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红的内容。
带有红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丈红 [相关解释]
1.蜀葵的别称。
一串红 [相关解释]
1.多年生草本植物。夏秋顶生总状花序,花成串。花冠唇形,花萼钟状,皆鲜红。花谢后花萼仍鲜红,可供观赏。亦有开紫花和白花的品种,称一串紫和一串白。
一勺烩 [相关解释]
1.犹言一锅煮。比喻不分青红皂白,对一切事或一切人都同样处理。
一回 [相关解释]
1.一次;一度。 2.一会儿。 3.章回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每一章称为一回。说书的一个段落也叫一回。
一层楼 [相关解释]
蒙古文长篇小说。清代尹湛纳希作。三十二回。以一个蒙古贵族的家庭生活为背景,描写贵族公子贲璞玉与三位表姐的爱情、婚姻悲剧。小说明显受《红楼梦》影响。另有续书名《泣红亭》。
一捻红 [相关解释]
1.牡丹的一种。 2.山茶花的别名。
一攍红 [相关解释]
1.牡丹花的一种。
一轮 [相关解释]
1.表数量。用称圆月﹑红日等。 2.表数量。用称循环一次的事物或动作。 3.特指月亮。 4.表动量。犹一转。
丁果仙(1909-1972) [相关解释]
晋剧演员。艺名果子红,直隶束鹿(今属河北)人。女。七岁学艺,先习青衣,后改须生。是晋剧史上第一个女须生。嗓音洪亮,擅用多种唱腔表现人物感情,形成独特风格,世称丁派”。擅演《双罗衫》、《走雪山》等剧。曾任山西省晋剧院副院长、山西省戏曲学校校长。
丁香 [相关解释]
丁香1①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卵圆形或肾脏形,花紫色或白色,有香味,花冠长筒状。供观赏。②这种植物的花。‖也叫丁香花或紫丁香。 丁香2[dīngxiāng]常绿 乔木,叶子长椭圆形,花淡红色,果实长球形。生在热带地方。花可入药,种子可以榨丁香油,用做芳香剂。
七叶树 [相关解释]
1.落叶乔木。叶子对生,掌状复叶,花白色,略带红晕,蒴果黄褐色,是著名的观赏植物。木材黄白色,花纹致密,可制精致家具。
七夕红 [相关解释]
1.荔枝的一种。
七根火柴 [相关解释]
短篇小说。王愿坚作。1958年发表。长征途中,暴雨倾泻在大草原上。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火柴交给战友,请他转交给党组织。言毕,安然地闭上了眼睛。那位战友追上队伍,为战士们点燃了篝火,然后将余下的六根火柴和党证交给了指导员。作品细节描写感人,表现了革命战士的高尚品格。
七色 [相关解释]
1.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亦泛指多种颜色。 2.七类。
三大纪律 [相关解释]
1.从红军时代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就要求普遍遵守的三条主要纪律。内容前后稍有不同,最终定为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
三案 [相关解释]
1.指明宫庭中发生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的梃击案﹑光宗泰昌元年的红丸案和熹宗天启初的移宫案。当时奸党首领魏忠贤借此为名,编《三朝要典》一书,以诬陷东林党人,成为明代历史上著名的三大案。
三红秀才 [相关解释]
1.宋应子和工诗,有名句"两岸夕阳红"﹑"蜡炬短烧红"﹑"风过落花红",时人称为"三红秀才"。
三面红旗 [相关解释]
1.一九五八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与大跃进﹑人民公社合称三面红旗。
上三旗 [相关解释]
1.清顺治后,将皇家军队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镶黄﹑正黄﹑正白称为"上三旗",为皇帝亲兵。正红﹑正蓝﹑镶白﹑镶红﹑镶蓝称为"下五旗",由宗室诸王﹑贝勒﹑贝子等分统,驻守京师及各地∠称"满洲八旗"。
上大人 [相关解释]
1.旧时学童入学,教师多写"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二"等语,供描红习字之用。取其笔画简单,便于学童诵读习写。按,敦煌写本已有此语。《续传灯录》卷十二及《五灯会元》等书亦有记载,文字稍有变更。盖自唐末起已作为学童习字的启蒙教材◇因以"上大人"比喻极简单浅近的文字。
下五旗 [相关解释]
1.清代兵制。顺治后,满州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正红﹑正蓝﹑镶白﹑镶红﹑镶蓝称为下五旗,由诸王﹑贝勒﹑贝子等分统,驻守京师及各地。
不问青红皂白 [相关解释]
1.不分皂白。
丘疹 [相关解释]
1.皮肤表面由于某些疾病而起的半球形小疙瘩,多为红色。
东方 [相关解释]
①东①~红,太阳升。②(dōngfāng)指亚洲(习惯上也包括埃及)。
东非大裂谷 [相关解释]
也称东非大地堑”或非洲大裂谷”。世界陆地上最长的断层陷落带。纵贯非洲大陆东部,长4000多千米。向北经红海延至西亚的死海约旦河谷地,总长6400多千米。裂谷两侧陡崖壁立,谷底分布着一系列洼地、盆地和湖泊。多火山、地震。有著名的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等。
两头蛇 [相关解释]
1.蛇之一种。无毒,尾圆钝,骤看颇象头,且有与头相同的行动习性,故名。古人传说见之者死『贾谊《新书·春秋》"孙叔敖之为婴儿也﹐出游而还﹐忧而不食。其母问其故﹐泣而对曰'今日吾见两头蛇﹐恐去死无日矣。'其母曰'今蛇安在?'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吾恐他人又见﹐吾已埋之也。'其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上》"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两头蛇﹐岭外多此类。时有如小指大者﹐长尺余﹐腹下鳞红皆锦文。一头有口眼﹐一头
