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
分享

语文教学设计【共1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学设计【共15篇】

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培养学生对辨析的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对课文的主干部分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关注周围事物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现代建筑的变革发展,理解大师的科学思想,培养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划分文章层次,培养学生对辨析的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辨析的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你所知道的`中国传统建筑有哪些?并能说出它所代表了中国建筑的什么特点。(学生口头表达)

  二、课堂流程:

  1.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梁思成以及科普文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站起来口头表达,需要补充的话则邀请学生进行补充)

  过渡语:那以上这些观点都是我们自己对中国建筑的感性的、零散的、直白的认知,那么今天我们将带着科学的、理性的、整体的眼光来看一看,在梁思成这一伟大的建筑家,他的笔下,中国建筑有何特征。

  2.出示PPT中的学习目标。

  3.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并给文章划分出层次,并组织语言概括段意。(3分钟左右,2分钟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4.细读文本。“一篇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那么你认为这篇文章的标题中的中心词是什么?”“那么我们的研读重点就放在了文章的第二层。接下俩我们将要仔细品读第二部分的文章内容。

  5.小组合作讨论。每个小组按照顺序,分析自己的特征,并用自己的话归纳概括其特征是什么。(学生板书展于后黑板。)

  6.那么这九大特征能否调整?并说出你的理由。

  教师点拨:文章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三、课堂作业

  用你自己的话按照文章中你所学到的写作顺序介绍你的学校。

语文教学设计2

  ①“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那存在过的忧虑,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

  对比。“生命”和“衬衫”相对比,突出表现了生命是一段不可逆转的过程。表达了无可奈何的思想感情。

  ②“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地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了,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比喻。把“生命”比作“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个体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是永无休止的。

  (3)“终于要凋谢的花朵”指绽放过的美好的生命个体,“永存”说的是生命整体,花谢后又会有花开,生命是永不休止的。这句话看似矛盾,却再次意蕴着生命的永久的哲理。

  (4)本文写于1942年,当时日本鬼子在我国横行,杀害我国同胞,国民党_也欺压老百姓。因此,我们认为日本鬼子,国民党_等恶势力就是那些“暴君们”,他们是杀不绝我们的,我们这些勇敢的中国人民会凝结成强大的生命力,同这些残暴势力作斗争,就如同“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地从土壤里钻出来,欣喜地迎着春天的风”,表现了作者革命热情以及革命必胜的信心。

  (5)人活着,就要创造自身的价值,能够为人类社会作出贡献,这才是生命真正意义上的永久不朽。从重复的“不断”一词可体会作者的这种对生命的期许。

  3.同学们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商讨。

  4.本文作者的感情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这是运用了什么写法?

  作者的感情是有变化的。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告诉我们,岁月在一点点地消逝,而人们却只能任凭它悄悄地溜走。这是无奈的.,显示出作者悲观、消沉的情绪。第二自然段开头一句中“却”字,可见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我们没有时间悲观”“生命自身神奇”“生命充满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毁灭不掉的生命吧”这些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是乐观的、激昂的,而且逐渐增强,以至于高唱生命的赞歌。

  这是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表面上看作者一开始的感情是悲观失望的,其实这不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因为,岁月的流逝,青春的一去不复返,是我们每个个体生命客观存在。作者主要想告诉我的是:“生命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的繁殖者,蔓延着,随处宣誓他的快乐和威势。”“我们要赞美生命”统观全文作者的感情是乐观的、激昂的。

  5.明主旨:

  本文通过对生命是永久的描述,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6.拓展思考: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学生自己探究,自由发言。

  例:①每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柔弱的,但整个人类的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

  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但它是强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艰难困苦所阻挡。

  ③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7.课堂小结: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感谢生命,尊重生命。生命是短暂的,易逝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为自己的生命精彩而拼搏、为自己能给世界增添姿彩而努力。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分钟喝彩,用全部的热情创造无限的价值。

  四、课时作业:

  1.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篇短文,可以写自己生活中受到家长、老师赏识的一件事。

  【例文】

  刺梨花不平凡(节选)

  近了,我不禁哑然--那不是什么玫瑰花,只是刺梨花,只是刺梨花而已。花瓣稀稀的,薄薄的,连色彩都是那么浅淡!

  让我惊奇的是,它被遗弃在沟旁、路边,饱经风霜却能昂首挺胸。花朵比不上玫瑰花的清香与娇艳,不会被人拥入怀中,置于案头,但它能结出刺梨儿,做药,做茶,在默默中奉献自己的所有;它不像玫瑰那样活得轰轰烈烈,虽然平平淡淡,却也堂堂正正地生活;从未有过惊天动地,只是在默默中奋进。这样的人生不也一样有意义吗?

  我蹲下身去,摘了两朵刺梨花捧在我的手心里,感觉它并不平凡,同玫瑰花一般美丽。不,它比玫瑰花还美丽。

  点评:始见刺梨花,它的花型、花色都让作者嫌弃,不是自己要寻找的漂亮的玫瑰。“不禁、只是、只是”等词流露出作者的失望,这是“抑”。但它的生长环境,它对人类的贡献让我惊讶,平凡卑微的生命却在默默中奉献一切,我摘两朵捧在手心,感觉它比玫瑰更漂亮。高度赞扬这不平凡的刺梨花。结尾“扬”。作者就灵活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成文。

  2.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生命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一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就像______,并不是非要到达_______________。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qiānxǐ( )就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就像河流,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那样的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jīngcǎi( )的人生。这才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

  (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词语。

  qiānxǐ() jīngcǎi()

  (2)联系上下文,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

  就像______,并不是非要到达_______________。

  (3)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抵达起伏琐碎不胜其烦弥足珍贵

  2.参考答案:

  (1)解题思路:注意声母,声调和前后鼻韵。

  参考答案:迁徙精彩

  答案解析:“迁徙”和容易写成“迁徒”,牢记这两个形似字。精彩的“彩”容易写成“采”。这也需要牢记。

  (2)解题思路:此题考仿写,要先看清例句。先仿形:分析变与不变得内容,本题以填空形式出现,难度减小。再仿神:变化的内容是像花草一样的自然景象,写出一句合乎逻辑的话即可。

  参考答案:(就像)溪水,(并不是非要到达)哪个地方才算完成使命。

  答案解析:变化的主体不能再谈花或草,后句符合那种事物的特点就行。

  (3)解题思路:这是考组词造句的能力,近几年中考也有出现。解答时先选好词,再连成一段通顺的话。

  参考答案:长大了,才知道琐碎的童年趣事弥足珍贵,才知道当年父母不胜其烦的唠叨价值连城,才知道经历挫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答案解析: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选至少用上两个词,保守一点选两个、三个就可以,一定要注意写出来的一句话没有语病。

  3.读冰心的《谈生命》。

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写本课10个生字,会读文中1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华罗庚对数学的严谨与执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华罗庚对数学的严谨与执著。

  教具准备:

  课件

  板书设计:

  华罗庚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请同学们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一下华罗庚是什么人?

