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9 查到相关余人的内容。
带有余人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二八事变 [相关解释]
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一饮三百杯 [相关解释]
1.《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在马融门下"刘孝标注引《郑玄别传》"袁绍辟玄,及去,饯之城东。欲玄必醉,会者三百余人,皆离席奉觞,自旦及莫,度玄饮三百余杯,而温克之容,终日无怠。"后谓痛饮为一饮三百杯。
三一八惨案 [相关解释]
1.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二日,冯玉祥所部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出动军舰支持奉军,炮击国民军,并联合英美法意等国,于十六日以最后通牒向北洋政府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备等无理要求。三月十八日,北京各界人民激于爱国义愤,在天安门集会抗议,会后结队赴段琪瑞执政府请愿,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竟令卫队开枪射击,当场死伤二百余人。是为"三一八惨案"。
三千珠履 [相关解释]
1.《史记.春申君列传》"赵使欲夸楚,为瑇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后因以"三千珠履"指为数众多的门客。
与会 [相关解释]
①和他人会面相如闻,不肯与会。②(yù-)参加会议与会者五千余人。
两生 [相关解释]
1.汉初,叔孙通为刘邦定朝仪,使征鲁地诸生三十余人,有两生不肯行,谓叔孙通所为不合于古。叔孙通笑其为真鄙儒,不知时变◇以"两生"喻指熟谙礼乐典籍而不知权变的人。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相关解释]
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武汉革命政府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1927年3月创办于武昌黉巷(今红巷)13号。邓演达、毛泽东等任农讲所常务委员。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共八百余人。学习内容有农民问题、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社会进化史、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军事等。曾组织学员参加平定夏斗寅叛变。不少学员在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 [相关解释]
1930年11月,蒋介石调集十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围剿”§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以少数兵力阻击、消耗、疲惫敌人。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军,经过两次战斗,歼敌万余人,俘敌师长张辉瓒。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 [相关解释]
1931年7月,蒋介石调集三十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主力绕道千里,在敌军主力背后发动攻击。敌军始终无法与红军主力决战,在往来奔波中饥疲沮丧,被迫退却§军乘势追击,共歼敌三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 [相关解释]
1932年底,蒋介石调集三十多个师的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1933年2、3月间,红一方面军在朱德、周恩来指挥下,两次设伏,共歼敌近三个师,俘敌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
买酎 [相关解释]
1.语本《史记.平准书》"至酎,少府省金,而列侯坐酎金失侯者百余人。"裴髎集解引如淳曰"《汉仪注》王子为侯,侯岁以户口酎黄金于汉庙,皇帝临受献金以助祭。大祀日饮酎,饮酎受金。金少不如斤两,色恶,王削县,侯免国。"后用"买酎"指地方对中央献纳钱财。
五卅运动 [相关解释]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纱厂日本职员枪杀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打伤工人十余人,激起全市工人、学生和市民的愤怒。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租界内进行反帝宣传,声援工人斗争,遭租界巡捕逮捕。随后群众万余人集中在公共租界南京路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者,又遭英国巡捕开枪屠杀,死十余人,伤几十人,造成五卅惨案”。中国共产党立即决定组织行动委员会,建立各阶级统一战线,号召全市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抗议英帝国主义的暴行。工人坚持罢工三个多月,在8月中旬先后复工。全国有数百个城镇、一千七百万人参加了集会、游
