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全文围绕与老王的交往展开叙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老王》课堂教学实录1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
2、品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新设计】
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体味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反省意识与担当精神。
【学情分析】
本文为必修三课文,初中也编入教材,学生对老王人物形象的把握较容易,但对于杨绛的人品与文风的掌握还不清晰,缺乏阅读生活体验,与_时代的社会状况也比较隔阂,所以在这方面要有更多的深入探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刻画;体会老王的“苦”与“善”;
2、品味杨绛语言风格,体悟杨绛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反省意识与担当精神。
教学难点:
品味杨绛含泪微笑式的语言风格,体悟杨绛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反省意识与担当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
如果你有一个柔软的心肠,如果你也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你一定不会忘记初中时候我们就读过的一篇散文《老王》,今天老师带大家来重温经典,首先我想问大家,当你看到老王这个标题时,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他们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隔壁老王、一个平凡的人物、身边熟悉亲切的一个老人。
是的,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平凡、普普通通的很容易被忘却的老王,却让杨绛女士在73岁的年纪写下这篇文章来追忆当年的交往琐事,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读出老王的与众不同,更要从这个平凡无奇的老王身上读出杨绛女士的不平凡。
【讲授】整体感知,以情入文
我们都知道,叙事散文看似描述生活中的人与事,最终都指向了作者的生活情感与人生体悟。请同学们浏览全文,思考一下,作者回忆老王的过程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哪一句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生:愧疚,内疚的情绪,从文中最后一句可以看出来。
师:那我们来齐读一下,是哪一句。
生朗读“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强调:愧怍,指惭愧;羞愧,心中不安。幸运的人指的是——杨绛,不幸者指的是——老王。
为什么作者在多年后回忆老王时,会产生“愧怍”的情绪?你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你的阅读感受吗?
总结:老王对我很好,很善良,我却对老王不(够)好,关心不够。
板书:幸运的人愧怍不幸者
我老王
【活动】研读文本,梳理关系资料链接
杨绛说:“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可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
(一)同学们说老王对我很好,你从文中哪些细节可以看出老王对我的好,找出特别能打动你的词句,说说老王的好为什么显得如此珍贵?
1、老王作为一个三轮车夫,确实对我这个主顾特别好
带送冰快,车费减半愿意、清晨,代我们放入冰箱最老实的从没看透
忠厚老实,不贪钱
载“我”丈夫看病,坚决不要钱,拿钱后还不大放心低声问我有没钱看病善良淳朴
欣然在三轮车上给改装三轮装护栏,为客着想
心地善良,一心为人着想
临死给我送来香油、大鸡蛋,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给我一样
直僵僵、外貌描写,动作描写,临死前的身体状况(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老王的艰难于世)
忠厚老实心地善良知恩图报
2、老王本身就很不幸,生活艰苦、精神凄苦,他对我的那些好显得特别难得,当时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可老王却信任我,老王没有家人,甚至把我当家人一样对待。
以蹬三轮车为活命手段,说明谋生手段艰苦
老王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身体残疾,影响生意。
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说明居住条件恶劣
姓名:老王(没名):地位低微
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煌恐说明是个单干户,脱离组织。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说明经常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_时期,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缺乏温暖)
他说,住那儿多年了。说明没有家,孤独终老
3、联系当时的年代和杨绛一家的特殊身份,待人好、心地善良在现在来说也许是稀松平常的事,但我们要看到,杨绛先生为何能一直记得老王的好,他的善良为何显得如此可贵,这跟当时那个年代的特殊情况,跟当时杨绛一家身份的敏感性是息息相关的。
资料链接——“_时期的人与人”
_期间,杨绛夫妇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文人”,遭到了非人的待遇,生活中充斥着人们的打击和嘲讽,折磨与纠缠。他们似乎已经被“群众”隔离了,没有人愿意与他们成为朋友,因为这很有可能会被无端扣上“_”的帽子,继而被拉去批斗。当时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关系冷漠,气氛紧张,没有人愿意讲自己的真正想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确实,同学们都是善良的有心人,我们在读到这些语言的时候,不仅为老王的不幸同情,更为老王的善良动情,而所有的事情,杨绛在描述时都用了一些特别平淡节制的语句,似乎她把老王的不幸与善良写的越平淡,我们读得越动心。
补充资料:
林筱芳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杨绛先生……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二)好,我们再回到刚刚那个问题,愧怍是因为老王对我实在是好,而我却对他不够好,同学们,我想问,杨绛对老王真的不好吗?——好,从哪里读出?
别人不愿坐他的车,我坐他的车,照顾他的生意富有同情心
我女儿知道他有夜盲证,便送他大瓶鱼肝油“我”女儿关心他
老王再客气也给他应得的报酬
当得知三轮车被取缔时,询问老王能否维持生计“我”关心老王
老王送来香油、大鸡蛋,不能让他白给,也给了他钱
【活动】解读杨绛、品读文风
(一)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的人的关爱。”
作者如此善待老王,可杨先生在几年后回忆老王时,心中久久不能释怀的还是愧怍的情绪。如果是你,你会愧怍吗?
小组合作讨论,说说你觉得杨绛该不该愧怍?如果该,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如果不该,你觉得谁该愧怍?
生:
该
1、作者为自己在老王生前不曾真正了解他那颗金子般的心,没能尽自己力量帮助他改善处境,改变不幸而惭愧不安。(对他不够好,不够关心)
2、杨绛对老王的好不是老王预期和期待的情感,他们之间情感不对等。老王把自己当亲人,可是我却没有完全放下架子。仍然有知识分子的姿态去俯视,比如用钱去打发等,造成要撇清关系,钱货两讫的感觉。侮辱了老王。(一直用钱去交流给予,没有用感情,不对等。)
3、疯狂年代里这种熠熠闪光的人性更凸显出人间情谊的美好温馨。当时那个年代让杨绛觉得老王这样的人太难得了,产生崇敬之心,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被老王的品质折服)
4、那个年代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杨绛对老王的好是隔阂的好,老王却是真心对杨绛。(这种好总是隔阂的——害怕、有防备心理、戒备心理等)
不该
5、一般人应该不会愧怍,可以看出知识分子对自我道德的一种反思、内省,其实杨绛在那个年代对老王的关爱已经够多了。
6、是时代的问题,杨绛已经做得够好了,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很紧张的。
杨绛却把责任放在自己身上,这是一种高贵的品质,难能可贵的知识分子的担当。
(二)通过品味这种“愧怍”,我们读出了这是一个有悲悯情怀、反省意识、有时代担当的知识分子,她在面对老王时,称自己什么——幸运的人,她真的幸运吗?
资料链接——“杨绛一家的_遭遇”
“_”爆发后,杨绛一家受尽了屈辱和蹂躏,夫妇先是_去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后来女婿德一含冤_,全家_离家逃走……杨绛在批斗中还被剃成了“阴阳头”,耻辱啮咬着杨先生的心,她整夜不睡,做了一顶假发,不顾酷暑,热汗淋漓地戴上。
“_”期间,杨先生主要任务就是清扫厕所,严谨的她连水箱的拉链都要仔细擦干净。这个女厕也就成了她的“避难所”。红卫兵一来,她就躲入女厕。国际友人惊呼,让沈从文和杨绛去清扫厕所,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即便遭受了如此的不幸,杨绛在回忆那段苦难岁月的时候总是用一些节制而包容的语言去写。文章当中其实还有很多类似风格的语句,你们来谈谈,这样的语言为何如此有表现力,在这样的语言背后,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杨绛呢?
1、他送的冰比他前任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2、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3、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4、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5、“早埋了。”
明确:戏谑、调侃、包容、恬淡、夸张的手法,突出社会的冷漠,杨绛的节制,包容。
【讲授】总结杨绛的幽默没有停留在引人发笑的层面,她关注的是透过笑声,使人看到隐藏的悲哀。
柯灵说:“杨绛的笑是用泪水洗过的,所以笑得明净,笑得蕴藉,笑得有橄榄式的回甘”
有人说:杨绛的幽默没有停留在引人发笑的层面,她关注的是透过笑声,使人看到隐藏的悲哀。
她的语言如此节制、包容,所以有人说,杨绛的这种文风实际上是一种含泪的微笑。
她的微笑是经历过苦难之后真正的从容,是可以化解悲哀的纯真,越是在苦难中,越是在人性稀缺中,越要看到人性的美好和珍贵!这才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可贵的本色。
板书
幸运的人———(愧怍?关爱)———不幸者
(含泪微笑)我老王(命苦心善)
《老王》课堂教学实录2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和'善'。
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4、体会作者的平等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关心普通人。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走近老王(投影画像)
师:同学们请看屏幕,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对他人关注的习惯。)
刚才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说得也不错。这幅画中的主人公叫老王(板书课题作者),从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老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同学们刚刚对他的描述是不是和作家杨绛写的相符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老王》去进一步了解这个人物。
2、简介作者(多媒体展示)
二、认识老王:
生速读课文
师:刚才看了老王,现在又读了老王,老王在你的心中有没有留下了新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的形式表达出来。
1、老王是苦人。学生迅速浏览课文,谈谈自己对老王的印象。(多媒体展示)
⑴生活艰苦。明确:课文前面四段,主要是介绍老王的基本情况。老王一辈子艰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_'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眼睛又不好。这些说明他的生活艰难。(板书:生活上--条件艰苦)
⑵精神凄苦。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老王的处境艰难,有人说,生活苦不算苦,就怕心苦。老王的心境如何呢?(内心的痛苦和孤独)能结合课文具体谈谈吗?
