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巨人和孩子》教案

时间:
分享

作者写阳关,不是一般的探幽访胜,不是单纯的咏物抒怀,而是借助阳关这一历史遗迹来折射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作出的贡献,来追寻中国古代文人曾经经历过的生命体验。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八年级上册语文《阳关雪》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上册语文《阳关雪》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2.把握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写法和特色

3.把握本文的主题和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把握作者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写法和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文化散文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探究引入

(一)激趣导入

一本《文化苦旅》,一个世界名人,世人惊羡——余秋雨的文化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是的,人们在欣赏闲适智慧的梁实秋,幽默风趣的林语堂,平和闲淡的周作人,随意自在的张爱玲等大家的作品的同时,企盼出现新的散文大家,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横空出世,夺去了众人的眼光。

有人说他的散文刷新了一个彻底平庸和彻底苍白的时代;有人说《文化苦旅》是一条河系,在星光灿烂的中国散文的天空里, 其中的每一颗星星都散发着一种魅力非凡的深不可测的光晕;有人称余秋雨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 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

今天,让我们走进余秋雨,跟着他去探寻历史和文化,听他的解读。

(二)交流作者与文化散文

1.余秋雨

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科技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兼任教授。为当代美学专家、学者、散文家,亦为杰出的文化史研究者。

代表作有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书。

《文化苦旅》获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山居笔记》获海外华文文学最高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第一名。

他的散文题材多取自旅游名胜、历史人事所引发之今古人生、文化的反讽省思,寓意温良而笔触清新,常在一种温厚的亲切感下传达作家的情和理。

2.文化散文:

指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又称“学者散文”或“散文创作上的‘理性干预’”。

代表作家及作品:余秋雨《文化苦旅》 《文明的碎片》《千年一叹》,张中兴《负暄琐话》,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韩晗的《大国小城》等。

二、自主质疑,互动解疑

1.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作者寻访阳关的所见所感。

2.作者为什么要寻阳关?老者说:“路又远,也没什么可看的,倒是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

明确:冲着《渭城曲》,元二怀着朝廷的使命到边塞去,得到了大展宏图的好机会,有冲动,有畅想。余秋雨就是要在阳关下品味《渭城曲》的意境,品赏阳关深藏的历史底蕴。

在此文前面,作者曾谈论今人的历史文化情结:从白帝城、黄鹤楼、寒山寺写起,对那些吟咏山河的古诗烂熟于心,“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有时“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正因为如此,世界上那些富于文化底蕴的“生僻角落”,都留下了人们“匆匆抚摩”的脚步。

3.“也没什么可看的”,余秋雨还是“转身钻进雪里”,他看到了什么?划出语句,并思考这些景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沙漠:茫茫无际;古战场:枯瘦萧条;阳关:居高临下,了无踪迹。

总特征:荒芜、寒冷

4.茫茫无际的沙漠,枯瘦萧条的古战场,了无踪迹的阳关,确实也没什么好看的,而作者却不辞辛苦地冒雪赶了这么远的路前去,不仅为寻景,更为寻诗,寻历史,寻文化。请勾画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作者在踏访阳关途中面对这些景分别有哪些感受或联想?

明确:(1)在沙漠:对天地的赞美,对行人的赞美;

(2)在古战场:联想到古代战斗的场面及战斗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作者还对阵亡士兵的心理(既爱国又思家)和情态(“扭曲地倒下”)作了富于诗意的悬想,表达了对那些热血男儿的敬慕和同情。

(3)在阳关:联想到《渭城曲》,唐人风范,王维诗画,文化命运。赞赏唐人精神(目光远大,胸襟开阔,步履放达)、哀叹唐风不再。

5.这些历史与文化命运如何?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切都像阳关一样坍弛了;因为“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文化遭到了政治的漠视与扼杀。

6.总结全文的行文思路。

寻阳关——绘阳关——叹阳关(游记笔法以行踪为序)

↓ ↓ ↓

写作动机 重点 启示

三、分层训练,巩固提高

(一)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1.第二小节为什么说大漠里见到的天是“完整的天”?“侏儒也变成了巨人”, “巨人也变成了侏儒”是否矛盾?

