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4 查到相关执法的内容。
带有执法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中执法 [相关解释]
1.即中丞。
于张 [相关解释]
1.西汉于定国张释之的并称。二人先后于文帝景帝时任廷尉,执法皆审慎◇因以"于张"称决狱审慎,执法公正者。
体育道德 [相关解释]
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在体育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中国体育运动以增加人民体质,力争在世界体坛赢得荣誉为宗旨。它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热爱体育事业,勇攀世界高峰;刻苦训练,钻研技术;不伤对手,公平竞争,尊重裁判;对教练工作认真负责,做好日常训练、临场指挥和赛后总结;裁判执法公正等。
先斩后奏 [相关解释]
1.《新五代史.梁臣传.朱珍》"珍偏将张仁遇白珍曰'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后以"先斩后奏"指执法官吏先处决罪犯,然后向上奏闻。 2.今多借以比喻先采取行动﹐然后再上报。
公断 [相关解释]
①由非当事人居中裁断听候众人~。②秉公裁断执法部门自会~。
军正 [相关解释]
1.军中执法官。
刑威 [相关解释]
1.谓严历执法,使民畏慑。 2.刑罚。
劝驾 [相关解释]
1.《汉书·高帝纪下》"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御使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颜师古注引文颖曰"有贤者,郡守身自往劝勉,令至京师,驾车遣之。"后以"劝驾"称劝人任职或作某事。
卧虎 [相关解释]
1.比喻执法严峻或作战勇猛者。 2.喻官职的尊严。 3.比喻残暴凶横之人。 4.比喻山势。
右执法 [相关解释]
1.星官名。在太微右垣,即今室女座β星。
司李 [相关解释]
1.官名。即司理。 2.执法,断案。
司理 [相关解释]
1.执法;主管狱讼刑罚。 2.官名。五代以来,诸州皆有马步狱,以牙校充马步都虞侯,掌刑法。宋太祖以为刑狱人命所系,当选士流任之。开宝六年秋,敕改马步院为司理院,以新进士及选人为之,掌狱讼勘鞠之事,不兼他职。元废。明时用为对推事的别称。 3.主持;掌管。 4.管事;董事。
四臣 [相关解释]
1.四类贤能的臣子。指社稷之臣﹑腹心之臣﹑谏诤之臣﹑执法之臣。
属吏 [相关解释]
1.谓交给执法官吏处理。
平法 [相关解释]
1.犹持法,执法。亦谓执法平正。 2.指公平之法。
悬棒 [相关解释]
1.曹操除洛阳北部尉,造五色棒,悬门之左右,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见《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以"悬棒"指严正执法。
愿法 [相关解释]
1.谓执法恭谨。
执宪 [相关解释]
1.司法,执行法令。 2.执法者。
执法 [相关解释]
1.执行或执掌法令。 2.执法的官吏。王莽时曾改御史为"执法"。 3.星名。
执法如山 [相关解释]
1.执行法令坚定如山,毫不容情。
文吏 [相关解释]
1.文职官吏。 2.文法之吏。指执法吏。
文恶 [相关解释]
1.执法严酷。
文法吏 [相关解释]
1.通晓法令﹑执法严峻的官吏。
斧断 [相关解释]
1.汉武帝曾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持斧至各地巡察执法﹐后因称京外高级官员执法断案为斧断。
斧绣 [相关解释]
1.持斧衣绣衣。古执法使者的仪制。语本《汉书.武帝纪》"遣直指使暴胜之等﹐衣绣衣﹐持斧﹐分部逐捕。"
斧节 [相关解释]
1.皇帝特遣的执法大臣所持之物。斧象征执法之权﹐节表示使者身份。
无害都吏 [相关解释]
1.亦称"无害吏"。 2.汉代官名,见于《汉律》。犹言公平吏。谓能公正执法﹑主持公道的官吏。
明镜高悬 [相关解释]
1.《西京杂记》卷三"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有女子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多以"明镜高悬"比喻官吏执法严明,判案公正,或办事明察秋毫,公平无私。
暴斧 [相关解释]
1.《汉书.隽不疑传》"武帝末,郡国盗贼群起,暴胜之为直指使者,衣绣衣,持斧,逐捕盗贼。"后以"暴斧"指执法大权。
柱后 [相关解释]
1.执法官﹑御史等所戴的一种帽子。也称惠文冠﹑獬豸冠。 2.借指执法官﹑御史等。
柱后惠文 [相关解释]
1.冠名。执法官﹑御史等所戴。 2.执法官和御史的代称。
检法 [相关解释]
1.宋尚书省负责检查执法之事的部门。
棱官 [相关解释]
1.古称御史执法之官。言其有威。
正色直绳 [相关解释]
1.谓严正执法。
獬廳 [相关解释]
1.即獬豸。 2.指古代御史等执法官戴的獬豸冠。 3.指代御史等执法官。
獬豸冠 [相关解释]
1.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 2.指御史等执法官吏。
申绳 [相关解释]
1.执法。
绣斧 [相关解释]
1.汉武帝天汉二年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杖斧持节,至各地巡捕群盗。见《汉书.武帝纪》◇遂以"绣斧"指皇帝特派的执法大员。
绣衣执法 [相关解释]
1.即绣衣直指。
置法 [相关解释]
1.立法;执法。
能刑 [相关解释]
1.善于执法用刑。
虞候 [相关解释]
1.古官名。守望山泽之官。 2.古官名。宇文泰相西魏﹐始置虞候都督﹐后因设虞候之官﹐职掌不尽相同。隋为东宫禁卫官﹐掌侦察﹑巡逻。唐代后期有都虞候﹐为军中执法的长官﹐五代时都虞候为侍卫亲军的高级军官。宋代沿置﹐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步军司均置都虞候﹐位次于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此外又有将虞候﹑院虞候等低级武职。 3.宋时官僚雇用的侍从。南宋时在临安可向"行老"雇用。参阅宋吴自牧《梦粱录.雇觅人力》。
行度 [相关解释]
1.执法。 2.运行的度数。
豸冠 [相关解释]
1.即獬豸冠。 2.借指纠察﹑执法的官员。
豸簪 [相关解释]
1.刻有獬豸形的发簪,古代监察﹑执法官所用。
豸绣 [相关解释]
1.古时监察﹑执法官所穿的绣有獬豸图案的官服。 2.借指监察﹑执法官。
豸衣 [相关解释]
1.古时监察﹑执法等官员所穿的官服,因其上绣有獬豸,故称。 2.借指御史。
豸补 [相关解释]
1.旧时监察﹑执法等官员所穿的官服。其前胸﹑后背缀有金线或采丝绣成的补子,图形为獬豸,故称。
豸袍 [相关解释]
1.古代监察﹑执法等官员所穿的袍服,因其上绣有獬豸,故称。
邦宪 [相关解释]
1.《诗.小雅.六月》"文武吉甫,万邦为宪。"毛传"宪,法也。"后因以"邦宪"指国家大法。 2.借指执法官,如御史大夫,刑部尚书﹑侍郎等。
铁柱 [相关解释]
1.铁铸的柱子。 2.即柱卷。语出《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纚为展筒﹐铁柱卷﹐执法者服之。"刘昭注引荀绰《晋百官表》﹕"铁柱﹐言其厉直不曲桡。"
铁豸 [相关解释]
1.指豸冠。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冠之柱卷系铁铸成﹐故称。
霜宪 [相关解释]
1.指御史台。 2.借指执法严刻峻厉。
露节 [相关解释]
1.持节。意谓施令﹑执法。 2.指竹。 3.指寒秋时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