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时间:
分享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1

  新知识点:

  1、理解面积的含义。

  2、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3、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要求:

  1、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3、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使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所给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建议:

  1、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直观教学。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增加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还应注意选择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具或课件,从中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

  机械的'学习往往体现在概念教学中,机械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符号,却不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不理解有关概念的联系,更不会灵活地运用。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能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了解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教学“面积单位”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形状;二是指导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结论。在本单元中,有些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不叫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操作,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算给予较多的关注,不仅在“做一做”中有所体现,在练习中也有较多反映,如很多计算面积的练习,都要求学生先估计,再测量计算出面积。所以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慨括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面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利用常用面积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击掌。

  2、出示两片树叶,涂色比赛。

  3、课件出示P60图。比较那个面大。

  4、小结:这些我们能看到的和摸到的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图片

  哪个图形面积大?

  2、谁能用一句话慨括什么是面积?

  3、结合生的回答师板书。

  4、①、重叠法比较两个长方形的大小。

  ②、利用手中学具以小组为单位比较两个长方形的大小。

  5、面积单位:

  ①、以小组为单位自学P63内容。

  ②、生答学到了什么?(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三、小结:我们学习了什么?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四、巩固练习。①、课件出示②、P64 1、2、3、4

  五、总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六、作业:课后找一找周围的物体表面。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出示米尺和学生尺。比一比,有什么不同?

  从而提炼出比的结果:长短不同,大小不同。

  你们所比的长短指尺子的什么?(长度)大小又指的什么?(尺子的面)

  (2)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有关物体表面的知识。(板书:物体表面)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从两根尺子的比较中,引发学生已有的旧知“长度”和相关“物体表面”的经验,自然体验由“线”到“面”的空间飞跃,引出对“物体表面”的研究。观察比较中,学生也初步感知了“长度与面”的区别,为下节学习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埋下伏笔。]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1、指一指:我们身边有很多物体,比如黑板,幕布、书本、课桌等等,它们的表面在哪?

  2、摸一摸: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表面,有什么感觉?

  3、比一比:这些物体的表面,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呢?

  指出: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4、运用“面积”说一说: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1、认一认:有哪些封闭图形?

  2、指一指:封闭图形的面积。

  3、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3)归纳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积。谁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小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

19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