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通称的内容。
带有通称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七十二行
[相关解释]
1.对各种行业的通称。
1.对各种行业的通称。
七相五公
[相关解释]
1.语出《文选.班固》"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1.语出《文选.班固》"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丈人
[相关解释]
1.古时对老人的尊称。 2.家长;主人。 3.岳父。 4.对亲戚长辈的通称。 5.指丈夫。 6.星名。属井宿。
1.古时对老人的尊称。 2.家长;主人。 3.岳父。 4.对亲戚长辈的通称。 5.指丈夫。 6.星名。属井宿。
丈夫子
[相关解释]
1.儿子;男孩。古代子女通称子,男称丈夫子,女称女子子。
1.儿子;男孩。古代子女通称子,男称丈夫子,女称女子子。
三八作风
[相关解释]
1.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养成的优良作风。毛泽东同志把它概括为三句话八个字。三句话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八个字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通称三八作风。
1.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养成的优良作风。毛泽东同志把它概括为三句话八个字。三句话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八个字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通称三八作风。
三卫
[相关解释]
1.唐禁卫军,有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 2.宋代亦称三衙为"三卫"。 3.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设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于兀良哈部落,通称兀良哈三卫,简称三卫◇又置建州﹑海西﹑野人三卫。
1.唐禁卫军,有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 2.宋代亦称三衙为"三卫"。 3.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设朵颜﹑泰宁﹑福余三卫于兀良哈部落,通称兀良哈三卫,简称三卫◇又置建州﹑海西﹑野人三卫。
上京
[相关解释]
1.古代对国都的通称。 2.古都名。渤海以王都忽汗城为上京龙泉府。故址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东京城。 3.古都名。契丹会同元年(公元938年)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4.古都名。金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以京师会宁府为上京,故址在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
1.古代对国都的通称。 2.古都名。渤海以王都忽汗城为上京龙泉府。故址在今黑龙江宁安县西南东京城。 3.古都名。契丹会同元年(公元938年)改皇都为上京临潢府。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 4.古都名。金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以京师会宁府为上京,故址在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
上佐
[相关解释]
1.部下属官的通称。
1.部下属官的通称。
上司
[相关解释]
1.汉时对三公的称呼。 2.用为高级官职的通称。 3.旧时属吏对上级长官的通称。 4.指天神。
1.汉时对三公的称呼。 2.用为高级官职的通称。 3.旧时属吏对上级长官的通称。 4.指天神。
上都
[相关解释]
1.古代对京都的通称。 2.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北齐以晋阳为下都,故称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为上都。《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北齐高洋以邺为上都,晋阳为下都。"(2)唐肃宗宝应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长安为上都。《新唐书.地理志一》"上都,初曰京城,天宝元年曰西京……肃宗元年曰上都。" 3.元初于滦河北岸建开平府,世祖中统五年(1264)加号上都,岁常巡幸,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故址在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都河北岸。 4.指天宫。
