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中班音乐教案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幼儿随着音乐的旋律和歌词,展开关于“月亮船”的积极想象。
2、幼儿学唱和演奏时,能将内心的感受和想象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1、钢琴伴奏
2、录音机、录音磁带
3、乐曲图谱
4、小乐器:碰铃、串铃和铃鼓若干
教学过程:
一、欣赏乐曲
1、请幼儿欣赏乐曲,并跟随音乐的旋律,两两相对,手牵手,好似乘着小船一般轻轻地摇动。
2、教师说:“夜晚真安静呀,我们坐在月亮船上看看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吧。”
请幼儿再次完整地欣赏乐曲一遍。
3、教师提问:听着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些什么?这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幼儿思考讨论后回答)
教师总结:这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安静、优美的,好像坐在两头翘起的小船上,听闪闪的星星给我们讲述好听的故事。
二、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唱出随波荡漾、遐想绵绵的感觉。
2、教师提问:小小船像什么呢?幼儿回答(像月亮弯弯的)
歌曲中唱的小船是怎样的?幼儿回答(小小的船儿两头翘)
坐在小小的船里,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3、幼儿学唱歌曲三遍,教师进行指导。
4、教师播放录音,边听音乐边用小乐器为乐曲敲打节奏,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5、幼儿自由选择小乐器,尝试边听音乐边演奏乐曲。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轻轻地敲击小乐器,知道听着音乐演奏,知道歌曲是四三拍的,引导幼儿表现出三拍子强弱弱的变化。
6、师生一起听音乐演奏乐曲《小小的船》。
7、活动结束。严文莹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小闹钟,快唱歌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理解歌词,学会听间奏,初步学唱歌曲。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及活泼开朗性格。
活动准备:
兔子头饰1个、吹泡泡用具若干、吸管1支、场地上布置大小圆圈、录音机及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练声通过复习歌曲《小闹钟,快唱歌》来练声。
二、熟悉歌词1.教师以兔妈妈的形象和幼儿一起吹泡泡、玩泡泡,为理解歌词打基础。
2.教师以游戏形式朗诵歌词,帮助幼儿整理歌词。
3.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4.幼儿朗诵歌词。
三、熟悉歌曲旋律1.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按节奏边拍手边朗诵歌词。
2.完整地欣赏音乐。教师依次在幼儿前面经过,边走边吹泡泡,幼儿可以想象自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泡泡。
3.在歌曲旋律伴奏下朗诵歌词。游戏《装泡泡》:幼儿听音乐边走边朗诵歌词,走成一个大圈,音乐停,幼儿立即站到地上的圈圈里。
四、学唱歌曲1.幼儿自己尝试把歌词填到歌曲旋律里。
2.教师清唱,让幼儿完整地感知歌曲。
3.分句练习,加深对歌词的印象。让幼儿说出自己喜欢哪一句,分句练习。
4.了解歌曲中的间奏,演唱歌曲。告诉幼儿歌曲中有两个地方不唱歌词,只有旋律,叫间奏。师生一起演唱歌曲。
五、尝试创编歌词引导幼儿根据自己对泡泡的感知,创编歌曲中的第二句"有大也有小"。
六、幼儿随歌曲录音,自由吹泡泡,结束。
创新点:
1.让幼儿自己学唱歌曲。本次教学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歌曲教学中分句教唱和整体教唱的模式,充分利用了歌曲本身简单、生活气息浓,富有情趣的特点,采用游戏性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玩中理解和学习歌词,随着游戏活动的深入,幼儿兴趣逐渐高涨,抓住这个时机,让幼儿尝试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填词演唱,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环境里自主地学唱歌曲。
2.幼儿自主地学习、活动提供更大的空间。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教师在引出吹泡泡的主题后,就以兔妈妈的'角色参与到游戏中,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反应来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然后逐步退出引导者的位置,让幼儿自主地游戏、学习、使幼儿在体验游戏活动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歌唱活动的乐趣。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音的高低。知道音阶中共有七个音符。
2.了解音阶的变化规律,上行越来越高,下行越来越低。
3.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想像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七个玻璃杯(形状、高低一样)、一双筷子、一桶水(教师一套)、水彩笔、图画纸。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小朋友,你们猜,老师在你们桌上放7个杯子是干什么的?你们能让它发出声音吗?试试看。
(有的用嘴吹,有的拿筷子敲……)
小结:我发现了,有的小朋友用嘴吹,有的拿筷子敲,都能发出声音。
(让个别幼儿吹一吹,敲一敲,)请小朋友说说,这七个瓶子发出的声音高低一样吗? (老师敲击自己桌子上面装了不同水的杯子。)好听吗?想一想,老师的杯子为什么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动听的声音? (里面装了水。)
2.你们试一试,能让杯子发出的声音,有高有低吗? (自己尝试)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弹奏一首动听的`钢琴曲,问幼儿好听吗?这个曲子是由1、2、3、4、5、6、7七个音符不同排列组成的,这就是我们音乐中的七个音阶。教师弹奏上行音阶,引导幼儿讨论。这几个音符有什么规律? (越来越高。)教师弹奏下行音阶,引导幼儿感受音符的变化规律(越来越低)。
2、游戏,用动作表现音阶中各音的高低。
①教师弹1、2、3、4、5、6、7,幼儿分别摸脚、膝盖、大腿、肚子、肩膀、耳朵、头。(下行倒着做)
②听音,自己用动作来表示越来越高的音和越来越低的音。(自己创编动作)
③小朋友,你们能让你们的杯子发出的声音越来越高和越来越低吗?自己尝试。
④平时还能用什么来表示越来越高的音呢?
