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是浙赣皖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之一。 景德镇陶瓷享誉全世界,历史上是官窑之地。民国时期曾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并称全国四大名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景德镇景点导游词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景德镇景点导游词1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曾名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位于景德镇西市区的枫树山蟠龙岗,于1980年开始建设。当时为配合城区改造,保护一批历史文化遗迹,政府决定把散落在市区的部分古窑场、古作坊、古建筑异地集中保护,形成了占地83公顷,集文化博览、陶瓷体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是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江西省园林化单位。20__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景区。整个博览区由古窑和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两大景区组成,是景德镇最重要的陶瓷文化旅游区之一,也被国内外专家和陶瓷爱好者称为"活的陶瓷博物馆"。
博览区入口处有一座大理石牌坊,牌坊高7.2m,宽3.6m,风格简约典雅,牌坊东南侧濒临繁华的瓷都大道,西北面则为博览区的山口森林环抱。牌坊临街一面的横梁上刻有国学大师启功先生的题字“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另一面则为“红军书法家”舒同同志所书“江南雄镇”。有趣的是此牌坊似乎没有正反面之分,从临街一侧穿过牌坊可谓进入了“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但若从林荫道穿出牌坊,则是从静谧幽雅的博览区山口森林中来到了繁华的“江南雄镇”。
迎宾林荫道
穿过大理石牌坊后,是长约1km的林荫道,又名古窑路。古窑路分为山间道和湖滨道,中间以博览区游客接待中心为界。 山间道穿越了枫树山的蟠龙岗丘陵,因而起伏不平,两旁是由苍翠古朴的枫树山原生树种大叶枫以及樟树、杉树等乔木构成的混交林,这里是枫树山林场的一部分,原本与景德镇国家森林公园连为一体,两者因景德镇市昌江区的开发和瓷都大道的建设而隔开。该林荫道是景德镇中心城区中难有的清幽之地,牌坊外是车水马龙的瓷都大道,开门子大酒店、中国银行大楼、人民银行大楼紧临而立,而牌坊之内鸟鸣山幽,游人有幸甚至可以在黄昏时分偶遇麂子等城市中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 湖滨道沿博览区的风景湖蜿蜒而进,将游人引入博览区的中心广场。博览区风景湖是为庆祝景德镇置镇千年(1004-20__)而于20__年新建的人工湖。湖滨遍植翠竹、女贞等草木,沿着湖滨道往景区前行,朝左望去是在树木掩映中若隐若现的满池清水,另一边则是藤萝裹身松涛起伏的江南丘陵。风景湖中在冬春两季常有小野鸭飞临,夏秋时节则有水雉活动。
东区——古窑
古窑由风火仙师庙、圆器作坊、琢器作坊、镇窑、致美轩、瓷行等景点组成,向人们展示了景德镇独特的瓷业习俗、古代工业建筑布局和明清时期景德镇手工制瓷的工艺过程。
风火仙师庙
