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49 查到相关粒子的内容。
带有粒子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丁肇中(1936- ) [相关解释]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生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从事高能物理、γ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1974年与他人各自独立发现j/χ粒子,为此与里希特共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子 [相关解释]
一种粒子。用符号n表示。1932年,查德威克在研究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实验中首先发现。不带电,静止质量为电子质量的18386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之一。某种元素的原子核中所含的中子数等于其原子量和原子序数之差。
中微子 [相关解释]
一种粒子。用符号ν表示。不带电,质量极小。
中性层 [相关解释]
指自地面至约60千米高度的大气层。主要由中性气体组成。层内的大气有时可能在局部有较多的带电粒子(如雷暴时),但一般情况下带电粒子少。
云室 [相关解释]
利用微观粒子能使气体电离的性质而显示其径迹的装置。如威耳逊云室的工作原理为置于密封容器内的空气中含有水和酒精的饱和蒸气,使空气体积突然膨胀而降温,水和酒精蒸气达过饱和状态。这时若有微观粒子进入容器,则在其所经过的路径上使气体分子电离,过饱和蒸气就以这些离子为核心凝成雾滴而显示出粒子径迹。
五粒松 [相关解释]
1.松的一种。因一丛五叶如钗形而得名。或以为五粒之粒当读为鬣,讹为粒,每五鬣为一叶。故又称"五鬣松"。一说,一丛有五粒子,形如桃仁,可食,因以粒名之。唐李贺有《五粒小松歌》。
力学 [相关解释]
研究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物理学分支学科。按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可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按所研究对象的性质,可分为质点力学、刚体力学和连续介质力学等。经典力学的理论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它适用于低速、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光速接近时,遵循的是相对论力学规律;对微观粒子,其运动遵循的是量子力学规律。
加速器 [相关解释]
用人工方法产生高速运动粒子的装置,是研究原子核和基本粒子性质的工具,如静电加速器、回旋加速器、直线加速器、同步加速器等。
动力学 [相关解释]
力学的一部分。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状态变化与外力的关系。对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它的基本理论是牛顿运动理论;对宏观物体的近光速运动,要用相对论力学来研究;对微观粒子的运动,要用量子力学来研究。
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 [相关解释]
由卢瑟福等人所做的α粒子穿透金属薄膜后向各个方向散射的实验。之前汤姆生认为中性原子中的等量正负电荷均匀分布在原子内。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薄膜,发现不同散射角度的粒子数目不一,经分析,他认为原子由带正电的很小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
原子说 [相关解释]
关于物质具有不连续结构的一种学说。最初由古希腊德谟克里特等人提出。认为宇宙间万物由叫做原子(不可分割的意思)的微小粒子组成,它们以不同方式组合、分离和运动,形成千变万化的现象和千差万别的物体。
反粒子 [相关解释]
除光子外,许多粒子都存在的另一种与其相对应的质量相同、平均寿命相同而电荷相反的粒子。如电子的反粒子是正电子,质子的反粒子是反质子。反粒子与其对应的粒子相遇时将发生湮没现象。
变子 [相关解释]
原子物理学中指数十种不稳定的基本粒子。
固体物理学 [相关解释]
研究固体的结构及其物理性质的物理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晶体结构、晶体中粒子的运动规律、金属、半导体、电介质、超导体、液晶等。
土星辐射带 [相关解释]
土星磁场俘获的带电粒子带。1979年由行星探测器发现。位于7~8个土星半径内有一个小区域,在那里,辐射带粒子被强烈吸收,因而估计有一个等离子体云在环绕土星旋转。土星辐射的能量是它接收到太阳能量的25倍,据此表明,土星存在内在能源。
地球辐射带 [相关解释]
存在于地球周围的高能带电粒子被地磁场俘获后形成的区域。主要由高能电子和质子组成。按分布的空间区域分为两带(1)内辐射带。起于离地面几百千米,厚约5000千米,主要由兆电子伏以上的高能质子组成。(2)外辐射带。起于离地面12000千米,延伸到40000多千米,主要由1兆电子伏以上的电子组成。辐射带与极光、磁暴和气辉等地球物理现象密切有关。
太阳核反应区 [相关解释]
太阳结构的一个层次。太阳中心发生氢核聚变的区域。由于太阳中心的压强很高,气体温度也很高,因而这里富含氢元素的太阳气体,通过质子质子反应和碳氮循环,把质子聚变为α粒子,从而释放巨大能量,并以辐射方式发射到宇宙空间。
太阳活动 [相关解释]
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04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太阳风 [相关解释]
从日冕向行星际空间辐射的等离子体粒子流。由日冕高温膨胀,使热电离气体粒子从日冕向外流而成。主要由质子和电子组成,也有少量氦离子。长寿命的冕洞是太阳风风源之一。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的探测证实了太阳风的存在。
夸克 [相关解释]
组成质子、中子等基本粒子的更小的粒子。[英quark]
威耳逊 [相关解释]
(charlesthomsonreeswilson,1869-1959)英国物理学家。剑桥大学博士、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设计和制作了威耳逊云室,用来观察和拍摄带电粒子的径迹。为此与康普顿共获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还研究大气电现象,研制成测量大气电的静电计。
宇宙射线 [相关解释]
来自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流。在大气层以外的宇宙射线称初级宇宙射线”,由高能质子、α粒子和少数轻原子核组成,这些粒子的能量可达1020电子伏以上。它们进入大气层与空气中其他原子核碰撞后产生的μ介子、电子、光子等称次级宇宙射线”。
定向能武器 [相关解释]
向一定方向发射的高能量射束,以击毁敌方飞机、导弹和卫星等目标的武器。高能量射束主要是指强激光、高能强流粒子(电子、质子和离子)和强电磁波。定向能武器的特点是能量高度集中,命中率高,能迅速改变发射方向,短时间内拦截或攻击多个目标。
对撞机 [相关解释]
在高能同步加速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加速两束带电粒子流,使之积累到具有一定强度和一定能量时在相向运动情况下进行对撞,用于研究粒子流对撞时产生的反应。有正负电子对撞机、质子反质子对撞机、电子质子对撞机、质子质子对撞机等。
