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扁鹊治病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理解“讳疾忌医是十分有害的”的道理。
3.在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反复的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读音和区分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语气。
3.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
重点难点
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反复的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教具准备
1.查资料了解扁鹊和蔡桓公的生平。
2.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0)
1.自读课文,留心生字新词的读音。检测正音。
2.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交流理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简介扁鹊生平。
二、激发兴趣,深入研读(20)
1.同学们想把这个寓言故事演一演吗?
(引导明确要演好故事,必须先精读课文。)
2.自由分组,研读课文,想想:要注意哪些地方才能把故事演好?
3.全班交流,读悟结合。演好故事需要注意的地方,如:
⑴发现时间的变化,即时间顺序:一天——过了十来天——十来天后——又过了十几天——五天以后。
⑵弄清蔡桓公病情不断恶化:病在皮肤——发展到皮肉之间——发展到肠胃里——深入骨髓——浑身疼痛而死。
⑶注意扁鹊拜见蔡桓公神色动作的变化:站了一会儿——只好退出——连忙退出——立刻掉头就跑——最后跑到秦国。
(鼓励展开想象。注意精读第5段。)
⑷注意蔡桓公语言、神色的逼真:
①豪不在意,说“医生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便邀功请赏。“
②假装没听见,没有理睬他。
③满脸不高兴。
④觉得奇怪,派人去问原因。
⑤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
⑥病死。
(注意透过这些词句走进蔡桓公的内心世界,指导读出感情。)
三、课堂小结(3)
四、布置作业(5)
1.写本课生字新词。
2.复述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讳疾忌医是十分有害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反复的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8)
1.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和书写。
2.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内容。
二、小组合作,表演评价(20)
(强调表演和评价都要紧扣课文内容,最好能展开想象。)
1.小组合作,分角色,根据课文内容彩排。
2.表演评价:是否理解了解课文内容,人物形象是否鲜活等。
三、感悟寓意,拓展延伸(7)
1.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讳疾忌医十分有害)
2.你从故事中还得到了什么启示?
(比如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自己的坏习惯、坏毛病要尽早改掉等。)
四、布置作业(10)
1.看拼音,写汉字
shì tàng pài yāo bài
解( ) 敷( ) 指( ) ( )请( )见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天,扁鹊第()蔡桓公,他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告诉蔡桓公皮肤上()。过了十来天,扁鹊第()次拜见蔡桓公发现他的病已经发展到()之间了。十来天之后,扁鹊第()次拜见蔡桓公告诉他的病已经发展到()里。又过了十来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立刻掉头就跑,因为蔡桓公的病已经(),无药可治了。
板书设计
扁鹊的诊断 蔡桓公的反应
扁 病在皮肤 豪不在意
鹊 病在皮肉之间 假装没听见 讳疾忌医
治 病在肠胃里 满脸不高兴 十分有害
病 病在骨髓 觉得奇怪
结局在意料之中 浑身疼痛而死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扁鹊治病、理睬”等词语,理解“理睬、无能为力”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扁鹊治病》。联系有关词句和表格,体会扁鹊和蔡桓公等人物的想法,懂得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等道理。
3、根据文本想象写话,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重难点
整体把握《扁鹊治病》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扁鹊和蔡桓公等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扁鹊和蔡桓公的资料。
2、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不懂的词语。
3、小黑板若干块。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纪昌学射》,我们知道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我们一起来重温昨天的一些知识。
(1)组词。
肠( ) 剂( ) 睬( )
汤( ) 挤( ) 彩( )
扬( ) 济( ) 踩( )
(2)填空:寓言故事一般都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 )的纪昌 ( )的飞卫 ( )的扁鹊 ( )的蔡桓公
2、故事导入
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古代名医,他是谁呢?
学生阅读资料,了解扁鹊其人:
有一次,他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guó)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qí dǎo)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liào)在一边。扁鹊得知后,前去为虢太子医治。扁鹊告诉虢君,太子患的是“尸厥(jué)”(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xié)下做药熨(yùn)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来。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生读短文回答: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他是什么人?
师: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被人们广泛传颂。因为故事虽然简单,却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二)、自读自悟,粗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填表:
2、学生讨论,交流答案。
(三)、感悟课文,细品课文
1、看了这个表格,你有什么问题想要跟同学们讨论的?
a、这些表示病程时间的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1)读相关语句: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
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
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2)学生交流体会。
b、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
(1)扁鹊是怎样劝的,你能在文中找出来吗?(用横线划出)
(2)读相关语句: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fū)烫(tàng)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jì)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suǐ),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3)学生交流体会:扁鹊出于医生的医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
c、扁鹊是有名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
(1)读相关语句:
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cǎi)他。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
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2)学生交流体会:蔡桓公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鹊的话。
d、扁鹊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1)读相关语句:
扁鹊走后……
扁鹊又退了出去。
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2)学生交流体会:他觉得自己无法治疗时,跑到秦国,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
e、课文读到这儿,你是怎样评价扁鹊和蔡桓公这两个人呢?
蔡桓公:不听劝告 自以为是 固执己见
扁 鹊:医术高明 医德高尚 是个令人尊重的神医
f、蔡桓公本来患的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
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固执己见等道理。
(四)想象写话,拓展提升
读了这个故事,大家肯定有许多感受,也肯定有很多话要说,那么你最想对谁说,想说些什么呢?下面,让我们畅所欲言,尽情地写一写吧!
五、总结谈话,课外阅读
《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这两则寓言,使我们明白了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这样优秀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余时间读一读寓言故事,相信你一定能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理睬、肠胃、汤药”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的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好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想法,准确的理解寓言的寓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 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固执己见等道理。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老师讲述故事《银针救太子》
师:战国时期,有个医术高超的医生,叫扁鹊。有一天,扁鹊行医路过虢国,虢国举国上下一片哀痛!原来他们的太子突然去世了!扁鹊觉得十分奇怪,请求进宫察看,没想到,经过他的治疗,太子竟然活了!从此,神医扁鹊的美名家喻户晓!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2、说一说:你们了解扁鹊吗?谁来说一说。板书:扁鹊
(生:我知道扁鹊是个神医;我知道扁鹊曾经多次给人看病,所创的四诊法,中医沿用至今我知道他是战国时期一个非常有名的医生;我还知道他在秦国为秦王治病,后来太医嫉妒他,把他偷偷地杀害了……)
3、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了解到扁鹊是一个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神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扁鹊的故事。
4.板书:扁鹊治病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通过读书我知道了:故事讲的是发生在蔡桓公和扁鹊之间的故事;扁鹊多次劝说蔡桓公,蔡桓公都没有听从劝说,最后还是死了;这篇课文讲的就是扁鹊怎么样给蔡桓公治病的事情…………)
评议:你真会读书!
扁鹊是怎么样劝说蔡桓公的,有关的句子你找到了吗?