明确:失群落伍、单干户、没亲人、不老实--被人瞧不起,没人搭理……(板书:精神上--内心凄苦)
2、老王是善人。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老王的艰难与辛苦,不只是反映在生活上,还体现在精神上。可以说,老王是个不折不扣的苦人--贫穷卑微,是社会中的弱者,他是不幸的,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在逆境中依然保留纯朴善良的品质。
明确: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小结:老王是不幸的,他在生活的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穷苦卑微,他的艰苦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对于这样不幸的人,我们应当同情和关心。但老王又是可敬的,他善良纯朴,关心人,讲仁义,他需要钱,但他更重感情,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尊重的。。(板书:关爱尊重)
板书
生活——艰苦
苦关爱
老精神——凄苦
王善老实厚道尊重
(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完成对文章内容的个性化理解。)
三、品味老王:
师:文章中写了老王很多事,有些事一带而过,有些事却要具体写详细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详写”和“略写”?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我们要详写。课文中也采用了这种方法。老王的哪件事写得最详细最感人?
生:最让我感动的是:老王临死还要送鸡蛋香油还人情这一情节。
师:有此同感的同学请举手。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一段感动人,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片断。
1、指名读。(注意读出感情)
2、学生听读,并思考: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作者在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手法?(外貌、行动)这两种手法课文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请大家把它们找出来,
3、小组交流体会。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独到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A、对老王的形神描写语句进行分析及“镶嵌”、“强笑”“攥”“直僵僵”等主要字词的理解;B、体现作者感情的字词)
(意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善待老王:
1、面对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表现如何?学生谈谈对'我们一家'的看法。
明确: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说明'我们一家'也是善良的。(投影)
教师小结:大家的理解都很好。作者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所以她才会用一颗善良关爱之心去对待老王这样的普通人。我们常说,理解是相互的,善良也是相互的。你宽容、慈爱,你才能体会到别人的宽容和慈爱,才会用平等的、尊重的目光,去对待你周围的人,哪怕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2、师: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照顾他的杨絳有什么样的感受?(愧怍)
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明确: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而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五、关注'老王':
师:老王生前,杨绛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但她仍感到自己对老王关爱不够,深感愧怍。而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的'老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多媒体展示弱势群体图片)
说话训练:任选一张照片准备两分钟发言,角度自选。
教师总结:在这个世界,人只有身份不同,谋生方式不同,但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并且在一些普通人的身上,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因此人只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之分,而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社会需要爱,社会呼唤爱,我们要尽可能关心周围的人,特别是那些有不幸遭遇的人和处境艰难的人。我们应当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多媒体展示)
六、欣赏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感受生活。
七、课外练笔:请赶快拿起你的笔,把发生在你周围的“爱”的故事真实的描述出来,让“爱”的主题永驻人间,让人们体会到人间的那一份真情吧!
《老王》课堂教学实录3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层次,理解文章内容,学习作者取材于日常生活琐事的艺术手法。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3.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4.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层次,理解文章内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3.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设计1.
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假如每个人以纯真的情感善待、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去关爱吧!即使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
设计2.
有一位老人,她穿越了风云多变的一个世纪,经历了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年过一百,她的脑子还在坚韧地思索,她的笔还在顽强地耕耘。她就是我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杨绛。
我们熟悉和喜欢的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堂吉诃德》目前的译本就出自杨绛之手。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她的一篇文章《老王》。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伛(yǔ)塌败(tā)取缔(dì)
翳(yì)骷髅(kūlóu)滞笨(zhì)
绷(bēnɡ)愧怍(zuò)镶嵌(qiàn)
荒僻(pì)
2.词语解释
塌败:塌陷破败。
滞笨:呆滞笨拙。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愧怍:惭愧。
凑合:将就。
扶病:带着病。
伛:弯。
3.作者名片
杨绛(1911—2016),现代女作家,文学翻译家、戏剧家。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钱钟书之妻。著有小说《倒影集》《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西班牙名著《小癞子》《堂吉诃德》等,发表的剧作有《称心如意》《弄假成真》等,文学论集有《春泥集》等,2003年出版了记述自己家庭的回忆录《我们仨》
4.背景追溯
文章写于1984年,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_”时期,是一个荒.唐_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_”。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地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课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写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请你把它们找出来。
【点拨明确】课文开头四段先写老王的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极差等情况。下面三段则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两个片断写他为人好,一个片断写“_”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艰难。后面几个段落,是最后一个片断,写老王离世前一天的事情,最能看出老王心地善良。
(二)走进人物
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然后回答如下问题:
1.刚才看了老王,现在又读了老王,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___”的形式把自己对老王的印象表达出来。
【点拨明确】:(1)老王是一个社会地位卑微的人,表现在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里;(2)老王是一个善良老实的人,表现在送冰时,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他的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3)老王是一个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表现在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
2.老王的生活很苦,表现在哪些方面?
【点拨明确】(1)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2)“_”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3)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4)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5)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小结:老王是一个穷苦卑微、生活凄凉艰难的普通人。)
3.表现老王之“苦”的具体段落有哪些?
【点拨明确】2~4段。
4.老王之“善”的具体表现?
【点拨明确】(1)带送冰块,车费减半;(2)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还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3)收了人家的好处,总是不忘,总觉欠人情,去世的头一天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小结:老王是一个知恩图报、极纯朴的好人。)
(三)走进语言
1.“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怎样理解这句话中的“镶嵌”一词?
【点拨明确】“镶嵌”一词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2.“他面色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句话暗示了什么?
【点拨明确】这段话用神态和外貌描写,暗示了老王的身体已经到了即将崩溃的境地,也流露出了作者的同情和悲酸。
3.“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怎样理解这句话中的“强笑”一词?
【点拨明确】“强笑”表现了作者看见老王直僵僵的身体时压抑不住的悲酸和感动。
(四)深层理解
1.当“我”要给老王钱,他不要,可后来还是收了钱。为什么?
【点拨明确】老王怕“我”托人捎,给“我”添麻烦。
2.“我”拿钱给老王是为了帮助他,而作者为什么说“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点拨明确】因为“我”没有“领受他的谢意”,没有接受他真诚的感激,连他临终前一个小小的愿望也没能实现。
3.关注老王,我们深刻体悟了他的“苦”和“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另外的人(作者及家人),找出他们的善良之举,同学间讨论交流。
【点拨明确】(1)照顾老王的生意,常坐老王的三轮(可与“乘客不愿坐他的车”对比);(2)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3)同情、关心老王的生活,询问他的生计;(4)“女儿”知道他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4.“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点拨明确】(1)“愧怍”包含了“律己”和“爱人”两个方面,是由作者的道德观所生发出来的高尚情感。(2)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四、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不仅仅写了老王,一个人力车夫的善良,同时透露了一个异常善良的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关爱和怀念,这是一曲善良的人们在恶的年代(_)里相互取暖的颂歌,这是一篇自我愧怍与反思的真情表白,这也是一份“以善良对待善良”的真情,希望全人类要理解、尊重这样的普通劳动者。
五、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亮点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学环节的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堂围绕初步了解老王——看图话说老王——感受本色老王——品味老王——怀念心中老王——关注身边“老王”的教学思路,以不同层次的解读逐步解剖老王。教学环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二、“看图话说老王”环节的巧妙设计,充分体现语文导读和引思的统一,“看图话说老王”既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能让学生主动走入文本学习。
《老王》课堂教学实录4
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在上课前一天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在预习时,按照上课惯例,从三方面做预习工作:一是不解之处;二是精彩之处;三是有误之处。每个同学至少要有一处发现,准备上课发言。
[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9页,这幅图中所画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在平时我们往往对名人的一言一行非常的关注,可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却是普通人,你是否关注过这些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呢?今天我们所要关注的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车夫的故事——老王。
师:相信大家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现在我们就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开始提问发言。请语文科代表做好发言记录。
生1:文中“脑袋慢”、“没绕过来”、“慢了一步”为什么要用引号引起来?
生2:引号是为了引用老王说的话。
生3:引号是为了直接引用老王说的话,为下文做铺垫。
师:看来大家对引号的作用掌握的不错,回答的很好。给提问和回答的同学各加1分。
生4:怎样理解“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是更深的不幸”?
生5:第一个不幸是指的从小营养不良,第二个不幸指的是得了恶病。
师:那么由这两个方面来看,可以反映出老王生活的一个侧面,是什么呢?
生6:苦!
师:头脑真是灵活,给两位同学各加2分。
生7:为什么我自己不敢乘三轮车?
师:给这位同学先加2分。是啊!为什么有三轮车不敢坐,而要去挤公共汽车呢?
生8:因为老王的一只眼睛是瞎的。
生9:因为当时是特殊时期,社会动荡,所以作者不敢自己独自乘三轮车。
师:能联系文章背景思考问题,说明预习工作做的不错,各加2分。
生10:在老王去给作者送鸡蛋的时候,为什么说“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多的数不完”?
生11:因为作者当时被老王的样子吓到了,所以记不清数目了。
生12:因为事情隔了很久,所以作者记不清了。
生13:因为作者很惊讶,老王在这个时候还能亲自给她送鸡蛋。
师:同学们分析的很不错,想的也很全面,做了认真的思考,各加2分。
生14:1、“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的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为什么写他不老实,这个老实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先给他加上3分。大家看看77页的第三段倒数第二句“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此处也有个“老实”,两者对比一下看看两个“老实”的含义如何?
生15:第一个“老实”是指老王年轻时不规矩。第二个“老实”是指老王厚道。
师:要回答这个问题,确实要费些脑子,先给这位同学加上2分,课后我们可以再仔细思考一下,下节课我们再做具体的分析。
生16:怎样理解“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师: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加3分。结合课文来看,前一个不幸应是指什么?
生(齐):从小营养不良
师:很好,那么后一个不幸指什么呢?
生(齐):害了恶病。
师:那么,如何理解这句话呢?
