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1 查到相关文德的内容。
带有文德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东都 [相关解释]
1.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1)商代指商丘,在殷(殷墟)之东。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左传·定公四年》"封畛土略……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搜。"杨伯峻注"相土,殷商之祖。《太平御览》八十二引《竹书纪年》云'后相即位,居商丘。'则,相土之东都为今河南商丘县。"一说指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参阅《通鉴地理通释》卷四。(2)西周指洛邑,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在镐京之东。《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成王合诸侯城成周,以为东都,崇文德焉。"(3)东汉都洛阳,在西汉京都长安之东『班固有《东都赋》。(4)隋唐
允文 [相关解释]
1.谓有文德。
内禅 [相关解释]
1.古代,帝王传位给内定的继承人称"内禅"。晋干宝《晋纪论晋武帝革命》"尧舜内禅﹐体文德也;汉魏外禅﹐顺大名也。"后多指帝王身在而传位于子弟。
前文人 [相关解释]
1.前代有文德的人。周时贵族对其先人的敬美之称。
圣文 [相关解释]
1.指圣人的文章典籍。 2.谓天子的文德。 3.指周文王。 4.指汉文帝。
备乐 [相关解释]
1.指具备文德﹑尽善尽美的音乐。
干羽 [相关解释]
1.古代舞者所执的舞具。文舞执羽,武舞执干。 2.指文德教化。
徽文 [相关解释]
1.盛美之文德。 2.美好的诗文。
慈恩寺 [相关解释]
1.唐代寺院名。旧寺在陕西长安东南曲江北,宋时已毁,仅存雁塔(大雁塔)。今寺为近代新建,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治(高宗)为太子时,就隋无漏寺旧址为母文德皇后追福所建,故名慈恩寺。唐玄奘自印度学佛归国,曾住此从事佛经翻译工作达八年之久,并倡议在寺旁建雁塔,用以收藏从印度带回的经像。寺在全盛时有十馀院,室一千八百九十七,僧三百人。自神龙始,进士登科,皇帝均赐宴曲江上,题名雁塔。雁塔今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参阅宋王溥《唐会要.寺》。
文事 [相关解释]
1.文德教化之事。 2.非军事方面的事情。 3.文才;文章之事。
文友 [相关解释]
1.《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原指以文德交友◇称以诗文相交的朋友。
文告 [相关解释]
1.以文德告谕。 2.政府机关发布的通告。
文命 [相关解释]
1.文德教命。 2.传说为夏禹之名。
文德 [相关解释]
1.指礼乐教化。与"武功"相对。 2.写文章的道德。
文德殿 [相关解释]
1.宋代宫殿名。
文德班 [相关解释]
1.宋代称文武京官每日赴文德殿立班。
文惠 [相关解释]
1.文德恩惠◇多用为谥号。
文昭 [相关解释]
1.文德昭著。 2.谓宗庙位次。文王之子为昭。
文武 [相关解释]
1.文德与武功;文治与武事。 2.特指武事﹑军事。 3.文才和武略。 4.文臣和武将﹐文武官员。 5.犹言温猛。指文火和武火。 6.周文王与周武王。
文母 [相关解释]
1.文德之母。对后妃的称颂。
文薄 [相关解释]
1.谓文德浇薄。
文风 [相关解释]
1.文章的风格。 2.使用语言文字的作风。 3.学文的风气。 4.文德教化之风。
未牌 [相关解释]
1.《宋史.律历志三》"国朝复挈壶之职,专司辰刻,署置于文德殿门内之东偏,设鼓楼﹑钟楼于殿庭之左右。其制有铜壶﹑水称﹑渴乌﹑漏箭﹑时牌﹑契之属……牌以告时于昼。"原注"牌有七,自卯至酉用之,制以牙,刻字填金。"牌,原指报时的牙牌,后因以称未时为未牌,即今十三时至十五时。
烈文 [相关解释]
1.光明文采。《诗.周颂.烈文》"烈文辟公,锡兹祉福。"郑玄笺"光文百辟卿士。"孔颖达疏"汝等有是光明文章者君人之辟公。"高亨注"烈,光明;文,有文采。"一说指武功文德。马瑞辰通释"《周书.谥法解》'有功安民曰烈','烈'﹑'文'二字平列,烈言其功,文言其德也。"
睿文 [相关解释]
1.指皇帝的文德。
绍衣 [相关解释]
1.《书.康诰》"今民将在祇遹乃文考,绍闻衣德言。"孔传"今治民将在敬循汝文德之父,继其所闻,服行其德言,以为政教。"孙星衍疏"依或为衣。言今之人,将在敬述文王,继其旧闻,依其德言。"曾运干正读"衣当为殷……言今民将察汝之敬述乃文考,绍文考所闻殷之德言与否也。"诸说不异◇以"绍衣"为典故,谓承继旧闻善事,奉行先人之德化教言。
至文 [相关解释]
1.最有文德。谓德行完备。 2.最有文饰。 3.最好或极好的文章。
舞干 [相关解释]
1.《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后遂以"舞干"指文德感化。
艺祖 [相关解释]
1.亦作"萟祖"。 2.有文德之祖。《书.舜典》"归,格于艺祖,用特。"孔传"巡守四岳,然后归告至文祖之庙。艺,文也。"孔颖达疏"才艺文德,其义相通,故蓺为文也。"后用以为开国帝王的通称。
质文 [相关解释]
1.谓其资质具有文德。 2.实质内容与外在形式。 3.质朴与华美。
重华 [相关解释]
1.虞舜的美称。《书.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孔传"华,谓文德。言其光文重合于尧,俱圣明。"《楚辞.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一说,舜目重瞳,故名。《史记.五帝本纪》"虞舜者,名曰重华。"张守节正义"﹝舜﹞目重瞳子,故曰重华。"后亦用以代称帝王。 2.旧喻帝王功德相继,累世升平。 3.岁星的别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