  2、过渡

  师:华罗庚在数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童年。

  二、学文

  (一)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同桌互读。

  3、指名接段读文。

  4、学生评价刚才那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

  (1)评价优点

  (2)提点意见

  5、出示生字,会读的字多读读,不会读的字到课文中找一找念什么,并想想怎样记住它。

  6、选择一个自己认为难记的字,说说怎样记住它,并用这个字组词或说一个句子。

  7、开火车识字。

  8、小组长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并在评价册上给以评价。

  (三)专题研讨:华罗庚是怎样的小朋友,阐述观点,并在书中找到理由。

  (1)自由读书准备

  (2)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其他学生可以对他的观点补充或反驳,教师加以指点,如:华罗庚爱学数学,从课文中那里看出来的?……

  (3)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课文。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

  注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出示华罗庚爷爷的照片,讲一讲华罗庚爷爷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出示华罗庚爷爷的照片,讲一讲华罗庚爷爷的故事。

  全班交流听完故事后的感受。

  二、写字

  1、开会车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在具体环境中认读: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3、出示要写的'生字

  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4、让学生挑出最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1)老师范写

  (2)学生描红

  (3)讨论怎么记住这个字?

  5、让学生找其他生字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6、学生练写其他的生字。

  7、用这些字组词。

  三、学后总结

  老师让学生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延展

  1、课后阅读名人故事。

  2、将阅读后的感想写在小本本上。

  全班交流

  学生描红

  采用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和以各种方式和生字“打招呼”两种形式进行生字认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重点指导与学生找规律写字相结合。促进写字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学设计4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

  2、了解课文内容,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体会文章在对比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全班认读词语卡片。

  2、开火车个别认读。

  3、师问:孩子们,喜欢青蛙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标出自然段。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天有多大?)

  三、朗读感悟,细读课文

  1、师:青蛙和小鸟是怎么争论的?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看看吧!请同学们三人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的2——7自然段。学习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小鸟和青蛙说的话;找出小鸟和小青蛙的`三次对话,想想它们为什么对天的看法不一样?

  2、教师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和学生共同找出小主角的三次对话。

  第一次对话:⑴指名读第一次对话。⑵交流读懂了什么。⑶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可加上适当的动作加以理解。

  第二次对话:

  ⑴自读第二次对话,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

  ⑵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

  ⑶实验:用课本裹成圆柱形看天花板,并交流发现了什么?

  ⑷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

  ⑸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边读边评价指导。

  第三次对话:

  ⑴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

  ⑵用“一……就……”说话。

  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次对话。

  四、教师小结

  1、师:从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它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哪位同学帮老师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生自由回答)

  2、师: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啊!

  五、拓展学习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吗?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2、你觉得自己有像青蛙的地方吗?想一想。

  3、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20寓言两则之《坐井观天》

  小鸟无边无际见多识广

  天有多大?看事物要全面

  青蛙井口那么大目光短浅

  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是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坐井观天”的字面意思,学生通过读课文,很容易便知道:坐在井里看天。可是,“坐井观天”是个成语,它有一定的寓意,而体会它的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因此,如何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这则成语的寓意,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相信: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同时也是支持者和帮助者。也就是说,教师既要在前引导,又要从旁帮助,和学生一起合作、探究,实现和谐的互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于是,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特别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3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让他们通过朗读来感悟这一成语的寓意。刚开始,大部分学生声音很小,而且读不出青蛙和小鸟对话时争论的语气。后来,我在旁引导,并鼓励他们。为了更进一步体会“坐井观天”的寓意,我让学生亲自动手看一看,这使学生情绪高涨,因为他们尝到了动手的乐趣,学习的乐趣。由于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表现的平台,学生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观察时所看到的。此时,教师再适时引导:书卷起来看到的是天花板的一部分,青蛙也是一样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事物呢?学生便从中悟出道理,知道此成语的寓意: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只看某一部分。最后我又补充归纳“坐井观天”的寓意:我们看问题或者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样一来,又加深了学生的体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由此突破。我不难感受到:学生的潜力有多大,真的难以想象呀!

语文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写“晰伞”等五个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介绍、抚摸、表白、沉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作贡献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爸爸的心愿。

  【教学准备】

  1、课件:有关大戈壁的录像片。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2、配乐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检查预习

  1、出示彩图,揭示课题,释题。

  2、检查预习情况,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听配乐朗读录音带。

  二、默读课文,初晓大意

  三、学生自学课文,出示自学思考题

  1、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

  2、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学生试着给文章分段,用铅笔标示。

  2、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分段并说明理由。如果有分歧,可以再讨论。

  第一段,从开头到“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讲列车在茫茫的大戈壁运行,不时有高大挺秀的白杨树闪过。

  第二段,从“一位旅客”到“也不动摇”,讲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

  第三段,从“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到“那么高大”,讲爸爸的话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第四段,是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孩子们也会像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茁壮成长。

  五、自由朗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六、练习

  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有分歧,再读再讨论。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大戈壁的精彩图片,师:你们想不想和作者一起走进大戈壁去看一看呢?现在假想我们也坐上了开往新疆的火车,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么样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

  理解大戈壁的环境恶劣,抓住“茫茫”、“浑黄一体”、“没有……没有……也没有”等词语

  2、出示大戈壁的录象,教师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只有满地的沙石。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戈壁是多么荒凉呀。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感知初步了解大戈壁的特点,从而进一步认识白杨,最后升华到对在那里生活的建设者的了解。)

  3、作者要写白杨树,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

  请学生发表看法。

  (告诉我们白杨树所生长的环境很恶劣。这里用恶劣的环境烘托白杨树的高大形象。)

  齐读第3自然段,读后回答:

  在戈壁上白杨树长得怎样呢?

  (高大挺秀)

  师:在满目荒芜单调的大戈壁,看到这清秀挺拔的白杨树,那碧绿向上的叶子,银白泛青的树干,给茫茫的戈壁带来了生机和希望,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

语文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整体把握文章片段内容,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在写作中学会运用。 2.过程与方法:①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文段并研读、品读关键词语、句子意义。

  ②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思考问题。

  ③品味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体会文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味文章片段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并培养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审美情趣,通过细节描写体会浓浓的父子深情,学会珍惜至爱亲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复习旧课导入。(导语略)

  2、全班齐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师:这段是全文的核心,作者具体描写父亲买桔子的“背影”的句子有哪几句?其中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有哪些?请快速阅读并在文中划出来。师(评价):林文青同学的回答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谁来补充?师(评价):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都很积极,大家都能抓住要领回答了问题,真聪明。写背影的句子是:“我看见……显出努力的样子”写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人“蹒跚”“探身下去”“攀”“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努力”

  师:全班齐读买描写桔子背影细节的句子。并请同学表演一下这个过程。师(评价):不错,朗读大声,准确但感情突出不够,要细细体味作者的语言和感情来读。表演认真,对动词理解到位。