生17:我想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说明的是他从小生活环境不好,而害了恶病说明他的生活状况的不好,一直没有得到改变。
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一下,给他加上2分。再给大家一天的时间思考,我们明天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18:老王吃鱼肝油后,到了晚上真的看得见吗?
师:加1分,哪位同学能回答她的这个问题?
生19:我想应该是看的见的,因为夜盲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而鱼肝油中含有这种成分。
师:看来你不仅对文章有研究,对医学也有兴趣。给你加上2分。
生20:前者是写十个或二十个,后者为什么还要写多得数不完?
生21:因为日子长了作者记不清了。
师:给她们各加1分,同学们可以思考看看能否从这个问题中得到什么启发?
生22:我笑着说“有钱“,为什么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师:给他加上2分。我们可以从老王的性格方面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生23:表现了老王的善良。
师:反应很快,加3分。
生2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鸡蛋,都给我吃?’”为什么“强笑”?
生25:这样表达更为准确。
生26;这样表达较为含蓄。
生27:更突出作者看到老王病成这个样子还给她送鸡蛋时的难过。
生28:与前文“我害怕的糊涂了相照应”,表达了作者看到老王时的意外。
师:看来这个问题同学们的争议很大,给每位同学各加3分。我们可以下去再思考一下,明天来解决。
生29:为什么作者每当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的?他哑着嗓子问我:“你还有钱吗?”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不幸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一句结尾,这有什么作用?
师:先给这位同学加上3分。在这句话中,作者称自己是个幸运的人,这个幸运是与谁比较而说的?
生(齐):老王
师:其实不管是老王还是作者,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而这句中说老王是不幸的人,作者是幸运的人,究竟有什么含义,由于时间关系,就把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做一个思考的作业。现在请我们的科代表总结一下发言情况。
科代表:整节课共有20人发言,提问不解之处的9人次,共15分;回答评价的18人次,共36分;提问“精彩的”5人次,共13分;总分为82分。(其中有同学多次发言)
师:今天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有越来越多的精彩。下课!
《老王》课堂教学实录5
师:上一节课上同学们经过认真的思考,做出了非常精彩的发言。上一节课我们最后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作者每当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的?他哑着嗓子问我:“你还有钱吗?”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首先我们明确谁是幸运的人?谁是不幸的人?
生(齐):作者是幸运的人,老王是不幸的人。
师:(板书) 作者 幸运的人
老王 不幸的人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以这一句结尾,这有什么作用?昨天已经布置了让同学们课后思考,现在就请同学起来说说你的理解是怎样的?
生1:作者所说的“幸运”和“不幸运”实际上是指的作者自己和老王生活的一种对比,作者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但是她没能很好的帮助老王,所以作者感到很愧怍
生2;老师,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觉得作者一家对老王是很好的,也一直在帮助老王,作者感到愧怍是因为作者觉得对老王的帮助还不够多,老王就去世了
生3;我觉得,作者是因为给了老王鸡蛋很香油的钱,觉得这种行为侮辱了老王,所以感到愧怍。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有道理,那么我们就来具体的分析,为什么作者要说自己是个“幸运的人”而老王是个“不幸的人”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老王的生活的。请同学们在书上勾画出具体的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
生:(勾画)
生4:76页第一段,“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师:老王借以谋生的就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但是即使是这辆破旧的三轮车也是几经波折。课文中是怎样描述的?
生5:开始的时候,老王用三轮车拉客人,但是在书上78页,又写到“后来载客的三轮车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三轮改为运货的平板三轮。”
师:这两处所写的都是老王的谋生手段,那么对老王生活的描写还有哪些呢?
生6:“没有什么亲人”
师:从哪里看出他没什么亲人呢?
生7:“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师:他这样一为“没什么亲人”的人,住在什么地方呢?
生(齐): “几间塌败的小屋里”
师:这里说的是老王的居住条件,那么还有对老王生活的描写吗?
生8:眼睛是瞎的
师:同学们找的都很到位,是仔细阅读课文的结果。同学们找出课文中对老王生活的描写,正是这些描写体现出了老王生活的一种状态‘苦’。
(展示板书):
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谋生手段 “特殊”期间载客的三轮被取缔,他的生
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
没什么亲人 苦
居住条件
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
生理缺陷 有一只眼睛是瞎的
师:老王是一位很苦的人,但这并没有影响作者与老王之间的交往,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老王与作者交往的片段有哪些?(板书)交往
生9:为老王送冰,比他的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生10:送默存去医院
生11:不仅是默存上医院,而且还不要钱。
师:不仅不要钱,最后作者把钱交给老王,老王拿了钱后又怎样
生(齐):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师:还有与作者交往片段的叙述吗?
生11:在生病的时候给我送鸡蛋和香油。
师:同学们找的都很仔细,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从这些交往的片段中,反映出老王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12:善良
生13:老实
生14:乐于助人
生15:无私
生16:讲义气
师:同学们总结的都很对,这些就是老王的性格特征。而老王的这些性格特征,最主要的正是从与作者的交往片段中所体现出来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板书展示)
①为作者送冰,车费减半 老实厚道
②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体 现 心地善良
拿了钱还不大放心。 交往片段 老王性格 纯朴仁义
③去世前给作者送香油和鸡 知恩必报
蛋,表示感谢。
师:我们刚才说了,老王的生活可以用一个‘苦’字来概括,那么造成这些‘苦’的根原因是什么呢?
生17:因为他眼睛是瞎的,而且三轮车被取缔了。
师;很好,那么三轮车为什么会被取缔呢?文章开头说“连登三轮的都组织起来”,为什么要“组织”起来呢?
生18:组织起来可能是为了更好做生意,而且安全。
师:既然组织起来很好又安全,又为什么会被“取缔”呢?
生:(思考不解)
师:我们不妨结合文章的背景来分析。当时是那个时期,可以说当时的社会处在一种荒.唐的状态,三轮车的起起落落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种状况,先是组织,再是取缔,像作者和她的丈夫这样杰出的学者,在当时也被认为是“反动学者”。
生19:老师,那为什么作者还说自己是幸运的人呢?
师: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这就要从作者的思想观点入手了。其实幸与不幸包括很多的方面,如:天赋,成长,生理等。从这些看来,作者显然是比老王幸运的。我们不妨一起看看作者一家为老王做了哪些事?
生20:坐老王的车。
生21:给老王钱
生22:送鱼肝油给他
师:还有呢?
生23:问他能不能生活。
师:对,这些都是作者一家为老王做的事。同学们还可以再总结。那么,从这些事情中反映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齐):善良的人
生24:尊重别人
生25:有爱心
师:作者同老王一样,都是普通的人(板书)普通人,也是真诚善良的人(板书)真诚善良。作者写作这篇文章,正是想让所有的人都能关心不幸的人,因为在社会中人人都是平等的,(板书)人人平等。学了这篇文章后,同学们也可以思考一下,自己应该怎样做。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请大家下去完成每课三件事:抄写生字词及难写易忘字词;抄评优美精彩段落;写“一课一得”。
下课!
板书设计: 老 王
杨绛
老王 不幸的人 体现 反映
普通人 交往 真诚善良 人人平等
作者 幸运的人
《不会叫的狗》教学实录
《不会叫的狗》教学实录1
教学目标
一、回顾、梳理前两篇课文的情节,结合阅读经验,预测故事的大致情节。
二、根据课文内容的线索和阅读经验、生活经验等,边阅读边预测故事的发展。
三、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预测的乐趣。
教学重点
一、预测整个故事的大致情节。
二、预测故事的结局,将课文中三个不完整的结局补充完整。
教学难点
预测故事的结局,将课文中三个不完整的结局补充完整。
教学流程
一、回顾梳理前两篇课文的情节,预测《不会叫的狗》的大致情节
(一)通过表格回顾梳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两个故事的内容,发现情节反复的特点。
(二)预测《不会叫的狗》的大致情节。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基于本篇情节发展与前两篇课文相似的特点而设计的。学生阅读时预测的重要依据源于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累积,包括相仿的人物形象、相似的情节发展特点、对生活常见事物的认识等。用表格梳理前两课的情节一方面可以通过梳理帮助学生了解已经读过的童话故事的特点,使之成为学生宝贵的阅读经验,另一方面可以为预测整篇*的大致情节提供依据。)
二、默读课文1—37段,边读边预测故事的发展
(一)默读课文,用上前两课学过的预测方法一边读一边预测,可以在边上做旁批。
(二)全班交流
1.用“读到……我猜……是因为……”的句式交流自己的预测。
2.交流:故事情节中哪些与你预测到的一致,哪些是你意料之外的。
3.梳理本课的情节,板书。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迁移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强调以点带面,迁移运用。在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预测的基本方法,本环节重在体现预测的实践与运用。)
三、比较前两篇课文的结局,引导学生发现结局与情节之间的关系
(一)再次呈现《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情节图,比较两个故事的结局,引导学生发现结局与情节之间的关系:这两篇课文的结局都是出人意料的。
(二)回忆上《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自己对结局的预测,比较自己的预测和原文的结局有何不同。
(三)小结:故事的结局,可以是之前情节的延伸,也可以是意料之外的结局。只要你猜得有道理,都可以。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发现情节与结局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生活实践,迁移到下一环节的学习,对结局向着不同方向预测:可能是之前情节的延续,也可能是意料之外的结局。)
四、预测《不会叫的狗》的结局
(一)大胆预测*的结局
(二)全班交流
五、将书上不完整的三个结局补充完整
(一)选择一个结局进行预测
1.课件出示书上三个不完整结局的示意图,让学生选择一个。
2.根据学生的选择呈现其中一个结局,指名读。
3.让学生展开合理预测,把这个结局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
4.全班交流:一生进行预测,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说说他的预测有没有道理。
5.课件出示原文结局,指名读。
(二)分组合作预测另外两个结局
1.同桌各选一个结局预测,把结局补充完整。要求:跟你的同桌说说你预测的结局,一个说,一个认真倾听,然后说说对方的预测有没有道理。
2.全班交流
3.指名读原文中的结局,学生与自己预测的结局进行比对。
(设计意图:“选择一个结局进行预测”是进行范例预测,结局让学生自由选择,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认真倾听,并说说他的预测有没有道理。”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预测,辨别他人预测的内容和依据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有了范例预测,后两个结局的预测就能顺利进行,学生就能大胆预测,并不断调整预测。)
六、创编第四个结局
(一)思考:还有没有第四个结局?
