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49 查到相关借口的内容。
带有借口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二八事变 [相关解释]
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七出 [相关解释]
中国古代社会丈夫离弃妻子的七种借口,即不顺父母、无子、淫僻、嫉妒、恶疾、多口舌、窃盗。
七推八阻 [相关解释]
1.以各种借口推托。
中山舰事件 [相关解释]
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指使亲信传达命令,调中山舰到黄埔待命。当中山舰抵黄埔后,国民党右派分子即散布谣言,说海军局代理局长李之龙(共产党员)擅调中山舰至黄埔阴谋暴动”。3月20日,蒋以此为借口,实行戒严,扣留中山舰,逮捕李之龙等,并派兵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拘捕黄埔军型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中的全体共产党员。时称三·二∈录”。由于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陈独秀、张国焘妥协退让,使蒋的阴谋得以实现。
中英烟台条约 [相关解释]
又称《芝罘条约》。英国借口马嘉理案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76年9月在烟台签订。主要内容为英国可派员入云南通商与调查;英人可经甘肃、青海、四川进入西藏,也可由印度进入西藏;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品在租界免征厘金,在内地只收子口税,免其他内地税。这个条约扩大了英国在华特权,并使英国得以侵入中国云南、西藏地区。
优头 [相关解释]
1.由头,借口。
倚障 [相关解释]
1.障子。用芦苇或秫秸等编成,靠在物体上以作屏障。亦比喻推托或遮掩的借口。
借口 [相关解释]
①以(某事)为理由(非真正的理由)不能~快速施工而降低工程质量。②假托的理由别拿忙做~而放松学习。
借故 [相关解释]
借口某种原因~拖延ㄧ他不愿意再跟他们谈下去,就~走了。
借端 [相关解释]
借口某件事~生事ㄧ~推托。
借言 [相关解释]
1.犹借口,假托的理由。
假口 [相关解释]
1.借口,托辞。 2.假托;假冒。
八国联军 [相关解释]
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组成的侵华联军。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帝国主义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出兵,以瓜分中国。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掠夺财物,残杀人民。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往西安。不久德国元帅瓦德西任联军总司令,侵略军增至十万人。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后,八国联军除留一部外,其余撤回本国。
利益均沾 [相关解释]
1.资本主义国家根据不平等条约侵略中国的手段之一。如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虎门条约》规定,中国"将来如新恩施及各国,亦准英国一律均沾。"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望厦条约》规定英美两国有权享受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所取得的一切特权,并且成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沾,也写作"沾"。
十字军东侵 [相关解释]
1096-1291年间西欧天主教会、世俗封建主和意大利富商对地中海东岸地区进行的侵略性远征。前后共八次。远征军以拯救被异教徒”(穆斯林)占领的耶路撒冷圣地为借口,士兵衣服上缝有十字标志。1099年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国等国家。1187年耶路撒冷被埃及苏丹萨拉丁收复。1291年十字军在东方最后一个据点阿克城丧失,标志十字军东侵的最终失败。
卢沟桥事变 [相关解释]
亦称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借口在演习中失踪一名士兵,要求进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日军当夜即炮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抵抗。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族抗战。11日,日本增兵十万,分二路进攻北平(今北京)和天津,至30日平津相继陷落。这次事变成为中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的开始。
双十协定 [相关解释]
即《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1945年10月10日国共代表在重庆经过谈判,签字达成的会谈纪要。共十二条。主要内容有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身体、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等。但在解放区政权和军队等根本问题上,国民党在统一军令”、政令”的借口下,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
口实 [相关解释]
〈书〉假托的理由;可以利用的借口贻人~。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相关解释]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利用上海青红帮头子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雇佣武装流氓冒充工人袭击工人纠察队队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即借口调解工人内讧”,强行将纠察队缴械,致使纠察队员死百余人,伤二百余人。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共产党人汪寿华被杜月笙骗去秘密杀害。13日,上海工人和市民十万人举行罢工集会和游行。队伍行至宝山路时,遭蒋介石军队开枪屠杀,死百余人,伤无数。接着蒋介石又封闭上海总工会和其他革命团体,捕杀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仅三天内就有三百多人被
回托 [相关解释]
1.改换托词,另找借口。
寻衅 [相关解释]
衅事端。故意找借口挑起事端寻衅闹事。
影身草 [相关解释]
1.传说中的一种可以使人隐形的草。比喻掩盖真相的某种借口。
托口 [相关解释]
1.借口。
托故 [相关解释]
1.借口某种原因。
托疾 [相关解释]
1.借口有病。
托病 [相关解释]
1.借口有病。
托言 [相关解释]
1.借口。 2.假称。
换佃 [相关解释]
1.封建地主借口原租佃契约条件已变,逼迫佃户重立新约,借以加强剥削。
推三阻四 [相关解释]
1.以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敲竹杠 [相关解释]
利用他人的弱点或找借口来索取财物或抬高价格你怎么敲竹杠敲到我头上来了?