1.古代对京都的通称。 2.古对陪都(下都)而言,称首都为上都。(1)北齐以晋阳为下都,故称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为上都。《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北齐高洋以邺为上都,晋阳为下都。"(2)唐肃宗宝应元年建东﹑南﹑西﹑北四陪都,因称首都长安为上都。《新唐书.地理志一》"上都,初曰京城,天宝元年曰西京……肃宗元年曰上都。" 3.元初于滦河北岸建开平府,世祖中统五年(1264)加号上都,岁常巡幸,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故址在今内蒙古多伦西北上都河北岸。 4.指天宫。
下巴颏
[相关解释]
1.颏的通称。
1.颏的通称。
下颌
[相关解释]
1.口腔的下部。通称下巴。
1.口腔的下部。通称下巴。
世伯
[相关解释]
1.对父辈朋友中年龄大于己父者的通称。
1.对父辈朋友中年龄大于己父者的通称。
世父
[相关解释]
1.大伯父◇用为伯父的通称。
1.大伯父◇用为伯父的通称。
东序
[相关解释]
1.相传为夏代的大学。也是国老养老之所。《礼记.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郑玄注"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孔颖达疏"《文王世子》云学干戈羽钥于东序。以此约之,故知皆学名也。养老必在学者,以学教孝悌之处,故于中养老。"清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百余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发鲐背者欢饮殿庭,视古虞庠东序养老之典,有过之无不及者。"后亦为国学的通称。 2.古代宫室的东厢房,为藏图书﹑秘籍之所。 3.泛指东厢房。
1.相传为夏代的大学。也是国老养老之所。《礼记.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郑玄注"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孔颖达疏"《文王世子》云学干戈羽钥于东序。以此约之,故知皆学名也。养老必在学者,以学教孝悌之处,故于中养老。"清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百余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发鲐背者欢饮殿庭,视古虞庠东序养老之典,有过之无不及者。"后亦为国学的通称。 2.古代宫室的东厢房,为藏图书﹑秘籍之所。 3.泛指东厢房。
东河
[相关解释]
1.战国秦汉时,黄河自今河南武陟县以下略呈南北流向一段,称东河。与晋陕间北南流向一段称西河相对。 2.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河道副总督为河南山东河道总督(通称河东河道总督),专司河南山东两省境内黄河﹑运河等的防治事宜。其所管辖的诸河流统称"东河"。参阅《清史稿·职官志三·总督》。
1.战国秦汉时,黄河自今河南武陟县以下略呈南北流向一段,称东河。与晋陕间北南流向一段称西河相对。 2.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河道副总督为河南山东河道总督(通称河东河道总督),专司河南山东两省境内黄河﹑运河等的防治事宜。其所管辖的诸河流统称"东河"。参阅《清史稿·职官志三·总督》。
两性人
[相关解释]
由于胚胎的畸形发育而形成的具有男性和女性两种生殖器官的人。通称二性子。
由于胚胎的畸形发育而形成的具有男性和女性两种生殖器官的人。通称二性子。
中国猿人
[相关解释]
1.通称北京猿人。世界著名猿人化石。1927年首次在我国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穴内发现。经古地磁法测定,其绝对年代不少于六十九万年。
1.通称北京猿人。世界著名猿人化石。1927年首次在我国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洞穴内发现。经古地磁法测定,其绝对年代不少于六十九万年。
中长跑
[相关解释]
也称中长距离赛跑”。田径运动中,800米以上距离赛跑项目的通称。中距离赛跑项目包括男女的800米和1500米以及男子3000米;长距离赛跑项目包括男子5000米、10000米以及女子3000米、5000米、10000米。中长跑比赛不分道,可在规则允许下抢里圈。一般采用站立式起跑。
也称中长距离赛跑”。田径运动中,800米以上距离赛跑项目的通称。中距离赛跑项目包括男女的800米和1500米以及男子3000米;长距离赛跑项目包括男子5000米、10000米以及女子3000米、5000米、10000米。中长跑比赛不分道,可在规则允许下抢里圈。一般采用站立式起跑。
丸药
[相关解释]
1.圆粒形成药,通称药丸。 2.揉制药丸。
1.圆粒形成药,通称药丸。 2.揉制药丸。
主麻
[相关解释]
1.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聚会。伊斯兰教定星期五为聚礼日,通称"主麻",习惯称一周为一个主麻。教徒于此日正午后举行的集体礼拜称为"主麻拜"。
1.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聚会。伊斯兰教定星期五为聚礼日,通称"主麻",习惯称一周为一个主麻。教徒于此日正午后举行的集体礼拜称为"主麻拜"。
丽春园
[相关解释]
1.亦作"丽春院"。 2.相传是名妓苏卿的住处◇来成为艺妓歌女的居处或妓院的通称。
1.亦作"丽春院"。 2.相传是名妓苏卿的住处◇来成为艺妓歌女的居处或妓院的通称。
乌鱼
[相关解释]