(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鼓励学生打开思维,大胆做出创造性的预测,体会预测的乐趣。)
七、总结拓展
(一)预测不是胡思乱想,是根据题目、插图、故事内容、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等的合理推测。
(二)作业:选择一本同学不熟悉的故事书,读给他们听,一边读,一边请同学预测故事的发展。
(设计意图:安排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运用预测策略,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阅读活动中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进而爱上阅读。)
八、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教学实录2
教学要求:
1.熟读课文,认读课文中出现“吗、讨、厌、怒、批、访”等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及不幸,要学会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对小狗的遭遇产生同情心的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请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篇,并说明理由。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不会叫的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14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划(边读边划出生字所在的词语)
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丢字,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我想你们一定掌握了不少知识,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你真了不起,只读了一遍就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来拼读下面的生字。
干吗讨厌批评来访搞不清刀叉压根儿差不多
4.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下面我们男女同学比赛读,看看谁读的好。你们读得很棒,为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三、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思考:*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只狗为什么要学叫?都向谁学了?
四、品评形象,深入理解。
1.想想文中一共出现几只小动物?
2.公鸡和杜鹃出于什么心理教这只狗叫的?教的时候表现怎么样?狗学的时候表现怎样?从文中找关键性的词语与句子。
(小鸡-同情、杜鹃-怜悯、狐狸-嘲笑)
3.狐狸为什么嘲笑它?从哪句话中你读出了这种嘲笑的。
4.面对这种嘲笑小狗有怎样的反应?(指导读出伤心的语气)从动作表现来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呢?(师引导自尊心强并可怜的狗。)
五、探讨结局,挖掘内涵。
1.课文设计了三种结局,请速读并说说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结局,为什么?
2.你希望这只狗有怎样的结局?请为这只狗续写个结局。
六、联想续写,布置作业。
读童话需要一颗童心,还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用心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这样真实的生活自然会从你的笔间流出。学完这篇童话相信你也会按捺不住写作的欲望,请你提起你手中的笔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为此文加上第四个结局,能像作者一样,在文中有一个关键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
小公鸡同情
小狐狸嘲笑
杜鹃怜悯和善待人,互相尊重
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安排了一个续写结尾的环节,但这个环节到底应该安排在哪里,一直没有定下来。按常理应该是安排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因为先把握文本再进行写作训练更符合教学规律。
《不会叫的狗》教学实录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吗、讨、厌”等16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吗、担、压、中、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3.引领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2)谜题:“走起路来落梅花,从早到晚守着家,看见生人就想咬,见了主人摇尾巴。”学生猜谜语,打一动物。教师小结:其实这是狗啊。
2.(课件出示3狗的图片)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喜欢养狗?(学生自由发言)
3.(课件出示4封面)就是这本书的封面,你看到了谁在干什么?你觉得它看上去是一位怎样的狗?这只狗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这个故事的题目就是——《不会叫的狗》,作者是贾尼?罗大里。
4.(课件出示5作者简介)介绍作者罗大里:1920年生于意大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他长期担任记者和儿童副刊的编辑,办过儿童杂志,非常了解儿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一生为儿童写出大量作品。其中《洋葱头历险记》《吹牛男爵历险记》等已经被译成各种语言在全世界儿童中广为流传。1970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奖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给我们带来的故事——《不会叫的狗》。齐读课题。(板书:不会叫的狗)
5.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老师不禁要问:还有不会叫的狗?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狗?)想不想知道答案?好,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齐读、开火车读词语。(课件出示6)
干吗压根儿讨厌发怒批评来访担保
发疯搞不清汪汪差不多百发百中忍着模仿子弹
(1)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差、中”为翘舌音;“厌、担”是前鼻音,“访、疯、汪”是后鼻音。
另外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吗”在这里读“má”,组词为“干吗”,还有一个读音是“ma”,组词为“好吗”;“压”在*中读“yà”,组词为“压根儿”,还有一个读音“yā”,组词为“压力”;“担”本课读“dān”,组词为“担保”,还有一个读音是“dàn”,组词为“扁担”;“中”在*读“zhòng”,组词“百发百中”,还有一个读音是“zhōng”,组成为“中间”;“弹”在*读“dàn”,组词“子弹”,还有一个读音是“tán”,组成为“弹琴”。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2)多音字我能分(课件出示7)
辨析多音字“吗压担中弹”的读音,在下面的括号中写出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a.行吗()干吗()
b.压力()压根儿()
c.担心()重担()
d.中国()打中()
e.子弹()弹琴()
3.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8:生字)吗讨厌怒批访担压差忍模中弹疯汪搞
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吗怒批访疯汪搞”,注意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如“吗”口字旁是形旁,表示该字表示语气词,“马”表音,与“吗”音相近。
熟字比较:付一讨庄一压着一差
组词扩展:厌恶讨厌发怒访问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理清文脉,了解文意。
1.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2.试着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9自然段):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到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因为不会叫,受到了人们的批评。
第二段(10~24自然段)这只狗向小公鸡学叫,受到了狐狸的嘲笑。
第三段(25~37自然段)这只狗向杜鹃学叫,差点被猎人的子弹射杀。
第四段(38自然段~结尾)三种结局。
四、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1.学习课文1~9自然段。
(1)(课件出示9):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它是一只孤零零的小狗,不知道怎么到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它并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毛病,是别人让它知道,不会叫其实是一种很大的缺陷。
(2)鼓励学生朗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了解到这是个怎样的狗?(不会叫的狗)
(3)自由朗读课文1~9自然段,说说自己了解到什么?(人们对这条狗的指责、批评)
(3)指导朗读,读出人们对狗批评的语气,读出狗的委屈、可怜、无奈。
师:预测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小狗会在大家的劝说下、帮助下学习叫。
小狗会遇到很多奇怪的事情。
2.学习课文10~24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10~24自然段,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小公鸡教这条狗学叫,这条狗练习学叫,受到狐狸的嘲笑。)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读出小公鸡对狗的关心、热心和诚心诚意地教,读出这条狗开始的认真勤奋,读出狐狸对狗看不起、嘲笑,读出这条狗受到狐狸嘲笑后的委屈。)
(课件出示10)(板书:
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
狐狸——嘲笑、看不起。
(4)狐狸为什么嘲笑小狗?小狗知道原因吗?
预测:狐狸因为小狗学的是小公鸡叫,很搞怪,所以笑。
预测:小狗并不知道自己是因为学了公鸡叫而被嘲笑,以为自己学的不像呢!
预设:小狗并不知道自己是因为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老师,学到不适合自己的东西而被嘲笑。
(4)分角色朗读课文10~24自然段。
3.学习课文25~37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25~37自然段,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杜鹃教这条狗学叫,这条狗练习学叫,受到猎人的射杀。)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读出杜鹃对狗的同情、关心。)(板书:杜鹃——同情、关心)
(课件出示11)杜鹃——同情、关心。
(4)猎人为什么朝狗开枪?小狗知道原因吗?
预测:猎人听到小狗的“咕咕”叫声,以为是杜鹃,所以开枪。
预测:小狗并不知道自己是因为学了杜鹃叫而被射杀。
(5)分角色朗读课文25~37自然段。
五、探究结局,深化认识。
1.谈话过渡:这样一只可怜但有尊严、勤奋的,有人生追求狗,我们都期盼着他有一个精彩的人生结局。课文为小狗设计了三种结局,但都不完整,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给这条狗规划一个完整的结局。
2.小组同学从课文的三个结局中任选一个互相交流,给这条狗规划完整的结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对学生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
六、展示结局,阅读欣赏。
(课件出示12)第一种结局。
……
“不坏。可我不敢担保是不是一首正确的诗。你是一头奶牛啊……”
“我当然是奶牛。”
“可我不是,我是狗。”
“当然,你是狗,这又怎么啦?没有什么东西阻止你学我的语言呀。”
“好主意!好主意!”小狗突然喊起来。
“什么主意?”
“这会儿我脑子里正在酝酿一个主意。我将学习各种动物的语言,我让一个马戏班子雇佣我,我会成功的,变成大富狗,娶一个国王的女儿。国王也好,狗也好,成为一家子,彼此沟通感情。”
“好样的,想得真美。那好吧,我这就叫,你好好听着:哞……哞……哞……”
“哞……”小狗也叫起来。
这是一只不会汪汪叫的狗,却是一位语言大师,精通各种语言。
(课件出示13)第二种结局。
狗跑啊,跑啊,它碰上了一个农民。
“你往哪里跑?”
“连我自己也不清楚。”
“那么到我家去,我正缺一只狗给我守鸡笼子哩。”
“好,我去。可我告诉你,我不会江汪叫。”
“这样更好,汪汪叫的狗会吓跑小偷的。而你呢,他们不知道你在那儿,他们走近笼子,你冷不防扑上去咬伤他们,这样,他们就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那我去。”狗说。
这样,不会汪汪叫的狗找到了职业,被一条铁链子拴着,每天喝一盘子稀粥。
(课件出示14、15)第三种结局。
……
“长颈鹿吗?不是。也许是鳄鱼,鳄鱼可是极凶恶的动物。我必须小心翼翼地走近它。”
小狗在树林里匍匐前迸,一步一步朝传出汪汪叫声的那个方向爬了过去,不知怎么的,这个声音使它那颗藏在毛皮下面的小心脏突突地乱跳。
“汪汪,汪汪。”
“呀,是另一只狗。”
它正是刚才听到咕咕声开了一枪的那个猎人的猎犬。
“你好哇,狗。”
“你好哇,狗。”
“你能告诉我,你正在吟的是什么诗吗?”
