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60 查到相关奖励的内容。
带有奖励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不一而足
[相关解释]
本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的◇形容同类事物很多,不能一一举出援助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学生,奖励科技成果,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本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的◇形容同类事物很多,不能一一举出援助希望工程,资助贫困学生,奖励科技成果,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与夺
[相关解释]
1.赐予和剥夺;奖励和惩罚。 2.决定;裁决。 3.取舍。 4.得失。 5.褒贬。
1.赐予和剥夺;奖励和惩罚。 2.决定;裁决。 3.取舍。 4.得失。 5.褒贬。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科学奖
[相关解释]
197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的自然科学最高奖。奖励自然科学领域中重大的科研成果。规定每年由国家科委颁发,分四个奖励等级,分别颁发奖金、奖章和证书。
197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的自然科学最高奖。奖励自然科学领域中重大的科研成果。规定每年由国家科委颁发,分四个奖励等级,分别颁发奖金、奖章和证书。
优奬
[相关解释]
1.优厚的奖励。 2.指厚加奖励。
1.优厚的奖励。 2.指厚加奖励。
公士
[相关解释]
1.在官之士;公家之士。 2.公正之士。 3.武功爵名。战国时秦商鞅变法﹐制订二十等爵﹐用以奖励军功﹐"公士"是其中最低者﹐仅高于士卒『同秦制◇代亦或沿用。 4.复姓『有公士不害。见《通志.氏族四》。
1.在官之士;公家之士。 2.公正之士。 3.武功爵名。战国时秦商鞅变法﹐制订二十等爵﹐用以奖励军功﹐"公士"是其中最低者﹐仅高于士卒『同秦制◇代亦或沿用。 4.复姓『有公士不害。见《通志.氏族四》。
劝募
[相关解释]
1.用奖励的办法招募。 2.用劝说的方式募集。
1.用奖励的办法招募。 2.用劝说的方式募集。
勋官
[相关解释]
1.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没有实职。北周时本以奖励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隋置上柱国至都督,凡十一等。初名散官,至唐始别称为勋官。定用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从七品。明又分为文勋十一阶﹑武勋十二阶,至清而废。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一》﹑《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1.授给有功官员的一种荣誉称号,没有实职。北周时本以奖励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隋置上柱国至都督,凡十一等。初名散官,至唐始别称为勋官。定用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凡十二等,起正二品,至从七品。明又分为文勋十一阶﹑武勋十二阶,至清而废。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一》﹑《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千顷牌
[相关解释]
1.封建时代为奖励巨富,地过千顷者,官府赐牌,以示褒荣。
1.封建时代为奖励巨富,地过千顷者,官府赐牌,以示褒荣。
受奬
[相关解释]
1.得到奖励。
1.得到奖励。
叙报
[相关解释]
1.按功劳大小给予奖励提拔。
1.按功劳大小给予奖励提拔。
叹奬
[相关解释]
1.称赞奖励。
1.称赞奖励。
告善旌
[相关解释]
1.为奖励人臣进谏而设的旗帜。
1.为奖励人臣进谏而设的旗帜。
呵奬
[相关解释]
1.斥责与奖励。
1.斥责与奖励。
商鞅(约前390-前338)
[相关解释]
战国时期政治家。卫国人。本姓公孙。秦孝公任用他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一说前359年)和前350年两次颁布新法奖励耕织;废除贵族世袭,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等级;推行连坐法;建立县制;废井田制,准许土地买卖;按丁男征赋;统一度量衡制。变法奠定了秦强盛的基础。因封地在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号商君,因称商鞅。孝公死后,被诬陷,车裂而死。著有《商君书》,今存二十四篇。
战国时期政治家。卫国人。本姓公孙。秦孝公任用他实行变法。公元前356年(一说前359年)和前350年两次颁布新法奖励耕织;废除贵族世袭,按军功大小给予爵位等级;推行连坐法;建立县制;废井田制,准许土地买卖;按丁男征赋;统一度量衡制。变法奠定了秦强盛的基础。因封地在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号商君,因称商鞅。孝公死后,被诬陷,车裂而死。著有《商君书》,今存二十四篇。
嘉与
[相关解释]
1.奖励优待;奖掖扶助。
1.奖励优待;奖掖扶助。
嘉奖
[相关解释]
①称赞和奖励通令 ~ㄧ~有功人员。②称赞的话语或奖励的实物最高的~。
①称赞和奖励通令 ~ㄧ~有功人员。②称赞的话语或奖励的实物最高的~。
嘉奬
[相关解释]
1.称赞和奖励;嘉许。
1.称赞和奖励;嘉许。
大功
[相关解释]
