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57 查到相关疆域的内容。
带有疆域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三楚
[相关解释]
1.战国楚地疆域广阔,秦汉时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三楚。《史记.货殖列传》以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汉书.高帝纪上》"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颜师古注引孟康《音义》,以江陵(即南郡)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二说不同◇人诗文中多以泛指长江中游以南,今湖南湖北一带地区。 2.五代时,马殷据长沙,周行逢据武陵,高季兴据江陵,都在古楚地,亦称三楚。见宋周羽翀《三楚新录》。
1.战国楚地疆域广阔,秦汉时分为西楚﹑东楚﹑南楚,合称三楚。《史记.货殖列传》以淮北﹑沛﹑陈﹑汝南﹑南郡为西楚;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为南楚。《汉书.高帝纪上》"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颜师古注引孟康《音义》,以江陵(即南郡)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二说不同◇人诗文中多以泛指长江中游以南,今湖南湖北一带地区。 2.五代时,马殷据长沙,周行逢据武陵,高季兴据江陵,都在古楚地,亦称三楚。见宋周羽翀《三楚新录》。
丘宇
[相关解释]
1.土宇,疆域。
1.土宇,疆域。
两戒
[相关解释]
1.国家疆域的南北界限。 2.借指两戒之内的全境。 3.谓分成不相统属的两部分。
1.国家疆域的南北界限。 2.借指两戒之内的全境。 3.谓分成不相统属的两部分。
中华民族
[相关解释]
中国各民族的总称。现有五十六个民族,总人口约113亿(1990年),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有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共同开发辽阔的疆域,留下了优秀的文化遗产。各民族之间互相依存,共同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贡献。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族人民友好往来,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维护民族尊严,以崭新的面貌参与国际事务,建设现代化国家。
中国各民族的总称。现有五十六个民族,总人口约113亿(1990年),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有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共同开发辽阔的疆域,留下了优秀的文化遗产。各民族之间互相依存,共同为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贡献。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族人民友好往来,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维护民族尊严,以崭新的面貌参与国际事务,建设现代化国家。
井晋
[相关解释]
1.北汉的代称。山西简称晋。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南有中条山,北有长城,形如井字,五代时属北汉疆域。故称。
1.北汉的代称。山西简称晋。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南有中条山,北有长城,形如井字,五代时属北汉疆域。故称。
伊儿汗国
[相关解释]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1256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从中亚向西远征,1258年攻入巴格达,灭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建立汗国。定都大不里士(在今伊朗)。因统治者自称伊儿汗”,意为藩王”,因而称伊儿汗国”。疆域主要包括伊朗、伊拉克、小亚细亚等地。13世纪末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国土分裂,1353年灭亡。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1256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从中亚向西远征,1258年攻入巴格达,灭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建立汗国。定都大不里士(在今伊朗)。因统治者自称伊儿汗”,意为藩王”,因而称伊儿汗国”。疆域主要包括伊朗、伊拉克、小亚细亚等地。13世纪末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国土分裂,1353年灭亡。
八九吞
[相关解释]
1.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言齐国疆域广阔﹐楚非其匹◇以"八九吞"喻水势的浩大。
1.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言齐国疆域广阔﹐楚非其匹◇以"八九吞"喻水势的浩大。
八薮
[相关解释]
