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时间:
分享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从古至今,春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以下是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欢迎阅读。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1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2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3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4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5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6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7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8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9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10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11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12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13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14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15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16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17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18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19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简单的春节手抄报内容20

  新疆过年春节习俗

  新疆人主要分为新疆老汉人(即最早来新疆的汉族)和新疆少数民族(主要以维吾尔族为主),首先让我来说说老新疆人过春节。

  老新疆人

  新疆的春节从小年(腊月二十三)算起,春节时家家必定要挂上红灯笼,贴上红色的窗花,贴对联,放眼望去,红彤彤的一片。家家户户都要供奉甜食送灶王爷,除夕包完饺子,准备好晚宴,全家围炉吃年夜饭,新疆土话把这叫装仓,主要以手抓羊肉为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年夜饭的花样也多了,有的家庭会做一桌丰盛的菜,还有的家庭也会选择去酒店吃年夜饭,不过不管怎样,这顿年夜饭可一定要吃饱,新疆的老习俗认为如果装仓装好了,这一年都不会挨饿。

  年夜饭过后,家家的茶几上,都会一层层的摆放维吾尔族特色节日美食--金黄色的馓子,葡萄干、杏干、巴旦木、无花果等干果更是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在"水果之乡"新疆,色泽艳丽的干果是年节茶几上不可缺少的零食。初二出嫁的姑娘回娘家,过了初十就要准备包元宵,一般要热闹到阴历二月二才算过完年。

  “吃”应该算是新疆人过年的一大看点,大年三十一过,亲戚之间就要开始挨家挨户地吃。从初一一直能吃到初十,我妈妈每到过年应该是最忙碌的,基本上早晨到厨房,一直到下午、到晚上,连吃饭时间都没有,一天到晚都在做饭。所以自打我记事以来,凡遇到过大年,老新疆人(老汉人即新疆最早的汉族)就会忙忙碌碌的做“吃头”,最忙活的就是“蒸年馍馍”和包的“冻饺子”和“炸油货”(油果子、油饼),新疆的汉族庄户人家在过春节的整个“正月”在主食上几乎都是“饺子栽桩”(即新疆土话----饺子唱起了饭食中的主角),从初一到十五期间,去十户人家拜年,就有八户人家炒菜“下饺子”招待客人。而这饺子都是提前包好“冻”下的。

  老新疆人在正月里招待拜年的客人时,主食上“冻饺子坐庄”的原因:1,有备无患。2,减少浪费。3.经济实惠。一般情况下人们在过年期间虽然个个都是“吃的酒足饭饱”,到人家拜年时往往面对主人的盛情,不吃不行,吃又吃不下。

  老新疆人爱喝酒,而且喜欢喝高度酒,对于他们来说,无酒不成宴,而且大多酒量都很好!所以过年期间家家都散发着浓浓的酒香。如果你酒量不好,那你去新疆过年可就惨了,热情的新疆人招待客人时,如果你没喝醉就认为你没喝好,如果菜不剩余就认为你没吃好。

  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各种文化渗透。现在生活在新疆的汉族人都很喜欢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和肉孜节,他们认为这两个节日非常热闹。

  维吾尔族

  同样近年来许多维吾尔族人也喜欢过春节了。农历新年时他们也会穿上盛装走亲访友,以示庆贺。尤其要备好抓饭待客。维吾尔族人把抓饭视为上等美味。主要原料为羊肉、胡萝卜、羊油等。先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炸熟,再放上洋葱和胡萝卜一块儿翻炒,然后和大米一起放进锅内煮,煮出来的饭粒颗颗晶莹透亮。维吾尔族春节家宴食品还有:用面粉、羊肉、洋葱等做成的'“匹提尔芒达”(包子),用带骨羊肉煮制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面团抻成的“兰曼”(抻面),以及与汉族馄饨相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尔”等。此外还备有多种民族传统糕点和小吃食,如“艾西姆桑扎”(圆盘馓子)、“亚依玛扎”(花边馓子)、“波呼萨克”(炸吉皮)、“沙木波萨”(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

