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9 查到相关三山的内容。
带有三山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山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 2.福州的别称。福州城中西有闽山,东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故福州又称三山。见宋曾巩《道山亭记》。 3.冠名。 4.指三山骨。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晋王嘉《拾遗记.高辛》"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 2.福州的别称。福州城中西有闽山,东有九仙山,北有越王山,故福州又称三山。见宋曾巩《道山亭记》。 3.冠名。 4.指三山骨。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三山五岳
[相关解释]
1.泛指名山。 2.泛指群山。 3.泛指各地。
1.泛指名山。 2.泛指群山。 3.泛指各地。
三山客
[相关解释]
1.指道士。
1.指道士。
三山股
[相关解释]
1.即三山骨。
1.即三山骨。
三山骨
[相关解释]
1.指驴马后背近股处的骨骼。
1.指驴马后背近股处的骨骼。
三峰
[相关解释]
1.三山峰。指华山之莲花﹑毛女﹑松桧三山峰。 2.三山峰。指江苏三茅山之大茅﹑中茅﹑小茅三山峰。 3.华州之代称。
1.三山峰。指华山之莲花﹑毛女﹑松桧三山峰。 2.三山峰。指江苏三茅山之大茅﹑中茅﹑小茅三山峰。 3.华州之代称。
凈练
[相关解释]
1.洁净的白绢。常用以形容清澈的江水。语出南朝齐谢杋《晩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1.洁净的白绢。常用以形容清澈的江水。语出南朝齐谢杋《晩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太液
[相关解释]
1.古池名『太液池﹐在陕西省长安县西。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渐台﹐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瀛洲﹑蓬莱﹑方丈三神山﹐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2.古池名。唐太液池﹐在大明宫中含凉殿后﹐中有太液亭。 3.古池名。元﹑明﹑清太液池即今北京故宫西华门外的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时名西华潭。清称太液池。南北四里﹐东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长桥﹐旧有石牌坊﹐东西对峙﹐东曰玉蝬﹐西曰金鳌。桥北称北海﹐桥南称中海﹐其中瀛台以南称南海。上源自玉泉山合西北诸水﹐由地安门水门流入。
1.古池名『太液池﹐在陕西省长安县西。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开凿﹐周回十顷。池中筑渐台﹐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瀛洲﹑蓬莱﹑方丈三神山﹐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2.古池名。唐太液池﹐在大明宫中含凉殿后﹐中有太液亭。 3.古池名。元﹑明﹑清太液池即今北京故宫西华门外的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时名西华潭。清称太液池。南北四里﹐东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长桥﹐旧有石牌坊﹐东西对峙﹐东曰玉蝬﹐西曰金鳌。桥北称北海﹐桥南称中海﹐其中瀛台以南称南海。上源自玉泉山合西北诸水﹐由地安门水门流入。
层城
[相关解释]
1.古代神话中昆仑山上的高城。《文选·张衡》"登阆风之层城兮,构不死而为床。"李善注"《淮南子》曰'昆仑虚有三山,阆风﹑桐版﹑玄圃,层城九重。'禹云'昆仑有此城,高一万一千里。'"一说,昆仑山最高峰之名。 2.泛指仙乡。 3.指京师;王宫。 4.重城;高城。 5.指高山之巅。
1.古代神话中昆仑山上的高城。《文选·张衡》"登阆风之层城兮,构不死而为床。"李善注"《淮南子》曰'昆仑虚有三山,阆风﹑桐版﹑玄圃,层城九重。'禹云'昆仑有此城,高一万一千里。'"一说,昆仑山最高峰之名。 2.泛指仙乡。 3.指京师;王宫。 4.重城;高城。 5.指高山之巅。
散绮
[相关解释]
1.展开美丽的绸缎。比喻绚丽的云霞。语本南朝齐谢杋《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凈如练。"
