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天窗》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天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读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回忆生活:同学们,童年生活是美好的,一起回忆一下你最喜欢的是什么。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篇课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写的,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下面我们就一同来领略一下天窗的乐趣。请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小声读课文,遇到生字要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慰藉(jiè)一瞥(piē)
3.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朗读。
着重分析、指导“慰、藉”。
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指导,学生仿写。(“慰”是上下结构,上边是“尉”。“藉”是上下结构,上边是“艹”,一定不能写成“q”。)
三、再读课文,了解天窗
1.学生朗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天窗开在哪里?(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四、朗读课文,小组交流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要开天窗?用直线画出相关的句子。(碰着大风大雨……黑得像地洞里似的。)
2.学生把自己画出的段落和同组的同学交流交流,并进行批注,还可以写写发现的问题或者自己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
谈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天窗的神奇、有趣)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2.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天窗的趣味。这一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天窗到底有何神奇之处。
二、品读课文,感悟体会
(一)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学生结合插图和课文内容,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二)根据学生的交流,依次对相关语句进行品读。
1.品读:“夏天阵雨来了时……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慰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天窗是慰藉呢?(课文第4、5自然段的语句)
夏天阵雨来了时,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2.把孩子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如果将“雨脚”“一瞥”分别换成“雨点”“一闪”,好不好?(不好。“雨脚”“一瞥”凸显了孩子眼光的独特,令人感受到童心的跃动,体现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
从小小的天窗看到的只是闪电、雨,想象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难怪作者说——
出示课件:“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3.品读“晚上……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指名朗读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从“逼”字读出孩子的心情。
引导:是啊,孩子还想在月光下的草地河滩再玩会儿,不想休息,也睡不着,他又想起了那属于自己的小小的可爱的天窗。这时,天窗又给了孩子怎样的慰藉?
学生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用双直线画出“看到的”,用波浪线画出“想到的”。(出示句子)
一粒星——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一朵云——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掠过的一条黑影——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指名朗读这些句子,学生谈谈感受。(夜的美丽神奇)
师生共同合作朗读,用声音传递夜的美丽神奇,体会天窗的神奇、有趣。
小结:看到的只是一粒星、一朵云、一条影,想到的却是夜的美丽神奇,难怪作者说——
出示课件:“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三、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1.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师生再次走近天窗,从课文的文字中感受这份神奇之美。
2.齐读: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课件出示)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小小的天窗一次又一次成为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发明天窗的大人们应该被感谢。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风雨雷电的威力无比、夜的美丽神奇、天窗的无限魅力,所以我们感谢写下《天窗》的茅盾先生!
2.作业:和父母讲一讲“天窗”的故事吧。
板书设计
《天窗》教学设计2
单位:孟津县小浪底中心小学姓名:田艳琰电话:
26.天窗
1583791xxxx
26.天窗
第二课时 主备人:田艳琰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唯一、慰藉、扫荡”等词语的含义。
2、朗读课文,读出对文字的独特感受,读出文字蕴含的情感。 3. 在遣词造句中积累语言,提高语感。
4. 了解作者对故乡天窗的独特感情,感受想象的乐趣,唤起学生对名著的求知欲,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一扇天窗。
教学重点:理解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乐趣。
教学难点:能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感受;体会天窗的神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想象描述法、指导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重视朗读和默读”,重视积累,“培养语感”。基以此,我在教学设计中,以读为本,重视朗读和默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解疑,把感悟、理解、积累、运用、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求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我坚持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颅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教学程序: 一、
观察回忆,整体感知天窗的魅力。
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些许阳光的天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作家矛盾写下它?对活泼好想的孩子们意味着什么?请大家快速回顾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天窗的?
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为什么天窗是神奇的呢?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两个学习课文。
二、潜心会文,体验想象的神奇。
1、速读课文4—7自然段,
1) 找出“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在第二部分中出现了几次? 2) 那么,我们可以把第二部分分成几层?
