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鹿的内容。
带有鹿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丁果仙(1909-1972) [相关解释]
晋剧演员。艺名果子红,直隶束鹿(今属河北)人。女。七岁学艺,先习青衣,后改须生。是晋剧史上第一个女须生。嗓音洪亮,擅用多种唱腔表现人物感情,形成独特风格,世称丁派”。擅演《双罗衫》、《走雪山》等剧。曾任山西省晋剧院副院长、山西省戏曲学校校长。
三十六郡 [相关解释]
1.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六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裴髎集解"三十六郡者,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清姚鼐《复谈孝廉书》"按《秦始皇纪》,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在其二十六年,迄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是已为三十九郡。至秦亡时,或
三牛为麄 [相关解释]
1.见"三鹿为奔"。
三终 [相关解释]
1.奏毕三章之乐,谓之"三终"。 2.唐代宴乡贡士时歌《鹿鸣》之章﹐故以"三终乐"特指《诗·小雅·鹿鸣》之章。
三舖 [相关解释]
1.指以麋﹑鹿﹑麇制成的三种肉酱。
三车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喻三乘。谓以羊车喻声闻乘(小乘),以鹿车喻缘觉乘(中乘),以牛车喻菩萨乘(大乘)。见《法华经.譬喻品》。 2.唐窥基博通释典,尝至太原传法,以三车自随,前车载释典,中车自乘,后车载妓仆食馔。路遇一老父点化,顿悔前非,只身前往◇成为法相宗大师。见宋赞宁《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诗文中亦有用其事者。
三驾 [相关解释]
1.三次兴兵。 2.指北魏时皇帝外出的三种车驾;大驾﹑法驾﹑小驾。 3.佛教以羊车喻声闻乘,鹿车喻缘觉乘,牛车喻菩萨乘,称三驾。
三鹿为奔 [相关解释]
1.宋刘攽戏谑王安石之语。
三鹿郡公 [相关解释]
1.三"鹿"合为一"麤"字,用为对粗疏之人的讥称。
中原逐鹿 [相关解释]
1.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九寨沟 [相关解释]
在四川省南坪、松潘、平武三县交界处。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以有九个藏族村寨得名。拔在2000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一百零八个湖泊。有五花海、五彩池、树正瀑布、诺日朗瀑布,风景绝佳,五彩缤纷,有童话世界”之誉。并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梅花鹿等珍贵动物。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争鹿 [相关解释]
1.《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宴曰"以鹿喻帝位。"后以"争鹿"喻争夺政权。
云冠 [相关解释]
①高帽子云冠高峨峨。②隐士、僧道的帽子道服裁棕叶,云冠剪鹿皮。
五时 [相关解释]
1.谓春﹑夏﹑季夏﹑秋﹑冬五个时令。泛指一年四季。 2.佛教语。天台宗谓佛陀从成道至涅盘所说之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涅盘时。
五比丘 [相关解释]
1.佛教谓最早从释迦牟尼在鹿野苑闻法出家的憍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等五人。是为佛教有"僧宝"之始。相传释迦牟尼初出家时,其父净饭王劝阻无效,派上述五人相随,后受感化而出家。
五牲 [相关解释]
1.古代用作祭品的五种动物。即牛﹑羊﹑豕﹑犬﹑鸡。 2.指麋﹑鹿﹑麏﹑狼﹑兔。
五瑞 [相关解释]
1.古代诸侯作符信用的五种玉。 2.五种祥瑞之物。谓黄龙﹑白鹿﹑木连理﹑嘉禾﹑甘露,见《隶释.汉李翕黾池五瑞碑》。亦谓神龟﹑甘露﹑紫芝﹑嘉禾﹑玉兔,见《宋史.乐志一》。
五禽戏 [相关解释]
也称五禽操”。一种仿生健身术。由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神态和动作组成。每一禽戏有若干动作组成套路。由汉代名医华佗将导引术与五行、脏象、气血、经络等学说结合创编而成。现今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和医疗体操中。
五老峰 [相关解释]
