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9 查到相关一文的内容。
带有一文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文
[相关解释]
1.一条斑纹。指事物的一小部分。 2.一篇文章。 3.指一句文辞。 4.一枚铜钱。旧时铜币皆有文字,说明其值,故名。 5.方言。一块银元。
1.一条斑纹。指事物的一小部分。 2.一篇文章。 3.指一句文辞。 4.一枚铜钱。旧时铜币皆有文字,说明其值,故名。 5.方言。一块银元。
一文不名
[相关解释]
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其贫困他输掉了全部家产,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
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其贫困他输掉了全部家产,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
一文半文
[相关解释]
1.指极少的钱。
1.指极少的钱。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相关解释]
1.俗谚。谓即使是英雄好汉无钱也没办法。
1.俗谚。谓即使是英雄好汉无钱也没办法。
一钱
[相关解释]
1.一文钱。亦指极少的钱。 2.表数量。一两的十分之一。 3.清时吴俗以铜钱七十文为"一钱"。
1.一文钱。亦指极少的钱。 2.表数量。一两的十分之一。 3.清时吴俗以铜钱七十文为"一钱"。
上下文
[相关解释]
1.谓文章中与某一文句相连的前文和后文。
1.谓文章中与某一文句相连的前文和后文。
不名一钱
[相关解释]
名占有。一文钱也没有。形容极穷半生漂泊江湖,终老不名一钱。
名占有。一文钱也没有。形容极穷半生漂泊江湖,终老不名一钱。
不直一文
[相关解释]
1.同"不直一钱"。
1.同"不直一钱"。
专号
[相关解释]
1.以某项内容或某一文体为中心而编成的一期刊物。
1.以某项内容或某一文体为中心而编成的一期刊物。
专集
[相关解释]
1.指某一作者的集子。 2.以某一内容或某一文体为中心而编辑的集子。
1.指某一作者的集子。 2.以某一内容或某一文体为中心而编辑的集子。
八体
[相关解释]
1.八种书体。秦代统一文字﹐废除不符合秦文的六国文字﹐定书体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八种﹐谓之"八体"。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汉书·艺文志》有《八体六技》。按﹐大篆﹑小篆﹑虫书﹑隶书是四种字体﹐其余四种是书的用途。楷书出现后所谓的八体﹐即古文﹑大篆﹑小篆﹑隶书﹑飞白﹐八分﹑行书﹑草书。见唐张怀瓘《书断》◇以指书法。 2.指八种文体风格。
1.八种书体。秦代统一文字﹐废除不符合秦文的六国文字﹐定书体为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八种﹐谓之"八体"。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汉书·艺文志》有《八体六技》。按﹐大篆﹑小篆﹑虫书﹑隶书是四种字体﹐其余四种是书的用途。楷书出现后所谓的八体﹐即古文﹑大篆﹑小篆﹑隶书﹑飞白﹐八分﹑行书﹑草书。见唐张怀瓘《书断》◇以指书法。 2.指八种文体风格。
卢至
[相关解释]
1.[梵rucika]佛名。即楼至佛,意为爱乐。佛教谓贤劫千佛中最后一佛。 2.佛经中的人名。相传有卢至长者,贪财吝啬,后受佛指点,弃财皈依,因缘成佛。见《卢至长者因缘经》。明徐复祚撰《一文钱》杂剧即据此敷演而成。
1.[梵rucika]佛名。即楼至佛,意为爱乐。佛教谓贤劫千佛中最后一佛。 2.佛经中的人名。相传有卢至长者,贪财吝啬,后受佛指点,弃财皈依,因缘成佛。见《卢至长者因缘经》。明徐复祚撰《一文钱》杂剧即据此敷演而成。
子母钱
[相关解释]
1.即青蚨钱。传说青蚨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 2.利钱和本钱。亦专指利钱。
1.即青蚨钱。传说青蚨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见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 2.利钱和本钱。亦专指利钱。
孔粒
[相关解释]
1.犹言每一文钱﹑每一粒粮。
1.犹言每一文钱﹑每一粒粮。
平民文学
[相关解释]
1.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但实际上还只能是提倡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文学。 2.指民间文学。《胡适文存》二集卷四收有《北京的平民文学》一文﹐介绍北京的民间歌谣。
1.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但实际上还只能是提倡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文学。 2.指民间文学。《胡适文存》二集卷四收有《北京的平民文学》一文﹐介绍北京的民间歌谣。
文学思潮
[相关解释]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作家群在相同或相近的世界观、美学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文学思想潮流。在每一历史时期,往往都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如欧洲16世纪末至17世纪的古典主义、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在同一文学思潮影响下,又有各种文学倾向和流派。
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作家群在相同或相近的世界观、美学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文学思想潮流。在每一历史时期,往往都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思潮,如欧洲16世纪末至17世纪的古典主义、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在同一文学思潮影响下,又有各种文学倾向和流派。
早稻田大学
[相关解释]
日本的私立大学。1882年创建于东京。初名东京专门学校,1902年改现名。设有政治经济、法学、第一文学、第二文学、教育、商学、理工、社会科学、人间科学九个学院和大学院(研究生院)。
