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7 查到相关捐纳的内容。
带有捐纳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例生
[相关解释]
1.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清康熙时,因筹饷而特许由捐纳取得府﹑州﹑县学的生员资格。此种生员称为例生或饷生,不久停止。
1.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清康熙时,因筹饷而特许由捐纳取得府﹑州﹑县学的生员资格。此种生员称为例生或饷生,不久停止。
例监
[相关解释]
1.监生名目之一。明清时,由援例捐纳取得监生资格的称为例监,亦称捐监。
1.监生名目之一。明清时,由援例捐纳取得监生资格的称为例监,亦称捐监。
例贡
[相关解释]
1.清代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因为不由考选而由生员援例捐纳,故称例贡,不算正途。 2.按规定旧例进贡。
1.清代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因为不由考选而由生员援例捐纳,故称例贡,不算正途。 2.按规定旧例进贡。
指分
[相关解释]
1.指点安排。 2.清制,内外官员分发,由吏部抽签而定。自捐纳行,候补官可出钱自请分发到某省某衙门,称为指分。
1.指点安排。 2.清制,内外官员分发,由吏部抽签而定。自捐纳行,候补官可出钱自请分发到某省某衙门,称为指分。
指省
[相关解释]
1.清代行捐纳制,士民捐资取得官员资格后,再出一笔费用,指定到自己希望的省分去候补,叫"指省"。
1.清代行捐纳制,士民捐资取得官员资格后,再出一笔费用,指定到自己希望的省分去候补,叫"指省"。
捐局
[相关解释]
1.清代专掌捐纳事务的机关。其在中央者为京捐局,在地方者为外捐局。
1.清代专掌捐纳事务的机关。其在中央者为京捐局,在地方者为外捐局。
捐班
[相关解释]
1.捐纳出身的官吏。
1.捐纳出身的官吏。
捐纳
[相关解释]
1.捐资纳粟换取官职﹑官衔。此制起于秦汉,称纳粟。清中叶后大盛,称为捐纳。朝廷视为正项收入,明订价格行之,加剧吏治腐败,成为一大弊政。
1.捐资纳粟换取官职﹑官衔。此制起于秦汉,称纳粟。清中叶后大盛,称为捐纳。朝廷视为正项收入,明订价格行之,加剧吏治腐败,成为一大弊政。
捐职
[相关解释]
1.谓捐纳得官。
1.谓捐纳得官。
捐花样
[相关解释]
1.清代因捐纳得官者多,补缺不易,又定出捐花样的办法。捐花样者得优先补缺,有遇缺先﹑前先﹑尽先等名目。并扩展到科举出身及其他非捐纳官员。
1.清代因捐纳得官者多,补缺不易,又定出捐花样的办法。捐花样者得优先补缺,有遇缺先﹑前先﹑尽先等名目。并扩展到科举出身及其他非捐纳官员。
杂途
[相关解释]
1.异途。清代指由捐纳或议叙而取得官职。
1.异途。清代指由捐纳或议叙而取得官职。
正贡
[相关解释]
1.谓正途出身的贡生。别于例贡(即捐纳取得的贡生)。
1.谓正途出身的贡生。别于例贡(即捐纳取得的贡生)。
纳粟
[相关解释]
1.古代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 2.明清两代富家子弟捐纳财货进国子监为监生,可直接参加省城﹑京都的考试,称纳粟。
1.古代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 2.明清两代富家子弟捐纳财货进国子监为监生,可直接参加省城﹑京都的考试,称纳粟。
纳贡
[相关解释]
1.古代诸侯向天子贡献财物土产。 2.明代科举制度准许人捐纳钱财入国子监,由生员捐纳者称纳贡,而由普通民人捐纳者称例监。清代有例贡,性质相近。
1.古代诸侯向天子贡献财物土产。 2.明代科举制度准许人捐纳钱财入国子监,由生员捐纳者称纳贡,而由普通民人捐纳者称例监。清代有例贡,性质相近。
输粟
[相关解释]
1.运送谷物。 2.古代农户向官府捐纳粮食。 3.明清时,富家子弟为得功名﹑官职而捐纳财货于官府,称输粟。
1.运送谷物。 2.古代农户向官府捐纳粮食。 3.明清时,富家子弟为得功名﹑官职而捐纳财货于官府,称输粟。
辽生
[相关解释]
1.指明代因捐纳助辽饷而入监的生员。
1.指明代因捐纳助辽饷而入监的生员。
过班
[相关解释]
1.清代官吏因保举或捐纳迁升官阶。道员为最高班次,以下则知府,同知﹑通判﹑知州﹑知县﹑佐杂各为一班,分别称为道班﹑府班,同通州县班﹑佐杂班。
1.清代官吏因保举或捐纳迁升官阶。道员为最高班次,以下则知府,同知﹑通判﹑知州﹑知县﹑佐杂各为一班,分别称为道班﹑府班,同通州县班﹑佐杂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