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8 查到相关古文经的内容。
带有古文经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中古文
[相关解释]
1.指汉代藏于皇宫中的古文经籍。
1.指汉代藏于皇宫中的古文经籍。
今文学
[相关解释]
1.以今文经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创立于西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传授今文经学。西汉末,古文经复出,刘歆欲以古文经学的《毛诗》﹑《古文尚书》﹑《逸礼》﹑《左氏春秋》立于学官。与今文家发生立学之争。自此今文学与古文学分立,每有论争。
1.以今文经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创立于西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传授今文经学。西汉末,古文经复出,刘歆欲以古文经学的《毛诗》﹑《古文尚书》﹑《逸礼》﹑《左氏春秋》立于学官。与今文家发生立学之争。自此今文学与古文学分立,每有论争。
伪经
[相关解释]
1.今文学家对古文经的贬称。今文学家认为古文经都是刘歆所伪造,故称。 2.伪造的佛经。如《大周刊定众经目录》附有《刊定伪经目录》。
1.今文学家对古文经的贬称。今文学家认为古文经都是刘歆所伪造,故称。 2.伪造的佛经。如《大周刊定众经目录》附有《刊定伪经目录》。
公羊学
[相关解释]
1.研究以《公羊传》解释《春秋》的学问。《公羊传》﹐即《春秋公羊传》﹐或叫《公羊春秋》。相传为战国齐人公羊高所著﹐专门阐释《春秋》。最初只有口头流传﹐汉初才写成书『何休作《春秋公羊解诂》十一卷﹐多发明《春秋》微言大义﹐大张"三世"(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说﹑又好引谶纬。唐徐彦为之疏﹐其《公羊传疏》引戴宏序﹐说是由景帝时公羊寿和胡母生(子都)"着于竹帛"。它是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盛行于汉武帝﹑宣帝之间。但自王莽时古文经大盛﹐《公羊传》渐少人研究。清代庄存与﹑刘逢禄﹑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力主复兴今文学
1.研究以《公羊传》解释《春秋》的学问。《公羊传》﹐即《春秋公羊传》﹐或叫《公羊春秋》。相传为战国齐人公羊高所著﹐专门阐释《春秋》。最初只有口头流传﹐汉初才写成书『何休作《春秋公羊解诂》十一卷﹐多发明《春秋》微言大义﹐大张"三世"(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说﹑又好引谶纬。唐徐彦为之疏﹐其《公羊传疏》引戴宏序﹐说是由景帝时公羊寿和胡母生(子都)"着于竹帛"。它是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盛行于汉武帝﹑宣帝之间。但自王莽时古文经大盛﹐《公羊传》渐少人研究。清代庄存与﹑刘逢禄﹑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力主复兴今文学
古学
[相关解释]
1.研究古文经﹑古文字之学。 2.科举功令文字如策论﹑律赋﹑经义﹑八股文﹑试帖诗以外的经史学问,称古学。
1.研究古文经﹑古文字之学。 2.科举功令文字如策论﹑律赋﹑经义﹑八股文﹑试帖诗以外的经史学问,称古学。
古文家
[相关解释]
1.研究古文经的学者。 2.创作与提倡文言散文的人。
1.研究古文经的学者。 2.创作与提倡文言散文的人。
古文经
[相关解释]
1.指原用篆文书写的儒家经籍。相对汉时用隶书书写的"今文经"而言。参见"古文经学"。
1.指原用篆文书写的儒家经籍。相对汉时用隶书书写的"今文经"而言。参见"古文经学"。
古文经学
[相关解释]
1.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的一个流派。西汉朝廷重视今文经籍,设立学官传授,而在孔壁和民间发现的古文经籍长期仅由民间传授。王莽为改制需要,重视《周官》,才列入学官,东汉初又被取消。章帝时,治古文经的贾逵受重视,古文经籍也随之风行,古文经学地位始提高。其后马融﹑服虔﹑郑玄等在讲解经义﹑训诂文字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古文经学兴盛,成为魏﹑晋﹑六朝﹑隋﹑唐研究经学的主流。现存《十三经》多采用古文经学的说法。它的主要特点是按字义讲解经文,训诂简明,不凭空臆说,反对谶纬,迷信成分少。清代学者继承古文经学的训诂方法而加以条理发明
1.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的一个流派。西汉朝廷重视今文经籍,设立学官传授,而在孔壁和民间发现的古文经籍长期仅由民间传授。王莽为改制需要,重视《周官》,才列入学官,东汉初又被取消。章帝时,治古文经的贾逵受重视,古文经籍也随之风行,古文经学地位始提高。其后马融﹑服虔﹑郑玄等在讲解经义﹑训诂文字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古文经学兴盛,成为魏﹑晋﹑六朝﹑隋﹑唐研究经学的主流。现存《十三经》多采用古文经学的说法。它的主要特点是按字义讲解经文,训诂简明,不凭空臆说,反对谶纬,迷信成分少。清代学者继承古文经学的训诂方法而加以条理发明
