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00 查到相关五百的内容。
带有五百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一党 [相关解释]
1.古代地方组织,五百家为一党。 2.一派;同伙。 3.一个政党。
一成一旅 [相关解释]
1.方十里为成,五百人为旅。传夏少康凭此灭过﹑戈而复禹业◇遂用为势微力弱卒能克敌制胜﹑光复旧业之典。
一服 [相关解释]
1.一件衣服。 2.特指一袭章服。 3.古以王畿外每五百里谓之"一服"。 4.服一次药。 5.指中药的一剂或一帖。
一纪 [相关解释]
1.岁星(木星)绕地球一周约需十二年,故古称十二年为一纪。《国语·晋语四》"文公在狄十二年,狐偃曰'蓄力一纪,可以远矣。'"韦昭注"十二年,岁星一周为一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唐柳宗元?见促行骑走笔酬赠》诗"投荒垂一纪,新诏下荆扉。"清顾炎武《过李子德》诗"忆昔论交日,星霜一纪更。"但古又有以四岁一小周(《素问·六微旨大论》)﹑三十年(《素问·天元纪大论》)﹑七十六年(《易干凿度》)﹑一千五百二十岁(《诗·大雅·文王序》疏引《三统历》)我患驼折 2.
一统 [相关解释]
1.统一。多指全国统一于一个政权。 2.犹一并,一齐。 3.犹一桩。指一个整体。 4.表数量。用于碑碣,犹一座。 5.汉代《三统历》以一千五百三十九年为一统。
七升之布 [相关解释]
1.粗布,幅含五百六十缕。
万叶集 [相关解释]
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几经增编,至奈良末期成书。共二十卷,收和歌四千五百余首。据传大伴家持为主要编撰人,其后又有数人加工补充。作者有天皇、贵族、官吏、僧人、农民、士兵、妓女等。诗歌体裁分为长歌、短歌、旋头歌、佛足石歌和片歌。内容分为杂歌、相闻、挽歌三大类。主要表现崇神尊君,热爱乡土,男女相爱,民间疾苦等。是日本古典诗歌中最杰出的典范。
万羊 [相关解释]
1.唐张读《宣室志》卷九"相国李德裕为太子少保,分司东都。尝召一老僧问己之休咎。僧曰'非立可尽,愿结坛设佛像。'僧居其中,凡三日,谓公曰'公灾戾未已,当万里南行耳。'……因问'南行诚不免矣,然乃终不还乎?'僧曰'当还耳。'公讯其故。对曰'相国平生当食万羊,今食九千五百矣,所以当还者,未尽五百羊耳。'"后因以"万羊"为贵族之家饮食豪奢之典。
三五 [相关解释]
1.谓十五天。《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后以指农历月之十五日。 2.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 3.谓十五岁。 4.指三十年和五百年。古谓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五百年一大变。 5.指三皇五帝。 6.指三王五霸。 7.指三辰五星。 8.指三正五行。 9.指三才五常。 10.指三所五位。 11.指三田五脏。 1 2.九宫术谓三生五死。 1 3.指参宿和昴宿。《诗.召南.小星》"噂彼小星,三五在东。"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上》"三五,举其数也;参昴,着其名也。"旧说以"三五"指心宿和柳宿(噣)。
三千 [相关解释]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 2.泛言数目之多。 3.指三千大千世界。
三变 [相关解释]
1.三种变化。指君子三变。《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2.三种变化。指天运三变。《史记.天官书》"夫天运三十岁一小变,百年中变,五百载大变,三大变一纪。" 3.三种变化。指周公三变于文王时能子,于成王幼时能武,于成王壮时能臣。见《韩诗外传》卷七。 4.三种变化。指古诗三变。远古至汉魏为一变,晋宋至唐初为一变,盛唐以后又一变。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艺文.诗三变》。 5.三种变化。《新唐书.文艺传序》"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指唐初王勃﹑杨炯为一变,玄宗时张说
三时 [相关解释]
1.指春﹑夏﹑秋三季农作之时。 2.夏至后半个月。 3.早﹑午﹑晩。 4.印度分一年为热﹑雨﹑寒三时。 5.佛教谓释迦牟尼佛逝世后,佛法将经历的正法﹑像法和末法三大时期。一般认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见南朝陈慧思《立誓愿文》。