“诗?我不是吟诗,我是在汪汪叫。”
“汪汪叫?你会汪汪叫吗?”
“当然会。你可别异想天开地希望我学大象的哼哼或学狮子的吼叫。”
“那么你教我,好吗?”
“你不会汪汪叫吗?”
“不会。”
“听着,好好听着。就这么叫:汪汪,汪汪……”
“汪汪,汪汪。”小狗马上叫起来。它沉浸在幸福和激动中,心里想:“嗨,我终于找到了我的正确的老师啦!”
(板书:小狗——找准老师很重要)
七、整体回味,感悟主题。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课堂小结:童话是一个陪伴着我们走过童年的神奇世界,儿时,我们曾被其中美妙的故事和奇异的幻想吸引过、陶醉过,而今天的我们、未来的我们依然会深爱童话,因为它像一湾智慧的清泉,会随时随地滋润我们的心田。也正因为如此,意大利作家贾尼?罗大里才带着激情与真诚不知疲倦地抒写着拥有永恒魅力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爱童话、读童话,从而拥有一把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金钥匙。
《不会叫的狗》教学实录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掌握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培养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蕴藏在作品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迪和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了解掌握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培养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2、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难点:品味蕴藏在作品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迪和教育。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出示与狗有关的童话故事,并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与狗有关的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既能感知童话的特点,又能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从而有效的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童话内容,理解童话形象
1、请学生根据预习简介作者,教师做以补充。多媒体出示作者资料:贾尼?罗大里,1920年生于意大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一生为儿童写出大量作品,其中《洋葱头历险记》、《吹牛男爵历险记》等已经被译成各种语言,在全世界儿童中广为流传。1970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奖项。
2、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达到整体感知童话内容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师要指导学生,朗读要注意体会人物的心理、说话的语气等,使学生能初步感知形象的特点。在朗读结束后,对学生的朗读给以简单而准确的评价。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明确童话的第一个特点:童话常常用人格化的手法。因此阅读童话要善于将各种事物看做活生生的人去理解、去体会。(多媒体出示童话的第一个特点。)
3、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请同学复述课文,同时多媒体配以动画提示,使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形象特点。
4、师设计问题: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师要注意学生的回答一定要有理有据。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仔细体会小狗的形象特点,明确童话的第二个特点:每篇童话都有一个重点刻画的对象,这就是童话的主人公。因此阅读童话要注意通过体味主人公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明确主人公的形象特征。(多媒体出示童话的第二个特点。)
(三)、探讨童话结局,挖掘童话的深层内涵
在了解形象特点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一下*的深刻内涵,但这个过程师要注意把握好尺度。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课文为小狗设计了三钟结局,你觉得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先独立思考两分钟,然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能言之成理,均可给予肯定。促使学生深刻理解童话的内涵。从而明确童话的第三个特点:童话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光,它的形象和情节对现实的社会和人生有着一种象征和隐喻。因此阅读童话不能孤立的仅将形象放在童话本身的情节中去理解,而应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其中蕴藏的有关生活的启示。(多媒体出示童话的第三个特点。)
(四)、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发挥你的想象力,为小狗设计第四种结局,并说一说你的设计理由。(多媒体出示友情提示)
学生可以大胆设计,只要能说明依据就可以,但师在评价时要使学生明确:童话中的幻想不是胡思乱想,夸张不是不合逻辑的随意编造。童话中的幻想、夸张都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他们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而独立存在。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对童话的主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五)、课堂小结
教师由学生设计的结局出发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方法。
以此照应前面的导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童话的热爱。
(六)、布置作业
把自己设计的小狗的第四种结局形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不会叫的狗》教学实录5
教学要求:
1.熟读课文,认读课文中出现“吗、讨、厌、怒、批、访”等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及不幸,要学会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对小狗的遭遇产生同情心的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请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篇,并说明理由。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不会叫的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14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划(边读边划出生字所在的词语)
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丢字,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我想你们一定掌握了不少知识,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你真了不起,只读了一遍就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来拼读下面的生字。
干吗讨厌批评来访搞不清刀叉压根儿差不多
4.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下面我们男女同学比赛读,看看谁读的好。你们读得很棒,为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三、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思考:*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只狗为什么要学叫?都向谁学了?
四、品评形象,深入理解。
1.想想文中一共出现几只小动物?
2.公鸡和杜鹃出于什么心理教这只狗叫的?教的时候表现怎么样?狗学的时候表现怎样?从文中找关键性的词语与句子。
(小鸡-同情、杜鹃-怜悯、狐狸-嘲笑)
3.狐狸为什么嘲笑它?从哪句话中你读出了这种嘲笑的。
4.面对这种嘲笑小狗有怎样的反应?(指导读出伤心的语气)从动作表现来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呢?(师引导自尊心强并可怜的狗。)
五、探讨结局,挖掘内涵。
1.课文设计了三种结局,请速读并说说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结局,为什么?
2.你希望这只狗有怎样的结局?请为这只狗续写个结局。
六、联想续写,布置作业。
读童话需要一颗童心,还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用心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这样真实的生活自然会从你的笔间流出。学完这篇童话相信你也会按捺不住写作的欲望,请你提起你手中的笔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为此文加上第四个结局,能像作者一样,在文中有一个关键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
小公鸡同情
小狐狸嘲笑
杜鹃怜悯和善待人,互相尊重
《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的操作流程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教师按照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的要求,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设计。教学是可以进行设计的,如何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给大家带来了《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以供参考学习。
课文内容分析
《不会叫的狗》选自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进行编排。通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会根据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进行预测。《不会叫的狗》讲述了一条不会叫的狗分别向小公鸡、杜鹃学叫却险遭不幸的故事。与前两篇课文相似,本文也用反复手法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为预测提供了相对清晰的依据。本文有三个不完整的结局,留给学生更多预测的空间。本文是略读课文,主要体现预测策略的实践与运用,文前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边阅读边预测故事的发展、结局。课后题指出了预测与故事的发展、结局之间存在的关系,并提示了预测的角度。
学情分析
三年级上册的学生刚从二年级升上来,已经有过阅读经验,平时在大人的引导下,也能就书中某些地方进行简单的猜测,但并不是有意识的预测,对于“在哪里预测“、“可以预测什么”、“为什么这样预测”还处于未知状态。在本单元前两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到预测的基本方法,知道不能毫无根据地预测,也能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预测。
教学目标
一、回顾、梳理前两篇课文的情节,结合阅读经验,预测故事的大致情节。
二、根据课文内容的线索和阅读经验、生活经验等,边阅读边预测故事的发展。
三、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预测的乐趣。
教学重点
一、预测整个故事的大致情节。
二、预测故事的结局,将课文中三个不完整的结局补充完整。
教学难点
预测故事的结局,将课文中三个不完整的结局补充完整。
教学流程
一、回顾梳理前两篇课文的情节,预测《不会叫的狗》的大致情节
(一)通过表格回顾梳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两个故事的内容,发现情节反复的特点。
(二)预测《不会叫的狗》的大致情节。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基于本篇情节发展与前两篇课文相似的特点而设计的。学生阅读时预测的重要依据源于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累积,包括相仿的人物形象、相似的情节发展特点、对生活常见事物的认识等。用表格梳理前两课的情节一方面可以通过梳理帮助学生了解已经读过的童话故事的特点,使之成为学生宝贵的阅读经验,另一方面可以为预测整篇文章的大致情节提供依据。)
二、默读课文1—37段,边读边预测故事的发展
(一)默读课文,用上前两课学过的预测方法一边读一边预测,可以在边上做旁批。
(二)全班交流
1.用“读到……我猜……是因为……”的句式交流自己的预测。
2.交流:故事情节中哪些与你预测到的一致,哪些是你意料之外的。
3.梳理本课的情节,板书。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迁移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强调以点带面,迁移运用。在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预测的基本方法,本环节重在体现预测的实践与运用。)
三、比较前两篇课文的结局,引导学生发现结局与情节之间的关系
(一)再次呈现《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情节图,比较两个故事的结局,引导学生发现结局与情节之间的关系:这两篇课文的结局都是出人意料的。
(二)回忆上《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自己对结局的预测,比较自己的预测和原文的结局有何不同。
(三)小结:故事的结局,可以是之前情节的延伸,也可以是意料之外的结局。只要你猜得有道理,都可以。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发现情节与结局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生活实践,迁移到下一环节的学习,对结局向着不同方向预测:可能是之前情节的延续,也可能是意料之外的结局。)
四、预测《不会叫的狗》的结局
(一)大胆预测本文的结局
(二)全班交流
五、将书上不完整的三个结局补充完整
(一)选择一个结局进行预测
1.课件出示书上三个不完整结局的示意图,让学生选择一个。
2.根据学生的选择呈现其中一个结局,指名读。
3.让学生展开合理预测,把这个结局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
4.全班交流:一生进行预测,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说说他的预测有没有道理。
5.课件出示原文结局,指名读。
(二)分组合作预测另外两个结局
1.同桌各选一个结局预测,把结局补充完整。要求:跟你的同桌说说你预测的结局,一个说,一个认真倾听,然后说说对方的预测有没有道理。
2.全班交流
3.指名读原文中的结局,学生与自己预测的结局进行比对。
(设计意图:“选择一个结局进行预测”是进行范例预测,结局让学生自由选择,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认真倾听,并说说他的预测有没有道理。”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预测,辨别他人预测的内容和依据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有了范例预测,后两个结局的预测就能顺利进行,学生就能大胆预测,并不断调整预测。)
六、创编第四个结局
(一)思考:还有没有第四个结局?
