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98 查到相关种种的内容。
带有种种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切种智 [相关解释]
1.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1)就广义言,与"一切智"同,指无所不知的佛智。隋吉藏《法华义疏》卷六"若是一切种智但在于佛,故以佛名标一切种智也。"(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智"而言,指对总相﹑别相的全面认识。《大智度论》卷二七"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又"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慧品》"一相故名一切种智,所谓一切法寂灭相。复次诸法行类相貌,名字显示说佛如实知,以是故名一切种智。"参见"一切智"。
一和和 [相关解释]
1.犹言一种种。
七辩 [相关解释]
1.佛教谓解说佛法的七种辩说之才。亦泛指种种无碍辩才。语本《大智度论》卷五五"于一切法无碍故,得捷疾辩。有人虽能捷疾,钝根故,不能深入,以能深入故,是利辩。说诸法实相无边无尽故,名乐说无尽辩。般若中无诸戏论故,无能问难断絶者,名不可断辩。断法爱故,随众生所应而为说法,名随应辩。说趣涅盘利益之事故,名义辩。说一切世间第一之事,所谓大乘,是名世间最上辩。"
万劫 [相关解释]
1.亦作"万劫"。佛经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万劫犹万世,形容时间极长。 2.种种灾难;许多灾难。
三业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身业﹑口业﹑意业。佛教认为造业将引生种种果报。 2.佛教语。指善业﹑恶业和无记业(即非善非恶之业)。
三六九等 [相关解释]
1.许多等级,种种差别。
丑态百出 [相关解释]
1.种种丑相都表现了出来。
世谛 [相关解释]
1.佛教语。"二谛"之一。谓有关世间种种事相的真理。 2.指世俗之见。
业海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世间种种恶因如大海﹑故称"业海"。
业海风 [相关解释]
1.业海之风。比喻世间种种罪恶行为。
九漏 [相关解释]
1.佛家语。指由身﹑口﹑意所造恶业而产生的种种烦恼。九,九穴(眼﹑耳﹑鼻﹑口及两便);漏,烦恼的异称。 2.笛子的别名。
九虫 [相关解释]
1.道教语。泛指在人身中作祟的种种尸虫。九,九脏。
事权 [相关解释]
1.指军事指挥上的种种妥善处置。 2.职权;权力。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清代吴沃尧作。一百零八回。以1884年中法战争到1903年前后二十年间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见闻,描绘了晚清社会官场、儒林、商界、家庭的种种怪现状,对社会现实作了较全面的暴露。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五眼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凡夫所见为肉眼,天人禅定所见为天眼,小乘照见真空之理为慧眼,菩萨照见普度众生的一切法门为法眼,佛陀具种种眼而照见中道实相为佛眼。
五饵 [相关解释]
1.《汉书.贾谊传赞》"及欲试属国,施五饵﹑三表以系单于,其术因以疏矣。"颜师古注"赐之盛服车乘以坏其目;赐之盛食珍味以坏其口;赐之音乐﹑妇人以坏其耳;赐之高堂﹑邃宇﹑府库﹑奴婢以坏其腹;于来降者,上以召幸之,相娱乐,亲酌而手食之,以坏其心此五饵也。"原为贾谊提出的怀柔﹑软化匈奴的五种措施,后泛指笼络外族的种种策略。
仙人 [相关解释]