对,读书就应该抓住最重要的内容!
过渡:同学们真能干!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读懂这么多的内容。
3.引导学生质疑: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那么你通过读课文,听同学的交流,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看看谁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
梳理学生的疑问:蔡桓公为什么不相信扁鹊说的话呢?既然蔡桓公不相信,为什么扁鹊还反复的前去劝说?扁鹊后来为什么又逃跑了呢? ……
4.引导自学,解决疑问: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来读课文,注意一边读一边思考,在自己读懂的地方做个记号,一会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细读课文
过渡:同学们真认真!能够用心的读书,静静的思考!读书就应该这样,才能够有所收获。那么第一个问题你读懂了吗?从哪儿看出蔡桓公对扁鹊的话不相信呢,请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1. 指名学生读一读句子:
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a:学生读一读这个句子
b:想一想:蔡桓公因为自己感觉身体无恙,才不相信扁鹊说的话,想想蔡桓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心理会想些什么呢?(很生气,不以为然)
c:从你们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蔡桓公当时非常的生气,不以为然。那么这个句子应该怎么样读呢?
d:自己体会着读一读句子
e:指名朗读
f: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学生齐读)
2. 说一说除了这个地方,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蔡桓公不太相信呢?
过渡:尽管蔡桓公很不相信扁鹊,对他不加理睬,扁鹊为什么还三番五次地去拜见他,告诉他病情的发展,想给他治病呢?请大家自由地再来读一读这三个句子。
1. 学生自由读句子
2. 扁鹊为什么三番五次地想给蔡桓公治病呢?在小组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3. 扁鹊为什么三番五次地想给蔡桓公治病呢?谁来说一说。(救死扶伤、不治就要死亡……)
评议:你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
从你的发言中,老师也看到你了你有一颗爱心,谢谢你!
对啊,医生的本职告诉他,就应该这样做!你体会的非常好!……
4.蔡桓公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加剧,扁鹊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前来拜见,因为他知道大王的病不及时医治的话随时就有生命的危险……因为他知道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因为他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那怎么读才能够读出扁鹊当时的心情呢?
5.请同学们体会着读一读这几句话。(自由读一读)
6.指名读一读,评议
7.再指名读一读——学生齐读课文
过渡:课文读到这儿,你是怎样看扁鹊和蔡桓公这两个人呢?
1. 学生思考
2. 引导回答:
蔡桓公:讳疾忌病 固执己见
扁 鹊:医术高明 医德高尚
评议,引导:
蔡桓公除了不听别人的劝告之外,你觉得他还是个怎么样的人,谁接着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谁还有不同的见解,大胆的交流交流。
能够前后结合,来谈自己的看法,太棒了!
立人之本就是德!作为一名医生,他不仅医术高明,最重要的是他医德高尚。不仅仅想到了为了一个蔡桓公,更重要的是他为了整个国家。
对于扁鹊,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3.教师总结:刚才,我们结合课文重点的语句,体会到了扁鹊和蔡桓公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过渡:又过了十几天,扁鹊又看见了蔡桓公,这次他却掉头就跑掉了?他为什么跑了呢?
1. 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书上有关的句子。
2. 投影出示课文中的句子:
皮肤病……发展到皮肉……
3. 谁还从这个句子中读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呢?
4. 谁愿意把我们体会到的读出来?指名读一读课文。
四、拓展想象:
教师创设情景,音乐起: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不久他就病死了,桓公本来能够好好地活着,品尝着山珍海味,享受着人间富贵,可是最后他还是死去了,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了。读过这个故事,大家肯定有许多感受,也有很多话要说,那么你最想对谁说,想说些什么呢?下面,让我们畅所欲言,尽情地说一说吧!
1. 对蔡桓公说:(蔡桓公,你应该听从劝告,那样,你的病就不会这么严重了,也不会最终病死了;蔡桓公,你错了,你应该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固执己见;蔡桓公,你现在终于知道扁鹊说的话是真的了吧!)
评议:对啊,如果能够在一开始的时候,蔡桓公就能够引起重视,病情一定会治好的,事情就会得到有效控制的。这就叫做防微杜渐。》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啊!
正确对待自己,防患于未然,才能够不断进步啊!不要讳医忌疾!
2. 对扁鹊说:
(扁鹊,你真是一个神医啊!在蔡桓公的身旁一站就知道他患病了!
扁鹊,你尽到了医生的本职工作,给蔡桓公看病,他不听你也没有办法,不用太伤心难过了!扁鹊,你一次次的拜见,看出你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
评议:立人之本就是德!
夸奖他:就是对他工作的肯定!
3. 对自己说:
评议:对呀,结合寓言的学习,能够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启迪和思考,真了不起!生活中,我们也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及时克服。
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谈出自己的看法,看来你确实读懂课文了!
4. 对所有的同学说:
善意的批评,会让我们不断的进步!
“金无足金,人无完人”,我们要学着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5. 总结 :说了这么多,现在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课文的题目,你能够给这个寓言故事换一个更加合适的题目吗?
(《桓公之死》 《深刻的教训》 《生命的代价》
《小病成大病》 《惨痛的教训》 《 扁鹊与蔡桓公》 ……)
五、总结:
1. 这则寓言故事给人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引以为戒,不要让蔡桓公的悲剧在我们现代人的身上重演!
2. 实际上,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许多寓言故事阐明的深刻的哲理警示着每一个人,希望我们同学课下搜集其他的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扁鹊 蔡桓公
一见 敷烫 皮肤小病 不信 医术高明 讳疾忌医
二见 扎针 皮肉之间 不高兴 医德高尚 固执己见
三见 汤药 肠胃 非常不高兴
跑? 不治 病入骨髓 觉得奇怪 病死
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选编这则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感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理睬、肠胃、汤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的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好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想法,准确的理解寓言的寓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导课揭题
1、认识扁鹊。
2、引出蔡桓公
师:扁鹊和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天,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一个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
3、总体感知全文。
三、细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
1、文本细读,抓课文重点词句的方法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读着读着,我看到了 的扁鹊, 的蔡桓公。
2、学法迁移,学生自学课文,感受人物性格。
四、随文练笔,揭示寓意
然而,不管扁鹊怎样说,蔡桓公还是,——指着板书说:不相信医生,不听劝告,自以为是……
师:五六天后,错过最佳的医治时间的蔡桓公病入骨髓,浑身疼痛。只能等死的蔡桓公,后悔极了,他想起了扁鹊三番五次劝告,此时此刻他会说些什么呢?写在课文上:病入骨髓,浑身疼痛的蔡桓公说 。
师:不久,蔡桓公死了。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总结:
这则寓言故事给人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引以为戒,不要让蔡桓公的悲剧在我们的身上重演!