(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鼓励学生打开思维,大胆做出创造性的预测,体会预测的乐趣。)
七、总结拓展
(一)预测不是胡思乱想,是根据题目、插图、故事内容、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等的合理推测。
(二)作业:选择一本同学不熟悉的故事书,读给他们听,一边读,一边请同学预测故事的发展。
(设计意图:安排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运用预测策略,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阅读活动中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进而爱上阅读。)
八、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掌握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培养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蕴藏在作品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迪和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了解掌握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培养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2、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难点:品味蕴藏在作品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迪和教育。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出示与狗有关的童话故事,并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与狗有关的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既能感知童话的特点,又能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从而有效的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童话内容,理解童话形象
2、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达到整体感知童话内容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师要指导学生,朗读要注意体会人物的心理、说话的语气等,使学生能初步感知形象的特点。在朗读结束后,对学生的朗读给以简单而准确的评价。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明确童话的第一个特点:童话常常用人格化的手法。因此阅读童话要善于将各种事物看做活生生的人去理解、去体会。(多媒体出示童话的第一个特点。)
3、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请同学复述课文,同时多媒体配以动画提示,使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形象特点。
4、师设计问题: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师要注意学生的回答一定要有理有据。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仔细体会小狗的形象特点,明确童话的第二个特点:每篇童话都有一个重点刻画的对象,这就是童话的主人公。因此阅读童话要注意通过体味主人公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明确主人公的形象特征。(多媒体出示童话的第二个特点。)
(三)、探讨童话结局,挖掘童话的深层内涵
在了解形象特点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探讨一下文章的深刻内涵,但这个过程师要注意把握好尺度。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课文为小狗设计了三钟结局,你觉得哪一种?为什么?
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先独立思考两分钟,然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能言之成理,均可给予肯定。促使学生深刻理解童话的内涵。从而明确童话的第三个特点:童话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光,它的形象和情节对现实的社会和人生有着一种象征和隐喻。因此阅读童话不能孤立的仅将形象放在童话本身的情节中去理解,而应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其中蕴藏的有关生活的启示。(多媒体出示童话的第三个特点。)
(四)、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发挥你的想象力,为小狗设计第四种结局,并说一说你的设计理由。(多媒体出示友情提示)
学生可以大胆设计,只要能说明依据就可以,但师在评价时要使学生明确:童话中的幻想不是胡思乱想,夸张不是不合逻辑的随意编造。童话中的幻想、夸张都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他们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而独立存在。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对童话的主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五)、课堂小结
教师由学生设计的结局出发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方法。
以此照应前面的导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童话的热爱。
(六)、布置作业
把自己设计的小狗的第四种结局形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不会叫的狗》教学实录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吗、讨、厌”等16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吗、担、压、中、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3.引领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预测后面的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2)谜题:“走起路来落梅花,从早到晚守着家,看见生人就想咬,见了主人摇尾巴。”学生猜谜语,打一动物。教师小结:其实这是狗啊。
2.(课件出示3狗的图片)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喜欢养狗?(学生自由发言)
5.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老师不禁要问:还有不会叫的狗?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狗?)想不想知道答案?好,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齐读、开火车读词语。(课件出示6)
干吗压根儿讨厌发怒批评来访担保
发疯搞不清汪汪差不多百发百中忍着模仿子弹
(1)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差、中”为翘舌音;“厌、担”是前鼻音,“访、疯、汪”是后鼻音。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2)多音字我能分(课件出示7)
辨析多音字“吗压担中弹”的读音,在下面的括号中写出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a.行吗()干吗()
b.压力()压根儿()
c.担心()重担()
d.中国()打中()
e.子弹()弹琴()
3.识记生字
(课件出示8:生字)吗讨厌怒批访担压差忍模中弹疯汪搞
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吗怒批访疯汪搞”,注意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如“吗”口字旁是形旁,表示该字表示语气词,“马”表音,与“吗”音相近。
熟字比较:付一讨庄一压着一差
组词扩展:厌恶讨厌发怒访问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理清文脉,了解文意。
1.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2.试着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9自然段):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到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因为不会叫,受到了人们的批评。
第二段(10~24自然段)这只狗向小公鸡学叫,受到了狐狸的嘲笑。
第三段(25~37自然段)这只狗向杜鹃学叫,差点被猎人的子弹射杀。
第四段(38自然段~结尾)三种结局。
四、品读感悟,深化认识。
1.学习课文1~9自然段。
(1)(课件出示9):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鸣。它是一只孤零零的小狗,不知道怎么到了一个没有狗的国家。它并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毛病,是别人让它知道,不会叫其实是一种很大的缺陷。
(2)鼓励学生朗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了解到这是个怎样的狗?(不会叫的狗)
(3)自由朗读课文1~9自然段,说说自己了解到什么?(人们对这条狗的指责、批评)
(3)指导朗读,读出人们对狗批评的语气,读出狗的委屈、可怜、无奈。
师:预测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小狗会在大家的劝说下、帮助下学习叫。
小狗会遇到很多奇怪的事情。
2.学习课文10~24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10~24自然段,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小公鸡教这条狗学叫,这条狗练习学叫,受到狐狸的嘲笑。)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读出小公鸡对狗的关心、热心和诚心诚意地教,读出这条狗开始的认真勤奋,读出狐狸对狗看不起、嘲笑,读出这条狗受到狐狸嘲笑后的委屈。)
(课件出示10)(板书:
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
狐狸——嘲笑、看不起。
(4)狐狸为什么嘲笑小狗?小狗知道原因吗?
预测:狐狸因为小狗学的是小公鸡叫,很搞怪,所以笑。
预测:小狗并不知道自己是因为学了公鸡叫而被嘲笑,以为自己学的不像呢!
预设:小狗并不知道自己是因为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老师,学到不适合自己的东西而被嘲笑。
(4)分角色朗读课文10~24自然段。
3.学习课文25~37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25~37自然段,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2)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杜鹃教这条狗学叫,这条狗练习学叫,受到猎人的射杀。)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读出杜鹃对狗的同情、关心。)(板书:杜鹃——同情、关心)
(课件出示11)杜鹃——同情、关心。
(4)猎人为什么朝狗开枪?小狗知道原因吗?
预测:猎人听到小狗的“咕咕”叫声,以为是杜鹃,所以开枪。
预测:小狗并不知道自己是因为学了杜鹃叫而被射杀。
(5)分角色朗读课文25~37自然段。
五、探究结局,深化认识。
1.谈话过渡:这样一只可怜但有尊严、勤奋的,有人生追求狗,我们都期盼着他有一个精彩的人生结局。课文为小狗设计了三种结局,但都不完整,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给这条狗规划一个完整的结局。
2.小组同学从课文的三个结局中任选一个互相交流,给这条狗规划完整的结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对学生发言给予充分的肯定。
六、展示结局,阅读欣赏。
(课件出示12)第一种结局。
……
“不坏。可我不敢担保是不是一首正确的诗。你是一头奶牛啊……”
“我当然是奶牛。”
“可我不是,我是狗。”
“当然,你是狗,这又怎么啦?没有什么东西阻止你学我的语言呀。”
“好主意!好主意!”小狗突然喊起来。
“什么主意?”
“这会儿我脑子里正在酝酿一个主意。我将学习各种动物的语言,我让一个马戏班子雇佣我,我会成功的,变成大富狗,娶一个国王的女儿。国王也好,狗也好,成为一家子,彼此沟通感情。”
“好样的,想得真美。那好吧,我这就叫,你好好听着:哞……哞……哞……”
“哞……”小狗也叫起来。
这是一只不会汪汪叫的狗,却是一位语言大师,精通各种语言。
(课件出示13)第二种结局。
狗跑啊,跑啊,它碰上了一个农民。
“你往哪里跑?”
“连我自己也不清楚。”
“那么到我家去,我正缺一只狗给我守鸡笼子哩。”
“好,我去。可我告诉你,我不会江汪叫。”
“这样更好,汪汪叫的狗会吓跑小偷的。而你呢,他们不知道你在那儿,他们走近笼子,你冷不防扑上去咬伤他们,这样,他们就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那我去。”狗说。
这样,不会汪汪叫的狗找到了职业,被一条铁链子拴着,每天喝一盘子稀粥。
(课件出示14、15)第三种结局。
……
“长颈鹿吗?不是。也许是鳄鱼,鳄鱼可是极凶恶的动物。我必须小心翼翼地走近它。”
小狗在树林里匍匐前迸,一步一步朝传出汪汪叫声的那个方向爬了过去,不知怎么的,这个声音使它那颗藏在毛皮下面的小心脏突突地乱跳。
“汪汪,汪汪。”
“呀,是另一只狗。”
它正是刚才听到咕咕声开了一枪的那个猎人的猎犬。
“你好哇,狗。”
“你好哇,狗。”
“你能告诉我,你正在吟的是什么诗吗?”
“诗?我不是吟诗,我是在汪汪叫。”
“汪汪叫?你会汪汪叫吗?”
“当然会。你可别异想天开地希望我学大象的哼哼或学狮子的吼叫。”
“那么你教我,好吗?”
“你不会汪汪叫吗?”
“不会。”
“听着,好好听着。就这么叫:汪汪,汪汪……”
“汪汪,汪汪。”小狗马上叫起来。它沉浸在幸福和激动中,心里想:“嗨,我终于找到了我的正确的老师啦!”
