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31 查到相关选官的内容。
带有选官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东选 [相关解释]
1.唐建立后,铨选官员,集应选者于京城长安。太宗贞观元年,因岁旱谷贵,命潼关以东应选者集于洛阳,就近铨选,谓"东选"。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下》。
乡试 [相关解释]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一级,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由本省秀才与监生参加,考中者称举人,可参加会试;会试落第,也可依科选官。
停年格 [相关解释]
1.北魏崔亮所创的选官制度。不问贤愚,专以年资深浅为录用标准。
入等 [相关解释]
1.唐代选官,考试书判合格者,称为"入等"。
即用 [相关解释]
1.清代铨选官员有"即用"之制。谓遇缺即可补用。
四选 [相关解释]
1.古代对四种人的盐。 2.宋代铨选官员的制度。元丰前以审官东院﹑审官西院﹑流内铨﹑三班院四个官署分掌铨选,故称四选。元丰改革官制,更名隶属吏部。
察举 [相关解释]
汉代选官制度。始于武帝时,由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合格即任以官职,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是士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
彝伦 [相关解释]
1.常理;常道。 2.指伦常。 3.谓成为表率﹑成为典范。 4.指铨选官吏。
投供 [相关解释]
1.清代候选官按期至吏部投呈本人履历以待铨选。
择官 [相关解释]
1.挑选官职。 2.谓挑选官员。
指射 [相关解释]
1.犹指定。 2.宋制,某些在选官员可以自行选定任官地点,称为"指射"。
提衡 [相关解释]
1.亦作"提珩"。谓用秤称物,以平轻重。引申为抗衡。 2.谓简选官吏。
月选 [相关解释]
1.元﹑明﹑清吏部铨选官员的制度。元制﹐从七品以下官归吏部注拟﹐流外人员一月一次铨注。明清月选法﹐分双月大选﹐单月急选﹐统称月选。所选出之官称月官。参阅《元史.选举志三》﹑《明史.选举志三》﹑《清会典.吏部五.文选清吏司二》。
枚卜 [相关解释]
1.一一占卜。古代以占卜法选官,因以指选用官员。《书.大禹谟》"枚卜功臣,惟吉之从。"孔传"枚谓历卜之而从其吉。"明代专指选大臣为大学士,入内阁主事。 2.泛指占卜吉凶。 3.指不告所卜何事的泛卜。
科第 [相关解释]
科举制度考选官吏后备人员时,分科录取,每科按成绩排列等第,叫做科第。
符告 [相关解释]
1.唐制﹐定期通过考试铨选官员﹐凡达到标准的﹐朝廷给符并加盖"尚书吏部告身之印"于其上﹐谓之"告身"﹐又称符告。
考判 [相关解释]
1.考试定等。常指铨选官吏。
衡综 [相关解释]
1.谓考核铨选官吏。
选体 [相关解释]
1.旧称南朝梁萧统《文选》所选诗歌的风格体制。 2.仿《文选》风格体制所写的作品。 3.旧指铨选官员的规例。
选佛场 [相关解释]
1.唐代天然禅师初习儒,将入长安应举,途逢禅僧,谓选官不如"选佛","今江西马大师出世,是选佛之场,仁者可往。"天然改变初衷,出家习禅◇因以"选佛场"指开堂﹑设戒﹑度僧之地。亦泛指佛寺。
选司 [相关解释]
1.旧时主管铨选官吏的机构。
选官 [相关解释]
1.古代称主管铨选的官,指吏部。 2.指听候吏部选任官职。
选官图 [相关解释]
1.升官图。
选曹 [相关解释]
1.官名。主铨选官吏事。
选权 [相关解释]
1.指铨选官吏之权。
选簿 [相关解释]
1.铨选官吏的簿籍。
选职 [相关解释]
1.谓主管铨选官吏的职务。
选解 [相关解释]
1.唐时,地方向朝廷荐送候选官员的考查报告。
铅部 [相关解释]
1.唐代吏部铨选官员的机关。职掌七品以上官员的考核﹑任用。
铨选 [相关解释]
1.选才授官。古代举士与选官相一致。士获选﹐即为官。至唐﹐试士属礼部﹐试吏属吏部﹐以科目举士﹐以铨选举官。举官又分两途﹐吏部主文选﹐兵部主武选。唐以后﹐铨政代有更易﹐然大抵不外集吏考试量人授官之义。清中叶后﹐铨选又分为外补与部选两途﹐而选政遂成具文﹐但循例掣签而已。 2.指负责铨选的官员。
铨部 [相关解释]
1.主管盐官吏的部门。唐代文官由吏部铨选﹐武职由兵部铨选。宋初吏部铨选官员﹐仅限州县官及幕。文官少卿﹑监以上中书主之﹐京朝官由审官院主之﹔武官刺史﹑副率以上内职由枢密院主之。至明代﹐文归吏部﹐武归兵部。历代吏部职掌甚重﹐故常以"铨部"指吏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