  师:作者这样细致入微在刻划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思考后,前后左右讨论并派一位代表回答。师(评价):通过外貌描写体现家境惨淡,父亲衣着俭朴、寒酸与后文提及的“我”的紫毛大衣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冯岚同学说得真好。还有其它意见的吗?师(评价):胡建辉同学又补充说了,写父亲的马褂也说明了父亲买桔子行动艰难的原因之一。说得真好,是一个细心的孩子。师:细节描写的地方还有吗?师(评价):有,父亲买桔子的动作描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了。前面让大家找的`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就是很好的证明,对吗?叶志强说对了,这些细节描写表现父亲举动艰难,进而突出了父亲爱子的深情。

  1师:父亲为我买的桔子和我们现在吃的桔子不一样吗?不是很金贵的?那他为什么要这样费劲去买呢?师(评价):同学们说的好,桔子是普通的,但为人父亲为儿子受累,以此来关爱孩子是为人父母的常有之心。这真是桔子普通,父爱无价呀!师:同学们对于这个文段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的可以提问了?师(评价):哦,你的这个问题(课后练习四·1)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争议性,我们课后问题也出现了,老师打算针对这个问题开一个讨论会,并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感恩”活动让大家写一篇《背影》读后感。这也是这节课老师要给大家布置的作业。

  学完了这课,同学们都在说:这篇文章怎么读也达不到让人流泪的境界。我想这就是我们没有那样的经历又缺与人共情的能力,加上自私自利之心较重,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也还不到位的原因吧。希望通过我们对课文的学习,学会理解父母的爱并培养自己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3、作业布置:完成校长布置的“国庆感恩作业”请大家回到家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给父母夹一次菜,替他们洗一次脚,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

  4、板书设计:

  父亲买橘子的背影

  衣着:黑帽、黑褂、青袍

  家境惨淡

  细节描写:父亲爱子深情

  动作:穿、爬、探、

  艰难费劲攀、缩、倾

语文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过看图和学文,使学生了解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互信互爱,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待人宽容友好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题,出示图画,设问揭题

  1、在学习之前,教师出示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去鸟不惊,”进行猜谜活动。(谜底:画)

  2、谈话揭题:学校里的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文中插图)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这两幅“校园里的画”(教师板书课题)

  3、学生准生字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读准生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观察插图,运用比较,培养能力

  1、依文看图,训练观察能力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图画

  (2)分别指导学生观察这两幅图画,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校园里的画》教学设计》。提问:想一想谁在画画儿,都画了什么画?

  2、缘图悟文,强化学法指导

  (1)看图找段:①指名朗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卡佳和“我”在黑板上分别画了一些什么图画?②让学生围绕这段内容回答,从而理清写作顺序:卡佳画一艘军舰→“我”画炸弹军舰,水兵们都落水→卡佳“救起”被炸的水兵,坐上了小船驶向岸边→“我”画鲸鱼张开大嘴吃水兵。③教师总结:通过他们两个人的所作所为,你知道了什么?

  (3)品词诵读:要理解、自然段中语句的意思,必须要理解重点词语:“不服气”,变抽象为形象②诵读指导:在读第四自然段中的“说实话”“可是”时语气强调得要重一些,表示“我”的心,虚;“拿起”朗读朗读进语速要快,强调“我”的嫉妒心。

  3、自学第六七自然段。要求:①回顾学习第四五自然段的方法:看图找段,读文析句,品词诵读;②依照这个方法进行自学。

  三、联系实际,发散思维,续编故事

  1、朗读表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分组竞赛朗读,集体朗读)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课文的主要情节,加深理解。

  2、续编故事,发展思维:卡佳看到“我”满脸不高兴的样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四、合理想象,为文配画

  文中的“我”和卡佳最后合解了,你有什么感想,如果你是文中的小男孩,你会在卡佳之后画一幅怎样的画,来表示你的歉意。

  五、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1、校园里的画1以诚相待

  2、友好相处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小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同时感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

  3、学习生字商量,理解聚和商量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

  2、了解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知识,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1、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了三个小动物,还记得他们是谁吗?(师贴图)引读: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的很快乐。

  2、可没过多久啊,秋天就到了,天气越来越凉了,三个小动物想,我们该怎样过冬呢?

  二、

  学习第二自然段。

  1、遇到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才是好朋友,请你读读第二自然段,你从哪些词发现他们是一起想办法的。还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聚和商量

  商量:师:生活中遇到困难和好朋友商量商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你看(出示商、量)(1。指导记住这个字。2。指导轻声的读法)

  2、小朋友举起手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两个字,让我们把这个词牢牢地记在脑子里。

  聚:怎样就是聚在一起了呢?你能上来帮小动物们重新摆摆位置吗?(上台重新贴小动物的位置)这就叫做聚。

  (1)一般来说,我们遇到一些开心的事或有什么大事情就会聚到一起,就像我们过年时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多开心啊!

  (2)三个小动物聚到一起干什么啊?(商量过冬的事)

  (3)你们知道小动物为什么要商量怎么过冬吗?春天、夏天、秋天他们也不需要商量啊!(冬天太冷了)

  是啊,冬天好冷啊,我们小朋友可以穿上厚厚的棉衣,还可以待在空调房里度过,可小动物又不能穿棉衣,开空调,看来他们是得好好商量一下。

  3、课件出示三个小动物聚在一起商量的画面。(指导读这段,评价)

  4、师小结:他们是怎样商量的.呢?商量的结果又如何呢?

  二、

  学习37段。

  1、请你自己读一读课文37段,边读边想,这三个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2、通过读课文大家一定发现了小动物们可聪明了,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过冬方式。

  谁来说说燕子是怎样过冬的?青蛙呢?蜜蜂呢?(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3、小朋友,你们读懂他们的话了吗?真的读懂了吗?我们读书的时候,有时就要把自己当作小燕子,有时你就要像青蛙,有时你又要变成了小蜜蜂。下面,你对哪个小动物过冬的方式特别感性趣,就把它的话多读几遍,好好地体会一下它的心情、也可以边读边想他在说话时会有什么动作。待会儿你就把自己当作这个小动物,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过冬的。

  4、交流。你是哪一个小动物?

  燕子

  (1)生读。

  师:就要离开好朋友们了,你的心情怎样?(有点难过)是啊,离开自己的好朋友肯定舍不得。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吗(指读)

  师:小燕子,还没有分别就想到明年再飞回来了。明年什么时候回来啊!(理解春暖花开补充春色满园、春意盎然、春光明媚)

  师:小燕子真了不起,靠着自己的一双翅膀,可以让自己顺利的渡过寒冷的冬天。

  (2)像燕子这样,秋天飞到南方,春天飞回北方的过冬方式,我们把它叫做迁徙(板书),每年秋天迁徙到南方过冬的鸟叫候鸟。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和燕子一样,也要飞到南方过冬呢?

