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0 查到相关朔日的内容。
带有朔日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上日
[相关解释]
1.朔日,即农历初一。《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孔传"上日,朔日也。"《初学记》卷四引隋杜台卿《玉烛宝典》"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曰上日。"清金农《元日过张少府小饮花下》诗"仙尉逢梅福,同为上日吟。"一说上日指阴历每月上旬之吉日。 2.佳日,佳节。
1.朔日,即农历初一。《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孔传"上日,朔日也。"《初学记》卷四引隋杜台卿《玉烛宝典》"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曰上日。"清金农《元日过张少府小饮花下》诗"仙尉逢梅福,同为上日吟。"一说上日指阴历每月上旬之吉日。 2.佳日,佳节。
侧匿
[相关解释]
1.缩缩行迟貌。古天文谓朔日而月亮见于东方。 2.阴险奸诈。
1.缩缩行迟貌。古天文谓朔日而月亮见于东方。 2.阴险奸诈。
偏食
[相关解释]
1.日偏食和月偏食的统称。在朔日,如果地面上某一部分落在月球的半影之内,当地的人便会看见太阳的一部分被月球掩蔽,称为"日偏食"。在望日,如果月球的一部分落在地影之内,地面的人便会看见月球的一部分被地影掩蔽,称为"月偏食"。参见"日食"﹑"月食"。 2.只爱吃某几种食物的不良习惯,如只爱吃鱼﹑肉,而不爱吃蔬菜。 3.喻特殊优遇。
1.日偏食和月偏食的统称。在朔日,如果地面上某一部分落在月球的半影之内,当地的人便会看见太阳的一部分被月球掩蔽,称为"日偏食"。在望日,如果月球的一部分落在地影之内,地面的人便会看见月球的一部分被地影掩蔽,称为"月偏食"。参见"日食"﹑"月食"。 2.只爱吃某几种食物的不良习惯,如只爱吃鱼﹑肉,而不爱吃蔬菜。 3.喻特殊优遇。
元朔
[相关解释]
1.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日。
1.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日。
全食
[相关解释]
1.亦作"全蚀"。 2.天文学名词。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简称。在朔日,如果地面上某一部分处在月影之内,则在其本影内的人完全见不到太阳,称"日全食"。在望日,如果地影掩蔽整个月球,地面上的人便见不到月球,称"月全食"。
1.亦作"全蚀"。 2.天文学名词。日全食或月全食的简称。在朔日,如果地面上某一部分处在月影之内,则在其本影内的人完全见不到太阳,称"日全食"。在望日,如果地影掩蔽整个月球,地面上的人便见不到月球,称"月全食"。
告月
[相关解释]
1.指古代诸侯每月朔日行告庙听政之礼。又称"告朔"。
1.指古代诸侯每月朔日行告庙听政之礼。又称"告朔"。
告朔
[相关解释]
1.周制,天子于每年季冬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叫"告朔"。 2.指诸侯于每月朔日(阴历初一)行告庙听政之礼。 3.泛指于朔日祭祀鬼神。 4.见"告朔饩羊"。
1.周制,天子于每年季冬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叫"告朔"。 2.指诸侯于每月朔日(阴历初一)行告庙听政之礼。 3.泛指于朔日祭祀鬼神。 4.见"告朔饩羊"。
告朔(gù-)
[相关解释]
①周代制度,天子于每年秋冬之交把下一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颁告朔于邦国。②指诸侯于每月朔日(夏历初一)向宗庙行祭告听政之礼;诸侯必每月告朔听政,因朝宗庙。
①周代制度,天子于每年秋冬之交把下一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颁告朔于邦国。②指诸侯于每月朔日(夏历初一)向宗庙行祭告听政之礼;诸侯必每月告朔听政,因朝宗庙。
奉元历
[相关解释]
1.历法名。宋熙宁七年卫朴造。 2.宋南渡后﹐其法已散失。清李锐据《元史.历志》﹐补算岁日朔日﹐可借以考见梗概。
1.历法名。宋熙宁七年卫朴造。 2.宋南渡后﹐其法已散失。清李锐据《元史.历志》﹐补算岁日朔日﹐可借以考见梗概。
定朔
[相关解释]
1.我国古代历法家以日﹑月黄经度相等的时刻定为朔。以这天为朔日,称定朔。定朔较平朔更为精确。南朝宋何承天首倡,唐初始采用。
1.我国古代历法家以日﹑月黄经度相等的时刻定为朔。以这天为朔日,称定朔。定朔较平朔更为精确。南朝宋何承天首倡,唐初始采用。
尧蓂
[相关解释]
1.相传帝尧阶前所生的瑞草。此草每月朔日生一荚,至月半,积至十五荚。十六日起,日落一荚,月末而尽。小建则余一荚,萎而不落。见《竹书纪年》卷上。 2.指时序﹑光阴。
1.相传帝尧阶前所生的瑞草。此草每月朔日生一荚,至月半,积至十五荚。十六日起,日落一荚,月末而尽。小建则余一荚,萎而不落。见《竹书纪年》卷上。 2.指时序﹑光阴。
履端
[相关解释]