布置作业。
反思:
第一次试教时,我是以名医扁鹊——治不了病——蔡桓公死因来展开学习的,黄、杨两位老师认为,名医一条线后,又回头研读蔡桓公死因,课文学习过程显得重复拖沓,建议我把两条线合并。我别无他法,反复思考后,最后定稿:读文后,以你看到了( )的扁鹊,( )的蔡桓公为主线,抓住重点词句,人物语言来细读课文。并试图通过学法指导进行迁移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
我认为学生能读懂寓言故事的寓意。所以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朗读的训练上。朗读训练一直都是我的弱项,本次我也是有意挑战自己,采用学生自评、他评,分角色,加提示语等方式指导朗读。自己认为比起以前来,这一方面是有所进步的。但是觉得读得不到位,担心时间不够而匆匆流于形式,不能读得酣畅,淋漓。一些朗读的设计也未能打开学生思维与情感的共振,因此填不出提示语,也读不到那时,那人的心底。
关于最后寓意的揭示,课文是采用泡泡的形式: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来设计的。我当时也想利用好课文提供给我们的课程资源展开,但是仔细想想,这样的设计,学生就是一种说教式的言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小病不治,大病难治”……估计也就这样的种种。于是我就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拓展:……全身疼痛的蔡桓公说:( )。有的学生是从蔡桓公明白后,知错了的角度来想象的,也有的学生则完全以蔡桓公本人的角度,临死时要求部下找回扁鹊的迫切心理展开描写的。其实,前者就是揭示寓意,而后者则是对蔡桓公人物形象的再一次丰满,自大傲慢的蔡桓公致死都无法改变一意孤行,目中无人的坏毛病,导致最后的不治身亡。
课堂中肯定还存在很多问题,大家的探讨、关注就是对我的最大支持和鼓励。希望大家能积极跟贴,畅所欲言。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过程,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懂得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等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
教学重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扁鹊治病》。板书,齐读。
二、学习生字
1、“扁”和“鹊”是要求我们掌握的生字,看到“扁”,你会想到哪些字?(编、遍、蝙、骗、偏、
师:看来,扁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哪里学要他,他就毫不犹豫地去帮忙。你怎么记住“鹊”?(爱惜的惜竖心旁换成鸟字旁,错、蜡)通过预习,你知道扁鹊是什么人?让我们把名医的名字写一遍。
2、其他生字预习得怎样?出示:肠胃汤药敷烫蔡桓公理睬几剂比较学习“肠汤烫”和“睬菜踩”,教写“蔡”。
(根据学生基础差,学生字困难,尤其是形近字分辨不清,考试失分情况,教学时尽量细致些,教会他们识字方法。但是对于“通过预习,你知道扁鹊是什么人?”这一问题,可能太开放了,学生受老师刚才的“乐于助人”一词影响,也答他是乐于助人的人。而我的本意是让他们答“名医”。于是,我马上换成“扁鹊是做什么的?”才比较准确。)
三、初读课文
1、同伴轮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准的同伴纠正。
2、指名分段读文,正音。其余同学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浏览课文,课文讲扁鹊几次见蔡桓公?分别是哪些段写的内容?(共四次。第一次:第1—2自然段第二次第3自然段第三次第4自然段第四次第5自然段最后一段写结果。有明显的时间标志)
(初读课文,训练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比以前进步,还用上“三番五次”而“几次见蔡桓公”这一问题是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条理,便于下一步教学。)
四、理解课文
(一)、第一次
1、指名读1—2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扁鹊和蔡桓公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指导朗读(尤其是蔡桓公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
(问题给了学生,学生不知怎么回答,只好换成“你认为扁鹊(蔡桓公)怎样,从……看出”,这样的句式便于学生回答,以前学生回答问题很简单,不会接着阐述,经过训练,学生会抓住重点词句谈体会了。此时,学生通过谈体会明白,扁鹊真是技术高超,在大王身边站了一会儿就看出大王有病。二蔡桓公根本不相信扁鹊的话,不听他的建议。为了解寓意已经做好铺垫。)
(二)、第二次
1、指名读第3自然段,边听边想:假如你是扁鹊或者蔡桓公,你是怎么想的?
2、师采访扁鹊:大王根本不相信你,你为什么还来?
3、采访蔡桓公:您为什么很不高兴?不理睬扁鹊?
(让学生进入角色,谈谈心里想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此时,学生已经了解到:蔡桓公不听扁鹊劝告,病已经严重些了。同时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老师引导下,有些同学思维活跃起来,用上广告词: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比喻句:力大如牛;夸张句:力举千斤,一顿能吃一头牛……)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始末,感悟寓意。
2、练习复述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感悟寓意。
2、编写病菌入侵记。
教学过程:
一、解题:《扁鹊治病》这个题目要抓住哪个字理解?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二、学生汇报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
三、出示课件,导入新课。
1、(父王,前两个月您还体健如牛,怎么突然就抛下我们走了?(相机指导朗读)
(我是一个小小的病菌,是我杀了他,为此我还写了一篇《病菌入侵记》,咦,我的《病菌入侵记》呢?完了,不知什么时候丢了。同学们,你能帮我重写一篇吗?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动手帮病菌写《病菌入侵记》吧,首先,我们要明确以下问题:
a、《病菌入侵记》的主要人物?
b、病菌先到哪里,再到哪里,最后到哪里?
c、病菌入侵时发生了哪些让它担心的事?结果怎样?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解决以上问题,再试着和同桌说说《病菌入侵记》,说的时候,可以按如下方式说:我是一个小小的病菌。有一天,我来到蔡桓公身上,过了几天,来了一个叫扁鹊的人,他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就发现了我,并对蔡桓公说他的皮肤上有病,要是不治,会向体内发展。我一听,吓的两腿发抖,这不是要了我的命。不过“吉人自有天相”,蔡桓公居然不相信名医扁鹊的话,我逃过了第一劫……
3、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感悟寓意,指导朗读。
4、请几位同学说说《病菌入侵记》。
四、完成填空。
五、联系实际,感悟寓意。
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像蔡桓公这样的人,你会对他说什么?
六、作业。
1、先把《病菌入侵记》讲给家长听,再和家人一同演一演,最后写下来。
2、搜集成语故事,周末出一张成语故事手抄报。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7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内容简明,但道理深刻。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注意到体裁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多读多讲,读中感悟,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帮助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练习讲故事,再以课文为出发点,把学生目光引导课外阅读中去,引导他们大量阅读寓言故事,进一步激发读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新词,会写9个生字。
2.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明白寓言揭示的道理。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体裁特点。
教学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就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古代医生扁鹊的故事,想听吗?
2.出示故事,师读,生听。听完这个故事,你想说点什么?