(板书:小狗——找准老师很重要)
七、整体回味,感悟主题。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课堂小结:童话是一个陪伴着我们走过童年的神奇世界,儿时,我们曾被其中美妙的故事和奇异的幻想吸引过、陶醉过,而今天的我们、未来的我们依然会深爱童话,因为它像一湾智慧的清泉,会随时随地滋润我们的心田。也正因为如此,意大利作家贾尼?罗大里才带着激情与真诚不知疲倦地抒写着拥有永恒魅力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爱童话、读童话,从而拥有一把净化心灵、启迪智慧的金钥匙。
《不会叫的狗》教学实录3
教学要求:
1.熟读课文,认读课文中出现“吗、讨、厌、怒、批、访”等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及不幸,要学会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对小狗的遭遇产生同情心的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请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篇,并说明理由。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不会叫的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14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划(边读边划出生字所在的词语)
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丢字,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我想你们一定掌握了不少知识,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你真了不起,只读了一遍就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来拼读下面的生字。
干吗讨厌批评来访搞不清刀叉压根儿差不多
4.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下面我们男女同学比赛读,看看谁读的好。你们读得很棒,为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三、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品评形象,深入理解。
1.想想文中一共出现几只小动物?
2.公鸡和杜鹃出于什么心理教这只狗叫的?教的时候表现怎么样?狗学的时候表现怎样?从文中找关键性的词语与句子。
(小鸡-同情、杜鹃-怜悯、狐狸-嘲笑)
3.狐狸为什么嘲笑它?从哪句话中你读出了这种嘲笑的。
4.面对这种嘲笑小狗有怎样的反应?(指导读出伤心的语气)从动作表现来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呢?(师引导自尊心强并可怜的狗。)
五、探讨结局,挖掘内涵。
1.课文设计了三种结局,请速读并说说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结局,为什么?
2.你希望这只狗有怎样的结局?请为这只狗续写个结局。
六、联想续写,布置作业。
读童话需要一颗童心,还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用心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这样真实的生活自然会从你的笔间流出。学完这篇童话相信你也会按捺不住写作的欲望,请你提起你手中的笔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
小公鸡同情
小狐狸嘲笑
杜鹃怜悯和善待人,互相尊重
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安排了一个续写结尾的环节,但这个环节到底应该安排在哪里,一直没有定下来。按常理应该是安排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因为先把握文本再进行写作训练更符合教学规律。
《不会叫的狗》教学实录4
教学要求:
1.熟读课文,认读课文中出现“吗、讨、厌、怒、批、访”等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及不幸,要学会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对小狗的遭遇产生同情心的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请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篇,并说明理由。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不会叫的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14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划(边读边划出生字所在的词语)
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丢字,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我想你们一定掌握了不少知识,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你真了不起,只读了一遍就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来拼读下面的生字。
干吗 讨厌 批评 来访 搞不清 刀叉 压根儿 差不多
4.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下面我们男女同学比赛读,看看谁读的好。你们读得很棒,为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三、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品评形象,深入理解。
1.想想文中一共出现几只小动物?
2.公鸡和杜鹃出于什么心理教这只狗叫的?教的时候表现怎么样?狗学的时候表现怎样?从文中找关键性的词语与句子。
(小鸡-同情、杜鹃-怜悯、狐狸-嘲笑)
3.狐狸为什么嘲笑它?从哪句话中你读出了这种嘲笑的。
4.面对这种嘲笑小狗有怎样的反应?(指导读出伤心的语气)从动作表现来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呢?(师引导自尊心强并可怜的狗。)
五、探讨结局,挖掘内涵。
1.课文设计了三种结局,请速读并说说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结局,为什么?
2.你希望这只狗有怎样的结局?请为这只狗续写个结局。
六、联想续写,布置作业。
读童话需要一颗童心,还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用心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这样真实的生活自然会从你的笔间流出。学完这篇童话相信你也会按捺不住写作的欲望,请你提起你手中的笔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
小公鸡 同情
小狐狸 嘲笑
杜鹃 怜悯 和善待人,互相尊重
《不会叫的狗》教学实录5
教学目标
一、回顾、梳理前两篇课文的情节,结合阅读经验,预测故事的大致情节。
二、根据课文内容的线索和阅读经验、生活经验等,边阅读边预测故事的发展。
三、预测故事的结局,并将自己的预测与原文进行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预测的乐趣。
教学重点
一、预测整个故事的大致情节。
二、预测故事的结局,将课文中三个不完整的结局补充完整。
教学难点
预测故事的结局,将课文中三个不完整的结局补充完整。
教学流程
一、回顾梳理前两篇课文的情节,预测《不会叫的狗》的大致情节
(一)通过表格回顾梳理《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两个故事的内容,发现情节反复的特点。
(二)预测《不会叫的狗》的大致情节。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基于本篇情节发展与前两篇课文相似的特点而设计的。学生阅读时预测的重要依据源于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累积,包括相仿的人物形象、相似的情节发展特点、对生活常见事物的认识等。用表格梳理前两课的情节一方面可以通过梳理帮助学生了解已经读过的童话故事的特点,使之成为学生宝贵的阅读经验,另一方面可以为预测整篇文章的大致情节提供依据。)
二、默读课文1—37段,边读边预测故事的发展
(一)默读课文,用上前两课学过的预测方法一边读一边预测,可以在边上做旁批。
(二)全班交流
1.用“读到……我猜……是因为……”的句式交流自己的预测。
2.交流:故事情节中哪些与你预测到的一致,哪些是你意料之外的。
3.梳理本课的情节,板书。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迁移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强调以点带面,迁移运用。在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预测的基本方法,本环节重在体现预测的实践与运用。)
三、比较前两篇课文的结局,引导学生发现结局与情节之间的关系
(一)再次呈现《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情节图,比较两个故事的结局,引导学生发现结局与情节之间的关系:这两篇课文的结局都是出人意料的。
(二)回忆上《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和《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自己对结局的预测,比较自己的预测和原文的结局有何不同。
(三)小结:故事的结局,可以是之前情节的延伸,也可以是意料之外的结局。只要你猜得有道理,都可以。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发现情节与结局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生活实践,迁移到下一环节的学习,对结局向着不同方向预测:可能是之前情节的延续,也可能是意料之外的结局。)
四、预测《不会叫的狗》的结局
(二)全班交流
五、将书上不完整的三个结局补充完整
(一)选择一个结局进行预测
1.课件出示书上三个不完整结局的示意图,让学生选择一个。
2.根据学生的选择呈现其中一个结局,指名读。
3.让学生展开合理预测,把这个结局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
4.全班交流:一生进行预测,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说说他的预测有没有道理。
5.课件出示原文结局,指名读。
(二)分组合作预测另外两个结局
1.同桌各选一个结局预测,把结局补充完整。要求:跟你的同桌说说你预测的结局,一个说,一个认真倾听,然后说说对方的预测有没有道理。
2.全班交流
3.指名读原文中的结局,学生与自己预测的结局进行比对。
(设计意图:“选择一个结局进行预测”是进行范例预测,结局让学生自由选择,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认真倾听,并说说他的预测有没有道理。”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预测,辨别他人预测的内容和依据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有了范例预测,后两个结局的预测就能顺利进行,学生就能大胆预测,并不断调整预测。)
六、创编第四个结局
(一)思考:还有没有第四个结局?
(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鼓励学生打开思维,大胆做出创造性的预测,体会预测的乐趣。)
七、总结拓展
(一)预测不是胡思乱想,是根据题目、插图、故事内容、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等的合理推测。
(二)作业:选择一本同学不熟悉的故事书,读给他们听,一边读,一边请同学预测故事的发展。
(设计意图:安排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运用预测策略,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阅读活动中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进而爱上阅读。)
八、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
陈芳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认读课文中出现“吗、讨、厌、怒、批、访”等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及不幸,要学会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对小狗的遭遇产生同情心的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请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篇,并说明理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不会叫的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14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划(边读边划出生字所在的词语)
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丢字,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我想你们一定掌握了不少知识,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你真了不起,只读了一遍就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来拼读下面的生字。
干吗 讨厌 批评 来访 搞不清 刀叉 压根儿 差不多
4.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下面我们男女同学比赛读,看看谁读的好。你们读得很棒,为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三、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思考: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只狗为什么要学叫?都向谁学了?
四、品评形象,深入理解。
1.想想文中一共出现几只小动物?
2.公鸡和杜鹃出于什么心理教这只狗叫的?教的时候表现怎么样?狗学的时候表现怎样?从文中找关键性的词语与句子。
(小鸡-同情、杜鹃-怜悯、狐狸-嘲笑)
3.狐狸为什么嘲笑它?从哪句话中你读出了这种嘲笑的。
4.面对这种嘲笑小狗有怎样的反应?(指导读出伤心的语气)从动作表现来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呢?(师引导自尊心强并可怜的狗。)
五、探讨结局,挖掘内涵。
1.课文设计了三种结局,请速读并说说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结局,为什么?
