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
分享

说课稿集锦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8篇,欢迎大家分享。

说课稿集锦8篇

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

  早上好!今天我说的是浙美版第七册第13课《瓶子新生代》。根据说课的要求,我将从下面五大板块进行今天的说课。

  首先我来说说第一个板块:对教材的理解。

  翻开《瓶子新生代》这一课,我的脑子里就蹦出了这么两个词---“好玩、有创意”。走进这一课,我发现这一课是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美术课,是一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本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体会自然形态的美感,并以此为创意的起点,从“仿生”设计并制作瓶子,以此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在本册的第1课《台灯设计》已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直有创意的台灯,在这基础上学习此课,学生已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仿生元素的运用意识,对于用橡皮泥制作物品,在上一册《杂技表演》》这课,已学会一定的橡皮泥制作方法。这种向自然学习的思维方式是以后的美术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基于以上的解读,根据教材特点,结合我们农村四年级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安排为1课时完成。根据新课标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的“既重知识与技能,又重过程与方法,更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既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又主张合作与探究”等方面的要求,并且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为本节课的教学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观察自然,体会自然形态的美感。

  技能目标:

  能用泥塑的方法,从“仿生”的角度对瓶子进行创意设计。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联想能力。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从“仿生”的角度设计制作一只独特的瓶子。

  教学难点确定为:形成观察自然、向自然学习的思维方式。

  下面,我来说说第二大板块:教学策略。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美术课标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本堂课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小组探究学习法:

  在让学生欣赏同龄人的泥塑瓶子时,我采用了小组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学生自主研究手中泥塑瓶子的制作方法以及它模仿了什么自然物,这样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实现三维目标。。

  2、欣赏观察法:

  我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具,展示了各种瓶子和自然物,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让全班学生都能用多种感官感知自然物的主要特征,抓住他们的主要特征进行表现。

  3、合作交流法:

  在欣赏同龄人泥塑作品时,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目的是给学生之间提供不同的学习对象,听取不同的制作方法,分享彼此的经验,拓宽学生思路,达成教学目标。

  除了以上的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还运用了启发法、练习法、评价激励法等等方法进行教学。

  第三大板块是说说教学准备:

  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堂课能否顺利地实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准备十分重要。我在课前应准备一个花瓶、几个孩子制作的泥塑瓶子,橡皮泥一罐,制作好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并且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四至五人为一小组坐在一块儿。学生应在课前准备一罐橡皮泥。

  接下来,我来说说第四大板块:教学程序。我分为5个环节来说明。

  第一个环节:游戏导入,了解瓶子文化。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先和学生玩一个给两张照片找茬,仔细观察两张照片中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发现第二张照片中少了一个花瓶时,我再从袋子里拿出那个少了的花瓶,然后跟学生一起探讨花瓶在中国的文化内涵。对于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保持对本堂课的兴趣和着手表现物象的冲动。

  第二个环节:欣赏瓶子,拓宽创作思维

  我利用多媒体出示各种瓶子,让学生认识到瓶子的范围很宽广的,为下一步的创作奠定基础。

  第三个环节:引导启发,明确创作方向。

  我先出示橡皮泥,让学生说说自己能用橡皮泥制作什么物品,并说说在制作中用到了哪些技法。接着我请一学生上来跟我比赛用橡皮泥做瓶子。我是用盘的方法做了一个蛇形瓶子,然后引出课题《瓶子新生代》。这里让学生边说自己会制作的东西,制作方法,对泥塑方法进行了复习。接着让学生跟我比赛谁做瓶子速度快,这一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示学生今天是要从仿生的角度设计一只独特的瓶子,明确本节课的方向。

  第四个环节:欣赏作品,探究制作方法。

  然后请学生翻开书32、33页,说说最喜欢哪个造型,并说说原因,重点是引导学生从巧妙地模仿自然物这一角度来欣赏交流。在交流中我抓住牛这一瓶子造型进行重点交流,让学生明白仿生时可抓住自然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抽象加工,不一定要那么写实。紧接着,我给每一小组发放一只同龄人做的泥塑瓶子,让他们小组进行欣赏探究,派代表说说它借鉴了什么自然物,还发现哪些制作技法。学生在交流时自然掌握了多种泥塑的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重点,通过借鉴同龄人的优秀作品,获得新方法、新思路,为下一步的创作做好铺垫,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形成观察自然、向自然学习的思维方式。

