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头大师》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剃头大师》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1
今天试讲《剃头大师》第二课时。在试讲的过程当中,思路不清晰,准备不充分,需要在很多地方进行改进。
第一,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虽然参看了各种教学用书,但是对书本内容的把握不是很到位,这需要在平时备课中多加思考,及时写教学反思,提高自己。
第二,语文课上,需要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而我一直用高年级思维来教低年级学生,没有完全吃透课文内容。以后我会多看《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第三,课堂上学生积极性不能很好地发挥。说到底,还是自己没有设计好教学方案,没有很好地结合学生的学情、教学情境去教学。当课堂上的内容熟记于心后,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第四,以后要把握学习的机会,多听优秀老师和其他老师的课,不断学习。每周听两个优秀老师的课,写好反思记录。多和优秀老师进行交流。
第五,勤于写教学设计。在写的过程中多锻炼自己,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第六,评价语匮乏。归根到底,还是自己平时看的书、学习的内容少,知道的内容少,需要多层面提升自己。多加学习。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2
《剃头大师》一文围绕着童年,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丰富情感体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的语段。
2、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突显了年段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索信息。在本节课中,我安排了两次默读,并在默读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默读时要圈画关键词,做批注。对于这样的长篇,默读是一种非常必要的学习方式,最终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突显了教材特点,半扶半放,抓重点词。课堂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始终都是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如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时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充分默读、圈画后进行交流。
3、突显了本体特征。语文课就要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一。在课堂上,学生时而浏览课文,时而默读片段,时而在我的引领下深情朗诵。特别是在理解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通过个别读、范读、师生对读、接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把教学推向了高潮。
4、突显重难点。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可见,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应该在略读课中得到训练和提高的。何谓学以致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这些话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道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功能。精读课是为学,略读课是为了用。老师平时在精读课加强指导,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孩子才能在自主读书中训练和运用读文能力,最终达到能自主阅读和理解感悟的目的。在课堂中,学生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方法,圈点勾画重点词句,深入领悟文字魅力。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从本文的谋篇布局和文章语言方面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同时,也有意识地抓住以上特点对学生渗透习作的指导。尤其是童趣十足的语言,学生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尽情地品味、感受。从而试图达到烂熟于心,进行运用的效果。我想:就这样来教课文,让学生从读中学读,从读中学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不足之处
1、本节课安排的读书环节不少,但好像缺乏读书目的。
2、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够,老师的“导”多了点。学生主动提问,进行质疑,发表见解的机会少了点。
3、老师对于学生读书后的评价不够及时。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1、课堂教学应放开,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较多交流讨论,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多读书,通过读书,感受童年的快乐。
2、在此基础上,应让学生表演读,这样能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对其中蕴含的情感有了切身的体会,使学生在动态的思维与活动中,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总之,我们应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开放活动的空间、放开学生的手脚,拓展学生的思维,把活动的舞台交给学生,把活动的时间交给学生,把活动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充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竞争意识,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剃头大师》教学反思3
《剃头大师》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秦文君小说《调皮的日子》,有改动。文章主要记述了“我”在表弟小沙的央求下,自诩“剃头大师”,为他剪头发的有趣过程,文笔活泼,童真溢满。故事中的小沙理发时只要求“别剪破耳朵”,结果被“我”剪得“整个头上坑坑洼洼”,最后“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作为“童年趣事”,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唤起他们许多相关的经验与记忆。教学时,应立足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并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特色来组织学习活动。
根据文章的内容、语言特点及三年级的教学重点,确定教学目标为借助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句。另外通过朗读,边读边想象,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通过对语言的感悟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读书伊始,我从“剃”字入手,引出文章的主人公小沙剃头的故事。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我将“害人精”和“剃头大师”两个人物进行对比,使学生明白了“剃头大师”和“害人精”两个词语的意思。
教给方法,学习语言。在本文的学习中,我指导学生借助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帮助理解难懂的词语。我还指导学生揣摩课文中的语言,部分有趣的情节让学生上台表演,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本节课我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1、课堂教学的语言不够精炼,有些语言还要进行锤炼;
2、对学生的评价语过于单一,要关注学生的不同点,给出及时且到位的评价;
3、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时的讲解还不够到位。今后我会虚心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