  (3)燕子不仅为自己过冬做好了准备,他还特别关心自己的朋友,他是怎样关心青蛙的呢?(指名读:青蛙哥哥)

  青蛙

  (1)小青蛙们,你们是怎样过冬的?(生读:不到南方去)。

  (2)青蛙哥哥,你这一睡要多长时间呀?

  你睡整整一个冬天,不吃东西,肚子不饿吗?

  青蛙吃得饱饱的钻到泥土里,好好地睡上一大觉,真舒服呀!你

  能一边做动作,一边来读读这段话吗?(我要吃的饱饱的,好好睡上一大觉)圈出饱饱的、一大觉。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小青蛙虽然没有燕子那样的翅膀,但它的这个大肚皮可管用了,只要吃饱之后好好睡上一觉就能过冬了,真神奇!老师告诉大家,整个冬天啊小青蛙不能说话,只能睡觉,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能量的消耗,要不然肚皮再大也不够过一个冬天的,是吗?

  出示第五段。自己再仔细地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想能配上什么动作。

  (3)谁来当小青蛙。

  评:让我来摸一摸肚子。哎呀,还没吃饱,怪不得不太舒服,还要努力。

  让我摸一肚子,你的肚子吃得饱饱的,读得真好,一定会睡得很舒服的。

  (4)这下我可放心了,小青蛙,你的这种过冬方式好象叫(

  )。

  蜜蜂

  (1)小蜜蜂还没有介绍呢!你是小蜜蜂,你来说一说。

  (2)从一个早字可以看出小蜜蜂多勤劳啊,(画出早)在冬天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他就做好准备了,谁来用一个成语夸夸他。(有备无患、防患未然)(通过你的朗读来夸夸她)

  5、小结:瞧,小动物们多聪明啊,他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为自己过冬做好了准备,燕子是(),青蛙是(),小蜜蜂是(),而且他们互相()。

  6、瞧,小动物各有各的过冬方法。看来,遇到事情多商量还是挺有用的。现在,我也有些心痒痒了。我就想做那只小燕子,谁是我的好朋友小青蛙?我来和大家商量商量。(指一生)就请你。其他小朋友拿起书,看看我们是怎么商量的?都做好准备了吗?(做好了)好,开始!

  师:冬天快要来了,虫子快要没了,我要飞到南方去,那里很暖和,还有很多虫子。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是你不会飞,怎么办呢?

  生: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师:小青蛙,你是这么过冬的啊,我不担心你了。

  师:刚才我们俩在商量的时候,我发现这边的小朋友在笑嘻嘻地跟着我们读。瞧,他们多会学习啊!

  师:下面让我再来试一次,我还当燕子,谁来做我的好朋友小蜜蜂?(指一生)好,就请你。其他同学跟着我们轻声地读。你就是我的好朋友了。

  师:蜜蜂妹妹,冬天地上没有鲜花,你怎么生活呢?

  生:我早就采了很多蜜,藏在蜂巢里,够吃上一个冬天的。

  师:小蜜蜂可真勤劳,会学习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你们想不想像我们刚才这样这样商量商量啊?

  生:想

  师:那同桌的两个小朋友相互练一练,怎么商量商量。

  学生自己练习分角色商量。

  师:来,会商量的小青蛙和小燕子在哪里?其它的小朋友听一听他们商量的好不好?

  师:(问两个孩子)你是谁?(小青蛙)你又是谁?(小燕子)

  生1:冬天快要来了,虫子也没啦。我要飞到南方去,那儿暖和,还有很多虫子。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再飞回来。

  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

  生2: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师:这下你还担心小青蛙吗?可是在没有听到小青蛙的话之前,小燕子可是充满了担心。谁再来读一读?

  生读:青蛙哥哥

  师:会商量的小青蛙和小蜜蜂在哪里?这样我们商量一下好不好?左边的小朋友做小燕子,右边的小朋友做小蜜蜂,我们来试一试。

  齐读。

  师:我最后再请三个小朋友,最会关心别人的小燕子,最神奇的小青蛙,最勤劳的小蜜蜂来商量商量。

  7、你们喜欢他们吗?

  冬天即将到来使这三个好朋友不得不分开,他们商量的结果是什么呢?(明年春天再相聚)

  总结:今天,我们不仅从这三个小动物身上学到了动物过冬的知识,还懂得了好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道理。你们快乐吗?

  他们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在动物世界中还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过冬方式,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向家长请教的方法了解更多的关于动物过冬的知识。下一节课大家再来讨论好吗?

语文教学设计8

  一、导入:

  课文中没有一个穷字,却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时时处处感受到穷人生活的穷苦、艰难与悲惨。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却让我们的心灵被渔夫夫妇的勤劳、善良、坚强所震撼!这就是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这篇课文,用心灵去触摸、去感受大师的语言和思想。

  二、目标出示:

  这是本课的学习目标:对照一下,看哪几条是你本课中新接触,需要在学习中特别注意的。

  1、梳理课文重要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句段谈这样写的好处。

  2、运用环境、对话或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

  3、从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中继续体验穷人善良、勤劳的美好品质

  4、人人参与,热情投入,在合作中提高

  三、小组展示,梳理写法:

  先来看导学提纲上的第一个问题:哪一部分写得最好?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思考结果,最后选择你们组认为体会最好的一点进行全班汇报。哪位组长说说,小组交流时你要做好哪些安排?(学生发言)一是安排好本组内的发言顺序,二是安排好汇总记录,三安排好全班交流时的发言人员。哪位组员说说,这一环节中你应做些什么?一个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做什么?

  1、环境描写:通过室内外的环境的对比,烘托出桑娜勤劳的品质。

  齐读这段话。是啊,屋外的天气那么恶劣,可小屋里却如此温暖舒适,多么勤劳的桑娜啊。

  不同的环境在不同心情的人眼里,会有不同的感受,环境只是为烘托人物而做的。

  课前布置大家背诵这一段,请同位检查一下。

  2、心理描写:通过对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让我感觉到桑娜当时的紧张、不安,矛盾的心理。让我们感觉到桑娜本性的善良。

  出示这段话。让我们再次走进桑娜复杂的内心世界。我提示,大家读:桑娜在猜测,在自责……桑娜以为丈夫回来了,吓了一跳……桑娜后悔自己没考虑周全,……桑娜坚定了信心……一段心理活动,让我们在体会到了桑娜不安的心情,更感受到了桑娜的善良

  再来想一想,作者不是桑娜,他为什么会把桑娜的.心理变化刻画得如此真实、生动?(板出:设身处地)

  此时此刻,你就是桑娜,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

  3、对话描写:通过这些对话描写,这些对话非常朴实,他们没有交流一些豪言壮语,却让我们感觉到渔夫和桑娜一样,也是个非常善良的人。

  对话确实要朴实,要符合人物的特点,除此之外,对话描写还要注意哪些问题?自己读读这一部分,想想看,然后和同位交流交流。(学生能说出说话前都加上了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这样使对话更形象。)

