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8 查到相关口音的内容。
带有口音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侉声野气
[相关解释]
1.形容说话既非本地口音,腔调又粗野。
1.形容说话既非本地口音,腔调又粗野。
傒音
[相关解释]
1.南北朝时指江西九江﹑豫章一带地区的口音。
1.南北朝时指江西九江﹑豫章一带地区的口音。
南音
[相关解释]
1.南方的音乐。 2.指虞舜的《南风》歌。 3.南方口音。
1.南方的音乐。 2.指虞舜的《南风》歌。 3.南方口音。
口声
[相关解释]
1.犹开口。 2.语气,口气。 3.指口音。 4.议论。
1.犹开口。 2.语气,口气。 3.指口音。 4.议论。
口惽
[相关解释]
1.口吻。口音。
1.口吻。口音。
口音
[相关解释]
发音时软腭上升,阻住鼻腔的通道,气流专从口腔出来的叫做口音,对鼻音(口腔不通气,鼻腔通气)和鼻化元音(口腔鼻腔都通气)而言。普通话语音中m,n、ng三个是鼻音,ng尾韵儿化以后前面的元音变成鼻化元音,其余都是口音,如ɑ,e,o,b,p,f等。
发音时软腭上升,阻住鼻腔的通道,气流专从口腔出来的叫做口音,对鼻音(口腔不通气,鼻腔通气)和鼻化元音(口腔鼻腔都通气)而言。普通话语音中m,n、ng三个是鼻音,ng尾韵儿化以后前面的元音变成鼻化元音,其余都是口音,如ɑ,e,o,b,p,f等。
土音
[相关解释]
1.金﹑木﹑水﹑火﹑土五音之一。 2.地方口音,方音。
1.金﹑木﹑水﹑火﹑土五音之一。 2.地方口音,方音。
声口
[相关解释]
1.口音﹐方音。 2.犹口气。 3.指诗歌或歌曲的音韵格调。 4.犹风言风语。 5.指言语。 6.指(说话的)声音。
1.口音﹐方音。 2.犹口气。 3.指诗歌或歌曲的音韵格调。 4.犹风言风语。 5.指言语。 6.指(说话的)声音。
声音
[相关解释]
1.指由物体振动而发生的声波通过听觉所产生的印象。 2.古指音乐﹑诗歌。 3.指说话的声气和口音。 4.比喻意见﹑论调。
1.指由物体振动而发生的声波通过听觉所产生的印象。 2.古指音乐﹑诗歌。 3.指说话的声气和口音。 4.比喻意见﹑论调。
妘子
[相关解释]
1.犹侉子。南方人称操北方口音的人。
1.犹侉子。南方人称操北方口音的人。
本地
[相关解释]
人、物所在的地区;叙事时特指的某个地区~人ㄧ~口音。
人、物所在的地区;叙事时特指的某个地区~人ㄧ~口音。
爪声不拉气
[相关解释]
1.方言。形容口音怪异。
1.方言。形容口音怪异。
老乡
[相关解释]
①同乡听你口音,咱们好像是~。②对不知姓名的农民的称呼。
①同乡听你口音,咱们好像是~。②对不知姓名的农民的称呼。
胯子
[相关解释]
1.犹侉子。指口音与本地语音不同的人。本为不礼貌的称呼﹐有时亦含亲昵意﹐谓歌唱者音色与众不同﹐自成一派。
1.犹侉子。指口音与本地语音不同的人。本为不礼貌的称呼﹐有时亦含亲昵意﹐谓歌唱者音色与众不同﹐自成一派。
腔音
[相关解释]
1.口音。
1.口音。
蛮音
[相关解释]
1.南方口音。
1.南方口音。
语音
[相关解释]
1.说话的口音。 2.读书或说话的声音。
1.说话的口音。 2.读书或说话的声音。
齐齿呼
[相关解释]
1.等韵学名词。亦称"齐齿"。宋元韵图只分开﹑合两呼。明梅膺祚《字汇》所附《韵法直图》增立十呼,始有"齐齿"﹑"齐齿卷舌"等名目。清潘耒删汰繁复,定为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呼。其《类音》云"举舌对齿,声在舌腭之间,谓之齐齿。"但一般仍将"齐齿"归于"开口",如清李元《音切谱》云"开口正音俗称开口音,开口副音俗称齐齿音。"现称韵头或韵腹是i[i]的韵母为齐齿呼。
1.等韵学名词。亦称"齐齿"。宋元韵图只分开﹑合两呼。明梅膺祚《字汇》所附《韵法直图》增立十呼,始有"齐齿"﹑"齐齿卷舌"等名目。清潘耒删汰繁复,定为开口﹑齐齿﹑合口﹑撮口四呼。其《类音》云"举舌对齿,声在舌腭之间,谓之齐齿。"但一般仍将"齐齿"归于"开口",如清李元《音切谱》云"开口正音俗称开口音,开口副音俗称齐齿音。"现称韵头或韵腹是i[i]的韵母为齐齿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