1.鱼名。鳢鱼的别名,亦名乌鳢,通称黑鱼。身体圆柱形,头扁口大,有齿,背部灰绿色,腹部灰白色,有黑色斑纹。性凶猛,捕食小鱼﹑蛙等,对淡水养鱼业有害。 2.鱼名。鲻鱼的别名。 3.相传武王伐纣,渡河,有白鱼跃入舟,又有火化为乌。古人以为祥瑞,见《史记.周本纪》。
1.鱼名。鳢鱼的别名,亦名乌鳢,通称黑鱼。身体圆柱形,头扁口大,有齿,背部灰绿色,腹部灰白色,有黑色斑纹。性凶猛,捕食小鱼﹑蛙等,对淡水养鱼业有害。 2.鱼名。鲻鱼的别名。 3.相传武王伐纣,渡河,有白鱼跃入舟,又有火化为乌。古人以为祥瑞,见《史记.周本纪》。
九华门
[相关解释]
1.汉掖庭有九华殿,后因以九华门为宫门的通称。
1.汉掖庭有九华殿,后因以九华门为宫门的通称。
乡亲
[相关解释]
1.指同乡的人。 2.农村中对当地人的通称。 3.同乡亲戚。
1.指同乡的人。 2.农村中对当地人的通称。 3.同乡亲戚。
乳汁
[相关解释]
1.由乳腺分泌出来的白色液体,不透明,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通称奶。
1.由乳腺分泌出来的白色液体,不透明,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通称奶。
乳牙
[相关解释]
1.又称乳齿。人和多数哺乳动物幼年期所生的牙齿。如人的乳牙在婴儿出生后6-9个月之间开始生长,共20个。6-7岁乳牙开始逐渐脱落,换生恒牙。通称奶牙。
1.又称乳齿。人和多数哺乳动物幼年期所生的牙齿。如人的乳牙在婴儿出生后6-9个月之间开始生长,共20个。6-7岁乳牙开始逐渐脱落,换生恒牙。通称奶牙。
乳腺炎
[相关解释]
1.妇女乳腺的炎症,多见于哺乳期,发病时,体温急剧上升,局部肿胀﹑发红,有剧痛,有的化脓。通称奶疮。
1.妇女乳腺的炎症,多见于哺乳期,发病时,体温急剧上升,局部肿胀﹑发红,有剧痛,有的化脓。通称奶疮。
二百二
[相关解释]
汞溴红的通称。也叫二百二十。
汞溴红的通称。也叫二百二十。
云豆
[相关解释]
1.芸豆。菜豆的通称。
1.芸豆。菜豆的通称。
互市
[相关解释]
中国历史上对于同外国和同周边各民族进行贸易的通称『朝初年就同南越和匈奴进行贸易。东汉开始用此称呼。
中国历史上对于同外国和同周边各民族进行贸易的通称『朝初年就同南越和匈奴进行贸易。东汉开始用此称呼。
五公
[相关解释]
1.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西汉张汤﹑杜周﹑萧望之﹑冯奉世﹑史丹。《文选.班固》"冠盖如云,七相五公。"李善注"公,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也。《汉书》曰'张汤为御史大夫,徙杜陵;杜周为御史大夫,徙茂陵;萧望之为前将军,徙杜陵;冯奉世为右将军,徙杜陵;史丹为大将军,徙杜陵。'"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一说指田蚡﹑张安世﹑朱博﹑平晏﹑韦赏。见《后汉书.班固传》"七相五公"李贤注。 2.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东汉袁安﹑子敞﹑孙汤﹑汤子逢﹑逢弟隗。 3.五个达官或封公爵
1.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西汉张汤﹑杜周﹑萧望之﹑冯奉世﹑史丹。《文选.班固》"冠盖如云,七相五公。"李善注"公,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也。《汉书》曰'张汤为御史大夫,徙杜陵;杜周为御史大夫,徙茂陵;萧望之为前将军,徙杜陵;冯奉世为右将军,徙杜陵;史丹为大将军,徙杜陵。'"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一说指田蚡﹑张安世﹑朱博﹑平晏﹑韦赏。见《后汉书.班固传》"七相五公"李贤注。 2.五个达官或封公爵者的合称。指东汉袁安﹑子敞﹑孙汤﹑汤子逢﹑逢弟隗。 3.五个达官或封公爵
五刑
[相关解释]
中国古代的五种刑罚。最初为墨(将墨涂于犯人刺刻后的面额部)、劓(割去犯人的鼻子)、fdad(弄断犯人之足)、宫(割去男犯生殖器,闭塞女犯生殖器)、大辟(对死刑的通称)五种。隋代至清代改为笞、杖、徒、流、死五种。
中国古代的五种刑罚。最初为墨(将墨涂于犯人刺刻后的面额部)、劓(割去犯人的鼻子)、fdad(弄断犯人之足)、宫(割去男犯生殖器,闭塞女犯生殖器)、大辟(对死刑的通称)五种。隋代至清代改为笞、杖、徒、流、死五种。
五口通商
[相关解释]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通称五口通商。它开创了帝国主义强迫中国开港的先例,中国主权遭到严重损害。
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迫使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通称五口通商。它开创了帝国主义强迫中国开港的先例,中国主权遭到严重损害。
京仓
[相关解释]
1.大粮仓。 2.清朝在北京设有十三个粮仓,通称"京仓"。其中禄米﹑南新﹑旧太﹑富新﹑兴平五仓在朝阳门内,海运﹑北新二仓在东直门内,太平﹑万安二仓在朝阳门外,本裕﹑丰益二仓在德胜门外,储济﹑裕丰二仓在东便门外。见《清会典.仓廒》。
1.大粮仓。 2.清朝在北京设有十三个粮仓,通称"京仓"。其中禄米﹑南新﹑旧太﹑富新﹑兴平五仓在朝阳门内,海运﹑北新二仓在东直门内,太平﹑万安二仓在朝阳门外,本裕﹑丰益二仓在德胜门外,储济﹑裕丰二仓在东便门外。见《清会典.仓廒》。
亭户
[相关解释]