该庙是祭祀“风火神”童宾的民间俗神庙,反映了景德镇的业瓷传统与多神信仰。 “风火神”,本名童宾(公元1567一1599年)字定新,明代浮梁里村人。幼年读书,秉性刚直,因父母早丧,遂投师学艺,执役窑业。死后尊他为风火神,把在“佑陶灵祠”。公元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太监潘风火仙师牌位
-相任江西矿使兼理景德镇窑务,督造大器青龙缸,久不成功。潘相便对窑户进行“例外苛索”,派役于民并对瓷工进行鞭笞以至捕杀。瓷工衣食不得温饱,还要受到-,处境十分凄惨。童宾目睹同役瓷工的苦况,非常愤慨,竞以自己身体为炼瓷的窑柴,纵身火内以示抗议。据说次日开窑一看,所烧炼的龙缸果然成功了。这种缸直径三尺,高二尺多,外围环绕着青龙,下面有潮水纹。能烧成这样大的龙缸,在当时确实是烧制瓷器的一大奇迹。 童宾投窑焚身后,余骸葬在凤凰山。童宾之死,激起了工匠们的义愤,全镇起来-,焚烧税署和官窑厂房,潘相只身逃走。事后,封建官府为了缓和人心,在瓷工和镇民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为那因大众利益而牺牲自己生命的童宾立桐在御器厂的东侧,并号之为“风火仙”,祠名“佑陶灵祠”,至今尚保留有瓷制的“佑陶灵祠”匾额。祠内供奉的是童宾坐像,即风火仙师像,两边是窑厂烧炼工人神像,有把桩、托坯、架表、收兜脚、打杂、小手、二手、二手等(都是瓷业烧窑工种名称)各脚师祖。烧窑业还定出行规,二十年一届开禁迎神,招收徒工,定升工种岗位,并举行迎神盛会。这种迎神会既庄重,又热闹,成为当时全镇陶人的盛典。邻近各县的农民、商人和工人的家属都赶来观光,一时人山人海,街道挤得水泄不通。过去景德镇有日食“千猪万米”码头的说法,如果按当时迎神盛会的流动人口来计算,确实不算过分。这种迎神盛会,一直延续到1949年才自然消失。清代唐英督陶时,曾令人将明代落选的损器、已脱底的一口青龙缸,从憎明寺抬到火神柯,筑台高置,并写有《火神传》、《龙缸记》。另一个督陶宫年希尧也写有《重修风火神庙碑记》。这些关于童宾事迹的记载,至今仍存于地方文献中。窑业工人常以其激励自己忠于职守。这正说明童宾“其志气之凛洌在一成,而精神所注贯在百世”。-
圆器作坊
圆器作坊
“圆器”,景德镇的瓷业专用术语,见《景德镇陶录》。指可在陶轮上拉坯成型的盘
碗杯碟等。景德镇制做圆器分大小二件,大作制做一尺至二三尺大器坏件,小作制做一尺以下小器坯件。制坯后须经过阴干、刮坯、修坯、施釉、装匣、满窑、烧窑等工序,始能成器。 而古窑中的圆器作坊就是生产圆器的手工作坊,该作坊完整的呈现了从制坯到施秞的全部工序。在历史上,圆器行是景德镇从业者最多的一个行帮,完全由都昌籍人士控制,而景德镇的城市居民中以都昌籍的最多,这也是圆器业在整个景德镇陶瓷生产所占地位的生动体现。
琢器作坊
“琢器”,同“圆器”一样,是在陶瓷造型上的一种分类,属立体造型,如尊、瓶、罐等。琢器是旧时景德镇制瓷业两大系列之一,其产品既有圆形,又有异形,既有日用瓷,也有陈设瓷,它的产品不仅与园器有别,就连坯房布局、工种称谓、生产工艺、行规习俗等也与园器迥然不同,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琢器行在从业人数上少于圆器行,基本由抚州籍人士控制,而祖籍抚州的景德镇市民亦不在少数。在古窑中的琢器作坊人们可以完整的领略到琢器的制造过程。琢器作坊
琢器跟圆器最大的区别就是生产圆器业所不能制造的,如汤匙、带柄茶碗、茶壶、肥皂盒等,琢器业下有粉定、大件、官盖、描坛、淡描、滑石、雕削等七个子行业,民国初年,景德镇总商会对圆琢二器所属的子行业作了调整,规定:一非圆器之器形,二非用圆器之生产工艺的异形品种,全部归属琢器业。于是一些既非圆器、又非琢器的博古、针匙、灯盏等业均为琢器行业,抗争前后出现的电瓷、卫生瓷、纺织瓷等,也归属了琢器业。 由于琢器行业跟圆器不同,它生产的工艺、工人的工种也是不同的,比如讲有打杂工搞泥巴的,另外还有二码头、三码头、装坯工,他主要器形的两个人,一个是做坯的,一个是利坯的,它没有印坯这个工种也没有刹合坯这个工种,它的泥巴由打杂工搞好后,做坯工做好,做好后,那么二码头、三码头就捧去晒,把坯整整好,要上釉了,这都是由二码头、三码头、装坯工来完成,装坯工不仅要装坯,而且要负责里面的荡釉,码头工要做利坯工,做坯工所有以外的杂事,全部承包下来,其中三码头是最累的工种,要挑水,挑坯,所以过去有名行话叫“码头工要累的做牛叫”,所以琢器与圆器不同的地方在这里,它请工辞工也和圆器不同,琢器一般都为小窑户,老板没有请多少工人,都是由老板自己去请,请好了以后,有个介绍人,三个人上茶馆去吃泡茶,吃泡茶就算定事,定了事以后,你就到我这里来做事,琢器老板对工人也很尊重的,夏天有泡茶、冬天有热水洗脸,老板要做好饭给工人吃,很尊重工人劳动。