2.你希望这只狗有怎样的结局?请为这只狗续写个结局。
六、联想续写,布置作业。
读童话需要一颗童心,还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用心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这样真实的生活自然会从你的笔间流出。学完这篇童话相信你也会按捺不住写作的欲望,请你提起你手中的笔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为此文加上第四个结局,最好能像作者一样,在文中有一个关键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
小公鸡 同情
小狐狸 嘲笑
杜 鹃 怜悯 和善待人,互相尊重
《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以新奇的想象,讲述了一只不会叫的狗学叫的经历。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刻画了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一段心路历程,不同形象暗示了形形色色的人所构成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三种结局则提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会造就不同的人生之路。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能给学生的人生成长做出不同的启示。可以说是一篇非常适合学生阅读的佳文。
学情分析
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思维活跃,还保持着一定的童心,对童话也比较喜欢,文本内容不是很难,学生应有话可说,能参与到文本的解读中,但对其现实的暗示和人生态度这一较为深刻的内涵的探讨还尚显稚嫩,所谓的感受体会也只能是停留在层面上的一些感性的理解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并自主积累字词 、体会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抓关键句理解,品析人物形象, 提高阅读浅析童话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从对话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2.增补课文情节,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教学难点 体会、挖掘课文幽默的语言中所蕴藏的关于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教学方法]
谈话法、问题引导法、联想法、板书概括法
一、激趣导文,进入情境
播放《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动画片。
说起童话,大家一定会兴趣盎然,因为是那诗意的童话故事吧我们的童年装点得五彩缤纷;是童话令我们的童年充满幻想和期待;也是童话伴随着我们一路收获一路成长,一路欢歌。今天我请同学们和老师再次满怀激情地重温一下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将要学习意大利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贾尼·罗大里的一篇童话,它有着很奇怪的名字叫《不会叫的狗》。(板书课题、作者)
(教学设想:童话是青少年喜欢的文体之一。利用学生对童话的喜爱,让他们对童话进行介绍,进而让他们在初步掌握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展开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童话内容,理解童话形象
(一)、1、请学生根据预习简介作者,教师做以补充。多媒体出示作者资料:贾尼?罗大里,1920年生于意大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一生为儿童写出大量作品,其中《洋葱头历险记》、《吹牛男爵历险记》等已经被译成各种语言,在全世界儿童中广为流传。1970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奖项。
2、积累字词 哞 嘶 喔 滑稽 寻思 怜悯 诧异 叼 谨慎 聘请 天赋 匍匐 吠
(二)、分角色朗读,把握主要内容
试一试: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只不会叫的狗学习叫的故事。
三、读文欣赏,品评形象
读后根据故事情节对人物形象加以点评。评说文中的一个形象。
学生点评文中的人物。
小狗:不幸、可怜、勤奋刻苦、有尊严、有追求、不甘人后、憨厚老实。
小公鸡:关心同情小狗、教小狗时耐心又细致,还鼓励小狗。
狐狸:嘲笑小狗、贪婪、狡猾。
猎人:残忍、蛮横、霸道。
小结:通过读课文,我们感知了文中几个不同形象的特点,这几个形象之所以栩栩如生,跟作者使用的写法有直接关系,作者用了什么写法来塑造形象?(拟人)。给小狗、小公鸡等赋予了人的思想、语言,让他们活起来,所以我们阅读时要注意把握童话的比拟特征。作家创作童话离不开幻想,大到文章的构思,小到每一处细节,都是幻想的结果。所以阅读童话,我们还应理解童话中幻想的内容。
设计意图:依托于文本,抓文中的关键的形象,探究其态度,感知其性格,既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为理解童话的内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探讨结局,挖掘内涵
这样一只可怜但有尊严,勤奋的,有人生追求的狗,我们都期盼着他有一个精彩的人生结局。课文设计三种结局,每一种结局都代表不同的人生,请速读并说说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结局,为什么?
(提示:读时细品每种结局的尾句)
第一种结局:可能成为一位有钱、有地位的语言大师。
迷失了自我,心灵没有成长。
第二种结局:做着一份平庸的工作,为一大碗浓汤而劳碌,
永远失去自由。安于现状,保守的人生。
第三种结局:找到了正确的老师,学会了叫。
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位置,得到了心灵的成熟。
可见童话的魅力是非凡的。但老师还要告诫大家:任何事情发展到最后,它只可能有一个结局,所以每次选择都很关键,都应以不迷失自我为基础,这样的人生才是精彩的.
<设计意图:在学生各抒已见中张扬个性的同时,引导学生上升到童话对生活暗示指导作用上来,从而更深入的加深对其内涵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深入情感
读完这篇课文,又分析了这么多的结局后,我想在座的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自己的那颗激动的心,要讲给同学们听一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设计的结局越多越好、想象越离奇越好。)
你能当堂创作“第四个结局”吗?
六、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以新奇的想象,讲述了一只不会叫的狗学叫的经历。暗示了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一段心路历程,这节课,从同学们参与学习的热情中,我感到了大家对童话的喜爱。可以说,童话是我们一生的朋友。儿时,我们曾被其中美妙的故事和奇异的幻想吸引过、陶醉过。而今天的我们、未来的我们依然会深爱童话。因为它像一湾智慧的清泉,随时随地会滋润我们的心田。也正因为如此,意大利作家贾尼﹒罗大里才不知疲倦地创作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童话故事。
七、作业布置:
请把你的“第四个结局”仔细润色修改,写在积累本上。
<设计意图:实现以读促写,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八、板书设计
不 会 叫 的 狗
贾尼 罗大里
选择 ———— 人生
教学反思
初一的学生刚刚在童话的陪伴下走过童年,关于童话已经在感性上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他们最熟悉的应是童话的趣味性,但对于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真正意义并不了解。所以在七年级的语文课上,有必要引领学生将童话放在文体的层面上进行认识,清晰童话的概念,明确解读童话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课设计实际是以课文为例,理性地带领学生解读童话,知识点的传授大体上比较系统,但在文本感知与理论知识点拨相结合上还存在一些不和谐之处,在今后教学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不会叫的狗》教学建议
本文篇幅较长,和前两篇课文一样,以反复手法推进情节发展,较为特别的是有3种结局。可以通过对前两篇课文情节发展的简要梳理,引导学生了解这类童话表达上的特点,进而预测本文的故事将会如何发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内容的一些线索和生活经验预测故事的结局,通过与原文的比较,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一边阅读一边预测的乐趣。
1.梳理课文情节发展的特点,结合生活经验,预测故事的大致情节。
学生阅读时预测的重要依据源于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包括相仿的人物形象、相似的情节发展特点、对生活常见事物的认识等。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已经读过的童话故事的特点,使之成为学生宝贵的阅读经验,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为阅读时的预测提供依据。
本单元《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都是童话,都具有情节反复的特点。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情节图,引导学生回顾前两篇课文的内容,发现情节发展的这一特点,进而依据这一特点预测本文的大致情节。比如,这篇课文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是怎么讲的,不会叫的狗会遇到谁,发生了什么。诸如此类,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简明的情节图。
2.根据课文内容的线索,预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学生预测的依据除了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还有课文内容的一些线索,它们可以为学生的预测提供生发点,需要对此予以关注。
比如,可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各个情节中的“叫声”。小狗先向小公鸡学习喔喔叫,又向杜鹃学习咕咕叫,而第一种结局中则出现了奶牛的哞哞的叫声,是不是也意味着小狗也会向奶牛学习叫声呢?第二种结局中却只有农民,农民会怎么叫?还是不叫?结局会不会出现意外?第三种结局中出现了汪汪的声音,按常理是另一只狗的叫声,是这样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学生发现了前面两个情节中拟声词这一表达特点,就能在3个不同结局中生发无尽的联想。
又如,可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各个情节中的“遭遇”。第一部分情节中小狗收到了狐狸的嘲笑,后一部分情节中小狗又遭受猎人的枪击,都是因为它学习了不该属于狗的叫声而引发的挫折和意外。狐狸、猎人是一条叙述线索,嘲笑、枪击又是一条线索。教学中关注前面两个情节的挫折和意外,也会触发学生对3个不同结局生发相应的联想。
课后第三题让学生自选课外的故事读给同学听,听的同学一边听一边预测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建议学生选取篇幅较短的故事来读,停顿两三次,请其他同学预测后面的内容。如果学生所选故事篇幅较长,可以扼要说说故事内容,请同学们预测接下来的情节,如此反复两三次就可以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预测要有一定依据,要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针对内容的细节展开合理预测。
3.预测结局,比较原文,感受预测的乐趣。在对课文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大胆预测自己构想的结局。一般而言,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阅读经验,会预测小狗又遇到了其他动物,向其学习叫声并遭遇嘲讽或困难。比如,小狗学习田鼠吱吱叫,猫头鹰感到很困惑,又会耻笑它。
而后,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3个结局,验证预测的方向和内容,再顺着3个结局向下预测。教师可以按照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形式一,按序预测,也就是一个一个分别预测结局。形式二,范例预测,也就是先预测其中某个结局,试做小结后,再分别预测其他两个结局。形式三,平行预测,也就是同一时间分组预测不同的结局。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表述预测的内容,并说明预测的依据,尤其要关注预测的内容与依据之间的关联性。不要轻易否定学生预测的内容,而是要帮助、引导学生找到更合理的依据,以保护学生预测的兴趣,激发其预测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尤其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预测,辨别他人预测的内容与依据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相应的,出示原文结局也可以有多种形式,如逐一出示、分组出示、整体出示,要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择。要引导学生比较原文结构与预测内容之间的异同,鼓励其依据适当的理由做出各种大胆地预测,并不断调整预测,甚至做出创造性的预测,从而感受预测的乐趣。
4.随文识记生字。
本课生字可以随文识字,从而确保预测策略学习的的完整性、流畅性。在课文学习结束后,再对生字进行复习和巩固。
“汪”可以借助形近字的构字规律来认读。“模、疯、搞”等可以通过替换偏旁、组词等途径强化理解。还可以用近义词、反义词等方式巩固新词,比如“讨厌”的反义词是“喜欢”,“发怒”的近义词是“生气”,“批评”的反义词是“表扬”。
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辨别多音字的读音。“吗”读ma时,一般用在句末,是语气助词;文中“干吗”是干什么的意思,“吗”读má。“担”在文中读dān,原意是用肩膀挑,引申为承当、负责。“压”在“压根”一词中读yà。“中”在“打中、中弹”等词语中读zhòng。“弹”在“子弹”等词语中读dàn,在“弹琴”等词语中表示动作,读t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