五四运动 [相关解释]
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战胜国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会议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获得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北洋军阀政府竟准备签字承认。5月4日,北京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前举行示威,高呼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示威队伍还火烧交通总长曹汝霖住宅,痛打在曹家的驻日公使章宗祥。军阀政府逮捕学生三十余人。学生立即罢课。6月3日后,上海工人发动罢工声援,全国响应,掀起六三运动”,形成了以学生斗争为先导,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革命
传奇 [相关解释]
①唐代短篇小说的称谓,如《柳毅传》。②明清时以演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式。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也吸收元杂剧的优点。但情节处理更为紧凑,人物刻画更为细腻,脚色分工更为细致,音乐上采用宫调区分曲牌,兼唱北曲或南北合套。明中叶到清中叶最为盛行。今知明清两代传奇作者有七百余人,作品约二千六百种,现存《牡丹亭》、《鸣凤记》、《长生殿》、《桃花扇》等六百余种。③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不寻常的故事传奇式。
余人 [相关解释]
1.其馀的人,他人。 2.指后代﹑苗裔。
公车上书 [相关解释]
1.汉制﹐吏民上书言事﹐均由公车令接待。上书人多有因此而被大用者。 2.指清末一历史事件。公元1895年(清光绪二一年)4月﹐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派李鸿章赴日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是年﹐康有为在京会试﹐他号召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万言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震撼全国。史称"公车上书"。
北洋海军 [相关解释]
清政府的主要新式海军。1874年清政府筹划海防。次年命李鸿章督办海防,开办水师学堂,购置外国军舰,修筑旅顺和威海卫军港。1885年设立海军衙门。1888年制定《北洋海军章程》,编成北洋海军。计有大小军舰二十五艘,官兵四千余人。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覆灭。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相关解释]
1947年5月,上海、南京、北平等地学生举行以反内战、争民主为内容的五四纪念活动。上海学生在上街宣传时遭国民党军警殴打和拘捕。20日,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地学生在南京组成请愿团,进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遭到镇压,学生一百余人被打伤,二十多人被捕,造成五二⊙案”。血案发生后,在全国掀起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群众运动,形成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台儿庄战役 [相关解释]
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役。1938年3月,日军兵分两路,进攻徐州的门户台儿庄。中国军队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以优势兵力包围了进攻台儿庄的日军,同时击退了由临沂增援的日军一部,歼灭日军万余人。这一战役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咸与维新 [相关解释]
1.《书.胤征》"天吏逸德,烈于猛火,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惟新。"孔传"言其余人,久染污俗,本无恶心,皆与更新。"后因以"咸与维新"谓对一切受恶习影响或犯罪的人都准予改过自新或革故图新。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相关解释]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利用上海青红帮头子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雇佣武装流氓冒充工人袭击工人纠察队队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即借口调解工人内讧”,强行将纠察队缴械,致使纠察队员死百余人,伤二百余人。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共产党人汪寿华被杜月笙骗去秘密杀害。13日,上海工人和市民十万人举行罢工集会和游行。队伍行至宝山路时,遭蒋介石军队开枪屠杀,死百余人,伤无数。接着蒋介石又封闭上海总工会和其他革命团体,捕杀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仅三天内就有三百多人被