  第五个环节:欣赏自然物,提供创作素材。

  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外形特征名显的自然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寻找他们的主要特征,为下一步的制作提供模仿的素材。

  第六个环节: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我先让学生说说看了这么多的泥塑瓶子和自然物,他们准备模仿什么来做一个瓶子。接着让学生两人合作或单独完成一只有自然物得到启发,用橡皮泥制作一只有创意的瓶子。对于学困生我会适时给他们指导,特别是一些细节处的衔接。

  第五个环节:展示评价,交流经验。

  展示,作品欣赏以点带面。作品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欣赏与肯定,合理的评价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本堂课的教学展示评价环节中,我把学生的作品摆放在阶梯形的展台上,这样的展台便于学生清楚欣赏到每一件作品,也让展示整体化。在此基础上,我带领大家一起围在作品四周,一起欣赏作品。让学生找一找优秀的作品,由作者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夸一夸它的优点,提一点更好的建议。此次活动将欣赏评价变得游戏化,生活化,让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我来说说第五大板块:板书。

  我这课的板书是这样的:这个板书这样的板书设计可以使人赏心悦目,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清晰而又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把握教材的重点,理解教材的难点,便于学生记忆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板书:

  《瓶子新生代》

  自然物

  特征

  瓶

说课稿 篇2

  设计理念:

  以学生的思维为中心,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领悟课文,体会课文所阐述的论点及告诉的道理。

  一、 说教材

  1、说内容。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单元第16课。《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的课文,通过古今两个具体事例,告诉学生,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训练要求,我对这节课设计了以下

  2、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生词。

  3)、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知道从小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说重难点

  重点:读通读顺课文,学会字词。

  难点: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每段的大意。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符合本课特点,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二、 说教法 。

  本课是《说勤奋》的第一课时,我采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运用了指导点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时,先谈话导入、展示教学目标,再借助课文录音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接着出示导读提示,让学生同桌共同学习探究,继而进行检查。

  三、说学法 。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我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小组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我教学时充分让学生用“读”“思”“议”“悟”的方法学习本课,仔细品味字、词、段,理清课文条理。这种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理想。

  2、揭题。

  3、解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并说说自己对勤奋的理解,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下文打下基础。)

  (二)出示教学目标。(设计意图:课件出示目标,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以便下面去学习课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说了一个什么道理?(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在仔细听的同时能明白课文主要说的道理。)

  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设计意图:课件出示目标,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以便下面去学习课文。)

  3、生按提示自读自悟,同桌讨论。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与合作能力。)

  4、汇报交流,完成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对不足之处师及时点拨。)

  (四)、指导写字。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分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检查教学效果,巩固所学知识。

  五、说板书设计

  16 说勤奋

  提出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举例说明:司马光 童第周

  提出希望:一生勤奋 作出贡献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帮助学生快速理清课文条理。)

  总之,课程总目标提出“学会使用常用的课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出与教学目标有关的作业。教学之前,我布置学生回去自学课文,查找资料。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是多方面的,有图片、有录音、有文字介绍,从不同的角度预习了课文,学会了字词,也懂得了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和从小只有勤奋学习,长大后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道理,为更好地学习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怀念母亲》是人教版是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季羡林先生所写。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的酣畅淋漓。最后,作者呼应作文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文本的能力,能够基本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但是《怀念母亲》这篇文章作者的年代背景与学生的年代背景相差甚远,学生缺乏深刻的现实体验,对情感的领悟可能不够深入。因此,在新课前,我以“走近季羡林”为题介绍季羡林的成长过程,给学生读他的作品《赋得永久的悔》,为深入理解本文体验情感做好铺垫。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读8个生字,会写“真挚,避免,朦胧”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揣摩重点语句,从纯真朴实的语言中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的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情感:体会作者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季羡林对两个母亲的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思。

  五、说教学法

  朗读体验法、小组探究法、圈点勾画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我会用洽谈(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母亲,多么神圣的呼唤,多么圣洁的字眼,你们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自己的母亲吗?(可爱,美丽,勤劳)”我接着引导“是的,在我们心中,母亲是最伟大的、至高无上的,著名作家季羡林的文章里,就酣畅淋漓地体现着对母亲的敬意和爱慕”(引出课题)