3.指名汇报。
4.交流扁鹊资料:课件出示幻灯片1扁鹊图片,介绍扁鹊。
5.引出课题,板书,齐读课题。
二、通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画自然段的的序号。
2.检查认读词语:(幻灯片2)
(1)检查正音:蔡桓公敷烫肠胃几剂汤药骨髓
(2)相机指导书写:汤肠
(3)检查读文,理清课文思路。(读带有“拜见理睬无能为力医治”这四个词语的句子。)
3.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幻灯片3:借助关键词语概括)
三、全文质疑,品读句子,感悟人物
1.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有问题要问吗?
2.质疑归纳。
3.理出需深入追究的问题。
四、深入读文,追究原因
1.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从课文中去寻找原因。有这样的名医伴随,蔡桓公怎么会病死呢?读课文找原因。
2.指名汇报。
3.明明是有法可治,最后连名医也无能为力,(幻灯片4)究竟是什么要了蔡桓公的命?仔细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批注原因。
4.指名汇报。
5.小结:我们发现原来是蔡桓公的不听劝告和固执己见要了他的命。(板书:不听劝告、固执己见)
五、穿越时空,体会寓意
1.面对这样一个蔡桓公,此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幻灯片5)(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指名说。
3.春秋战国时期,好多辩士都喜欢讲些故事或引用熟语来劝说,你能在刚才的发言中用上一句这样的熟语对他说说吗?(幻灯片6)
六、结合生活,迁移运用
1.聪明的人会把学到的道理放到生活中去,同学们,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能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吗?
2.指名说。
3.课文学到这,你觉得这个故事可信吗?追究寓言的价值。
4.感受寓言故事的体裁特点。
5.借韩非说寓言的寄托性。
6.如何去读懂一则寓言故事,故事本身只是一个跳板,我们要学会借故事去明白寓意。每则寓言都会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引导自读寓言故事,从故事中明白道理。
7.小结。
七、布置作业:(幻灯片7)
1.推荐阅读《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三人成虎》等等。
2.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扁鹊治病》或自编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医术高明
医德高尚
不听劝告
固执己见
扁鹊蔡桓公
(善听意见及早改错)
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组课文以故事为主题,编排了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读故事体会做事做人的道理。我执教的《扁鹊治病》是本单元第二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故事写了扁鹊三次拜见蔡桓公,请求为他治病,而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拒绝治疗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以致最后病入膏肓,无药可救。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剧的结局,警示人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有问题及时改正,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本堂课的设计力图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并联系有关词句,帮助学生体会人物的想法,明白寓言中所蕴含的道理,从而感受寓言的特点。再以课文为生发点,把学生目光引到课外阅读中去,引导他们大量阅读,激发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以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并在学生自主读文后,以词语为抓手,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与此同时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从而突出了重点。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多个层次、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感受扁鹊的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由此引发“为什么有扁鹊这样的名医,蔡桓公还是病死了?”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自主探究,在深入研读中最终明白:“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是蔡桓公丧命的根本原因,突破了难点,使体会寓意,水到渠成。
从课堂与孩子的互动交流来看,教学的设计还需改进,这要求教师具有更高层面的对课的把握,才能使课堂更具创新、更有活力。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读好文中人物对话。
2、能通过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揭示寓意。
3、体会防微杜渐和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通过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揭示寓意。
教学难点:体会防微杜渐和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词语:救死扶伤、药到病除、妙手回春、起死回生、望闻问切
师:如果老师说他主要是形容一个的人的,你能猜出老师要形容谁吗?
生:扁鹊。
请用上其中任意一个词,来介绍扁鹊其人。
生:传说扁鹊是位能让人起死回生的神医,他曾经把“死”了的虢国太子救活了。
……
师:扁鹊的原名叫秦越人,他医术精湛,到各地行医,为百姓解除痛苦,为人们治好了许多病,人们就送他个“扁鹊”的称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扁鹊治病(板书)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通读全文,然后想一想,扁鹊是一位怎么样的医生,他为谁治病。
2、检查生字,新词。
3、交流扁鹊是一位怎样的医生,用文中的词叫什么(名医)。
4、质疑:身为名医扁鹊最后有没有把蔡桓公给治好呢?我们一起去看看文章的最后一段,谁把最后一段读一读。(指名读最后一段)
5、这名医可不是徒有虚名吗?是扁鹊没看出蔡桓公有病呢?还是扁鹊无法医治蔡桓公的病?你能从文中找中反驳的理由吗?
6、生再读文
三、分析扁鹊的“医术”
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画出描写扁鹊是名医的词句,并说明理由。
句一: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句二: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句三: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
从扁鹊的“看”“望”就能了解病人的病情,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那么单是医术高就能称“名医”了吗?
生:医德高尚
四、分析扁鹊的“医德”
你是从文中哪里感受到扁鹊的“医德?”
抓住时间间隔“过了十来天,十来天后,又过了十几天”可见扁鹊为蔡桓公的身体健康着想,扁鹊三番五次地去见蔡桓公为的是什么?
评:对啊,医生的本职就是救死扶伤!
随着时间的推移,蔡桓公的病情日益加剧,扁鹊一次又一次的劝说,该怎么读才能读出扁鹊当时的心情呢?
1、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质疑:你觉得他们谁读得好?为什么?
4、师:蔡桓公日益加剧的病情,扁鹊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他知道蔡桓公的病情不及时医治的话随时就有生命危险;因为他知道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因为他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谁能再来读一读,读书扁鹊日益焦急的心情。
5、指名读。
6、齐读。
五、分析蔡桓公的固执,讳疾忌医
面对扁鹊的再三劝说,蔡桓公的态度又是如何?用笔划出蔡桓公的语言和态度。
交流:
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从蔡桓公的不信到非常不高兴,你读出了蔡桓公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生: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不听别人的善意劝告。
六、明白寓意
师:正是蔡桓公的固执己见、不以为是,最后使他的病情连神医扁鹊也是无能为力,所以扁鹊只好跑了,所以扁鹊不再请求给他医治了。我们来看扁鹊给蔡桓公最后的诊断:
出示:皮肤病用热水敷烫不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1、读一读。
2、从扁鹊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3、联系生活实际,你从这则寓言中又明白了什么道理?
师(小结):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9
一、导入新课
1、在上课之前,老师先在黑板上板书:劝劝劝跑
2、老师故作惊讶装,同学们都觉得奇怪吧!你们发现了问题,不错啊,爱动脑筋,干脆老师给你们的几分钟时间,看看你们还能就这几个字提出哪些问题?”
3、学生自由提问
4、你们真会提问啊,虞老师都差点被你们的问题淹没了,老师想说,会提问质疑的同学是聪明的同学,老师还想说,提出问题后能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同学是更加聪明的同学,你们想做这样的同学吗?