东周列国志 [相关解释]
长篇小说。明代冯梦龙改编余邵鱼《列国志传》为《新列国志》,一百零八回,清代蔡元放继续修订并加评语,改今名。内容包括西周末期至秦始皇统一六国五百多年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春秋战国由纷争而趋于统一的历史进程。文字朴实流畅而文学性稍差。
中俄伊犁条约 [相关解释]
即《中俄改订条约》。1881年沙俄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沙俄强占中国伊犁地区,崇厚奉命谈判擅签《里瓦几亚条约》,仅收回部分土地,而划失土地甚多,另偿付兵费”五百万卢布。清政府改派曾纪泽修约,争回了一部分土地,兵费”增为九百万卢布。通过此约及其后的界约,沙俄又割占七万多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
乡党 [相关解释]
①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孔子之于乡党,恂恂如也|首登龙榜,还乡党。②乡亲;同乡之人但愿你在外有出息,俺乡党们也顺心。
乡正 [相关解释]
1.乡大夫。 2.隋唐以五百户为乡,置乡正一人。理民间诉讼。 3.旧时有些地方称乡长。
乡闾 [相关解释]
1.亦作"鄊闾"。 2.古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因以"乡闾"泛指民众聚居之处。 3.家乡;故里。 4.乡亲;同乡。
买骏骨 [相关解释]
1.战国时,燕昭王要招揽贤才,郭隗喻以故事从前有国君欲以千金求千里马,三年未得。有人花五百金买一死千里马的头回报,国君大怒,此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久果然买得三匹千里马。见《战国策.燕策一》◇因以"买骏骨"为求贤若渴之典。
五服 [相关解释]
1.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书.益稷》"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孔传"五服,侯﹑甸﹑绥﹑要﹑荒服也。服,五百里。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又周称侯﹑甸﹑男﹑采﹑卫为五服。见《书.康诰》。 2.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服式。 3.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 4.谓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五代。
五百 [相关解释]
1.古代在官舆前导引的役卒。 2.执杖行刑。
五百年前 [相关解释]
1.语本《史记.天官书》"夫天运……五百载大变。"后因用以表示前世。
五百滩 [相关解释]
1.滩名。在今浙江金华市西南五里金华江中。古时相传舟行过此,需五百人牵挽方可渡,故名。
五罚 [相关解释]
1.对罪不当五刑者处以相应的五种赎金,称为五罚。凡不足墨刑者罚百锾;依次鼻,二百锾;剕,五百锾;宫,六百锾;大辟,千锾。
交钞 [相关解释]
1.金元两代发行的纸币。金海陵王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以国内铜少,仿宋交子成法,命户部尚书蔡松年主持印制,与铜钱并行。分大小两类,大钞有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十贯五种;小钞有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七百文五种。诸钞与钱并行,得听便支钱,或纳旧换新。朝廷设交钞库,管理印造﹑兑换事务。元太宗八年亦曾发行。世祖中统元年又发行"中统交钞",使用较久。顺帝至正十年复发行"至正交钞"。参阅《金史.食货志三》。
仙桂 [相关解释]
1.神话传说月中有桂树,称之为"仙桂"。语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2.喻指科举功名。
佛戒 [相关解释]
1.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十戒﹑五百戒等。
假五百 [相关解释]
1.古代对边县人民实行军事编制,设伍﹑里﹑连﹑邑四级,连之长称假五百。一称假率。
假率 [相关解释]
1.即假五百。
像法 [相关解释]