不矛盾。天地之间只有我一个人,很有些顶天立地之感。在广袤的大地、无尽的天宇下,我又是渺小的,再高也是侏儒。

2.细细体会第六小节中排比句的深刻意蕴。

第一组:写征人驰骋疆场 第二组:家人的刻骨思念

第三组:从军、誓师、出征

3.“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请分析这里“叹息”的对象。

既是文人命运,又是“唐人风范”

4.如何理解十四小节“胡笳”和“羌笛”的作用?

凭吊古迹,感受到一片荒旷和死寂,作者心底未免生出几许悲凉。他很自然地想到了古代边塞诗中经常出现“胡笳”和“羌笛”,并用这虚拟的“极美”的声音来强化环境的死寂,又暗暗化用王之涣《凉州词》诗意,以表达对历史的无尽哀惋。

5.分析结尾“怕还要下雪”的作用。

作者带着这种情怀离开阳关,语调淡淡,情调低徊,“怕还要下雪”,照应题目的“雪”字,也以暗示此时的情绪。

四、归纳反馈,拓展延伸

1.本文题名“阳关雪”,实际写到雪的地方并不太多,作者特地标出一个“雪”字,有什么样的意思?试着换一个题目“阳关行”“阳关怀古”或“冬日访阳关”,比较一下哪个好?

一般的作者就这个题作文,很可能会把构思的焦点放在“雪”上,大写阳关所见的雪景。余秋雨却没有把“雪”作为描写的主体,雪在这里只是作为一种时令的象征,画面的点缀,情调的暗示,主体是阳关,王维的阳关。

2.总结:

余秋雨带领我们探寻古迹,追寻历史、文化,把人、自然、历史溶为一体,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人文山水画卷,引起我们深思,中国文化到底怎么了?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

3.作业:完成校本

《阳关雪》赏析

这是一篇充满历史沧桑感、民族自豪感和理性思辨的散文。

作者写阳关,不是一般的探幽访胜,不是单纯的咏物抒怀,而是借助阳关这一历史遗迹来折射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作出的贡献,来追寻中国古代文人曾经经历过的生命体验。因此,作者笔下的阳关,已经超越了阳关本身的意义,从而进入了人生、社会和历史等更加广阔的领域之中。

我们可以把全文分为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次:从开头到第三自然段“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窨藏着什么法术呢?”

文章一开头,便是一段议论,指出历史上种种“怪异”但又建党的现象:当为官的文人“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他们“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以至无数的人们会在童年时代使“自选搭建”这此诗文景象,到了成年以后,又会“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为什么古代文人的生命体验又会成为后代人们的生命体验呢?作者的感慨到这里戛然而止,留下的是给读者的思考和耐人寻味的话题,巧妙地承转出下文。

第二层次:从“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到第十一自然段“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

作者说自己“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既是对上文“焦渴地企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的照应,又告诉读者“为童年,为历史,为许多无法言传的原因”来追寻生命体验的目的。作者接下去在读者面前展现的是沙漠边陲的一派荒凉、肃杀、空旷的景象。对莽莽沙漠和沙漠雪景描绘,既是写实的,又是深化了的。从写实的角度顺理成章的带出坟堆,由此展开了联想:“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决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简洁而形象地概括出一幕幕的历史景象,而坟堆本身,又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从中呈现出社会性、人性,作者的历史沧桑之感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第十自然段用的是对比的手法,作者说“堆积如山的二十五史,写在这个荒原上的篇页还算是比较光彩的”,“在中原内地就不同了……晨钟暮鼓的音响总是那样的诡秘和乖戾”。

二十五史是历代帝王修撰的所谓正史,作者这样写,既点出历代王朝醉生梦死、荒淫奢侈的生活,又衬托了前方将士艰苦守卫边疆的英雄气概,突出了中华民族戍边屯垦、抗御外侮的民族精神。