2、学习第一层4、5小节。
1) 学法一:初读了解内容,默读思考:4、5小节主要写什么?“慰藉”是什么意思?
2) 学法二:精读解决问题:在夏天阵雨来时,为什么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自由读找找划划文中语句,用“因为,所以 。”的句式来回答。
3) 学法三:细读品味语言。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说说它好在哪里?理解词语“顶,偏就不,关”这些词语体现出孩子们怎样的心情?
4) 想象体会“扫荡的威力”。让我们和文中的孩子一起到地洞似的黑屋子里去感受想象一下这风这雨这雷这电会怎样猛厉地扫荡这世界呢?
5) 学法四:美读体会情感。男女合作朗读第五自然段。女同学读分号前面的内容,读出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光明,看见歌舞般快乐的雨点闪电时那种惊喜的心情。男同学读分号后面的内容,要读出孩子们借风雨雷电痛快淋漓地表达出自己被关在黑屋子里的不快心情。
3、我们用刚才的学法,小组内自学第二层6、7小节。
1) 初读。课文讲什么?
2) 精读。小组讨论:晚上“休息”时,为什么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3) 细读比喻句、排比句。体会它的妙处。
4) 美读体会感情。孩子们的想象要读得激动神往而又快乐。
4、试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吧! 1) 小小的天窗为什么是神奇的?
2) 文章中的那些描写是“虚” “无”的,哪些是“有” “实的?
3) 你对“天窗”有哪些新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运用了初读了解内容、精读解决问题、细读品味语言、美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弄清了“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的原因,从中明白了天窗虽小却能开人心窍,有了天窗使孩子们的想象活跃起来,有了想象,我们才能看到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的世界。我们要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积极动脑,展开想象。 四、观察想象,个性抒写。
老师也给大家插上想象的翅膀。请观看星空图,聆听优美的乐曲,放飞自己的想象,把你想象到的化作优美的语言写在纸上吧! 用“仰望星空,我看到 ,想象到 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课堂小结:刚才大家的想象力很丰富,会想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愿大家抓住一切想象的机会,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到一个个神奇、美妙、广阔的世界!愿你们的明天像星空一样璀璨夺目!愿你们的人生永远有一扇天窗在朝你们开放!
《天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学习课文把事物描述得更形象、生动。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通过谈话简要了解文章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2、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注意正音。
二、发现文中的语言密码,积累语言,学习写法。
1、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还向我们展示了许多景物、动物。
屋子,闪电,云彩
星,蝙蝠,夜莺,猫头鹰
2、学习比喻句
在文中作者是怎样形容它们的呢?
地洞似的屋里
带子似的闪电
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理解比喻词“似的”
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仿说比喻句。
4、出示写夜色的一组
星——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蝙蝠——灰色的蝙蝠
夜莺——会唱歌的夜莺
猫头鹰——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男、女分角色读竖着读
5、比一比这两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好的读者还要会问。猜一猜,学习这篇文章,老师可能会问那些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问,教师重点指导:
1、什么是天窗?
2、为什么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活泼会想的孩子,怎样从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
好,课文的那几自然段具体写了透过小小的天窗孩子们从“无”中看出了“有”、“虚”中看出了“实”。
板?无?有?虚?实
3、结合课文理解“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慰藉”是什么意思?
句子中的“你”指的是谁?
“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夏天阵雨来了时)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晚上,当他们被逼着上床去“休息”是)小小的天窗又是孩子唯一的慰藉。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唯一”。
课件出示文章第四、第六自然段。自由读读这两段话,透过字里行间,你能发现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体会孩子们认识外面世界的迫切渴望。
指导朗读
4、这小小的天窗又是怎样安慰他们的?怎么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慰藉的呢?
快速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A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指名朗读这一段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雪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个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指导理解朗读
师读: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点在那里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
听出了什么?
雨点跟雨脚不一样吗?