古经
[相关解释]
1.古文经书。指用秦以前的文字写的经籍。 2.指《旧约圣经》。即《旧约全书》。天主教称耶稣以前的犹太教为古教,《旧约圣经》从古教继承而来,故在中国的天主教称《旧约圣经》为古经。
1.古文经书。指用秦以前的文字写的经籍。 2.指《旧约圣经》。即《旧约全书》。天主教称耶稣以前的犹太教为古教,《旧约圣经》从古教继承而来,故在中国的天主教称《旧约圣经》为古经。
孔壁
[相关解释]
1.孔子故宅的墙壁。据传古文经出于壁中,故着称。 2.指孔壁古文经书。
1.孔子故宅的墙壁。据传古文经出于壁中,故着称。 2.指孔壁古文经书。
干嘉学派
[相关解释]
1.清乾隆嘉庆年间(公元1736-1820)讲究训诂考据的经学派系。源于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到干嘉时,学者继承古文经学的训诂方法而加以发挥,用于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形成所谓"朴学"(即"汉学")。从校订经书扩大到史籍和诸子,从解释经义扩大到考究历史﹑地理﹑天文﹑历法﹑音律﹑典章制度;对古籍和史料整理,有较大贡献。
1.清乾隆嘉庆年间(公元1736-1820)讲究训诂考据的经学派系。源于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到干嘉时,学者继承古文经学的训诂方法而加以发挥,用于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形成所谓"朴学"(即"汉学")。从校订经书扩大到史籍和诸子,从解释经义扩大到考究历史﹑地理﹑天文﹑历法﹑音律﹑典章制度;对古籍和史料整理,有较大贡献。
新学
[相关解释]
1.初学。亦指初学的人。 2.新倡导的学术。 3.特指汉末王莽新朝时的古文经学。康有为着有《新学伪经考》。 4.指北宋王安石的经学。 5.指清末到"五四"以前由西方传入的资产阶级新文化﹐包括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对传统学术称"旧学"而言。 6.指新式学堂。
1.初学。亦指初学的人。 2.新倡导的学术。 3.特指汉末王莽新朝时的古文经学。康有为着有《新学伪经考》。 4.指北宋王安石的经学。 5.指清末到"五四"以前由西方传入的资产阶级新文化﹐包括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对传统学术称"旧学"而言。 6.指新式学堂。
朴学
[相关解释]
1.本指古代质朴之学,后泛指儒家经学(主要为汉学中的古文经学派)。 2.特指考据训诂之学。
1.本指古代质朴之学,后泛指儒家经学(主要为汉学中的古文经学派)。 2.特指考据训诂之学。
科斗
[相关解释]
1.蝌蚪。蛙或蟾蜍的幼体。 2.指科斗文字。 3.指古文经籍。 4.指科斗形营帐。
1.蝌蚪。蛙或蟾蜍的幼体。 2.指科斗文字。 3.指古文经籍。 4.指科斗形营帐。
科斗籍
[相关解释]
1.古文经籍。
1.古文经籍。
逸礼
[相关解释]
1.指《仪礼》十七篇以外的古文《礼经》。相传有三十九篇,今佚。古文经学家认为汉武帝时与古文《尚书》同发现于孔子住宅的壁中,今文经学家则否认《逸礼》的发现。 2.失传的礼仪。
1.指《仪礼》十七篇以外的古文《礼经》。相传有三十九篇,今佚。古文经学家认为汉武帝时与古文《尚书》同发现于孔子住宅的壁中,今文经学家则否认《逸礼》的发现。 2.失传的礼仪。
郑玄(127-200)
[相关解释]
东汉经学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曾入太学受业,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聚徒讲学,弟子多达数百千人。桓帝时因党锢事被禁,潜心著述,遍注群经,自成一家,为汉代经学之集大成者,号称郑学”。
东汉经学家。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曾入太学受业,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聚徒讲学,弟子多达数百千人。桓帝时因党锢事被禁,潜心著述,遍注群经,自成一家,为汉代经学之集大成者,号称郑学”。
鲁壁
[相关解释]
1.《序》"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后以"鲁壁"指孔子故宅藏有古文经传的墙壁。 2.指蝌蚪文书法。 3.借指古代文化典籍。
1.《序》"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后以"鲁壁"指孔子故宅藏有古文经传的墙壁。 2.指蝌蚪文书法。 3.借指古代文化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