1.年历的推算始于正月朔日,谓之"履端"。《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杜预注"步历之始,以为术之端首。"孔颖达疏"履,步也,谓推步历之初始,以为术历之端首……历之上元,必以日月全数为始,于前更无余分,以此日为术之端首,故言履端于始也。"后因以指正月初一。 2.指帝王初即位改元。 3.泛指事物的开始。
1.年历的推算始于正月朔日,谓之"履端"。《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杜预注"步历之始,以为术之端首。"孔颖达疏"履,步也,谓推步历之初始,以为术历之端首……历之上元,必以日月全数为始,于前更无余分,以此日为术之端首,故言履端于始也。"后因以指正月初一。 2.指帝王初即位改元。 3.泛指事物的开始。
庂慝
[相关解释]
1.朔日月见于东方之象。
1.朔日月见于东方之象。
弦朔
[相关解释]
1.指农历每月的初七﹑八,廿二﹑三日(弦日)和初一日(朔日)。 2.指岁月。 3.喻彼此间隔,难通音信。
1.指农历每月的初七﹑八,廿二﹑三日(弦日)和初一日(朔日)。 2.指岁月。 3.喻彼此间隔,难通音信。
改朔
[相关解释]
1.变换朔日。指经过一个月。朔,农历初一。 2.更改正朔。借指改换朝代。
1.变换朔日。指经过一个月。朔,农历初一。 2.更改正朔。借指改换朝代。
日完
[相关解释]
1.一天所做的事情。 2.谓太阳完整无缺。指朔日不发生日蚀。古代迷信认为是天下太平的征兆。
1.一天所做的事情。 2.谓太阳完整无缺。指朔日不发生日蚀。古代迷信认为是天下太平的征兆。
月吉
[相关解释]
1.农历每月初一或指正月初一。《周礼.地官.族师》"各掌其族之戒令政事,月吉,则属民而读邦法,书其孝弟睦媋有学者。"郑玄注"月吉,每月朔日也。"贾公彦疏引杜子春曰"当为正月吉日。"一说指一月中的吉日。参阅清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朔日不谓之吉日》。
1.农历每月初一或指正月初一。《周礼.地官.族师》"各掌其族之戒令政事,月吉,则属民而读邦法,书其孝弟睦媋有学者。"郑玄注"月吉,每月朔日也。"贾公彦疏引杜子春曰"当为正月吉日。"一说指一月中的吉日。参阅清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朔日不谓之吉日》。
月朔
[相关解释]
1.每月的朔日。指旧历初一。 2.旧历每月以朔日为起点﹐约三十日一周期为一月。一月一朔﹐故用以指一个月。
1.每月的朔日。指旧历初一。 2.旧历每月以朔日为起点﹐约三十日一周期为一月。一月一朔﹐故用以指一个月。
月节
[相关解释]
1.指旧历一个月。因月相变化的节律为农历一个月。 2.指朔日。因新月之生﹐必于初一﹐故称。
1.指旧历一个月。因月相变化的节律为农历一个月。 2.指朔日。因新月之生﹐必于初一﹐故称。
朔参官
[相关解释]
1.能在朔日(旧历每月初一)朝参的官员。
1.能在朔日(旧历每月初一)朝参的官员。
朔奠
[相关解释]
1.谓人死未葬﹐在朔日以新味祭奠。
1.谓人死未葬﹐在朔日以新味祭奠。
朔日
[相关解释]
1.旧历每月初一日。
1.旧历每月初一日。
朔晦
[相关解释]
1.朔日和晦日。旧历每月初一日和最末一日。
1.朔日和晦日。旧历每月初一日和最末一日。
朔望
[相关解释]
朔日与望日。即夏历每月初一和十五潮汐随朔望而有所变异。
朔日与望日。即夏历每月初一和十五潮汐随朔望而有所变异。
朔法
[相关解释]
1.确定朔日的方法。
1.确定朔日的方法。
气朔
[相关解释]
1.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文选.王融》"挈壶宣夜﹐辩气朔于灵台。"李善注"《周礼.夏官》曰'挈壶氏掌悬壶。'蔡邕《天文志》曰'言天体者有三家,其一曰宣夜。'郑氏《毛诗笺》曰'天子有灵台者﹐所以观祲象﹐察气之妖祥。'《左氏传》曰'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云物。'"后亦以泛指节气﹐岁时。
1.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文选.王融》"挈壶宣夜﹐辩气朔于灵台。"李善注"《周礼.夏官》曰'挈壶氏掌悬壶。'蔡邕《天文志》曰'言天体者有三家,其一曰宣夜。'郑氏《毛诗笺》曰'天子有灵台者﹐所以观祲象﹐察气之妖祥。'《左氏传》曰'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云物。'"后亦以泛指节气﹐岁时。
祥荚
[相关解释]
1.蓂荚。传说唐尧时瑞草名。相传每月朔日始一日生一荚,十六日后一日落一荚,月晦而尽,故又名历荚。
1.蓂荚。传说唐尧时瑞草名。相传每月朔日始一日生一荚,十六日后一日落一荚,月晦而尽,故又名历荚。
节朔
[相关解释]
1.节日和朔日。亦泛指节日。
1.节日和朔日。亦泛指节日。
视朔
[相关解释]
1.古代天子﹑诸侯每月朔日祭告祖庙后,在太庙听政,称"视朔"。
1.古代天子﹑诸侯每月朔日祭告祖庙后,在太庙听政,称"视朔"。
迎日
[相关解释]
1.指古代帝王于正月朔日或春分日出东郊迎祭太阳。 2.向日;随日。
1.指古代帝王于正月朔日或春分日出东郊迎祭太阳。 2.向日;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