日本的私立大学。1882年创建于东京。初名东京专门学校,1902年改现名。设有政治经济、法学、第一文学、第二文学、教育、商学、理工、社会科学、人间科学九个学院和大学院(研究生院)。
校辑
[相关解释]
1.校录辑补。即对一书或一文的不同版本及散失于各书的佚文进行考释﹑整理﹑编辑。
1.校录辑补。即对一书或一文的不同版本及散失于各书的佚文进行考释﹑整理﹑编辑。
母钱
[相关解释]
1.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南方有虫,……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后因以"母钱"指用来增殖的本钱。
1.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南方有虫,……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后因以"母钱"指用来增殖的本钱。
每周评论
[相关解释]
周刊。1918年12月创刊于北京。初由陈独秀、李大钊主编。宣传新思潮,曾登载《共产党宣言》的部分译文◇由胡主编,并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引起论战。1919年8月被北洋军阀政府查禁。
周刊。1918年12月创刊于北京。初由陈独秀、李大钊主编。宣传新思潮,曾登载《共产党宣言》的部分译文◇由胡主编,并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引起论战。1919年8月被北洋军阀政府查禁。
泰山刻石
[相关解释]
亦称《封泰山碑》。公元前219年镌立。四面有字,其中一面为前209年所刻东行诏书及从臣姓名。原字相传为李斯手笔,工整圆健,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字体,即小篆。今石刻已毁佚。有宋拓本传世。
亦称《封泰山碑》。公元前219年镌立。四面有字,其中一面为前209年所刻东行诏书及从臣姓名。原字相传为李斯手笔,工整圆健,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字体,即小篆。今石刻已毁佚。有宋拓本传世。
真象
[相关解释]
1.指"瞎子摸象"故事中的象的完整形体。典出《大般涅盘经》卷三二﹐谓众盲摸象﹐各说异端﹐不见象之真体。 2.真相。事情的真实情况。鲁迅有《德国作家版画展延期举行真象》一文﹐现收入《集外集拾遗补编》。
1.指"瞎子摸象"故事中的象的完整形体。典出《大般涅盘经》卷三二﹐谓众盲摸象﹐各说异端﹐不见象之真体。 2.真相。事情的真实情况。鲁迅有《德国作家版画展延期举行真象》一文﹐现收入《集外集拾遗补编》。
石鼓文
[相关解释]
战国秦的刻石文字。因刻在鼓形的碣石上,故称。共十块石,每块刻四言诗一首,体制与《诗经》相近,咏秦国国君游猎情形,因也称猎碣”。所刻字体为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的大篆(即籀文”)。结构严谨,历来受到书法评论家的高度评价。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战国秦的刻石文字。因刻在鼓形的碣石上,故称。共十块石,每块刻四言诗一首,体制与《诗经》相近,咏秦国国君游猎情形,因也称猎碣”。所刻字体为秦始皇统一文字之前的大篆(即籀文”)。结构严谨,历来受到书法评论家的高度评价。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
禾石
[相关解释]
1.秦代权衡谷物重量的标准器之一。"石"是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参阅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秦始皇帝统一文字》。
1.秦代权衡谷物重量的标准器之一。"石"是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参阅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秦始皇帝统一文字》。
美新
[相关解释]
1.王莽簒汉称帝,国号新,扬雄作《剧秦美新》一文,称颂新朝之美,以取悦于王莽◇因以"美新"为阿谀谄媚之典。
1.王莽簒汉称帝,国号新,扬雄作《剧秦美新》一文,称颂新朝之美,以取悦于王莽◇因以"美新"为阿谀谄媚之典。
连名
[相关解释]
1.几个人在同一文书上联合签名,表示共同负责。 2.犹齐名。
1.几个人在同一文书上联合签名,表示共同负责。 2.犹齐名。
钱神
[相关解释]
1.谓金钱之力﹐如同神物。晋元康之后﹐纲纪大坏。鲁褒着《钱神论》一文﹐刺世风之贪鄙。见《晋书.隐逸传.鲁褒》。唐白居易《江南谪居十韵》﹕"忧方知酒圣﹐贫始觉钱神。"后常贬称万能的金钱。 2.铜钱表面常附着铜绿﹐因喻指绿色。
1.谓金钱之力﹐如同神物。晋元康之后﹐纲纪大坏。鲁褒着《钱神论》一文﹐刺世风之贪鄙。见《晋书.隐逸传.鲁褒》。唐白居易《江南谪居十韵》﹕"忧方知酒圣﹐贫始觉钱神。"后常贬称万能的金钱。 2.铜钱表面常附着铜绿﹐因喻指绿色。
铜元
[相关解释]
1.从清代末年到抗日战争前通用的铜质辅币﹐圆形。因与传统的圆形方孔钱不同﹐中间无孔﹐故俗亦称"铜板"。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广东开始铸造。正面有"光绪元宝"四字﹐背面有蟠龙纹。每枚重库平二钱﹐当制钱十文﹐每百枚换银元一元。除当十铜元外﹐还有一文﹑二文﹑五文和二十文等面额。流通最广的是当十铜元﹐俗称"单铜板"﹔其次是当二十文的铜元﹐俗称"双铜板"。宣统年间(公元1909年-1911年)﹐铜元正面改铸"大清铜币"四字。在北洋军阀时期﹐铜元的种类很多﹐河南有当五十的铜元﹐四川有当百和当二百的铜元◇因各
1.从清代末年到抗日战争前通用的铜质辅币﹐圆形。因与传统的圆形方孔钱不同﹐中间无孔﹐故俗亦称"铜板"。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广东开始铸造。正面有"光绪元宝"四字﹐背面有蟠龙纹。每枚重库平二钱﹐当制钱十文﹐每百枚换银元一元。除当十铜元外﹐还有一文﹑二文﹑五文和二十文等面额。流通最广的是当十铜元﹐俗称"单铜板"﹔其次是当二十文的铜元﹐俗称"双铜板"。宣统年间(公元1909年-1911年)﹐铜元正面改铸"大清铜币"四字。在北洋军阀时期﹐铜元的种类很多﹐河南有当五十的铜元﹐四川有当百和当二百的铜元◇因各
题句
[相关解释]
1.谓就一事一物或一文一图写上一句(或几句)话以表示自己想法。 2.指题写的字句。
1.谓就一事一物或一文一图写上一句(或几句)话以表示自己想法。 2.指题写的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