对啊,雨点它有脚,它光着脚丫在那儿卜落卜落跳,跳得那样轻快。
“一瞥”是什么意思?闪电它有眼睛啊,它飞速地看了你一眼。
指导朗读,读出想象中风、雨、雷、电的威力无比。
小结:就这样,活泼会想的孩子,从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小小的天窗成了他们唯一的慰藉
B学习课文第七自然段
夏天的夜晚,孩子们又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了什么呢?请默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看到的,用……..画出想象到的。
汇报:
看到:——想到:
一粒星——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一朵云——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一条黑影——灰色的蝙蝠
会唱的夜莺
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夜的美丽与神奇,就这样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亲爱的孩子们,透过那小小的天窗,仰望头顶的星空,你会想的什么呢?
训练说话出示图:
秋天来了,当你透过小小的,看见飞过的一只大雁,你会想到:
北风呼啸,当你看见一朵洁白飘逸的雪花,你会想到:
活泼会想的孩子就这样从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小小的天窗成了他们唯一的慰藉。
四、总结升华,体会情感
现在,你明白了吗?为什么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指名汇报
小结:是啊,当门窗紧闭,屋子黑得地洞里似的时,只有这个小小的透明玻璃,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广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
引读课文第八自然段
小小的天窗,带给孩子们无限的想象(板)
理解文中第八自然段的“天窗”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呢?
天窗已经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天窗是孩子们想象的窗口,也是孩子们心灵的窗口,揣着一颗向往美好的心,才能打开想象的窗,让心灵通向更多更广袤的美好世界。
《天窗》教学设计4
附表1:
20xx年全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优秀论文、教育叙事报告、教学设计
参评作品信息表
我(们)在此申明所报送作品是我(们)原创构思并制作,不涉及他人的著作权。
作者签名:1、王梅艳
2、
3、
五年级上册语文S版
作者姓名: 王梅艳
工作单位: 灌阳县直属机关第二小学
联系电话: 138xxxxxxxx
电子邮箱: meiyanxxxx@163.com
五年级上册语文S版
《天窗》教学设计
灌阳县直属机关第二小学王梅艳
[设计理念]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品词品读法。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采用品词品读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词语,品味词语的准确、生动,并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积累好词,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帐、玻、扇、偏、璃、鹰、烁、莺、蝠、蝙”等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天窗的神奇。
[重点、难点]
1、重点:明白天窗的由来
2、难点: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教学过程]
26·天窗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同学们看老师黑板上画的是什么?
生:长方形。
师:对,是长方形,它仅仅是长方形吗?你觉得它是什么?
生:鱼缸。
生:黑板。
生:桌子。
??
师:有一个小孩也有看丰富的想象力,望着这个小方框,这小小的天窗(板书:天窗)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也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茅盾写的一篇散文《天窗》,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茅盾。(教师简介作者)
3. 师:这篇文章写于1928年,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比较落后,尤其是农村比较闭塞,人们很少可以从外界获得信息,孩子们也很少接触外部世界。
请同学们把课题读一遍。
4、生读课题。
师:再读大声点,老师喜欢听到你们响亮的声音。】
【设计理念: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开放性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天窗的由来
1.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
生:什么是天窗?
生:天窗是什么样子的?
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天窗?
······
(教师随机点评: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你真能干,能问到点子上,抓住要点来问。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是用心思考的。你们是会思考的孩子·······)
2.师:什么是天窗?请同学们听一段录音,看你能从中找到答案吗?
指名生说天窗的样子。
师:看来,倾听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多的知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P138,读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评。)对,这段写出了旧时南方乡下房子的重要特点。看这句“像??似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设计理念: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
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朗读和概括能力。】
三、学习生字
师: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了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一下天窗的魅力,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师板书生字)
师: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下面老师要检测你们的学习情况。生字要过三关,敢不敢闯关?
生:敢!