1.古代盐户之一种。唐干元元年(公元758年)第五琦定盐法,将制盐民户编为特殊户籍,免其杂役,专制官盐。因煮盐地方称亭场,故名。宋代京东﹑河北﹑两浙﹑淮南﹑福建﹑广南海盐产区中,专指向政府领取本金产制正盐(额盐)归公的盐户。亦称"灶户",和制浮盐(额外馀盐)卖给商户的"锅户"有别。元明两代仍称亭户。清代文献间或使用,一般通称"灶户"。
1.古代盐户之一种。唐干元元年(公元758年)第五琦定盐法,将制盐民户编为特殊户籍,免其杂役,专制官盐。因煮盐地方称亭场,故名。宋代京东﹑河北﹑两浙﹑淮南﹑福建﹑广南海盐产区中,专指向政府领取本金产制正盐(额盐)归公的盐户。亦称"灶户",和制浮盐(额外馀盐)卖给商户的"锅户"有别。元明两代仍称亭户。清代文献间或使用,一般通称"灶户"。
仆人
[相关解释]
1.古代太仆等官的通称。 2.受雇在家供役使的人。
1.古代太仆等官的通称。 2.受雇在家供役使的人。
令史
[相关解释]
1.官名『代兰台尚书属官,居郎之下,掌文书事务,历代因之。隋唐以后,成为三省﹑六部及御史台低级事务员之称,位卑秩下,不参官品。至明代遂废。见《通典.职官四》。 2.宋元以来官府中胥吏的通称。
1.官名『代兰台尚书属官,居郎之下,掌文书事务,历代因之。隋唐以后,成为三省﹑六部及御史台低级事务员之称,位卑秩下,不参官品。至明代遂废。见《通典.职官四》。 2.宋元以来官府中胥吏的通称。
令甲
[相关解释]
1.第一道诏令;法令的第一篇◇用为法令的通称。
1.第一道诏令;法令的第一篇◇用为法令的通称。
优伶
[相关解释]
1.优,俳优;伶,乐工◇通称戏曲演员为优伶。
1.优,俳优;伶,乐工◇通称戏曲演员为优伶。
佐将
[相关解释]
1.太平天国前期对军中带兵官或地方行政官的通称。
1.太平天国前期对军中带兵官或地方行政官的通称。
佛兰德斯美术
[相关解释]
16-18世纪尼德兰南部(今比利时及法国一小部)美术的通称。原为尼德兰美术的一部分。1579年荷兰独立后,即称佛兰德斯美术。既带有民主性倾向,又保留着明显的贵族性和宗教性,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代表人物有勃鲁盖尔、鲁本斯、凡·戴克等。对欧洲美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6-18世纪尼德兰南部(今比利时及法国一小部)美术的通称。原为尼德兰美术的一部分。1579年荷兰独立后,即称佛兰德斯美术。既带有民主性倾向,又保留着明显的贵族性和宗教性,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代表人物有勃鲁盖尔、鲁本斯、凡·戴克等。对欧洲美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佛子
[相关解释]
1.菩萨的通称。 2.受佛戒者,佛门弟子。 3.佛教泛指一切众生,以其悉具佛性,故称。 4.称慈善的人。如唐末徐守温以宽恕为治,人称佛子。见唐张鷟《耳目记》。又宋洪皓为秀州司录,以所掌发运司钱赈济饥民,州人称之为"洪佛子"。见宋赵善璿《自警篇.救荒》。
1.菩萨的通称。 2.受佛戒者,佛门弟子。 3.佛教泛指一切众生,以其悉具佛性,故称。 4.称慈善的人。如唐末徐守温以宽恕为治,人称佛子。见唐张鷟《耳目记》。又宋洪皓为秀州司录,以所掌发运司钱赈济饥民,州人称之为"洪佛子"。见宋赵善璿《自警篇.救荒》。
佛弟子
[相关解释]
1.皈依佛门的信徒的通称。
1.皈依佛门的信徒的通称。
佛法僧
[相关解释]
1.佛家语。佛经称佛﹑法﹑僧为三宝。参见"三宝"。 2.鸟纲,佛法僧科,佛法僧属各种的通称。旧亦称同科的三宝鸟为佛法僧。我国有蓝胸佛法僧和棕胸佛法僧,分布在新疆西部和四川﹑云南一带。
1.佛家语。佛经称佛﹑法﹑僧为三宝。参见"三宝"。 2.鸟纲,佛法僧科,佛法僧属各种的通称。旧亦称同科的三宝鸟为佛法僧。我国有蓝胸佛法僧和棕胸佛法僧,分布在新疆西部和四川﹑云南一带。
佛藏
[相关解释]
1.佛教经典的总称。通称"大藏经"﹑"一切经"。
1.佛教经典的总称。通称"大藏经"﹑"一切经"。
使馆
[相关解释]
外交代表机关的通称。包括大使馆、公使馆、代办处。是一国派驻在他国办理外交事务的官方办公处。
外交代表机关的通称。包括大使馆、公使馆、代办处。是一国派驻在他国办理外交事务的官方办公处。
假节
[相关解释]
1.假以符节,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 2.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后汉书.袁术传》"李傕入长安﹐欲结术为援﹐乃授以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晋书.职官志》"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周书.泉企传》"孝昌初﹐又加龙骧将军﹑假节﹑防洛州别将﹐寻除上洛郡守。"至隋唐时,持节﹑假节已有名无实,但仍通称出任刺史﹑太守为假节。
1.假以符节,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持节为符信,故称。 2.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后汉书.袁术传》"李傕入长安﹐欲结术为援﹐乃授以左将军﹐假节﹐封阳翟侯。"《晋书.职官志》"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周书.泉企传》"孝昌初﹐又加龙骧将军﹑假节﹑防洛州别将﹐寻除上洛郡守。"至隋唐时,持节﹑假节已有名无实,但仍通称出任刺史﹑太守为假节。
偏裨
[相关解释]
1.偏将,裨将。将佐的通称。
1.偏将,裨将。将佐的通称。
儒巾
[相关解释]
1.古代读书人所戴的一种头巾。明代通称方巾,为生员的服饰。
1.古代读书人所戴的一种头巾。明代通称方巾,为生员的服饰。