层云 [相关解释]
1.积聚着的云气。 2.气象学上指一般为灰色且云底相当均匀的一种基本云型。通常不产生降水。当产生降水时,其形式都是细小的粒子。如毛毛雨﹑冰晶或米雪。
平均寿命 [相关解释]
粒子或放射性同位素的不稳定核从产生到转化为其他粒子所经历的平均时间,也指原子或原子核存在于某一激发态的平均时间。不同粒子的平均寿命相差很大。
放射线 [相关解释]
某些元素(如镭、铀等)的不稳定原子核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有穿透性的粒子束。分为甲种射线、乙种射线和丙种射线,其中丙种射线贯穿力最强。
星际物质 [相关解释]
恒星间密度极稀的物质。包括占90%的气体和10%的尘埃微粒,以及宇宙线和磁场。气体主要由氢、氦组成。尘埃是直径只有几十万分之一厘米的固态质点。平均密度为1个粒子/立方厘米。既是形成恒星的材料,又是恒星演化的产物。
李政道(1926- ) [相关解释]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生于上海。芝加哥大学博士,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与杨振宁一起提出在弱相互作用过程中宇称不守恒,为此与杨振宁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曾提出可精确求解的量子场论模型,在粒子理论、核物理、天体物理方面也有贡献。著有《场论与粒子物理学》等。
极光 [相关解释]
在高纬度地区,高空中大气稀薄的地方出现的一种光的现象。由太阳发出的高速带电粒子受地球磁场影响,进入两极附近,激发高空中的原子和分子而引起。通常是弧状、带状或幕状,微弱时白色,明亮时黄绿色,有时还有红、灰、紫、蓝等色。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相关解释]
十二个欧洲国家的联合科研机构。创建于1952年,中心在日内瓦。宗旨是进行粒子物理的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装备有目前最先进的加速器、对撞机等。
湮没 [相关解释]
①埋没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②一种粒子与其反粒子相遇时,会同时消失而转化为另一种粒子的现象。如电子和正电子相遇会转化为一对方向相反、能量相等的光子。
热能 [相关解释]
能量的一种形式。物体内部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是内能的一部分。热能的增加将导致物体温度的升高。
热运动 [相关解释]
物体内部的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所做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热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就越高。
王淦昌(1907- ) [相关解释]
物理学家。江苏常熟人。清华大学毕业。柏林大学博士。曾任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第二机械工业部研究院副院长、副部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主要从事核物理、粒子物理和受控核聚变方面的研究。领导发现反σ负超子,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最先提出用k俘获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独立于他人提出用激光来约束核聚变的思想。
珠玽 [相关解释]
1.玉石粒子。
甲种粒子 [相关解释]
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氦原子核,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质量为氢原子的四倍,速度每秒可达两万公里,带正电荷。穿透力不大,能伤害动物的皮肤。也叫阿尔法粒子。
电子 [相关解释]
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质量极小,带负电,在原子中围绕原子核旋转。
电子论 [相关解释]
用物质是由带电粒子构成的假设来解释各种物理现象的理论。经典电子论是1895年由洛伦兹提出的,它把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归结为电磁波与物质中电子的相互作用。金属电子论是1898年由德国物理学家黎开和德鲁台提出的,它认为金属导电和导热现象是因为金属中有自由电子的缘故。
粒子 [相关解释]
基本粒子。
经典力学 [相关解释]
又称牛顿力学”。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力学体系。适用于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远小于光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的高速(与光速可比拟)运动问题。
结合能 [相关解释]
两个或几个自由状态的粒子结合在一起时释放的能量。自由原子结合为分子时放出的能量叫做化学结合能,分散的核子组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叫做原子核结合能。
衰变 [相关解释]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因放射出α粒子或β粒子而转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的过程。不稳定的粒子自发放出粒子辐射转变成新粒子的过程也称衰变。
贝塔粒子 [相关解释]
乙种粒子。也作β粒子。
质子 [相关解释]
一种粒子。用符号p表示。带正电,电量为160×10-19库,静止质量为电子质量的1836倍。是氢原子核,也是各种元素的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原子核中所含质子数等于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质量守恒定律 [相关解释]
自然科学中重要的定律之一。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物质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系统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20世纪初以来,发现高速微观粒子的质量随速度而变、实物和场可相互转化的事实,表明这一定律得到了新的发展。
载流子 [相关解释]
在电场作用下能作定向运动的带电粒子。如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与空穴,导体中的自由电子,电解液中的正、负离子,放电气体中的离子等。
重子 [相关解释]
1.犹宗子,古代指承嗣宗祧的嫡长子。 2.质子和质量重于质子的基本粒子的统称。
量子论 [相关解释]
描述微观粒子所遵循的物理规律的理论。20世纪初由普朗克创立。认为物体辐射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份的,能量的最小单位叫能量子,简称量子”。经爱因斯坦和玻尔等人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一种科学理论,但在解释微观粒子运动时仍有局限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