李阳 [相关解释]
1.晋王衍妻郭氏,贾后之亲,借势妄为,性贪戾,衍不能禁。时有京师大侠李阳,郭氏素惮之。衍因借口谓郭曰"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不可。"郭氏方有所收敛。事见《晋书.王戎传》◇因以指悍妻所畏服的人。 2.晋李阳与石勒邻居,性猛好斗,早年为争麻池,曾与石勒迭相殴击◇石勒举事成,戏谓李阳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事见《晋书·石勒载记下》◇引以为斗殴的典实。
油头 [相关解释]
1.形容人狡猾轻浮。亦指狡猾轻浮的人。 2.指涂了油的头发。 3.犹油水。指不正当的便宜。 4.指可作为借口的事。
由头 [相关解释]
1.借口;口实。 2.因由。
由子 [相关解释]
1.即游子。由,通"游"。 2.理由;借口。
称病 [相关解释]
1.借口生病。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相关解释]
又称英法联军之役”。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炮轰广州。次年,法国也乘机出兵,与英国组成侵华联军。联军先后攻陷广州、大沽,直逼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沙俄又逼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1860年,英法联军扩大战争,攻陷天津、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行宫。不久,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由于外国的蛮横侵略和清政府的妥协投降,使中国又一次大量丧失领土主权。
缘由 [相关解释]
原因这不是失败的缘由,至多只是借口。
藉端 [相关解释]
1.假托某一事由作为借口。
藉词 [相关解释]
1.托词;借口。
讹头 [相关解释]
1.把柄﹔讹诈的由头﹑借口。 2.呆子。
诡避 [相关解释]
1.制造借口躲避。
说口 [相关解释]
1.夸口﹔吹牛。 2.借口。 3.某些曲艺节目演员上场后的一段说白或韵白。
诿口 [相关解释]
1.推委﹐借口。
辞头 [相关解释]
1.唐宋时代朝廷命官任职的谕旨。 2.话头﹐词儿。 3.借口﹐说法。
郑工捐 [相关解释]
1.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河南郑州黄河决口,清政府借口治河,颁布了"郑工事例",有钱的人按此"事例"可以捐官,叫做"郑工捐"。
阳托 [相关解释]
1.犹借口。
陈桥兵变 [相关解释]
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政变。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借口北汉与辽联合南侵,率军出大梁(今河南开封),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授意将士给他穿上黄袍,拥立他为帝。赵匡胤即回师大梁,逼后周皇帝让位,建立宋朝。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相关解释]
《史记·项羽本纪》载秦末项羽和刘邦在鸿门摆酒宴,项羽的部将项庄借口舞剑助兴,实际想乘机杀死刘邦。刘邦的谋士张良觉察后说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沛公即刘邦。)后用以比喻言语行动的真实意图。
题目 [相关解释]
1.标题;篇目。 2.品评。 3.题识;名称。 4.试题;习题。 5.为问题。 6.主题;命题。 7.指话题。 8.借口;名义。 9.名堂;花样。 10.指迷信所说的命相。 11.见"题目正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