1.大功业﹐大功劳。 2.奖励用语。 3.丧服五服之一﹐服期九月。其服用熟麻布做成﹐较齐衰稍细﹐较小功为粗﹐故称大功。旧时堂兄弟﹑未婚的堂姊妹﹑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众孙﹑众子妇﹑侄妇等之丧﹐都服大功。已婚女为伯父﹑叔父﹑兄弟﹑侄﹑未婚姑﹑姊妹﹑侄女等服丧﹐也服大功。参阅《仪礼.丧服》﹑《清通典.礼服制》。
1.大功业﹐大功劳。 2.奖励用语。 3.丧服五服之一﹐服期九月。其服用熟麻布做成﹐较齐衰稍细﹐较小功为粗﹐故称大功。旧时堂兄弟﹑未婚的堂姊妹﹑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众孙﹑众子妇﹑侄妇等之丧﹐都服大功。已婚女为伯父﹑叔父﹑兄弟﹑侄﹑未婚姑﹑姊妹﹑侄女等服丧﹐也服大功。参阅《仪礼.丧服》﹑《清通典.礼服制》。
奖励
[相关解释]
给予荣誉或财物来鼓励物质~ㄧ~先进生产者。
给予荣誉或财物来鼓励物质~ㄧ~先进生产者。
奖品
[相关解释]
作奖励用的物品。
作奖励用的物品。
奖惩
[相关解释]
奖励和惩罚~分明 ㄧ~制度。
奖励和惩罚~分明 ㄧ~制度。
奖状
[相关解释]
为奖励而发给的证书。
为奖励而发给的证书。
奖赏
[相关解释]
对有功的或在竞赛中获胜的集体或个人给予奖励。
对有功的或在竞赛中获胜的集体或个人给予奖励。
奬勤罚懒
[相关解释]
1.对工作勤恳或偷懒的人分别给以奖励或处罚。是改变分配中"吃大锅饭"现象的一项措拖。
1.对工作勤恳或偷懒的人分别给以奖励或处罚。是改变分配中"吃大锅饭"现象的一项措拖。
奬叙
[相关解释]
1.犹奖励。
1.犹奖励。
奬品
[相关解释]
1.作奖励用的物品。
1.作奖励用的物品。
奬异
[相关解释]
1.破格的奖励。 2.以为卓异而予以勉励。
1.破格的奖励。 2.以为卓异而予以勉励。
奬惩
[相关解释]
1.奖励和惩罚。
1.奖励和惩罚。
奬拔
[相关解释]
1.奖励提拔。
1.奖励提拔。
奬渥
[相关解释]
1.优厚的奖励。
1.优厚的奖励。
奬状
[相关解释]
1.为奖励而发的荣誉证书。
1.为奖励而发的荣誉证书。
奬赏
[相关解释]
1.奖励赏赐。
1.奖励赏赐。
奬金
[相关解释]
1.作奖励用的钱。
1.作奖励用的钱。
孝弟力田
[相关解释]
1.亦作"孝悌力田"。 2.汉代盐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惠帝时,名义上是奖励有孝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者。高后朝置"孝弟力田"官。到文帝时,与"三老"同为郡县中掌教化的乡官。 3.唐代科举选士的科目之一。
1.亦作"孝悌力田"。 2.汉代盐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惠帝时,名义上是奖励有孝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者。高后朝置"孝弟力田"官。到文帝时,与"三老"同为郡县中掌教化的乡官。 3.唐代科举选士的科目之一。
开奬
[相关解释]
1.开导奖励。 2.宣布奖券中奖的号码。
1.开导奖励。 2.宣布奖券中奖的号码。
弘奬
[相关解释]
1.大力劝勉﹑奖励。
1.大力劝勉﹑奖励。
恩奬
[相关解释]
1.谓尊长给予的夸奖或奖励。
1.谓尊长给予的夸奖或奖励。
提奬
[相关解释]
1.提拔奖励。 2.提成奖赏。
1.提拔奖励。 2.提成奖赏。
文勋
[相关解释]
1.隋唐至明文武官员受勋者称勋官。始于北周奖励作战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至唐定制自上柱国至武骑尉凡十二转。明时文勋十级﹐武勋十二级﹐已仅成具文。
1.隋唐至明文武官员受勋者称勋官。始于北周奖励作战有功的战士﹐后渐及朝官。至唐定制自上柱国至武骑尉凡十二转。明时文勋十级﹐武勋十二级﹐已仅成具文。
旌劝
[相关解释]
1.表彰奖励。
1.表彰奖励。
明太祖(1328-1398)
[相关解释]
即朱元璋”。明王朝的建立者。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贫农出身。少年时曾在皇觉寺当和尚◇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郭死后自为统帅。1356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先后击败并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及其余部,又杀害红巾军首领韩林儿。不久出师北伐。1368年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以后逐步统一全国。在位期间普查户口,奖励农桑,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移民屯田,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又实行一系列加强皇权的措施,分封诸子为各地藩王
即朱元璋”。明王朝的建立者。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贫农出身。少年时曾在皇觉寺当和尚◇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郭死后自为统帅。1356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先后击败并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及其余部,又杀害红巾军首领韩林儿。不久出师北伐。1368年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以后逐步统一全国。在位期间普查户口,奖励农桑,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移民屯田,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又实行一系列加强皇权的措施,分封诸子为各地藩王
曹操(155-220)
[相关解释]
