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6 查到相关县丞的内容。
带有县丞相关的词语及解释 👇
丞尉
[相关解释]
1.县丞﹑县尉的合称。
1.县丞﹑县尉的合称。
佐贰
[相关解释]
1.辅佐主司的官员。明清时,凡知府﹑知州﹑知县的辅佐官,如通判﹑州同﹑县丞等,统称佐贰。其品级略低于主管官。
1.辅佐主司的官员。明清时,凡知府﹑知州﹑知县的辅佐官,如通判﹑州同﹑县丞等,统称佐贰。其品级略低于主管官。
县丞
[相关解释]
1.官名。秦汉于诸县置丞,以佐令长,历代因之。
1.官名。秦汉于诸县置丞,以佐令长,历代因之。
命卿
[相关解释]
1.由天子所任命的诸侯之卿。 2.汉代县丞﹑县尉皆受命于朝廷,故亦称命卿。
1.由天子所任命的诸侯之卿。 2.汉代县丞﹑县尉皆受命于朝廷,故亦称命卿。
哦松
[相关解释]
1.唐博陵崔斯立为蓝田县丞,官署内庭中有松﹑竹﹑老槐,斯立常在二松间吟哦诗文,事见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因以"哦松"谓担任县丞或代指县丞。
1.唐博陵崔斯立为蓝田县丞,官署内庭中有松﹑竹﹑老槐,斯立常在二松间吟哦诗文,事见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因以"哦松"谓担任县丞或代指县丞。
壁记
[相关解释]
1.嵌在墙上的碑记。 2.州县官署也有壁记。如唐柳宗元有《武功县丞壁记》﹑《馆驿使壁记》等。
1.嵌在墙上的碑记。 2.州县官署也有壁记。如唐柳宗元有《武功县丞壁记》﹑《馆驿使壁记》等。
少吏
[相关解释]
1.小吏『代特指低于县丞﹑县尉的三老﹑亭长等。
1.小吏『代特指低于县丞﹑县尉的三老﹑亭长等。
少尹
[相关解释]
1.官名唐初诸郡皆置司马﹐开元元年改为少尹﹐是府州的副职。唐杜甫有《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诗。至宋﹐名存实亡◇为州县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巡检之类的别称。 2.官名。指少詹事。
1.官名唐初诸郡皆置司马﹐开元元年改为少尹﹐是府州的副职。唐杜甫有《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诗。至宋﹐名存实亡◇为州县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巡检之类的别称。 2.官名。指少詹事。
木渎
[相关解释]
1.镇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地近太湖口,渡太湖者皆取道于此。明嘉靖三十四年明军民追击倭寇,歼于此处。旧设木渎司,管木渎﹑横塘﹑新郭三镇。清设县丞驻此。
1.镇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地近太湖口,渡太湖者皆取道于此。明嘉靖三十四年明军民追击倭寇,歼于此处。旧设木渎司,管木渎﹑横塘﹑新郭三镇。清设县丞驻此。
条记
[相关解释]
1.逐条记载。 2.明清官印的一种,亦称钤记,为长方形,未入流者用之,入流者则用方印。清县丞﹑主簿﹑驿丞﹑州县儒学及各省驻防旗营佐领﹑屯庄﹑守边门官等均用条记。铜质直纽,文体及大小各有定制,由礼部铸印局铸发。参阅《清会典.礼部.铸印局》﹑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印关防条记》。
1.逐条记载。 2.明清官印的一种,亦称钤记,为长方形,未入流者用之,入流者则用方印。清县丞﹑主簿﹑驿丞﹑州县儒学及各省驻防旗营佐领﹑屯庄﹑守边门官等均用条记。铜质直纽,文体及大小各有定制,由礼部铸印局铸发。参阅《清会典.礼部.铸印局》﹑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印关防条记》。
王绩(约589-644)
[相关解释]
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任六合县丞。唐时官至太乐丞,后弃官还乡。诗风朴素自然。有《野望》等名篇◇人辑有《东皋子集》、《王无功集》。
唐代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任六合县丞。唐时官至太乐丞,后弃官还乡。诗风朴素自然。有《野望》等名篇◇人辑有《东皋子集》、《王无功集》。
赞公
[相关解释]
1.唐代僧人。曾与杜甫相过从。 2.借指高僧。 3.古代县丞的别称。
1.唐代僧人。曾与杜甫相过从。 2.借指高僧。 3.古代县丞的别称。
赞府
[相关解释]
1.古代对县丞的别称。
1.古代对县丞的别称。
邑丞
[相关解释]
1.县丞。 2.管理公主事务的官吏。
1.县丞。 2.管理公主事务的官吏。
闲官
[相关解释]
1.亦作"闲官"。 2.职务清闲的官员。 3.指州佐﹑县丞等。
1.亦作"闲官"。 2.职务清闲的官员。 3.指州佐﹑县丞等。
麻普
[相关解释]
1.契丹语。县丞。
1.契丹语。县丞。