镇窑
镇窑是蛋型瓷窑,明末清初景德镇首创,全称景德镇窑,简称镇窑。因历史上景德镇烧窑主要燃料是松木,故又称柴窑。古窑中的镇窑是一座清代实物,真实的再现了往昔景德镇的历史风貌。 清末景德镇有一百多座镇窑,而古窑中的镇窑始建于清乾隆初年。该窑炉长十八米,体积近三百立方米,窑场占地约八百平方米。其型制体量、结构比例、砌筑材料和手工技法,代表了中国镇窑夜色
传统制瓷窑炉营造技艺的最高水平。镇窑里不同窑位温度不一样,可以同时烧造出高低温几十种不同类型的瓷器。曾为清朝皇族和民间烧制出多批精美陶瓷。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因传统坯源不足,该镇窑窑炉缩小三分之一,最终因比例失调,几次点火烧瓷均以失败告终。为在生产中有效保护古代镇窑及传统手工技艺,让镇窑营造技艺和烧成技艺传承下去。20__年十月十九日,景德镇举行清代镇窑复烧仪式,收藏家马未都点燃窑火。 这次镇窑复烧,共烧大小瓷器近两万件,大部分是传统制瓷老艺人和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完全采用传统烧炼技术,不借助任何仪器,且使用传统燃料。焙烧将耗松柴四十多吨,约烧三十个小时,然后冷却一天一夜,即可开窑。今后清代镇窑每年将烧炼两次,让为数不多的把桩、驮坯、架表工艺传承人通过传帮带,使古柴窑烧炼技艺后继有人。
西区——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
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门楼
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是以古建筑为中心的园林式博物馆。馆内有历代陶瓷展、古窑群、瓷碑长廊、天后宫、瓷器街、大夫第等景观。馆内环境幽雅、林木葱郁、湖水荡漾,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完美结合,馆内设有世界独有的瓷乐表演。其中包含以下文化景点:清园、瓷碑长廊、明闾、瓷乐坊。
景德镇景点导游词2
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瓷都,制瓷历史悠久。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
1985年9月26日,景德镇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评选,将樟树定为景德镇市市树。景德镇的樟树干粗枝壮,冠大叶茂,体健寿高,苍劲古朴,姿态雄伟,它象征着瓷都历史之悠久及古城之新貌。
景德镇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评选,将茶花定为景德镇市市花。景德镇市的茶花,品种计有60多种以“赤丹”、“西施面”最为名贵,属中国稀有之品种。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其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历史上的景德镇瓷器,不但海内擅声,而且海外亦广为流誉。