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6 查到相关慈恩寺的内容。
带有慈恩寺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车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喻三乘。谓以羊车喻声闻乘(小乘),以鹿车喻缘觉乘(中乘),以牛车喻菩萨乘(大乘)。见《法华经.譬喻品》。 2.唐窥基博通释典,尝至太原传法,以三车自随,前车载释典,中车自乘,后车载妓仆食馔。路遇一老父点化,顿悔前非,只身前往◇成为法相宗大师。见宋赞宁《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诗文中亦有用其事者。
1.佛教语。喻三乘。谓以羊车喻声闻乘(小乘),以鹿车喻缘觉乘(中乘),以牛车喻菩萨乘(大乘)。见《法华经.譬喻品》。 2.唐窥基博通释典,尝至太原传法,以三车自随,前车载释典,中车自乘,后车载妓仆食馔。路遇一老父点化,顿悔前非,只身前往◇成为法相宗大师。见宋赞宁《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诗文中亦有用其事者。
东涂西抹
[相关解释]
1.谓妇女用脂粉打扮。 2.唐薛逢晩年宦途失意,曾策瘦马赴朝。值新科进士列队而出,前导责逢回避,逢笑,遣人答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本以妇女装饰为喻,谓自己少年时亦曾凭文章取进士◇用为自己写作或绘画的谦词。 3.胡写乱涂;轻率下笔。 4.比喻不从根本着手。
1.谓妇女用脂粉打扮。 2.唐薛逢晩年宦途失意,曾策瘦马赴朝。值新科进士列队而出,前导责逢回避,逢笑,遣人答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本以妇女装饰为喻,谓自己少年时亦曾凭文章取进士◇用为自己写作或绘画的谦词。 3.胡写乱涂;轻率下笔。 4.比喻不从根本着手。
压倒元白
[相关解释]
1.唐宝历间,杨嗣复在新昌里第宅宴客,元稹﹑白居易都在座,赋诗时,刑部侍郎杨汝士的诗最后写成,也最好。元白看后为之失色。当日汝士大醉,回家对子弟说"我今日压倒元白!"事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称作品超越同时代著名作家为"压倒元白"。
1.唐宝历间,杨嗣复在新昌里第宅宴客,元稹﹑白居易都在座,赋诗时,刑部侍郎杨汝士的诗最后写成,也最好。元白看后为之失色。当日汝士大醉,回家对子弟说"我今日压倒元白!"事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称作品超越同时代著名作家为"压倒元白"。
大雁塔
[相关解释]
在陕西省西安市南和平门外慈恩寺内。公元652年,玄奘为贮藏印度取回的经像而建。原塔高五层,武则天时增为十层,后遭兵火,只存七层,高64米。为正方形楼阁式砖塔,气势雄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陕西省西安市南和平门外慈恩寺内。公元652年,玄奘为贮藏印度取回的经像而建。原塔高五层,武则天时增为十层,后遭兵火,只存七层,高64米。为正方形楼阁式砖塔,气势雄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恩
[相关解释]
1.称上对下的恩惠。 2.慈恩寺的省称。
1.称上对下的恩惠。 2.慈恩寺的省称。
慈恩寺
[相关解释]
1.唐代寺院名。旧寺在陕西长安东南曲江北,宋时已毁,仅存雁塔(大雁塔)。今寺为近代新建,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治(高宗)为太子时,就隋无漏寺旧址为母文德皇后追福所建,故名慈恩寺。唐玄奘自印度学佛归国,曾住此从事佛经翻译工作达八年之久,并倡议在寺旁建雁塔,用以收藏从印度带回的经像。寺在全盛时有十馀院,室一千八百九十七,僧三百人。自神龙始,进士登科,皇帝均赐宴曲江上,题名雁塔。雁塔今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参阅宋王溥《唐会要.寺》。
1.唐代寺院名。旧寺在陕西长安东南曲江北,宋时已毁,仅存雁塔(大雁塔)。今寺为近代新建,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治(高宗)为太子时,就隋无漏寺旧址为母文德皇后追福所建,故名慈恩寺。唐玄奘自印度学佛归国,曾住此从事佛经翻译工作达八年之久,并倡议在寺旁建雁塔,用以收藏从印度带回的经像。寺在全盛时有十馀院,室一千八百九十七,僧三百人。自神龙始,进士登科,皇帝均赐宴曲江上,题名雁塔。雁塔今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参阅宋王溥《唐会要.寺》。
慈恩题记
[相关解释]
1.唐代从武则天神龙年间开始,新进士在曲江宴后,即集于慈恩寺塔题名,请同科进士中擅长书法者将金榜诸人姓名写于塔上。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用为考中进士的典故。
1.唐代从武则天神龙年间开始,新进士在曲江宴后,即集于慈恩寺塔题名,请同科进士中擅长书法者将金榜诸人姓名写于塔上。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用为考中进士的典故。
择婿车
[相关解释]
1.唐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1.唐进士放榜﹐例于曲江亭设宴。其日﹐公卿家倾城纵观﹐高车宝马﹐于此选取佳婿。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曳瑟知林