两报一刊 [相关解释]
1.《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的合称。"文化大革命"中"两报一刊"经常联合发表社论或文章,故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相关解释]
即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1990年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 [相关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为人民利益而战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初称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创建了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红军第二十五军、陕北红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开展土地革命。1935年遵义会议后,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并胜利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在敌人后方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力军。解放战争时期,改称中
中国工农红军 [相关解释]
简称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由中国工农革命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工农武装于1928年5月25日后陆续改称。曾组成第一、二、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1934年10月后陆续长征,并胜利到达陕北。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称八路军和新四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 [相关解释]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1930年7月始先后由红军第二、六军团和第三十二军组成∝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委。曾在湘鄂川黔苏区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1935年11月开始长征。次年10月到达陕甘苏区。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一二∈Α
中国林蛙 [相关解释]
又称哈士蟆”。两栖纲,蛙科。背部土灰色,散有黄色和红色斑点。眼后有深色三角斑。栖息于阴湿的山坡树丛和溪流中。分布于中国北部。雌蛙输卵管的干制品为哈士蟆油,是一种滋补品。
中国红十字会 [相关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领导下的人民卫生救护团体。协助政府各有关部门从事群众卫生、社会福利和灾害救济等工作。成立于1904年,采用日内瓦公约规定的白底红十字为标志。总会设在北京。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相关解释]
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武汉革命政府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1927年3月创办于武昌黉巷(今红巷)13号。邓演达、毛泽东等任农讲所常务委员。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共八百余人。学习内容有农民问题、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社会进化史、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军事等。曾组织学员参加平定夏斗寅叛变。不少学员在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中央红军 [相关解释]
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中央革命根据地 [相关解释]
又称中央苏区”。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到达赣南、闽西地区,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1930年8月组成红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委。1931年1月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苏区中央局。同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毛泽东任主席。从此,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根据地军民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一至四次围剿”。中央红军发展到六个军团,共十余万人。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被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 [相关解释]