  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及主要经历及作品《赋得永久的悔》,学生经过默读,接着说“那么,本篇课文作者怀念的仅是生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走进《怀念母亲》。”

  (这样的导入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又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让学生读,并在读中悟,在这一环节,我将采用……

  在解决完生字词后,再次让学生通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经过通读可以从文中得出(作者有两个母亲,对这两个母亲有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爱慕)

  这样的设计能

  (三)深入研读,体验情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研读是深入地和文本对话,在这一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将采用谈话法,向学生抛出第一个问题:“文中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作者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在此给学生3分钟的思考时间,思考结束后,采用自主回答的方式,学生可能会找出一下句子进行回答“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引导学生练习练习上下文,感受作者从六岁离开母亲到母亲去世,作者有十多年的时间不在母亲身边,虽然中间有短暂的回归,但毕竟时间短暂,没有与母亲促膝长谈的机会,如今母亲逝世,即使想报养育之恩,也永无机会了。

  接下来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相关句子,并从“食不下咽、抱终天之恨”等词语感受作者因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的心情。

  语文教学中谈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接着我继续引发学生思考:“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十年如一日。后来,作者离开的祖国,到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留学,地域的距离能高割断作者的怀念吗?(相反这怀念又添了分量)”

  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作者的怀念中,又增添了什么?(对祖国母亲的怀念)

  我继续引发学生思考:“那么文中有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并没有割断对亲生母亲的怀念,有哪些地方又体现了对祖国母亲的怀念”在此采用探究法,让学生…….

  (1)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的糊在人心头。

  (2)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引导学生从凄凉二字入手,进行想象说话:“想象季老为什么“凄凉就是幸福”的呢”

  学生通过想象说话,深入体会到作者复杂的心情,“对祖国的热爱和深深的思念”

  最后全班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认识到两个母亲的身份不同,对母亲的怀念却永远不变的,从而呼应文章开头,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作者真挚的情感,并交流写法特点

  (四)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此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你对亲生母亲和祖国母亲有什么话要说吗。要求学生写一写(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升华了情感)

  (五)小结作业

  编筐编缕,贵在收口,对于小结部分,我会用提问形式引导学生与我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出一个小问题:“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进行简短的回顾后,引导学生总结(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让我体验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业:读写结合,季羡林先生独在异国他乡,在凄冷的黑夜里,望着满天的繁星,他会想些什么呢?

  七、说板书设计

  怀念母亲

  亲生母亲——悔恨

  祖国母亲——热爱

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实验版七年级数学(下)第七章第二节中的:三角形的外角。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及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新课程的教材力求体现“课程标准”实质,体现义务教育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和发现,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取知识和技能,力求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较好地体现了上述特点。同时,这节课内容也是今后三角形、四边形等有关图形知识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特点足模仿力强,喜欢动手,思维活跃,同时学生已学过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和等概念,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合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一定的训练,这就为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验,讨论交流、尝试说理做好了准备。

  三、教学目标分析

  经过认真研读课标及教材,针对学生实际,我为这节课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是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分解为四方面的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是理解三角形外角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简单说理。

  2.数学思考目标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3.解决问题目标是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猜想、归纳、推理的活动过程;通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证实结论,达到通晓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4.情感态度目标是通过射门集锦短片欣赏,增强学生对学习本课知识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体验数学课堂中的激情气氛,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团队协作、力争上游、奋勇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由于三角形的外角知识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新课程中又特别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活动,探索、发现、归纳出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2、由于新课程标准对图形内容的要求,一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说理习惯和能力,而后者是初中学生(尤其初一学生)所不足或缺乏的,因此,学生探索出的外角特征的说理推导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法及学法分析

  新课程理念强调“经历过程与获取结论同样重要”,有时过程比结论更有意义。我们不能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容器”把知识往里塞;也不能把学生训练成一个只会解题的“机器”,而应该让他们投入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在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展现思路和方法,学会学习;从过程中建构进取型人格,通过过程中的“成功感”来完善自我,我觉得这是目前学生最需要的。因此本节课我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在学法指导中,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自主探索,概括出三角形外角的两条性质:并通过交流探讨,说理论证,加深认识三角形的外角两条性质,进一步综合运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进行有关的计算。在课堂上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学习的规律,即:发现知识,认识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五、教学过程分析

