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60 查到相关丘陵的内容。
带有丘陵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门 [相关解释]
1.古代天子都城四面各有三门。 2.古代诸侯宫殿有三门库门﹑雉门﹑路门。 3.比喻人品形成的三种途径禽门﹑人门﹑圣门。 4.占验家立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为八门。以休﹑生﹑开三门为吉,余为凶,故以"三门"指休门﹑生门﹑开门,取其吉义。《奇门遁甲.四时通用八门捷法》"凡每日出入用事,从开﹑休﹑生三门,大吉。"《后汉书.文苑传.高彪》"天有太一,五将三门;地有九变,丘陵山川。"李贤注"《太一式》'凡举事皆欲发三门,顺五将。'发三门者,开门﹑休门﹑生门。"唐玄宗《赐道士邓紫阳》诗"《太乙》三门诀,
丘陵 [相关解释]
坡度比较缓和,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如中国的江南丘陵。
东欧平原 [相关解释]
欧洲东部大平原。因大部分在俄罗斯境内,故又称俄罗斯平原”。面积约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70米。北部丘陵、洼地、沼泽广布;南部地形平坦。煤、铁、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人口稠密,工农业和水陆交通发达。
两广丘陵 [相关解释]
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低山、丘陵的总称。分布于南岭以南。拔多在200~400米之间,少数山峰超过1000米。广东境内多花岗岩丘陵。广西境内多石灰岩地形,桂林、阳朔一带的奇峰异洞尤为著名。岸曲折,多岛屿。富矿藏。
中阿 [相关解释]
1.丘陵之中。亦指山湾里。
中陵 [相关解释]
1.山陵之中。 2.中等高度的丘陵。
乌拉圭 [相关解释]
南美洲东南部国家。临大西洋。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人口320万(1993年)。首都蒙得维的亚。大部分为丘陵、平原。地处亚热带,气候湿润。畜牧业发达,肉类、羊毛和皮革为主要出口商品。
乞拉朋齐 [相关解释]
世界年降水量最多地区之一。印度东北部一村镇。拔1313米。因坐落在长西丘陵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面迎强烈西南季风,降雨特多,平均年降水量为11430毫米。绝对最高年降水量26461毫米(1961年)和月降水量9300毫米(1961年7月),均居世界首位。
五土 [相关解释]
1.山林﹑川泽﹑丘陵﹑水边平地﹑低洼地等五种土地。 2.指青﹑赤﹑白﹑黑﹑黄五色土。古代帝王铺填社坛分封诸侯仪式所用之土。
亚平宁半岛 [相关解释]
欧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在地中海中部。为意大利国土主要部分,故也称意大利半岛”。面积251万平方千米。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岸曲折,多良港。
伏尔加河 [相关解释]
欧洲第一大河。在俄罗斯欧洲部分。源于瓦尔代丘陵,注入里海。长3530千米。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道,通过运河连接白海、波罗的海、黑海、亚速和里海,实现五海通航。货运量占俄罗斯内河货运总量的大部。沿河多水库和水电站。
克罗地亚 [相关解释]
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临亚得里亚海。面积565万平方千米。人口478万(1991年)。首都萨格勒布。内陆是平原和丘陵,西部是山地。沿海为地中海气候,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工业较发达。农产品有小麦、玉米等。
卢森堡 [相关解释]
①罗莎·卢森堡(rosaluxemburg,1871-1919)。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派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生于波兰,后移居德国,参加工人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积极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沙文主义,参加创立斯巴达克同盟。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爆发后,反对社会民主党右翼首领的叛变,参与创建德国共产党。次年1月被社会民主党右翼政府杀害。②西欧内陆国。面积2586平方千米。人口4066万(1995年)。首都卢森堡。境内多丘陵,经济发达。钢铁工业和金融业为两大经济支柱。
印度尼西亚 [相关解释]
东南亚国家。包括苏门答腊、爪哇等大小岛屿13700多个。面积19046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的群岛国。人口196亿(1993年)。有100多个民族。首都雅加达。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和地震。跨赤道南北,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作物资源丰富,橡胶和棕油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石油在出口中占重要地位。
原陵 [相关解释]
1.平原与丘陵。 2.陵名。东汉光武帝刘秀之陵。
台湾省 [相关解释]
