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鸦片的内容。
带有鸦片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东印度公司 [相关解释]
英国在东方进行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的组织。1600年成立,获好望角以东各国的贸易垄断权。最初在马来群岛一带进行香料贸易,后主要在印度活动,建立商馆、堡垒,拥有军队和舰队,有权宣战和媾和,成为一个政权机构。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逐步征服全印度,实行殖民统治,并入侵缅甸、阿富汗和马来亚等地;向中国走私鸦片,掠得大量财富。19世纪前期对印和对华贸易垄断权相继被取消。1858年在印度民族大起义打击下被撤销。
东莞市 [相关解释]
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东部、东江下游,广九铁路斜贯。1985年设市。人口1436万(1995年)。为广东省新兴工业城市和东江下游物资集散地。虎门为珠江口要塞,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曾在此销毁鸦片。名胜古迹有可园、象塔、沙角、威远古炮台。
中国革命博物馆 [相关解释]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建于1959年。收藏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代和现代革命文物和党史文献资料。
云土 [相关解释]
1.俗称云南出产的鸦片烟。
僧格林沁(1811-1865) [相关解释]
清末将领。蒙古科尔沁旗(今属内蒙古)人。袭封郡王,任参赞大臣。曾率骑兵在山东击溃太平天国北伐军,封为亲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大沽炮台抗击英法舰队◇率部与捻军作战。1865年所部在山东曹州(治今菏泽)被捻军围歼,他在逃跑途中被杀。
公烟 [相关解释]
1.旧时官方准许经售的鸦片烟。 2.对外国商行输入的"公班(company)烟"(即鸦片)的简称。
公班 [相关解释]
1.鸦片大土的别名。
公班衙 [相关解释]
1."公司"一词的英文company及荷兰文compagnie的音译。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办事处及南洋华侨对荷兰东印度公司吧城(雅加达)办事处的称呼。
十三行 [相关解释]
1.法帖名。晋王献之所书《洛神赋》真迹,至南宋时仅存十三行,共二百五十字。故名。今传本有玉版十三行﹑柳跋十三行两种。参阅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一。 2.鸦片战争前广州港口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之总称。行数并不固定。十三行对官府负有承蓖交纳外洋税饷﹑规礼,传达政令及管理外洋商务人员等义务;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十三行专营对外贸易的特权被取消,乃日趋没落。相传十三行名称起于明代,意义不详。俗亦称"洋行"﹑"洋货行"﹑"外洋行"。 3.清代天津脚夫﹑挑夫等苦工的组织。
南土 [相关解释]
1.南方地区。 2.方言。指鸦片烟。
印度草 [相关解释]
1.又名印度大麻。原产于印度北部。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皮用作麻织品原料。可作催眠﹑止痛﹑镇静剂。或作为嗜好品吸食,其桅性略同鸦片。
叶名琛(1807-1859) [相关解释]
清末官员〓北汉阳人。1848年任广东巡抚,曾拒阻英人入广州城◇升任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镇压广东天地会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进攻广州,他不务战守,致城陷被俘押往印度◇病死。
吃花烟 [相关解释]
1.旧时在妓院抽鸦片烟,旁有妓女陪侍,谓之"吃花烟"。
吗啡 [相关解释]
1.[英morphine]由鸦片中提取的一种麻醉药物。味苦,有毒。有镇痛作用,久用易成瘾。
吞云吐雾 [相关解释]
1.《梁书.沈约传》"始飡霞而吐雾,终凌虚而倒影。"形容道家的绝谷养气◇乃以"吞云吐雾"形容吸鸦片或吸烟,多寓讥讽。
吴淞之战 [相关解释]
鸦片战争中战斗之一。1842年6月英国舰队进攻吴淞炮台,江南提督陈化成率部奋起抗击,击伤敌舰多艘◇因两江总督牛鉴溃逃,英军登陆,陈化成腹背受敌,与所部官兵英勇战死。吴淞炮台失陷,英军占据宝山、上海。
吸毒 [相关解释]
即吸食毒品”。毒品种类有鸦片、海洛因、可卡因、大麻等。持续吸毒能使人上瘾,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以立法形式严禁这一行为。
咸丰帝(1831-1861) [相关解释]
