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说课稿

时间:
分享

《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说课稿

  本说课的题目是“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本节课依据“探索性教学”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思想,本着“问题式教学”、“自主参与、自主学习”、“建立科学思维模式”的教育教学设想设计的教学方案,现从四个方面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

  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学生开始初步、系统地接触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为后面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在本章和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金属)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

  ②初步学会从实验的角度探索和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本领。

  ③通过演示和学生探究实验,复习巩固基本实验操作,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以及从分析现象中得出结论。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通过实验发现化学问题,揭示物质性质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交流、实验和观察、探究实验,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勇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的燃烧反应)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的反应及其产物的比较分析。

  难点:铝为何可以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三、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分析

  1、初三已经学习过铁、镁、铝等金属的有关性质;

  2、曾经背过金属活动顺序表,知道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对于高中阶段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他们还没有开始接触,一般都不懂得从结构上去分析演绎。

  四、教法和学法

  1、边讲边实验:这是化学教学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识的建构过程,充分体现了建构理念。具体如何去做呢?

  (1)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实验相结合,这样既可以进一步规范、巩固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能让学生去实验、去体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样做完全符合新课程的“学生主体”的理念,比如钠的切割、钠与氧气的反应实验,教师在演示一些操作重点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让学生和钠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学生对钠的性质就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2)学生动手实验与填写实验报告相结合,在学生做实验之前,教师给出实验报告,引发学生去思考、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动手实验解决问题的动力,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的目的。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学生能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实验现象,而不是囫囵吞枣,真正发挥实验的作用。在学生实验之后,学生能在完整试验报告的过程中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实验过程,回顾试验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2、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及时总结归纳,可以是老师提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可以是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也可以是师生讨论。如可以在钠、铝和氧气反应学习完了以后,及时总结这些物质和氧气反应时表现出来的还原性,从反应的难易程度总结还原性的强弱,从整体上把握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

  3、通过比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如学生在学习钠和氧气反应的时候,通过反应条件、反应产物的比较,从而更深刻地认识钠与氧气反应的实质。又如做铝和氧气反应实验的时候可以去比较,两个实验做法不同但是现象一样,认识到铝表面的氧化膜问题。

  五、教学过程

  1、引入课堂,通过幻灯展示日常生活中的金属制品、金属矿石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到金属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通过展示历史上一些比较出名的金属物品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金属在我国已有比较悠久的使用历史;我还将让学生自己去列举在生活中了解到的金属的反应,比如铁的生锈,铜绿的产生,铁质菜刀为什么表面是黑色而刀口是银白色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本节课的兴趣。

  2、复习旧知,通过思考与交流,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并分类归纳:铁可以和氧气反应,活泼的金属可以和酸、盐发生置换反应等。最后总结性思考这些反应中金属原子的失电子情况,引出性质和结构的相互关系,为后面即将学习的钠、铝的性质打下基础。

  3、由此及彼,提出问题,铁、镁等金属都可以和非金属单质氧气反应,那么其他的金属呢?从金、铁、镁和氧气的反应看,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更多的金属呢?水到渠成的让学生去思考金属钠、铝分别和氧气反应的可能情况以及为什么。

  4、师生互动,边讲边实验,探究钠的相关性质。展示钠的存放,取用和切割,从中让学生领悟钠的物理性质;从切割后截面的颜色变化让学生体会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思考,去感受钠的活泼的化学性质,并根据化合价自己去尝试书写反应方程式。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主体的理念,接下来让学生去思考钠燃烧的情况怎样,让学生自己去取用,切割钠,提供必要的仪器让学生去加热钠,使之燃烧,观察现象,比较性的提出问题,引出钠的燃烧反应。从产物的颜色认识到这是不同于氧化钠的新的物质,此时引导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初步认识过氧化钠。

  5、通过实验的比较,认识铝和氧气的反应,从钠与氧气的反应和镁、铝表面有氧化膜的角度,让学生比较着做实验,观察铝在打磨掉氧化膜与否两种情况下加热融化后的现象,后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现象会一样?认识到反应的发生本质,体会到致密的氧化膜的保护作用。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开放性的思考对铝的氧化膜的认识,可以作为课外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的拓展,提高学生能动的学习和收集材料并加工整理的能力。

  6、课堂小结,由点到面,让学生思考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很多金属可以和非金属氧气发生反应,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到这些反应共同的反应本质,这样和前面的氧化还原反应相呼应;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金属化学性质的差异性,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在具体反应中的体现,进而从反应的难易程度认识到化学性质的递变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并启发学生思考除了这些共性之外金属可能还有一些自己的特性,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增强课堂的完整性。

  7、作业,利用你的原有化学知识,结合本节课内容,围绕金属提出一些问题,选择出你所感兴趣的,去图书馆或查阅资料,进行研究、调查或实验。

  六、个人的认识和思考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所要积极探索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尝试指导学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学习,让广大学生不但要“学会”,还要“会学”、“乐学”,学生当仁不让的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21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