简称台”。在中国东南部,东和南海之间。省境由台湾岛及澎湖列岛、钓鱼岛等岛屿组成。面积36万平方千米。人口2075万(1992年)。少数民族有高山族。1887年置省。行政中心台北。主岛2/3为山地、丘陵,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平原分布在西部。高温多雨,属亚热带(南部为热带)湿润区。工业发达,纺织、电子和食品工业为支柱。主要农产有水稻、甘蔗、水果和蔬菜。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吕宋岛 [相关解释]
菲律宾最大岛屿。面积约105万平方千米。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为平原。终年炎热,雨量丰富。为全国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地区。有马尼拉、奎松城等大城市。
哈萨克斯坦 [相关解释]
中亚国家。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东邻中国。面积27173万平方千米。人口1700万(1995年),民族众多。首都阿克莫拉。中部为丘陵,北部、西部分别为平原、低地,东、东南边缘为山地。温带大陆性气候。矿物种类多且储量大。有色金属工业和煤炭工业发达。盛产小麦和羊毛。
四川盆地 [相关解释]
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在四川东部和重庆市中西部,为邛崃山、大凉山、大娄山、巫山和大巴山环绕。底部海拔250~700米,以丘陵为主。西部有成都平原∮流由边缘山地汇集长江。地表大部分覆盖紫红色砂页岩及肥沃的紫色土。气候温润,农业发达。中国重要农业区。
土会 [相关解释]
1.统计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五类土地的产物,以制定贡税。
地文 [相关解释]
1.地面山岳河海丘陵平原之形;地貌。 2.中药半夏的别名。见《急就篇》卷四。
地貌 [相关解释]
在地理学中也称地形”。指地表起伏形态。由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和外力作用(流水、冰川、风、波浪、洋流等)相互作用而成。按形态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等。按成因分为构造地貌(高大的山脉、断陷盆地、火山等)、侵蚀地貌(河流峡谷、曲流、冰川槽谷等)、堆积地貌(冲积扇、江心洲、火山锥等)等。
坛坎 [相关解释]
1.供祭祀用的土台和坑穴。古代祭山林丘陵于坛,祭川谷于坎。亦泛指祭祀之处。
坡垄 [相关解释]
1.犹丘陵。
塔斯马尼亚岛 [相关解释]
在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面积68万平方千米。地形多山,海拔900~1200米,北部沿海有平原和丘陵。气候温湿。有色金属、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畜牧业和果园业发达。
塘坝 [相关解释]
1.在山区或丘陵地区修筑的一种小型蓄水工程,用来积聚附近的雨水﹑泉水﹑以灌溉农田。
塞拉利昂 [相关解释]
西非国家。临大西洋。面积72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450万(1995年)。首都弗里敦。大部分地区是丘陵和高原。热带季风气候。经济以农、矿业为主。主要出口钻石、铝土矿砂。
墟土 [相关解释]
1.丘陵之地。
学海 [相关解释]
1.汉扬雄《法言·学行》"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言百川流行不息,所以至海;丘陵止而不动,所以不至于山。谓做学问当如河川流向大海,日进不已。 2.谓学问渊博。亦指学问渊博的人。 3.喻指学术界。 4.比喻广阔无边的学问领域。
山东半岛 [相关解释]
中国三大半岛之一。在山东省东部。突出在黄和渤海间。地处胶莱河以东,又称胶东半岛。地形以丘陵为主,南部有崂山。岸曲折,多港湾。青岛、威海、烟台为著名良港。
平陵 [相关解释]
1.平地和丘陵。 2.西汉五陵之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昭帝筑陵置县,死后葬此。 3.借指京都。
日本 [相关解释]
东亚岛国。在太平洋西侧,与中国隔东海相望。领土主要由本州、四国、九州和北海道四个大岛组成。面积3777万平方千米。人口12527亿(1995年)。首都东京。大部分为山地和丘陵。多火山、地震。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为主。世界经济大国。工业高度发达,电子、汽车制造业尤为突出。外贸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洋渔业居世界前列。
林薄 [相关解释]
草木交错丛生之处杳杳丘陵出,苍苍林薄远|林薄蓊翳|悲风振林薄。
椒丘 [相关解释]
1.尖削的高丘。一说生有椒木的丘陵。
比利时 [相关解释]
西欧国家。临北海。面积305万平方千米。人口10162万(1995年)。首都布鲁塞尔。大部地区为丘陵和平原,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温带海洋性气候。经济发达,以金融业和工业为主。
水土流失 [相关解释]
雨水冲蚀缺乏植被保护的地表,水分和表土同时流失,使土层逐渐变薄变瘠的现象。通常发生在丘陵和山区。由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造成,其中因经济活动不当导致天然植被破坏是主导因素。中国水土流失以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最为严重。
沱江 [相关解释]
长江上游川江段四大支流之一。源于四川北部九顶山,流经四川盆地西部,在泸州入江。长629千米,上游与岷江分支相通,中下游穿行于丘陵区,河道弯曲,水流平缓,可通航。
河北杨 [相关解释]
1.落叶乔木,树皮白色﹑光滑,叶子卵圆形。木材轻软有弹性。为华北﹑西北黄土丘陵地的造林树种。也叫椴杨。
浙江省 [相关解释]