1931年7月,蒋介石调集三十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主力绕道千里,在敌军主力背后发动攻击。敌军始终无法与红军主力决战,在往来奔波中饥疲沮丧,被迫退却§军乘势追击,共歼敌三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 [相关解释]
1931年4月,蒋介石调集二十万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以少数红军配合地方武装阻击、迟滞敌人,集中主力攻击敌军薄弱环节。在半个月内连打五仗,横扫350千米,共歼敌军三万多人、缴枪二万余支,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 [相关解释]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约五十万人的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这时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的错误战略已在红军中取得统治地位,他们否定毛泽东正确的战略战术,在反围剿”开始时实行军事冒险主义,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集中主力进攻敌军坚固阵地,使红军遭受重大伤亡。随后又实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六路分兵,全线防御,进行短促突击”,与敌拼消耗,完全陷于被动地位◇又实行逃跑主义,于1934年10月仓卒命令中共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八万多人撤离根据地,进行长征。
中央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 [相关解释]
1932年底,蒋介石调集三十多个师的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1933年2、3月间,红一方面军在朱德、周恩来指挥下,两次设伏,共歼敌近三个师,俘敌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剿”。
中女 [相关解释]
1.女红能力居中等的女子。
中巴公路 [相关解释]
从新疆喀什到巴基斯坦塔科特。因翻越喀喇昆仑山脉,又称喀喇昆仑公路。全长1036千米,中国境内喀什至红其拉甫达坂口岸长420千米。1979年建成通车。是联系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国际公路干线。
中暑(zhòng-) [相关解释]
在烈日下或高温高湿环境中,由于体热发散困难,体温调节能力不能适应而出现的症状。常表现为头痛、心悸、恶心、呕吐、皮肤干燥灼红、体温上升,严重时出现肌肉痉挛、谵妄、意识不清,甚至死亡。
中耳炎 [相关解释]
1.中耳发炎的病,多由于感冒﹑麻疹﹑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引起,病原体多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症状是耳朵内剧痛﹑听力减退﹑耳鸣﹑发高烧﹑耳内流脓,严重时鼓膜穿孔。
丸赤白 [相关解释]
1.汉代长安少年谋杀官吏时,以三色弹丸抓阄,得红丸者杀武吏,得黑丸者杀文吏,得白丸者于同伴被杀时主丧事。事见《汉书.酷吏传.尹赏》◇为暗杀官吏的典实。
丹凤 [相关解释]
1.头和翅膀上的羽毛为红色的凤鸟。 2.喻下达诏书的使者。亦指诏书。 3.指丹凤城或丹凤阙﹑丹凤门﹑丹凤楼。亦借称帝都﹑朝廷。 4.喻杰出者。
丹叶 [相关解释]
1.红叶。
丹地 [相关解释]
1.染红地面。 2.古代帝王宫殿中涂饰着红色的地面,因用以指朝廷。
丹垩 [相关解释]
1.涂红刷白,泛指油漆粉刷。垩,一种白色土。 2.粉刷的墙壁。 3.犹修饰。
丹居 [相关解释]
1.古时宫殿多用红色涂饰,故用以称宫殿。
丹帱 [相关解释]
1.红色的帷幕。
丹彩 [相关解释]
1.亦作"丹采"。亦作"丹彩"。 2.朱红的色彩。 3.喻词藻。
丹曦 [相关解释]
1.红日。
丹曲 [相关解释]
1.一种红曲。用于防腐。
丹梯 [相关解释]
1.红色的台阶。亦喻仕进之路。 2.指高入云霄的山峰。 3.指寻仙访道之路。
丹椒 [相关解释]
1.即花椒。木本,果实红色,因称。
丹楼 [相关解释]
1.红楼。多指宫﹑观。
丹液 [相关解释]
1.道教称长生不老之药。 2.朱红色的液汁。
丹甍 [相关解释]
1.朱红的屋脊。
丹砂 [相关解释]
1.亦作"丹沙"。 2.即朱砂。矿物名。色深红,古代道教徒用以化汞炼丹,中医作药用,也可制作颜料。 3.指丹砂炼成的丹药。
丹碌 [相关解释]
1.红色和石青色。泛指中国画所用的各色颜料。
丹禽 [相关解释]
1.指凤凰。 2.泛指红色羽毛的鸟。
丹窦 [相关解释]
1.红色的岩洞。亦指仙道的洞府。
丹素 [相关解释]
1.《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毛传"诸侯绣黼丹朱中衣。"郑玄笺"中衣以绡黼为领,丹朱为纯也。"后泛称士大夫的衣服为丹素。 2.赤诚纯洁的心。 3.犹史册。 4.绘画所用的红白颜料。 5.朱书符箓的白绢。 6.比喻粉饰的言辞。
丹紫 [相关解释]
