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9 查到相关宣抚的内容。
带有宣抚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佥事
[相关解释]
1.官名。金置按察司佥事。元时诸卫﹑诸亲军及廉访﹑安抚诸司,皆置佥事。明因之,都督﹑都指挥﹑按察﹑宣慰﹑宣抚等,皆有佥事。清初沿用,乾隆时废。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央官署中的中级官员。
1.官名。金置按察司佥事。元时诸卫﹑诸亲军及廉访﹑安抚诸司,皆置佥事。明因之,都督﹑都指挥﹑按察﹑宣慰﹑宣抚等,皆有佥事。清初沿用,乾隆时废。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央官署中的中级官员。
内机
[相关解释]
1.指养身的奥秘。 2.官职名。宋代宣抚司的参谋官,内赞机密,外参庶务。
1.指养身的奥秘。 2.官职名。宋代宣抚司的参谋官,内赞机密,外参庶务。
卢永祥(1867-1933)
[相关解释]
皖系军阀。山东济阳人。曾任北洋军师长和淞沪护军使。1919年任浙江督军,后改称浙江军务善后督办。1924年在江浙战争中被齐燮元击败。第二次直奉战争后任苏皖宣抚使,借奉系兵力驱逐齐燮元,不久又被奉系排挤下台。
皖系军阀。山东济阳人。曾任北洋军师长和淞沪护军使。1919年任浙江督军,后改称浙江军务善后督办。1924年在江浙战争中被齐燮元击败。第二次直奉战争后任苏皖宣抚使,借奉系兵力驱逐齐燮元,不久又被奉系排挤下台。
土司
[相关解释]
元明清时期,在西南、西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有文职和武职之分。按等级以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官隶吏部,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官隶兵部。明清时,曾在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司。解放后土司制度已被彻底废除。
元明清时期,在西南、西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世袭的官职。有文职和武职之分。按等级以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官隶吏部,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官隶兵部。明清时,曾在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司。解放后土司制度已被彻底废除。
宣使
[相关解释]
1.宣抚使的省称。唐玄宗时始置。派朝臣巡视灾害地区,亦称宣慰安抚使。 2.宫中专司宣召的内监。
1.宣抚使的省称。唐玄宗时始置。派朝臣巡视灾害地区,亦称宣慰安抚使。 2.宫中专司宣召的内监。
宣干
[相关解释]
1.指宣抚使﹑宣谕使属下的干办官员。
1.指宣抚使﹑宣谕使属下的干办官员。
宣抚
[相关解释]
1.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称为"宣抚"。
1.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称为"宣抚"。
宣抚使
[相关解释]
1.官名。唐德宗后,派朝官巡视经过战乱及受灾的地区,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宋代宣抚使为镇抚一方之军政长官,职位高于安抚使。元于西南地区设宣抚司,参用土官,处理地方军政大事。明清宣抚使皆土官世袭之职。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续文献通考.职官十》。
1.官名。唐德宗后,派朝官巡视经过战乱及受灾的地区,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宋代宣抚使为镇抚一方之军政长官,职位高于安抚使。元于西南地区设宣抚司,参用土官,处理地方军政大事。明清宣抚使皆土官世袭之职。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三》﹑《续文献通考.职官十》。
银会子
[相关解释]
1.南宋的一种纸币。由川陕宣抚副使吴玠于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在河池(今甘肃省徽县)发行。面额有一钱和半钱两种﹐四钱折合四川钱引一贯。以后又有金银会子的发行。
1.南宋的一种纸币。由川陕宣抚副使吴玠于高宗绍兴七年(1137年)在河池(今甘肃省徽县)发行。面额有一钱和半钱两种﹐四钱折合四川钱引一贯。以后又有金银会子的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