  像这样准备过春节的维吾尔族人家越来越多,形成这种风气,是有它的历史背景的。现在是市场经济,人们都在激烈的竞争中沉浮,松懈不得,怠慢不得,稍微一松劲,就有可能落伍,每个人都得全身心投入,平时,人都很累,都有不堪重负的感觉。人生命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一定要有张有弛,一定要有娱乐休息来调剂。节假日就是要人休息,让人们在休息中积蓄力量,迎接新的竞争。列宁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为了使生命得到新的力量补充,维吾尔人也过春节了,因为多一个节日,就可多得到一次快乐的休息。

  回族

  年三十晚上包饺子,这一天要把素日里喜欢搬弄是非的小人的“嘴”捏上。端上热腾腾的饺子,打开预先做好的腊八醋,一家人团坐在桌前,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孩子们却对桌上摆的各种零食更感兴趣,果壳可以随便扔满一地,三十晚上不能扫,叫“踩碎(岁)”。

  春节这天,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彻云天,孩子们穿着崭新的衣服,女孩子抹着红脸蛋,眉间点个小红点儿,头上扎着红发结,穿来跑去,好不热闹 ;蒙古族过春节时非常讲究卫生,农历二十九之前就要把房子打扫干净,家里的所有东西都要洗干净。

  初一早晨,全家人穿上新衣服,手拿好吃的东西到外面,把新鲜的食品祭献给予人民阳光雨露的太阳,然后进屋,家长或长子或儿媳给佛祖上贡品,用一只碗盛上洁白的牛奶,向神佛做新年的祈祷。此后。长子或儿媳用黄色的木碗盛上牛奶,首先到祖父、祖母、父母的面前跪坐,双手捧碗,以祝福等话语表示问候。随后,大家开始相互拜年。晚辈用右手抓住袖口伸到长辈面前,长辈们用双手手掌拍击,向儿子、儿媳表示新年问候并致祝福。在这个过程中,家人要在一块方糖上放一枚铀线,相互作为礼物。拜过年后。儿女向父母献上新年的食物“德吉”(食物一碗),敬酒、献上整羊,父母给儿女糖果,这是拜年的礼仪。大年初一,已婚子女到父母、兄长家拜年。初二之后,街坊邻居们可以互相拜年、送礼。年轻人都穿上漂亮的衣服,骑上快马给邻里、近亲、长辈敬献节日礼品。互拜活动将一直持续到初五。到初五那天,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并邀请邻居,共度佳节。

  新疆人过春节持续到正月十五结束。人们喜上眉梢,互相道喜,祝福新年。初一中午年饭丰盛无比,但晚上要吃面条或是合子,象征新的一年和顺、团圆、美满。

  西藏各地区新年习俗

  安多藏历新年

  安多藏区与许多藏区一样,以藏历正月初一为新年。

  大年初一,人们起得很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拉则”煨桑祭神,因为“拉则”在山巅上,一旦火光闪烁,桑烟滚滚升起,四周的人都可以看得见,这里素以第一个去“拉则”煨桑为荣。后来的人只是在已经燃起的煨桑堆上加松枝、柏枝、桑面(糌粑)等物,顺便献酒洒浆,跪拜叩首,添箭杆。第一个煨桑的人燃起桑烟后,便向四周吹吉祥的海螺,海螺以白色为佳,有的还放鞭炮。随后,远近山头都有桑烟燃起。与此同时,各家各户的桑炉里都腾起了桑烟,远山近野,高楼低屋都沉浸在或淡或浓的桑烟里。

  拉则

  祭完“拉则”之后,人们各自回家吃早饭。人们按辈份依次坐好,互相拜年道贺。吃完早饭,一家人再去给村里最年长的或辈份最高的人拜年。在安多藏区的许多地方,大年初一禁止扫地,也不背水、挑水。

  拜年

  安多藏区的年节,尚有“出新”的习惯。清晨时男人们(或者家里的老人们)一起床,就往牛圈或羊圈里跑,去看牛羊的卧法,牛羊的头朝东南西北四方的任何一方,将意味着来年这个方向是吉祥的,于是给牛的头上、身上拴挂三色、五色花布后赶着牛羊向牛羊头朝的方向走几步,即“出新”。“出新”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它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而对青年男女来说,正是年节中相互道声吉祥,联络情感的好机会。