1、 第一关读准字音。
齐读,强调fú蝠 jiè藉,而且藉是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jí。
师:恭喜你们,顺利过关
2、第二关:组词。(指名学生组词)
师:恭喜你们,又顺利过关。
3、第三关:牢记字形。
师: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识记方法。现在小组内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看谁的办法最好。
小组讨论,师巡逻指导。指名小组说,教师随机板书。
加一加:蝙 蝠 宙
熟字换偏旁:藉 霸
【设计理念: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这个片断中我运用“生字闯关”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音字比较,组词、牢记字形,这样的教学凸显了字理析词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四、再读课文
师:现在,让我们把这些字放回文中,拿起书本,挺直身体,默读,自由把课文读一遍,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完成练习:乡下人在屋顶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 )。在黑洞似的屋里,小小的( )是孩子唯一的( ),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的。
《天窗》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4—9段内容,感受“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4—9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地的朗读感悟文章4—9段的内容。
(2)通过对文章4—9段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章4—9段的教学,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不一样的童年有不一样的快乐,不一样的生活有不一样的精彩,乡下孩子的生活因天窗而变得丰富多彩,今天,让我们继续
回到作者的童年,去感受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2.和老师一起齐读课题两遍《天窗》。
3.提出问题:天窗是什么?男女搭配读幻灯片
二、正课
(一)学习4至7段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的4-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天窗能给乡下的孩子们带来什么?
2、这样的句子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3、为什么在阵雨来的时候,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4、5自然段。
a.夏天阵雨来了时,大人们不许我们在外面玩啊,其实我们反而喜欢怎样?
b.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木板窗又了关起来,你的心情会怎样? c.是啊,我们喜欢在雨里跑跳,但是却无法尽情享受,于是,在失望与无奈当中,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我们只能(教师用手向上一指):看天窗!看天窗啊!
d.看天窗!你看见了……
e.比较句子有没什么不同?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雨点儿在那里跳。
f.(下雨音乐)听,雨越下越大了,你还听见了什么?
这雨这雷让你想象到什么?想象一下,这风雨雷电会怎样猛烈地扫荡世界呢?你能描述一下你想象的内容吗?这扇天窗使你的
心情变得怎么样啊?
g.师生搭配读4、5段
4、当夜幕降临,孩子们被逼着上床“休息”的时候,为什么,天窗就成了乡下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的6、7自然段。
a.从这小玻璃上面作者看到什么,想象到了……从中看书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b.交流汇报
c.学生读下面一段话,练习说话、写话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教师引导学生用“也许……也许……也许……”练习说话,写话。
d.朗诵6、7段
(音乐起,文中的“你”换成了“我”)
(二)学习8、9段
1、师:若不是有了这小小的天窗,若不是这天窗使我们产生了这么美好的想象,我们的心灵就得不到慰藉。所以说——(课件“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a.“这小小一方的空白”它指什么?
b. 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是啊,天窗是神奇的!你想对发明这神奇天窗的大人们说些什么?
3、是啊,当门窗紧闭,屋子黑得地洞里似的时,只有这个小小的透明玻璃,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广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说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a.同学们,你们看,这里的“天窗”加了引号,它指的是什么呀? b.理解“无、虚、有、实”
c.为什么作者说想象到的比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d.齐读8、9段
三、总结拓展
1、齐读全文
2、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一篇优美的散文,跟随茅盾一起透过小小的天窗,凭借无穷无尽的想象,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妙。感谢茅盾先生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的智慧之窗。
学习完这篇课文,希望大家能够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四、作业布置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填写练习册。
3、预习27课。
五、板书设计计
26、天 窗
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看见 想象
雨脚 闪电 星云 无穷无尽
张紫英 〇一三年一月八日二
《天窗》教学设计6
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第四到第六自然段。
3.抄写佳段佳句。
过程与方法:用问题引读、多种形式反复朗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引入
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篇课文《天窗》是著名作家茅盾写的,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请听课文朗读。(课件出示画面)
二、自学课文
1.通读课文。
2.检查朗读,师生正音。
3.画出不理解或有疑问的字词和句子,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三、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课文中心质疑
1.完成练习,出示填空:
乡下人在屋间开了一个小方洞,装了一块玻璃叫做(),在黑洞似的屋里,小小的()是孩子唯一的慰藉,这小小的一方空白是神奇的。
学生讨论、交流,请一位同学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
2.质疑
(1)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呢?