1.亦作"僲人"。 2.神话传说中长生不老﹑有种种神通的人。 3.唐人用以称女道士。 4.古代杂戏的一种。 5.南北朝时高丽官职名。 6.书法名称的一种。
仲夏夜之梦 [相关解释]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作于1595年。雅典两对贵族青年男女夜入仙林,仙后令侍者向男子眼中滴花汁,致使他们互相错认情人。经过种种离奇的误会和曲折,最后幸获解药救治,情人们终于和好并结为夫妇。
众伪 [相关解释]
1.种种假象。
众疾 [相关解释]
1.种种毛病。
佛刹 [相关解释]
1.佛土。佛教谓佛陀所居住或应化的种种国土。 2.佛寺。
佛土 [相关解释]
1.佛教谓佛陀所居住或应化的种种国土。有净土﹑秽土﹑性土﹑报土等。 2.特指净土。 3.指佛寺。
僮约 [相关解释]
1.汉王褒作《僮约》,记奴婢契约◇因以"僮约"泛称主奴契约或对奴仆的种种约束规定。
八旗子弟 [相关解释]
1.清旗人子弟。清旗人(特别是八旗贵族)入关以后﹐享有种种政治﹑经济特权﹐其子弟因坐享其成而逐渐腐化◇"八旗子弟"便成为享受特权﹑百无一能的贵胄子弟的代称。
内像 [相关解释]
1.佛教谓如理观想而呈现的种种形像。见《观无量寿经》。
刺世疾邪赋 [相关解释]
赋篇名。东汉赵壹作。赋中强烈抨击了东汉后期社会政治黑暗腐朽的种种情态,语言锐利,感情激愤。赋后有五言诗二首,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绝望之情。
功德水 [相关解释]
1.即八功德水。佛教谓西方极乐世界中,处处皆有七妙宝池,八功德水弥满其中。其水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饮时除饥渴,能增益种种殊胜善根。
十恶五逆 [相关解释]
1.谓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
千手千眼观音 [相关解释]
1.佛教谓观世音菩萨神通广大,为化度众生而变现种种形相。"千手千眼"乃主要形相之一,以示无苦不见,无难不救。寺庙中多见之。语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发是愿已,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
千门 [相关解释]
1.犹千家。 2.众多宫门。亦借指众多宫殿。 3.佛教语。谓种种修行的法门。千,言其多。
口坠天花 [相关解释]
1.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和诱 [相关解释]
1.旧指以种种诱惑方法使未满二十岁之男女或有配偶之人脱离监护人或家庭。参阅《清律.刑律.贼盗》。
和香丸 [相关解释]
1.佛教语。以种种香末和为一丸,比喻一法之中具无量佛法。
咒愿 [相关解释]
1.向天或神佛祷祝,希望顺遂或表示心愿。 2.佛教语。指唱诵愿文,为施主作种种赞叹。
器数 [相关解释]
1.指古礼中礼器﹑礼数的种种规定。
四圣谛 [相关解释]
1.佛教以苦﹑集﹑灭﹑道为四圣谛。又称四谛。为释迦牟尼最初说教的内容,是佛教基本教义之一。苦为生老病死等;集为妄心能生起种种惑业,感招苦果;灭为灭惑业而离生死之苦;道为八正道等,以能通于涅盘。
垂迹 [相关解释]
1.佛教谓佛﹑菩萨从本体上示现种种化身,济度众生。
套作 [相关解释]
1.作物栽培方式。即在同一块土地上﹐于前季作物生长后期﹐将后期作物播种或栽植在前季作物的株﹑行间或畦间的一种种植方式。
婆罗门 [相关解释]
印度种姓制度四大种姓中的第一等级。是主管宗教祭祀、解释律法和传教的僧侣阶层,掌握神权,享有种种特权,属于统治阶级。
客尘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尘世的种种烦恼。 2.旅途中所受的风尘。喻旅途劳顿。
密印 [相关解释]
1.即蜜印。死后追赠官职所赐的蜡印。 2.佛教语。诸佛菩萨各有本誓,为标志此本誓,以两手十指结种种之相,是为印象印契,故云"印";其理趣深奥秘密,故云"密"。密宗多修密印法门,以身﹑口﹑意"三密相应",手结印,心观想,口持咒,以求证佛果。 3.佛教禅宗指达摩西来所传的直指人心的"心印"。此"心印"为"教外别传",故称"密"。