幼儿:早上起床喊妈妈(声音很低),吃饭时喊妈妈(高一点)到幼儿园和妈妈再见时喊妈妈再见(声音又高了),下午用最高的声音喊妈妈。
吹笛子、弹钢琴、弹吉它……
三、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示了越来越高的声音和越来越低的声音,现在我们用画表示出来好吗?鼓励幼儿充分发挥作画。
有的画了个楼梯。
有的画了越来越高的泡泡。
有的画了越来越高的小树
……
自然结束。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设计思路阐述
在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关系,教师注重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热情,且能有效回应幼儿。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温情、友好的情感,能借助语词区分乐段、感受乐句。
2.尝试两两合作用动作表达朋友间的亲昵和友好。
3.进一步理解绘本中"天生一对"的涵义,并进行肢体创意表达。
活动重点
能借助动词区分乐段,感受乐曲旋律的变化。
活动难点
尝试与同伴合作,用动作表达朋友间的亲昵和友好。
活动准备
音乐、PPT、手环
具体流程
一、回顾绘本,引入音乐情境
1.播放音乐:我们听着音乐随意的玩一玩吧。
2.他们是谁呀?
3.两个好朋友平时是怎么样的?(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两人会说悄悄话)
二、感受音乐,结合语词感知音乐细节
1.瞧瞧,今天他们要去哪里呀?
(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要去参加天生一对的舞会。)
2.舞会上当然要有美妙的音乐了。
3.我们一起来听,这个音乐里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词,我们把它找出来。(kiyomi)
4.播放音乐:找到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次(kiyomi)?猜猜(kiyomi……)表示什么意思?回忆一下我们跟好朋友一起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动作呀?(打招呼、抱抱、亲亲、握手……表示亲昵的动作)
5.我们来看看,它们到底会怎么来跳?现在我要把它们变出来了哦。(出示右手手势-长颈鹿小姐)咦,这是谁呀?快跟它打个招呼吧。(出示左手手势-鳄鱼先生)"咕噜咕噜变"这又是谁呀?它们要准备跳舞了噢。播放音乐,教师边听音乐边做手势。
6.哇,它们的舞跳完了,他们做了哪些相亲相爱的动作?(梳理并示范,手指打招呼、抱抱、亲亲等)
7.我们也来变一变吧。"咕噜咕噜,变"准备好。(左右两边的幼儿可互相做动作)播放音乐
8. 重点讨论并反复感知B段的细节变化。
("抱紧你 抱紧你"以及"么么么么么么"的发音,幼儿两两尝试)
(1)我们也跳了舞了,那么,我们刚才听了"抱抱"有什么不一样呢?(有时"抱紧你",有时"抱抱你","抱紧你"时教师可用动作引导)
(2)那有几个"抱抱你"(这么多答案,可怎么办?有什么好办法吗?(播放音乐时候用手指来提示)那就再来一次吧,你们一定要数好哦。(我们用自己的办法解决了,给自己鼓鼓掌吧。)
9.那么抱完后,是什么啦?老师忙不过来了,我们用嘴巴来帮帮忙,好不好?"喜欢你就么么么么么,亲亲你,亲亲你"。播放音乐反复一次
10.师幼互动表演(教师以长颈鹿小姐求抱抱的方式和幼儿一一互动,教师表达亲密互动后的情感体验,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1)现在李老师变成了长颈鹿小姐,谁来做我的鳄鱼先生呢?