5.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这篇课文中,只要你们认真读文、仔细思考,一定能够轻松地解决的。板书:扁鹊治病
6、别急,咱们先来看看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扁鹊”你们了解扁鹊吗?谁来说一说。
7、指名说
8、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了解到扁鹊是一个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神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认读生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三个劝,一个跑到底隐含了什么意思。
4、指名反馈。
三、细读文章
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教学
(一)三劝——扁鹊三劝蔡桓公
扁鹊是怎样劝的,你能在文中找出来吗?(学生自由找、划)
指名读
扁鹊为什么三次劝蔡桓公治病呢?在小组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谁来说一说。(救死扶伤、不治就要死亡……)
蔡桓公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加剧,扁鹊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前来拜见,因为他知道大王的病不及时医治的话随时就有生命的危险……因为他知道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因为他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那怎么读才能够读出扁鹊当时的心情呢?
5.请同学们体会着读一读这几句话。(自由读一读)
6.指名读一读,评议
7.再指名读一读——学生齐读课文
2、面对着扁鹊的三劝,蔡桓公的态度又是如何的呢?围绕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字,词,句,并做好批注。
出示句子:
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学生读一读这个句子
想一想:蔡桓公因为自己感觉身体无恙,才不相信扁鹊说的话,想想蔡桓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心理会想些什么呢?
从你们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蔡桓公当时非常的生气,不以为然。那么这个句子应该怎么样读呢?
自己体会着读一读句子
指名朗读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学生齐读)
3.说一说除了这个地方,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蔡桓公不太相信呢?
4、感情朗读“三劝”
5、课文读到这儿,你是怎样看扁鹊和蔡桓公这两个人呢?
学生思考
引导回答:
蔡桓公:不听劝告自以为是固执己见
扁鹊: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是个令人尊重的神医
(二)跑
1、谁跑了?(扁鹊)扁鹊是三劝蔡桓公治病,他为什么要跑呢?
2、出示:“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够治好……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治病。”
自由朗读
3、你读出了什么?
四、交流启示
1、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不久他就病死了,蔡桓公本来能够好好地活着,品尝着山珍海味,享受着人间富贵,可是最后他还是死去了,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了。扁鹊是神医,可最后蔡桓公却因小小的皮肤病病死了,扁鹊是否徒有虚名?导致蔡桓公之死的根源是谁呢?(蔡桓公)
2、蔡桓公本来患的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
四、拓展想象:
大家有许多感受,也肯定有很多话要说,那么你最想对谁说,想说些什么呢?下面,让我们畅所欲言,尽情地说一说吧!
1.对蔡桓公说:
2.对扁鹊说:
3.对自己说:
4.对所有的同学说:
5.总结:说了这么多,现在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课文的题目,你能够给这个寓言故事换一个更加合适的题目吗?
(《桓公之死》《深刻的教训》《生命的代价》
《小病成大病》《惨痛的教训》《扁鹊与蔡桓公》……)
五、总结:
1.这则寓言故事给人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希望我们所有的人都引以为戒,不要让蔡桓公的悲剧在我们现代人的身上重演!
2.实际上,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许多寓言故事阐明的深刻的哲理警示着每一个人,希望我们同学课下搜集其他的寓言故事,明天上课的时候讲给同学听。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理解“拜见、理睬、毫不在意、邀功请赏”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3、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经过,抓住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懂得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词语“讳疾忌医”,提问:有谁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隐瞒疾病,不愿意医治。)、
2、提问:你 觉得讳疾忌医是聪明人的做法还是愚蠢人的做法?(愚蠢人的做法)
3导入新课: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国王,他就做了这样一件愚蠢的事,结果白白送了性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个成语的故事。板题:29 扁鹊治病。
二、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1、介绍有关扁鹊和蔡桓公的情况。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标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提问: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扁鹊医术的高超和齐桓公有病不治的愚笨)
4、提问:谁为我们大致说说故事内容?
三、品读课文,读文明理
1、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思考:蔡桓公的病经历了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扁鹊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蔡桓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蔡桓公的言行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完成表格)
2、组织全班交流。
(1)、蔡桓公的病经历了几个阶段?
明确:皮肤——皮肉——肠胃——骨髓。
(2)、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提问:对于扁鹊的话,蔡桓公是什么态度?这表明了什么?(抓住蔡桓公所说的话体会他对自己身体的盲目自信,对扁鹊的不屑一顾和自以为是。)
(3)、指名读第3自然段。提问:这一次蔡桓公对扁鹊又是什么态度?这说明了什么?(抓住“很不高兴”、“没有理睬”去感受蔡桓公的自大和不肯听取他人正确的意见。)
(4)、扁鹊与蔡桓公的第三次会面又是什么情形?(由“非常不高兴”和“连忙”体会蔡桓公的心理:始终不承认自己的病情,对扁鹊越来越厌烦,甚至由惩罚扁鹊的念头。)
(5)、扁鹊第四次见蔡桓公,为什么没有像前三次那样劝他治病,而是掉头就跑?(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无能为力。)
3、提问:蔡桓公的结局如何?(课文最后一段)
4、组织讨论:你觉得蔡桓公事个怎样的人?扁鹊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蔡桓公:不肯听取别人的意见,盲目自信,自以为是,不肯承认自己身上又 毛病。
扁鹊:医术高明,医德良好,为人聪明。
5、抽生复述这个故事。
四、拓展交流,领悟道理
1组织讨论:本来事一点点小病,蔡桓公有多次机会可以治愈,却因为他讳疾忌医,而导致了不可挽回的结局。从中你有什么启发?(认识到听取别人的意见、正视自己的毛病的重要性。)
2、启发思考:“讳疾忌医”中的“疾”并不单单指我们身体上的疾病,还包括我们学习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讳疾忌医”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在我们的身上经常出现,你能就此做一下自我检讨吗?
3、总结:一点点小毛病如果不加以改正,就会越积越严重,达到不可挽回的地步。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训啊!愿同学们都能正视自己,用心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使自己的身心都能健康发展。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扁鹊蔡桓公理睬肠胃烫剂量汤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感悟重点句段体会人物的想法,懂得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品读感悟重点句段体会人物的想法,懂得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我将和同学们一起去认识我国古代的一位名医扁鹊,了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段传奇经历。
2.板书课题:扁鹊治病
3.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4.关于扁鹊你知道些什么呢?学生说说
师
5.出示课件:扁鹊治病的故事,让学生初步体会扁鹊是一位名医。
6.师:通过预习你知道扁鹊给谁治病呢?(板书:蔡桓公)你对蔡桓公有哪些了解呢?生答
师
师:由“扁鹊、蔡桓公、治病”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生质疑,师提炼:
(1)扁鹊为什么要给蔡桓公治病?
(2)扁鹊几次给蔡桓公治病?
(3)蔡桓公的病治好了吗?