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公元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基本统一北方。208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退回北方。被封为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方实行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耕,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又多次下令求贤。善写诗歌,作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公元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基本统一北方。208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退回北方。被封为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方实行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耕,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又多次下令求贤。善写诗歌,作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甄赏
[相关解释]
1.简拔奖励。
1.简拔奖励。
申奬
[相关解释]
1.表示奖励。
1.表示奖励。
百日维新
[相关解释]
1898年(戊戌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提倡官民上书言事,改定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经济方面,倡办各种实业,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文化方面,普遍设立学堂,准许创立报馆、学会,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至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
1898年(戊戌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提倡官民上书言事,改定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经济方面,倡办各种实业,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文化方面,普遍设立学堂,准许创立报馆、学会,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至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为止,历时一百零三天,史称百日维新”。
红包
[相关解释]
(~儿)包着钱的红纸包儿,用于馈赠或奖励等送~丨发~。
(~儿)包着钱的红纸包儿,用于馈赠或奖励等送~丨发~。
胎养谷
[相关解释]
1.汉代奖励生育发给孕妇的谷物。
1.汉代奖励生育发给孕妇的谷物。
蒋厉
[相关解释]
1.奖励。厉,同"励"。
1.奖励。厉,同"励"。
襧劝
[相关解释]
1.亦作"褒劝"。 2.奖励劝勉。
1.亦作"褒劝"。 2.奖励劝勉。
襧奬
[相关解释]
1.亦作"褒奬"。 2.表扬奖励。亦专指赞扬。
1.亦作"褒奬"。 2.表扬奖励。亦专指赞扬。
襧衮
[相关解释]
1.亦作"褒衮"。 2.古时天子赐衮给诸侯以为荣宠。因用以比喻优厚的奖励。
1.亦作"褒衮"。 2.古时天子赐衮给诸侯以为荣宠。因用以比喻优厚的奖励。
议叙
[相关解释]
1.清制对考绩优异的官员﹐交部核议﹐奏请给予加级﹑记录等奖励﹐谓之"议叙"。 2.指掌议叙之官。
1.清制对考绩优异的官员﹐交部核议﹐奏请给予加级﹑记录等奖励﹐谓之"议叙"。 2.指掌议叙之官。
记功
[相关解释]
登记功绩,作为一种奖励~一次。
登记功绩,作为一种奖励~一次。
评奬
[相关解释]
1.评议赞美。 2.通过评比﹐对成绩优良的给予奖励。
1.评议赞美。 2.通过评比﹐对成绩优良的给予奖励。
诱掖奬劝
[相关解释]
1.引导扶持﹐奖励劝勉。
1.引导扶持﹐奖励劝勉。
贵粟
[相关解释]
1.以粮食为贵重之物。为古代奖励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1.以粮食为贵重之物。为古代奖励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退税
[相关解释]
1.退还多征的税款。 2.旧时奖励出口贸易的一种措施。指已纳税款的货物出口时,可退还已纳税款的部分或全部。
1.退还多征的税款。 2.旧时奖励出口贸易的一种措施。指已纳税款的货物出口时,可退还已纳税款的部分或全部。
陟劝
[相关解释]
1.提升和奖励。
1.提升和奖励。
顺境成才
[相关解释]
在顺利的环境中成才。顺境,指优越的环境、条件,如安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一个人的行为所得到的肯定、赏识、奖励等。顺境对人才成长是有利的条件。但有时有利的环境、条件并不现成,需要人们去发现和创造。
在顺利的环境中成才。顺境,指优越的环境、条件,如安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及一个人的行为所得到的肯定、赏识、奖励等。顺境对人才成长是有利的条件。但有时有利的环境、条件并不现成,需要人们去发现和创造。
题叙
[相关解释]
1.谓按等级或勋劳奏请给予晋升或其他奖励。 2.相当于戏剧中的"序幕",用于长篇小说的开端,交代故事背景。如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题叙。
1.谓按等级或勋劳奏请给予晋升或其他奖励。 2.相当于戏剧中的"序幕",用于长篇小说的开端,交代故事背景。如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题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