  师出示:完全说在前,对比读。谈谈读后的感受。

  这些对话是运用了说的四种不同形式,使对话不单一,很灵活。

  小结: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特点,要善于运用说的四种形式,而且提示语的运用至关重要。

  课文的结尾戛然而止,作者留给我们无限的想像空间,现在,我们要接过作者的笔,把这个故事续写下去。

  接着看导纲的第二个问题: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请同学汇报,老师有一点要求,汇报时,不要照搬导纲上的答案,要将它压缩成一句话。()时间,()事,赞美()的()品质。看谁的概括能力强。

  小组合作练笔:

  出示合作要求:

  1、选择故事,确立方法:选择小组内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和最喜欢的一种写作方法

  2、口头续编:小组成员口头合作续编片断

  3、个人练笔:在小组口头续写的基础上,个人练写

  4、欣赏修改:小组成员互换作品,欣赏修改,选出最优作品。

  小组展示,评价。

  小结:时间关系不能所有优秀作品都展示,课后,请这些同学领作文纸认真抄写,装订成作秀作文选,供同学们学习。

  四、总结布置作业:

  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将故事续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语文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感受雪景的美丽和下雪带给我们的好处,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会认6个生字,会写6个字。

  二、教学难点

  感受雪景的美丽和下雪带给我们的好处,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写好6个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

  1、雪景图片、录像。

  2、生字、词语卡片。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为什么?

  2、播放下雪的录像带。

  导语:同学们你们看,洁白的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它们飘呀飘呀,落到树上、房上、地上,给大地披上了银装,看着这漂亮的雪花,你想说些什么?

  3、有一个小作者和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雪花,快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然后把生字圈出来,再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相指读生字,如果读不准,请你帮助你的小伙伴。

  3、反馈生字的读音。请学生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认读生字,如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指读,小组长带读等。

  如:纷纷扬扬———扬

  小仙女———仙

  裁剪———剪

  4、把生字词语放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要把语句读通顺,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读中感悟,品味语言,指导朗读。

  1、指名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雪?作者喜欢这场雪吗?你能从哪儿体会出来?

  2、根据学生的汇报,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汇报中防止学生不按顺序汇报,教师可根据某一个学生发言,让其它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补充。重点指导如下语句。

  (1)纷纷扬扬的雪花,像柳絮在空中飞舞,像鹅毛飘落人间。你觉得这场雪下得怎么样?

  (2)想不想看看大雪纷飞的景像?(播放大雪纷飞录像片),请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受。

  (3)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句话。教师可进行示范性朗读,请学生评一评哪里读得好,然后再请学生练习。

  我伸出小手接了一片雪花。瞧,它多漂亮啊!那六角形的花瓣不知是哪位仙女特意裁剪的'。

  你们知道雪花什么样吗?想不想看一看?

  3、出示不同形状的雪花照片。请学生说说看到的雪花什么样,并完成填空练习。

  ()的雪花

  4、带着你的体会再读读这句话。

  (1)我和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快活地蹦啊,跳哇,笑哇,唱啊!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还有的在滑雪。我们玩得多开心哪!

  你在下雪的时候喜欢干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5、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1)大地铺上了洁白的地毯。树上挂满了盛开的“梨花”。

  想一想“洁白的地毯”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梨花是什么颜色的?树上挂的是“梨花”吗?说明什么?

  再读一读,读出雪下得大,雪花洁白。

  (2)“在厚厚的雪被下,麦苗儿甜甜地睡着,小嘴还不停地吮吸着甘美的乳汁。”

  出示句子:在雪被下,麦苗儿睡着,小嘴还吮吸着乳汁。读一读这句话,说说和课文原句比,有什么不一样?

  说说哪句好,好在哪儿。你能读出来吗?

  6、练习朗读。

  不仅小作者喜欢这场雪,农民伯伯也特别喜欢这场雪。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读读书上的句子。

  你知道什么是瑞雪兆丰年吗?再读一读书上的句子。

  (四)练习背诵,深入体会。

  1、导语:这么美的景色,用这样优美的语言描述下来,多值得我们积累下来呀!下面就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背诵下来。

  2、学生选择背诵的段落练习背诵。

  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一段,然后再背诵。

  (五)语言训练,回归整体。

  欣赏了这么美的雪景,你最想说什么?

  (六)作业。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检查背诵。

  1、请学生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老师用引读的办法,引导学生读课文。

  如:雪花是什么样子的?下雪了,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下雪了,农民伯伯为什么喜上眉梢?

  3、请学生背诵你喜欢的段落,先让背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背诵这一段.让听的同学评一评,是否背诵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复习生字,自主识记。

  1、认读生字、词语卡片,读准字音,读准“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的读音。

  2、同桌同学互相指读,互相帮助。

  3、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让学生能够自主记忆,学生可用多种的方法,如以旧字代新字,组词语记忆,编儿歌,顺口溜记忆等等,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三)指导书写,细致到位。

  1、请学生认真观察( 个范字,说一说,这几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认真观察汉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个别字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然后再说重点笔画在田格中的位置。

  3、请学生提出较难写的字,教师范写。

  (1)请学生书写。

  (2)反馈纠正、评议。

  (3)学生再次练习书写。

  (4)再选择其他汉字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

  雪花

  美丽 快乐 丰收 忙年

语文教学设计10

  一、义教科目:小学趣味语文知识

  二、教案适用年级:小学二三四年级

  三、教学目的:介绍语文知识上一些比较有趣的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索

  的热情。让他们领悟我们的生活处处存在着关于语文的相关内容,

  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学习语文,培养独特的

  情操。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准确理解语文的意义,在生活中发现趣味语文。在课堂上

  配合老师,跟上老师的节奏。

  五、教学注意点:

  1、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尽量把课文解释得浅显易懂。

  2、注意课堂气氛的活跃,使课堂生动有趣,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六、教学过程:

  1、 自我介绍: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来自XX学院的哥哥姐姐,(四个人特色的介绍自己)今天呢和你一起上这节课。同学们欢不欢迎呢?

  学生:欢迎!

  2、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好乖哦,老师讲一个故事送给你们。好不好啊?

  学生:好!

  老师:你们知不知道年的来历啊??年,就是我们过年的年。

  出示故事:

  过年的来历

  相传: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

  “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今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

  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

  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然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

  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会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

  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

  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会尽量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可以适时加一些表情和动作,以便同学们能理解)

  3、抢答: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可将全班分组抢答,哪个组织回答最积极,

  最多,最活跃,就加以加分,哪个组分数最多奖励学习用品。(用时:10分钟)

  老师: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猜谜语啊?