师:喜欢问问题是喜欢动脑筋的一种表现,有的问题我们想想就知道了,有的问题还得我们仔细读课文,认真思考才能得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明确两点要求:
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
②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2.交流第一个问题
师:首先,老师想检查同学们有没有把生字多读、读准。
课件呈现生字词:扁鹊蔡桓公理睬肠胃烫剂量汤药
指名读,师正音,全班齐读
3.交流第二个问题:
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指名说
师:蔡桓公生病了,扁鹊三次主动请求给蔡桓公医治,三次都被拒绝,于是扁鹊不再请求医治,结果蔡桓公死了。
三、抓住“名医”,读悟感知
师:现在我们已经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这是读书的第一步。要想走进人物内心,深入了解人物,还得细细地品读课文。
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
师:什么叫名医?板书:名医你知道在我国古代有哪些名医吗?指名说
师补充:呈现四大名医的图片,师相机简介
2.“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扁鹊是一位名医?”交流:
(1)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①你从哪个词看出扁鹊是一位“名医”?(站了一会儿、看)
师:扁鹊仅仅是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就发现了蔡桓公皮肤上的小病,他对蔡桓公病情的诊断主要采用的望、闻、问、切中的哪一种方法呢?(望)看病人的气色就知道人家生了什么病,普通的医生能做到吗?他的医术可真是---高超。板书:医术高超
②好心好意的扁鹊第一次被拒绝了,蔡桓公的病情是否像扁鹊预料的那样向体内发展呢?他下次还会来吗?
(2)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③此时的扁鹊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有点焦急)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说这句话呢?再指名读
④用心良苦的扁鹊第二次被拒绝,蔡桓公的病情是否像扁鹊预料的那样加深呢?他下次还会来吗?
(3)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⑤此时的扁鹊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更焦急了)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说这句话呢?再指名读
师:扁鹊啊扁鹊,你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人家对你不理不睬,几次三番把你拒绝,你为什么还要来呢?生讨论
师
⑥可是苦口婆心的扁鹊第三次又被拒绝了,蔡桓公的病情是否像扁鹊预料的那样更加严重呢?他下次还会来吗?
⑦讨论:不来,为什么?
(4)皮肤病用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⑧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扁鹊说呢?生交流
师:医术高明的医生有很多,只有像扁鹊那样,既拥有高明的医术,又有高尚的医德,才是真正的“名医”。
四、探究蔡桓公之死,理解寓意
师:有这样一个“名医”为蔡桓公治病,为什么蔡桓公最后还会病死呢?
1.默读课文,用“~~~”划出蔡桓公病死的原因。
2、交流。
(1)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指名读
师: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不相信自己有病)板书:不相信
(2)“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师: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认为自己没病,怀疑扁鹊给他治病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医术)
(3)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师:从这句中你读懂了什么?板书:不理睬他在想什么呢?
引读:“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师:读出蔡桓公的很不高兴,很不耐烦,体会其内心想法。齐读
(4)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从这句你读懂了什么?为什么非常不高兴,他在想什么?
引读:“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医治没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指名读
师:读出蔡桓公的非常不高兴,非常不耐烦。齐读
师:像蔡桓公这种认为自己没病不愿接受治疗并怀疑扁鹊的治疗动机的人,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师板书:“讳疾忌医”词意: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师:这是我们这堂课学习的又一个新的四字词语,把它抄在你的课堂笔记本上吧!
师:蔡桓公本来有三次治病的机会,而且越早治痛苦越小,因为他的讳疾忌医机会一次次溜走了,最后他只能等死。如果蔡桓公要改变这个悲惨的结局,他应该怎么做?
3.生讨论
师
师:要想和老师或他一样聪明,就要平时积累,积累多了,当你需要它们的时候它就会从你的脑子里迸出来,现在我们又知道了一个新的四字词语,快把他抄在你的课堂笔记本上吧!
五、课外延伸
1、如果能穿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
2、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老师经常强调写字姿势,可是有同学不听,不改正,结果近视了……)
六、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扁鹊治病》这则寓言,老师还想给你们推荐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相信你读了后一定会有更多启发和收获。
1.出示图片及寓言名字
2.学生课后读一读。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扁鹊蔡桓公
名医不相信
医术高超不理睬
医德高尚不高兴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2
教材简析:《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本单元以“故事长廊”为主题展开。《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终不治而亡的故事,告诉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的学习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具体感性的思维正向抽象的思维转变,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策略方面,主要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感悟、从读中品味。
学习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会认“蔡”等4个生字,会写“扁”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抓住有关语句,揣摩理解人物的心情。
3、通过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通过抓住有关语句,揣摩理解人物的心情。
难点:
通过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渐,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学习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病历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活动过程:
一、图片质疑,引入课题
1、(出示听诊器图)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听诊器)
在一百多年前,聪明的法国人雷内克发明了最原始的听诊器,它可以通过静听病人的心跳来诊断病人的病情。然而,你们知道吗?早在两千五百年前,智慧的中国人秦越人就独创了一种跟听诊器的作用类似、并沿用至今的诊断方法——切脉。(出示切脉图)
2、师:了解秦越人吗?(指名说)秦越人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民间医生,因为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所以当时的人们就借用了上古神话里黄帝时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相传中医上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就是扁鹊发明的。
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扁鹊治病的寓言故事。(板书:扁鹊治病)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生字)师:你们看,课文中的生字朋友们排着队来了,你们猜一猜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排队?指名说,指名读。
Biǎn cài wèi cháng tāng tàng
扁 蔡 胃 肠 汤 烫
cǎi jì què
睬 剂 鹊
3、(出示生词)师:现在难度升级了,你们发现了什么?指名说,齐读。
扁鹊 蔡桓公 肠胃 几剂汤药 敷烫 理睬
4、师:请同学们把目光再次送给课题。刚才我们已经读了一遍课文,我们知道,课题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谁能在课题的基础上说一说你刚才读懂的内容。
(扁鹊给蔡桓公治病;有一天,扁鹊去拜见蔡桓公,说蔡桓公的皮肤上有点小病,劝他治病,蔡桓公不听,不让扁鹊给自己治病,他的病越来越重,结果就病死了。)
5、教师总结学习方法:从课题入手,可以帮助你总结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叫课题扩展法。
三、小组探究,合作学习
1、既然病人死了,作为医生的扁鹊应不应该承担责任呢?先不要下结论,事实胜于雄辩,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成立几个调查小组,来调查一下事实的真相。
2、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填写扁鹊专用诊笺。
3、师:我这个大组长也作了一份记录,你们看,从记录上看,你看出什么?(蔡桓公病情在不断地发展,一次比一次严重。)
4、过渡:于是,扁鹊是一再劝说蔡桓公治病。咱们的调查指向扁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扁鹊劝说蔡桓公治病的语言?用“﹏”勾画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扁鹊三次劝说的语言。
A、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B、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C、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1)师范读,师:同样是劝说治病的句子,你觉得老师在读这三句话时有什么特点?(一次比一次快)指名读。
(2)师:如果让你在这三句话的前面加上一个词语来概括扁鹊在劝蔡桓公治病时的心情,你会填什么?(诚恳地、焦急地……)
(3)指名读,齐读这三句话。
5、学到这里,你觉得对于蔡桓公的死,扁鹊还应该承担责任吗?指名交流。(蔡桓公的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加剧,扁鹊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前来拜见,因为他知道大王的病不及时医治的话随时就有生命的危险……因为他知道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因为他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可是,蔡桓公一次又一次地拒医,直到病情加重,无法医治而亡。)
6、采访蔡桓公:您临终前有什么话要告诫您的子民吗?