1.江西省庐山东南部名峰。五峰形如五老人并肩耸立,故称。峰下九叠屏为李白读书处;东南有白鹿洞书院遗址,为朱熹讲学处。
五鹿 [相关解释]
1.春秋时地名。(1)卫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杜预注"五鹿,卫地。"(2)晋地。即五鹿墟,又名沙鹿。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相传穆天子东征曾舍于此。《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齐侯﹑卫侯救邯郸,围五鹿。"杜预注"五鹿,晋邑。" 2.指西汉五鹿充宗。(1)《汉书.朱云传》载,充宗通晓梁立《易》。尝凭借权势与诸儒辩《易》,诸儒不敢与争,惟朱云多次将他驳倒。故时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后借指能言善辩的人。清王涛《赠唐魏公》诗
亡鹿 [相关解释]
1.《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因以"亡鹿"比喻失去政权。
仙兽 [相关解释]
1.《埤雅.释兽》"旧说鹿者仙兽,常自能乐,性从其云泉。"后因称鹿为仙兽。
仙客 [相关解释]
1.仙人。 2.借称官职清贵或风神超逸之士。 3.对隐者或道士的敬称。 4.指王仙客。唐传奇《无双传》中,王仙客娶外舅之女无双。因亦用为王姓女婿之典。 5.古人对某些特异的动植物,如鹿﹑鹤﹑琼花﹑桂花等,皆有"仙客"之称。
仙驺 [相关解释]
1.仙人的坐骑。指梅花鹿。 2.指贵官出行时随从的骑卒。
以鹿为马 [相关解释]
1.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
伊尼 [相关解释]
1.梵文的鹿名。
伎伎 [相关解释]
1.行步舒展貌。《诗.小雅.小弁》"鹿斯之奔,维足伎伎。"毛传"伎伎,舒貌。谓鹿之奔走,其足伎伎然舒也。"郑玄笺"鹿之奔走,其势宜疾,而足伎伎然舒,留其群也。"一说"伎伎"为速行之貌。参阅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二十。
使鹿鄂伦春 [相关解释]
1.旧时东北鄂伦春族部落名。从事渔猎,以驯鹿为运载工具,因称之为"使鹿鄂伦春"。
俪皮 [相关解释]
1.成对的鹿皮。古代用为聘问﹑酬谢或定婚的礼物。
六兽 [相关解释]
1.谓麋﹑鹿﹑熊﹑麕﹑野豕﹑兔。或谓"熊"当为"狼"。 2.指皇后发簪上的熊﹑虎﹑赤熊﹑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等六种饰物。
分鹿 [相关解释]
1.《列子.周穆王》谓郑人有薪于野者,毙奔鹿而藏诸隍中,覆以蕉叶。俄而忘其藏处,遂以为梦。而沿途诵其事。傍人有闻者,因其言而取之。薪者是夜真梦藏鹿之处及得鹿之人。次日晨按所梦往索,及涉讼。士师遂中分其鹿予此二人◇因以"分鹿"喻将真作梦,将梦作真,错乱颠倒。 2.犹逐鹿。谓国家政权瓦解之时,群雄乘机起而争夺天下。
刘伶酒 [相关解释]
1.《晋书.刘伶传》"刘伶字伯伦,沛国人也……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后以"刘伶酒"﹑"刘伶锸"为纵酒放达的典实。
卧鹿 [相关解释]
1.宋时的一种饼食﹐用作吉庆礼品。以形作卧鹿状﹐"鹿"与"禄"谐声﹐故名。
卭卭距虚 [相关解释]
1.即邛邛岠虚。兽名。传说与躡互相依存,平时躡以美草供给卭卭距虚,遇难时卭卭距虚负躡而逃。见《尔雅.释地》,《逸周书.王会》"独鹿卭卭距虚善走也。"《穆天子传》卷一"卭卭距虚走百里。"郭璞注"亦马属。"一说,卭卭﹑距虚是两种兽。
印累绶若 [相关解释]
1.语本《汉书.佞幸传.石显》"显与中书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累累,绶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颜师古注"累累,重积也。若若,长貌。"后以"印累绶若"形容官吏身兼多职,权势显赫。
即鹿无虞 [相关解释]
1.《易.屯》"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孔颖达疏"即,就也;虞,谓虞官。如人之田猎,欲从就于鹿,当有虞官助己,商度形势可否,乃始得鹿;若无虞官,即虚入于林木之中。"高亨注"即鹿,犹言从鹿,逐鹿耳。"后因以喻条件不具备而盲目从事,徒劳无功。
双陆 [相关解释]
1.亦称"双鹿"。 2.古代一种博戏。 3.指进行双陆之戏。
双鹿 [相关解释]
1.见"双陆"。
反刍动物 [相关解释]
1.偶蹄类的某些动物。这类动物有的胃分为四个部分瘤胃﹑蜂巢胃﹑重瓣胃和皱胃,食物咽下后先入瘤胃再入蜂巢胃,然后回到口中细细咀嚼,再入重瓣胃,最后入皱胃,如牛﹑羊﹑鹿;有的胃分为三个部分,重瓣胃和皱胃合而为一,如骆驼。
受块 [相关解释]