  学生:喜欢。

  老师:那好,那现在呢,我们出几个谜语给你们猜好不好啊?你们呢,要分组回答,哪个组最积极就可以得到我们的.奖品。

  1) 出示谜语:

  A.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 【谜底】:眼睛

  B. 像糖不是糖,不能用口尝,帮你改错字,纸上来回忙【谜底】:橡皮

  C. 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其。【谜底】:手指

  D. 什么东西只能加,不能减 。 【谜底】:年龄 E. 什么东西经常会来,但却从没真正来过? 【谜底】:明天 F. 有一匹马,它向南走5步,向北走3步,又向西跑了10步,请问最

  后它的尾巴朝什么地方 【谜底】:朝地

  G)有时候,圆又圆,有时候,弯又弯,有时晚上出来了,有时晚上看不见。(打一自然现象) 【谜底】月亮

  老师:好,同学们都回答得不错哦,没有回答的同学别灰心,下面还有几道题目呢,看看你们谁积极啊,积极就有分加哦。

  2) 根据下列题意,选填词语。

  苦哭 暗笑 假笑 哈哈大笑 捧腹大笑 (只能用一次)

  A、开怀纵情的笑( )

  B、藏在心里不公开笑( )

  C、捂住肚子开心地笑( )

  D、不愉快而勉强的笑( )

  E、故意做出的,不真实的笑()

  3) 同学们,请你将下边的十条成语补充完整,然后再将补充的字竖着连成

  四句数学上用的术语,好吗?

  ( 五)花( 八 )门 ( 五 )湖( 四 )海

  ( 七 )上( 八 )下 (七 )擒( 七) 纵

  ( 三 )头( 六)臂 ( 三)心( 二 )意

  ( 十 )全( 十 )美( 十 )全( 十 )美

  ( 五)湖( 四 )海 ( 五 )行( 八)作

  4、出示趣味故事——十二生肖(用时:10分钟)

  老师:同学们,想不想听故事啊?

  学生:想。

  老师:那你们在听的过程中要留意故事究竟说了什么哦。

  学生:好。

  你知道自己属什么吗?

  有属小白兔的,有属大老虎的???有属猫的吗?没有,怎么有属老鼠的,没有属猫的呢?这里有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让同学们举手回答,能答一个是一个,我们会尽量鼓励同学们回答,如果碰上有些比较偏的生肖,我们就可以适宜做一些动作来让同学们猜,)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

  好了,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十二生肖的来历了吗?都知道十二生肖为什么是老鼠第一了吗?

  提问:十二生肖有哪些呢?(巩固知识)

  (让同学们举手回答,能答一个是一个,我们会尽量鼓励同学们回答,如果碰上有些比较偏的生肖,我们就可以适宜做一些动作来让同学们猜,)

  5、联系学生的实际(用时:10分钟)

  老师:同学们,听完了老师的故事。你们想不想说一下你们对语文的看法啊?语文也可以很趣味的啊。

  学生说出自己对趣味语文的看法及感受。我们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看着学生,给他鼓励。

  6、总结(用时:10分钟)

  表扬同学们配合得很好,希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喜欢语文,在生活中去发现那些趣味的小知识和小知识,谢谢同学们的配合,这节课我们相处得很愉快??

  备注:如果时间多出,就讲小故事三则并与同学们交流。

  1、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

  「你怎么知道?」

  「她没有骂人。」

  (注: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2、在故宫博物院中,有一个太太不耐烦地对她先生说:「我说你为甚么走得这么慢。原来你老是停下来看这些东西。」

语文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区别形近字,会写四字词语,积累表示“看、说、走”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通过平时的积累,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解决学习中的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将平时积累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教学重点:

  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运用语言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读、写、议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区别形近字

  1.出示“但、担、峰、蜂、锋”

  2.指名读

  3.交流讨论这两组字中三个字的不同之处。

  4.分别给它们组词。

  二、走进“我能写”

  1.学生自由读这四个词语。

  2.把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借助工具书或在小组内讨论学习。

  3.从这些带点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

  汇报你的发现。

  4.写一写这样的四字词语。

  三、走进“我能填”

  1.出示这些词语,学生读一读,背一背。

  2.在小组内互相学习词语,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徘徊盘问

  溜达疾步

  3.把词语按要求分类,完成填空。

  4.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看、说、走”的词语?

  四、积累词语

  把你喜欢的词语读一读,抄一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理解古诗,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完成春联的活动策划。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等方式完成语文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古诗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感受春联的'奇妙。

  教学重点:

  端正态度,放开手脚,以主人翁的姿态面对各种活动

  教学难点:

  深入生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团结协作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

  教学流程:

  一、学习古诗《惠崇〈春江晚景〉》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2.解题,作者介绍。

  解题:惠崇,宋朝著名画家,是个和尚。

  《春江晚景》,这是惠崇创作的一幅画,这首诗就题写在这幅画上。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3.理解诗意。

  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诗的意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甜辞方法?

  4.小结

  5.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春联活动策划

  1.出示春联,指名把这副春联读出来。

  2.介绍春联的有关知识。

  春联在我国源远流长,是祖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

  3.活动策划

  收集你感兴趣的春联,策划一次活动。

  收集春联,朗诵春联,书写春联,张贴春联。

  4.布置任务:课余时按策划完成活动。

  5.检查活动完成情况。

语文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欣赏古典诗歌,对古典诗进行审美性解读。

  2、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分析重点诗句,了解诗的意境,体味诗人的感情。

  3、了解《饮酒》一诗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感受情景描写的传神特征。

  4.、了解陶渊明及其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初步了解五言古诗的一般特征。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诗中人、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感受情景描写的传神特征。

  三、教学难点:

  了解诗的意境美,感受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切体味及其情感表现特征。

  四、教学方法:

  1、朗读:①学生各自读②齐读。

  2、提问:用提问方式设计课程讲读。

  五、课前作业:

  学生查找陶渊明的生平及其作品。

  六、教学设计:

  两个目标:一是体味作者的感情,了解本诗意境;二是如何从写作角度

  展现本诗的审美性。

  1、导入新课。

  我国诗歌,有许多题材分类。比如以前学到过的边塞诗、山水诗、送别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题材的诗歌——田园诗。它是由东晋的陶渊明开创的,并且由陶渊明把它推上了它的顶峰。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陶渊明的《饮酒》。

  2、学生反复朗读,把握语调、语气和节奏。初步了解诗的内容。

  ⑴学生各自读。

  ⑵教师学生共同讨论朗读时对语调、语气和节奏的处理。

  这是一首田园诗,表达的是诗人悠然自得、宁静淡泊的心境,所以,语调、语气和节奏都应是舒缓的。这是五言诗,朗读时按二/三结构。

  ⑶按分析的节奏、语调、语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处理字词。

  让学生挑出不会的字词。

  结庐:结,建造、构建。庐,这里指简陋的居室。结庐就是建造简陋的居室,这里指居住在此。

  尔:代词,这样,指上句。

  远:此处为动词,当远离讲。

  见:指不经意看见。

  山气:指山中景色。日夕:指傍晚。

  相与:共同、一道。

  4、学习课文。

  ⑴第一段

  ①提问:前四句怎么理解?