四、课文小结,揭示寓意
1、师:是呀,蔡桓公一开始的皮肤病是微不足道的(板书:微),是由于他不听劝告导致病情渐渐加深而死的。(板书:渐)假如对细微的小病能积极防治的话(板书:防),就能杜绝它渐渐发展(板书:杜),以致酿成大错,这就是(防微杜渐)。也就是《扁鹊治病》这则寓言所蕴涵的道理。
2、老师有一副对联要送给蔡桓公。上联是:悔不听神医扁鹊金玉言。下联是:叹桓公吃亏丧命在眼前。横批是:防微杜渐
3、还有很多的俗语格言也都是讲这个道理的(课件出示: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五、结合生活,迁移运用
1、(出示图片)师:这些同学也有病,你诊断出来了吗?指名说。
2、小结:对呀,结合寓言的学习,能够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启迪和思考,看来你真的把课文读懂了!
六、布置作业,推荐阅读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原名叫《扁鹊见蔡桓公》,选自我国古代的一部名著《韩非子》,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寓言故事,老师推荐大家课后去阅读。
板书设计:
扁鹊治病
医术高明
扁鹊
医德高尚
防微杜渐
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不听劝告
蔡桓公
固执己见
扁鹊诊断蔡桓公病症专用病历单
诊次
日期
病状
治疗建议
患者表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
《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一篇。本文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主要写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这篇寓言故事耐人寻味,有着多元的寓意,从蔡桓公的身上,我们分析出:刚愎自用、太过固执就没有好的结果;还可以读出应该防微杜渐,把“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否则,它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严重。
一次次通读课文后,中的两条主线显现出来:一条是扁鹊劝蔡桓公的句子,一条是蔡桓公明知扁鹊是名医却不倾听别人建议的几次语言和神态的表现。教学中,两条主线并进,更能深入理解所蕴涵的道理,对于文本,也做到了多元化解读。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能够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基本达到要求,因此,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本文是古文翻译而来的这一特点,引入古文,让学生和古文来一次“亲密接触”,使学生体验到学古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 “拜见、肠胃、汤药、骨髓、医治、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并能用关键词语把课文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2.通过读重点句段、分角色朗读,能说出人物的内心想法,读出扁鹊劝说时的诚恳耐心,读出蔡桓公态度的变化。
3.结合“讳疾忌医、防微杜渐”等词语,说一说从寓言中受到的启发,并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谈一谈。
4.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通过读重点句段、分角色朗读,读出扁鹊劝说时的诚恳耐心,读出蔡桓公态度的变化,了解“讳疾忌医、防微杜渐”的意思,明白寓意。
【教学环节】
一、谈话导入,复习寓言,课题质疑
1、猜成语激趣
出示“拔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的图片,学生猜
2、复习寓言,引出课题
3、针对课题质疑
4、师出示扁鹊资料,学生积累词语。
(中段的课程标准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积累词语,教师在教学时不仅关注词语的积累,还引导学生对所学的词语进行归类整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内容
1、自由读文。
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说内容。
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在讲什么?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有一定难度,改变提问的方式,把生硬的“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换成了“用简单的话告诉我们故事在讲什么”,在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思考方法的指导,降低了难度。)
三、品读句子,感悟人物
(一)认识扁鹊
1、最能表现课文主要内容的是那些句子?默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
2、指名读,出示治病过程。
3、出示四诊法
看来同学们都把治病的过程找出来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扁鹊那时侯的人看病用的都是中医的手法,也就是望、闻、问、切。(出示四诊法)它是扁鹊创造出来的。望就是看气色,闻就是听声音,问就是问病情,切就是按脉搏。。
4、扁鹊为蔡桓公治病用的是哪种方法呢?自己读读这些句子。
5、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点红:站了一会儿、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
你的观察很仔细。是啊,望这种方法是最难的,扁鹊一望就知道蔡桓公的病情,他的本领可真是( ) (板书:医术高明)
6、我们再来看看扁鹊劝说蔡桓公的这几句话,你还发现什么?自由读读。
7、 指名说(着急、担忧)
8、你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指导朗读(分三次逐次指导朗读,一个读好才到下一个读,最后齐读)
9、扁鹊为什么这么担心啊?指名说
10、小结:医者父母心,可见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 )。(板书:医德高尚)难怪书中说他是一位(名医)
(二)了解蔡桓公
1、可是这位名医最后有没有治好蔡桓公的病呢?那是怎么回事呢?
2、让我们看看扁鹊几次为蔡桓公治病时,蔡桓公有什么表现?找出相关语句,划一划。
4、学习三次表现
①指名读第一次。(出示第一句)
想像一下,蔡桓公说这句话时表情是怎样的?(引导:所以你不以为然地说、毫不在意地说——)
②是啊,第一次蔡桓公根本就不相信他。第二次呢?指名读(出示第二句)
看都不看他一眼,也不跟他说话,课文是怎样表达的?(没有理睬)
嘴巴不说,可心里怎么想呢?你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吗?指名说一个,读一次。
(引导:他很不高兴地说)
③这一次(指着扁鹊说的第三句话)蔡桓公又有什么表现呢?指名读(出示第三句)(作为一国之君,扁鹊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三翻四次说自己有病,这回蔡桓公可真生气了,他会对扁鹊说什么呢?)引出成语“讳疾忌医”
5、蔡桓公一开始的皮肤病是微不足道的(板书:微),由于他不听劝告导致病情渐渐加深而死的。(板书:渐)假如对细微的小病能积极防治的话(板书:防),就能杜绝它渐渐发展(板书:杜),以致酿成大错,这就是(防微杜渐)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聪明的人会把学到的道理放到生活中去,同学们,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能说说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吗?
