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和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教学难点: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脑筋急转弯:有三个人,他们中有2个爸爸,2个儿子,这是怎么回事?
教师说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数和数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的。揭题:
二、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
1、创设情境。
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可以怎么拼?请同学们先想象一下,然后说出你的摆法,并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汇报拼法,教师依次展示长方形的拼图,并板书:
4×3=1
26×2=12
12×1=12
教师根据4×3=12揭示:4×3=12
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提出要求:你能用倍数和因数说一说6×2=12
12×1=12吗?
2、深化感知。
(1)你能举出一些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
教师说明: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三、探求一个数的倍数。
1、设疑。
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3的倍数有
12、18。除了
12、18还有别的吗?请在纸上写出3的倍数。你能完成得又对又好吗?。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引发冲突:为什么停下来不写了?有什么困难吗?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加省略号表示写不完。
2、交流。
揭示“有序”,为什么要有序地写倍数呢?全班讨论:“你是怎么写3的倍数的?”。
3×
13×
2 3×
3……
3
3+3
6+3
……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用依次×
1、×
2、×3……写出3的倍数。
3、深化:请写出2的倍数,5的倍数。
4、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小组讨论:观察这三道例子,你有什么发现?全班交流,概括规律。
5、小结:发现这些规律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寻找一个数的倍数。
四、探求一个数的因数。
1、设疑。
刚刚我们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倍数,接下来我们来找一个数的因数。
请写出36的所有因数,
2、组织讨论。
你是怎么找36的因数的?
( )×( )=36从一道乘法算式中可以找到2个36的因数,6×6=36呢?
36÷( )=( )从一道除法算式中也可以找到2个36的因数。
3、讨论“多”。问:写得完吗?你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写?
师动画演示36的因数(从两端往中间写),同时指出:当两个因数越来越接近时,也就快要写完了。
4、巩固深化。
请写出15的因数,16的因数。学生练习后组织评讲。
5、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问:通过观察这三道例子,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6、小结:写一个数的因数时可以从1和它本身来写,从小到大依次寻找。
五、巩固拓展。
1、快乐大转盘
2、猜数游戏。
六、老师总结:利用微课对整节课做一个总结。
七、学生总结: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集体研讨发言稿
这是一节概念课,关于“倍数和因数”教材中没有写出具体的数学意义,只是借助乘法算式加以说明,进而让学生探究寻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通过备课,我梳理出这样一个教学脉络:乘法算式——倍数和因数——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从教材本身来看,这部分知识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没有什么生活经验,也谈不上有什么新兴趣,是一节数学味很浓的概念课。如何借助教材这一载体,让学生在互动、探究中掌握相应的知识,让乏味变成有味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点教学体会。
一、设疑迁移,点燃学习的火花。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采用脑筋急转弯中的一道题作为谈话进入正题,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例中隐藏着共同点:一一对应、相互依存。对感知倍数和因数进行有效的渗透和拓展。
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我依据学情,设计让学生独立探究寻找3的倍数。学生发现3的倍数写不完时面面相觑,左顾右盼。学生通过讨论,认为用省略号表示比较恰当。用语文中的一个标点符号解决了数学问题,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学生从中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快感和掌握新知的成就感。教师一声亲切的问候:“怎么停下来了呢?”、一声惊讶:“哦!写不完呀?”、一句激励:“能想出办法吗?”。看似教师“怠工”的预设,是为了学生“越位”的生成
二、渗透学法,形成学习的技能。
由于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无限”、又如何有序写出来呢?我设计了尝试练习引出冲突讨论探究这么一个学习环节。学生带着“又对又好”的要求开始自主练习,学生找倍数的方法有:依次加
3、依次乘
1、
2、3……、用乘法口诀等等。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围绕“好”展开评价,有的学生认为:从小到大依次写,因为有序,所以觉得好;有的学生认为:用乘法算式写倍数,既快而且不受前面倍数的影响,可以很快地找到第几个倍数是多少,因为简捷正确率高所以觉得好。如此的交流虽然花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但是学生从中能体会到学习的方法,发展了思维,这才是最宝贵的。正所谓没有一路上的山花烂漫,哪有山顶上的风光无限。
三、活用教材,拓展学习的深度。
教材中安排36÷()=()这一道除法算式来找一个数的因数。我觉得这样的设计可能会带来几点不足,其一:学生感知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寻找一个数的倍数都是借助乘法算式,同样,找一个数的因数也可以利用乘法,让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岂不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吗?其二:从学情来分析,相对于除法,学生更熟练、更喜欢运用乘法。以学定教,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借助()×()=36来寻找一个数的因数。
课尾,我设计了一两个游戏,将整堂课的内容进行整理和概括,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比较,对后续的学习进行适当的铺垫。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收到了课虽止意未尽的良好效果。
纵观整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尝试练习、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加以引导,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其中。整节课似行云流水、波澜不惊,但我想学生在思维上得到了训练,探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也会逐步得到提高的。
小学数学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
教学过程:
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
1、师:(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2、师: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想像后举手回答。
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指名说一说)
4、师:同学们,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么样?