先生
[相关解释]
1.始生子,犹言头生。 2.父兄。 3.年长有学问的人。 4.称老师。 5.称先祖。 6.称致仕者。 7.文人学者的通称。可自称,亦可称人。 8.称道士。 9.旧时称以相面﹑卜卦﹑卖唱﹑行医﹑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10.称妓女。 11.旧时称担任文书或管理职事的人。 1 2.妻称丈夫。 1 3.一般人之间的通称。 1 4.称地区或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男子。
1.始生子,犹言头生。 2.父兄。 3.年长有学问的人。 4.称老师。 5.称先祖。 6.称致仕者。 7.文人学者的通称。可自称,亦可称人。 8.称道士。 9.旧时称以相面﹑卜卦﹑卖唱﹑行医﹑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 10.称妓女。 11.旧时称担任文书或管理职事的人。 1 2.妻称丈夫。 1 3.一般人之间的通称。 1 4.称地区或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男子。
兔子
[相关解释]
1.兔的通称。 2.詈词。
1.兔的通称。 2.詈词。
公历
[相关解释]
阴历的一种,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一年365天,分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每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为小月,每月30天,二月是28天。因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 5.24219(太阳年),所以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二月末加一天,全年是366天。闰年的计算法是公元年数用4除得尽的是闰年(如1960年),用100除得尽的是平年(如1900的),用100除得尽用400也除得尽的是闰年(如2000年)。纪元是从传说的耶稣生年算起。也叫格里历,通称阳历。
阴历的一种,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一年365天,分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为大月,每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为小月,每月30天,二月是28天。因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 5.24219(太阳年),所以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闰年在二月末加一天,全年是366天。闰年的计算法是公元年数用4除得尽的是闰年(如1960年),用100除得尽的是平年(如1900的),用100除得尽用400也除得尽的是闰年(如2000年)。纪元是从传说的耶稣生年算起。也叫格里历,通称阳历。
六儿
[相关解释]
1.杂剧中家僮的通称﹐犹婢女之称"梅香"。
1.杂剧中家僮的通称﹐犹婢女之称"梅香"。
六戎
[相关解释]
1.我国古代西方戎族之六部。《周礼.夏官.职方氏》"五戎六狄"郑玄注引《尔雅》曰"九夷﹑八蛮﹑六戎﹑五狄,谓之四海。"按,今本《尔雅.释地》作"七戎"。邢昺疏"《风俗通》云'斩伐杀生,不得其中。戎者凶也,其类有六。'李巡云'一曰侥夷,二曰戎央(一作戎夷),三曰老白,四曰耆羌,五曰鼻息,六曰天刚。'"后用以为西方民族之通称。
1.我国古代西方戎族之六部。《周礼.夏官.职方氏》"五戎六狄"郑玄注引《尔雅》曰"九夷﹑八蛮﹑六戎﹑五狄,谓之四海。"按,今本《尔雅.释地》作"七戎"。邢昺疏"《风俗通》云'斩伐杀生,不得其中。戎者凶也,其类有六。'李巡云'一曰侥夷,二曰戎央(一作戎夷),三曰老白,四曰耆羌,五曰鼻息,六曰天刚。'"后用以为西方民族之通称。
兵书
[相关解释]
中国古代对论述兵法的著作的称谓,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汉书·艺文志》著录古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历代兵书从内容上可分为兵法、兵略、训练、阵法、兵制、兵器、城守、军事地理、名将传等类。现存最早的完整兵书是《孙子兵法》。
中国古代对论述兵法的著作的称谓,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汉书·艺文志》著录古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历代兵书从内容上可分为兵法、兵略、训练、阵法、兵制、兵器、城守、军事地理、名将传等类。现存最早的完整兵书是《孙子兵法》。
兽类
[相关解释]
1.哺乳动物的通称。
1.哺乳动物的通称。
内工
[相关解释]
1.宫中掌丝织的女官及所属女工的通称。
1.宫中掌丝织的女官及所属女工的通称。
内斜视
[相关解释]
1.眼病名。一眼或两眼的瞳孔经常向中间倾斜。通称对眼或斗眼。
1.眼病名。一眼或两眼的瞳孔经常向中间倾斜。通称对眼或斗眼。
内胎
[相关解释]
1.轮胎的一部分,用薄橡胶制成,环形,中空,有气门,装在外胎里边,不和地面直接接触,压入空气后产生弹性。通称里带。
1.轮胎的一部分,用薄橡胶制成,环形,中空,有气门,装在外胎里边,不和地面直接接触,压入空气后产生弹性。通称里带。
军家
[相关解释]