尘根 [相关解释]
1.佛教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根尘相接,便产生六识,导致种种烦恼。
尘累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烦恼﹑恶业的种种束缚。 2.世俗事务的牵累。
尘网 [相关解释]
1.旧谓人在世间受到种种束缚,如鱼在网,故称尘网。 2.沾满灰尘的蛛网。形容环境凄凉。
弄姿 [相关解释]
1.妆饰容貌。 2.谓做出种种姿态。
形兆 [相关解释]
1.征兆;形迹。 2.指具有种种表象的物质世界。
心长发短 [相关解释]
1.《左传.昭公三年》"齐侯田于莒,卢蒲嫳见,泣且请曰'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公曰'诺。吾告二子。'归而告之。子尾欲复之,子雅不可,曰'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本谓年虽老却工于心计;后亦谓因年老而力不从心。
忏悔录 [相关解释]
自传体长篇小说。法国卢梭作于1781-1788年。共两部。描写作者童年时代的痛苦和少年时代的流浪生活以及作者在贵族寡妇德·瓦朗夫人身边的种种际遇。1740年后在巴黎结交社会名流。婚后有了五个孩子,却把他们送进育婴堂。在创作《爱弥儿》和《新爱洛绮丝》时,患了受迫害狂想症。终因《爱弥儿》激怒当局而逃往英国。
手影戏 [相关解释]
1.用手向灯取影,显出种种形象的一种技艺。
指语 [相关解释]
1.用手指作种种姿势,代表不同字母,进行拼音通意,称为"指语"。指语又分双手语和单手语。中国聋哑学校试行的汉语拼音指语为单手语。指语的手势语总称手语,都是聋哑人互相交际和交流思想的方式方法。
木熙 [相关解释]
1.古代杂技的一种。指在高竿上作种种惊险表演。
杂念 [相关解释]
1.种种思虑﹔不纯正的念头。
枝枝节节 [相关解释]
1.指种种情节。 2.谓以零零碎碎﹑断断续续的方式(进行或处理)。 3.比喻横生旁出的事情。 4.犹言支支吾吾。形容说话含糊躲闪。
沙恭达罗 [相关解释]
剧本。印度迦梨陀娑作。国王豆扇陀行猎时与净修林女郎沙恭达罗相爱成婚。国王留下戒指为信物。沙恭达罗怀孕后赴京城见国王,经过种种波折,终与国王团圆。
漏尽 [相关解释]
①漏刻已尽。指夜深或天将破晓恐后漏尽宫门闭,请使诏吏开门。②佛教用语。佛教称烦恼为漏,至三乘的极果,以圣智断尽此种种烦恼,称为漏尽”仙道有千岁之寿,漏尽有无穷之灵。
狱持 [相关解释]
1.唐武则天时狱吏以种种酷刑虐待囚犯。称为"狱持"。
现身 [相关解释]
1.谓神﹑佛﹑菩萨显出种种身形。 2.出现;露面。 3.现世之身。
甜酸苦辣 [相关解释]
1.指种种不同的味道。常用以比喻生活上的种种遭遇和复杂感受。
百忧 [相关解释]
1.种种忧虑。
百感 [相关解释]
1.种种感慨。
百感交集 [相关解释]
1.种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慨无比。
百折千回 [相关解释]
1.形容经过种种曲折和纡回。
百瑞 [相关解释]
1.种种祥瑞。
百离 [相关解释]
1.犹言久别。 2.种种不幸的遭遇。离﹐通"罹"。
百罗 [相关解释]
1.种种不幸的遭遇。
百罹 [相关解释]
1.种种不幸的遭遇。
百辛 [相关解释]
1.种种艰辛。
百非 [相关解释]
1.种种过失。
硕果仅存 [相关解释]
唯一留下来的大果子。比喻经过种种变迁而存留下来的极少的人或物经过几次变乱和战火,这些书画可谓硕果仅存了。
示现 [相关解释]
1.佛教语。谓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如观音之三十三身。 2.引申谓神灵的显现。
种切 [相关解释]
1.犹种种。
种种 [相关解释]
1.犹言各种各样;一切。 2.头发短少貌。形容老迈。 3.淳厚朴实貌。
种种式式 [相关解释]