1.佛教语。正﹑像﹑末"三时"之一。谓佛去世久远,与"正法"相似的佛法。其时道化讹替,虽有教有行而无证果者。"像法"的时限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在佛去世五百年后的一千年之间。见《大集经》。
全唐诗 [相关解释]
总集名。清康熙时彭定求等编。九百卷。收唐、五代诗歌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残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作者二千八百三十七人,大致按时代前后排列,并附作者小传。是收录唐代诗歌最完备的总集。
六军 [相关解释]
1.天子所统领的军队。《周礼.夏官.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左传.襄公十四年》"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可也。"后因以为国家军队的统称。 2.晋世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六军"。 3.指唐之禁军六军。
六师 [相关解释]
1.周天子所统六军之师。《书.康王之诰》"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曾运干正读"六师,天子六军。周制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师。"《孟子.告子下》"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后以为天子军队之称。《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尽力输诚,奬厉六师……以宁社稷,以报万分。"唐许敬宗《奉和入潼关》诗"济潼纡万乘,临河耀六师。"清魏源《圣武记》卷六"及车驾将至,冰骤坚,六师毕济。"亦泛指全部军队。参见"六军"。
六服 [相关解释]
1.周王畿以外的诸侯邦国曰服﹐其等次有六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书.周官》"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周礼.秋官.大行人》"邦畿方千里﹐其外方五百里谓之侯服﹐岁壹见﹐其贡祀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甸服﹐二岁壹见﹐其贡嫔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男服﹐三岁壹见﹐其贡器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采服﹐四岁壹见,其贡服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卫服,五岁壹见,其贡材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要服﹐六岁壹见﹐其贡货物。"孔颖达疏"要服﹐蛮服也者﹐《职方》云'蛮服'﹐要﹑蛮义一也。"王莽曾仿行六服之制。《汉书.王莽传中》
冼星海(1905-1945) [相关解释]
作曲家。广东番禺人,生于澳门。曾在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上海国立音乐院及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935年回国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至延安,曾任鲁艺音乐系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赴苏联为在延安拍摄的影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病逝于莫斯科。作有大合唱《黄河》、《生产》等四部,歌曲《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五百余首以及交响曲《民族解放》、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等。
劫会 [相关解释]
1.俗以五百年当一小劫,灾难并生,称"劫会"。
十二月党人起义 [相关解释]
1825年12月(俄历)俄国反沙皇专制制度的起义。1821年一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贵族军官成立革命组织,谋划起义,主张建立共和国或君主立宪政体。1825年12月14日,乘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死亡,先后在彼得堡和乌克兰发动起义,均遭失败◇五百多人受审,五位首领被处死,一百多人被流放。他们因此被称为十二月党人”。