坑儒 [相关解释]
1.秦始皇三十五年,以儒生是古非今,于咸阳坑杀四百六十余人。史称"坑儒"。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
娄公 [相关解释]
1.娄敬的尊称。亦即刘敬,汉初齐人。因首劝刘邦建都长安有功,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号奉春君,后封建信侯。是时匈奴兵强,刘敬提出和亲之策,并徙六国贵族后代及豪强大族十万余人充实关中。
孟良崮战役 [相关解释]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蒙阴东南孟良崮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的山地进攻战。1947年5月上旬,国民党军集中约二十万人向鲁中山区挺进。5月13日当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至蒙阴东北时,华东野战军以五个纵队的兵力对其发起猛烈攻击,战至16日,全歼整编第七十四师,击毙师长张灵甫。此役共歼敌三万二千余人,有力地配合陕北和其他战场的攻势作战。
宋文鉴 [相关解释]
原名《皇朝文鉴》。总集名。南宋吕祖谦编。一百五十卷。分六十一类,选录北宋时期诗、赋、文二千五百余首(篇),收录作家二百余人。所选诗文,有不少为人传诵之作;所载奏议,保存了当时政治斗争的一些材料。流传颇广。
宽绰 [相关解释]
①宽阔;不狭窄~的礼堂 ㄧ人口不多,虽然只两间房子,倒也宽宽绰绰的。②(心胸)开阔听了他的话,心里显着~多了。③富余人民的生活越来越~了。
宽裕 [相关解释]
宽绰富余人民的生活一天天~起来ㄧ时间很~。
平壤战役 [相关解释]
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战役。1894年9月,日军万余人分四路进攻朝鲜平壤。当时,守城清军约两万人。马玉fdb2!⒆蟊贵等率部顽强抵抗,左中炮阵亡。主帅叶志超率将士弃城而逃,平壤失陷。此后战火烧向中国境内。
平林兵 [相关解释]
1.新莽末年绿林农民起义军的一支。以陈牧﹑廖湛为首。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他们聚众千余人响应新市兵,在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起义,称"平林兵"。同年与本属绿林军的新市﹑下江兵会合。
廊坊之战 [相关解释]
义和团联合清军阻击外国侵略军的一次战斗。1900年6月西摩尔率八国联军二千余人,由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义和团拆毁路轨,将敌人包围在廊坊车站。在清军配合下,义和团发起猛攻,毙伤敌军近三百人,侵略军狼狈逃回天津。
彼得卢惨案 [相关解释]
19世纪初期英国政府镇压人民群众的事件。1819年8月16日,英国政府出动军队,镇压在曼彻斯特城圣彼得广场举行抗议集会的群众,造成十余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的惨案。当时人们以滑铁卢战役比拟这次军队屠杀手无寸铁平民的事件为彼得卢惨案”。
徐州会战 [相关解释]
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役。1938年1月下旬,日军为打通津浦铁路,调集二十四万人,分南北两路夹击徐州。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率军约六十万防守徐州。南线日军第十三师团陷蚌埠后,被阻于淮河。北线日军在台儿庄遭中国守军顽强抗击,被歼万余人。日军改变战法,以少数兵力牵制正面守军,集中八个师团向西迂回包围徐州。守军遂向皖豫边界突围。5月19日,徐州陷落。
忻口会战 [相关解释]
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役。1937年10月1日,日军第五师团及关东军一部突破长城防线,向太原进犯。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和前敌总指挥卫立煌在忻口地区组织防御。13日,日军五万余人在飞机、坦克支援下,猛攻忻口西北侧南怀化阵地。中国守军顽强抗击,双方伤亡较大,中国守军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师长刘家骐英勇殉国。与此同时,日军一部向大白水猛攻,先后占领娘子关、榆次、平定。忻口守军于11月2日撤退。8日,太原失守。
振武学社 [相关解释]
清末湖北革命团体。1910年由群治学社改组成立。以讲求武学”为名,在新军中进行革命活动。杨王鹏、蒋翊武先后为社长,吸收社员二百四十余人。不久改为文学社。
文学社 [相关解释]
清末湖北革命团体。1911年1月由振武学社改组而成,蒋fc2eN淙紊绯ぁ=柩芯课难А蔽名,在新军中开展革命活动,吸收社员五千余人◇与共进社组成起义领导机关,发动了武昌起义。
文选楼 [相关解释]
1.楼名。一在湖北省襄阳县。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建。统集刘孝威﹑庾肩吾等十余人﹐于此辑《文选》﹐故名。一在江苏省扬州市。旧谓萧统读书处。或言非是﹐乃隋曹宪故居﹐宪以《文选》教授生徒﹐故名所居巷为文选巷﹐楼为文选楼。清阮元居文选巷﹐建楼五间﹐题名隋文选楼﹐用以藏书﹐所辑书名《文选楼丛书》。
最后的审判 [相关解释]
壁画。意大利米开朗琪罗作于1534-1541年。取材于《新约全书》,描绘世界末日来到时,耶稣亲自审判世界上一切人的善恶,善者上天堂,恶者下地狱。在近二百平方米的画面上创作了四百多个不同姿势的人体,其中以现实和历史人物为模特儿创造的形象有二百余人。