简称浙”。在中国东南部,临东海。面积1018万平方千米。人口4369万(1995年)。明代置浙江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浙江省。省会杭州。大部为丘陵、山地,北部和沿海有平原。中国岛屿最多的省区。主要河流有钱塘江。亚热带湿润区。经济发达。主要有纺织、机械等工业,丝绸工业驰名中外。茶叶和毛竹产量均为全国第一,柑橘、桑蚕茧产量居全国前列。洋渔业和淡水渔业都很发达。
浙闽丘陵 [相关解释]
浙江东半部、福建全省和广东东部低山和丘陵的总称。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主要由花岗岩或火山岩组成。有武夷山、雁荡山等风景名山∮流横切山脉,形成峡谷急流。多河谷盆地和河口平原。岸曲折,多天然良港和岩岛。
爪哇岛 [相关解释]
印度尼西亚最重要岛屿。东西长约970千米,南北宽95~160千米,面积126万平方千米。人口9300多万(1982年),占全国总人口60%。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气候炎热。农、林、矿产丰富。开发历史悠久,向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区。全国三个最大城市雅加达、万隆、泗水都在岛上。
珠江三角洲 [相关解释]
中国东南沿海最大的平原。在广东省中部。包括西江、北江三角洲和东江三角洲。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11万平方千米。拔50米左右。东、西、北三面为山地、丘陵围绕,平原上残丘兀立,分布广泛∮网纵横,汊道众多。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福建省 [相关解释]
别称闽”。在中国东南部、武夷山以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人口3165万(1995年)。明代置福建布政使司(省级),清代为福建省。省会福州。山地、丘陵分布广,平原小而零碎。岸曲折。闽江为省内第一大河。亚热带湿润区。中国茶叶、甘蔗和亚热带水果(龙眼、荔枝)的重要产区。南方木材生产基地。制糖业较重要。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索非亚盆地 [相关解释]
保加利亚西部重要盆地。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丘陵起伏,平均海拔550米。首都索非亚所在地。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地区。
芬兰 [相关解释]
北欧国家。西南临波罗的海。面积3370万平方千米。人口5098万(1994年)。首都赫尔辛基。大部分为丘陵和平原,冰蚀湖泊众多,有千湖国”之称。大部分地区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四分之一土地在北极圈内,森林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纸张和纸浆出口居世界前列。冶金工业也很重要。以产破冰船闻名。
葡萄牙 [相关解释]
西南欧国家。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临大西洋。面积921万平方千米。人口990万(1994年)。首都里斯本,北部多山地,南部有丘陵和平原。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工业以轻工业为主。盛产葡萄、油橄榄和无花果。软木及其制品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渔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蓬虆 [相关解释]
1.植物名。生丘陵间,藤叶繁衍,蓬蓬累累,故名。可入药。 2.犹蓬累。
襄陵 [相关解释]
1.谓大水漫上丘陵。
辽宁省 [相关解释]
简称辽”。在中国东北地区南部,临黄和渤海。面积1459万平方千米。人口4034万(1995年),有满、蒙古等少数民族。清初置盛京,清末改奉天省,1929年改辽宁省。省会沈阳,中部为辽河平原,余为低山丘陵,南部形成辽东半岛。辽河纵贯南北。从南向北为暖温带和中温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以钢铁和机械工业为主,亦为温带水果和柞蚕茧的主要产区。
金门岛 [相关解释]
中国福建省沿海岛屿,在厦门以东约6千米处。面积133平方千米。丘陵分布广,环岛多港湾。其西有小金门岛。
陵京 [相关解释]
1.高大的丘陵。 2.陵寝。
陵原 [相关解释]
1.丘陵和平原。 2.陵寝。
陵峦 [相关解释]
1.攀越山峦。 2.丘陵峰峦。
陵衍 [相关解释]
1.丘陵延伸。 2.引申为逐渐。
陵谷 [相关解释]
1.《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毛传﹕"言易位也。"郑玄笺﹕"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处上之谓也。"后因以"陵谷"比喻君臣高下易位。 2.比喻自然界或世事巨变。 3.丘陵和山谷。 4.指陵墓。
陵阜 [相关解释]
1.丘陵。 2.坟墓。
陵阿 [相关解释]
1.丘陵﹐山陵。 2.登山﹐进山。
雪峰山脉 [相关解释]
中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最南段界线。在湖南西部,资水和沅江间,东北西南走向。中段海拔高达1000米以上,主峰苏宝顶海拔1934米。东坡陡,西坡缓。北段被资水穿切后,渐降为丘陵。
青阿 [相关解释]
1.青色的丘陵。
麻雀 [相关解释]
脊椎动物,鸟纲,文鸟科。体长约14厘米。喙黑色,圆锥状;足底、足背浅褐色。雌、雄羽色近似。头和颈部栗褐色,背部稍浅,满缀黑色条纹。尾呈小叉状。食谷类、杂草种子、昆虫等。分布很广。在中国几乎遍布平原和丘陵地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