  环节一、展现问题:

  观赏足球比赛射门集锦,激发学习欲望,带着问题学习。

  (设计目的:创设问题情境,新课程比较注重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引起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赋予数学一种生活气息,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是对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一种培养,也为后面探索外角问题埋下伏笔。)

  环节二、学习几个概念

  我结合图形,讲解外角的概念,并特别注意“不相邻”的意义,后辅以练习,加强巩固。

  (目的是对概念难点的突破,能在复杂图形中辨析外角。)

  环节三、自主探索外角与不相邻内角的关系

  体现课改精神,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设计了△ABC中,∠A=70°,∠B=60°,∠ACD是△ABC的一个外角,探究∠ACD与∠A,∠B有什么关系。并注重说理引导。并开拓学生思维,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解法。

  (设计目的:课堂上要大胆让学生动起来,老师“沉”下去,要努力转换教师角色,要相信:给了孩子权利,他会选择得更好;给了孩子条件,他会锻炼得更棒。)

  在学生得出三角形的外角结论后,我故意说:这些结论不一定对,我画的那个三角形可能是老师故意设计好的,其它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结论呢?大家试一试,尽量画各种不同的三角形并验证(如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我相信大家能成功!

  (设计目的:我想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不能满足于一个现成图形的结论,而要有一种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精神,要注意问题的一般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投入到了获取知识的过程,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设置及时练习的目的是依据学习策略中的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的效果设计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的有效性。

  环节四、提升能力,挑战自我

  设置一道思维性强,拓展性高的题(目的是开拓学生的思维,感受成功的喜悦。)

  环节五、勇攀高峰

  继续提升外角运用得几何价值,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目的是遵从课改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理念)

  环节六、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谈收获,我给出知识点

  (目的是归纳所学知识)

  环节七、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讨论者,只有变换教师位置才能的促进学生学习的高效。在教学中要关注预设于生成的关系,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也要尊重书本知识,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向前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5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贯彻西安是体育课程改革精神,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多种练习手段和方法,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初步学习前滚翻接纵叉组合动作。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既严谨又愉快的气氛中感受技巧项目带来的乐趣,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勇敢的意志品质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技巧教材是小学生喜爱的教材之一。其中滚翻、纵叉等内容是发展学生柔韧素质的重点教材,也是技巧项目的基础教材。本课所选教材是前滚翻接纵叉组合动作。其中前滚翻为复习内容,纵叉为新授内容两个动作之间的衔接是本课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的动作连贯性、稳定性以及动作协调性,在多次练习中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为以后更进一步技巧教学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1、生理特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骨骼硬度较小,关节囊及肌肉的伸展性强,韧带较容易拉长,可塑性强能够完成本次课所选内容。

  2、心理特点:此阶段的学生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兴趣较高,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设计多种而有趣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习兴趣。

  3、运动技能: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滚翻基础,但是技术还不稳定,容易出现错误,因此需要在多次练习中增强动作的稳定性。

  四、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学生初步体验纵叉时的肢体感受。

  ㈡技能目标:复习前滚翻,初步学习前滚翻接纵叉组合的技术动作,发展髋部柔韧性。

  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教材重难点:

  教材重点:一腿跪垫,一腿前滑,逐渐着垫,逐渐下振。

  教材难点:身正、髋正、脚面绷直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

  1、情景教学法。

  2、游戏法。

  3、讲解示范法。

  4、互助合作法。

  5、学生展示法

  学法:

  1、观察法。

  2、模仿练习法。

  3、游戏法。

  4、比赛法。

  七、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内容前滚翻接纵叉组合动作是新授课,教学内容对于(水平一)二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此组合动作是由两个独立动作衔接完成。因此在教授动作时,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我将本课分为两步进行教学,先情境导入让学生复习前滚翻成蹲撑,再初步教授学习一腿前滑成纵叉动作。通过若干个人和小组练习达到逐步了解。

  八、场地器材:

  1、平整场地一块。

  2、体操垫(根据现场学生而定)。

  3、手绢(根据现场学生而定)。

  4、标志垫4张。

  5、音响设备1套。

  6、黑板1块。

  九、运动心律与负荷:

  1、运动心律120—130/分左右。

  2、运动密度:40—50%左右。

说课稿 篇6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上年级第三单元第4课《集体力量大》。

  一、教材分析

  课文由"故事屋、聪明谷、故事屋、活动角"四部分组成。教材中的故事"蚂蚁搬蛋糕"告诉学生人多力量大的道理;聪明谷的谚语让学生通过经典的文字见证集体力量的巨大;故事"动物搬水果"旨在让学生明白有时候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只有互补长短、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发挥出巨大的集体力量;活动角的取珠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和感受到"分工合作、齐心协力"是催生集体巨大力量的催化剂。教材内容的呈现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所蕴含的教学点清晰明确,较好地凸显了本课的教学关键词--学会合作。

  二、目标定位:在品社三下的《竞争与合作》中,孩子们已经初步感受了合作的重要性,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学习合作的方法,体验由合作带来的成功,感受齐心协力力量大的真理。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对孩子们实际情况的与预测,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实验,明白集体力量大的道理。

  2、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愿意和同学合作,一起为集体的事贡献力量。

  3、明白"人多+人心齐=真正巨大的集体力量"。

  重难点:让学生明白集体力量大,人心齐,力量才能真正大;愿意为集体出力。

  三、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品德学科作为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材已不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唯一依据,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成为丰富课堂、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常用手段。围绕一个教学点,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灵活地、恰当的处理。因此,在教学中,教者对教材内容有所使用,有所抛弃,而两者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合作,共同提升集体的力量。教材中的四部分,我保留选用了聪明谷、故事《动物搬水果》的内容,又自选了"折牙签"游戏,设计了两次的捏橡皮泥活动。积极利用语文、音乐素材为本课教学服务。

  四、教法、学法的使用

  孩子在课前的调查搜集信息、教学游戏、欣赏、讨论、讲故事等多种方式将课堂变得立体,让孩子们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较好地体现品德课程的活动性、实践性。

  教师将音乐、部分文字图片做成PPT课件,以辅助教学。准备一张写有课题的大彩色卡纸。

  五、教学流程

  下面我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分四部分进行。

  第一块:小牙签藏着大学问--明白集体力量大的道理

  组织孩子们进行折牙签的游戏,辅以模仿小牙签的口吻:"你们可不能小看我哦!"这样充满童趣的话语,学生轻松折断1根牙签,却怎么也折不断一捆牙签,通过谈谈感受,在游戏中让学生体验到小牙签也有大力量,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揭示课题。

  第二块:集体力量大谚语大集会

  首先让孩子们欣赏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这首歌的`歌词浅显易懂,每一句词都传递着集体的力量。听过后我请学生谈谈听歌后的感想,并根据学生的反馈灵活的进行对比体验活动,如"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让孩子们一起拍拍手。

  接着,请孩子们反馈课前搜集的表现集体力量大的谚语,将谚语卡片贴在卡纸上。

  第三块:捏橡皮泥的启示--明白合作力量大

  这是本节课的重要部分,我预设了2次捏橡皮泥的活动。第一次,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在3分钟内捏成一只熊猫。活动前,教师没有其他的提示语,目的是想让学生在活动亲身接触集体活动中将会产生的矛盾、不配合等情况,直面问题,产生感性认识。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于"合作"这一概念的原始状态,便于对症下药进行教学。

  我将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第一次捏橡皮泥活动的汇报,请成功的小组汇报经验,失败的小组总结教训。我和孩子们共同讨论后明确了进行合作的对策:

  1、发挥才智,设计主题;

  2、合理分工,明确任务;

  3、各施所长,互相帮助;

  4、团结合作,完成作品。然后我们戴上充足的准备进行第二次捏橡皮泥。这一次的活动时间还是3分钟,但我没有定主题。四年级孩子的动手能力会给我们带来惊喜的。3分钟后,每组的作品都被齐刷刷地展示在全体孩子跟前,他们也会不由自主的赞叹,感到喜悦。这时,我就会随机采访小组的组长,请他们用一个关键词来说说他们的成功的原因:合作、团结、协调等关键词的出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通过2次捏橡皮泥,让孩子们明白合作将会让集体的力量变得巨大。

  第四块:儿歌升华情感

  在孩子们感受到合作的成功,情绪高昂的时候,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出现一首儿歌:我喜欢繁星。一颗星星不明亮,繁星满天亮晶晶。