1.接受土块。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子,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故渎东径五鹿之野﹐晋文公受块于野人﹐即此处矣。"后用为受天赐之典。
古鹿鹿 [相关解释]
1.形容滚动。
呦呦 [相关解释]
拟声词呦呦鹿鸣|呦呦有声|呦呦地哭了。
咏沼 [相关解释]
1.《诗.大雅.灵台》﹕"王在灵囿﹐麀鹿攸攸……王在灵沼﹐于牣鱼跃。"后以"咏沼"为称颂官吏与民同乐﹑为政不烦之典。
哨鹿 [相关解释]
1.打猎时吹哨效鹿声引鹿。又因围场为哨鹿之所,后亦称围场为哨鹿。
唐顺之(1507-1560) [相关解释]
明代散文家。字应德、义修,人称荆川先生,武进(今属江苏)人。嘉靖年间进士。曾领兵抵御倭寇,官至凤阳巡抚。为唐宋派”代表作家之一。文风简雅,有《答茅鹿门知县书》、《竹溪记》等名篇。有《荆川先生文集》。
四不像 [相关解释]
1.鹿类动物。旧时或以指麈,今多以为麋鹿的俗称。因其头似鹿,蹄似牛,尾似驴,颈似骆驼,而总观全体则无一似之,故名。清西清《黑龙江外纪》卷八"四不像,亦鹿类。俄伦春役之如牛马,有事哨之则来,舐以盐则去,部人赖之,不杀也。国语谓之'俄伦布呼',而《异域録》称之为角鹿。尝见《清文汇书》云'四不像,牝﹑牡皆有角。'则称角鹿不为无本。土人饲以石花,即苔也。"后常以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参见"麋鹿"。
四书院 [相关解释]
1.宋初各地所设书院甚多,其中以江西星子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又称睢阳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最著名,合称四书院。宋王应麟《玉海.宫室.宋朝四书院》"国初斯民新脱五季锋镝之厄,学者尚寡,海内向平,文风日起,儒老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授,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嵩阳﹑岳麓﹑睢阳及白鹿洞为尤着天下,所谓四书院者也。"一说指白鹿洞﹑石鼓(在湖南衡阳)﹑应天﹑岳麓四书院。参阅《文献通考.学校七》。
囷簏 [相关解释]
1.囷鹿。粮仓。
囷鹿 [相关解释]
1.粮仓。
土肉 [相关解释]
1.蚌蛤类软体动物。《文选.郭璞》"玉珧海月,土肉石华。"李善`引《临海水土物志》"土肉,正黑,如小儿臂大,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炙食。"吕延济注"并水虫,蚌蛤之属。"一说,即鹿角菜。 2.谓泥土。
圣诞老人 [相关解释]
西方童话故事人物。据称是一个白须红袍的老人,每年圣诞夜驾鹿橇自北方来,从烟囱进入每家每户,把礼物放进挂在孩子们床头的袜筒里。被人们视为爱护儿童、保护儿童的圣者。西方国家在圣诞节有扮演圣诞老人分送礼品的风俗。
堂长 [相关解释]
1.宋书院和州学职事名。南唐白鹿洞书院除洞主外﹐设堂长一员。宋承此制﹐不少书院有堂长﹐差补进士或贡士一员任职﹐由官府给牒﹐为书院职事人。仁宗时﹐有的州学亦设堂长﹐为学生首领﹐由州官给牒委任﹐位在学录之下。 2.学堂之长。犹后之校长。
天鹿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灵兽名。一名天禄。
太行八陉 [相关解释]
1.穿越太行山脉的八条通道。《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一.太行》引晋郭缘生《述征记》"太行首始河内﹐北至幽州﹐凡百岭﹐连亘十三州之界﹐有八陉第一轵关陉(在今河南济源县)﹐第二太行陉(在今河南沁阳县)﹐第三白陉(在今河南辉县)﹐第四滏口陉(在今河北磁县)﹐第五井陉(在今河北获鹿县)﹐第六飞狐陉(在今河北蔚县)﹐第七蒲阴陉(在今河北易县)﹐第八军都陉(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向为河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交通要道。
失鹿 [相关解释]
1.失去天下。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裴髎集解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也。"
头庶剠 [相关解释]
1.即涿鹿黥。古代刑罚的一种。用刀刺刻额,再涂上墨。
夷羊 [相关解释]
1.古指神兽﹑怪兽。《国语.周语上》"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韦昭注"夷羊﹐神兽。牧﹐商郊牧野。"《史记.周本纪》"麋鹿在牧"裴髎集解引晋徐广曰"此事出《周书》及《随巢子》﹐云'夷羊在牧'。牧﹐郊也。夷羊﹐怪物也。"一说﹐土神。《淮南子.本经训》"江河三川,絶而不流,夷羊在牧,飞蛩满野。"高诱注"夷羊,土神。殷之将亡,见于商郊牧野之地。"后亦以比喻乱世中的贤者。 2.复姓。春秋晋国有夷羊五。
