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锦集6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收集资料的各种途径和方法。
2、激发幼儿对动物进行探究的兴趣以及保护动物的情感。
3、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讲述。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掌握一些资料收集的途径和方法。
难点:激发幼儿对动物产生进行探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幼儿收集到的各种动物的图片
有关动物的VCD电脑
教学过程:
(一)引起兴趣
<展示幼儿收集到的各种动物图片>
这些动物图片都是我们小朋友自己找到的,现在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动物,请告诉你的朋友
1、自己的动物图片是从哪里找到的?
2、找到的动物叫什么名字?
3、这种动物有什么特征?
(二)经验的分享
1、幼儿自由地相互交流分享
(教师要注意倾听幼儿间的谈话,捕捉孩子生成话题)
2、集体的经验分享
1、请个别幼儿介绍
A、你的动物图片是从哪里找到的?
B、你找到的动物叫什么名字?
C、这种动物有什么特征?
(幼儿在介绍资料来源时,教师应出示相应的材料,使幼儿有一种较直观的理解。)
3、教师小结
4、你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方法吗?
5、教师介绍其它的收集途径、方法。
<打开电脑>
A、电脑有什么本领?
B、小结
C、教师操作上网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5、请幼儿说说可以到哪些地方去查找资料,用什么方法把资料给大家看。
6、教师小结。
(三)激发对动物探究的'兴趣
1、你们有问题要问吗?
(当孩子提出问题后教师就请其他孩子来回答,同时鼓励孩子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对有争论话题鼓励孩子用学到的方法再去查找资料,然后根据找到到的资料再进行讨论。教师要及时判断把握好问题的价值取向。)
(四)激发幼儿热爱动物的情感
1、动物是不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2、那我们怎样来保护它们呢?
(五)教师对活动中幼儿生成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情感的激励,以引起幼儿对下次活动的兴趣。
教学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目标:
1.在实验中了解玩具打气简的进气孔、出气孔的构造及其作用。
2.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实验结果,并乐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准备:
能拆装的玩具打气筒若干。
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
师:打气简上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口子,这根打气管应该装在哪个口子上呢?
2。幼儿预测。
此前幼儿尽管使用过打气筒,但从没留意过打气管的装法。参加活动的16个幼儿中有9个幼儿预测错误,7个幼儿预测正确。
3.幼儿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预测正确的7个幼儿很快就获得了实验的成功,另9个幼儿却遇到了困难,后来他们在同伴的启发下也获得了成功,并记录了实验结果。
4.师幼共同探讨。
师:你们的实验都成功了吗?
幼:我的实验刚开始没有成功,我用脚踩打气筒,打气筒瘪了。不过后来我换一个口子插管子,结果成功了。
幼:我的实验刚开始也没有成功,我看见某某的做法,一试也成功了。我刚开始猜错了!
师:你们都成功了,都知道管子应该插在哪个口子上了!那谁能告诉我:这插着管子的口子叫什么?不插管子的口子又叫什么呢?
幼:插着管子的叫进气孔,不插管子的叫出气孔!
师:有不同意见吗?
众幼:没有。
师:按你们的说法,这不插管子的口于是出气孔,那我来想个办法不让气跑出去。我把出气孔堵上,这样打气就更方便了!
(教师的提议得到了孩子们的支持,他们一致认为堵住出气孔,效果一定会更好。于是,教师使劲按住不插管子的口子,请一个幼儿脚踩打气筒,可是,打着打着孩子们发现打气筒瘪了,再也“抬”不起来了。)
幼:这个打气筒肯定是坏了,我的打气筒是好的,试试我的.吧!(教师再次实验,结果同前。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以。)
师:怎么会这样?
幼:你堵住的肯定不是出气孔,应该是进气孔!
师:打气筒的出气孔到底在哪里?
幼:那个插着管子的地方!
师:有什么办法证明这是出气孔?
幼:撕张小纸片放在出气孔前,若有气出来,纸片就会动。(结果实验成功,大家发现出气孔有气出来了。)
幼:打气球!(结果实验成功!大家发现气球变鼓了。)
幼:用手放在出气孔前面,也能感觉到有气。
5.幼儿修正自己的实验记录。
6.师幼共同收拾实验室。
(点评:本次活动体现了“用事实来说话”的精神。孩子们通过实验不仅了解了打气筒的构造,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用事实纠正了错误概念。利用玩具引导孩子们科学地探究其中的奥秘,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它能让幼儿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到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观察胡萝卜、白萝卜,学会从颜色、外形、味道等方面进行相对应的比较,找出其不同点。
2、 学习词:桔黄、光滑、甜甜的。
3、 懂得不挑食,应多吃蔬菜。
4、 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 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胡萝卜、白萝卜若干,切成小块的两盘萝卜及牙签,小白兔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 以游戏的形式和口吻进入主题。
“小兔子们,我们去拔萝卜吧!”幼儿每人拿一个萝卜,说出萝卜的名称。
2、 比较两种萝卜的异同。
把拿胡萝卜与白萝卜的幼儿交叉坐好。
(1)比较颜色:看一看,它们的颜色一样吗?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
(2)比较形状:比一比,它们形状一样吗?摸摸它们的皮有什么感觉?学习并运用词:光滑。
(3)尝味道:请幼儿吃切好了的萝卜,每人尝两种,讨论:白萝卜和胡萝卜各有什么味道?