双鬟 [相关解释]
1.古代年轻女子的两个环形发髻。 2.借指少女。 3.指婢女。 4.指千金高价。语本汉辛延年《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受具 [相关解释]
1.佛教语。"受具足戒"或"受具戒"的略语。具足戒,指比丘所受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所受之五百戒。
命士 [相关解释]
1.古代称受有爵命的士。 2.汉王莽时代指俸禄五百石之士。
善后借款合同 [相关解释]
又称善后大借款”。袁世凯为消灭南方革命势力所订的外债合同。1913年袁以办理善后”为名,派人同五国银行团非法签订。借款总额为二千五百万英镑,四十七年偿清,本息共计六千七百余万英镑。以盐税、海关税等作抵押,规定盐税征收由外国人协管,从此盐税被外人控制。
四库全书 [相关解释]
丛书名。1773年开馆纂修,经十年完成。共收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是中国最大的一部综合性丛书,基本上包括了乾隆以前传世的各种重要著作,凡不利于清王朝统治和封建礼教的著作多排斥不录。共缮写七部。
四畿 [相关解释]
1.古代指离王城五百里的周围地方,是天子直接管辖的范围。
圣期 [相关解释]
1.《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汉王充《论衡.刺孟》"五百年者﹐以为天出圣期也。"后遂以"圣期"为圣人出世的时期。 2.当世的谀称,犹圣时。
墨绶 [相关解释]
1.结在印钮上的黑色丝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后汉书.蔡邕传》"墨绶长吏﹐职典理人。"后因以"墨绶"作为县官及其职权的象征。
夔鼓 [相关解释]
1.《山海经.大荒东经》"﹝流波山﹞其上有兽……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后因以"夔鼓"作为战鼓的美称。
太平广记 [相关解释]
古小说总集。北宋李feb45缺唷R虺墒橛谒翁宗太平兴国年间,故名。五百卷,目录十卷。分类编次。采录汉至宋初小说、笔记、稗史等四百七十五种。特别是保存了不少六朝志怪、唐代传奇中的名篇。其中有的书今已不传。赖此集得以考见。为研究宋以前小说的主要资料,在中国小说史上有重要地位。
太平御览 [相关解释]
类书名。宋初李feb45确钏翁宗命编纂。初名《太平总类》,因宋太宗按日阅览,改题现名。一千卷,分五十五部,四千五百五十八类。征引古籍一千六百九十种,其中大部分已散佚,因此有很高的资料价值。1960年中华书局据《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本重印。
夷服 [相关解释]
1.古九服之一。王畿之外﹐每五百里为一区划﹐共有九﹐第七为夷服。
夷畿 [相关解释]
1.古九畿之一。国畿之外﹐每五百里为一区划﹐共有九﹐第七为夷畿。
奈苑 [相关解释]
1.原指佛经中的奈园。《维摩诘经.佛国品》"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奈氏树园﹐与大比丘众俱。"据《柰女经》﹐维耶离国梵志园中植奈树﹐树生一女﹐梵志收养﹐长大后颜色端正﹐天下无双;佛至其国﹐奈女率弟子五百出迎﹐佛与诸比丘乃到奈女园﹐具为说本原功德◇因称寺院为奈苑。
奉户 [相关解释]
1.宋初承五代旧制﹐州县官俸均给实物﹐并指定由所属民户出钱易回。这些被指定的民户称为"奉户"。每本官所受物﹐凡一千﹐分与两户﹐一户输钱五百。如物价不足以抵官俸原数﹐即由奉户补足﹐官府则免除其夏秋两税以外的其他赋役。此制起于后汉干佑中﹐至宋太平兴国元年始废。见《宋史.职官志十一》。
守丞 [相关解释]
1.辅助郡守县令的主要官吏。《史记.陈涉世家》"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汉书.陈胜传》引此文,颜师古注"守丞,谓郡丞之居守者。一曰郡守之丞,故曰守丞。"汉《仓颉庙碑侧》"衙守丞临晋张畴字元德,五百。"衙,左冯翊的属县。一说为郡守丞,或守狱官之丞。或郡邸守邸之丞。参阅《汉书.丙吉传》颜师古注﹑王先谦补注。
宋文鉴 [相关解释]
原名《皇朝文鉴》。总集名。南宋吕祖谦编。一百五十卷。分六十一类,选录北宋时期诗、赋、文二千五百余首(篇),收录作家二百余人。所选诗文,有不少为人传诵之作;所载奏议,保存了当时政治斗争的一些材料。流传颇广。
宜僚 [相关解释]