孟浩然(689-740)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字浩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鹿门山◇为荆州从事。是唐代田园山水诗派代表,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有《春晓》、《过故人庄》等名篇。有《孟浩然集》。
密利迦罗 [相关解释]
1.梵语的音译。鹿。
小鹿儿 [相关解释]
1.比喻强烈跳动的心脏。
小鹿儿心头撞 [相关解释]
1.喻惊恐。
巨鏶 [相关解释]
1.同"巨鹿"。 2.古代郡﹑县名。
巨鹿 [相关解释]
1.古湖泽名。在今河北省巨鹿县北。又称广阿泽。 2.秦代县名。项羽破秦军处﹐在今河北省平乡县。 3.郡名。秦置﹐汉因之。唐名邢州﹐其地约当今河北省南自平乡任县至晋县藁城一带地区。
巨鹿之战 [相关解释]
秦末农民起义军击败秦军主力的战役。公元前207年秦将章邯率军攻赵,包围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起义军前往救援。项羽杀掉畏战的宋义,挥师渡漳水,破釜沉舟,于巨鹿大败秦军主力,解除巨鹿之围,并迫使章邯投降。
巨鹿侯 [相关解释]
1.鹿的别名。
廪台 [相关解释]
1.即鹿台。相传为商纣王自杀处。
张角(?-184) [相关解释]
东汉末黄巾起义领袖。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创太平道,自称大贤良师”,借治病传教,十余年间组织群众达数十万人,遍及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公元184年发动起义,称天公将军。与弟张梁率军于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击退北中郎将卢植的进攻◇又打败东中郎将董卓。不久病死。
心头撞鹿 [相关解释]
1.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
心头鹿撞 [相关解释]
1.见"心头撞鹿"。
恩鱼 [相关解释]
1.《太平广记》卷一一八引辛□《三秦记.汉武帝》"昆明池,汉武帝凿之……池通白鹿原。人钓鱼于原,纶絶而去。鱼梦于武帝,求去其钩。明日,帝游戏于池,见大鱼衔索,曰'岂非昨所梦乎?'取鱼去钩而放之。帝后得明珠。"后以"恩鱼"为称颂圣德之词。
惊麏 [相关解释]
1.受惊的鹿。
戏五禽 [相关解释]
1.相传汉末名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禽的动作和姿态,编成一套体操,进行肢体活动以健身◇因称以此法锻炼身体为"戏五禽"。
扑漉 [相关解释]
1.见"扑鹿"。
扑鹿 [相关解释]
1.亦作"扑漉"。 2.象声词。形容拍翅声。
打髀殖 [相关解释]
1.亦作"打髀石"。 2.一种游戏。剔鹿类腿前骨,灌以铜锡,堆地上掷之,中者尽取所堆。
承筐 [相关解释]
1.《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朱熹集传"承,奉也。筐,所以盛币帛者也。"后以"承筐"借指欢迎宾客。 2.借指馈赠礼品。
护阶君子 [相关解释]
1.麦门冬﹑鹿葱的别名。
指南车 [相关解释]
1.我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车。相传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兵士皆迷。黄帝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又周初越裳氏来贡,使者迷其归路,周公赐以輟车,皆为司南之制◇东汉张衡﹑三国魏马钧﹑南朝齐祖冲之皆有造指南车之事。唐元和中,典作官金公立曾上指南车﹑记里鼓。宋天圣五年,燕肃又创意造车,大观元年,吴德隆亦献制车之法。自晋代以后,皇帝车驾卤簿多用指南车为前导。宋岳珂《愧郯录.指南记里鼓车》记其形制甚详。参阅晋崔豹《古今注.舆服》﹑《晋书.舆服志》﹑《宋书.礼志五》﹑《宋史.舆服志一》。
指马 [相关解释]
1.战国时名家公孙龙提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白马非马"等命题,讨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庄子.齐物论》则谓"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谓世界是一个统一体,应各任自然,不分彼此﹑是非﹑长短﹑多少◇遂以"指马"为争辩是非﹑差别的代称。 2.见"指鹿为马"。
指鹿 [相关解释]
1.见"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 [相关解释]