1.古代对军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称。
1.古代对军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称。
冬卿
[相关解释]
1.周代冬官为六卿之一,主管百工事务,后代因称工部为冬卿。 2.南朝梁对光禄勋﹑大鸿胪和都水使者的通称。
1.周代冬官为六卿之一,主管百工事务,后代因称工部为冬卿。 2.南朝梁对光禄勋﹑大鸿胪和都水使者的通称。
冬官
[相关解释]
1.上古设置官职,以四季命名。据《周礼》,周代设六官,司空称为冬官,掌管工程制作◇世亦以冬官为工部的通称。
1.上古设置官职,以四季命名。据《周礼》,周代设六官,司空称为冬官,掌管工程制作◇世亦以冬官为工部的通称。
凤尾蕉
[相关解释]
1.通称铁树。多年生常绿植物。生于暖地。干高丈馀。叶聚生茎顶,羽状复叶,子叶甚多,细长而尖硬。夏天开花。结实大如桃,赤色。
1.通称铁树。多年生常绿植物。生于暖地。干高丈馀。叶聚生茎顶,羽状复叶,子叶甚多,细长而尖硬。夏天开花。结实大如桃,赤色。
凤尾鱼
[相关解释]
鲚(jì)的通称。
鲚(jì)的通称。
凤眼莲
[相关解释]
1.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短。叶子略呈心脏形,叶柄中下部膨大似葫芦。花淡紫色,有黄斑。浮生在池塘或湖泊的水面,根垂生在水中。全草可作饲料。通称水葫芦。
1.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短。叶子略呈心脏形,叶柄中下部膨大似葫芦。花淡紫色,有黄斑。浮生在池塘或湖泊的水面,根垂生在水中。全草可作饲料。通称水葫芦。
凸透镜
[相关解释]
1.称会聚透镜,通称放大镜。透镜的一种。中央比四周厚,平行光线透过以后,向轴线的方向折射聚集于一点上。物体放在焦点以内,由另一侧看去就得一个放大的虚像。阳光通过后聚集成一个温度很高的光点,火柴和薄纸能被烧着。凸透镜可做各种光学用具的镜头。
1.称会聚透镜,通称放大镜。透镜的一种。中央比四周厚,平行光线透过以后,向轴线的方向折射聚集于一点上。物体放在焦点以内,由另一侧看去就得一个放大的虚像。阳光通过后聚集成一个温度很高的光点,火柴和薄纸能被烧着。凸透镜可做各种光学用具的镜头。
劝进表
[相关解释]
1.魏晋六朝时,篡位之君每假"禅让"﹑"受禅"之名夺取政权。当让国"诏书"下达后,又故作逊让,使朝臣再三上表,劝其登基,然后即位。此种章表多谀颂功德而归之天命。如曹丕代汉,侍中刘弇等即率群臣奉表劝进。亦有外族入侵﹑皇统中断,大臣上表宗室劝其即位以继承皇统者。晋愍帝为刘曜所杀,刘琨等即联名上表琅邪王司马睿劝进。凡此劝登帝位的章表,通称"劝进表"。
1.魏晋六朝时,篡位之君每假"禅让"﹑"受禅"之名夺取政权。当让国"诏书"下达后,又故作逊让,使朝臣再三上表,劝其登基,然后即位。此种章表多谀颂功德而归之天命。如曹丕代汉,侍中刘弇等即率群臣奉表劝进。亦有外族入侵﹑皇统中断,大臣上表宗室劝其即位以继承皇统者。晋愍帝为刘曜所杀,刘琨等即联名上表琅邪王司马睿劝进。凡此劝登帝位的章表,通称"劝进表"。
劫波
[相关解释]
1.亦作"劫簸"。 2.简称"劫"。梵语kalpa的译音。佛教分劫为大劫﹑中劫﹑小劫。谓世上人的寿命有增有减,每一增(人寿自十岁开始,每百岁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及一减(人寿自八万四千岁开始,每百岁减一岁,减至十岁),各为一小劫∠一增一减为一中劫。一大劫包括"成"﹑"住"﹑"坏"﹑"空"四个时期,通称"四劫"。各包括二十中劫,即一大劫包括八十中劫。
1.亦作"劫簸"。 2.简称"劫"。梵语kalpa的译音。佛教分劫为大劫﹑中劫﹑小劫。谓世上人的寿命有增有减,每一增(人寿自十岁开始,每百岁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及一减(人寿自八万四千岁开始,每百岁减一岁,减至十岁),各为一小劫∠一增一减为一中劫。一大劫包括"成"﹑"住"﹑"坏"﹑"空"四个时期,通称"四劫"。各包括二十中劫,即一大劫包括八十中劫。
劳役地租
[相关解释]
也称徭役地租”。在旧中国通称力租”。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地主的土地一部分分给农民耕种,收获归农民所有;另一部分为地主直接经营,由农民进行无偿劳动,收获归地主所有。此外,农民还要为地主服杂役。是封建社会初期最简单的地租形式,逐渐为实物地租所代替。
也称徭役地租”。在旧中国通称力租”。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地主的土地一部分分给农民耕种,收获归农民所有;另一部分为地主直接经营,由农民进行无偿劳动,收获归地主所有。此外,农民还要为地主服杂役。是封建社会初期最简单的地租形式,逐渐为实物地租所代替。
勋伐
[相关解释]
1.亦作"勋伐"。 2.《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因以"勋伐"通称功绩。
1.亦作"勋伐"。 2.《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因以"勋伐"通称功绩。
北庭
[相关解释]
1.指汉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 2.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 3.唐方镇名。属陇右道。以其治所在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北庭都护﹐故通称北庭。辖西北伊﹑西﹑庭三州及北庭都护府境内诸军镇﹑守捉。其地后入回纥,继入吐蕃。 4.指燕京。即今北京市。元建都燕京,时汉人称之为北庭。