朱履客 [相关解释]
1.《史记》载春申君门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因以称权贵的门客为"朱履客"。朱,通"珠"。
枣宜会战 [相关解释]
1940年5月,日军向枣阳、襄阳、宜昌地区进攻,中国第五战区调集主力部队对敌军实施反包围。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渡襄河出击,在南瓜店遭敌万余人夹击,壮烈殉国。随后,日军强渡襄河,攻占襄阳、宜昌。6月16日,中国军队全面反攻,收复宜昌,此后双方形成对峙。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相关解释]
又称湘鄂西苏区”。在湖南、湖北两省西部边界地区。1928年初,贺龙、周逸群到湘鄂西,领导土地革命,先后开辟了湘鄂边和洪湖两个革命根据地。1930年,红二军团成立,湘鄂边和洪湖两个根据地联成一片,发展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不久,成立了中共湘鄂西特委和湘鄂西联县政府§军和地方武装发展到三万余人。1932年秋,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退出洪湖革命根据地。
爵士音乐 [相关解释]
一种舞曲性质的音乐。20世纪初形成于美国新奥尔良。主要来源于被贩卖到美国沦为奴隶的西非黑人的劳动歌曲和灵歌、怨曲等。最初由五至十余人不等的小乐队即兴演奏,以强烈的切分音贯串全曲。20年代起流传至美国各地。在乐器配合上,通常以小号、长号、萨克斯管、单簧管、小提琴等奏旋律,以钢琴、低音提琴、吉他、鼓等作为节奏性的伴奏乐器。
狼牙山五壮士 [相关解释]
抗日战争时期,在狼牙山抗击日军、建树壮烈业绩的五位八路军战士。1941年9月25日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奉命在河北易县西部的狼牙山阻击日伪军的进攻,掩护地方机关及群众转移。全连苦战一天,完成了掩护任务。为掩护连队撤退,第六班班长马宝玉带领四名战士,把敌人引上悬崖。他们打退敌人四次冲锋,毙伤日军九十余人,最后弹尽路绝,誓不投降,砸坏枪支,跳下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英勇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负伤遇救,人们誉称他们为狼牙山五壮士”。
珍珠桥惨案 [相关解释]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12月17日,北平(今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学生代表到南京,和当地学生三万余人联合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政府出兵抗日,游行队伍在珍珠桥附近遭到政府军警的血腥镇压。学生死三十余人,伤百余人。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
百六掾 [相关解释]
1.《晋书.元帝纪》"﹝建武元年三月﹞辛卯﹐即王位﹐大赦﹐改元……诸参军拜奉车都尉﹐掾属驸马都尉。辟掾属百余人﹐时人谓之'百六掾'。"后因以喻群僚。
百团大战 [相关解释]
1940年8-12月,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一二九师和晋察冀、晋冀豫军区等共一百零五个团约四十万兵力,对华北地区的日伪军发动了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分为三个阶段,共进行大小战斗一千八百余次,攻克据点二千九百余个,歼灭日伪军四万四千余人,破坏铁路公路2000千米,给日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皖南事变 [相关解释]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强令黄河以南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在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中国共产党为维护抗日大局,同意将安徽南部的新四军调到江北。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九千余人,移师北上。6日,当部队行至泾县茂林地区,遭国民党军八万余人的伏击。双方兵力悬殊,新四军血战七昼夜,终因弹尽粮绝,除少部分突围外,大部被俘、失散或牺牲。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遇难。接着蒋介石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揭露了国民党勾结日伪实行联合剿共”的阴谋,反击了
相如檄 [相关解释]
1.指汉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后因以"相如檄"指晓谕军民的文告。
秧歌 [相关解释]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流行于北方地区。起源于农业劳动。表演形式分为地秧歌和高跷秧歌两种。按流行地区不同,有陕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地秧歌等。一般由十余人或数十人扮成生活中或神话传说中的各种人物,手执扇子、手帕、彩绸等道具起舞。
积甲山齐 [相关解释]