指着鹿说是马。《史┘恰で厥蓟时炯汀吩厍爻赵高欲为乱,想试探群臣是不是跟随他,就称鹿为马,二世笑道丞相误也,谓鹿为马。”赵高问群臣,群臣或言马,或言鹿◇赵高便陷害了言鹿的臣子◇用以比喻有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指鹿作马 [相关解释]
1.见"指鹿为马"。
挺鹿走险 [相关解释]
1.挺而走险。谓事急之时,被迫冒险行事。语本《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鹿死不择音(荫)'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挽鹿 [相关解释]
1.见"挽鹿车"。
挽鹿车 [相关解释]
1.后汉鲍宣从妻父学,父奇其清苦,以女妻之,妆奁甚盛。宣谓妻"吾实贫贱,不敢当礼。"其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见《后汉书.列女传.鲍宣妻》◇因以"挽鹿车"为夫妻共守清苦生活的典故。
掎鹿 [相关解释]
1.拉着鹿。 2.犹逐鹿。喻群雄争夺天下。
提瓮 [相关解释]
1.《后汉书.列女传.鲍宣妻》"勃海鲍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尝就少君父学,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装送资贿甚盛。宣不悦……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着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修行妇道,乡邦称之。"后遂用为修行妇道﹑甘于贫苦的典故。
搑麛取犊 [相关解释]
1.捕杀幼兽。语出《礼记.曲礼下》"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孔颖达疏"麛乃是鹿子之称,而凡兽子亦得通名也。"
撞鹿 [相关解释]
1.形容激动时心头乱跳。
斑龙 [相关解释]
1.传说中为仙人驾车的彩龙。 2.鹿的别名。
斩关 [相关解释]
1.砍断门闩。泛指攻破城门。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奔邾。"
新亚欧大陆桥 [相关解释]
也叫第二亚欧大陆桥”♂贯亚欧两大陆中心地带,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铁路运输线。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讫荷兰鹿特丹港。全长10800千米,中国境内长4108千米。1992年正式启用。
方纪(1919- ) [相关解释]
作家∮北束鹿(今辛集)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到延安,曾在《解放日报》工作。解放战争期间任随军记者。建国后曾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中国作协天津分会主席。著有长诗《不尽长江滚滚来》、《大江东去》,长篇小说《老桑树底下的故事》,散文集《挥手之间》等。
旄麈 [相关解释]
1.旄磐麈。麈为鹿科动物﹐俗称四不像。
晏子裘 [相关解释]
1.春秋齐相晏婴,以节俭力行着称,着布衣鹿裘以朝。孔子弟子有若谓其衣一狐裘至三十年◇因以"晏子裘"为称人节俭的典故。亦谓处境困顿。
暌孤 [相关解释]
1.《易.睽》"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王弼注"三与己睽,故曰睽孤也……虽在乖隔,志故得行,故虽危无咎。"睽,同"暌"◇用以指分离;乖隔。明唐顺之《答茅知县鹿门》"同心共济﹐欢然无间﹐则既免于暌孤之吝﹐而果获利元夫之吉矣!"《明史.部履淳传》"高亢暌孤﹐乾坤否隔;忠言重折槛之罚﹐儒臣虚纳牖之功。"又《郑三俊传》"上下暌孤﹐足为隐虑。"一说﹐"暌孤"指遗腹孤﹐离家在外的孤子。参阅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卷三。
朱鹿 [相关解释]
1.古代车舆上的红色鹿形装饰。
权移马鹿 [相关解释]
1.语本秦赵高指鹿为马事。谓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
标枝野鹿 [相关解释]
1.《庄子.天地》"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标枝,树梢之枝,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野鹿,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因以"标枝野鹿"指太古时代。
栈鹿 [相关解释]
1.在圈内加料精养的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