1.指汉代北单于所统治之地。 2.泛指塞北少数民族所统治之地。 3.唐方镇名。属陇右道。以其治所在北庭都护府﹐节度使例兼北庭都护﹐故通称北庭。辖西北伊﹑西﹑庭三州及北庭都护府境内诸军镇﹑守捉。其地后入回纥,继入吐蕃。 4.指燕京。即今北京市。元建都燕京,时汉人称之为北庭。
北闱
[相关解释]
1.明堂的北门。 2.明清科举制对顺天(今北京市)乡试的通称。
1.明堂的北门。 2.明清科举制对顺天(今北京市)乡试的通称。
十母
[相关解释]
1.即十干。与"十二子"相对而言。 2.旧时对母辈的十种称谓。亲母,谓生我者;出母,谓生我而被父离异者;嫁母,谓亲母因父亡改适者;庶母,谓生母非正室者;嫡母,妾生子称父正室;继母,谓亲母已亡,父再娶者;慈母,谓妾无子,及妾之子无母,而父命为母者;养母,谓出继他人为子者;乳母,谓曾乳哺我者;诸母,对伯叔母的通称。
1.即十干。与"十二子"相对而言。 2.旧时对母辈的十种称谓。亲母,谓生我者;出母,谓生我而被父离异者;嫁母,谓亲母因父亡改适者;庶母,谓生母非正室者;嫡母,妾生子称父正室;继母,谓亲母已亡,父再娶者;慈母,谓妾无子,及妾之子无母,而父命为母者;养母,谓出继他人为子者;乳母,谓曾乳哺我者;诸母,对伯叔母的通称。
升降机
[相关解释]
1.载物和乘人的升降设备。以轿箱﹑料车或平台承载,沿垂直或倾斜导轨升降,大多用电力驱动,广泛用于矿井﹑高炉﹑建筑工地﹑车站﹑码头﹑仓库和高层建筑等处,乘人的通称电梯。
1.载物和乘人的升降设备。以轿箱﹑料车或平台承载,沿垂直或倾斜导轨升降,大多用电力驱动,广泛用于矿井﹑高炉﹑建筑工地﹑车站﹑码头﹑仓库和高层建筑等处,乘人的通称电梯。
半产
[相关解释]
1.流产。通称小产或小月。
1.流产。通称小产或小月。
单挂号
[相关解释]
1.信件和印刷品付邮时由邮局登记编号,给收据,叫挂号。只挂号不要回执的,通称单挂号。如有差失,可凭收据编号追寻查找。
1.信件和印刷品付邮时由邮局登记编号,给收据,叫挂号。只挂号不要回执的,通称单挂号。如有差失,可凭收据编号追寻查找。
南栈道
[相关解释]
1.即石牛道。古道路名。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至剑门关,是古代联系汉中和巴蜀的交通要道。元明以后通称"南栈道"。参见"石牛道"。
1.即石牛道。古道路名。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至剑门关,是古代联系汉中和巴蜀的交通要道。元明以后通称"南栈道"。参见"石牛道"。
南西厢
[相关解释]
1.以南曲演唱《西厢记》故事的南戏或传奇剧本的通称。系据王实甫北曲《西厢记》翻变而成,情节基本相同,有宋元南戏《崔莺莺西厢记》(作者不详),明李景云南戏《莺莺西厢记》和李日华《南调西厢记》﹑陆采《陆天池西厢记》等。
1.以南曲演唱《西厢记》故事的南戏或传奇剧本的通称。系据王实甫北曲《西厢记》翻变而成,情节基本相同,有宋元南戏《崔莺莺西厢记》(作者不详),明李景云南戏《莺莺西厢记》和李日华《南调西厢记》﹑陆采《陆天池西厢记》等。
印张
[相关解释]
1.印刷书籍时每一本书所用纸张数量的计算单位。一印张为全张平版纸(通称新闻纸或报纸)的二分之一。
1.印刷书籍时每一本书所用纸张数量的计算单位。一印张为全张平版纸(通称新闻纸或报纸)的二分之一。
卷扬机
[相关解释]
一种起重装置,由卷筒、钢丝绳等构成,常用于采矿业和建筑工地。通称绞车。
一种起重装置,由卷筒、钢丝绳等构成,常用于采矿业和建筑工地。通称绞车。
县君
[相关解释]
1.古代妇人封号。晋已有此称。唐制,五品母妻为"县君"。宋庶子﹑少卿监﹑司业﹑郎中﹑京府少尹﹑赤县令等官之妻封"县君"。元制与唐制同。明代郡王曾孙女称"县君"。 2.命妇的通称。
1.古代妇人封号。晋已有此称。唐制,五品母妻为"县君"。宋庶子﹑少卿监﹑司业﹑郎中﹑京府少尹﹑赤县令等官之妻封"县君"。元制与唐制同。明代郡王曾孙女称"县君"。 2.命妇的通称。
反刍
[相关解释]
①偶蹄类的某些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通称倒嚼(dǎojiào)。②比喻对过去的事物反复地追忆、回味。
①偶蹄类的某些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然后再咽下。通称倒嚼(dǎojiào)。②比喻对过去的事物反复地追忆、回味。
叔父
[相关解释]
1.通称父亲的弟弟。 2.周朝天子称同姓蓄诸侯为叔父。
1.通称父亲的弟弟。 2.周朝天子称同姓蓄诸侯为叔父。
取诸宫中
[相关解释]
1.《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宫古代对房屋的通称◇以"取诸宫中"谓取用于自己家中,极言其便利。
1.《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宫古代对房屋的通称◇以"取诸宫中"谓取用于自己家中,极言其便利。
口水
[相关解释]
唾液的通称流~。
唾液的通称流~。
古月轩
[相关解释]
1.清代珐琅彩器的通称。有瓷胎﹑料胎(即玻璃胎)﹑铜胎﹑金胎之别,以瓷胎最为名贵。始于康熙时仿西方珐琅器,故名珐琅彩。雍正乾隆时,制益精美,古月轩本为当时豪家仿制的私款,后来内廷珐琅彩器散出,见者以与古月轩仿制品相类,转以古月轩作为珐琅彩器的通称。一说古月轩本苏州名工胡学周设窑制作烟壶等料器之号,清帝南巡时发现其所制精美,诏赴京师制作。
1.清代珐琅彩器的通称。有瓷胎﹑料胎(即玻璃胎)﹑铜胎﹑金胎之别,以瓷胎最为名贵。始于康熙时仿西方珐琅器,故名珐琅彩。雍正乾隆时,制益精美,古月轩本为当时豪家仿制的私款,后来内廷珐琅彩器散出,见者以与古月轩仿制品相类,转以古月轩作为珐琅彩器的通称。一说古月轩本苏州名工胡学周设窑制作烟壶等料器之号,清帝南巡时发现其所制精美,诏赴京师制作。