1.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语出《后汉书.刘盆子传》"樊崇乃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更始七尺寶剑及玉璧各一﹐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
绵蕞 [相关解释]
1.亦作"绵蕞"。亦作"绵蕝"。亦作"绵蕝"。 2.据《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叔孙通欲为汉高祖创立朝仪,使征鲁诸生三十馀人,叔孙通"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蕞野外",习肄月馀始成。按,引绳为"绵",束茅以表位为"蕞"◇因谓制订整顿朝仪典章为"绵蕞"或"绵蕝"。 3.引申指经营创建。 4.借指表率。
编遣 [相关解释]
改编并遣散编余人员。
羽扇挥兵 [相关解释]
1.《晋书.顾荣传》载广陵相陈敏反,渡江据州,荣等潜谋起兵攻敏。荣废桥敛舟于南岸,敏率万余人出,不获济,荣麾以羽扇,其众溃散◇因以"羽扇挥兵"为从容指挥﹑克敌制胜的典实。
苏联空军志愿队 [相关解释]
1938年苏联人民派空军志愿队援助中国抗日战争,到1939年底,志愿队约有二百五十名飞行员参加中国抗战,给日本侵略军以重大打击。重轰炸机大队长库里申科和战斗机大队长拉赫曼诺夫等百余人,在作战中牺牲。
萍浏醴起义 [相关解释]
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等到湖南联络会党和矿工,相约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三处同时起义。12月起义爆发,队伍发展到三万余人,推会党首领龚春台为起义军都督。清政府调集军队镇压,起义军苦战月余,最后失败。
虏获 [相关解释]
抓获虏获七百余人。
西山会议派 [相关解释]
1925年11月23日,谢持、邹鲁、林森、居正等国民党右派十余人,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等决议案。参加会议者后来被称为西山会议派”。1926年1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弹劾西山会议决议案》,开除谢持、邹鲁等人党籍。
觉悟社 [相关解释]
周恩来、邓颖超等于1919年9月在天津成立的革命团体。成员有马骏、刘清扬、郭隆真等二十余人。以革心”、革新”精神,求自觉”、自决”为宗旨。主要活动有出版刊物《觉悟》,领导学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组织留法勤工俭学等◇半数以上社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跳歌 [相关解释]
1.跳跃歌唱。 2.彝白等族人民的一种集体性传统歌舞。逢节日喜庆举行,十余人到数百人不等,以笛子﹑三弦月琴﹑芦笙等伴奏。跳时围成一圆圈,动作以腿部变化为主,激烈粗犷。边舞边唱对歌。古称蹋歌,也称打歌﹑跳乐。"阿细跳月"即属"跳歌"的一种。
轩辕鼎 [相关解释]
1.古代传说中黄帝制造的鼎。事见《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宋王禹偁《筵上狂歌送侍棋衣袄天使》"移典维扬日望还,轩辕鼎成飞上天。"后因称道教炼丹炉。
遗弓 [相关解释]
1.《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龙?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以"遗弓"指黄帝骑龙升天时坠落的弓。 2.据《史记.封禅书》载,传说黄帝骑龙升天时,"堕黄帝之弓"◇以"遗弓"为帝王死亡的委婉语。 3.《吕氏春秋.贵公》"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后以"遗弓"指丢失而为他人得到对他人也有
遣唐使 [相关解释]
日本朝廷派到中国唐代的使节。公元7世纪初,日本就已派使节到中国隋代。唐代建立后,从630-894年间,日本先后派出了十八批遣唐使,有的未到中国,使团人员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学问僧等,最多时人数达五百余人。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和人民的友好往来。
金屋贮娇 [相关解释]
1.《汉武故事》﹕"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年四岁﹐立为胶东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原指汉武帝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常用以形容娶妻或纳妾。
铸鼎 [相关解释]
1.见"铸鼎象物"。 2.指黄帝铸鼎乘龙的传说。《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龙?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号。"唐李白《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诗﹕"铜井炎炉歳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明张居正《泰陵春祀》诗﹕"当年闻铸鼎﹐此日想遗弓。"亦用为帝王死去之典。
镇南关大捷 [相关解释]