1.我国古代的八个泽薮。《汉书.严助传》"九州为家,八薮为囿。"颜师古注"八薮,谓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污,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郑有圃田。"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升水不能救八薮之燔爇,撮壤不能遏砥柱之沸腾。"因八薮分布诸地﹐故也用以指八方或广阔的疆域。
1.我国古代的八个泽薮。《汉书.严助传》"九州为家,八薮为囿。"颜师古注"八薮,谓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污,宋有孟诸,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郑有圃田。"晋葛洪《抱朴子.广譬》"升水不能救八薮之燔爇,撮壤不能遏砥柱之沸腾。"因八薮分布诸地﹐故也用以指八方或广阔的疆域。
分域
[相关解释]
1.界限;区域。 2.划分疆域。
1.界限;区域。 2.划分疆域。
区县
[相关解释]
1.疆域,天下。
1.疆域,天下。
区甸
[相关解释]
1.疆域。
1.疆域。
启土
[相关解释]
1.开拓疆域。 2.分土;分封土地。 3.破土。指建造坟墓。
1.开拓疆域。 2.分土;分封土地。 3.破土。指建造坟墓。
启疆
[相关解释]
1.亦作"启强"。 2.开拓疆域。
1.亦作"启强"。 2.开拓疆域。
吴封
[相关解释]
1.吴地的疆域。
1.吴地的疆域。
员幅
[相关解释]
1.幅员。指范围﹑疆域。
1.幅员。指范围﹑疆域。
土地
[相关解释]
1.田地;土壤。 2.领土;疆域。 3.泛指地区,地方。 4.测量地形。 5.神名。指掌管﹑守护某个地方的神。
1.田地;土壤。 2.领土;疆域。 3.泛指地区,地方。 4.测量地形。 5.神名。指掌管﹑守护某个地方的神。
地约
[相关解释]
1.指土地的疆域界线。 2.关于割让领土的信约。
1.指土地的疆域界线。 2.关于割让领土的信约。
境土
[相关解释]
1.疆域;领地。
1.疆域;领地。
寰瀛
[相关解释]
1.天下;全世界。 2.指疆域。 3.犹尘世。
1.天下;全世界。 2.指疆域。 3.犹尘世。
封割
[相关解释]
1.分封。古代帝王社祭﹐以五色土为坛﹐分封诸侯则割方色之土﹐以茅草包之﹐授予受封者﹐作为分封土地的表示。 2.疆域。
1.分封。古代帝王社祭﹐以五色土为坛﹐分封诸侯则割方色之土﹐以茅草包之﹐授予受封者﹐作为分封土地的表示。 2.疆域。
封域
[相关解释]
1.疆域﹐领地。 2.借指某一地区或事物的一定范围。 3.指坟墓或陵墓的范围。亦指坟陵。
1.疆域﹐领地。 2.借指某一地区或事物的一定范围。 3.指坟墓或陵墓的范围。亦指坟陵。
尧封
[相关解释]
1.传说尧时命舜巡视天下,划为十二州,并在十二座大山上封土为坛,以作祭祀。《书.舜典》"肇有十二州,封十有二山。"后因以"尧封"称中国的疆域。
1.传说尧时命舜巡视天下,划为十二州,并在十二座大山上封土为坛,以作祭祀。《书.舜典》"肇有十二州,封十有二山。"后因以"尧封"称中国的疆域。
山河
[相关解释]
①大山大河,自然景胜锦绣山河。②疆域;国土一统山河|山河破碎风飘絮。
①大山大河,自然景胜锦绣山河。②疆域;国土一统山河|山河破碎风飘絮。
开土
[相关解释]
1.开拓疆域。
1.开拓疆域。
开疆
[相关解释]
1.开拓疆域。
1.开拓疆域。
开疆拓土
[相关解释]
1.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1.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志书
[相关解释]
1.记事之书◇指记载地方的疆域沿革﹑典章﹑山川古迹﹑人物﹑物产﹑风俗等的书。志,通"识"。 2.指正史中记载典章制度的篇章。
1.记事之书◇指记载地方的疆域沿革﹑典章﹑山川古迹﹑人物﹑物产﹑风俗等的书。志,通"识"。 2.指正史中记载典章制度的篇章。
拓地
[相关解释]
1.开辟土地;扩充疆域。 2.用手掌承着地。
1.开辟土地;扩充疆域。 2.用手掌承着地。
拓宇
[相关解释]
1.开辟疆域。
1.开辟疆域。
故疆
[相关解释]
1.原有的疆域。
1.原有的疆域。
文轨
[相关解释]
1.文字和车轨。古代以同文轨为国家统一的标志。语本《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2.引申指疆域。 3.作文的规范。
1.文字和车轨。古代以同文轨为国家统一的标志。语本《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2.引申指疆域。 3.作文的规范。
斧画
[相关解释]
1.宋初王全斌平定后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宋太祖鉴于唐代中衰与用兵南诏有关﹐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后因以"斧画"指统辖之外的疆域。
1.宋初王全斌平定后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宋太祖鉴于唐代中衰与用兵南诏有关﹐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后因以"斧画"指统辖之外的疆域。
方幅
[相关解释]
1.指规模方正。 2.指人品方正﹐端方。 3.方形笺册。古代典诰﹑诏命﹑表奏等皆用方形笺册﹐故亦借指此类重要文书。 4.泛指文章或文章格局。 5.犹法度;规矩。 6.指幅员;疆域。 7.六朝时方言。公然﹔正当。
1.指规模方正。 2.指人品方正﹐端方。 3.方形笺册。古代典诰﹑诏命﹑表奏等皆用方形笺册﹐故亦借指此类重要文书。 4.泛指文章或文章格局。 5.犹法度;规矩。 6.指幅员;疆域。 7.六朝时方言。公然﹔正当。
桑王国
[相关解释]
西非古国。约公元7世纪桑人所建。1009年迁都加奥,又称加奥王国。接受伊斯兰教。14世纪初被马里王国征服,不久又独立。15世纪下半期桑尼·阿里统治时,大力对外扩张,先后占领重镇廷巴克图和杰内,形成疆域广阔的大国。1493-1528年穆罕默德·杜尔在位时国势最盛,建立中央集权制。1591年灭亡。