古鉩
[相关解释]
1.先秦印章的通称。鉩,即玺。古鉩印面为当时六国的篆书,风格奇特多变,不易辨识,形式多样。秦统一六国,皇帝所用称"玺",官﹑私所用均改称"印"。材料多数是铜,间有银和玉等。
1.先秦印章的通称。鉩,即玺。古鉩印面为当时六国的篆书,风格奇特多变,不易辨识,形式多样。秦统一六国,皇帝所用称"玺",官﹑私所用均改称"印"。材料多数是铜,间有银和玉等。
叶子
[相关解释]
1.植物的叶的通称。 2.书页。我国古书原来皆作卷轴,到唐代始有叶子。 3.古代博戏用具。即叶子格。
1.植物的叶的通称。 2.书页。我国古书原来皆作卷轴,到唐代始有叶子。 3.古代博戏用具。即叶子格。
司官
[相关解释]
1.主管官员。 2.清代各部属官的通称。指部内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以下的七品小京官。 3.属官对其长官的自称。
1.主管官员。 2.清代各部属官的通称。指部内各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以及主事以下的七品小京官。 3.属官对其长官的自称。
合头
[相关解释]
1.方言。里头,当中。 2.戏曲﹑音乐名词。南曲曲牌最后几句,往往由数人合唱,在南戏和传奇中写作"合",通称"合头"。 3.戏曲﹑音乐名词。乐队分段伴奏乐曲时,后段亦称"合头"。如统帅上场时吹奏《水龙吟》,入座时再接吹的《合头》。
1.方言。里头,当中。 2.戏曲﹑音乐名词。南曲曲牌最后几句,往往由数人合唱,在南戏和传奇中写作"合",通称"合头"。 3.戏曲﹑音乐名词。乐队分段伴奏乐曲时,后段亦称"合头"。如统帅上场时吹奏《水龙吟》,入座时再接吹的《合头》。
合成洗衣粉
[相关解释]
洗涤用品,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粉粒状,用于洗涤衣服、织物等。通称洗衣粉。
洗涤用品,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粉粒状,用于洗涤衣服、织物等。通称洗衣粉。
同学
[相关解释]
1.同师受业。 2.同师受业的人。 3.清代严禁文人结社,禁用社兄﹑盟弟等称呼,于是文人之间改称同学。 4.在同一个学校学习的人。 5.对在校学生的通称。
1.同师受业。 2.同师受业的人。 3.清代严禁文人结社,禁用社兄﹑盟弟等称呼,于是文人之间改称同学。 4.在同一个学校学习的人。 5.对在校学生的通称。
吕宋
[相关解释]
1.古国名。即今菲律宾群岛中的吕宋岛。宋元以来,中国商船常到此贸易,明代称之为吕宋。过去华侨去菲律宾者多在吕宋登陆,故以吕宋为菲律宾之通称。在西班牙统治菲律宾时代,华侨又称西班牙为大吕宋,称菲律宾为小吕宋。 2.吕宋烟之省称。
1.古国名。即今菲律宾群岛中的吕宋岛。宋元以来,中国商船常到此贸易,明代称之为吕宋。过去华侨去菲律宾者多在吕宋登陆,故以吕宋为菲律宾之通称。在西班牙统治菲律宾时代,华侨又称西班牙为大吕宋,称菲律宾为小吕宋。 2.吕宋烟之省称。
君子儒
[相关解释]
1.君子式的儒者。儒,为古代学者的通称。
1.君子式的儒者。儒,为古代学者的通称。
听差
[相关解释]
①听从差遣;执役进府听差|今日该我听差。②仆役的通称。
①听从差遣;执役进府听差|今日该我听差。②仆役的通称。
呃逆
[相关解释]
由于膈肌痉挛,急促吸气后,声门突然关闭,发出声音。通称打嗝儿。
由于膈肌痉挛,急促吸气后,声门突然关闭,发出声音。通称打嗝儿。
周公
[相关解释]
1.西周初期政治家。姓姬名旦,也称叔旦。文王子,武王弟,成王叔。辅武王灭商。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东平武庚﹑管叔﹑蔡叔之叛。继而厘定典章﹑制度,复营洛邑为东都,作为统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于大治◇多作圣贤的典范。参阅《史记.鲁周公世家》。 2.春秋时天子之宰﹑卿士的通称。 3.《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后因以"梦见周公"喻夜梦。或省作"周公"。
1.西周初期政治家。姓姬名旦,也称叔旦。文王子,武王弟,成王叔。辅武王灭商。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东平武庚﹑管叔﹑蔡叔之叛。继而厘定典章﹑制度,复营洛邑为东都,作为统治中原的中心,天下臻于大治◇多作圣贤的典范。参阅《史记.鲁周公世家》。 2.春秋时天子之宰﹑卿士的通称。 3.《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后因以"梦见周公"喻夜梦。或省作"周公"。
唾液
[相关解释]
1.唾液腺分泌的液体和口腔壁上的许多小腺所分泌的粘液,在口腔里混合在一起成为唾液,其作用是使口腔湿润,使食物变软容易咽下,同时还含有淀粉酶,能分解淀粉,有部分的消化作用。通称唾沫或口水。
1.唾液腺分泌的液体和口腔壁上的许多小腺所分泌的粘液,在口腔里混合在一起成为唾液,其作用是使口腔湿润,使食物变软容易咽下,同时还含有淀粉酶,能分解淀粉,有部分的消化作用。通称唾沫或口水。
啄木鸟
[相关解释]
啄木鸟科鸟类的通称。树栖攀禽。双足稍短,两趾向前,两趾向后,爪弯曲锐利。尾羽轴粗硬,攀缘时能支撑身体。嘴强直如凿,能啄开树皮,用舌钩食隐居害虫。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啄木鸟科鸟类的通称。树栖攀禽。双足稍短,两趾向前,两趾向后,爪弯曲锐利。尾羽轴粗硬,攀缘时能支撑身体。嘴强直如凿,能啄开树皮,用舌钩食隐居害虫。中国各地均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