清朝皇帝。即爱新觉罗·奕fc56!薄C砗盼淖冢年号咸丰。满族。1850-1861年在位。依靠曾国藩等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同俄、美、英、法签订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他逃往热河(治今河北承德市),命奕fc5aM英、法、俄签订屈辱的《北京条约》,还承认沙俄强迫订立的《瑷珲条约》◇在热河行宫病死。
喷云吐雾 [相关解释]
1.形容抽鸦片烟或吸烟的情景。
土栈 [相关解释]
1.贩运﹑囤积鸦片的商行。
土烟 [相关解释]
1.清末以本国产的鸦片为土烟,与"洋烟"对称。
土膏 [相关解释]
1.土中所含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 2.肥沃的土地。 3.鸦片。
土药 [相关解释]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烟禁,当时将国产的鸦片称为"土药"。 2.土造的火药。
地膏 [相关解释]
1.即土膏。鸦片的别名。
大沽之战 [相关解释]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三次战斗。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进攻大沽口,攻占炮台后进逼天津,迫使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次年,英法联军蓄意挑衅,轰击大沽炮台,清军发炮击沉、击伤敌舰多艘。1860年英法联军又大举进犯大沽炮台,直隶提督乐善率部奋战牺牲,炮台遂告陷落。不久天津被攻占,清政府被迫乞和。
大烟 [相关解释]
1.亦作"大烟"。 2.鸦片的通称。 3.指罂粟。
天津条约 [相关解释]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美、俄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6月在天津签订。主要内容为增开汉口、九江、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到内河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士可入内地传教;外国可派公使进驻北京,并在通商口岸设领事官。英、法两国还得到巨额赔款。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退出天津。
夷烟 [相关解释]
1.指鸦片烟。
奕山(1790-1878) [相关解释]
清末官员。满洲镶蓝旗人。道光帝侄。鸦片战争时任靖逆将军,赴广州督师。不听林则徐建议,在广州被围时向英军求和。英军进攻福建、浙江,又不出兵应援。战后被革职◇在任黑龙江将军时,与沙俄签订《中俄瑷珲条约》。
定海三总兵 [相关解释]
鸦片战争中定海战役牺牲的三位爱国将领。1841年9月英军进攻浙江定海,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寿春镇总兵王锡朋率部血战,先后阵亡。史称定海三总兵。
客邮 [相关解释]
1.驿站的旅舍。 2.旧时在中国领土上设立的外国邮局。鸦片战争以后,英﹑法﹑美﹑日﹑德﹑俄等国先后在中国沿海口岸及一些大中城市私设邮局,侵犯中国主权,后经斗争,自1917年陆续撤销。
封建制度 [相关解释]
1.以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剥削形式是封建地租﹐农民(或农奴)耕种封建地主的土地﹐绝大部分产品作为地租被封建地主剥夺。上层建筑主要是以等级制为特点的封建制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以维护封建剥削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宣扬封建道德为主要内容。在封建制度下,社会基本的对立阶级是地主阶级和农民(或农奴)阶级。农民(或农奴)生活贫困﹐无政治权利﹐他们与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一般认为中国于春秋战国之交进入封建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
小土 [相关解释]
1.鸦片之一种。
工关 [相关解释]
1.明清专收客商贩运竹﹑木捐税的税关,由工部管辖。竹﹑木征税,自唐德宗时开始。明初设抽分竹木局,征竹﹑木﹑柴﹑炭等税。成化七年(1471年)设芜湖﹑荆州﹑杭州三局,由工部派员管理,税收供该部营缮费用,是为工关的权舆。清初沿明制,至鸦片战争后,改称常关。
工部局 [相关解释]
1.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在上海﹑天津等地租界设立的行政机关,是帝国主义执行殖民政策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上海工部局成立于1854年。1943年上海﹑天津等地租界由日伪政府接收,工部局之名即不再存在。
平英团 [相关解释]