1.春秋时楚之勇士,姓熊,居于市南,因号曰市南子。楚白公胜谋作乱,将杀令尹子西。以宜僚勇士,可敌五百人,遂遣使屈之。宜僚正上下弄丸,既不为利谄,又不为威惕,卒不从命。白公不得宜僚,反事不成,遂使白公﹑子西两家之难解。见《左传.哀公十六年》。因以宜僚为除难解纷的代表人物。
小刻 [相关解释]
1.古代的计时单位。分一昼夜为一百刻﹐每刻六十分﹐一百刻共六千分。秦汉以后﹐又分一昼夜为十二时﹐则每时为五百分﹐亦即八刻零二十分。将八刻命名为初一﹑初二﹑初三﹑初四﹐正一﹑正二﹑正三﹑正四﹐这是大刻。再将零数二十分﹐分为二小刻﹐每小刻各十分﹐命名为初初﹑正初﹐分别置于初一﹑正一之上。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百刻》。 2.木板上雕成的小缺口。
州里 [相关解释]
1.古代二千五百家为州,二十五家为里。本为行政建制,后泛指乡里或本土。 2.指同乡的人。
市制 [相关解释]
1.我国人民习用的计量制度。亦称"市用制"。市制的主要单位及其与法定计量单位等的关系如下长度单位,一市尺等于一米的三分之一。重量﹑质量单位,一市斤等于五百克。容量单位,一市升等于一升。按,国务院于1984年规定,我国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目前采用的市制计量单位,可以延续使用到1990年。
市斤 [相关解释]
1.市制重量的主单位。一市斤合五百克。市斤以上有市担,以百进;市斤以下有市两﹑市钱﹑市分﹑市厘﹑市毫﹑市丝,均以十进。我国过去长期通行十六两制,一市斤等于十六市两◇改为十两制,一市斤等于十两。通称斤。
市里 [相关解释]
1.街市里巷。 2.市制长度单位。一千五百市尺为一里,合五百米,通称里。
师旅 [相关解释]
1.师﹑旅为古代军队编制。《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我师我旅。"郑玄笺"五百人为旅,五旅为师。"后因用以指军队。 2.指战事。 3.指众属吏。
徐偃王 [相关解释]
1.相传周穆王时徐国国君。《尸子》卷下"徐偃王有筋而无骨。"《荀子.非相》"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杨倞注"徐,国名。僭称王。其状偃仰而不能俯,故谓之偃王。周穆王使楚诛之。"《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一说徐偃王反,为周穆王所破。参阅《史记.赵世家》。亦省称"徐偃"。因其有筋无骨,后亦用以借指书法柔弱不挺之状。
得眼 [相关解释]
1.原谓盲人复明。晋法显《佛国记》"精舍西北四里有榛,名曰得眼木。有五百盲人,依精舍住此,佛为说法,尽还得眼。盲人欢喜,刺杖着面,头面作礼,杖遂生长丈,世人重之,无敢伐者,遂成为榛。是故以得眼为名。"后用以比喻人由迷昧而得醒悟。
打灰堆 [相关解释]
1.亦称"打如愿"。 2.相传庐陵商人欧明遇彭泽湖神青洪君遣吏相邀,以婢如愿许之。明携之归,意有所愿,如愿辄使得之,数年大富◇不复相爱。正月岁朝鸡初鸣,明呼如愿不起,怒欲捶之,愿走入粪堆而去。明以愿仍在其中,以杖击之使出;不得,因曰"汝但使我富,不复捶汝也。"见《太平御览》卷四七二﹑卷五百引《录异传》﹑宋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捶粪》◇民间于正月初一鸡鸣时,辄往灰堆间捶打,谓能致富,本此。
揆文奋武 [相关解释]
1.施行文教,振奋武事。语本《书.禹贡》"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传"揆,度也。度王者文教而行之。"
文成公主 [相关解释]
①文成公主(?-680)。唐朝公主。太宗女。公元641年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入藏时带去许多工匠及水磨、酿酒、冶金、养蚕、刺绣、造纸、制墨、建筑、耕作等工具和技术,对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贡献很大。在拉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里,至今还供奉着她和松赞干布的塑像。②藏剧剧目。唐代贞观年间,吐蕃大臣禄东赞奉藏王松赞干布之命,赴长安向唐太宗求婚文成公主。唐太宗七试婚使,禄东赞机智通过,因而允婚,派五百名侍从陪同,送公主入藏。
无骏 [相关解释]
1.喻无才。骏,良马。战国时燕昭王欲招纳贤士以振兴国家,郭隗对他说从前有人以五百金购买已死千里马之首,不期年而千里马三至,大王如欲招纳贤士,不妨"先从隗始"。昭王为筑黄金台而师之,于是天下贤士纷纷至燕。事见《战国策.燕策一》◇用为自谦无才之典。
日喀则市 [相关解释]