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
师: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只能拼一种?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并举例说明。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板书的3、13、7、5、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12、14、1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略)
6、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
7、师: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
二、动手操作,制质数表。
1、师出示:73。让学生思考着它是不是质数。
师:要想马上知道73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同学们都说“是呀”。)师:这表从哪来呢? (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这上面是1到100这100个数,它不是质数表,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2、让学生动手制作质数表。
3、集体交流方法。
三、练习巩固:完成练习四第
1、2题。
四、课题小结:
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2、使学生依据因数和倍数的含义以及已有乘、除法知识,通过尝试、交流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类最早对数学的研究就是从自然数开始的。看似简单的自然数,里面蕴藏着无穷的知识和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自然数的一些知识。 (课件出示:12个小正方形)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里有12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大家可以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吗?生:可以。
师:怎样拼成一个长方形呢?谁能用一个乘法算式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
生1:1×12=12生2:2×6=12生3:3×4=12 (板书:1×12=12 2×6=12 3×4=12)师:还有吗?生:没有了。
师: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算式,(点击课件)根据1×12=12,大家猜猜看,他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生:每排摆12个,摆一排。
师:这是一种情况,还有别的可能吗?生:每排摆1个,摆了12排。
师:是这样摆的吗?(点击课件出示摆法)师:根据2×6=12,你能猜出它的摆法吗?
生:每排摆6个,摆了2排。每排摆2个,摆了6排。师:像这样吗?(点击课件出示摆法)
师:我们来看最后一个乘法算式3×4=12,这个算式刚才是哪位同学说的?你能说说你的摆法吗?
师:每排摆4个,摆了3排。也有可能每排摆了3个,摆了4排。(边说边点击课件出示)大家同意吗?生:同意。
师:同学们可别小看这三个乘法算式,它们不但可以清楚的表示出这几种拼法,而且还蕴含着其他的数学知识呢。我们就以3×4=12这个算式为例,在数学里面,我们就说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反过来说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
二、加强概念的理解。(5分)
师:还有两个乘法算式呢,大家知道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生:知道。
师:同桌两人相互说说吧。开始师:谁来说第一个算式?(点击课件)
生:1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因数。12是1的倍数,12是12的倍数。师:同意吗?
生:同意。(点击课件出示)师:2×6=12这道算式谁来说一说?
生:2是12的因数,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是6的倍数。师:说得真好,刚才两位同学表述得非常完整。因数和倍数就像一对好朋友,我们在说的时候一定要说清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缺一不可。(课件出示)
师:通过这三道乘法算式我们找出了12的因数,12的因数有哪些呢?一起来说一说。引导学生一组一组的说。师:12还有其它的因数吗?生:没有了。师: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课件出示)
三、探索寻找因数的方法。(10分)
师:这里还有5个数,大家看看哪两个数之间存在因数与倍数的关系?谁来说一说?