第三层次即余下的部分。这一部分是对阳关遗址的直接凭吊。作者用寒风、苇草、群山、白雪、烽火台等物象描绘出阳关远近的荒凉之后,笔锋一转,又回到王维的《渭城曲》,用这首千古绝唱带出“唐人风范”,尽管行路艰难,但他们不会洒泪悲叹,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可悲的是唐代前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因此,“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最后“阳关坍驰了,坍驰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民族的精神疆域”和上文“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都是散文笔法,实质上,作者在这里抨击的是封建广义的保守、腐朽,帖于封建制度的禁锢,辉煌的历史只是阳光的一现,只能停滞在长久而黑暗的历代帝王的宗谱中。这一层次交织着作者复杂的情感、欣慰和遗憾,透过强烈的历史沧桑感不时地流露出来,具有一唱三叹的效果。

这篇散文激情洋溢,作者一路行吟,丰富敏锐的感受和对民族文化的炽热感情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阳关雪》读后感

提及阳关,颇为熟悉,不少人都熟悉那别友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然而,又有谁来到这通向西域的关卡。

余秋雨先生告别了莫高窟至此,送走的不是故人,而是阳关废墟,是中华之文化。这位“漂泊者”,是那么深爱着中华文化的废墟。大雪飘然,大漠茫茫中艰难地行进奔赴阳关,就为了看那几个土墩?不,绝不是。他所观看的是一个伟大神圣的废墟,蕴藏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一个怀着悲哀无言的关卡,默默地告诉人们中华还有一个篱落的阳关,文化的阳关,永远存在着的只是多了些清淡的阳关。这儿是军事圣地,这儿是浴血沙场,这儿是挥别一个个流落官,一个个文人的冷血地。这儿有着无数个坟堆,在冷风中孤独地哀吟,却被历史长河冲得一干二净。那么多人,就这样被一页页地翻过?那么深奥的文化,就这么被深深地掩埋?余秋雨先生不禁慨叹大诗人王维的唐人风范,在这凄惨之地,竟缠绵淡雅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境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在历史“吹拂”下,终成废墟,终成荒原,无人与他做伴,惟独那几个土墩。“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余秋雨先生无奈地叹息。阳关不再是阳关,大雪不再是大雪,那是中华之文化及已被淡忘的掩埋。中华文化,中华废墟,正如阳关。曾经壮美,曾经辉煌,却又倒在历史长河的大雪中。阿房宫被毁了;圆明园被一把火烧了;莫高窟里的“东西”被运走了一车又一车……换来的是大烟鸦片,是恶魔铁蹄,是战火,是绝望。还好,中国从一断断苦难岁月中走了出来,但是谁记得我们曾有多少画,比蒙娜莉莎早不知多少年的绚烂;我们曾有多少书,流传千古却又毁于苦难的哲思;我们曾有多少楼,留下亘古墨客鸿篇巨制的史诗;我们曾有多少人,鞠躬尽瘁又挥墨洒血的美丽;我们曾有多少事;震撼天地感动乾坤的华夏!谁知道中华文化废墟还长眠着,它在等待我们把大雪抹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时,“劝”的不再是“君”,是淡忘中华文化的人。“尽”的不是“一杯酒”,是对中华文化的爱与悲怜,“无”的不再是“故人”,而是这千年文明。

文化不仅是简单的文化,而是向世人宣告中国是什么的标志。文化的阳关寂寞着。劲刮着刺骨的北风,飞扬着漫天的狂沙,飘摇着枯涩的芦苇,还有那几个土堆孤寂地哀吟。余秋雨先生漫步长叹,继续着苦旅文化的悲程。阳关大雪又呼啸而立,文化的哭泣开始萦耳。这是谁在哭泣?也许是文化废墟,也许是感受文化废墟的人,更也许是感受文化废墟后,又来悲怜文化的人。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化,留存于世的不要只是静静的兵马俑,蜿蜒的长城与几个石窟,它应该是不计其数,可千万不要被大雪所掩埋呀!我们的中华文化,快醒一醒吧……



83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