1.展开美丽的绸缎。比喻绚丽的云霞。语本南朝齐谢杋《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凈如练。"
昆仑
[相关解释]
1.亦作"昆侖"。 2.古代亦写作"昆仑"。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上有瑶池﹑阆苑﹑增城﹑县圃等仙境。 3.古代西方国名。《书.禹贡》"织皮,昆侖﹑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孔传"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一说此指昆仑山。孔颖达疏引郑玄曰"衣皮之民,居此昆仑﹑析支﹑渠搜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 4.古代泛指中与岛南部及南洋诸岛各国或其国人。 5."昆仑奴"的省称。 6.泛指奴仆。 7
1.亦作"昆侖"。 2.古代亦写作"昆仑"。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上有瑶池﹑阆苑﹑增城﹑县圃等仙境。 3.古代西方国名。《书.禹贡》"织皮,昆侖﹑析支﹑渠﹑搜,西戎即叙。"孔传"织皮,毛布。有此四国,在荒服之外,流沙之内。"一说此指昆仑山。孔颖达疏引郑玄曰"衣皮之民,居此昆仑﹑析支﹑渠搜三山之野者,皆西戎也。" 4.古代泛指中与岛南部及南洋诸岛各国或其国人。 5."昆仑奴"的省称。 6.泛指奴仆。 7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相关解释]
诗篇名。南朝齐谢fe24W鳌P从谧髡叽咏康(今江苏南京)出任宣城太守途中。三山,在建康西南。诗中描写登临所见的景色,抒发了思乡之情。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写出了傍晚时分长江的宁静和壮观,受到李白等人的赞赏。
诗篇名。南朝齐谢fe24W鳌P从谧髡叽咏康(今江苏南京)出任宣城太守途中。三山,在建康西南。诗中描写登临所见的景色,抒发了思乡之情。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写出了傍晚时分长江的宁静和壮观,受到李白等人的赞赏。
桑封
[相关解释]
1."桑主"。《山海经·中山经》"其余十三山者,毛用一羊,县婴用桑封,瘗而不糈。桑封者,桑主也,方其下而鋭其上,而中穿之加金。"一说为藻珪之误。袁珂校注"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第一章注谓经文桑封系藻珪之误,桑主即藻玉……其说近是。"
1."桑主"。《山海经·中山经》"其余十三山者,毛用一羊,县婴用桑封,瘗而不糈。桑封者,桑主也,方其下而鋭其上,而中穿之加金。"一说为藻珪之误。袁珂校注"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第一章注谓经文桑封系藻珪之误,桑主即藻玉……其说近是。"
炳灵公
[相关解释]
1.传说中泰山神的第三子。一说是管领三山的神。
1.传说中泰山神的第三子。一说是管领三山的神。
谢练
[相关解释]
1.南朝齐谢杋《晩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有"澄江静如练"的名句﹐后遂以"谢练"作为吟咏江水的典故。
1.南朝齐谢杋《晩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有"澄江静如练"的名句﹐后遂以"谢练"作为吟咏江水的典故。
雪练
[相关解释]
1.洁白的绢帛。 2.比喻明洁的水流。语本南朝齐谢杋《晩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1.洁白的绢帛。 2.比喻明洁的水流。语本南朝齐谢杋《晩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霜练
[相关解释]
1.洁白的绸带。喻水色明洁清澈的江河。语本南朝齐谢杋《晩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1.洁白的绸带。喻水色明洁清澈的江河。语本南朝齐谢杋《晩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鹊尾
[相关解释]
1."鹊尾炉"的略称。亦泛指香炉。 2.地名。安徽铜陵至繁昌长江中,有鹊洲。鹊头为铜陵西南鹊头山,鹊尾为繁昌东北三山。
1."鹊尾炉"的略称。亦泛指香炉。 2.地名。安徽铜陵至繁昌长江中,有鹊洲。鹊头为铜陵西南鹊头山,鹊尾为繁昌东北三山。
鹊洲
[相关解释]
1.在今安徽铜陵至繁昌长江中。鹊头为铜陵西南鹊头山,鹊尾为繁昌东北三山。西对无为,为江流险要之处。
1.在今安徽铜陵至繁昌长江中。鹊头为铜陵西南鹊头山,鹊尾为繁昌东北三山。西对无为,为江流险要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