1.犹言各式各样。
立身处世 [相关解释]
指在社会上待人接物的种种活动。也说立身行事。
竞选 [相关解释]
候选人在选举前进行种种活动争取当选参加总统~ㄧ发表~演说。
緑惨红愁 [相关解释]
1.指妇女的种种愁恨。绿﹑红,谓黑鬓红颜。
绞缬 [相关解释]
1.称染缬。丝织品的一种染色方法。先在织品上描成花纹,然后用缝﹑扎等方法加以绞结,保留其底色,染后再解去缝线,即可出现种种花纹。我国东晋时已开始使用,唐代最为盛行。
维口食 [相关解释]
1.佛教所反对的"邪命自活"的方式之一。指用种种咒术﹑卜算吉凶等方法以维持生活。《大智度论》卷三载以树艺自活为下口食以,观视天象自活为上口食,以曲媚豪利﹑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为方口食,学种种咒术﹑卜算吉凶自活为维口食。统谓之四邪命食。
羣疑 [相关解释]
1.亦作"群疑"。 2.种种怀疑。 3.众人的疑惑。
羣行 [相关解释]
1.结队而行。 2.种种事迹。
脚镣手铐 [相关解释]
1.套在犯人手脚上的刑具。亦喻难以解脱的种种束缚。
苦行 [相关解释]
某些宗教徒的修行手段,故意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种种痛苦来折磨自己。
荆钗记 [相关解释]
南戏剧本。作者不详。清代有元人柯丹丘作一说。今存本为明人改本。叙钱玉莲拒绝富豪孙汝权的求婚,宁嫁以荆钗为聘的穷书生王十朋。王中状元后,因拒绝赘为丞相女婿,被派往潮阳。孙汝权伪造休书,玉莲投江自杀遇救◇经种种曲折,夫妻团圆。近代许多剧种有此剧目。
讶鼓 [相关解释]
1.宋代民间迎神赛会所扮演的杂戏之一。又名迓鼓或村里迓鼓。相传创始于军中。舞者装扮成男女﹑僧道及不同行业的种种人物。
设备 [相关解释]
满足生产或生活上所需的成套建筑、器物等设备完善|实验室将陆续增添种种设备。
诸余 [相关解释]
1.其他﹔其馀。 2.一切﹔种种。
诸缘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指色香等百般世相。此种种世相﹐皆为我心识攀缘之所﹐故称诸缘。
谒金门(风乍起) [相关解释]
词篇名。五代南唐冯延巳作。写一闺中少妇在池边嬉戏的种种情态,结尾流露出思念行人之情。首二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最为后人传诵。
赵阎王 [相关解释]
话剧剧本¢深作于1922年。营长扣发兵饷,士兵老李鼓动马弁赵阎王偷饷逃亡。赵不从,与李争执,遭营长打骂,他愤而开枪打死营长,偷钱逃走。赵在山林中想起种种罪孽,神志恍惚,被追兵乱枪打死。
跑马 [相关解释]
1.骑着马奔跑。 2.杂技的一种。杂技艺人在奔跑的马上表演种种技艺。 3.赛马。 4.用于比赛的马。
重氛 [相关解释]
1.种种凶恶气象。指灾祸。
闹丧 [相关解释]
1.旧时办丧事所用的鼓乐。 2.谓人死之后死者亲属找种种理由向丧主搅闹。
隔壁戏 [相关解释]
1.口技。因表演者藏身布幔之中﹐模拟种种声响﹐故称。 2.泛指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情景。
颠毛 [相关解释]
1.头发。 2.见"颠毛种种"。
颠毛种种 [相关解释]
1.语本《左传.昭公三年》"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杜预注"种种,短也。自言衰老,不能复为害。"后因以"颠毛种种"谓衰老。
风恙 [相关解释]
1.中医学谓由感受风邪而引起的种种疾病。
香炉 [相关解释]
1.亦作"香炉"。 2.焚香的器具。用陶瓷或金属作成种种形式。其用途亦有多种﹐或熏衣﹑或陈设﹑或敬神供佛。 3.指庐山香炉峰。
马门教授 [相关解释]
一译《马姆洛克教授》。剧本。德国沃尔夫作于1933年。犹太医生马门教授坚信科学与政治无关,直至纳粹分子霸占了他创办的医院,对他进行种种迫害,他才认清了法西斯的凶残面目,终于不甘屈服而自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