(2)我们来玩抱一抱的游戏(这位鳄鱼先生好像有点难为情,我来采访一下,鳄鱼先生你刚跟长颈鹿小姐抱抱的时候心里感觉怎么样?)(我跟鳄鱼先生抱在一起的时候觉得可甜啦,像吃了蜂蜜一样,刚才长颈鹿小姐跟你抱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抱得太紧?所以等会儿抱的.时候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的话会怎么样?很难受)
(3)现在我又要变了,我愿意来跟我一起做鳄鱼先生,然后再请几位做长颈鹿小姐,我看谁的脖子伸得长长的(请三位幼儿)那我们一起来玩亲亲你的游戏吧。你想让我亲你哪里呢?你想亲我哪里呢?你们觉得我们俩是不是天生一对呀?(击掌)
11.两两结伴站姿进行随乐游戏。(鼓励表情眼神有呼应的"天生一对")
(1)我们一起到舞台中间来,找一个好朋友面对面的一起跳"天生一对"舞。
(2)播放音乐再一次游戏
(3)"天生一对"的舞跳得棒不棒?李老师也觉得好棒,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还都笑眯眯的。
三、游戏:找舞伴
1.看我们跳得这么好呀,"天生一对"的舞会真的向我们发来邀请,还寄来了邀请券,要我们参加舞会。我们来看看是怎么样的邀请券。
2.看,多漂亮的手环呀,它可是有要求的噢,等会儿请把你们的手悄悄的藏在你的身后,我把手环放在你们的手心,然后你们迅速的戴在你的右手上。(中班的孩子应该知道右手是哪只吧)音乐开始后,边走边去找和你颜色相同的手环,成为你"天生一对"的舞伴。
3.教师发入场券(把眼睛闭上哦,这是个小秘密。不能那么快让你的好朋友知道,我都很期待待会儿谁会成为你的舞伴呢。)
4.播放音乐:准备好了吗?(音乐结束后摆一个"天生一对"的造型,我来拍照,这一对嗲嗲的,这一对好有默契……)
5.我们找一个跟你手环颜色不同的,互相交换一下,接下来谁会成为你的新舞伴呢?
6.播放音乐,音乐结束后摆一个造型,面向客人老师(美美的、萌萌的、帅帅的),问问客人老师我们是不是天生一对呀?现在伸出你的右手,握握手,我们是好朋友。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活动,愿意跟老师一起听音乐打节奏,并感受活动的快乐。
2、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乐趣。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杯子、筷子、咚咚锵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
1、看一看:出示杯子,今天唐老师请你们认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呀?
2、说一说:说说它叫什么名字?平时我们用杯子做什么?
3、杯子说他是会唱歌的杯子,你相信吗?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听杯子唱歌啦!
4、教师用筷子有节奏地敲打杯子(音乐咚咚锵里的节奏),引起幼儿兴趣。
5、好不好听?小朋友们想不想来试试?
(意图:出示杯子引起幼儿的兴趣。用提问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为下面幼儿为音乐伴奏做铺垫。)
二、敲一敲。
1、发餐具,请幼儿自由敲打。
2、好玩吗?你们想敲出更好听的声音吗?