3、 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
白萝卜里外都是白的,圆圆的或长圆的.,皮很光滑,吃起来甜甜的;胡萝卜里外都是桔黄色的,长长的有点尖,皮不光滑,吃起来有点药味,也有甜味。萝卜很有营养,小朋友应该多吃。
活动反思:
通过适宜的问题引导幼儿学习由外到里的有序观察,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官进行感知,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还有就是让幼儿进行猜测萝卜皮和萝卜肉的颜色是否一样,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经历了探究的过程,体验了发现的乐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记录和动手操作活动,容幼儿尝试产生风的各种方法,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初步了解风力有大小之分,风力大小与人们的关系。
重点难点:
产生风的各种方法,风力的大小。
活动准备:
幼儿感受过风,并有过观察记录,提供产生风的有关操作材料,风与人们关系的图片。
活动过程:
1、看看说说,风在哪里?
教师:"前几天,我们到户外去寻找风娃娃,并画了观察记录。请你轻轻地告诉旁边的朋友,你在哪里找到风娃娃?"张贴个别幼儿的观察记录,请幼儿说出记录的内容。
小结:当我们看到树叶摇、红旗飘的时候就知道风吹来了,还可以听到"呼呼"的声音,风吹到我们的'身上感觉是凉凉的。
2、探索感受风的产生。
(1)出示静止的纸条和风车,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使纸条、风车动起来呢?""你有什么办法变出风娃娃来呢?"
(2)介绍各种操作材料,提出要求:"小朋友可以用老师给的各种材料和用具去试试,能不能变出风娃娃?看谁想的办法最多。"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你用什么办法让这些纸条、布条、风车动起来呢?""除了老师给的这些用具,你还有什么办法能使这些东西动起来?"启发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和探索的结果。
(4)比较风的大小:
教师用扇子动风车,引导幼儿观察:"为什么风车有时候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因为扇子轻轻地扇,产生的风力小,风车转得慢;要是用力地扇扇子,产生的风力大,风车也转得快。)
(5)小结:用扇子、纸板扇的时候,空气流动了,变出了风娃娃:用口吹的时候,也吹出了空气,变成了风;跑动的时候,也产生了风。风是有大有小的,适当的风力可以利用来为人们做事,是有益的,风力太大,产生危害,是有害的风。
3、了解风与人们的关系。
(1)玩游戏:有益的风和有害的风。
让幼儿观察图片,说出哪些风是有害的?哪些风是有益的?根据风的好处和坏处,贴上高兴和不高兴的娃娃。
(2)请幼儿想想,风还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4、总结,结实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玩玩、看看、说说、动动中,知道身体的很多部位是会动的,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愿意和大家说说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1、一盘磁带(迪斯科音乐)
2、各种玩具:皮球、鸡毛、气球、圈各4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玩各种玩具,初步感受身体会动。
1、师:今天,顾老师准备了很多好玩的东西,看看有些什么?你们想不想去玩一玩呀?
2、好,每个小朋友选一样你喜欢的玩具去玩吧!(幼儿玩,师鼓励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创造“一物多玩”)
3、提问:谁来说说,你玩了什么?是怎么玩的?(幼儿示范、说,师引出如手动起来了等)
二、探索身体更多会动的部位
1、师:刚才,我们小朋友玩的时候发现手、脚、嘴巴会动起来,那想想,我们身体还有哪些部位也能动起来呢?(幼儿想一下)
2、好,听着音乐一起来动动我们的身体,看看哪些部位也能动起来?(放音乐,幼儿动起来)
3、提问:开心吗?那谁来说说看,你身体的哪些部位也动起来了?(幼儿说,大家一起跟着做)
三、游戏:动起来。感受身体动了的快乐
1、小结:原来我们的身体有很多部位都能够动起来的。
2、下面,我们再听着音乐,把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动起来吧!(师带幼儿一起做)
3、每人去找一位客人老师,让她们的身体也动起来吧!(高潮,结束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水果的变化。
2、培养幼儿爱吃水果的习惯。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桔子、桔子汁、桔子罐头等。
2、刀子、盘子、剪刀、彩笔、抹布、牙签、即时贴等。
3、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水果吗?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种水果——出示桔子娃娃,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我就是这个会变的桔子娃娃,你们猜一猜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引导幼儿自由的想象桔子的变化。
二、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桔子变变变”的游戏。
1、教师请幼儿给桔子喊“变变变”的口令,然后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自己的身体,取出一盒桔子罐头。
提问:“桔子娃娃变成了什么(桔子罐头)它是怎么变成的?”
2、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当桔子娃娃,一起喊:“变变变”的口令的同时幼儿要原地旋转,老师取出一盒桔子汁。
提问:“桔子娃娃变成了什么?”(桔子汁)它是怎么变成桔子汁的`?
3、请幼儿再次给桔子娃娃喊:“变变变”的口令,随着幼儿的喊声旋转取出桔子制成的食品。
提问:“桔子娃娃真会变呀?它都变成了什么?桔子还会变成什么呀?”
三、剥桔子、品尝桔子。
教师与幼儿一起剥桔子,保留桔子皮,说一说桔子的形状、口味、吃桔子有哪些好处?桔子皮有没有用处?
四、出示桔子。
师:“今天,我们也来一个桔子大变身的比赛,看一看这些好看、好吃的桔子在小朋友的手中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1、分别向幼儿介绍提供的两组材料。
第一组:利用桔子皮进行装饰活动,利用粘贴即时贴、牙签等辅助材料。
第二组:将桔子制作成水果拼盘。
2、请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活动,教师指导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五、让幼儿分别品尝和欣赏各自的成果,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延伸】
小朋友我们有好吃的时候要怎样做呢?幼儿自由讨论,得出结论——分享。
幼儿同老师们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