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7 查到相关守信的内容。
带有守信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诺千金 [相关解释]
对别人一句承诺的话,抵得上千金的价值。形容说话极守信用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义信 [相关解释]
1.持义守信。
交质 [相关解释]
1.谓古代列国互相派人为质,作为守信的保证。 2.互相以物品作抵押。 3.互相询问。
信友 [相关解释]
1.诚实守信的朋友。
信效 [相关解释]
1.亦作"信効"。 2.守信用并见诸行动而收到实效。
信行 [相关解释]
1.诚实守信的品行。 2.谓诚实守信。
千金一诺 [相关解释]
1.谓守信用,不轻易许诺。语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善信 [相关解释]
1.善守信用。 2.谓对佛法虔诚信仰。
失信 [相关解释]
1.背约;不守信用。
守信 [相关解释]
1.保持诚信;遵守信约。
守约 [相关解释]
1.简易可行。 2.保持俭朴的品德。 3.遵守信约。
宽信 [相关解释]
1.宽大守信;宽厚诚信。
小信 [相关解释]
1.小事情上的诚信;在小节上拘泥守信。 2.江海规律性的轻微涨水现象。
尾生 [相关解释]
1.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男子。《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陆德明释文"尾生,一本作微生。"《汉书.东方朔传》"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唐温庭筠《答段柯古见嘲》诗"尾生桥下未为痴,暮雨朝云世间少。"清袁于令《西楼记.虚讣》"要同尾生桥边待,抱恨红泉堪痛哉。"后借指坚守信约的人。
履信思顺 [相关解释]
1.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弃义倍信 [相关解释]
1.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悬剑 [相关解释]
1.《史记.吴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后因以"悬剑"指守信。
执符 [相关解释]
1.持符节。比喻守信。 2.指使相符;谨守。
敬信 [相关解释]
1.慎重而守信。 2.尊敬和信任。
无二诺 [相关解释]
1.楚汉时名将季布恪守信义,不轻易然诺,故楚谚有云"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以"无二诺"称美信守诺言者。
无信 [相关解释]
1.不要相信;不相信。 2.不守信用,没有信用。
相坚 [相关解释]
1.谓使彼此守信不渝。
社会主义道德 [相关解释]
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相适应的社会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它以集体主义为道德原则,以五爱为基本道德规范。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鼓励人民发扬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提倡顾全大局、诚实守信、互助友爱和扶贫济困的精神,并提倡为了人民利益和幸福,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公而忘私,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秉信 [相关解释]
1.守信。
聂耳 [相关解释]
①聂耳(1912-1935)。作曲家。原名守信,云南玉溪人。1930年至上海,次年入明月歌舞剧社任小提琴师。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左翼音乐、戏剧、电影等工作。1935年取道日本去欧洲、苏联考察,不幸在日本海滨游泳时溺水身亡。作有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新的女性》等三十余首,民族乐队改编曲《金蛇狂舞》等。②传记片。以聂耳的生平业绩为题材。燕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于伶、孟波编剧,郑君里导演,赵丹、张瑞芳主演。
背信弃义 [相关解释]
不守信用,不讲道义。
自食其言 [相关解释]
1.自己说出的话不算数。形容不守信用。
言必信﹐行必果 [相关解释]
1.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敢。
言爽 [相关解释]
1.说话不守信用。
言瑞 [相关解释]
1.守信之言。语出《左传.襄公九年》﹕"信者﹐言之瑞也。"
言而有信 [相关解释]
1.说话守信用。
诚必 [相关解释]
1.谓遵守信用﹐说到做到。
赵普(922-992) [相关解释]
北宋政治家。字则平,幽州蓟(今北京西南)人,后迁洛阳◇周时为赵匡胤的幕僚,策划陈桥兵变。宋初任枢密使、宰相,太祖采纳其建议,盐各地精兵充禁军,实行更戍法,解除石守信等大将的兵权。太宗时因病辞职。少时为吏,读书不多,相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轻诺寡信 [相关解释]
1.轻易许诺而很少守信用。语出《老子》"夫轻诺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通质 [相关解释]
1.犹交质。古代列国互派人质,作为守信的保证。
饱醋生 [相关解释]
1.指尾生。亦用作守信男子的代称。"饱醋"为"抱柱"之音讹。
鸡黍约 [相关解释]
1.东汉范式在他乡与其至友张劭约定﹐两年后当赴劭家相会。劭归告其母﹐请届时设酒食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劭谓式信士﹐必不乖违。至其日﹐式果至。二人对饮﹐尽欢而别。事见《后汉书.独行传.范式》◇以"鸡黍约"为友谊深长﹑聚会守信之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