3、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敲打。
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敲的真好听,太棒了。现在请你们拿好手中的杯子和筷子,跟老师一起来听一首音乐《咚咚锵》。
三、试一试。
1、听音乐。
教师:这首音乐真好听,刚才我们是拍手,现在要是我们用手中的杯子和筷子给它来点伴奏让它更好听。
2、试一试: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听音乐敲节奏。
3、提要求:前奏的时候我们点头,听好音乐跟着音乐节拍敲。
4、请幼儿听音乐敲节奏。
(意图:幼儿喜欢敲敲打打,让幼儿自己敲打,感受活动的'快乐,并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幼儿尝试着跟着音乐敲打,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和节拍感。)
四、演一演。
1、唱歌伴奏。
教师:这首歌是我们最喜欢唱的了,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看我们,我们来表演给他们看一下吧,唱的时候要怎么样?(要用会唱歌的杯子伴奏。)
2、小朋友们太棒了,表演得真好,表扬一下自己吧。(大家一起很开心的敲着杯子)。
(意图:以表扬的方式,增强幼儿下次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会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那高高的苹果树下"。
2.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尝试自编表演动作,体验活动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在那高高的苹果树下"
1.听旋律回忆歌曲名称。
2.有表情的演唱二--三遍。
二、自编表演动作
1.讨论苹果长大的`动作,学习动作。(播放苹果树ppt)
"苹果树是慢慢地长大的,我们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现苹果树长大的样子呢?"(用动作表现小小的苹果树种子,用伸展动作变现长得高高的苹果树)(一起学一学)
2.如果你是树下的一对小朋友是什么心情?(开心、高兴、幸福、舒服)
3.又唱歌,又做游戏,我们再来跳个舞吧,你会做些什么动作呢?(启发幼儿想象、表达、教师提炼动作。)
4.个别幼儿上来表演,集体练习。
(1)拉拉手,转一圈。
(2)拍拍手,拍拍肩
(3)一上一下,真开心
(4)跨一步,拍一拍。
5.完整跳三遍。
三、游戏"苹果树下找朋友"
1.师:"一共跳三遍,前面两句的动作统一。后面两句就是我们编的动作,
2.引导幼儿会听中间句。及时换朋友。
3.游戏二、三次。
中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在有趣的情境中愉快地学唱歌曲《欢迎来我家》。
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小兔家做客——感受歌曲的旋律
导入师:这会是谁的家呢?(小兔)我们走过去瞧瞧。(走过小桥走过草地看看这是谁的家)
师幼:咚咚咚,你好,请问在家吗?(小兔)
帮小兔运萝卜,再次感受歌曲旋律。
二、小鸭家做客——学唱歌曲
师:接下来我们要去谁的家做客呀?
1、熟悉歌词。
(播放小鸭歌声)师:小鸭在热情的欢迎我们,你听到了什么?
关键提问:小鸭是怎么介绍的?他是怎么跟我们打招呼的?打了几个招呼呢?
小结: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歌曲内容来总结。
2、掌握节奏。
关键提问:小鸭子的声音很好听,它跟我们平时说话有什么不一样呢?
小结:他说话的声音跳跳的有弹性、有节奏。
师:我们来用小手试试帮小鸭子打节奏。除了用手帮忙还可以用什么?
幼儿用拍手和跺脚等形式掌握歌曲节奏。
3、完整感受歌曲
提问:小鸭还会用好听的歌声来欢迎我们,他在唱什么?(欣赏歌曲第一遍)
教师用歌曲内容进行小结。
关键提问:小鸭的歌声听上去怎么样呢?(欣赏歌曲第二遍)
小结:看到我们来做客小鸭真开心,歌唱一跳一跳真欢快。
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鸭好听的声音。(幼儿集体演唱第一遍)
教师示范:小鸭按耐不住自己的喜悦来邀请我们,小鸭很着急,前面要唱的快快的,我们再来试试看。
教师语言和动作引导(幼儿集体演唱第二遍)
三、蓝精灵家做客——用不同的音色演唱
过渡语:大森林里还有许多的朋友,看看接下来是哪位神秘的朋友呢?
1、用甜甜的跳跳的声音演唱
人物一:蓝妹妹
关键提问:猜猜这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蓝妹妹是女孩子,他打招呼的声音是细细的、甜甜的、跳跳的。
师:蓝妹妹说,我最喜欢唱歌了,跟我打声招呼吧。
我们一起用蓝妹妹好听的`声音跟她打声招呼吧。
师幼共同演唱。
2、用粗粗的跳跳的声音演唱
人物二:蓝爸爸
师:精灵村里住了很多精灵 ,还有谁呢?
关键提问:这是蓝爸爸,他的声音和蓝妹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蓝爸爸唱歌的声音是粗粗的跳跳的。
提问:我们怎么样才能唱出蓝爸爸一样的声音呢?
小结:原来声音低低的,小嘴巴张张圆我们的歌声像蓝爸爸一样好听。
个别演唱、集体演唱。
四、来我们家做客——演唱歌曲
过渡语:格格巫来了,蓝精灵说我们还是快点搬家吧,你猜他们搬到了哪里去呢?