2、指名说
3、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三人成虎》等等)。
【教后反思】
这节课我紧紧抓住词语教学设计所有的活动,在每个学习环节的设计都清楚明白的告诉学生要做什么?如何去做?对中段的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学习、积累词语,训练语言得到落实。一开课从寓言的复习引入,再通过图画激发学生兴趣整理学过的寓言,然后通过课题的学习归纳出关于医生医术高明的词语,让学生抄写积累。
接着通过重点段落对词语的归类学习,让学生对扁鹊的病所在部位、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归类体会,反复朗读体会病情的日渐变化。又从病情的变化引出三次对话,通过反复研读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立体感知,从而得到饱饱满满的体验。总结课文也抓住重点词语讳疾忌医、防为杜渐总结课文。在最后环节拓展活动时也是紧紧围绕词语的训练活动进行。通过各个活动让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得到有效落实,让学生知道学习语言不能仅仅关注故事情节,而要学习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感知人物形象。
不足之处:本节课对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环节抓得不够,只停留在了表面,学生没有读出扁鹊的着急与担心,我也没有做进一步的引导与示范。以后要重视范读,自己要先读好,才能指导好孩子。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学会“拜见、理睬、敷烫、肠胃、汤药、骨髓、医治”等词语。
2、联系有关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想法,感受名医扁鹊神奇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重点:
联系有关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想法,感受名医扁鹊神奇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学难点:
懂得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示:救死扶伤 药到病除
妙手回春 对症下药
起死回生 杏林春满
你知道这几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什么人吗?(神医)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神医——扁鹊
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我们叫扁鹊:名医
师: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并广为流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预习探究
1。自由朗读寓言,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认读生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说扁鹊师名医,蔡桓公却病死了,扁鹊是否徒有虚名?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能说明扁鹊师名医的语句。在小组内交流。
四、品读体验
1、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会找到“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说”这里的他只站着看了一会,就可以知道他皮肤上有病,说明他医术高明:几次拜见都只是通过看就知道他的病情,说明他确实是名医。老师相机介绍:相传扁鹊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中医沿用至今,他尤其擅长望诊和切诊。)
2、扁鹊既然是名义,可蔡桓公为什么却死了呢?关于这一点扁鹊是怎么解释的?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扁鹊所说的话。(采取多种形式的读)
3、在扁鹊看来,蔡桓公最初只是病在(皮肤——板书),皮肤上的这点小病可以怎样医治?也就是说蔡桓公此时的病只用最简单的方法——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为了使板书简洁清楚,我写成“能治”,(板书“能治”)
4。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就能治好的病,蔡桓公却是怎么对待的呢?是哪个自然段讲的?理解“毫不在意”,他还怎么说?(理解“邀功请赏”)你认为蔡桓公为什么会这样说?(生气,不以为然)指名读
5。蔡桓公不但不相信自己有病,还不相信扁鹊说的话,所以他拒绝医治。可扁鹊说了,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通过我们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蔡桓公的病正如扁鹊的推断,在不断地向体内发展,那到底发展到过身体哪部位?是否能够医治?蔡桓公分别是怎么对待的?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几个句子结合三、四自然段仔细读一读,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6。蔡桓公的病发展到过身体的哪些部位?(请学生板书——皮肉、肠胃、骨髓)他们分别处于什么阶段?(生板书——可治、还能治、等死)当病在皮肉间时,蔡桓公怎么对待的?生板书——假装没听见,你猜他这时在想什么?当扁鹊告诉蔡桓公病在肠胃而且仍可治时,蔡桓公却——生板书:满脸不高兴,当病入骨髓时只能等死,蔡桓公此时的态度确实很奇怪,他奇怪什么呢?扁鹊为什么跑了呢?刚开始不是再三的请求为蔡桓公治病吗?
7、尽管蔡桓公不相信扁鹊,扁鹊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拜见他,告诉他病情的发展,想给他治病呢?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看法。
(救死扶伤,不治就要死亡……)
怎样才能读出扁鹊当时的心情呢?(诚恳,耐心……)
师:如果一开始蔡桓公乖乖地听扁鹊的话,会怎么样?
指名说
师:当毛病刚刚开始的时候,就重视它,这叫做——
生:防患于未然 预防为主
师:还有没有更准确的词语?
生:防微杜渐
8、师:是啊,蔡桓公没有听从扁鹊的劝说,五六天之后,他浑身疼痛,不久他就病死了。扁鹊是神医,可最后蔡桓公却因小小的皮肤病病死了,导致蔡桓公之死的根源是谁呢?(蔡桓公
)
师:你觉得蔡桓公是怎样的一个人?(不听劝告、自以为是、固执己见)
师:是啊,病不等人呀,如果你今天不理它,它就会越来越猖狂,从皮肤一直往里面钻,但如果蔡桓公能像一个寓言故事一样——
生:亡羊补牢
师:那样子,蔡桓公可能还能做几十年的大王。
可是,他没有亡羊补牢。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学生说)
师总结:蔡桓公本来患的是皮肤上的小病,为什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抱病死了呢?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不要讳疾忌医,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这么短小的故事却蕴含着深刻的大道理啊!
四、巩固延伸:
(1)。下面请同学们分角色来演一演。
(2)。小练笔:如果能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些什么呢?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5
一、谈话
1、同学们,你们认识周杰伦吗?认识谢庭锋吗?
2、那你们认识xx吗?
3、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二、 师出示寓言故事的图片。
1、师出示图片。
2、学生看图,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3、这是你们曾经学过的哪一类故事?(寓言故事)
三、揭示课题——《扁鹊治病》
1、看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2、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呢?(后生谈自己的方法)
3、扁鹊是谁呢?(师叙述)
四、学习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师提出要求:
用○画出生字,用——勾画出词语。
不理解的地方打上 “?”
同桌读词语。
2、默读。
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运用书的的词语或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哪个自然段最能体现这篇课文讲述的内容?哪几个句子?
4、全班齐读第五自然段。
师出示 皮肤、皮肉、肠胃、骨髓
热水敷烫、扎针、几剂汤药
能够、可以、还能、不能
这几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生谈)
5、为什么蔡恒公在名医下还是病死了呢?
6、扁鹊劝过他几次?(3)
7、找出劝说的语句。
8、看三次劝说的内容,你发现了什么?
9、扁鹊劝他的时候,他的心里怎么样?
10、指导朗读扁鹊劝说蔡恒公的句子。
11、扁鹊是怎么判断蔡恒公有病的呢?
12、你觉得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医生?
13、蔡恒公为什么不接受扁鹊的治疗呢?
14、用一个词语来说——讳疾忌医
15、蔡恒公死的原因是什么?讳疾忌医。我们要向他学习吗?
16、患了小病一定会死吗?蔡恒公如果怎样就不会病死呢?
17、蔡恒公的病是怎么样变化的?(找出病情变化的词语)——慢慢加重、渐渐
18、师出示病情变化的词语。
19、我们在生活中怎么样?(防微杜渐)
20、假如你是扁鹊,你要怎么说,怎么做,才能让蔡恒公接受治病呢?
21、如果你是蔡恒公你要怎么做?
22、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像蔡恒公那样的事吗?
23、师赠送寓言,让学生课后自己看。
五、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