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22 查到相关正错的内容。
带有正错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匡救弥缝
[相关解释]
1.《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后以"匡救弥缝"谓纠正错误,弥补阙失。
1.《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后以"匡救弥缝"谓纠正错误,弥补阙失。
匡谬正俗
[相关解释]
1.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1.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弘文馆
[相关解释]
1.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避太子李弘名,改曰昭文馆。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仍改弘文馆。因学生出身贵族,不专经业,开元以后,令依国子监生例考试,惟帖经减半。明初亦设弘文馆,不久即废。宣德间,复建弘文阁,不久并入文渊阁。
1.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避太子李弘名,改曰昭文馆。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仍改弘文馆。因学生出身贵族,不专经业,开元以后,令依国子监生例考试,惟帖经减半。明初亦设弘文馆,不久即废。宣德间,复建弘文阁,不久并入文渊阁。
指正
[相关解释]
①指出并改正错误这一现象是我们竭力想要指正的。②指教订正请读者指正。
①指出并改正错误这一现象是我们竭力想要指正的。②指教订正请读者指正。
攘鸡
[相关解释]
1.《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后以"攘鸡"为未能及时改正错误的典故。
1.《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后以"攘鸡"为未能及时改正错误的典故。
改过自新
[相关解释]
1.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1.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改过迁善
[相关解释]
1.改正错误,决心向善。语本《易.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1.改正错误,决心向善。语本《易.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朝过夕改
[相关解释]
1.早晨闻过﹐晩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
1.早晨闻过﹐晩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
校勘(jiào-)
[相关解释]
校对原书,勘正错误。指对同一书籍,用不同版本或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考订其文字异同和正误真伪。
校对原书,勘正错误。指对同一书籍,用不同版本或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考订其文字异同和正误真伪。
校改
[相关解释]
校对并改正错误。
校对并改正错误。
正误
[相关解释]
1.勘正错误。
1.勘正错误。
正错
[相关解释]
1.平正地放置。错,通"措"。
1.平正地放置。错,通"措"。
省改
[相关解释]
1.反省并改正错误。
1.反省并改正错误。
眉批
[相关解释]
在图书的书眉或文稿上方空白处所写的批注。一般为读书心得、评语、订正错误、校雠文字和音注等。
在图书的书眉或文稿上方空白处所写的批注。一般为读书心得、评语、订正错误、校雠文字和音注等。
矫讹
[相关解释]
1.矫正错讹。
1.矫正错讹。
纠错
[相关解释]
1.纠缠交错。 2.纠正错误。
1.纠缠交错。 2.纠正错误。
绳愆纠谬
[相关解释]
1.谓举发过失,纠正错误。
1.谓举发过失,纠正错误。
自新
[相关解释]
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改过自新|你能悔过自新,我们是欢迎的。
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改过自新|你能悔过自新,我们是欢迎的。
警戒
[相关解释]
①告诫人使注意改正错误。也作警诫。②军队为防备敌人的侦察和突然袭击而采取保障措施~哨ㄧ加强~。
①告诫人使注意改正错误。也作警诫。②军队为防备敌人的侦察和突然袭击而采取保障措施~哨ㄧ加强~。
较讹
[相关解释]
1.校正错误。
1.校正错误。
辩正
[相关解释]
辩明是非,改正错误。也作辩正。
辩明是非,改正错误。也作辩正。
鼻垩挥斤
[相关解释]
1.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比喻指正错误。典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1.挥舞斧头削除鼻端之垩。比喻指正错误。典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