西非古国。约公元7世纪桑人所建。1009年迁都加奥,又称加奥王国。接受伊斯兰教。14世纪初被马里王国征服,不久又独立。15世纪下半期桑尼·阿里统治时,大力对外扩张,先后占领重镇廷巴克图和杰内,形成疆域广阔的大国。1493-1528年穆罕默德·杜尔在位时国势最盛,建立中央集权制。1591年灭亡。
正土
[相关解释]
1.中央之土。 2.指辨正国土疆域。
1.中央之土。 2.指辨正国土疆域。
版国
[相关解释]
1.版图﹐疆域。
1.版图﹐疆域。
版图
[相关解释]
原指户籍和地图,今泛指国家的领土、疆域我国~辽阔。
原指户籍和地图,今泛指国家的领土、疆域我国~辽阔。
版章
[相关解释]
1.帐簿。亦借指登记在簿册上的财物。 2.版图﹐疆域。
1.帐簿。亦借指登记在簿册上的财物。 2.版图﹐疆域。
版籍
[相关解释]
〈书〉①登记户口、土地的薄册。②泛指领土、疆域。③书籍。
〈书〉①登记户口、土地的薄册。②泛指领土、疆域。③书籍。
版舆
[相关解释]
1.亦作"版辺"。一种木制的轻便坐车。 2.版图﹐疆域。
1.亦作"版辺"。一种木制的轻便坐车。 2.版图﹐疆域。
王封
[相关解释]
1.王爵的封号。 2.王朝的疆域。犹国土。
1.王爵的封号。 2.王朝的疆域。犹国土。
疆土
[相关解释]
疆域;领土。
疆域;领土。
疆域
[相关解释]
国家领土(着重面积大小)。
国家领土(着重面积大小)。
疆宇
[相关解释]
1.亦作"强?"。 2.疆域;领土。
1.亦作"强?"。 2.疆域;领土。
疆封
[相关解释]
1.疆域;边界。
1.疆域;边界。
疆理
[相关解释]
1.划分,治理。语本《诗.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东其亩。"毛传"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高亨注"疆,划田界。" 2.境界;界限。 3.犹疆域。
1.划分,治理。语本《诗.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东其亩。"毛传"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高亨注"疆,划田界。" 2.境界;界限。 3.犹疆域。
疆索
[相关解释]
1.犹疆域。谓按法制治理的国土。语出《左传.定公四年》"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皆启以商政,而疆以周索。"杜预注"疆理土地以周法。索,法也。"杨伯峻注"疆以周索,依周制画经界,分地理也。"
1.犹疆域。谓按法制治理的国土。语出《左传.定公四年》"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虚,皆启以商政,而疆以周索。"杜预注"疆理土地以周法。索,法也。"杨伯峻注"疆以周索,依周制画经界,分地理也。"
禹贡
[相关解释]
中国古代地理名著。《尚┦椤は氖椤分械囊黄。作者不详。疑是战国时代的著作。全书采用区域研究的方法,以山脉、河流为标志,将全国分为九个州,并对每州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人文现象作了描述。是我国地理学中的经典著作,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地理名著。《尚┦椤は氖椤分械囊黄。作者不详。疑是战国时代的著作。全书采用区域研究的方法,以山脉、河流为标志,将全国分为九个州,并对每州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人文现象作了描述。是我国地理学中的经典著作,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突厥
[相关解释]
中国北方和西方古代民族。亦作汗国名。公元6世纪时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以南,因金山形似古战盔,俗称突厥”,遂成族名。公元552年建突厥汗国,全盛时疆域广阔,东至辽海,西达今里海,南到阿姆河南,北过贝加尔湖,控制中西交通及丝绸贸易商路。有文字、官制、刑法、税法等。582年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
中国北方和西方古代民族。亦作汗国名。公元6世纪时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以南,因金山形似古战盔,俗称突厥”,遂成族名。公元552年建突厥汗国,全盛时疆域广阔,东至辽海,西达今里海,南到阿姆河南,北过贝加尔湖,控制中西交通及丝绸贸易商路。有文字、官制、刑法、税法等。582年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
经界
[相关解释]
1.土地﹑疆域的分界。 2.界限。
1.土地﹑疆域的分界。 2.界限。
绥服
[相关解释]
1.古代王畿外围疆域之一。 2.平定征服。
1.古代王畿外围疆域之一。 2.平定征服。
绵区
[相关解释]
1.亦作"绵区"。 2.绵延不断的地区。指广阔的疆域。
1.亦作"绵区"。 2.绵延不断的地区。指广阔的疆域。
西封
[相关解释]
1.西边的疆域。
1.西边的疆域。
西极
[相关解释]
1.西边的尽头。谓西方极远之处。 2.指长安以西的疆域。 3.汉代乌孙国所产之良马。
1.西边的尽头。谓西方极远之处。 2.指长安以西的疆域。 3.汉代乌孙国所产之良马。
远境
[相关解释]
1.谓边远地区。 2.谓扩大疆域。
1.谓边远地区。 2.谓扩大疆域。
邦圻
[相关解释]
1.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疆域。
1.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疆域。
邦畿
[相关解释]
古代指天子所在的京城及周围属其管辖的地域邦畿千里◇泛指国境疆域。
古代指天子所在的京城及周围属其管辖的地域邦畿千里◇泛指国境疆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