(课件出示2,3,5,18,25)生自由发言。
师:我刚才听到好几个数都是18的因数。哪位同学能在这5个数中找出18的因数到底有哪几个?生1:2,3生2:18 ……
师:看来我们要找出18的一个或两个因数很容易,(在所有的整数中,18还有其它的因数吗?)怎样才能把18的所有因数都找出来呢?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讨论完后把方法写出来。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一组来说说你采用的是什么方法?生1:1×18=18 2×9=18 3×6=18生2:18÷1=18
18÷2=9
18÷3=6 ……
(展示三个小组的做法)师:大家琢磨琢磨这几种看似不同的方法有相同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发现其实都是运用了乘法口诀,通过一个算式能找出两个因数,也可以说是一对因数)
师:很有道理。我们一起来看看18的因数是怎样一对一对找出来的。首先由1×18=18,我们可以找到…生:1和18生:由2×9=18,我们可以找到2和9,由3×6=18,我们可以找到3和6。
板书:6
师:找完了吗?生:找完了。
师:我们把18的因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完整的说一遍。 (学生齐说,老师用手势引导)下面我们把它写下来。
(师板书:18的因数有1,2,3,6,9,18)
师:18的因数还可以像这样表示(点击课件出示集合图)
师:我们刚才找出了18的所有因数,大家认为要想把一个数的因数找完整应该注意些什么?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师:你说得真好。还有需要注意的吗?生:要一对一对的找。
师:这两位同学总结的方法很不错,大家听清楚了吗?谁能完整的说一说?
生1:有序的、一对一对的找。师:你来说一说。
生2:有序的、一对一对的找。
师:对,按照大家说的这种方法我们就能很快的把一个数的所有因数找出来。那找到什么时候为止呢?请大家看18的最后一对因数是几和几?生:3和6。
师:为什么不接着往下写了?生答。
小结:其实找因数就像我们数学中的相遇问题。最开始是1和18,离得很远,接着是2和9,有点近了,再接下来是3和6,更近了。3和6之间的整数只有4和5,都不是18的因数,所以没必要再往下找。
尝试练习:
师:请大家按照这种有序的一对一对的找的方法试着找一找30和36的所有因数。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30的因数你是怎么找的? (投影展示)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大家同意他的想法吗?和他一样的请举手。
师:既然大家都用了这种方法,那么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同学们,30的最后一组因数是5和6,找到这儿的时候还需要继续找吗?为什么?
生:因为5和6已经挨着了,它们之间已经没有整数了。
师:说得真好,我们按照一定的顺序,一对一对地找出了30所有的因数。36的因数谁来说一说。生汇报,课件演示。
(出示到6和6时,还找吗?)生:不找了。师:因为…
生:因为6和6已经重合了,它们之间更不可能有其它的整数。师:最后一组出现了两个相同的因数,怎么办?生:我们就可以只写一个。 (演示:去掉第二个)
师:36的因数有哪些?请大家有顺序的说一说。 (生说,课件演示)
四、观察发现因数的特点。(3分)
师:找一个数的因数大家会了吗?生:会了。师:下面老师口述两个数,看看哪个同学能够很快地说出它的所有因数。我们来比一比。师:1的因数有…生:1师:还有吗?生:没有。师:7的因数呢?生:1、7。
师: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大家掌握得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所找的这些数的因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生:所有的数的因数都有1。
(课件出示)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 1 ),师: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什么?生:它本身。
(课件出示: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师:既然一个数有最大的因数,那么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
五、找一个数的倍数。(10分)
师:我们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那么找一个数的.倍数大家会吗?试一个怎么样?生:好。
(课件出示:你能找出多少个2的倍数)
师:同桌相互说着听一听。(师板书:2的倍数有)师:谁来说一说?
生:2,4,6,8,10……(生边说师边板书)师:写得完吗?生:写不完。师:那怎么办?
(引导学生用省略号表示)
一个数的倍数同样可以用集合图表示(点击课件,出示集合图)师:2的倍数我们是找出来了,谁能告诉我,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得吗?生:2×1=2 2×2=4 2×3=6 2×4=8 2×5=10…
师:找2的倍数我们可以2来分别乘1、2、3、4、5…所得的积就是它的倍数了。找其它数的倍数我们能用这种方法吗?生:能。
师:请大家试着在这条数轴上找出3的倍数。一起说一说。 (课件演示)师:说得完吗?生:说不完。
师:这还有两个数5和7,哪位同学能够很快的说出它们的倍数。(课件出示)
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师:通过上面的例子,你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生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生2: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 (课件跟随出示: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
师:今天的新知识即将告一段落,下面的一些题大家看看会做吗?