  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②第一层描写“身居闹市,一尘不染”,根本的原因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⑵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在院中东边的篱笆下,诗人正在专心聚志悠闲自得地采菊花,偶一抬头,悠远的南山无意出现在眼前,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了。这两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形象。体现了作者超脱尘俗、热爱自然的情感。(营造了一种和平静穆,恬淡自然的意境。)

  “菊”是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②“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

  “见”是无意中看见,好像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其中含有人与物融为一体的感觉,用“见”追求的是一种无意为之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没有“见”的表达效果好。

  ③“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有何关系?

  明确:A、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山中景色在夕阳下更加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B、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C、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如果没有悟出这个理,哪会有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所以,这个“理”,正好为“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抒情悟理,互为表里。

  ④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明确: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⑶、艺术特色

  叙事、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

  一、二句叙事,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

  前面四句在事理情中融情,透露出诗人恬淡的心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将景、情、理融为一体,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抒情悟理,互为表里。

  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同时又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于抒情中蕴含着哲理。整首诗无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见理,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七、小结:

  这首诗为我们建构了一个远离尘世、恬淡、悠然的田园意境,表达了作者归隐的情感。这也是当时士大夫的审美追求和审美情趣。

  八、作业:

  1、背诵《饮酒》

  2、找出陶渊明其它的一些诗与这首诗做比较,体味是人的表达的情感,试着写一遍读后感

语文教学设计13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知识性小诗,它从一些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入手,展示了大自然语言的奥秘。不论是什么样的语文学习基础的孩子在接触本文时估计都会很容易被这首小诗简洁的文风、活泼的文字所吸引。而且这首文字浅显、文笔优美的小诗,无论是在识字、阅读与理解感悟上都不会给学生形成太大的障碍,课堂上所需要教师去做的就是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读书时间,尤其是朗读的时间,让学生悄然走入这份大自然的召唤书中,去观察思考、去读懂妙不可言的自然之语,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①能解读大自然语言的自然现象。

  2、多媒体课件②气象谚语6条。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引发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的想法,并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观察方法指导下力图有所发现。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节奏,并读出诗歌的语气。从而领略大自然语言的神奇,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语言的兴趣。

  3、结合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想象世界,整合课内外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仿编、创编。在此过程中深入体会本文是如何用平实的、通俗、有趣的语言解释、介绍深奥的大自然的知识的。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主题

  1、老师这儿有一段不说话的电影,同学们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看,如果看明白了,就给每一幅画面配上一句解说词。

  (注:多媒体展示:电闪雷鸣、公鸡打鸣、黄叶纷落、燕子低飞、腊梅花开……一幅幅出示后整体定格在一个大画面上。)

  2、同学们,你们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了画面,其实画面上,天气、动物、植物告诉给我们的信息也是语言(板书:“语言”)这些都是谁的语言?(补充板书:“大自然的”)。

  3、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小诗写的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二)师生共创研读小诗

  1、下边我就把这首小诗写在黑板上,我写一个字大家就猜我会写一个什么词?(师板书:第一小节生边读边猜)。

  ①谁能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评议:听明白了什么?

  ②既然你读懂了大自然的这种语言,那你能不能把这一小节再读给大家听听。你肯定白云飘得高高的,明天就一定是个晴天吗?谁发现过?那请发现这种现象的同学肯定地给大家读一读这两句。

  2、在大自然中有趣的语言多着哪?你们快看(大屏幕展示蚂蚁搬家)看着这副画面,结合一旁的提示词,仿照上一小节,你们能帮我写出第二小节吗?自由尝试,根据汇报出示(板书)第二小节。

  ①你们当中有见过蚂蚁搬家的吗?给大家说说,(听别人说的也行)。蚂蚁搬家真的会下雨吗?那好,你们知道该怎么读这一小节了吧?每个人都给自己的同桌读一遍,看他(她)满意吗?

  ②男女生比一比——师评:(停顿得很好,有节奏感,这么一读让我也更明白这大自然的语言)。

  3、动物中可不是只有蚂蚁会说大自然的语言,更有趣的还在下边,还是我来写,大家猜。(板书: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的画面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接下来还是你们自己先仿编——根据汇报出示第四小节。

  ①大自然已经把语言写在水面和蓝天,你们来读读吧,看看从这两个小节中的朗读中能有什么发现?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解决:“逗点”,“省略号”各指什么?)

  ②谁能把两个小节连起来读一遍?同学们想想啊,要是你有了什么新发现时,尤其是有趣的发现,心情会怎样?再读这两个小节。

  ③男女生轮读,女生读第三小节,男生读第四小节。

  4、刚才这几个小节中所说的这些大自然的语言,平常我们留心观察的同学也时有发现,下边再说的可能我们就不多见了,还是我来写大家猜———(板书第五小节)。

  ①这种大自然的语言你们明白吗?那谁能给大家说说年轮是怎么回事?画一画行吗?

  ②其实不光是年轮,我们平常吃的鱼身上也有大自然的语言。那我考考大家,请听题:大自然写在鱼身上的语言是什么?

  ③请马上根据提示把这一小节补充完整。

  ④那现在请大家想想:怎样把我们明白的这两种大自然的语言介绍给那些不知道的人?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自由练,指名读。

  ⑤刚才我们所了解的这六种大自然的语言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怎么说?可是它们还算不上是大自然最神奇的.语言,最神奇的在第七小节中呢?快来猜猜看!

  (板书:第七小节)。

  a、我肯定这一小节中,你们一定有想要弄明白的问题,先读读把问题找出来。

  b、交流

  c、自然界这么神奇的语言你们都读明白了。

  大声地朗读给老师听一听吧。

  5、①读了这七个小节,关于大自然的语言,你想说点什么?

  ②所以今后大家千万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睁开眼就能看见。(出现开头小节)。

  ③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看见了大自然的这些语言,为什么?

  ④所以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我们要说(师板书:生猜读)大自然的语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

  ⑤最后这一小句,如果也用上“只有……才……”你还会怎么说?——离开课文,用上“只有……才……”你还能说句话吗?

  (三)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现在这首小诗已经非常完整了,我们把它从头至尾地朗诵一遍,好吗?

  ①听大家朗诵,我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大自然这是在用什么跟我们说话?

  ②从动物、植物、气象这些自然现象中,我们可以了解很多的大自然的语言,不信大家读读下边的这些气象谚语。(选一条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你能根据自己知道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照文中某一小节的写法,写一段吗?(可以回家去先观察,有所发现后再写也行)等大家都写好了,我们也编一课《大自然的语言》。

语文教学设计14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八单元语文天地。

  一、 字词句运用

  1. 每天我们都会遇到许多事,我们的心情也常常会随之改变, 看,这个小朋友眼睛都眯成了一道缝了,多高兴呀。

  猜猜她为什么这么高兴?

  2、看老师的表情,生:生气。每当你们上课不认真时我就很生气。

  能做做生气的样子吗?师:(面向全班),你们什么时候最生气?