[相关解释]
1.义译"杖林"。曳瑟知,梵语音译,义云"杖"。佛教故事,传说有婆罗门不信释迦身长丈六,乃以丈六竹杖量佛身。婆罗门将杖端增长,佛身亦随长,不可穷究,乃投杖而去,后遂生根成林。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按,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称此林为"杖林",即今之jeshtiban。
1.义译"杖林"。曳瑟知,梵语音译,义云"杖"。佛教故事,传说有婆罗门不信释迦身长丈六,乃以丈六竹杖量佛身。婆罗门将杖端增长,佛身亦随长,不可穷究,乃投杖而去,后遂生根成林。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按,唐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称此林为"杖林",即今之jeshtiban。
柿叶
[相关解释]
1.柿树的叶子。经霜即红。诗文中常用以渲染秋色。 2.《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虔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书,岁久殆遍。"后常用"书柿叶"为勤苦习字的典故。 3.绫名。
1.柿树的叶子。经霜即红。诗文中常用以渲染秋色。 2.《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虔善图山水,好书,常苦无纸,于是慈恩寺贮柿叶数屋,遂往日取叶肄书,岁久殆遍。"后常用"书柿叶"为勤苦习字的典故。 3.绫名。
添前字
[相关解释]
1.唐代新录取的进士,在参加皇帝曲江赐宴之后,即登慈恩寺塔题名留念。如遇未及第时题名处,则在其上添一'前'字,谓之"添前字"。
1.唐代新录取的进士,在参加皇帝曲江赐宴之后,即登慈恩寺塔题名留念。如遇未及第时题名处,则在其上添一'前'字,谓之"添前字"。
郑虔三絶
[相关解释]
1.谓唐郑虔诗﹑书﹑画皆精妙。唐李绰《尚书故实》"郑广文(虔字)学书而病无纸,知慈恩寺有柿叶数间屋,遂借僧房居止,日取红叶学书,岁久殆遍◇自写所制诗并画,同为一卷封进,玄宗御笔书其尾曰'郑虔三絶。'"《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虔善图山水,好书……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絶。'"后世因以赞誉人善画山水或诗﹑书﹑画三者皆精妙。
1.谓唐郑虔诗﹑书﹑画皆精妙。唐李绰《尚书故实》"郑广文(虔字)学书而病无纸,知慈恩寺有柿叶数间屋,遂借僧房居止,日取红叶学书,岁久殆遍◇自写所制诗并画,同为一卷封进,玄宗御笔书其尾曰'郑虔三絶。'"《新唐书.文艺传中.郑虔》"虔善图山水,好书……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帝大署其尾曰'郑虔三絶。'"后世因以赞誉人善画山水或诗﹑书﹑画三者皆精妙。
雁塔
[相关解释]
1.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有比丘经行﹐忽见群雁飞翔﹐戏言曰﹕'今日众僧中食不充﹐摩诃萨埵宜知是时。'言声未絶﹐一雁退飞﹐当其僧前﹐投身自殒。比丘见已﹐具白众僧﹐闻者悲感﹐咸相谓曰﹕'如来设法﹐导诱随机﹐我等守愚﹐遵行渐教……此雁垂诫﹐诚为明导﹐宜旌厚德﹐传记终古。'于是建窣堵波﹐式昭遗烈﹐以彼死雁﹐瘗其下焉。"后因指佛塔。 2.塔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慈恩寺中﹐亦称大雁塔。系唐高宗为追荐其母而建。今为七层。唐代新进士常题名于此。明朱国祯《涌幢小品.雁塔》﹕"塔乃咸阳慈恩寺西浮图院也。沙门玄
1.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有比丘经行﹐忽见群雁飞翔﹐戏言曰﹕'今日众僧中食不充﹐摩诃萨埵宜知是时。'言声未絶﹐一雁退飞﹐当其僧前﹐投身自殒。比丘见已﹐具白众僧﹐闻者悲感﹐咸相谓曰﹕'如来设法﹐导诱随机﹐我等守愚﹐遵行渐教……此雁垂诫﹐诚为明导﹐宜旌厚德﹐传记终古。'于是建窣堵波﹐式昭遗烈﹐以彼死雁﹐瘗其下焉。"后因指佛塔。 2.塔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慈恩寺中﹐亦称大雁塔。系唐高宗为追荐其母而建。今为七层。唐代新进士常题名于此。明朱国祯《涌幢小品.雁塔》﹕"塔乃咸阳慈恩寺西浮图院也。沙门玄
雁塔圣教序
[相关解释]
全称《雁塔三藏圣教序记》,又称《慈恩寺圣教序记》。唐代碑刻。正书。褚遂良书。公元652年镌立。因所刻为唐太宗所撰《三藏圣教序》与唐高宗为太子时所撰[kg4]《述三藏圣教序记》,又立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故名。书法雅丽遒逸,为褚书代表作。
全称《雁塔三藏圣教序记》,又称《慈恩寺圣教序记》。唐代碑刻。正书。褚遂良书。公元652年镌立。因所刻为唐太宗所撰《三藏圣教序》与唐高宗为太子时所撰[kg4]《述三藏圣教序记》,又立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故名。书法雅丽遒逸,为褚书代表作。
题名会
[相关解释]
1.唐代进士试中﹐称同年﹐皆集会于长安慈恩寺塔﹐列书姓名﹐以资纪念﹐谓之"题名会"。
1.唐代进士试中﹐称同年﹐皆集会于长安慈恩寺塔﹐列书姓名﹐以资纪念﹐谓之"题名会"。
题塔
[相关解释]
1.唐代故事,进士报捷,题名于慈恩寺塔◇即用以代指进士及第。
1.唐代故事,进士报捷,题名于慈恩寺塔◇即用以代指进士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