1.紫红色。 2.红色与紫色。 3.泛指绚丽的色彩。
丹脸 [相关解释]
1.红润的面容。 2.比喻红色的花瓣。
丹艳 [相关解释]
1.红而绚丽的光芒。
丹节 [相关解释]
1.红色的符节。指显赫的权位。 2.坚贞的操守。
丹荣 [相关解释]
1.红花。
丹葩 [相关解释]
1.红花。
丹薄 [相关解释]
1.血染红的林木。
丹藕 [相关解释]
1.红色的荷花。
丹裳 [相关解释]
1.红色的衣裙。
丹觜 [相关解释]
1.红色的鸟嘴。觜,同"嘴"。
丹质 [相关解释]
1.朱红色的质地。
丹跗 [相关解释]
1.指红色的花托。
丹野 [相关解释]
1.指南方的大地。 2.血染红原野。
丹霞 [相关解释]
1.红霞。 2.比喻红艳的色彩。
丹霞山 [相关解释]
在广东省仁化县城南。山势绵亘,峰林陡峭,红崖丹壁。有三峰宝珠、海螺、长老,海螺居中而最雄伟。有一线天、天柱山、锦石岩、海山门等胜景。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丹青 [相关解释]
①中国古代绘画常用红、青两色,故称画为丹青”。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也可称绘画艺术为丹青”。《晋书·顾恺之传》尤善丹青,图写甚妙。”民间称画工为丹青师傅”。②比喻坚贞。因丹青两色不易变易丹青不渝。
丹顶 [相关解释]
1.指丹顶鹤朱红色的头顶。
丹顶鹤 [相关解释]
鸟纲,鹤科。世界珍禽。体羽大多白色,头顶皮肤裸露,呈朱红色,故名。喙、颈、腿均长。飞羽黑色,长而弯曲,覆于短尾上。鸣声高亢宏亮,常涉足沼泽和芦苇滩。春季在中国黑龙江省一带繁殖。寿命长达50-60年,故又称仙鹤”。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丹颈 [相关解释]
1.斩首。 2.红色的颈项。
丹颊 [相关解释]
1.发红的脸颊。
丹鸾 [相关解释]
1.神话传说中毛羽红色的鸾鸟。
丹麾 [相关解释]
1.红旗。
乌帽红裙 [相关解释]
1.泛指男女。
乌焰 [相关解释]
1.红日。
乌龙茶 [相关解释]
又称青茶”。一种半发酵茶。茶叶边缘发酵,中间不发酵。由鲜叶经萎凋、摇青(轻度发酵过程)、炒揉和干燥等工序制成。叶色青绿或边红中青。水沏茶汁橙黄或淡金黄,色香味兼有红茶和绿茶的特点。
乐果 [相关解释]
1.一种有机磷杀虫剂。黄褐色油状液体,一般加工成乳剂使用,主要用来防治蚜虫﹑红蜘蛛﹑螨类等害虫。对人﹑畜毒性较小,可以在果树﹑蔬菜上使用。
也门 [相关解释]
西亚国家。在阿拉伯半岛西南部,临红和阿拉伯海。面积5319万平方千米。人口1580万(1995年)。首都萨那。高原、山地为主。除山区外,气候干热。东北部有沙漠分布。农牧业为经济基础。咖啡是传统出口商品。
买红 [相关解释]
1.买喜事用的红色丝织物。
乳腺炎 [相关解释]
1.妇女乳腺的炎症,多见于哺乳期,发病时,体温急剧上升,局部肿胀﹑发红,有剧痛,有的化脓。通称奶疮。
二十四桥 [相关解释]
1.故址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西郊。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方舆胜览》谓隋代已有二十四桥﹐并以城门坊市为名。宋韩令坤筑州城﹐别立桥梁﹐所谓二十四桥或存或废﹐已难查考。宋沈括《梦溪补笔谈.杂志》"扬州在唐时最盛。旧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一十步﹐东西七里三十步﹐可纪者有二十四桥。最西浊河茶园桥……自驿桥北河流东出﹐有参佐桥﹐次东水门﹐东出有山光桥。"系指扬州城外西自浊河桥茶园桥起﹐东至山光桥止沿途所有的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冈西录》则以为"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扬
二柰 [相关解释]
1.指白柰与赤柰。柰,即花红。
二百二 [相关解释]
汞溴红的通称。也叫二百二十。
二红饭 [相关解释]
1.大麦掺赤豆做的饭。
五卅运动 [相关解释]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纱厂日本职员枪杀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打伤工人十余人,激起全市工人、学生和市民的愤怒。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租界内进行反帝宣传,声援工人斗争,遭租界巡捕逮捕。随后群众万余人集中在公共租界南京路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者,又遭英国巡捕开枪屠杀,死十余人,伤几十人,造成五卅惨案”。中国共产党立即决定组织行动委员会,建立各阶级统一战线,号召全市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抗议英帝国主义的暴行。工人坚持罢工三个多月,在8月中旬先后复工。全国有数百个城镇、一千七百万人参加了集会、游
五星红旗 [相关解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红色,左上方缀一大四小黄色五角星。小五角星环拱大星之右,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五角星的中心点,象征着中国革命人民的大团结。
五爪金龙 [相关解释]
1.相传五代后汉刘知远年轻落难时,曾躲在马鸣王庙供桌下,伸手偷吃福鸡。适逢李员外前来烧香,只见满殿红光,神帐里现出五爪金龙,将福鸡抓了去。见明人改本《白兔记.祭赛》。 2.别称"牵牛花"﹑"假薯藤"。多年生缠绕藤本。花淡紫色,秋季开放。原产北非,我国南方常栽培庭园中。叶﹑果可供药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