中法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1885年,法军攻占谅山后进犯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帮办广西军务冯子材筑墙挖沟积极备战。3月,法军两千余人分三路来犯,均被击退◇法军主力猛扑关前,年近七十的冯子材率部奋勇杀敌,在越南人民支持下大败法军,并乘胜攻克谅山等地。是役法军死伤近三百人,法国茹费理内阁亦因此倒台。
镇江保卫战 [相关解释]
鸦片战争中战斗之一。1842年7月,英军六千余人猛攻镇江城,清副都统海龄率部与敌进行激烈巷战。龄殉难。镇江失陷。
阿姆利则惨案 [相关解释]
英国殖民者屠杀印度人民的事件。1919年4月13日,旁遮普的阿姆利则市二万多群众举行抗议集会,遭到英国驻军血腥屠杀,数百名群众丧生,另有千余人受伤。这一惨案,使印度人民反英斗争迅速高涨。
陆凯贵盛 [相关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孙皓问丞相陆凯曰﹕'卿一宗在朝有几人?'陆曰﹕'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皓曰﹕'盛哉!'陆曰﹕'君贤臣忠﹐国之盛也。父慈子孝﹐家之盛也。今政荒民弊﹐覆亡是惧﹐臣何敢言盛!'"后因以"陆凯贵盛"为在朝贵盛之典。
顾勋 [相关解释]
1.晋陈敏谋反,顾荣"废桥敛舟于南岸,敏率万余人出,不获济",荣挥扇破之,其众溃散。见《晋书.顾荣传》◇因以"顾勋"指克敌制胜的勋业。
食重 [相关解释]
1.指装载粮食等的辎重车。《史记.西夷列传》﹕"﹝武帝﹞乃拜蒙(唐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司马贞索隐﹕"食货辎重车也。"一说粮食和衣重。
香港海员大罢工 [相关解释]
1922年1月13日,香港海员工人因要求增加工资而举行罢工。在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苏兆征、林伟民等领导下,至2月底罢工人数增至十万余人。3月4日,大批工人离开香港回广州,行至九龙沙田时,遭英国军警开枪阻拦、镇压,当场打死四人,伤数百人,造成沙田惨案”。工人坚持罢工,迫使港英当局同意增加工资、恢复工会、释放被捕工人、抚恤死难者家属等条件。3月8日罢工胜利结束。
马日事变 [相关解释]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指使武汉国民政府管辖区的反动军官叛变革命。在第三十五军军长何键的策动下,该军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指挥全团千余人于21日晚在长沙发动反革命政变,突然袭击湖南省总工会、省农会及其他革命组织。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百余人,被捕三千余人。因这一天的电报代日韵目是马”字,故称马日事变”。这一事变成为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公开合流的信号。
驾肩 [相关解释]
1.比肩;并肩。(1)形容人多拥挤。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辝,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钱振伦注引《史记》"苏秦说齐王曰临灾之涂,车毂击,人肩摩。"唐冯宿《魏府狄梁公祠堂碑》"马逐逐,车阗阗,野接迹,空驾肩。"(2)表示行动一致。《旧唐书.文苑传下.崔咸》"栖楚等十余人驾肩排度(裴度),而朝士持两端者日拥度门。"(3)表示居同等地位﹐并列。《旧唐书.元鹱居易传论》"自汉策贤良,隋加诗赋,罢中正之法,委铨举之司,由是争务雕虫,罕趋函丈,矫首皆希于屈宋,驾肩并拟于《风》《骚》。" 2.
骑龙 [相关解释]
1.典出《史记.孝武本纪》"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余人,龙乃上去。"后以"骑龙"谓皇帝去世的典故。
高楼寨之战 [相关解释]
又称曹州之战”。1864年捻军在河南击败清钦差大臣僧格林沁军后,主动向山东曹州(治今菏泽)转移。次年5月,捻军在曹州西北高楼寨(今高庄集)用步兵正面阻击,骑兵向两侧包围。此役围歼清军七千余人,僧格林沁被击毙。
髯断 [相关解释]
1.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龙?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以"髯断"谓皇帝仙逝。
鲁二生 [相关解释]
1.《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后因以"鲁二生"指保持儒家节操,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代表人物。亦指迂腐不知时变者。
鼎成龙去 [相关解释]
1.《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后以"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龙去鼎湖 [相关解释]
1.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龙?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因以"龙去鼎湖"谓帝王去世。
龙胡之痛 [相关解释]
1.《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余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号。"后因以"龙胡之痛"指丧亲之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