关键提问:想不想请蓝精灵进来做客呀?蓝精灵说我最喜欢好听的歌声啦?听到好听的歌声,我就会来。
要求:
1、用小小的声音
2、用响亮的声音
3、再用跳跃一点的。
小结:精灵们说,你们的声音真是太好听了,我们真是太愿意和你们一起玩了。
结尾:我们去邀请更多的好朋友到自己家做客吧。
教学反思:
孩子们非常地感兴趣,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也知道了只要幼儿感兴趣地东西,他们就会给你意想不到地惊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应该从幼儿地兴趣出发,来提高活动地质量,因为兴趣是幼儿最好地老师。
小百科:家庭是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中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要求: 通过多媒体这个先进、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对幼儿形成多种感官的刺激;同时,通过老师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欣赏歌曲《丑小鸭》,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激发幼儿欣赏歌曲的兴趣,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响板(幼儿人手一个)、光盘、丑小鸭玩具、磁带
活动过程:
一、律动《丑小鸭》
要求:幼儿能跟着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各种模仿动作。
指导语:今天啊,老师想和你们做个游戏,我做鸭妈妈,你们就做我的鸭
宝宝,我们一块儿到河边去玩好吗?
二、欣赏歌曲《丑小鸭》
(一)引起兴趣
指导语:老师今天还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它的名字叫:“丑小鸭”.
我们一起来把它叫出来好吗?(丑--小--鸭---)
要求:教师用念儿歌的形式来介绍丑小鸭.
(我来啦!我来啦!呱、呱、呱呱呱,丑小鸭、丑小鸭、
我叫丑小鸭、腿儿短短脚掌大,长长脖子扁嘴巴,走起路来
摇摇摇,爱到河边去玩耍,喉咙虽小声音大,可是只会呱呱呱 )
电脑操作:准备播放歌曲《丑小鸭》两遍
指导语:丑小鸭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首有趣的歌,歌曲的名字就叫《丑
小鸭》,我们来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
(二)欣赏第一遍
提问:谁来告诉我,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电脑操作:准备播放歌曲两遍.
歌里还唱了些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遍.
电脑操作:播放歌曲两遍.画面定格.
(三)欣赏第二遍
提问: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丑小鸭真可爱,老师也想来唱唱它.现在请小朋友听我来唱一遍.
等会儿请大家来讲讲看你最喜欢听歌里唱的那一句.
电脑操作:播放歌曲两遍,画面定格,准备进入教唱功能,分句播放.
(四)欣赏第三遍
提问:你最喜欢听那一句?
要求: 重点教唱“呱呱呱呱呱”
听听电脑是怎么唱的.(分句欣赏)
指导语:刚刚老师听到有个小朋友说最喜欢听小鸭子呱呱的'叫声,
我们现在就再来听听电脑是怎么唱的?
电脑操作:进入教唱功能,分句播放该句
提问:1、小鸭子是怎么叫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2、我这里正好有一样东西,大家看看它是什么?
你看响板他它一张一张的,多象谁的嘴巴呀?
那它叫起来的时候声音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
节奏练习:我们小朋友也来用响板学学小鸭叫好吗?
电脑操作:准备播放歌曲一遍
(五)幼儿表演
电脑操作:. 播放歌曲一遍
要求: 幼儿能跟着老师一起表演,并懂得在小鸭叫的时候,配上响板.
也可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
电脑操作:准备播放《洗澡歌》
三、歌舞表演《洗澡歌》
指导语:今天我们又欣赏到了一首好听的歌,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呀?
现在让我们跟着丑小鸭一起到河里去洗个澡好吗?
小试节奏活动后的些许思考
连着在新中班上了两个音乐节奏活动,新中班的孩子还从没接触过乐曲,以往都是以单一的拍手表现形式,第一次看我拿出那么多“新奇”的乐器时,孩子们兴奋极了,所以在第一次尝试使用乐器敲敲打打时,许多孩子都是兴奋地盲目乱敲打,但是我没有生气,而是还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自由敲打一会,等新鲜劲一过,再启发他们发现如何让乐器发出的响声让人听着舒服和谐,一起总结出一些简单的合奏打击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再通过示范,讲解,教给幼儿正确的演奏方法,的确,效果很明显。
第二次为孩子们上节奏活动时,我开始配上了节奏卡,希望通过图谱的帮助,联系各种节奏,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图谱以它的直观,形象易于理解的特点,在幼儿音乐活动中有特殊的意义,它可以使看不出,摸不着的抽象音乐形象化,使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相互结合,帮助幼儿掌握音乐节奏,旋律。而活动实践下来,孩子们兴趣高极了,在图谱的引领下,发出来的声音和谐多了。
活动后我的些许思考:
节奏是音乐构成的一大要素,是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也是旋律的骨架,支柱,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节奏感知能力,但水平还不够,感知不够精细。因此需要在平时教学中加以引导,培养,打击乐演奏教学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发展孩子们对音色,曲式结构,变声部的表现力的敏感性。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的音乐课堂能够更精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