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74 查到相关儒生的内容。
带有儒生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逢掖 [相关解释]
1.指一个儒生。逢掖,古代读书人所穿的一种大掖之衣。
伏龙凤雏 [相关解释]
1.原谓隐居待时的贤者。《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土元也。'"后因以指诸葛亮(字孔明)和庞统(字士元)。
侠儒 [相关解释]
1.侠士与儒生。
俚儒 [相关解释]
1.见识浅陋的儒生。
儒侠 [相关解释]
1.儒生和游侠。 2.指有侠义之风的读书人。
儒先 [相关解释]
1.儒生。 2.犹先儒。
儒党 [相关解释]
1.指儒生之辈,读书人。
儒冠 [相关解释]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 2.借指儒生。
儒医 [相关解释]
1.旧时称儒生之行医者。
儒吏 [相关解释]
1.儒生出身的吏员。
儒服 [相关解释]
1.古代儒者的服饰。 2.泛指读书人的服装。 3.谓作为儒生。
儒林 [相关解释]
1.指儒家学者之群。《史记》有《儒林列传》。张守节正义引姚承曰儒谓博士,为儒雅之林。 2.泛指儒生﹑读书人。 3.泛指士林﹑读书人的圈子。 4.指儒家著作。 5.指儒家经学。 6.指学官。
儒生 [相关解释]
1.儒士,通儒家经书的人。
儒衣 [相关解释]
1.犹儒服。 2.指穿儒服。 3.借指儒生。
入庠 [相关解释]
1.明清时,儒生经考试取入府﹑州﹑县学为生员,谓之"入庠"。
叔相 [相关解释]
1.汉初儒者叔孙通,曾为秦博士『朝初建,他杂采古礼和秦制,同诸儒生共立朝仪。
吻儒 [相关解释]
1.指善谑利口的儒生。
图谶 [相关解释]
1.古代方士或儒生编造的关于帝王受命征验一类的书,多为隐语﹑预言。始于秦,盛于东汉。
圆冠方领 [相关解释]
1.指儒生的装束。方领,直衣领。亦用为儒生的代称。
坑儒 [相关解释]
1.秦始皇三十五年,以儒生是古非今,于咸阳坑杀四百六十余人。史称"坑儒"。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
士人 [相关解释]
1.士大夫;儒生。亦泛称知识阶层。 2.人民;百姓。 3.士卒;将士。
外学 [相关解释]
1.指太学以外的学校。 2.东汉儒生以"六经"为外学。 3.佛教指佛经以外的典籍为外学。
子曰诗云 [相关解释]
1.泛指儒家典籍或形容儒生文人引经据典,迂腐不通时务。子,孔夫子;诗,《诗经》。
学民 [相关解释]
1.指有知识的人,儒生。
学究 [相关解释]
①古代科举的一种科目。唐代有学究一经”(专门研究一种儒家经典),宋代简称学究”。②泛指儒生◇常指死啃书本不知变通的读书人学究气|老学究|欲变学究为秀才,不谓变秀才为学究也。
守兔 [相关解释]
1.语出南朝宋鲍照《拟古诗》"南国有儒生,迷方独沦误。伐木清江湄,设羋守毚兔。"后因以"守兔"喻指怀志以待时。
寿域 [相关解释]
1.谓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世。语出《汉书.礼乐志》"愿与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成康?寿何以不若高宗?" 2.寿穴;坟茔。
拘儒 [相关解释]
1.固执守旧﹑目光短浅的儒生。 2.褊狭。
挟书律 [相关解释]
1.秦始皇三十四年,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禁止儒生以古非今,颁布民间有私藏《诗》《书》和百家书籍者族诛的法令。
散儒 [相关解释]
1.不遵礼法﹑不自检束的儒生。 2.平庸的儒者。
文儒 [相关解释]
1.指儒者中从事撰述的人。 2.指讲求礼乐教化的儒生。 3.文士。
新生 [相关解释]
1.刚出生。 2.刚产生;刚出现。 3.再生;获得新的生活。 4.新生命。 5.指初学的儒生。 6.科举时称刚考中秀才的人。 7.新入学的学生。
方领圆冠 [相关解释]
1.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亦借指儒生。
方领矩步 [相关解释]
1.方形的衣领﹐规矩适度的步子。指古代儒生的服饰和仪态。亦借指儒生。语本《后汉书.儒林传序》"建武五年﹐乃修起太学……服方领习矩步者﹐委它乎其中。"又《马援传》"勃衣方领﹐能矩步﹐辞言娴雅。"李贤注"《前书音义》曰'颈下施衿领正方﹐学者之服也。'矩步者﹐回旋皆中规矩。"
曲儒 [相关解释]
1.浅陋迂腐的儒生。
术士 [相关解释]
1.法术之士。 2.儒生。 3.指儒生中讲阴阳灾异的一派人。 4.指以占卜﹑星相等为职业的人。 5.策士;谋士。
杂霸 [相关解释]
1.谓用王道搀杂霸道治理国家。语出《汉书.元帝纪》﹕"﹝太子﹞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2.专横霸道。