据有关史书记载,古代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及欧洲地区的人十分喜欢中国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明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郑和七次下西洋,携带的大量瓷器,景德镇瓷器占有重要地位。陈志岁《景德镇》诗:“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诗朴实地纪载了“瓷都”的历史形迹,且写出了景德镇瓷器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后来,日本著名陶瓷考古学家三上次男率学者在东南亚、非洲考察了中国古代陶瓷输出亚非各国的大量碎片,著有《陶瓷之路》一书,称海上丝绸之路为陶瓷之路,也是古代景德镇陶瓷的国际贸易之路。
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陶瓷工业非常繁荣。
景德镇景点导游词3
洪岩仙境,位于乐平市东北部,其自然风光奇特,人文历史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距瓷都景德镇48公里,离中国第一画里乡村婺源80公里,至三清山公只需2小时路程,距龙虎山120公里离庐山200公里。周边旅游资源丰富,且风格各异。
洪岩仙境风景区距景德镇市区约50公里,距乐平市区38公里,毗邻婺源、德兴两县市,属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和景德镇市最佳十景之一。
境内拥有从多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如鬼斧神工、堪称溶洞四绝的“洪岩仙境”;丹桂飘香、怪石嶙峋,藤穿石、石抱树的“石林峰谷”;建于明万历20__年,终年水花飞溅的“铁井飞泉”;雍正皇帝御赐“世德、流光”四字的“项家庄古祠堂”;更有“一门四进士,一相两尚书”的洪公气节和《容斋随笔》的巨献,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养生、商务度假、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佳境。
洪岩仙境是一亿多年前中生代形成的壶天灰岩溶洞,整个景区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洞室面积达10万平方米,洞长20__余米。洞中石钟乳遍布上下,错落有致,晶莹绚丽,美不胜收,千姿百态,鬼斧神工。出生在这里的南宋名臣洪皓(其二十八代世孙为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游后留下千古绝唱,“有此乾坤有此岩,谁知仙境在人间”的千古绝唱。
洞中有誉为神州溶洞四绝的“九天飞瀑、震天雷、仙人田、水中天”。有38米高的擎天柱和金银山、状元拜塔、云岩、五指山、丹凤朝阳、龙门、金钟宝塔、仙人献指、绣花楼。有造型奇特、仪态逼真、惟妙惟肖的:人面狮、唐僧取经、观音坐莲、倒挂金龟、诸葛看后书、观音送子、金鸡报晓、托塔天王、南海观音、姜太公钓鱼、仙鹰、神龟、浴佛、珍珠泉、凤凰池、水晶宫、水廉洞、瑶池、西海龙宫、莲花池、万里长城。
洪岩尽胜景,洞外妙境佳,这里还有古人类居住生息遗址、南宋的洪皓学堂遗址、明代的铁井飞泉、当代中美农业考古队考古现场。还有140亩美丽如画的石林,古色古香的松漠亭,引人入胜的南星岩、仙姑岩、神宝峰、狮哮峰、松漠峰、独秀谷、珍珠岩。
位于溶洞山顶,是古生代地壳变动而形成,距今有3亿多年,山上怪石嶙峋,奇花异草点缀其间,相依丛生,风光明媚。有桃花谷、松漠亭、达开峰、藤穿石、象鼻石、强盗床、双龙戏珠、骑虎难下、八戒戏嫦娥等景观。景点的林涛如潮,林谷如云,让您犹如步入仙境般的身临其境。千亩如诗如画的石林中古树名木遍布,珍禽异兽出没,野花遍地开,小鸟林中鸣,置身其中,如至梦幻中。以奇石、奇树、奇藤、奇峰著称。
奇石:造型奇特,维妙维肖,有形状似白兔、鲸鱼、山羊、山猴、、野猪、蛇、大象等动物,这里石石皆景,景景不同。