出示文章最后一段,齐读。
(2)你们是不是觉得这段话很难理解?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说活泼的孩子们会看到的很少,想到的很多?
四、学习重点段,解疑
1.看看插图,出示课件结合课文内容,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慰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天窗是慰藉呢?(读2~5段)
3.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分别用“——”和“”在文中找出。
看到想到
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烈地扫荡了这个世界。
带子似的闪电一瞥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这么十倍百倍。
一粒星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一朵云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掠过的一条黑影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
(课件展示以上内容)
我们把孩子所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读一读。
4.讨论问题
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小组讨论,交流。
五、学习想象的方法
1.看文中孩子是如何想象的。
课文中怎样描写他看到的事物的?怎么会写得那么具体?(仔细观察)
还有哪些地方?
板书:仔细观察
2.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他又是怎样展开想象的?(齐读)
从数量上展开想象,从形状上展开想象。(齐读)
男女声对读。
3.通过学习,我们发现文章根据看到的事物想到相关的事物,根据看到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展开想象,这就告诉我们想象要从各个角度开展,这样多角度的想象才会丰富多彩。
出示:合理想象
4.大家来想象一下。
看窗外,仔细观察,想象一下,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再说一段话。
六、总结
刚才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会想的人一定是有创造力的人。希望大家能抓住身边一切想象的机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七、作业
写自己学了本课后的感受。
课件的展示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为学课文做好铺垫。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品质。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交流,为孩子展示自我搭建平台,为每一位同学展示自我创造平等的机会。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让他们通过看图结合课文内容了解词语意思。
爱幻想、爱想象是孩子们的共同特征,作者一方面抓住了孩子好动爱玩的天性另一方面是抓住了丰富的想象。在此,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大胆想象。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读中能更好的感悟,读中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能力,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读,学生乐读、爱读。读法多样,读的兴趣就会浓厚,学生就会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对课文有更深的了解。
课内引申到课外,拓宽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天窗》教学设计7
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读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学习本课生字,可以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如,“鹰—莺”“蝙—偏”。本课词汇丰富,可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
主要采用提出问题引导阅读的方式教学:先让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接着细读课文并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然后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一句理解课文,最后结合全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家时的失落,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找回了失去的快乐。
3.表达运用
运用读写结合的策略,学习课文后,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写感受。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天窗图片。
(2)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3)了解课文题目。
师板书课题:天窗;指名读课题。
(4)设置疑问。
师引导:看到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吗?(示例:什么是天窗?)
2.生快速浏览课文,弄清楚什么是天窗。
(1)师引导:究竟什么是天窗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
(2)生快速浏览课文,并找出相关语句。
(3)示例: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作“天窗”。(相机板书:一个小方洞)
(4)师小结: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天窗的魅力。【设计意图】利用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与作者对话,学会质疑的方法,产生阅读的兴趣。
板块二 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1)同桌互读课文,相互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或词语。
(2)师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2.检查字词预习。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2)师指名认读,相机引导生说说是用怎样的方法记住字形的。
(3)形近字识记示例:慰(安慰)蔚(蔚蓝)藉(慰藉)籍(书籍)瞥(瞥一眼)憋(憋气)
(4)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指导“鹰、霸”2个字的书写。鹰:注意是半包围结构。霸:上短下长,注意雨字头的写法。(课件出示“鹰、霸”的书写笔顺)
(5)课件出示本课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设计意图】写字时,引导学生分析结构相同的字在写法上的异同点,然后逐步帮助学生养成分析字形、归类书写的习惯。正确书写汉字的基础是理解汉字的意思。
板块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1)师引导:快速默读课文,想想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概括。
(2)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生交流。(相机课件出示: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2.大声朗读全文,读通、读顺课文。
3.学习第1~3自然段。
(1)师引导:请大家小声读第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
(2)指名交流。师引导生联系课文中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3)根据生的交流,出示相关语句。
(4)师:漆黑的屋子里有了天窗,有了亮光,天窗就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设计意图】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读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句段和感受情境,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也留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结合经历,释“慰藉”
1.导入新课。
(1)师导入:同学们喜欢玩吗?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想象也是孩子们特有的优势,即使一个小小的天窗,也会成为孩子们的一个好玩的世界。这就是著名作家茅盾在《天窗》一文中告诉我们的信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天窗》。
(2)熟读课题。(板书:天窗)
2.整体感知。
(1)师引导:请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师指名交流,相机课件出示: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①师指名读句子。
②师引导理解“慰藉”:谁能给“慰藉”找个近义词?