1.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军于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5月攻陷泥城﹑四方炮台,炮击广州。清将奕山乞和,订立《广州和约》。英军四出抢掠,三元里一带人民奋起反击,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当时人民武装曾竖立"平英团"大旗。
开灯 [相关解释]
1.旧时指点起灯来抽鸦片烟。
成瘾性 [相关解释]
连续应用(一般二周以上)某些药物,使机体逐渐对之产生强烈嗜好,一旦停药,会产生严重症状的特性。易成瘾的药物有含鸦片制剂、吗啡、可待因、度冷丁,以及某些激素类药物等。成瘾药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很大。使用可成瘾的药物,在症状好转后应及时停用。必须继续应用者,也应治疗一段时间后,以另一种作用相似的药物替换治疗,尽量避免长期依赖一种药物。
打泡 [相关解释]
1.手脚等部分皮肤由于磨损而起泡。 2.抽鸦片时打烟泡。
掠卖华工 [相关解释]
17-20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将中国东南沿海的贫苦劳动人民诱骗贩卖到殖民地去的活动。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公开在中国一些口岸设立洋行,经营这种苦力贸易”。华工大多被装在称为浮动地狱”的船上运往美、澳等洲,卖给农场主或资本家从事奴隶劳动。
散商 [相关解释]
1.指鸦片战争前广州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以外的外国商人,即所谓"自由"商人,又称"港脚"。 2.清代官府于垄断行业特许商人中指定一二殷实商户为首领,称为总商,类似牙行行首,其余则称散商。
料鬼 [相关解释]
1.对吸食鸦片﹑海洛因之类毒品的人的鄙称。
旧公烟 [相关解释]
1.指清末广东出产的"老公膏"﹐是用印度进口的鸦片烟熬成的烟膏。
枪斗 [相关解释]
1.吸鸦片用的烟枪与烟斗。
水勇 [相关解释]
1.清政府于鸦片战争期间组成的水上民兵。
泡子 [相关解释]
1.指鸦片烟泡。 2.指质薄形圆中空的东西。
洋关 [相关解释]
1.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通商口岸设立的海关◇为帝国主义国家所控制。
洋商 [相关解释]
1.鸦片战争前,厦门﹑广州等处专营对外贸易的洋行商人的简称。 2.鸦片战争后,专指来我国经商的外国商人。
洋烟 [相关解释]
1.亦作"洋烟"。 2.指从国外进口的鼻烟。 3.鸦片的俗称。
洋膏 [相关解释]
1.旧指鸦片。
洋药 [相关解释]
1.旧指从国外输入的鸦片。 2.旧指进口的西药。
浙江抗英战役 [相关解释]
鸦片战争中战役之一。1841年9月,英军进犯定海,葛云飞等三总兵苦战牺牲,定海失陷。接着,英军又攻占镇海、宁波。道光帝派奕经率军援浙。次年3月,奕经反攻宁波、镇海失败,英军乘机攻陷慈溪、乍浦。由于浙江战败,道光帝决意妥协求和。
漂膏 [相关解释]
1.即鸦片。
烟具 [相关解释]
1.亦作"烟具"。 2.指抽鸦片烟的烟枪﹑烟灯之类用具。
烟册 [相关解释]
1.吸食鸦片烟者的名册。
烟匣 [相关解释]
1.亦作"烟匣"。 2.装鸦片烟膏的盒子。 3.指装香烟或烟丝的盒子。
烟土 [相关解释]
1.亦作"烟土"。 2.未经熬制的鸦片。
烟堂 [相关解释]
1.亦作"烟堂"。 2.旧时供吸食鸦片烟的房间。
烟室 [相关解释]
1.供吸食鸦片烟的房间。
烟容 [相关解释]
1.亦作"烟容"。 2.云雾弥漫的景色。 3.旧时多指吸食鸦片烟者焦黄憔悴的脸色。
烟床 [相关解释]
1.亦作"烟床"。 2.设有烟具﹑供人躺卧吸食鸦片的床铺。
烟户 [相关解释]
1.亦作"烟户"。 2.人户。 3.吸食鸦片烟的人户。
烟扦子 [相关解释]
1.亦作"烟扦子"。 2.用金属或竹木制成的小扦子,吸食鸦片时用以挑取烟膏﹑剔除烟垢。
烟斗 [相关解释]
1.亦作"烟斗"。 2.鸦片烟枪下端呈斗状的金属(或陶质)物,用以置烟泡燃吸。 3.泛指吸用烟丝的用具。常用硬木或角质制成,一端呈斗状用以装烟丝,一端衔在嘴里吸。
烟枪 [相关解释]
1.亦作"烟枪"。 2.吸食鸦片烟的用具。多用竹管制成,其底端套有烟斗。
烟案 [相关解释]
1.有关贩卖或吸食鸦片的案件。
烟毒 [相关解释]
1.亦作"烟毒"。 2.指吸鸦片烟对人的毒害。
烟民 [相关解释]
1.亦作"烟民"。 2.旧时指吸食鸦片成瘾的老百姓。 3.泛称吸烟者。
烟油 [相关解释]
1.亦作"烟油"。 2.指鸦片烟枪或其他烟杆里的油垢。
烟泡 [相关解释]
1.亦作"烟泡"。 2.把鸦片烟膏就烟灯烧成的圆形小泡子。
烟泥 [相关解释]
1.即鸦片。
烟犯 [相关解释]
1.谓栽种﹑贩售和吸食鸦片烟的罪犯。
烟痕 [相关解释]
1.亦作"烟痕"。 2.淡烟薄雾。 3.指香炉烟缕。 4.谓鸦片膏污染的痕迹。
烟瘾 [相关解释]
1.亦作"烟瘾"。 2.吸鸦片烟成瘾的恶习。
烟癖 [相关解释]
1.亦作"烟癖"。 2.指吸食鸦片烟的恶习。
烟盘 [相关解释]
1.亦作"烟盘"。 2.置放鸦片烟具的盘子。 3.指吸烟时用来盛烟灰﹑烟蒂的小盘子。
烟禁 [相关解释]
1.不准栽种﹑贩售和吸食鸦片烟的禁令。