  工布地区藏历新年

  工布地区指林芝县、米林县、工布江达县一带。相传很早以前,有支外国**入侵西藏,工布人民为了保卫祖国和家乡,组成了一支爱国**前去阻击。他们踏上征程之时,正值藏历九月,将士们惋惜不能喝上过年的青稞酒,不能吃上过年的年饭,也没有烤上过年的青松火。勇敢而智慧的工布人民便把藏历年提前到藏历十月一日来过,随后将士们便义无反顾地出征了。为了纪念当年英勇出征的将士,每年藏历十月一日,工布人民都要献三牲为将士们守夜,久而久之,藏历十月一日过工布藏历新年的习俗便形成了。

  工布新年

  工布新年与藏历新年比较,有着强烈的林区特色。请狗赴宴:三十晚上,驱鬼仪式后,家家户户请狗吃饭。他们把过年的食物端端正正地摆在木盘里,或放在长长的木板上,有糌粑团,有牛羊猪肉,还有核桃、酥油、奶渣、人参果、青稞酒等。工布人认为狗吃什么,不吃什么,都是神的指使,因此全家人诚惶诚恐,注视着狗的每个动作,吃了糌粑或饼子,预示粮食丰收,吃酥油或奶渣,预示农业兴旺,千万不能吃肉,三十晚上狗吃肉,不死人也得闹瘟疫。

  请狗赴宴

  吃“结达”:狗吃饱了,人再吃团年饭。人们围着火塘坐一圈,烤着暖烘烘的火炉,喝着青稞酒、酥油茶,吃一种特殊的食品“结达”,即酥油、牛奶、面粉做成的面疙瘩,戳在尖尖的木棍上,伸进火里烤,熟一个吃一个,味道特别香。这天晚上一定要吃饱,据说半夜里鬼来背人,不吃饱,身子骨轻轻的,说不定被鬼背跑了。

  吃结达

  祭丰收女神:新年初一,背回新年第一桶水,倒进佛像前的净水碗里,再用它拌糌粑做成供果,兑好青稞酒。然后带上这些供品来到自家最好的一块庄稼地里,祭祀丰收女神。

  背水

  后藏地区的藏历新年

  后藏地区指以日喀则为核心的区域,这里的新年又被称作藏历农家年,由于在藏历的元月,后藏(西藏主要的产粮区,指日喀则一带)农民就要开始春耕,所以后藏一带的藏族祖先很早以前就把每年的藏历十二月一日定为藏历农家新年。

  日喀则农民欢度藏历农家

  过藏历农家年的习俗一般只在西藏日喀则一带,其中包括西藏拉萨的尼木县,而西藏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在藏历每年的一月一日过新年的。藏族节日本就繁多,而藏历农家新年是后藏一带最为隆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从藏历11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时吃、穿、用的节日用品。

  正在准备过年吃的食物

  虽然真正的农家新年是藏历十二月一日,但过节的喜庆活动则从藏历十一月二十九日就开始了。这天要举行“古恰”活动,男人们要在这天洗头,然后是驱邪、吃“古突”,欢庆活动与西藏其他地区过藏历新年的活动形式基本相同,特别有意思的是,岁末最后一天,也叫“弥漫焦臭的最后一天”。男子要到离家很远的土坎陡岩边去烧焦大年初一早上敬献的羊头。大年初一,年节的喜庆达到高潮。东方刚发白,家里的媳妇或大女儿起早熬酒。鸡叫头遍时,把熬的酒送到家人睡的地方。喝了一两碗酒后,然后大家接着睡觉。 鸡叫三遍时,再起床带着“切玛”、糌粑去取“四新”——从别人家牛圈里取“牛粪新”,从地里取“土新”,从水源处取“水新”,从狗窝里取“粪新”。在取“四新”时,要在上述四个地方撒些糌粑。“四新”取回到自己家里,粘上酥油花后放在指定的位置,就表示能防止霜灾雹害和招财引福。

  古突

  在藏历农家年走进后藏的藏族人家,各种精美的杯盘上盛放的新年供品让人眼前一亮,这些供品大都是食品和饮品,每家每户没有什么不同,只有羊头比较特别,此外,吃羊头也是后藏地区大年初一一大节俗。


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