③预设:安慰。
④生齐读。(相机板书:唯一的慰藉)【设计意图】上课伊始,教师极富感染力的话语,既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快速带领学生走进五彩缤纷的课堂。紧接着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慰藉”。
板块二 反复朗读,悟“慰藉”
1.再读课文,圈画感受最深的词、句、段。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
l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l 圈画出文中相关的词、句、段,在空白处适当标注。
(2)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师巡视指导。
(3)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提示:结合给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词、句、段来理解)
2.全班交流。(重点引导以下句段的交流)
(1)交流句段一,指名朗读,理解文中孩子们的心情。(出示课件)
①师指名读,相机引导:“这时候”是什么时候?(预设:夏天阵雨来了时)
②师引导: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③示例:当孩子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玩耍和嬉戏,天窗便成了唯一的自我安慰。
④师引导理解:此刻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能不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在什么时候也有过这样的心情?
⑤生自由交流。师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
a.“到屋里来啊!”这句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预设:命令、不可违抗)师指名读。(板书:进屋)
b.“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此时孩子们的心情怎样?(预设:无奈)师指名读。(板书:被逼)
⑥师小结: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的心灵带来抚慰,因此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交流句段二,指名朗读。(出示课件)
①生自由朗读。师引导:通过刚才的比较朗读,你发现了什么?
②示例:课文中的语言更生动形象。
③仿写练习。
a.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学习作者在这篇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模仿“想象”。
课件出示;
请运用拟人或比喻的手法将句子写具体:
这雨,像泼,像倒,从屋顶直泻下来;这风,用力地撕扯着大地;这雷,一声怒吼,震耳欲聋;这电,带子似的飞速一瞥。
b.生自由仿写。师巡视指导。
c.师指名交流,相机出示范例。
④生齐读。师引导:“扫荡”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⑤师指名交流。(示例: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
⑥引导想象。
a.师引导:同学们,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透过小小的玻璃,你还可能看到什么?
b.示例:红叶……(相机指导朗读,想象着风、雨、雷、电威力巨大无比的状况进行朗读)
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1)引导思考:
①为什么要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②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预设:天窗给了孩子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板书:神奇)
③“无”“有”“虚”“实”为什么要加引号?为什么说活泼会想的孩子会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
(2)示例:孩子们是善于想象的,想象出的东西比现实看到的更丰富。句中的“有”与“实”指的就是想象出来的事物。孩子们的想象既基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又可以自由联想,自由组合,天马行空,所以就会更“真切、阔达、复杂、确实”了。
(3)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设计意图】这一板块,在学生理解课文时,引导他们抓住文中的典型词句进行感悟、品味,突破了课文中的重难点,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板块三 拓展交流,谈“慰藉”
1.拓展交流。
(1)师引导:同学们,在你们失落和无奈的时候,什么事是你的慰藉呢?请大家分成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
(2)生小组讨论后师指名交流。
示例: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什么小玩具……
2.小练笔。
师:大家也来像作者这样把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为自己的童年增添一笔美好的回忆。
3.课后阅读茅盾先生的其他作品。【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上,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这一板块,鼓励学生把教材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真正落实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这样,语言得以运用,情感得以表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