津逮 [相关解释]
由河道渡口而到达。常比喻指引后辈做学问的途径圣学博大,囊括万有,足以津逮儒生,准绳百代。
洪生 [相关解释]
1.学问渊博﹑有名气的儒生。
浅儒 [相关解释]
1.学问浅薄的儒生。
渊儒 [相关解释]
1.学识淹博的儒生。
游学 [相关解释]
1.游侠和儒生。 2.指从事游说的人。 3.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求学。 4.宴游与学习。
溺冠 [相关解释]
1.《史记.郦生陆贾列传》"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后遂以"溺冠"为凌辱儒生的典故。
焚书坑儒 [相关解释]
秦始皇实行思想文化专制的措施。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关于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的建议,下令焚烧除秦国史书及医药等技艺书以外的列国史书和《诗》、《书》及诸子百家著作。谈《诗》、《书》者斩首,以古非今者灭族。禁民间私学,学法令者以吏为师。此为焚书”。次年因有方士儒生批评朝政,秦始皇于咸阳坑杀方士和儒生四百六十多名,此即坑儒”。
燕颔书生 [相关解释]
1.见"燕颔儒生"。
燕颔儒生 [相关解释]
1.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生儒 [相关解释]
1.儒生;书生。
生巾 [相关解释]
1.儒生所戴的头巾。
瞀儒 [相关解释]
1.愚昧无知的儒生。
立雪 [相关解释]
1.禅宗二祖慧可为求其师达摩广度众生而彻夜坚立大雪中﹐及晓﹐积雪过膝﹐师甚感动。事见《景德传灯录.慧可大师》◇遂以"立雪"为僧人精诚求法之典故。 2.北宋儒生杨时﹑游酢往见其师程颐﹐值颐瞑目久坐﹐二人侍立不去﹐颐既觉﹐门外雪已盈尺。事见《宋史.道学传二.杨时》◇以"立雪"为敬师笃学之典故。
竖儒 [相关解释]
1.对儒生的鄙称。 2.有时用以谦称自己。
章句小儒 [相关解释]
1.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
羣生 [相关解释]
1.一切生物。 2.指百姓。 3.众儒生,众书生。
衣褒带博 [相关解释]
1.宽衣大带。古代儒生的服式。
衿耆 [相关解释]
1.儒生中的耆老。
记家 [相关解释]
1.指为《礼经》作记的儒生。
识时务者为俊杰 [相关解释]
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后以"识时务者为俊杰"谓能认清形势﹑了解时代潮流者﹐才是杰出人物。
诗书发冢 [相关解释]
1.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语本《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郭象注﹕"诗礼者﹐先王之陈迹也﹐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故夫儒者乃有用之为奸﹐则迹不足恃也。"成玄英疏﹕"是以田恒资仁义以窃齐﹐儒生诵诗礼以发冢﹐由是观之﹐圣迹不足赖。"
诸生 [相关解释]
1.各种生物。 2.众有知识学问之士﹔众儒生。 3.众弟子。 4.明清两代称已入学的生员。
谀儒 [相关解释]
1.谄媚的儒生。
谶纬 [相关解释]
1.汉代流行的神学迷信。"谶"是巫师或方士制作的一种隐语或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纬"指方士化的儒生编集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
贫士 [相关解释]
1.亦作"贫仕"。 2.穷士;穷儒生。
贫措大 [相关解释]
1.犹言穷措大。旧时嘲讽穷儒生之词。
迂儒 [相关解释]
1.迂腐的儒生。
都讲 [相关解释]
1.古代学舍中协助博士讲经的儒生。选择高材者充之。 2.魏晋以后,佛家开讲佛经,一人唱经,一人解释。唱经者称都讲,解释者称法师。 3.谓演兵讲武。
都讲生 [相关解释]
1.协助主讲的儒生。
鄙儒 [相关解释]
1.拘执﹑不达事理的儒生。
鄙生 [相关解释]
1.乡野儒生。 2.学生的自谦之称。
释儒 [相关解释]
1.指僧人和儒生。
陋儒 [相关解释]
1.学识浅陋的儒生。
雒阳生 [相关解释]
1.即洛阳生。本指汉贾谊﹐后亦借指儒生。雒﹐通"洛"。
青袍乌帢 [相关解释]
1.借指儒生。
颂石 [相关解释]
1.《史记.秦始皇本纪》"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后因称赞美歌颂功绩政德的碑刻为"颂石"。
鲁儒 [相关解释]
1.鲁国儒生。亦泛指儒家学说的信奉者﹑儒派学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