  3、再看,这个呢?这个小女孩张大嘴巴,很害怕。

  这个呢?这个小女孩皱着眉头,很(难过).

  你有过害怕或者难过的心情吗? 谁能说说当( )的时候,我很( )。

  4、小结:刚刚我们学了四个字:一起读读,高兴、难过、生气、害怕。有没有发现这四个词语都是描述的是我们的(一种心情), 其实表示心情的词语还有很多很多,比如 (慌张,后悔,喜欢,着急,羡慕)

  5、运用。

  我们不仅要会说这些词,还要会运用这些词。

  *哎,昨天我做了一件坏事,现在想想我真不该做,我好(后悔)哦。

  *马上就要交卷了,我还有许多没写完,我真(着急)。

  *每次写完作业妈妈给我讲故事是我最(喜欢)的。

  *我好朋友友考了100分,我真(羡慕)他。

  过度:同学们这堂课的'表现真好,为了表扬你们,给你们一个猜个谜语。

  二、 谜语导入

  1、红冠子,白外衣,每天早上喔喔啼,它叫人们早早起。 (大公鸡)

  2.你见过大公鸡吗? 看!4.(大屏幕出示大公鸡的图片)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图,你看到什么?红红的鸡冠,白白的羽毛。

  3.我国明代杰出的大画家大诗人唐寅,他也喜欢大公鸡,为它画了一幅画,还为它写了一首诗,名字叫《画鸡》(板书课题)。

  5.图上的大公鸡真美丽,诗中的大公鸡更美你们想读吗?

  教师范读,生听老师大声读,学生小声指读。(注意停顿)孩子们停顿提示自由读,指名读

  1、孩子们,你们读得真不错,但是最厉害的呢,是能够听老师的意思,读出那行诗来。认真听,看看老师读的是哪行诗,把它读出来。

  好威风的一只公鸡啊,头上鲜红的鸡冠,不必裁剪,天生就像一顶将军帽。

  诗人写道——生齐,第一句。

  2、它浑身雪白的羽毛多么引人注目!看,它就像一个大将军,昂首阔步向我们走来了。诗人写——生齐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大公鸡?

  生回答:漂亮的大公鸡、威武的大公鸡。(师板书)

  师抽生读第一二句,看看谁读出的大公鸡最漂亮,师生评议。读出威风,有力。

  3.这可是一只不一般的公鸡,平时他是不轻易说话啼叫的。读这行的时候啊,我们轻一点——第三句。齐读

  为什么呢?——

  因为它有重大的任务,等太阳出来,它要大声催促人们赶紧起床,快快去做事!

  师:是呀,它一叫家家户户都开门了。哪一句————

  师 :1.公鸡一声啼叫,千家万户把门开。农民要 。小学生要--------------工人要------------司机要------------------交警要-----------------

  师总结:是呀,大公鸡天一亮就起床了,叫醒了睡懒觉的小朋友,帮助了他们,大公鸡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向大公鸡学习,每天早早起床不睡懒觉。你喜欢这只勤劳的大公鸡吗?

  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有力。

  现在我们把这首诗变个样子来读一读。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千门万户开。

  现在我们把这首诗变个样子来读一读。

  男孩女孩比赛读

  三、 师:孩子们,好书不厌百回读,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要多读多练,反复读,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坚持这样做,你就能把语文学得很好。

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2、揣摩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

  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课前演讲:展示搜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词。

  一、导入新课。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然而,在诗人张籍眼里,秋天却是树叶飘零、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季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一首古诗《秋思》(板书课题)。

  2、张籍,唐代诗人。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安全,急切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再读课题。

  二、初读知意。

  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2、(投影出示古诗)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

  3、(弹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这些多音字的读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会怎样记住这个生字?

  5、这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呢?

  6、读诗不同于读课文,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他的韵味。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注意停顿,要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7、谁来展示你的朗读?

  三、入境悟情。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现在就将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生自由汇报)

  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随机指导以下内容)

  Δ见:

  古人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离家十年的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他看见的是什么呢?(生回答)

  诗人见到了许许多多,可此时是他“见不着”的'又是什么?(生回答)

  是的,在这洛阳城里,诗人见不到亲人的欢声笑语、见不到乡亲的把酒言欢,他看到只有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百花

  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张籍,面对此情此景你的心情会怎样?

  Δ意万重:

  孤单、寂寞、悲伤、无奈的张籍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写一封家书捎回家,这是怎样的一份家书呀!落笔之前,张籍会想到什么?他想表达哪些意思?

  假如你就是张籍,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

  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

  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说,这真是(出示前两句诗指导有感情朗读)

  Δ恐:

  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从“恐”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Δ“又开封”

  从“又”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诗中还有哪个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复”在这里是“又”的意思?)同样的意思,尽量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

  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师指导。)

  四、情感朗读。

  1、(播放音乐,课件演示。)秋风瑟瑟,秋意浓浓。放眼望去,大地一片枯黄。花谢了,草枯了,大雁南飞了,老槐树那茂盛的绿叶,也化作片片蝴蝶,飘飘悠悠地往下落。是呀,又到了落叶归根、全家团聚的时间了,可是……诗人心头泛起一阵酸楚,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那魂牵梦绕的故乡啊?故乡的亲人啊,你们一切都可安好?诗人提笔要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这就是《秋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板书“思乡情”,师范读古诗。)[教学意图]:理解诗意,体会诗魂,创设情境,引导读诗。

  2、请你也来感受张籍这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自己练习朗读,把你的体会充分地展示出来。(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并评析)

  4、古诗以它精炼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其丰富的内涵,就让我们记住这精美的语言。合上书,看板书提示齐背这首诗。(生齐背)

  [教学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借助想像融情入境与诗人进行情感的对接,从诗句中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呢,进而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5、这首诗作者因见秋风引发了意万重,又复恐说不尽,所以又开封。整个这个过程是一件完整的事,可见这首诗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板书:叙事抒情)

  五、对比阅读。

  1、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那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中。你们看!(课件出示《天净沙秋思》)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能体会到什么?我们自己读读。(生自由练读)

  2、谁来读?(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结合注释想想这首描写了什么。你能体会到什么?

  3、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说出大概就可以)你能体会到什么?

  4、仔细观察这两首诗有哪些异同?(生回答)

  5、异:张籍的秋思是叙事抒情,《天净沙秋思》是借景抒情;

  张籍的秋思是七言绝句,《天净沙秋思》是小令。(也是一种诗体)

  同:都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6、思乡的诗写了千百年,今天还在写,思乡的诗读了千百年,今天还在读。总有一天你们长大了,也许要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你们会觉得故乡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们合上书再读一读这首动人的诗篇。

  六、积累延伸。

  1、默写《秋思》。

  2、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当作练笔。

  3。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歌曲,在班级展示。(选做)

  七、布置作业

  1、 抄写古诗

  2、 背诵古诗

  3、 默写古诗

  4、 搜集资料(纳兰性德)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