奇树:古树盘踞、丹桂丛聚、翠竹摇拽,与奇石形成了紧紧搂抱的奇观。
奇藤:千年古藤,环石缠绕,藤缠树、树缠藤,可真谓树有情,木石结缘。
奇峰:青山幽谷,流水叮咚,这里有强盗峰、松漠亭、独秀谷、情人谷、幽情谷南星岩、仙姑岩、神宝峰、狮啸峰、珍珠岩等。
攀上光明顶,极目远眺,那苍苍茫茫的-,时隐时现的群峰、风光明媚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置身于此,如到了世外仙境之中,令您流连忘返。美食·住宿·购物
洪岩山庄,占地面积40亩,位于景区之内。可吃饭、住宿、举行各种商务会议。标准间300元左右一晚,餐饮场所可同时容纳120人就餐。
景德镇景点导游词4
龙珠阁坐落在景德镇市中心 珠山之巅。明、清朝在此设立 御窑,并派大监锯此坐镇,监造皇宫用瓷。这里留下了明清两代大量 珍贵文物,龙珠阁也因此成了 景德镇瓷器的象征。
1990年龙珠阁重建,采用明四暗七的结构。阁高三层,广阔数丈,围以红墙,复以黄瓦,气象威峨。阁之大门及内殿梁柱均髹以朱漆,金碧辉煌。阁中前后殿的神龛中设有白瓷跌坐观音、香炉、烛台及纯以夏布调漆为胎,身涂金彩之神像等,二楼则供有三教创始人仲尼孔子、释迦牟尼、老子李耳之塑像。另设有战坛,安放沙盘銮笔。
龙珠阁内分为与原官窑相关的资料展示和经由古陶瓷研究所复原的官窑瓷展示两部分。其中,官窑瓷的展示部分对景德镇官窑器的研究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价值。作为官窑遗址和现代官窑器研究成果展示场所,龙珠阁一直是中外陶瓷爱好者关注的地方。
在日本产瓷区濑户市,也有“龙珠阁”屹立于“珠山”之巅。不过,那“龙珠阁”是仿景德镇的,其“珠山”也是假设的,但表达的却是濑户人对景德镇龙珠阁的崇敬之情。
景德镇景点导游词5
湖田位于景德镇市东南方郊外,在唐代到明代中期的约七百年历史中一直是景德镇的制瓷中心,是民窑聚集的产瓷地。后由于在市场的竞争中失利,不得不依附于官窑而生存,于是这些民窑逐渐搬迁到官窑周边,形成了现在的景德镇市,而湖田逐被荒弃成了农田。
但是,七百年的制瓷历史给湖田留下了大量的古窑、古作坊遗迹,如“葫芦窑 ”、“马蹄窑”等。这些古迹使湖田成为是全国古瓷窑遗址中第一个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窑址从五代到明中、晚期,烧造历史达700多年,产品遍布全世界,有著名的宋影青、元青花、青花釉里红和枢府瓷等,是研究景德镇历史、中国陶瓷发展史、外贸史和资本主义萌芽等专题的重要文化遗存。目前建有湖田窑陈列馆,并对外开放。同时,不断出土的古迹也成了国内外陶瓷考古爱好者的乐园。1982年,湖田古瓷窑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国人称湖田窑为世界文化宝库,来此参观考察者日益频繁, 中外著书立说者亦不少。国家重视湖田窑址保护,规定保护区不准兴建其它建筑,所有堆积层均围以围墙。一座葫芦窑、一座马蹄窑还盖起了保护房;并已修建文物陈列室。
湖田古瓷窑址堆积物极为丰富,五代遗物堆积在村东。宋,元遗物在村南,元明遗物以琵琶山为中心,窑具与碎片堆积以刘家坞、琵琶山最丰富,中心处厚达数十米,保存较好,大窑炉与作遗迹则多聚集在天门沟两岸,五代产品以白釉为最精。
遗址堆积物表明,古窑原所产产品类型丰富、纹饰工艺精美,装烧形式复杂,很具时代特征。五代产品以白釉器最精美;宋代产品则以影青刻、印花器物为主,其造型秀雅,纹饰精美绝伦;元代以黑、黄“枢府器”为多,亦有青花瓷器。明代以民用青花瓷与纯白釉瓷为主,除少量极粗碗盘采用迭烧外,其他均为单件仰烧,装饰风格比较粗犷,并多以云气、楼阁、荷花、兰竹、湖石等为题材。
其中出土的蟹壳青小碗和白釉盘,器型规整多水平,宋代产品以青刻,印花器物为主,亦有青花生产,明代以民用青花为主,此窑址反映了景德镇近七个世纪的制瓷技术与艺术生产规模的发展过程,为研究我国陶瓷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