在西藏自治区南部,雅鲁藏布江与年楚河在境内汇流。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设市。人口851万(1995年)。为西藏第二大城,有五百多年历史。有著名的扎什伦布寺(为历世班禅额尔德尼住持寺院),还有夏鲁寺等古迹。
星团 [相关解释]
十颗以上的恒星被彼此间引力束缚在一起而组成的恒星群。分球状星团和疏散星团两大类。前者由老年恒星密集成球形,分布在银河系中心周围,总数估计约五百个;后者由年轻恒星组成,组合松散,已发现一千三百个,多数聚集在银道面附近。
星系团 [相关解释]
星系组成的集团。各星系团所包含的星系数差别很大,少的几十个,多的达数百上千个。室女星系团的成员星系超过二千五百个,占据6000万光年的空间。不同星系团的形状也不同,有的较松散,有的较密集。
月中桂 [相关解释]
1.神话传说谓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名吴刚﹐学仙有过﹐谪令常斫桂树﹐树创随合。事见《初学记》卷一引晋虞喜《安天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唐李白《赠崔司户文昆季》诗"欲折月中桂﹐持为寒者薪。"后以为科举应试中式的典实。
本星系群 [相关解释]
以银河系为中心,半径约300多万光年空间内星系的总称。已知成员和可能成员有星系四十个左右。主要的星系有银河系,大、小麦哲伦星云,三角座旋涡星系,仙女座旋涡星系(m31)和m32等。总质量约为六千五百亿个太阳质量。它又是范围更大的本超星系团的一个成员。
此一时彼一时 [相关解释]
1.语本《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谓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永徽律 [相关解释]
1.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颁行的法典。计十二篇,五百条。全文保存于《唐律疏议》。它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
流星群 [相关解释]
在太阳系中沿着极其相近的轨道运行的大群流星体。轨道与某些彗星轨道接近,表示流星群可能是彗星抛射的质点或彗星瓦解后的碎物。已发现的流星群有五百多个。
清明上河图 [相关解释]
中国画。宋代张择端作。绢本长卷。淡设色。以汴河为构图中心,展示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和动态。开卷处为汴梁近郊的景致;中段描绘漕船泊航于汴河,行人往来于拱桥;卷末表现市区街衢店肆。画中人物超过五百五十,不同类型的舟车各为二十余,市肆民居不可胜数。细节真实,技法高超。
清稗类钞 [相关解释]
笔记集。近人徐珂编。分时令、地理、外交、风俗、工艺、文学等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五百余则。取自数百种清人笔记,并参考有关报章记载。虽选录有失芜杂,但对于查找有关史事掌故,不无便利。
燕骏千金 [相关解释]
1.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以"燕骏千金"为招纳贤士之典。
燕骨 [相关解释]
1.战国时,郭隗以古代君王用五百金买千里马骨为喻,劝说燕昭王真心求贤◇以"燕骨"比喻年老的贤士。
瑶光寺 [相关解释]
1.北魏世宗(宣武帝)在洛阳所建的尼寺。房舍五百余间,妃嫔贵媛,多出家于此。永安三年(公元530年),秀容部落首领尒朱兆攻入洛阳,纵兵大掠,时有骑兵数十入寺淫秽。此后颇有讥讪,语曰"洛阳男儿急作髻,瑶光寺尼夺作婿。"参阅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瑶光寺》。
田横岛 [相关解释]
1.秦末,原齐贵族田横起事,自立为齐王『朝建立,横率部属五百人逃亡海岛。高祖召之,横不欲臣服,于途中自杀。其部属闻之,悉于岛上自杀。事见《史记.田儋列传》◇以"田横岛"指忠烈之士亡命之处。
男服 [相关解释]
1.古代王畿以外的"九服"之一。指王畿外方千里至千五百里之间的地区。 2.周制亦称王畿以外的"五服"之一。
甸服 [相关解释]
1.古制称离王城五百里的区域。 2.为"九服"之一,指王畿外方五百里至千里之间的地区。 3.泛指京城附近的地方。
界沙 [相关解释]
1.犹沙界。指多如恒河沙数的世界。语出《法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士。"
百弓 [相关解释]
1.五百尺。弓﹐丈量土地的计算单位﹐每弓合营造尺五尺。亦借指百弓土地。
盛世新声 [相关解释]
散曲、戏曲选集。明代人选辑。十二集。收录元、明代散曲套数和戏曲曲文四百余套,小令五百余首,其中包括时调小曲。均为当时演唱的作品,按宫调编列。