六、练一练:(3分)
1、投影出示填空题。
① 24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倍数是()
②只有一个因数的数是()
③ 15的因数有()。
④ 6的倍数有()(写出5个)
⑤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
师:大家说得真棒,我们来看看这几位同学说的对吗?
2、谁说得对?(投影出示)
师:看来凭这几道题要想难倒同学们,还真不容易,不过我还真不想放弃,这还有两道题,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猜一猜(1分)考考你
师;看来我不想放弃都不行了,同学们太聪明了。
七、 小结。(2分)
师:聪明的同学们,谁能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八、拓展(3分)
师:既然我们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那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编号的所有因数写下来。
生开始写。
师:编号是6的同学请站起来,你真幸运,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6的因数。
课件出示。
师:我们如果把最大因数它的本身去掉,从剩下的三个因数中你会发现什么?
生:1+2+3=6
师:这剩下的因数和刚好等于6,也就是说刚好等于这个数的本身。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完全数,也叫完美数。我们全班同学的编号中大家知道有几个完美数吗?
生:……
师:只有两个。在1到40000000之间只有5个完美数。最早研究完美数的是生活在2500年前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到20xx年,人们在无穷无尽的自然数里,一共找出了40个完美数。我们一起来看看前6个完美数。当然,人们至今仍然没有停止寻找完美数的步伐。同学们,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也应该有科学家的这种孜孜不倦,认真执著的精神。
小学数学倍数与因数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归纳整理“因数和倍数”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认知结构。
2、技能目标:亲历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渗透事物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概念间的联系和发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归纳和整理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课前活动:
1、要求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意义理解并熟练掌握。
2、把自己的整理情况写在作业本上。
本章知识点:
1、因数与倍数的意义
2、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2的倍数特征
4、奇数、偶数的概念
5、5的倍数特征
6、3的倍数特征
7、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区别
复习提纲:
教学程序: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完因数和倍数这章知识,老师这有两个问题想考考你们,看谁的反应快,你们愿不愿意?
师:你能用因数和倍数的知识描述一下4这个数吗?
(4是自然数,合数、偶数,是8的因数,4是2的倍数)
师:你又能描述一下5吗?
(5是奇数,是10的质因数)
小结:同学们很聪明!不过,这些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还有很多联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一步整理复习这些内容,理顺它们之间的联系。
(板书: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
第二步:发放复习提纲,布置复习任务
1、发放提纲
2、作要求
第三步:自主复习,回顾旧知识
先自己想一想,要怎么做这些题,如何回答?怎样举例?考虑之后就可以在组内交流。
第四步:合作学习、质疑问难
1、合作交流学习
2、师巡视指导
第五步:展示交流,师适时补充点拔
1、展示汇报
2、师适时点拔,补充(老师也做了相应的整理,我们一起看看板书)
第六步:知识巩固、拓展训练
技能训练题:
1、按要求填数,在1―10的自然数中,选择合适的数填入圈内。
质数合数偶数奇数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既是合数又是奇数
2、判断
(1)12是倍数,2是因数。()
(2)1是奇数也是质数。()
(3)奇数都是质数,偶数都是合数。()
(4)质数没有因数,合数有无数个因数。()
(5)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3、我的手机号码是:A B C D E F G H I J K,注意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数字,愿不愿意知道老师的手机号码:
A――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B――最小的奇数的3倍()
C――5的最小倍数()
D――比最小的质数大5()
E――8的最大因数()
F――3的最小倍数()
G――最小的偶数()
H――最小的偶数()
I――2和5之间的奇数()
J――既是5的倍数又是5的因数()
K――比最小的合数小1()
老师的手机号码是:_________
第七步: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特征:质数和合数这几个方面的知识,如果说有哪些地方弄不清楚,那么你们刚才破译出了老师的手机号码,下来可以拨打我的号码,老师随叫随到,可以帮助你,谢谢同学们的合作。
板书:
因数与倍数
A×b=c(a≠0,b≠0),
数的意义a和b就是c的因数,
C就是a和b的倍数
因数与倍数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求一个数的因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数和倍数的方法
2、求一个数的因数,要一对一对地找,看哪两个自然数的积等于这个数,那两个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1、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 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的倍数特征
2、奇、偶数: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5、3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倍数,这样的数就是2、5、3的倍数
1、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的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
质数和合数
2、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