  我喜欢树林。一棵孤树不顶用,一片树林挡狂风。

  我喜欢海洋。一滴水漂不起纸片,大海上能航行轮船和军舰。

  我喜欢和大家在一起,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的力量大无比。

  在音乐声中教师深情的朗诵,将孩子带进一个合作的集体中,也让孩子们在音乐声中品读儿歌,感受内心的情感。温柔地结束本课的教学。

  作业设计:学校运动会即将召开,请与同学合作完成一张运动会的宣传海报。

  板书设计:写着课题的大卡纸代替黑板,学生搜集的各种谚语做成卡片贴在上面。

  关于教学细节:品德课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注重细节效应。如在进行捏橡皮泥游戏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真实的反映,很多学生的现场反映就是非常珍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进行把握。设计细节,比如我在教学中设计通过小磁铁来固定大卡纸,发现一个磁铁不能固定,要好几颗才行。这就是一个细节的集体力量大的表现。谚语的集体贴在卡纸上也是集体力量的展现。

说课稿 篇7

  活动目标:

  1.看图感知秋天的主要特征,学习用“金黄色”、“金灿灿”、“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等词语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2.能根据已有的经验,用绘画和讲述的形式表现秋天的色彩和主要特征。

  3.能耐心倾听同伴的讲述,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熊猫手偶一个。与幼儿欣赏秋天景色的图片。

  2.幼儿人手一张纸,人手一盒油画棒(水彩笔)。

  3.教学挂图:《秋天的图画》。ppt《秋天的图画》

  活动过程:

  一、出示熊猫手偶,引出话题。

  1.教师出示熊猫手偶,播放PPT行赏秋景:小朋友好!我是熊猫老师。熊猫老师带着小动物要去秋游了,我们也跟着一起去吧。

  2.教师:上图画课了,熊猫老师要求小动物们画出自己看到的秋天的景色。请小朋友猜猜小动物会画些什么图画?请小朋友仔细看图说说,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画出了哪些秋天的图画?

  二、幼儿自由观察画面,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1.教师出示ppt第二页,让幼儿猜想4个小动物画的秋天的图画的内容。

  2.教师鼓励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讲述,并要求其他幼儿注意倾听同伴的发言。

  三、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入讲述经验,帮助幼儿有序地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1.教师:熊猫老师要求小动物画什么景色的图画?

  2.教师:小猴画得是什么?有哪些果子?是什么颜色的?馋不馋?有的小朋友口水都流出来了。

  3.教师:小松鼠画得是什么?树叶是什么颜色的?你们是小叶子风吹来一起像蝴蝶一样从天上飘落下来吧。

  4.教师:小兔子画得是什么?菊花是什么颜色的?你们来表演菊花,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大有的小,这就是千姿百态。

  5.教师:小花猫画得是什么?有哪些农作物?是什么颜色的?

  6.教师:熊猫老师看见这些美丽的图画,会说些什么呢?

  7.教师:教师带领幼儿逐一讨论讲述,并逐一丰富幼儿的词汇,如“金黄色”、“金灿灿”、“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等。

  四、教师完整地讲述画面,并带领幼儿一起讲述。

  五、戴头饰,分角色讲述散文。

说课稿 篇8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河之舞》。

  一、教材分析

  《大河之舞》是一部精彩绝伦的舞蹈作品,其结合了踢踏舞、音乐与歌剧的艺术形式,以传统爱尔兰民族特色的踢踏舞为主,融合热情奔放的西班牙佛拉门戈舞,并吸取古典芭蕾与现代舞的精华,共同营造出一场气势如宏、异彩纷呈的佳作。

  二、教学目标:

  根椐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新课标,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乐曲,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2、情感目标:感受乐曲热烈、激昂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和气势宏大的舞蹈场面。

  3、能力目标:能够积极主动地表现、创造音乐节奏。

  三、教学重、难点:

  1、听辨舞步的基本变化。

  2、跟随音乐即兴拍击节奏。

  四、教学过程

  本课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组织教学、课前游戏、听辨导入、简介踢踏舞的发展、欣赏、知识拓展、小结七个环节。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课前游戏

  先让学生做一个模仿节奏的游戏。

  师分别敲击四组节奏,然后让学生模仿:

  (1)X X X X

  (2) XX XX XX XX 提示学生注意强弱变化:每一拍的第一个节奏强,第二个节奏弱。

  (3)XXXXXXXX XXXXXXXX 提醒学生注意强弱变化:每一拍第一个节奏强,其它弱。

  (4)XXXXXXXX XXXXXXXX 第五个节奏强,其它弱。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节奏的游戏,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并将新授的部分节奏做了一个有效的渗透。)

  三、听辨导入

  播放一段录音,让学生分辨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师:到底是什么声音呢?一起来看看。(播放视频)通过听录音、观看视频导出“踢踏舞”(板书:踢踏舞)

  (设计意图:用猜声音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

  四、简介踢踏舞的发展,出示课题

  踢踏舞起源于18世纪,是当时的美国黑人在闲瑕时做的一种脚下游戏,这种游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所喜欢,19世纪的时候,踢踏舞被正式搬上舞台,请同学们看一下,舞台上的美式踢踏带给你怎样的感觉?(播放美式踢踏舞视频,学生谈感受。)

  生:激情,轻快、自由奔放,滑稽

  师:总结:自由、奔放,滑稽是美式踢踏的风格。

  目前,踏踏舞已经风靡全球,它影响了世界上许许多多国家的舞蹈,但最为著名的就是爱尔兰大型踢踏舞剧《大河之舞》(板书课题)

  这里的“大河”指的是爱尔兰“里菲河”,“里菲河”是爱尔兰的母亲河,就像我们中华民族的长江、黄河。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知道踢踏舞最初是玩出来的,这使学生更乐于接受这种艺术形式,并使他们情绪放松,为后面的即兴创编做好铺垫。其次,通过观察美式踢踏,引导学生谈出美式踢踏是自由、随意的风格。通过介绍《里菲河,让学生了解相关文化。

  五、欣赏《大河之舞》

  共分4个小环节。

  1、感觉舞蹈内容(分三个小环节)

  (1)、整体感觉

  欣赏之前提出问题,爱尔兰踢踏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它与美式踢踏的区别是什么?(播放视频)

  学生思考并谈论这段爱尔兰踢踏带来的感受,及与美式踢踏的区别。

  生:很热烈、很有激情等等。

  美式踢踏比较自由、而爱尔兰踏比较严谨等等。

  师总结:爱尔兰人跳的踢踏舞强调“踩”和“踏”,是当地民族舞蹈的一种,舞者保持上半身不动,仅靠下半身的震动来营造视听效果。而美国人的踢踏舞随著脚步的变化,上半身也会流畅地舞出独特的感觉,通常一个人就能在舞台上制造不错的效果,不一定要多人表演的气势或队形变化。

  (2)、感觉旋律

  师:刚才在欣赏的过程中给你震憾最大的是音乐的旋律,还是舞蹈演员踏出的节奏?

  生:节奏

  师:节奏是音乐的基础,也是音乐的骨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踢踏舞的节奏,在玩节奏之前呢,我们还是要看一下这首舞曲的主旋律(出示主旋律)。老师先用琴来弹奏一遍主旋律。然后让学生用“啊”音来哼唱这段旋律,在哼唱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体会旋律的高低走向。(慢------快共三遍)

  唱几遍后学生对这段旋律已经有些熟悉了,再让学生听两段旋律,分辨一下这两段旋律是不是刚才哼唱的旋律?

  第一段(播放主题录音)。

  第二段不是(播放5、6次出现的旋律)。

  (3)、让完整地欣赏这段音乐,让学生找出主旋律在整首舞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在听的过程中,用手指表现出来。(教师播放录音)

  生:6次

  2、表现踢踏舞的节奏(通过听辨、拍击节奏,解决本课的重难点)。

  教师提出问题:旋律出现的前四次,舞蹈演员分别踏出了怎样的步伐?

  先听第一次,为了方便找到规律,让学生在心里默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数一数舞蹈演员是在几和几的时候踏出脚步的,开头是四个八拍的前奏,提示学生掌握好数拍的速度。

  听一遍学生可能找不出来,可再听一遍。(再次播放主题音乐)

  生:在“1”和“8”的时候踏下脚步的。

  师:板书节奏 XO OO | OO OX |

  对,是在“1”和“8”的时候踏下脚步的,(展示第一次舞步)如果我们把每一次前小节的8和后一小节的1看做是一组节奏的话,你们看看一共踏了几组?