站户 [相关解释]
1.元代服役于站赤之户称站户。属通政院与中书兵部﹐并置驿令﹑提领等官管辖﹐不与民户相混﹐如有缺﹐由民户签补。每一提领所领站户﹐多则二三千﹐少则五百至七百。
维摩病 [相关解释]
1.《维摩经.文殊师利问疾品》载佛在毘耶离城庵摩罗园,城中五百长者子至佛所请说法时,居士维摩诘故意称病不往。佛遣舍利弗及文殊师利等问疾。文殊问"居士是疾何所因起?"维摩诘答曰"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后用"维摩病"谓佛教徒生病。
罗汉 [相关解释]
全称阿罗汉”。①释迦牟尼的十大名号”之一。②小乘佛教修行者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即达到了杀贼(断除贪等一切烦恼)、应供(应受人供养)、不生(永远涅b162#不再生死轮回)的修行顶端。③泛指得阿罗汉果”果位的人,传说阿罗汉者必须是和尚。佛寺一般均供罗汉塑像,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
聆听 [相关解释]
1.汉扬雄《法言.五百》"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莫近于斯矣。"后多用于书面语﹐常指仔细注意地听。
荒服 [相关解释]
1.古"五服"之一。称离京师二千到二千五百里的边远地方。亦泛指边远地区。
藩服 [相关解释]
1.古九服之一。古代分王畿以外之地为九服。其封国区域离王畿最远的称"藩服"。《周礼.夏官.职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国……又其(镇服)外方五百里曰藩服。"贾公彦疏"言藩者,以其最在外为藩篱,故以藩为称。"章炳麟《封建考》"八纮者镇服,八极者藩服,服皆五百里,两面则为千里。"后用以指藩国或藩臣。
蛮服 [相关解释]
1.古代王畿方千里之外﹐每方五百里分为一服﹐共分成九服。蛮服在卫服之外﹐夷服之内﹐为第六服。 2.泛称远离京城的边远地区。
袀服 [相关解释]
1.同一的服装。谓着相同的戎装。语出《左传.僖公五年》"均服振振。"陆德明释文"均,如字,同也。字书作袀,音同。"《文选.左思》"六军袀服。"刘逵注引《左氏传》曰"袀服振振。"《吕氏春秋.悔过》"今袀服回建,左不轼而右之超乘者五百乘。"高诱注"袀,同也。兵服上下无别,故曰袀服。"陈奇猷校释"盖与敌作战,使敌人分辨不出何者为将帅,何者为士卒,将帅与士卒服同一之戎服,故曰袀服。"一说,为黑色戎服。《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左氏传》晋献公时童謡曰'丙子之晨,龙尾伏辰,袀服振振,取虢之旗。'"颜师古注"袀服,黑衣
西园 [相关解释]
1.园林名『上林苑的别名。 2.园林名。在河南省临漳县邺县旧治北﹐传为曹操所建。 3.园林名。在江苏省苏州市。明代始建。其罗汉堂有五百罗汉像﹐姿态各殊﹐为清代泥塑杰作。 4.园林名。在湖北省武昌县西。
西河仙人 [相关解释]
1.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后以为吴刚的代称。
西荒 [相关解释]
1.西方荒远之地。相传古代京畿之外划分为侯﹑甸﹑绥﹑要﹑荒﹐称五服。服﹐五百里。荒服最远。
要服 [相关解释]
1.古五服之一。古代王畿以外按距离分为五服。相传一千五百里至二千里为要服。 2.泛指边远地区。
见知 [相关解释]
1.见而知之。指同时代的事,以别于后代对前代事的"闻而知之"。语本《孟子.尽心下》"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 2.谓明见明知,并不隔膜。 3.受到知遇。 4.为人所知。 5.见"见知法"。
角龙 [相关解释]
1.古代神话传说中五百年的神龙。
赤松子 [相关解释]
1.亦称"赤诵子"﹑"赤松子舆"。相传为上古时神仙,各家所载,其事互有异同。 2.相传为晋代得道成仙的皇初平。据晋葛洪《神仙传》载丹溪人皇初平十五岁时外出牧羊,被道士携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历年不得◇经道士指引于山中见之。问羊何在,初平叱白石成羊数万头。初起乃弃家从初平学道,"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乃俱还乡里,亲族死终略尽,乃复还去。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宋张渂《云谷杂记》卷二引作"黄初平",并云"今婺州金华山赤松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