子之法。 2.引申为纠举督正。
1.《国语.鲁语下》"少采夕月,与大史﹑司载纠虔天刑。"韦昭注"纠,恭也;虔,敬也;刑,法也……因夕月而恭敬观天法﹑考行度以知妖祥也。"后谓察举其罪而慎行天子之法。 2.引申为纠举督正。
纮綖
[相关解释]
1.古代冠冕上装饰的绳带。 2.《国语.鲁语下》载公父文伯劝其母勿绩,其母教训文伯应勤职不怠,并谓"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纮﹑綖……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后因以"纮綖"为贵显人家妇女具有勤俭美德的典故。
1.古代冠冕上装饰的绳带。 2.《国语.鲁语下》载公父文伯劝其母勿绩,其母教训文伯应勤职不怠,并谓"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纮﹑綖……男女效绩,愆则有辟,古之制也。"后因以"纮綖"为贵显人家妇女具有勤俭美德的典故。
羞鳖
[相关解释]
1.《国语.鲁语下》"公父文伯饮南宫敬叔酒,以露睹父为客。羞鳖焉,小,睹父怒。相延食鳖,辞曰'将使鳖长而后食之。'遂出。文伯之母闻之,怒曰'吾闻之先子曰"祭养尸,飨养上宾。"鷩于何有?而使夫人怒也!'遂逐之。五日,鲁大夫辞而复之。"后遂为母教子的典故。
1.《国语.鲁语下》"公父文伯饮南宫敬叔酒,以露睹父为客。羞鳖焉,小,睹父怒。相延食鳖,辞曰'将使鳖长而后食之。'遂出。文伯之母闻之,怒曰'吾闻之先子曰"祭养尸,飨养上宾。"鷩于何有?而使夫人怒也!'遂逐之。五日,鲁大夫辞而复之。"后遂为母教子的典故。
隼集陈庭
[相关解释]
1.《国语.鲁语下》﹕"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仲尼曰﹕'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氏之矢也……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使求得之金椟﹐如之。"后用为博闻强识之典。
1.《国语.鲁语下》﹕"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陈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馆问之。仲尼曰﹕'隼之来也远矣﹐此肃慎氏之矢也……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使求得之金椟﹐如之。"后用为博闻强识之典。
集隼
[相关解释]
1.栖息的隼鸟。语本《易.解》﹕"上六﹕公用射隼于高牖之上﹐获之﹐无不利。"孔颖达疏﹕"隼之为鸟宜在山林﹐隼﹝集﹞于人家高牖﹐必为人所缴射。" 2.坠落的隼鸟。语本《国语.鲁语二》﹕"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韦昭注﹕"隼﹐鸷鸟﹐今之鹗也……楛矢贯之﹐坠而死也。"
1.栖息的隼鸟。语本《易.解》﹕"上六﹕公用射隼于高牖之上﹐获之﹐无不利。"孔颖达疏﹕"隼之为鸟宜在山林﹐隼﹝集﹞于人家高牖﹐必为人所缴射。" 2.坠落的隼鸟。语本《国语.鲁语二》﹕"仲尼在陈﹐有隼集于陈侯之庭而死﹐楛矢贯之。"韦昭注﹕"隼﹐鸷鸟﹐今之鹗也……楛矢贯之﹐坠而死也。"
鲁语
[相关解释]
1.宋时蜀人用以称中原语音。 2.指《论语》。
1.宋时蜀人用以称中原语音。 2.指《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