烟缸 [相关解释]
1.亦作"烟缸"。 2.盛放鸦片膏的容器。 3.吸烟时用来盛烟灰﹑烟蒂的器皿。
烟船 [相关解释]
1.亦作"烟船"。 2.供吸食鸦片烟的营业性的船只。
烟贩 [相关解释]
1.指贩卖鸦片者。
烟铺 [相关解释]
1.亦作"烟铺"。 2.旧时供吸鸦片者所用的床铺。 3.出售鸦片并供客人吸食鸦片的店铺。
烟霞 [相关解释]
1.亦作"烟霞"。 2.烟雾;云霞。 3.泛指山水﹑山林。 4.指红尘俗世。 5.特指吸鸦片时喷出的烟团。
烟馆 [相关解释]
1.亦作"烟馆"。 2.供人吸食鸦片烟的营业场所。
烟鬼 [相关解释]
1.亦作"烟鬼"。 2.对吸鸦片烟成瘾者的讥称。 3.指烟瘾很大的人。
燕子窠 [相关解释]
1.指鸦片烟馆。
瘾民 [相关解释]
1.吸鸦片成瘾的人。
白土 [相关解释]
1.即白垩。石灰岩的一种。俗称白土子。 2.陶土﹑瓷土的俗称。 3.鸦片的别称。 4.中土。即古冀州。
福寿膏 [相关解释]
1.鸦片的别名。
租界 [相关解释]
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旧中国在通商口岸划出一块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地盘。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上海租地章程》取得第一个租界;其他国家也先后在中国划界租地,筑路建屋,并实行殖民地制度,使租界变成国中之国”,成为它们进行侵略的活动据点。租界有一国管理的(如汉口英租界),也有多国共管的(如上海公共租界,由英美共管)。新中国成立后,租界制度被取消。
穆彰阿(1782-1856) [相关解释]
清末官员。满洲镶蓝旗人。受道光帝宠信,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门生故吏甚多,时称穆党”。鸦片战争时,阻挠禁烟,媚外求降,为投降派首领。道光帝死后被革职。
窑口 [相关解释]
1.亦作"窑口"。 2.贩运鸦片的机构。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相关解释]
又称英法联军之役”。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炮轰广州。次年,法国也乘机出兵,与英国组成侵华联军。联军先后攻陷广州、大沽,直逼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沙俄又逼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1860年,英法联军扩大战争,攻陷天津、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行宫。不久,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由于外国的蛮横侵略和清政府的妥协投降,使中国又一次大量丧失领土主权。
老土 [相关解释]
1.没见过世面的人。 2.指印度进口原装的鸦片烟。形如球状。
老枪 [相关解释]
1.方言。吸鸦片的陈年烟枪。借指久吸鸦片的人。 2.泛指吸烟饮茶成癖的人。
耍烟 [相关解释]
1.方言。指吸鸦片。
肃顺(1816-1861) [相关解释]
清末官员。爱新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任户部尚书,得咸丰帝信用。建议重用曾国藩等,镇压太平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参与对外交涉,拒绝沙俄对中国的领土要求。咸丰帝病死,受命为赞襄政务王大臣。祺祥政变时被杀。
英国东印度公司 [相关解释]
17-19世纪英国政府特许设立的经营对印度及远东地区垄断贸易和从事殖民活动的机构。拥有军队和舰队。18世纪中叶,通过战争排挤法荷势力,在印度建立起统治地位,并以印度为基地向邻近的一些国家扩张。公司大量种植鸦片,输入中国。它所掠夺的巨额财富是英国原始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
蛮烟 [相关解释]
1.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山林中的瘴气。 2.特指外来的鸦片烟。
西夷 [相关解释]
1.古代指我国西部地区的部族。 2.鸦片战争前后﹐对西方侵略者的鄙称。
谢晋(1923- ) [相关解释]
电影导演。浙江上虞人。曾就读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1948年入大同电影企业公司任职,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执导的《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鸦片战争》等影片,多次获得百花奖、金鸡奖和优秀影片奖。1987年被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接纳为会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