  生:四组

  师:我们跟随音乐一起在8和1的时候击掌。

  生:随音乐击掌。

  师:第二次是怎样的呢?

  学生欣赏分辨

  师:舞步比第一次怎么样了?

  生:多了

  (板书) X X | X X |

  师:看图谱,踏出的舞步多了。(展示第二次出现的舞步)

  让学生找到这段踏击的规律。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现。(拍手、拍腿、跺脚等)

  生:随琴用任何一种方式来表现。提问3-4人。

  全体同学随琴一起用正确的节奏表现。

  师:第三次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欣赏分辨

  师:第三次的步伐比第二次怎么样了?

  生:又多了

  (板书) XX XX | XX XX

  师:看图谱,(展示第三次出现的舞步)第二次的步伐是只有重拍,而第三次的步伐有了强弱规律,它是在重步伐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些轻轻的步伐,让学生创意表达这种强弱的节奏。(提问2——3人)

  师:老师也有一个表达强弱的方式,是踢踏舞的基本舞步,大家想不想学一下。

  生:想

  师:先来看老师做,强的时候向左边跺脚,弱的时候右脚跟过来轻轻点地。

  生:起立,一起做,

  提出要求:注意爱尔兰踢踏舞的特点是:上半身要直,步伐整齐,所以第一步我们都向左踏出。

  生:随老师一起做,逐渐加快速度。边做边说强弱。

  师生随音乐一起做。

  师:第四次步伐是怎样的呢?

  学生欣赏分辨

  师:这一次的步伐怎么样了?

  生:更快了。

  (板书:XXXX XXXX | XXXX XXXX |)

  师:看图谱,(展示第四次舞步变化)步伐越来越快了,这足以显示了踢踏舞非常扎实的舞蹈功底和高超的舞蹈技巧,在短时间内我们无法掌握这么高超的技巧,但是我们可以用其它方式来表达,比如说我们课前进行的节奏游戏,把每一小节的第一个音加重,就可以表现出来。

  师:示范拍击节奏。

  生:随老师用手拍腿。

  师提示:在拍击的时候,只要你能找到每一小节的第一个音,就能做到快而不乱。

  生:一起随音乐拍击节奏。

  看图谱:图谱很形象地展示了旋律出现的前四次舞步的变化,通过图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节奏越来越丰富,速度越来越快。我们跟随音乐把第一次到第四次的节奏连起来玩一遍。 (第一次拍手,第二次跺脚,第三次拍手,第四次拍腿。)

  让学生随音乐把第一次到第四次的节奏连起来演奏一遍。 (第一次拍手,第二次跺脚,第三次拍手,第四次拍腿。)

  3、即兴创造节奏。

  听辨第五次和第六次的音乐,学生随音乐创编节奏,黑板上的节奏也可以选用,全班形成多声部节奏的演奏。

  (设计意图:创设平台让学生自由、大胆地创编节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4、成品展示

  跟随《大河之舞》视频,全班共同表演。 (拍手——跺脚——跳简单舞步——拍腿)

  (设计意图:拍手——跺脚——跳简单舞步——拍腿这一连串越来越激烈的表达方式,使学生体会到观众的情绪随着踢踏节奏的变化,越来越兴奋,越来越激动。)

  六、知识拓展

  师:同学们知道吗?其实咱们中国也有自己本民族的踢踏舞。谁知道是哪个民族的?

  生:

  师:它是可以和《大河之舞》相媲美的藏族舞蹈《扎西德勒》。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可以随着音乐自由地拍击节奏。

  师播放西藏踢踏舞《扎西德勒》。学生一边谈感受,一边随音乐拍击节奏。

  设计思路:中国藏族踢踏舞《扎西德勒》的呈现,既拓展了本课知识,又开阔了学生视野,还巧妙地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踢踏舞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自我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踢踏舞带给我们的热情与快乐。这部大型舞剧还融合了许多其他的艺术元素,如歌剧、音乐、弗拉明戈舞、芭蕾以及现代舞的精华,你们课后可以到网上下载完整的视频进行观看。

  学生踏着踢踏舞的节奏走出教室。

2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